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屆高考語文詩歌專練-高啟詩歌(含答案)_第1頁
2026屆高考語文詩歌專練-高啟詩歌(含答案)_第2頁
2026屆高考語文詩歌專練-高啟詩歌(含答案)_第3頁
2026屆高考語文詩歌專練-高啟詩歌(含答案)_第4頁
2026屆高考語文詩歌專練-高啟詩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考語文詩歌專練----高啟詩歌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下面小題。清明呈館中諸公高啟新煙①著柳禁垣②斜,杏酪③分香④俗共夸。白下⑤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卞侯⑥墓下迷芳草,盧女⑦門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詔,擬沽春酒醉京華?!咀ⅰ竣傩聼煟汗艜r風俗,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jié),禁火冷食,次日重新生火,故曰新煙。②禁垣:皇宮的圍墻。③杏酪:傳統(tǒng)習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仁作粥。④分香:宮廷按例分給宮女香粉、香囊等飾品。⑤白下:金陵。⑥卞侯:卞侯即晉朝的卞壺,他曾任尚書令,忠恪勤事,后來在討伐蘇峻的叛亂中戰(zhàn)死,被埋葬于白下。⑦盧女:即莫愁,古代善歌貌美的女子。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新煙著柳禁垣斜”描繪新煙籠罩垂柳、蔓延宮墻的柔美畫面,表現(xiàn)清明初春之景。B.“杏酪分香俗共夸”一句展現(xiàn)出清明時節(jié)的祥和與美好,營造出濃郁的節(jié)日氛圍。C.“白下有山皆繞郭”寫金陵城山環(huán)水繞的地理風貌,給人一種開闊、宏大的空間感。D.第三聯(lián)將“卞侯”與“盧女”相對比,既表達對“卞侯”的同情,又寄托自身感慨。2.本詩情感豐富,請結(jié)合全詩,分析詩人表達了哪些情感?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沁園春·雁高啟①木落時來,花發(fā)時歸,年又一年。記南樓望信,夕陽簾外,西窗驚夢,夜雨燈前。寫月書斜,戰(zhàn)霜陣整,橫破瀟湘萬里天。風吹斷,見兩三低去,似落箏弦。相呼共宿寒煙。想只在、蘆花淺水邊。恨嗚嗚戍角,忽催飛起,悠悠漁火,長照愁眠。隴塞間關(guān),江湖冷落,莫戀遺糧猶在田。須高舉,教弋人②空慕,云海茫然?!咀ⅰ竣俑邌ⅲ涸┟鞒踉娙?。朱元璋擬委任他為戶部右侍郎,他固辭不受,被賜金放還;但朱元璋懷疑他作詩諷刺自己,對他產(chǎn)生忌恨。后來高啟受誅連被殺。此詞作于高啟辭官歸田之后。②弋人:用箭射鳥的人。3.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木落時來,花發(fā)時歸”,以雁的節(jié)候特征領(lǐng)起,而“年又一年”,則強化這種特征由來已久。B.“寫月書斜”即“月斜書寫”的倒裝,“戰(zhàn)霜”“橫破”是對大雁不畏風寒、披星戴月不倦飛行的描摹。C.“風吹斷,見兩三低去,似落箏弦”,是寫雁行被強勁西風吹斷,有兩三只大雁像箏弦一樣散亂地低飛落地。D.此詞描寫了雁的一系列活動,寫透了雁的特性,又由己出發(fā),通篇托意高遠,語言秀雅。4.清人沈祥龍認為:“詠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請結(jié)合全詞簡要分析作者借大雁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生存環(huán)境與人格精神。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與劉將軍杜文學晚登西城高啟木落悲南國,城高見北辰。