幼兒園春季自然科學主題活動方案_第1頁
幼兒園春季自然科學主題活動方案_第2頁
幼兒園春季自然科學主題活動方案_第3頁
幼兒園春季自然科學主題活動方案_第4頁
幼兒園春季自然科學主題活動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園春季自然科學主題活動方案一、方案設計背景春季是自然萬物復蘇的關鍵期,植物萌芽、昆蟲活動、氣候轉暖等現(xiàn)象具有鮮明的“可感知性”與“動態(tài)性”,符合幼兒“直觀形象思維”的認知特點?!?-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本方案以“春生”為核心,圍繞“芽的成長”“昆蟲活動”“自然材料”“戶外尋春”四大維度,設計系列探究活動,旨在讓幼兒在“觀察-操作-表達”中感知春季自然變化,激發(fā)對自然的好奇與熱愛。二、活動基本信息主題名稱:春生萬物·自然密語適合年齡:3-6歲(可根據(jù)小、中、大班調(diào)整難度)活動周期:4周(每周1-2個核心活動,持續(xù)延伸)活動目標(整合領域):1.科學探究:通過觀察、實驗、記錄,感知春季植物發(fā)芽、昆蟲活動等自然現(xiàn)象,初步理解“生長”的基本概念(如種子→芽→苗的變化);能運用感官(眼、手、鼻)探索自然事物的特征(如芽的形狀、昆蟲的身體結構)。2.社會情感:在合作觀察、分享中培養(yǎng)對自然的親近感與責任感,愿意愛護花草樹木、小動物;感受自然變化的美好,激發(fā)“保護自然”的初步意識。3.語言表達: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春季自然現(xiàn)象(如“芽像小舌頭”“蝴蝶有翅膀”);愿意分享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如“我的種子發(fā)芽了”“我看到螞蟻搬家”)。4.藝術創(chuàng)作:能運用自然材料(樹葉、樹枝、花瓣)進行創(chuàng)意制作(如樹葉貼畫、樹枝相框),表達對春季的感受;能用繪畫、照片等方式記錄觀察結果。三、活動準備(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1.班級自然角:設置“芽的成長區(qū)”(種植黃豆、綠豆、向日葵等種子)、“昆蟲觀察盒”(投放螞蟻、蝴蝶、蜜蜂等安全標本)、“自然材料收集箱”(收集樹葉、樹枝、花瓣、石頭等)。2.主題墻:分為“春的變化”(張貼幼兒觀察記錄、照片)、“昆蟲朋友”(展示幼兒畫的昆蟲、標本圖片)、“自然手作”(展示幼兒的自然材料作品)三大板塊,動態(tài)更新。3.戶外種植區(qū):種植春季蔬菜(如青菜、蘿卜)或花卉(如向日葵、矮牽牛),讓幼兒參與播種、澆水。(二)材料準備1.教師材料:繪本:《芽芽成長記》《昆蟲的秘密》《春天的電話》;多媒體:春季自然變化PPT(如芽的生長過程、昆蟲活動視頻);工具:放大鏡、相機(記錄幼兒活動)、種植工具(小鏟子、噴壺)。2.幼兒材料:觀察手冊(空白畫本,用于記錄種子發(fā)芽、昆蟲觀察等);操作材料:種植杯、種子(黃豆、綠豆、向日葵)、水;自然材料(樹葉、樹枝、花瓣、石頭)、膠水、彩筆、紙;安全防護:戶外活動時的水壺、太陽帽、防蚊液。(三)前期經(jīng)驗1.幼兒已認識常見的春季植物(如桃花、油菜花)和昆蟲(如螞蟻、蝴蝶);2.