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死因登記培訓試題(附答案)_第1頁
2025年死因登記培訓試題(附答案)_第2頁
2025年死因登記培訓試題(附答案)_第3頁
2025年死因登記培訓試題(附答案)_第4頁
2025年死因登記培訓試題(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死因登記培訓試題(附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1.根據(jù)《居民死亡醫(yī)學證明(推斷)書》填寫規(guī)范,死亡證第一聯(lián)的保存單位是()A.死者家屬B.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C.公安部門D.民政部門答案:B解析:死亡證共四聯(lián),第一聯(lián)由出具單位(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保存,第二聯(lián)由公安部門注銷戶口,第三聯(lián)由民政部門辦理火化,第四聯(lián)由家屬留存。2.根本死因的定義是()A.導致死亡的直接原因B.最早發(fā)生的疾病或損傷C.引起一系列直接導致死亡事件的初始原因D.臨死前的嚴重癥狀答案:C解析:根本死因是指所有導致或促進死亡的疾病、病態(tài)情況或損傷,以及造成任何這類損傷的事故或暴力的情況,其定義強調“初始原因”,即引起一系列直接導致死亡事件的最早原因。3.某男性患者因“肺癌腦轉移”死亡,死亡證第Ⅰ部分應填寫為()A.Ⅰ(a)腦轉移;(b)肺癌B.Ⅰ(a)肺癌;(b)腦轉移C.Ⅰ(a)呼吸衰竭;(b)肺癌腦轉移D.Ⅰ(a)肺癌腦轉移;(b)肺癌答案:A解析:死亡證第Ⅰ部分需按“直接死因→根本死因”的順序填寫,直接導致死亡的是腦轉移(a),而腦轉移由肺癌(b)引起,因此(a)為腦轉移,(b)為肺癌。4.ICD-10中,編碼J18.9代表()A.未特指的肺炎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肺結核D.肺癌答案:A解析:ICD-10中,J18為肺炎的類目,J18.9表示未特指的肺炎。5.新生兒死亡是指()A.出生后28天內死亡B.出生后7天內死亡C.出生后1年內死亡D.出生后42天內死亡答案:A解析:根據(jù)國家規(guī)范,新生兒死亡定義為出生后至28天(含28天)內的死亡。6.死亡證填寫中,“死亡地點”應填寫()A.戶籍所在地B.實際死亡的具體地點(如某醫(yī)院病房、家中)C.工作單位D.就診醫(yī)院名稱答案:B解析:死亡地點需具體到實際死亡的場所,如“××醫(yī)院內科病房”“家中臥室”等。7.以下哪種情況不需要填寫死亡證()A.醫(yī)院內住院患者死亡B.在家中自然死亡C.交通事故當場死亡(已由公安部門處理)D.出生后無呼吸、心跳的死胎答案:D解析:死胎(妊娠28周及以上的胎兒在分娩過程中或分娩后死亡,但無生命體征)不屬于死亡證登記范圍,需填寫《圍產兒死亡報告卡》。8.根本死因選擇規(guī)則中,“總原則”適用于()A.存在多個獨立疾病導致死亡B.存在直接導致死亡的順序鏈(a→b→c)C.存在晚期效應(如后遺癥)D.存在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答案:B解析:總原則(規(guī)則1)適用于存在明確的疾病順序鏈(a由b引起,b由c引起),此時選擇最早的c作為根本死因。9.ICD-10中,外部原因編碼的類目范圍是()A.A00-B99B.C00-D48C.V01-Y98D.Z00-Z99答案:C解析:ICD-10中,V01-Y98為損傷、中毒的外部原因編碼,Z00-Z99為健康狀態(tài)和影響健康的因素。10.死亡證“出生日期”填寫時,若為農歷日期,應()A.直接填寫農歷日期B.轉換為公歷日期填寫C.標注“農歷”后填寫D.填寫“不詳”答案:B解析:死亡證所有日期均需使用公歷(陽歷)填寫,農歷日期需轉換為公歷。11.某患者因“肝硬化”長期住院,最終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根本死因應選擇()A.上消化道出血B.肝硬化C.失血性休克D.肝功能衰竭答案:B解析: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的直接并發(fā)癥,根本死因應為導致出血的原發(fā)病肝硬化。