飄零猶有客,經(jīng)濟豈無人。鳥過風生翼,龍歸雨在鱗。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塵。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木”與杜甫《登高》中的“落木”同義,是秋天的典型意象,點明了時令。B.頷聯(lián)“經(jīng)濟豈無人”句運用反問手法,表達了飄零客堅信會有人救濟的信念。C.頸聯(lián)是詩人的想象,大鵬展翅翱翔,神龍翻云布雨,化用典故,意境宏闊。D.全詩由“悲”字領(lǐng)起,情感自然真摯,尾聯(lián)改“悲傷”為“奮進”,格調(diào)轉(zhuǎn)為高邁。6.高啟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文人,他的許多詩歌“在傷感中依然洋溢著向上的雄奇之氣”,本詩就表現(xiàn)了亂世中知識分子的高貴品質(zhì)。請結(jié)合本詩詩句分析,知識分子應(yīng)具備哪些品質(zhì)?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寓感(其二十)(明)

高啟鴻鵠橫四海,鷦鷯①戀蓬榛。長松凌風煙,小草亦自春。各稟造化育,逍遙適其真。無將赫赫者,下比棲棲②人?!咀ⅰ竣羸匉崳阂活愋⌒网Q禽?!肚f子·逍遙游》:“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雹跅珬汗录帕懵?。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起句寫鴻鵠志在四海,筆調(diào)高昂,而第二句轉(zhuǎn)寫鷦鷯,筆調(diào)低沉。B.本詩與《蜀相》都有“自春”之語,都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生命體驗。C.這首詩用典并不晦澀,下筆十分講究,如“逍遙”二字就可關(guān)合首聯(lián)。D.詩人以議論入詩,能夠做到情至論隨,情理兼?zhèn)?,全詩并無生硬之感。8.這首詩闡述了什么道理?對我們有什么啟示?閱讀下面的詩,完成各題。詠梅高啟【1】云霧為屏雪作宮,塵埃無路可能通。春風未動枝先覺,夜月初來樹欲空。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園盡棘叢。注釋:【1】高啟,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才華高逸。擢戶部右侍郎,力辭不受。9.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點明了梅花生長在冰天雪地且不染俗塵之處。B.頷聯(lián)中“空”字傳神地寫出了月下梅花的朦朧之美。C.頸聯(lián)中的“白衣宰相”,既指梅,也暗指詩人自己。D.尾聯(lián)“回首”一句,詩人借梅表達遠離名園的怨恨。10.本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下列詩句沒有采用這一手法的一項是A.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花》)B.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李清照《蝶戀花》)C.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詠梅》)D.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王冕《白梅》)11.本詩中“翠袖佳人依竹下”化用了杜甫《佳人》中的詩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來傳情達意。杜詩塑造了一位遭遇戰(zhàn)亂、被丈夫拋棄之后仍堅貞自守的絕代佳人的形象。這一化用有何妙處?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各題。初夏江村高啟①輕衣軟履步江沙,樹暗前村定幾家。水滿乳鳧翻藕葉,風疏飛燕拂桐花。渡頭正見橫漁艇,林外時聞響緯車②。最是黃梅時節(jié)近,雨余歸路有鳴蛙。【注】①高啟:明初著名詩人。詩人曾于吳淞青丘隱居,一日傍晚外出散步,有感而作此詩。②緯車:繅車,抽繭出絲的工具。12.下面對本詩的分析和鑒賞,不恰當一項是(