幼兒有過簡單的觀察記錄經(jīng)驗(如用畫筆畫出看到的事物);3.教師已與家長溝通,邀請家長協(xié)助收集自然材料(如帶幼兒撿樹葉、樹枝)。四、核心活動設計(一)子活動1:春的使者·芽芽大發(fā)現(xiàn)(科學+語言+藝術)適合年齡:小、中、大班(調(diào)整記錄方式)活動目標:1.觀察種子發(fā)芽的過程,認識芽的基本結構(如芽尖、芽瓣);2.能用“像……”的句式描述芽的形狀(如“芽像小舌頭”“芽像小耳朵”);3.愿意每天觀察并記錄芽的變化,感受生命的成長。活動準備:材料:種植杯、黃豆/綠豆/向日葵種子、水、觀察手冊、彩筆、繪本《芽芽成長記》。環(huán)境:班級自然角“芽的成長區(qū)”?;顒舆^程:1.導入:繪本激趣(5分鐘)教師出示繪本《芽芽成長記》,講述種子發(fā)芽的故事:“小種子住在泥土里,喝了水,曬了太陽,慢慢長出小芽……”提問:“小種子變成了什么?芽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用語言或動作描述。2.操作:種植小種子(10分鐘)教師示范種植步驟:“拿一個種植杯,放半杯土,把種子放在土上,再蓋一層薄土,澆一點水。”幼兒分組操作,教師指導:“種子要輕輕放,水不能太多,不然會淹死的?!闭堄變航o種植杯貼標簽(如“小明的黃豆”),放在自然角陽光充足的地方。3.觀察:芽芽的變化(持續(xù)1周,每天10分鐘)每天上午,幼兒自主觀察自己的種子:“我的種子發(fā)芽了嗎?芽是綠色的嗎?像什么?”用觀察手冊記錄:小班幼兒用貼照片(教師幫忙拍)或畫簡單的芽;中班幼兒用畫筆畫出芽的形狀;大班幼兒用文字+圖畫記錄(如“3月10日,芽長1厘米,像小舌頭”)。4.分享:芽芽故事會(每周五15分鐘)幼兒圍坐成圈,分享自己的觀察:“我的黃豆發(fā)芽了,芽像小尾巴”“我的綠豆芽長很長了,像小蛇”。教師總結:“小種子需要水、陽光和泥土才能發(fā)芽,芽是植物的寶寶,會慢慢長大變成葉子和花。”活動延伸:戶外尋芽:帶幼兒去幼兒園種植區(qū)找芽(如青菜芽、樹苗芽),比較“種植的芽”和“戶外的芽”有什么不同。親子任務:請家長帶幼兒在家種植綠豆芽,觀察并記錄,帶到幼兒園分享。(二)子活動2:春的舞會·昆蟲總動員(科學+語言+社會)適合年齡:中、大班(小班可簡化為“昆蟲模仿秀”)活動目標:1.認識春季常見昆蟲(螞蟻、蝴蝶、蜜蜂),了解其基本特征(如螞蟻有六條腿、蝴蝶有翅膀);2.能說出昆蟲的主要習性(如蜜蜂采蜜、螞蟻搬家);3.愿意與同伴討論昆蟲的秘密,激發(fā)對昆蟲的興趣?;顒訙蕚洌翰牧希豪ハx標本(螞蟻、蝴蝶、蜜蜂)、放大鏡、繪本《昆蟲的秘密》、PPT(昆蟲活動視頻)。環(huán)境:班級自然角“昆蟲觀察盒”?;顒舆^程:1.導入:猜謎游戲(5分鐘)教師說謎語:“身子像小飛機,翅膀像小扇子,愛在花上飛,采蜜忙不停(蜜蜂)”“頭上兩根須,身穿花衣裳,飛起來像跳舞(蝴蝶)”。幼兒猜謎,教師出示對應的昆蟲標本:“對,是蜜蜂!看,蜜蜂有什么?”引導幼兒觀察標本。2.探究:昆蟲的秘密(15分鐘)觀察標本:幼兒用放大鏡觀察昆蟲標本,教師提問:“螞蟻有幾條腿?蝴蝶的翅膀有什么花紋?蜜蜂的身體是什么顏色的?”看PPT視頻:播放昆蟲活動視頻(如蜜蜂采蜜、螞蟻搬家),提問:“蜜蜂在做什么?螞蟻為什么搬家?”總結昆蟲特征:“昆蟲有六條腿,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有的有翅膀?!保ń處熡煤喒P畫展示)3.