12.新生兒死亡報告中,“胎次”指()A.本次妊娠前的懷孕次數(shù)(包括流產、引產)B.本次妊娠前的活產次數(shù)C.母親生育的子女總數(shù)D.本次分娩的胎兒數(shù)答案:A解析:胎次指本次妊娠前的懷孕次數(shù)(包括所有妊娠結局,如流產、引產、死胎、活產)。13.死亡證“婚姻狀況”應填寫()A.未婚、已婚、離異、喪偶B.初婚、再婚C.同居、未婚D.只填寫“已婚”或“未婚”答案:A解析:規(guī)范要求婚姻狀況分為“未婚”“已婚”“離異”“喪偶”四類。14.ICD-10編碼時,“高血壓性心臟病伴心力衰竭”應編碼為()A.I11.0B.I50.9C.I13.0D.I12.0答案:A解析:高血壓性心臟病伴心力衰竭屬于高血壓病引起的心臟并發(fā)癥,編碼為I11.0(高血壓性心臟病伴有心力衰竭)。15.死亡漏報調查中,“漏報率”的計算公式是()A.漏報數(shù)/應報數(shù)×100%B.漏報數(shù)/已報數(shù)×100%C.(應報數(shù)-已報數(shù))/已報數(shù)×100%D.漏報數(shù)/(已報數(shù)+漏報數(shù))×100%答案:A解析:漏報率=(漏報數(shù)/應報數(shù))×100%,其中應報數(shù)=已報數(shù)+漏報數(shù)。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1.以下屬于《居民死亡醫(yī)學證明(推斷)書》必填項目的是()A.死者姓名B.身份證號碼C.死亡日期D.死亡原因E.聯(lián)系電話答案:ABCD解析:聯(lián)系電話為非必填項,但身份證號碼(或其他有效證件號)、姓名、死亡日期、死亡原因是必須填寫的核心信息。2.根本死因選擇的規(guī)則包括()A.總原則(規(guī)則1)B.修飾規(guī)則(規(guī)則A-F)C.特異性規(guī)則(規(guī)則2)D.選擇規(guī)則(規(guī)則3)E.排除規(guī)則答案:ABCD解析:根本死因選擇包括總原則(規(guī)則1)、特異性規(guī)則(規(guī)則2)、選擇規(guī)則(規(guī)則3)及修飾規(guī)則(規(guī)則A-F)。3.ICD-10的分類軸心包括()A.解剖部位B.病理類型C.病因D.臨床表現(xiàn)E.年齡答案:ABCD解析:ICD-10主要以解剖部位、病理類型、病因、臨床表現(xiàn)為分類軸心,年齡是部分類目的亞目區(qū)分依據(jù),但非主要分類軸心。4.死亡調查的內容包括()A.死者生前病史、癥狀、體征B.治療經過C.死亡過程D.家屬聯(lián)系方式E.居住環(huán)境答案:ABCE解析:死亡調查需了解死者生前健康狀況、疾病史、癥狀體征、治療情況、死亡時的表現(xiàn)及環(huán)境因素,家屬聯(lián)系方式非調查核心內容。5.以下情況需要填寫死亡調查記錄的是()A.在家中死亡且無醫(yī)療機構救治記錄B.72小時內入院死亡C.死于不明原因癥狀(如“猝死”)D.交通事故死亡(已由公安部門出具證明)E.腫瘤晚期患者在醫(yī)院死亡答案:AC解析:對在家中、養(yǎng)老機構等非醫(yī)療機構死亡,或死亡原因不明確(如猝死)的情況,需由社區(qū)醫(yī)生或公衛(wèi)人員進行調查并填寫《死亡調查記錄》。6.死亡證填寫的“死亡原因”部分應避免()A.使用“呼吸衰竭”“循環(huán)衰竭”等臨死前的癥狀B.直接填寫“老衰”(衰老)C.遺漏根本死因D.填寫具體疾病名稱E.同時填寫疾病和外部原因答案:ABC解析:死亡原因需填寫具體疾病或外部原因,避免使用癥狀性描述(如呼吸衰竭)或籠統(tǒng)術語(如老衰),需明確根本死因。7.ICD-10中,“后遺癥”編碼的規(guī)則包括()A.后遺癥發(fā)生在疾病或損傷后1年以上B.使用B90-B94(傳染病后遺癥)、G80-G83(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等類目C.需同時編碼后遺癥的表現(xiàn)和原發(fā)病D.原發(fā)病的編碼加“”號,后遺癥編碼加“?”號E.僅編碼后遺癥的表現(xiàn)答案:AB解析:后遺癥(晚期效應)指疾病或損傷后1年以上仍存在的影響,編碼時使用特定后遺癥類目(如B90-B94),無需同時編碼原發(fā)病。8.新生兒死亡報告中,“出生體重”應填寫()A.出生后1小時內的體重B.裸體或僅穿單衣的體重C.精確到10克D.單位為“克”E.未測量時填寫“不詳”答案:ABDE解析:出生體重需記錄出生后1小時內測量的裸體或單衣體重,單位為克,精確到10克(如2500克),未測量時填寫“不詳”。