)A.首聯(lián)交代行蹤,開篇一個“步”字表現(xiàn)出詩人在鄉(xiāng)間行走時輕腳細步、悠閑自得的情狀。B.頷聯(lián)煉字準確,“翻”和“拂”表現(xiàn)出江村動物的生機和自在,充滿詩情畫意。C.頸聯(lián)寫農(nóng)家勞動的生動畫面。捕魚的小艇停在渡口,人們自然可以想象白天漁夫勞動的歡欣,而樹林外不時傳來繅絲的紡車聲,可見農(nóng)婦們正夜以繼日地辛苦勞作。D.尾聯(lián)點明黃梅時節(jié),以雨后一路蛙鳴聲增添了詩人孤獨、寂寞之情。13.全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現(xiàn)出詩人怎樣的心境?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各題。送沈左司從汪參政分省陜西汪由御史中丞出①明·高啟重臣分陜?nèi)ヅ_端,賓從威儀盡漢官②。四塞河山歸版籍,百年父老見衣冠。函關(guān)月落聽雞度,華岳云開立馬看。知爾西行定回首,如今江左是長安③?!咀ⅰ竣龠@首詩作于明朝立國第二年(1369年)。當時,御史中丞汪廣洋出任陜西參政,高啟的朋灰左司郎中沈某同行。②《后漢書·光武帝紀》:更始帝將北都洛陽,以光武帝為司隸校尉,三輔吏士見光武僚屬,皆喜不自勝,老吏或垂淚曰:“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③此處代指明朝都城南京。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p>

)A.臺端指御史臺。首聯(lián)寫汪廣洋身兼重任,離開御史臺出管陜西,隨行之人都是一時俊彥。B.四塞指四方。頷聯(lián)寫天下已歸人大明版圖,長期遭受異族統(tǒng)治的人民又見到漢官的服飾。C.函關(guān)指函谷關(guān)。頸聯(lián)實寫汪廣洋沈左司一行從容度過函谷關(guān),駐馬西岳華山,遙望云天。D.江左指江東。尾聯(lián)寫沈左司在西行途中一定會回望都城,其中暗寓著對朋友的贊揚之意。E.這是一首送別詩,卻擺脫了送別詩的一般格調(diào),全詩用典貼切,氣魄宏大,堂皇整飭。15.全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小題。步至東皋高啟①斜日半川明,幽人每獨行。愁懷逢暮慘,詩意入秋清。鳥啄枯楊碎,蟲懸落葉輕。如何得歸后,猶似客中情?【注】①高啟: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因不滿朝廷的高壓政策,內(nèi)心充滿痛苦和壓抑,辭官歸里,后創(chuàng)作此詩。1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扣題,寫詩人置身東皋,感受到環(huán)境的寂寥冷清,流露出了孤獨寂寞之情。B.“愁”“慘”直抒胸臆,表達出詩人內(nèi)心的極不平靜,從而引發(fā)讀者深入思考。C.尾聯(lián)以主客問答方式作結(jié),含蓄地表現(xiàn)出詩人郁結(jié)于胸、難以言傳的復雜情感。D.本詩與《歸園田居(其一)》都寫歸隱,都思考自然和生命,但情感基調(diào)不同。17.明人謝徽認為高啟的詩“緣情隨事,因物賦形”,請以本詩的頸聯(lián)為例進行分析。答案1.D2.①對清明風物的喜愛?!靶聼熤薄靶永曳窒恪泵枥L新柳輕煙清明景象與清明特有的習俗,展現(xiàn)節(jié)日祥和,暗含愉悅之情。②思鄉(xiāng)之情。清明時節(jié),詩人身處異地,看到京城景色,觸景生情,思念家鄉(xiāng)。③對生命短暫、盛衰無常的感慨。寫芳草掩忠骨、落花映舊居,感慨人生無常、繁華易逝。④與友人相聚和仕途如意的喜悅。