游戲:昆蟲模仿秀(10分鐘)教師說昆蟲名稱,幼兒模仿其動作:“蝴蝶飛——翅膀張開,輕輕飛;螞蟻爬——彎腰,手腳并用;蜜蜂采蜜——翅膀動,嘴巴碰花朵。”幼兒自由選擇昆蟲模仿,教師拍照記錄,貼在主題墻“昆蟲朋友”板塊?;顒友由欤豪ハx日記:幼兒用畫筆畫出自己喜歡的昆蟲,寫一句簡單的話(如“蝴蝶有漂亮的翅膀”),裝訂成《昆蟲日記》。親子觀察:請家長帶幼兒去公園觀察昆蟲,用手機拍視頻,帶到幼兒園分享。(三)子活動3:春的禮物·自然手作(藝術+科學+社會)適合年齡:小、中、大班(調(diào)整材料復雜度)活動目標:1.能運用自然材料(樹葉、樹枝、花瓣)進行創(chuàng)意制作;2.能說出材料的來源(如“樹葉來自樹”“花瓣來自花”),感知自然材料的多樣性;3.愿意與同伴分享材料和作品,體驗合作的快樂。活動準備:材料:自然材料(樹葉、樹枝、花瓣、石頭)、膠水、彩筆、紙、托盤(分類裝材料)。環(huán)境:桌子鋪報紙(防臟),展示架(放作品)。活動過程:1.導入:材料分享會(5分鐘)幼兒拿出自己收集的自然材料,分享:“我?guī)砹算y杏葉,像小扇子”“我?guī)砹颂一ò?,是粉色的”“我?guī)砹藰渲Γ裥」髯印?。教師總結:“這些材料都來自大自然,是春天給我們的禮物?!?.討論:材料變變變(10分鐘)教師出示范例(如樹葉貼畫“蝴蝶”、樹枝相框“春天的花”),提問:“銀杏葉可以做什么?樹枝可以做什么?”幼兒自由發(fā)言:“樹葉做小花”“樹枝做房子”“花瓣做彩虹”。3.操作:自然手作(15分鐘)幼兒自主選擇材料,教師指導:“用膠水把樹葉貼在紙上,要貼牢;樹枝可以用彩筆裝飾,變成小樹干?!毙“嘤變海河脴淙~貼簡單的圖案(如小花、太陽);中班幼兒:用樹葉+樹枝做組合(如“樹葉花+樹枝莖”);大班幼兒:用多種材料做立體作品(如“石頭+花瓣做小蟲子”“樹枝+樹葉做相框”)。4.分享:我的作品(10分鐘)幼兒把作品放在展示架上,輪流介紹:“我的作品是蝴蝶,用銀杏葉做翅膀,桃花瓣做身體”“我的作品是小房子,用樹枝做屋頂,樹葉做墻壁”。教師拍照,貼在主題墻“自然手作”板塊,標注幼兒姓名。活動延伸:自然作品展:在幼兒園大廳舉辦“春的禮物”自然手作展,邀請家長參觀,幼兒當小解說員:“這是我做的蝴蝶,用了銀杏葉和桃花瓣。”材料回收:活動結束后,把剩余的自然材料放進“自然材料收集箱”,供下次活動使用。(四)子活動4:春的旅行·戶外尋春(科學+語言+藝術)適合年齡:小、中、大班(調(diào)整觀察深度)活動目標:1.在戶外觀察春季自然變化(如樹發(fā)芽、花開放、昆蟲活動),感知“春天來了”的具體表現(xiàn);2.能用“我看到了……”的句式描述觀察結果(如“我看到了柳樹發(fā)芽”“我看到了蜜蜂采蜜”);3.感受自然的美好,愿意愛護花草樹木?;顒訙蕚洌翰牧希河^察手冊、放大鏡、相機(教師用)、水壺、太陽帽。場地:幼兒園附近的公園/小區(qū)(提前踩點,確保安全)?;顒舆^程:1.準備:安全小課堂(5分鐘)教師強調(diào)安全規(guī)則:“跟著老師走,不跑太快;不摘花,不踩草;不用手碰蟲子(如蜜蜂);渴了喝水壺里的水?!庇變罕成闲∷畨?,戴太陽帽,排隊出發(fā)。2.觀察:尋春大行動(20分鐘)教師帶領幼兒邊走邊觀察:“看,這棵柳樹的枝條上有什么?”(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芽)“這朵桃花是什么顏色的?像什么?”(粉色,像小喇叭)“地上的螞蟻在做什么?”