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輸血問答題附答案1.人類主要的血型系統(tǒng)有哪些?各系統(tǒng)的分型依據是什么?人類主要的血型系統(tǒng)包括ABO血型系統(tǒng)、Rh血型系統(tǒng),以及次要血型系統(tǒng)如MNS、P、Lewis、Kell、Duffy、Kidd等。其中ABO和Rh系統(tǒng)在臨床輸血中最為重要。ABO血型系統(tǒng)的分型依據是紅細胞表面是否存在A抗原、B抗原,以及血清中是否存在抗A、抗B抗體。具體分為四型:A型(紅細胞有A抗原,血清含抗B抗體)、B型(紅細胞有B抗原,血清含抗A抗體)、AB型(紅細胞有A和B抗原,血清無抗A、抗B抗體)、O型(紅細胞無A、B抗原,血清含抗A和抗B抗體)。Rh血型系統(tǒng)的分型依據是紅細胞表面是否存在D抗原(RhD抗原)。存在D抗原者為Rh陽性(Rh+),缺乏者為Rh陰性(Rh-)。此外,Rh系統(tǒng)還包括C、c、E、e等抗原,但臨床通常以D抗原作為主要判斷標準,因D抗原免疫原性最強,Rh陰性個體輸注Rh陽性血液后易產生抗D抗體,引發(fā)溶血性輸血反應。2.輸血前為何需要進行交叉配血試驗?其操作步驟和結果判讀標準是什么?交叉配血試驗是確保受血者與供血者血液相容的關鍵檢測,目的是發(fā)現(xiàn)ABO血型系統(tǒng)以外的不規(guī)則抗體(如Rh系統(tǒng)抗體、Kell系統(tǒng)抗體等),避免因血型不合導致的溶血性輸血反應。即使ABO血型相同,仍可能因其他血型系統(tǒng)抗原抗體反應引發(fā)溶血,因此交叉配血是輸血前的必需環(huán)節(jié)。操作步驟分為主側配血和次側配血:-主側配血:將供血者紅細胞與受血者血清混合,檢測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針對供血者紅細胞的抗體。-次側配血:將受血者紅細胞與供血者血清混合,檢測供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針對受血者紅細胞的抗體。結果判讀標準:-主側與次側均無凝集或溶血(陰性):表示血液相容,可輸注。-主側凝集或溶血(陽性):絕對不可輸注,提示受血者血清中存在針對供血者紅細胞的抗體,可能引發(fā)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次側凝集但主側陰性:若凝集較弱(如IgM抗體引起的冷凝集),且供血者血清抗體效價低,可在嚴格監(jiān)測下緩慢輸注;若凝集強(如IgG抗體),需更換供血者。3.輸血反應分為哪幾類?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的臨床表現(xiàn)、處理原則及預防措施是什么?輸血反應按發(fā)生時間分為急性反應(輸血中或輸血后24小時內)和遲發(fā)性反應(輸血后24小時至數(shù)周)。常見類型包括:-急性反應: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發(fā)熱性非溶血性輸血反應(FNHTR)、過敏反應、循環(huán)超負荷、細菌污染反應、輸血相關急性肺損傷(TRALI)。-遲發(fā)性反應:遲發(fā)性溶血性輸血反應(DHTR)、輸血后紫癜(PTP)、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鐵過載、輸血相關免疫抑制(TRIM)。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AHTR)是最嚴重的輸血反應之一,多因ABO血型不合引起(占80%以上),少數(shù)由Rh、Kell等血型系統(tǒng)抗體介導。臨床表現(xiàn):-輕者:發(fā)熱、寒戰(zhàn)、腰痛、血紅蛋白尿(醬油色尿)、黃疸。-重者:低血壓、休克、急性腎衰竭(少尿/無尿)、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表現(xiàn)為皮膚瘀斑、出血不止)。處理原則:1.立即停止輸血,保持靜脈通路(換輸生理鹽水)。2.核對受血者與供血者信息(血型、血袋號、交叉配血記錄),確認是否為血型錯誤。3.抽取受血者血液送檢:復查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Coombs試驗)、血漿游離血紅蛋白、血清結合珠蛋白、尿常規(guī)(血紅蛋白尿)。4.