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俗文化知識讀本》課件-第六章(第二節(jié) 陶瓷)_第1頁
《中國民俗文化知識讀本》課件-第六章(第二節(jié) 陶瓷)_第2頁
《中國民俗文化知識讀本》課件-第六章(第二節(jié) 陶瓷)_第3頁
《中國民俗文化知識讀本》課件-第六章(第二節(jié) 陶瓷)_第4頁
《中國民俗文化知識讀本》課件-第六章(第二節(jié) 陶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二節(jié)陶瓷」「第六章民間工藝習(xí)俗」學(xué)習(xí)目標1.了解陶瓷的起源。2.熟悉陶瓷的種類。3.掌握瓷器的辨別方法。4.了解瓷器的種類。2壹陶器陶器——指的是用陶土燒制的器皿。一、陶器的起源

我們的祖先大多依山傍水而居,貯水、汲水、貯存和蒸煮食物都需要器具裝盛。人們通過實踐懂得土壤加水就具有可塑性,加上對用火的使用的豐富經(jīng)驗便給制作陶器準備了必要條件。

二、陶器的種類

陶器的種類,從質(zhì)地上可分為紅陶、灰陶、黑陶、白陶和印紋硬陶等;從裝飾上可分為彩陶、彩繪陶、繩紋、印紋和鏤孔等。其工藝流程主要分為原料加工、泥坯塑制、賦釉及煅燒等四個方面。以下就陶瓷的特點作簡單介紹。1.紅陶出現(xiàn)年代:出現(xiàn)于距今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時期。特點:燒成溫度900℃左右,以泥質(zhì)紅陶和夾砂紅褚陶為主。2.彩陶出現(xiàn)年代:出現(xiàn)于仰韶文化時期。特點:彩陶以赭、紅、黑等色繪飾的陶器,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在未燒以前就畫上圖案及花紋,燒成后彩紋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脫落。在彩繪之前,先涂上一層白色陶衣,使彩繪花紋更為鮮明。彩陶花紋主要是花卉圖案和幾何形圖案,也有少數(shù)動物紋,人物紋樣和植物紋樣較少見。紅陶彩陶

3.黑陶出現(xiàn)年代:出現(xiàn)于龍山文化時期。特點:燒成溫度達1000℃左右。黑陶有細泥、泥質(zhì)和夾砂三種,其中以細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黑陶的陶土經(jīng)過淘洗、輪制,胎壁厚僅0.5~1mm,再經(jīng)打磨,燒成漆黑光亮,有“蛋殼陶”之稱。這時期的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帶紋飾的較少,有弦紋、劃紋和鏤孔等幾種。4.白陶出現(xiàn)年代:出現(xiàn)于龍山文化晚期,商代為鼎盛時期。特點:白陶是指表里和胎質(zhì)都呈白色的一種陶器。用瓷土或高嶺土燒制而成,燒成溫度在1000℃左右。白陶一開始基本上都是手制,后來也逐步采用泥條盤制和輪制。大伍龍1號墓黑陶方壺、香爐商白陶刻幾何紋瓿

5.灰陶出現(xiàn)年代:出現(xiàn)于新石器時代早期斐李崗文化遺址、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時期。特點:用于蒸煮的器皿,多為夾砂灰陶。到夏代(二里頭文化早期)以灰陶和夾砂陶則占據(jù)主要位置。6.硬陶出現(xiàn)年代:主要出現(xiàn)于西周至戰(zhàn)國時期的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特點:胎質(zhì)比一般泥質(zhì)或夾砂陶器細膩堅硬,燒成溫度比一般陶器高,而且在器表又拍印以幾何形圖案為主的紋飾,所以統(tǒng)稱為“印紋硬陶”。胎質(zhì)原料根據(jù)化學(xué)組成分析,基本接近于原始青瓷。因印紋硬陶所用原料含鐵量較高,胎色較深,多呈紫褐、紅褐、黃褐和灰褐色。印紋硬陶堅固耐用,絕大多數(shù)是貯盛器。隋灰陶炊事俑西周

硬陶夔龍紋杯

7.釉陶出現(xiàn)年代:出現(xiàn)于漢代。特點:釉陶指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劑——鉛的釉陶,又稱“鉛釉陶”。釉料中加入鉛,可以降低釉的熔點,還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正光滑。使鐵、銅著色后呈現(xiàn)美麗的綠、黃、褐等色,但以綠釉為最多,綠如翡翠,光彩照人。墓葬中出土的鉛釉陶器表面,有時出現(xiàn)一層銀白色光澤,有人誤稱為“銀釉”?!般y釉”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釉面長期受潮,釉層表面析出多層次的沉積物,在光線的折射下產(chǎn)生的銀白光澤。唐三彩釉陶胡人騎臥駝俑唐三彩釉陶方柜貳瓷器司徒雷登與五彩瓷瓶