9.死亡證編碼質量控制的關鍵點包括()A.根本死因是否正確選擇B.編碼是否符合ICD-10規(guī)則C.填寫項目是否完整D.調查記錄是否規(guī)范E.身份證號碼是否正確答案:ABCD解析:編碼質量控制重點在于根本死因選擇、編碼準確性、填寫完整性及調查規(guī)范性,身份證號碼屬于填寫質量控制內容。10.以下屬于外部原因編碼的是()A.X58(雷擊)B.Y35(手術中并發(fā)癥)C.Z77(接觸傳染病患者)D.V03(步行者被機動車碰撞)E.T36(有機磷農藥中毒)答案:ABDE解析:Z77屬于影響健康狀態(tài)的因素(Z類),不屬于外部原因(V-Y類),T36是中毒的臨床表現(xiàn)(損傷的性質),需與外部原因編碼(如X68)聯(lián)合使用。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正確打“√”,錯誤打“×”)1.死亡證可以涂改,只需在涂改處加蓋出具單位公章。()答案:×解析:死亡證為法律文書,不得涂改,填寫錯誤需重新開具并作廢原證。2.根本死因一定是導致死亡的最早發(fā)生的疾病。()答案:×解析:根本死因是引起直接導致死亡的一系列事件的初始原因,可能是最早發(fā)生的疾病,也可能是導致?lián)p傷的外部原因(如交通事故)。3.新生兒死亡應同時填寫死亡證和《圍產兒死亡報告卡》。()答案:√解析:新生兒死亡(出生后28天內)需填寫死亡證,同時若為圍產兒(妊娠28周至出生后7天)死亡,還需填寫《圍產兒死亡報告卡》。4.ICD-10編碼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應編碼為J20.9(急性支氣管炎)。()答案:×解析: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屬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加重,應編碼為J44.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或J42(未特指的慢性支氣管炎)。5.死亡證“實足年齡”填寫時,1歲以下嬰兒需填寫“月”或“天”(如3個月、15天)。()答案:√解析:規(guī)范要求1歲以下填寫“月”或“天”,1-9歲填寫“歲”和“月”(如5歲3個月),10歲以上填寫“歲”。6.某患者因“糖尿病”10年,最終因“腎功能衰竭”死亡,根本死因應選擇腎功能衰竭。()答案:×解析:腎功能衰竭是糖尿病的并發(fā)癥,根本死因應為糖尿?。‥10-E14類)。7.外部原因編碼需同時填寫損傷的性質(如T36-T50)和外部原因(如X68)。()答案:√解析:損傷和中毒需編碼兩個部分:損傷的性質(T00-T98)和外部原因(V01-Y98),如有機磷農藥中毒編碼為T60.0(性質)+X68(外部原因:故意自服有機磷農藥)。8.死亡調查時,若家屬拒絕提供信息,可填寫“死因不明”。()答案:×解析:需詳細記錄拒絕原因,盡量通過鄰居、社區(qū)工作人員等旁證獲取信息,不得隨意填寫“死因不明”。9.ICD-10中,“高血壓”未提及并發(fā)癥時編碼為I10(特發(fā)性高血壓)。()答案:√解析:I10為未特指的原發(fā)性高血壓,若合并心臟病、腎病等則編碼為I11-I13。10.死亡證第四聯(lián)由民政部門留存,用于辦理火化手續(xù)。()答案:×解析:死亡證第三聯(lián)由民政部門留存,第四聯(lián)由家屬留存。四、簡答題(每題6分,共30分)1.簡述《居民死亡醫(yī)學證明(推斷)書》的填寫基本要求。答案:(1)內容完整:所有項目需逐項填寫,不得空項,身份證號、姓名、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等核心項目必填;(2)信息準確:使用公歷日期,姓名與身份證一致,死亡原因需具體到疾病名稱或外部原因,避免癥狀性描述;(3)不得涂改:填寫錯誤需重新開具,原證注明“作廢”并留存;(4)簽名規(guī)范:醫(yī)師簽名需手寫,加蓋出具單位公章(醫(yī)療機構公章或預防保健科公章);(5)調查補填:對非醫(yī)療機構死亡或死因不明者,需經調查后由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填寫,注明“推斷”并簽名。2.簡述根本死因的定義及選擇步驟。答案:根本死因定義:所有導致或促進死亡的疾病、病態(tài)情況或損傷,以及造成任何這類損傷的事故或暴力的情況(ICD-10)。