支持治療:-抗休克:補充晶體液/膠體液,必要時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如多巴胺)。-保護腎功能:堿化尿液(靜脈輸注5%碳酸氫鈉),維持尿量(呋塞米或甘露醇利尿),若出現(xiàn)急性腎衰需血液透析。-糾正DIC:輸注新鮮冰凍血漿、血小板、冷沉淀(根據凝血功能結果調整)。預防措施:-嚴格執(zhí)行輸血前核對制度(雙人核對受血者姓名、住院號、血型、血袋號、交叉配血結果)。-規(guī)范交叉配血操作(使用抗球蛋白法或微柱凝膠法檢測不規(guī)則抗體)。-對有輸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輸血前檢測不規(guī)則抗體(如抗-D、抗-K等)。4.成分輸血的優(yōu)勢有哪些?常見的血液成分制品包括哪些?各適用于哪些臨床場景?成分輸血是將全血分離為不同血液成分(如紅細胞、血小板、血漿、冷沉淀等),根據患者需求輸注單一成分,具有高效、安全、節(jié)約血液資源的優(yōu)勢。優(yōu)勢:-針對性強:貧血患者輸注紅細胞,血小板減少者輸注血小板,凝血因子缺乏者輸注血漿或冷沉淀。-減少不良反應:避免輸注不需要的成分(如白細胞可引發(fā)發(fā)熱反應,血漿蛋白可引發(fā)過敏反應)。-提高療效:成分制品濃度高(如濃縮血小板的血小板含量是全血的5倍以上),起效快。-節(jié)約血源:一單位全血可制成多種成分,供多個患者使用。常見成分制品及適用場景:-紅細胞制品:-懸浮紅細胞(最常用):適用于慢性貧血(血紅蛋白<60g/L)、急性失血(失血量>30%血容量)。-洗滌紅細胞(去除血漿蛋白和白細胞):適用于IgA缺乏患者(避免過敏反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減少補體激活)。-去白細胞紅細胞(去除99.9%白細胞):適用于多次輸血患者(減少同種免疫反應)、器官移植受者(降低TA-GVHD風險)。-血小板制品:-單采血小板(機采血小板,1個治療量含血小板≥2.5×1011):適用于血小板減少(血小板計數(shù)<20×10?/L伴出血)、血小板功能障礙(如尿毒癥、服用阿司匹林后)。-濃縮血小板(已較少使用,因含量低):適用于緊急情況下的血小板補充。-血漿制品:-新鮮冰凍血漿(FFP,保存于-30℃以下,含全部凝血因子):適用于多種凝血因子缺乏(如肝病導致的凝血障礙、DIC消耗性低凝期)。-普通冰凍血漿(保存于-30℃以下,不含不穩(wěn)定凝血因子Ⅴ、Ⅷ):適用于穩(wěn)定期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乙補充因子Ⅸ)。-冷沉淀:FFP在4℃解凍后離心沉淀的白色絮狀物,含因子Ⅷ、纖維蛋白原、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因子ⅩⅢ。適用于:-血友病A(因子Ⅷ缺乏)。-血管性血友病(vWF缺乏)。-纖維蛋白原缺乏(纖維蛋白原<1.0g/L伴出血)。-粒細胞制品(極少使用):僅用于嚴重粒細胞缺乏(中性粒細胞<0.5×10?/L)伴難治性感染,且抗生素治療無效者(因輸注后不良反應多,需嚴格評估)。5.Rh陰性患者輸血時需注意哪些問題?Rh陰性孕婦的圍產期輸血管理要點是什么?Rh陰性(RhD-)患者輸血的核心原則是避免輸注Rh陽性(RhD+)血液,以防產生抗D抗體,導致后續(xù)輸血或妊娠時發(fā)生溶血性反應。注意事項:-優(yōu)先輸注同型Rh陰性血液:若患者為ABO血型O型Rh-,可輸注O型Rh-紅細胞;若為A型Rh-,需輸注A型或O型Rh-紅細胞(O型為“萬能供血者”,但僅在緊急時使用,因可能含抗A/B抗體)。-緊急情況下無Rh陰性血時:可輸注Rh陽性紅細胞(需充分告知患者風險),但僅適用于無生育需求的男性或已絕經女性;對于有生育可能的女性(尤其是未致敏者),需權衡利弊(輸注Rh陽性血后約80%會產生抗D抗體,導致后續(xù)妊娠時新生兒溶血病風險)。-輸注Rh陽性血后:需檢測抗D抗體(間接Coombs試驗),若陽性,后續(xù)必須輸注Rh陰性血。Rh陰性孕婦的圍產期管理:-產前:1.首次產檢時檢測血型(ABO+RhD)及不規(guī)則抗體(抗D、抗-c等)。若抗D陰性(未致敏),需在妊娠28周和分娩后72小時內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RhIG,劑量200-300μg),中和進入母血的胎兒Rh陽性紅細胞,預防母體產生抗D抗體。2.若抗D陽性(已致敏),需監(jiān)測胎兒溶血情況:通過超聲檢測胎兒大腦中動脈收縮期峰值流速(MCA-PSV),若升高提示胎兒貧血;必要時行羊膜腔穿刺檢測膽紅素水平,嚴重貧血者需宮內輸血(輸注O型Rh陰性、洗滌紅細胞)。