詩人慶幸與老友同在京師任職,計劃買美酒慶祝,展現(xiàn)出豁達開朗的心境。(或:表現(xiàn)了詩人表面歡愉、內(nèi)心孤寂的復雜心境。詩人寫與同僚共事的欣慰,卻以“醉”字透露借酒消愁之意,在強作豁達中暗含羈旅漂泊的無奈與孤寂。)【導語】《清明呈館中諸公》以清明為背景,詩人高啟通過描繪新煙柳色、杏酪飄香的節(jié)日景象,展現(xiàn)京城春意與風俗之美。“白下”一聯(lián)巧妙轉(zhuǎn)承,由景入情,道出羈旅之思。尾聯(lián)以“醉京華”作結(jié),既見友聚之歡,又暗藏宦游之慨。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D.“將‘卞侯’與‘盧女’相對比,……表達對‘卞侯’的同情”錯,第三聯(lián)“卞侯墓下迷芳草,盧女門前映落花”中,“卞侯墓”的“芳草”與“盧女門”的“落花”均為自然景象,并非“對比”。二者共同營造出時光流逝、繁華易逝的氛圍,而非單獨“同情卞侯”。詩人借歷史遺跡(卞侯墓)與往昔繁華(盧女門)的今昔變化,感慨生命短暫與世事無常,并無明確的對比意圖或?qū)Ρ搴畹膯为毻椤9蔬xD。2.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①對清明風物的喜愛?!靶聼熤?,杏酪分香俗共夸”中,“新煙著柳”描繪清明新火初燃、柳色朦朧的春日景象,“杏酪分香”寫清明吃杏酪的習俗被眾人稱贊。兩句通過景物與風俗,展現(xiàn)清明的生機與祥和,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對眼前風物的愉悅之情。②思鄉(xiāng)之情?!鞍紫掠猩浇岳@郭,清明無客不思家”中,“白下”是詩人的家鄉(xiāng)金陵,“皆繞郭”的山巒是家鄉(xiāng)的地理特征;“清明無客不思家”直接點出清明時節(jié)游子的普遍思鄉(xiāng)之情。詩人由京城景色聯(lián)想到家鄉(xiāng)山水,觸景生情,直白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感。③對生命短暫、盛衰無常的感慨。“卞侯墓下迷芳草,盧女門前映落花”中,卞侯(晉朝忠臣)的墓已被芳草掩蓋,盧女(傳說中善歌的美人)的門前只剩落花,昔日的英雄與繁華都隨時間消逝?!胺疾荨薄奥浠ā毕笳髯匀坏难h(huán)與時光的流逝,詩人借此感慨生命短暫、盛衰無常。④與友人相聚和仕途如意的喜悅:“喜得故人同待詔,擬沽春酒醉京華”中,“喜得故人”直接表達與老友同朝為官的欣慰;“擬沽春酒醉京華”既可理解為買酒慶賀,表達歡娛之情,展現(xiàn)作者的豁達開朗,也可理解為看似計劃飲酒慶祝,但若結(jié)合前文思鄉(xiāng)與人生感慨,“醉”字也暗含借酒消愁之意——表面的歡愉下,隱藏著羈旅他鄉(xiāng)的孤寂與對仕途漂泊的無奈,體現(xiàn)復雜心境。3.C4.①上闋詠雁的習性、品性及敢于拼搏的精神,表現(xiàn)作者傲世獨立、追求自由的人格精神。②下闋寫失群之雁的艱苦生活和夜宿時的惡劣環(huán)境,暗示了作者所處時代的黑暗險惡;勸告大雁不要貪戀遺落在田野里的谷物,要高飛遠舉讓獵人失望,表現(xiàn)了作者不貪戀功名利祿、灑脫自信的人格精神?!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C.“像箏弦一樣散亂地低飛落地”錯。似落箏弦:古人把斜列的箏柱稱為雁行,所以這里說風吹雁落,似箏上弦索脫落。故選C。4.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的能力。①上闋寫雁群南飛,贊美了它們的奮進精神和堅強毅力。詞上片從雁的特性入手,寫雁飛來飛去,從不耽擱、改變。由“望”轉(zhuǎn)而刻畫雁飛行狀況,說它們在月下、霜露中排著整齊的隊伍,越過大江,飛向湖南,在陣陣寒冽的秋風中,緩緩落下,猶如古箏上排列的琴弦一般。這幾句,狀雁飛極為傳神,將雁不畏風寒、頑強前進的品格點染無遺,表現(xiàn)作者傲世獨立、追求自由的人格精神。②下闋寫雁群環(huán)境惡劣,危機四伏,驚魂難定。