(搬家)幼兒用放大鏡觀察細節(jié):“樹葉的紋路像什么?”(像血管)“花瓣的邊緣是光滑的還是鋸齒狀的?”(光滑)用觀察手冊記錄:小班幼兒貼樹葉/花瓣(教師幫忙撿);中班幼兒畫簡單的畫(如一朵花);大班幼兒寫文字+圖畫(如“3月15日,桃花開了,粉色的”)。3.分享:春天的故事(10分鐘)回到幼兒園,幼兒圍坐成圈,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我看到了柳樹發(fā)芽,芽像小毛筆”“我看到了桃花開,像小裙子”“我看到了螞蟻搬家,它們要去新家”。教師用相機拍的照片展示:“這是小明看到的芽,這是小紅看到的桃花,這是小剛看到的螞蟻,春天真熱鬧!”4.總結:愛護春天(5分鐘)教師提問:“春天這么美,我們要怎么愛護它?”引導幼兒回答:“不摘花,不踩草,給小樹澆水。”一起唱兒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活動延伸:春季主題墻更新:把幼兒的觀察記錄和照片貼在主題墻“春的變化”板塊,形成“春天的故事”專欄。種植小任務:帶幼兒去戶外種植區(qū)種向日葵,“我們種的向日葵會像春天的花一樣長大,我們要好好照顧它。”五、活動評價(一)幼兒發(fā)展評價(過程性+總結性)1.科學探究:觀察記錄的完整性(如是否每天記錄芽的變化)、對自然現(xiàn)象的理解(如是否能說出“芽需要水和陽光”);2.社會情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如是否主動觀察、分享)、對自然的態(tài)度(如是否愿意愛護花草);3.語言表達:描述的準確性(如是否能用“像……”的句式)、分享的主動性(如是否愿意舉手發(fā)言);4.藝術創(chuàng)作:作品的創(chuàng)意性(如是否用多種材料組合)、對自然材料的運用(如是否能說出材料的來源)。(二)活動效果評價1.參與度:統(tǒng)計幼兒參與活動的次數(shù)(如是否每節(jié)課都參加)、投入程度(如是否專注觀察、認真操作);2.目標達成度:通過觀察記錄、分享發(fā)言、作品展示,評估是否達到活動目標(如是否能認識芽的結構、說出昆蟲的特征);3.幼兒反饋:通過訪談了解幼兒的感受(如“你最喜歡哪個活動?為什么?”);4.家長反饋:通過問卷或聊天,了解家長對活動的看法(如“孩子在家有沒有提到活動?有沒有更愛觀察自然?”)。六、注意事項1.安全第一:戶外活動前檢查場地,清除危險物品(如石頭、玻璃);自然材料要干凈,避免使用有農(nóng)藥或尖銳的材料(如帶刺的樹枝);昆蟲觀察時,提醒幼兒不用手碰,避免被叮咬(如蜜蜂、螞蟻)。2.尊重個體差異:對觀察能力弱的幼兒,教師要多引導(如“你看,這棵樹的芽在哪里?”);對表達能力弱的幼兒,鼓勵用動作或圖畫代替(如用手比“芽像小舌頭”);對動手能力弱的幼兒,提供簡單的材料(如用一片樹葉貼成小花)。3.持續(xù)性與連貫性:活動要持續(xù)進行(如“芽芽大發(fā)現(xiàn)”持續(xù)1周),讓幼兒看到變化的過程;各子活動之間要銜接(如“種植小種子”后“戶外尋芽”,“昆蟲總動員”后“戶外尋蟲”),形成完整的探究鏈。4.家園合作:邀請家長參與(如收集自然材料、在家種植),拓展活動的廣度;分享活動成果(如把幼兒的作品、照片發(fā)給家長),讓家長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