-分娩時:1.胎兒娩出后立即檢測臍血血型(RhD)及直接Coombs試驗。若胎兒Rh陽性,母體需在72小時內注射RhIG(即使產前已注射,仍需補充)。2.避免胎盤血大量進入母體(如避免人工剝離胎盤、控制分娩時的創(chuàng)傷)。-產后:1.已致敏的Rh陰性母親再次妊娠時,需在孕早期檢測抗D抗體效價(每4周1次,孕28周后每2周1次)。若效價>1:16(或達到當?shù)貙嶒炇遗R界值),提示胎兒溶血風險高,需加強監(jiān)測。2.新生兒出生后需監(jiān)測黃疸(膽紅素水平)及貧血(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計數(shù)),嚴重者需換血治療(使用O型Rh陰性、洗滌紅細胞)。6.大量輸血(MBT)的定義是什么?可能導致哪些并發(fā)癥?如何預防和處理?大量輸血通常指24小時內輸注血量≥患者自身血容量(約70ml/kg,成人約4-5L),或3小時內輸注血量≥50%自身血容量,或需要輸注≥10單位紅細胞(每單位約200ml)。并發(fā)癥及機制:-凝血功能障礙:大量輸注庫存血(保存期>7天的紅細胞)含血小板減少(庫存血中血小板72小時后失活)、凝血因子消耗(庫存血漿中因子Ⅴ、Ⅷ半衰期短,24小時后活性<50%),導致稀釋性血小板減少和稀釋性凝血因子缺乏。-低體溫:庫存血保存于4℃,快速輸注(>50ml/kg/h)可導致核心體溫<35℃,抑制凝血酶活性(體溫每下降1℃,凝血酶活性降低10%),加重出血。-高鉀血癥:庫存紅細胞在保存過程中鉀離子外漏(每單位庫存血含鉀5-10mmol/L,保存21天后可達30mmol/L),大量輸注可導致血鉀>5.5mmol/L,引發(fā)心律失常(如室顫)。-枸櫞酸中毒:血液保存液(ACD或CPD)含枸櫞酸鈉(每單位血含枸櫞酸鈉3g),大量輸注(>15單位)時枸櫞酸與鈣離子結合,導致低鈣血癥(血鈣<2.0mmol/L),表現(xiàn)為手足抽搐、心肌收縮力下降(低血壓)。-循環(huán)超負荷:短時間內輸入大量液體(包括血液制品和補液),超過心臟負荷,導致急性左心衰竭(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咳粉紅色泡沫痰)。預防與處理:-凝血功能監(jiān)測:每輸注4-6單位紅細胞后檢測凝血指標(血小板計數(shù)、PT/APTT、纖維蛋白原、血栓彈力圖TEG)。根據結果補充:-血小板:血小板計數(shù)<50×10?/L(或<100×10?/L伴出血)時輸注單采血小板(1個治療量提升血小板約30×10?/L)。-新鮮冰凍血漿(FFP):PT/APTT>1.5倍正常值時輸注(10-15ml/kg,提升凝血因子至30%以上)。-冷沉淀:纖維蛋白原<1.5g/L時輸注(10-15單位,提升纖維蛋白原約1g/L)。-維持體溫:使用血液加溫器(溫度≤37℃),避免直接輸注冷血液;覆蓋患者保溫,必要時輸注預熱的生理鹽水。-監(jiān)測血鉀與血鈣:每輸注5單位血后檢測電解質。高鉀血癥時:-輕度(5.5-6.0mmol/L):輸注葡萄糖+胰島素(促進鉀離子向細胞內轉移)。-重度(>6.0mmol/L):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對抗鉀離子對心肌的毒性),必要時血液透析。低鈣血癥時:每輸注5單位血后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1-2g(緩慢推注,避免心動過緩)。-控制輸液速度:對心功能不全患者,輸血速度≤1-2ml/kg/h;監(jiān)測中心靜脈壓(CVP),維持CVP在8-12cmH?O(正常范圍)。7.輸血相關移植物抗宿主?。═A-GVHD)的發(fā)病機制、高危人群及預防措施是什么?TA-GVHD是輸入的供者淋巴細胞在受者體內增殖,攻擊受者組織(皮膚、腸道、肝臟、骨髓)引起的致命性并發(fā)癥,死亡率>90%。發(fā)病機制:供者淋巴細胞具有免疫活性,且受者無法識別并清除這些細胞(因受者免疫功能低下,HLA抗原與供者部分匹配,導致“雙向識別障礙”)。供者T細胞攻擊受者靶器官,引發(fā)炎癥反應。高危人群:-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先天性免疫缺陷(如SCID)、獲得性免疫缺陷(如白血病化療后、骨髓移植受者)。-HLA單倍型相同的親屬供血者:如父母為子女供血(因供者與受者HLA有50%相同,供者T細胞易逃逸受者免疫清除)。-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無法清除供者淋巴細胞。