20世紀40年代,正是民國后期,因為兩個全球聞名的大人物,讓一只中國五彩瓷瓶見證了中美兩國人民的一段友好情誼。這兩位人物一位是中國的周恩來,一位是美國的司徒雷登。故事發(fā)生在1946年7月中旬,美國的司徒雷登任美國駐中國大使。當時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正在南京與國民黨政府進行和平談判。談判期間,聞知司徒雷登赴任,并作為調(diào)停一方參與談判。周恩來、董必武和李維漢當即前往祝賀,并在簽名簿上簽名留念。1946年11月15日,國民黨政府不顧中國共產(chǎn)黨和全國人民的反對,悍然召開一黨包辦的所謂“國民大會”,美國的調(diào)停也趨于失敗。在這種情況下,和談只得關(guān)閉。1946年11月19日,周恩來率領(lǐng)代表團部分成員離開南京返回延安。和談期間,司徒雷登對周恩來出眾的人品十分贊賞。他們談判桌上是對手,談判桌下是朋友。正是因為有了上面一段周恩來和司徒雷登不一般的情誼,因此周恩來臨回延安前委托王炳南將一只中國典型的五彩人物敞口瓶贈送給了司徒雷登。五彩瓷瓶上面畫著“八仙過?!眻D,寄托著中美兩國人民“早日到達和平的彼岸”的美好寓意。司徒雷登收到周恩來的禮物后十分高興,此后他將禮品帶回美國精心珍藏40載。在他晚年去世之前,對他的秘書傅涇波說:我過世后,此物(指五彩瓷瓶)當歸還原主。1988年5月26日,傅涇波之女傅海瀾來到中國,將當年司徒雷登去世之前托付給她父親的五彩瓷瓶帶回中國南京,捐獻給周恩來當年率領(lǐng)中共代表團駐地的梅園新村紀念館,作為永久的紀念。瓷器——指的是用瓷土燒制的器皿。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fā)明之一,“瓷器”與“中國”在英文中同為一詞,充分說明我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一、瓷器的辨別

一般人認為,必須具備以下幾條才能稱之為瓷器:1)瓷器的胎料必須是瓷土的。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嶺土,并含有長石、石英石和莫來石成分;含鐵量低。經(jīng)過高溫燒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體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2)瓷器的胎體必須經(jīng)過1200~1300℃的高溫焙燒,才具備瓷器的物理性能。各地瓷土不同,燒成溫度也有差異,要以燒結(jié)為準。3)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須是在高溫之下和瓷器一道燒成的玻璃質(zhì)釉。4)瓷器燒成之后,胎體必須堅硬結(jié)實,組織細密,叩之能發(fā)出清脆悅耳的金屬聲。在商代和西周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青釉器”已具有明顯的瓷器基本特征,被人稱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原始瓷從商代出現(xiàn)后,經(jīng)過西周、春秋戰(zhàn)國到東漢,歷經(jīng)了1600~1700年的變化發(fā)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二、瓷器的種類

瓷器的分類中,以燒制時間作為依據(jù)是最常用的一種分類和命名方法。它包含兩個方面:①劃出“朝”,如唐瓷、宋瓷、元瓷、明瓷和清瓷等。②劃出“年代”,一般用于明、清瓷器,如明洪武窯和明宣德窯等。瓷器分類還可以以窯別來分,如宋瓷就有著名宋代五大名窯:鈞窯、哥窯、官窯、汝窯和定窯。(一)宋代五大名窯

至宋代時,名瓷名窯已遍及大半個中國,是瓷業(yè)最為繁榮的時期。當時的鈞窯、哥窯、官窯、汝窯和定窯并稱為五大名窯。1.鈞窯地點: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內(nèi)的八卦洞。特點:①鈞窯瓷器獨特之處在于它是一種乳濁釉,釉內(nèi)還含有少量的銅,燒出的釉色帶紅,猶如藍天中的晚霞。青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雖然色澤深淺不一,但多近于藍色,是一種藍色乳光釉。②鈞窯器皿的釉色比較豐富,有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和蔥翠青以及天藍、米色、月白和窯變等。其中,以紅、紫最為名貴,稱為“鈞紅”和“鈞紫”。③鈞窯創(chuàng)用銅的氧化物作為著色劑,在還原氣氛下燒制成銅紅釉,為我國陶瓷工藝、陶瓷美學(xué)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鈞窯鼓釘三足洗