雁群棲息在寒煙迷離的淺水蘆葦邊照理應(yīng)該很安定,然而不如意事常八九,不是守城士卒所吹的號角把它們驚起,就是悠悠漁火往來把它們恐嚇。最后,詞人干脆代雁發(fā)言:說大雁在西北邊塞惡劣環(huán)境中高飛,在江湖中流落,這是為了謀生??墒鞘篱g還有比謀生更艱難的,因此勸告大雁不要貪戀遺落在田野里的谷物,千萬要高飛遠翥,不要被獵人的冷箭射中。表現(xiàn)了作者不貪戀功名利祿、灑脫自信的人格精神。5.B6.①心憂廟堂,憂國憂民。北辰星在古代常代指君主或朝廷,作者與友人秋日登高,觀見北辰星,可見其心中常記朝廷與君主。尾聯(lián)“天地正烽塵”寫出作者心中記掛動蕩的時局。②剛健奮發(fā),互勉互勵。頸聯(lián)借助鵬鳥典故和龍歸生雨的意象,借此鼓勵友人,當有一番作為。尾聯(lián)作者與友人約定,彼此要努力,可見其剛健奮發(fā)的精神品質(zhì)。③志在濟世,勇于擔當。詩中寫道,國家正處于動亂時局中,自己和一起努力,經(jīng)國濟世,這正是儒家一脈貫承的濟世擔當?shù)母哔F品質(zhì)?!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B.“堅信會有人救濟”對“經(jīng)濟”一詞的理解有誤?!敖?jīng)濟”應(yīng)意為“經(jīng)國濟世”。整句意思是旅居他鄉(xiāng)的人大有人在,經(jīng)國濟世難道就真的沒有人了嗎?故選B。6.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思想情感的分析鑒賞能力。詩的首聯(lián)提挈全篇,是全詩抒情的出發(fā)點?!澳韭浔蠂?,一個“悲”字為全詩定下了基調(diào),同時也點明時在秋令。詩人是由草木零落想到美人遲暮、國事衰敗因而發(fā)出悲嘆。詩人站在高高的城樓上,仰望高空,只見眾星環(huán)繞著北斗星旋轉(zhuǎn)。這不禁使他想到孔子的話:“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笨墒?,現(xiàn)實是“登城望神州,風塵暗淮楚。江山帶睥睨,烽火接樓櫓。并吞何時休?百骨易寸土?!保ǜ邌ⅰ兜俏鞒情T》)這句以樂景寫哀,倍增其哀。表達了對天下戰(zhàn)亂頻仍、時局動蕩的憂傷,可見作為知識分子,要心憂廟堂,憂國憂民。頷聯(lián)由望中眾星拱衛(wèi)北辰引出登臨者的思緒。詩人是一個有懷抱的人,曾道:“策勛萬里,笑書生、骨相有誰曾許?壯志平生還自負,羞比紛紛兒女。酒發(fā)雄談,劍增奇氣,詩吐驚人語。風云無便,未容黃鵠輕舉?!睆倪@里可以設(shè)想,詩人此次出游的目的,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考察社會形勢,以便待時而舉;二是為了尋求志同道合的“經(jīng)濟”人才,共同實現(xiàn)理想。“經(jīng)濟豈無人”,既有“夫子自道”的意味,又含對劉將軍、杜文學的期望,有力地表達了詩人的堅強信念,對朋友出眾才能的贊美,可見知識分子要有剛健奮發(fā)的精神品質(zhì)。尾聯(lián)“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塵?!痹娙撕蛣④姟⒍盼膶W互相約好,一起努力,收拾這“英雄乘時務(wù)割據(jù),幾度戰(zhàn)血流寒潮”的烽火連天、戰(zhàn)塵滾滾的局面。從這一聯(lián)中可以看出,這位被“文字獄”腰斬的詩人,決不是那種放棄社會責任,坐等天下太平的“紛紛兒女”輩。表達了對友人救世濟民的勉勵和自勉,這正是儒家一脈貫承的濟世擔當?shù)母哔F品質(zhì),這也是知識分子應(yīng)具有的品質(zhì)。7.A8.第一問:①生命沒有高低貴賤大小之分,每個生命都應(yīng)有各自的追求與價值。②生而平凡,也要努力創(chuàng)造自我的價值。③世間萬物,順應(yīng)自然,承受各自生命的造化,也能逍遙自在,不失本真。第二問:①不要輕視生命的價值與力量,尊重每個生命;②生命的價值在于拓展生命的深度與廣度。【解析】7.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能力。