選擇步驟:(1)確定死亡鏈:從直接死因(a)開始,追溯到更早的原因(b、c),形成“a→b→c”的順序;(2)應用總原則:若存在明確的順序鏈,選擇最早的c作為根本死因;(3)應用規(guī)則2(特異性規(guī)則):若存在多個獨立疾病,選擇更嚴重、特異性更高的疾??;(4)應用規(guī)則3(選擇規(guī)則):若疾病之間無因果關系,選擇對死亡貢獻更大的疾?。唬?)應用修飾規(guī)則(A-F):對不明確、籠統(tǒng)的死因進行修飾,如排除“老衰”“猝死”等,追溯具體原因。3.簡述ICD-10編碼的基本步驟。答案:(1)閱讀死亡證:明確死亡原因描述,區(qū)分直接死因、根本死因、外部原因;(2)確定主導詞:從死亡原因中提取關鍵術語(如“肺癌”“交通事故”),作為ICD-10索引的主導詞;(3)查找索引:在ICD-10三卷本索引中查找主導詞,得到初步編碼(如“肺癌”→C34);(4)核對類目表:到第一卷類目表核對編碼,確認亞目(如C34.0為氣管癌,C34.1為上葉支氣管肺癌);(5)處理復雜情況:若涉及并發(fā)癥(如高血壓性心臟?。⒑筮z癥(如腦梗死后遺癥)、外部原因(如跌倒),需結合規(guī)則選擇編碼或附加編碼;(6)驗證編碼:通過注釋、說明部分確認編碼的準確性,避免錯誤歸類(如“肝硬化”不包括酒精性肝硬化,后者編碼為K70)。4.簡述死亡調查的主要內容與方法。答案:主要內容:(1)死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齡、性別、住址、既往病史;(2)死亡過程:死亡時間、地點,死亡前癥狀(如胸痛、呼吸困難)、持續(xù)時間;(3)診療情況:是否就診、診斷結果、治療措施(如用藥、手術);(4)環(huán)境因素:死亡時的環(huán)境(如家中、工作場所)、是否有外傷、中毒跡象;(5)知情者信息:家屬、鄰居、村(居)委會工作人員的陳述。方法:(1)現(xiàn)場調查:到死亡現(xiàn)場查看環(huán)境,觀察是否有醫(yī)療廢棄物、藥品、外傷痕跡;(2)詢問知情者:與家屬、鄰居等溝通,記錄口頭陳述并簽字確認;(3)查閱資料:調取村衛(wèi)生室、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的健康檔案,了解既往病史;(4)專家評估:對死因不明或爭議較大的案例,組織臨床、公衛(wèi)專家討論確定。5.簡述死因登記質量控制的關鍵點。答案:(1)填寫質量:檢查死亡證項目完整性(如姓名、身份證號、死亡日期、死因)、準確性(日期為公歷、年齡單位正確)、規(guī)范性(無涂改、簽名齊全);(2)編碼質量:核查根本死因選擇是否符合規(guī)則(如避免癥狀性死因)、ICD-10編碼是否準確(如高血壓性心臟病編碼為I11.0)、外部原因是否雙編碼(如損傷性質+外部原因);(3)報告及時性:檢查死亡證是否在死亡后7日內報告(醫(yī)療機構內死亡)或15日內完成調查(非醫(yī)療機構死亡);(4)漏報控制:通過公安戶籍注銷數(shù)據(jù)、民政火化數(shù)據(jù)、醫(yī)院出院死亡數(shù)據(jù)比對,計算漏報率并整改;(5)數(shù)據(jù)一致性:核對死亡證與戶籍、火化、醫(yī)保等系統(tǒng)數(shù)據(jù)的一致性,避免重復或矛盾。五、案例分析題(共40分)案例1(20分):患者張某,男,75歲,有“高血壓病”史20年,5年前診斷為“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期)”,長期規(guī)律血液透析。2023年10月5日因“胸悶、氣促3天”入院,診斷為“尿毒癥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經治療無效于10月8日死亡。死亡證第Ⅰ部分填寫為:Ⅰ(a)心力衰竭;(b)尿毒癥性心肌??;(c)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期);(d)高血壓病問題:(1)該案例的根本死因應選擇哪項?依據(jù)是什么?(10分)(2)請給出正確的ICD-10編碼,并說明理由。(10分)答案:(1)根本死因應選擇“高血壓病”。依據(jù):死亡鏈為“心力衰竭(a)→尿毒癥性心肌?。╞)→慢性腎功能不全(c)→高血壓病(d)”,根據(jù)根本死因選擇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