鈞窯廣口瓶

2.哥窯哥窯瓷器南宋時有兄弟二人,各主一窯,兄所燒者曰“哥窯”,弟者曰“弟窯”。這里所說的哥窯指傳世的哥窯瓷。地點:窯址不可考證。特點:①釉面有許多淺白的細小裂紋,稱為“百圾碎”,紋路交錯,形成許多的釉色以青為主,濃淡不一,但也有淡紫色、黃色的產(chǎn)品。②黑胎厚釉,紫口鐵足。宋哥窯魚耳爐哥窯蓮花碗

3.官窯地點:官窯有南北之分。北宋末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間(1111~1125年),在汴京(今河南開封),官府設(shè)窯燒造青瓷,稱北宋官窯。宋室南遷杭州后,在浙江杭州鳳凰山下設(shè)窯,名為修內(nèi)司窯,也稱“內(nèi)窯”。后又在今杭州市南郊的烏龜山別立新窯,即郊壇下官窯。以上統(tǒng)稱南宋官窯。特點:①以燒制青釉瓷器著稱于世。②器物造型往往帶有雍容典雅的宮廷風格,胎骨顏色泛黑紫。③器之口沿部位因釉垂流,在薄層釉下露出紫黑色,俗稱“紫口”;又底足露胎,故稱“鐵足”。④以釉色為裝飾,常見天青、粉青、米黃、油灰等多種色澤。⑤官窯釉厚者開大塊冰裂紋,釉較薄者開小片。宋官窯圓洗官窯青釉弦紋瓶

4.汝窯地點:今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宋時屬汝州,故名。特點:①器物多仿青銅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壺春瓶、膽式瓶、樽、洗。②胎體細潔如香灰色,多為裹足支燒,器物底部留有細小的支釘痕跡。③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藍、淡粉、粉青、月白等色,釉層薄而瑩潤,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稱。④釉面有細小的紋片,稱為“蟹爪紋”。汝窯燒宮廷用瓷的時間僅20年左右,約在北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故傳世品極少,被人們視為稀世之珍。宋汝窯蓮花形碗汝窯桃形洗

5.定窯地點:河北曲陽澗磁村。特點:①以燒制白釉瓷器為主,兼燒黑釉、綠釉和醬釉。②裝飾方法有劃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③紋飾以蓮花、牡丹和萱草為常見,畫面簡潔生動。④造型以盤、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和盒等。⑤器底刻“奉華”、“聚秀”、“慈?!焙汀肮佟钡茸?。盤、碗因覆燒,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淚痕。定窯刻花盤定窯白釉蓮瓣紋四系罐(二)景德鎮(zhèn)瓷器

1.地點今江西省景德鎮(zhèn)。2.名字的由來在宋代之前,景德鎮(zhèn)曾有過好幾個名稱:新平鎮(zhèn)、昌南鎮(zhèn)和陶陽鎮(zhèn)。到宋代,南北名窯林立,突出的有汝、官、哥、鈞和定五大名窯,而當時的景德鎮(zhèn)瓷業(yè)生產(chǎn)也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唐末、五代就有相當規(guī)模的青白瓷(影青瓷),這時此處更成為全國的代表產(chǎn)地。由于這里燒制的瓷器“土白壤而填,質(zhì)薄膩,色滋潤”,真宗景德年間(公元1004~1007年),皇帝趙恒派人到景德鎮(zhèn),要這里為皇家制造御用瓷器,底書“景德年制”四字。由于“其器光致茂美,當時則效著行海內(nèi),于是天下咸稱景德鎮(zhèn)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從此以后,這里就叫“景德鎮(zhèn)”,名稱沿用至今,到現(xiàn)在已有近千年的歷史。3.特點景德鎮(zhèn)瓷器有四大特點: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和聲如磐。4.種類

(1)青花瓷:青花瓷創(chuàng)燒于元代,是以色料在坯胎上描繪紋樣,施釉后經(jīng)高溫燒成,釉色晶瑩、透徹、素靜、雅致。青料溶于胎釉之間,發(fā)色青翠,雖色相單一,但感覺豐富。青花瓷經(jīng)久耐用,瓷不碎色不褪。元代梅瓶——蕭何月下追韓信