預防措施:-輻照血液制品:對所有高?;颊咻斪⒌难褐破愤M行γ射線輻照(劑量25-50Gy),滅活淋巴細胞(使其失去增殖能力),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需注意:血小板和粒細胞制品輻照后保存期縮短(血小板輻照后需24小時內輸注)。-避免親屬供血:盡量使用非親屬供血者的血液,減少HLA匹配的概率。-篩選免疫缺陷患者:對化療后白細胞<1.0×10?/L、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如環(huán)孢素)的患者,常規(guī)輸注輻照血。8.新生兒溶血?。℉DN)的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及實驗室診斷方法是什么?如何預防和治療?新生兒溶血病是母體內的IgG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與胎兒紅細胞抗原結合,導致紅細胞破壞的疾病。主要由ABO或Rh血型不合引起(ABO-HDN占85%,Rh-HDN占10%,其他血型系統(tǒng)占5%)。發(fā)病機制:-ABO-HDN:母親多為O型(血清含IgG抗A、抗B抗體),胎兒為A型或B型(紅細胞含A或B抗原)。IgG抗體通過胎盤與胎兒紅細胞結合,激活補體或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導致溶血。-Rh-HDN:母親為Rh陰性(未致敏時無抗D抗體),首次妊娠Rh陽性胎兒時,胎兒紅細胞進入母體(分娩時多見),刺激母體產生IgG抗D抗體;再次妊娠Rh陽性胎兒時,抗D抗體通過胎盤與胎兒紅細胞結合,引發(fā)溶血(病情較ABO-HDN重)。臨床表現(xiàn):-黃疸: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xiàn)(Rh-HDN)或2-3天出現(xiàn)(ABO-HDN),進展迅速,血清總膽紅素(TSB)>205μmol/L(足月兒)或>257μmol/L(早產兒)。-貧血:中重度貧血(血紅蛋白<120g/L),嚴重者出現(xiàn)心力衰竭(肝脾腫大、水腫)。-核黃疸(膽紅素腦?。篢SB>342μmol/L時,未結合膽紅素通過血腦屏障,損傷基底神經節(jié),表現(xiàn)為嗜睡、抽搐、角弓反張,可遺留智力障礙、聽力喪失。實驗室診斷:-母體檢查:血型(ABO+RhD)、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抗A/B、抗D等)、抗體效價測定(ABO抗體效價>1:64或Rh抗體效價>1:8提示風險)。-胎兒/新生兒檢查:1.臍血:血型(ABO+RhD)、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DAT,Rh-HDN多陽性,ABO-HDN可能弱陽性或陰性,因胎兒紅細胞抗原位點少)。2.血清學檢測:新生兒血清游離抗體試驗(檢測是否存在IgG抗體)、紅細胞抗體釋放試驗(釋放結合的抗體并鑒定類型)。3.血常規(guī):血紅蛋白降低,網織紅細胞升高(>6%),外周血可見有核紅細胞。預防與治療:-預防:1.Rh陰性未致敏孕婦:妊娠28周和分娩后72小時內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RhIG),中和胎兒紅細胞抗原,防止母體致敏。2.ABO血型不合孕婦:無需常規(guī)注射免疫球蛋白(因ABO-HDN多為輕癥),但需監(jiān)測抗體效價(每4周1次)。-治療:1.光照療法(光療):首選,通過藍光(425-475nm)將未結合膽紅素轉化為水溶性異構體,經膽汁和尿液排出。適用于TSB>光療閾值(足月兒>205μmol/L,早產兒>171μmol/L)。2.藥物治療: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0.5-1g/kg)阻斷Fc受體,減少紅細胞破壞;白蛋白(1g/kg)結合游離膽紅素,降低核黃疸風險。3.換血療法:適用于TSB>換血閾值(足月兒>342μmol/L,早產兒根據日齡調整)、嚴重貧血(血紅蛋白<80g/L伴心力衰竭)。換血原則:-ABO-HDN:使用O型紅細胞+AB型血漿(避免輸入抗A/B抗體)。-Rh-HDN:使用Rh陰性、ABO同型或O型紅細胞(洗滌紅細胞,減少血漿蛋白)。9.腫瘤患者輸血的指征是什么?如何平衡輸血帶來的免疫抑制風險?腫瘤患者因放化療、骨髓浸潤等原因常合并貧血(血紅蛋白降低)或血小板減少(出血風險),輸血需嚴格掌握指征,避免過度輸注導致的免疫抑制(TRIM)和腫瘤進展風險。輸血指征:-紅細胞輸注:1.癥狀性貧血(血紅蛋白<70g/L):出現(xiàn)乏力、心悸、氣短等缺氧表現(xiàn)。2.血紅蛋白70-100g/L:根據患者狀態(tài)調整(如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腫瘤腦轉移,可放寬至80-90g/L)。3.急性失血(失血量>30%血容量):需緊急輸注紅細胞維持組織灌注。-血小板輸注:1.預防性輸注:血小板計數(shù)<10×10?/L(無出血);血小板計數(shù)10-20×10?/L伴感染、發(fā)熱或出血傾向(如黏膜出血)。2.治療性輸注:血小板計數(shù)>20×10?/L但發(fā)生活動性出血(如消化道出血、顱內出血),需立即輸注至血小板計數(shù)>50×10?/L(顱內出血需>100×10?/L)。免疫抑制風險與平衡:輸血可能通過以下機制抑制免疫功能:-供者白細胞釋放免疫抑制因子(如IL-10、TGF-β)。-受者T細胞亞群失衡(CD4+/CD8+比值降低)。-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活性下降,影響腫瘤監(jiān)視。研究顯示,圍手術期輸血的腫瘤患者(如結直腸癌、乳腺癌)術后復發(fā)率和死亡率升高,可能與TRIM有關。因此,需采取以下措施平衡風險:-優(yōu)先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EPO):對慢性貧血(非骨髓抑制性)患者,EPO(100-150U/kg,每周3次)可提升血紅蛋白,減少輸血需求。-成分輸血選擇去白細胞血液:去除99.9%白細胞,降低免疫抑制因子釋放(去白細胞紅細胞的TRIM風險較全血降低約50%)。-嚴格控制輸血劑量:單次輸注紅細胞以提升血紅蛋白10-20g/L為目標(如成人輸注2單位懸浮紅細胞提升約20g/L),避免過量。-血小板輸注使用單采血小板:減少供者暴露(1個治療量單采血小板相當于6-8單位全血分離的血小板),降低同種免疫風險。10.輸血前需進行哪些評估?輸血過程中的監(jiān)測要點及記錄要求是什么?輸血前評估是確保輸血安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需從患者狀態(tài)、血液制品、操作規(guī)范三方面進行。評估內容:-患者評估:1.輸血指征:是否符合《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如血紅蛋白<70g/L伴癥狀),避免“營養(yǎng)性輸血”。2.病史:有無輸血史(同種免疫風險)、妊娠史(Rh致敏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辦公樓裝修改造項目環(huán)保材料采購與施工合同
- 藝人形象包裝與時尚品牌合作授權合同范本
- 2025年節(jié)能型生態(tài)住宅外墻磚材料供應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生物質能源技術研發(fā)與產業(yè)化應用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智能城市環(huán)境空氣質量監(jiān)測項目承包協(xié)議
- 2025年度特色絲綢面料進出口代理服務合同
- 2025年食品級紙盒包裝盒環(huán)保材料采購合同
- 2025年企業(yè)全面預算編制與監(jiān)督服務合同
- 2025年綠色建筑節(jié)能減排設計咨詢合同
- 2025年智能家居設備安裝合同規(guī)范:詳細內容解析與標準要求
- 武術培訓機構管理制度
- 汽車配件及管理制度
- 電影院財務管理制度
- 公司內部事故管理制度
- 2025年頒布的《政務數(shù)據共享條例》解讀學習培訓課件
- 外耳道沖洗技術課件
- 2025年風險管理師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軍區(qū)醫(yī)院保密管理制度
- 異地恢復造林合同范本
- DB32/T+5124.5-2025+臨床護理技術規(guī)范+第5部分:成人危重癥患者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氣道濕化
- 香港借殼上市協(xié)議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