故宮藏元青花纏枝牡丹云龍紋罐

明洪武青花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

明永樂青花花卉錦紋雙耳扁瓶

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龍紋扁壺

明正統(tǒng)青花松竹梅紋罐

明天啟青花羅漢圖爐

故宮博物院藏清嘉慶青花折枝花果紋蒜頭瓶

(2)粉彩瓷:粉彩亦稱軟彩,是瓷器的釉上裝飾,自清康熙晚期開始,到雍正、乾隆年代,益臻完善。其制法是:先在白胎瓷器上勾出圖案輪廓,再堆填色料,在攝氏七百多度的溫度下烘燒而成,顏色柔和,畫工細膩工整,有國畫風味。又有浮雕感,畫面充滿著濃郁的民族特色,有以我國歷史故事和神話為主的人物,有秀麗多彩的山水,有栩栩如生的花鳥翎毛,有工整對稱的幾何圖案等。故宮藏清乾隆粉彩開光人物茶壺

故宮藏清康熙粉彩鐘馗醉酒像

故宮藏清康熙粉彩花蝶紋盤

清雍正粉彩牡丹紋盤口瓶

清雍正粉彩桃花紋直頸瓶

清乾隆粉彩勾蓮紋天球瓶

清嘉慶粉彩御制詩茶壺

清道光慎德堂制款粉彩梅花紋蓋碗

(3)彩色釉瓷:在釉料里加上某種氧化金屬,經(jīng)過焙燒以后,就會顯現(xiàn)出某種固有的色澤,這就是彩色釉。影響色釉呈色的物質(zhì)主要是起著色劑作用的金屬氧化物,此外還有釉料的組成、粒度大小、燒制溫度以及燒制氣氛等都與色釉呈色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人們說“自然界有什么顏色,就可以燒制出什么顏色的瓷器”,如果參觀一下景德鎮(zhèn)的彩色釉瓷,就會相信此話不假。當然,有許多彩色釉的配料和燒制是十分困難的,如“祭紅釉”,就有“千窯一寶”之說。

清晚準官窯祭紅釉觀音瓶

(4)玲瓏瓷:被稱為“米通”、“鑲玻璃的瓷器”的玲瓏瓷,以玲瓏剔透、晶瑩雅致而蜚聲中外。如今,青花玲瓏不僅在日用中西餐茶具、酒具上普遍運用,而且已擴展到各種花瓶、花插花缽以及吊燈、壁燈和皮燈等各式燈具?!傲岘囇邸钡男螤钜惨褟膫鹘y(tǒng)的米粒狀發(fā)展到月牙狀、流線狀、圓珠狀、菱角狀和多角狀等多種規(guī)則、不規(guī)則的形狀。有時還與“半刀泥”相結(jié)合,組成各種圖案?!傲岘囇邸钡挠陨灿稍瓉淼膯我槐叹G色發(fā)展為紅、黃、綠、藍交相輝映的“五彩玲瓏”,更豐富和增強了玲瓏瓷的表現(xiàn)力和藝術(shù)魅力。青花玲瓏辦公套組

青花玲瓏功夫茶具

三、瓷器的工藝流程及鑒別方法

1.瓷器的工藝流程瓷器的工藝流程主要包括淘泥、摞泥、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畫坯、上釉、燒窯、成瓷及成瓷缺陷的修補等十一個步驟。

2.瓷器的鑒別鑒別瓷器有個“四字訣”,即“看”、“聽”、“比”和“試”。(1)“看”:將瓷器上下內(nèi)外細細觀察一遍。①看瓷器釉面是否光潔潤滑,有無擦傷、小孔、黑點和氣泡;②看形狀是否規(guī)整,有無變形;③看畫面有無損缺;④看底部是否平整,須放置平穩(wěn),有無毛刺。(2)“聽”:聽輕輕彈叩瓷器時發(fā)出的聲音。如果聲音清脆、悅耳,則說明瓷胎細致密實,無裂損,在高溫燒成時,瓷化完全。如果聲音喑啞,就可斷定瓷胎有裂損,或者瓷化不完全,這類瓷器經(jīng)冷熱變化,易開裂。(3)“比”:比較。對配套瓷器,要比較各配件,看其造型及畫面裝飾是否協(xié)調(diào)一致。尤其是成套的青花或青花玲瓏瓷,因為青花呈色隨燒成溫度不同而發(fā)生變化,所以同是青花瓷,顏色有深有淺,一套幾件乃至數(shù)十件的成套冷瓷器,如果各件青花呈色有明顯差異,這套瓷器就大為遜色了。(4)“試”:試蓋、試裝和試驗。有的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