A.“而第二句轉(zhuǎn)寫鷦鷯,筆調(diào)低沉”說法錯誤。應(yīng)從整體來分析詩歌的情感基調(diào)。整首詩是強調(diào)生命無論大小,都有各自的價值,“鷦鷯戀蓬榛”是寫鷦鷯的追求,并無低沉之感。故選A。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所蘊含的哲理的能力。從詩的前兩聯(lián)“鴻鵠橫四海,鷦鷯戀蓬榛。長松凌風煙,小草亦自春”可知,作者寫鴻鵠志在四海,而鷦鷯卻眷戀這灌木叢。偉岸的松樹能經(jīng)受烽煙的洗禮,而小草雖小,卻也能夠自己在春天生長。此處作者借鴻鵠與鷦鷯,長松與小草的對比,指出生命沒有高低貴賤大小之分,每個生命都應(yīng)有各自的追求與價值。而頸聯(lián)“各稟造化育,逍遙適其真”則是說各個物種或生命都有自己的稟賦,都可以創(chuàng)造自己的價值,從中可以體會到各個生命生而平凡,也要努力創(chuàng)造自我的價值的道理。而尾聯(lián)“無將赫赫者,下比棲棲人”則是表明了作者的處世之道,不追求赫赫之名,只要能逍遙自在不失本真即可。從中可以體會出世間萬物,順應(yīng)自然,承受各自生命的造化,也能逍遙自在,不失本真的道理。通過閱讀本詩,從作者將鴻鵠與鷦鷯的對比,長松與小草的對比,我們可以體會出,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要輕視生命的價值與力量,每一個生命都有自己的價值與尊嚴,要尊重每個生命;同時,生命的價值并不僅僅在于顯赫的聲名,也在于對于對平凡生活的體驗,在于拓展生命的深度與廣度。9.D10.B11.本詩此句把梅花比作依于竹下的翠袖佳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梅花于冰雪中綻放的美麗,以及與青竹為伴的高潔志趣,化用杜詩更增添了意蘊,凸顯出梅于苦寒之中甘于寂寥、高潔自守的品格,寄寓了詩人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人格追求?!窘馕觥?.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主要集中對詩意、思想主旨、語言、技巧、結(jié)構(gòu)等內(nèi)容的考查,賞析時首先要讀懂詩,然后將各個選項帶入原詩句中進行分析即可。D項,“詩人借梅表達遠離名園的怨恨”錯誤,本詩主要贊美梅花的清雅、孤傲、高潔,“寂寥此地君休怨”,是對在此地寂寥開放的梅花的勸慰之語,所以無“怨恨”之意。故選D。10.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側(cè)重考查托物言志。解答這道題目,應(yīng)先明確托物言志的含義,然后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具體分析,從而做出選擇。托物言志就是通過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現(xiàn)自己的志向和意愿。A項,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B項,這三句詩主要通過明麗的色彩描繪早春特有的風物,沒有表現(xiàn)自己的志向或意愿;C項,作者以梅花自喻,表達了雖歷盡艱辛,也不會趨炎附勢,而只會堅守節(jié)操的決心;D項,詩人以梅自況,借梅花的高潔來表達自己堅守情操,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遠志。故選B。11.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側(cè)重考查化用這一手法。解答這道題目,要了解化用詩句的來源和含義,發(fā)掘其在古詩詞的表情達意上的妙用。杜甫《佳人》中的詩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天氣寒冷,女子卻衣著單薄,寫出了她命運的坎坷,但與“修竹”為伴又象征了她高潔的情操,兩句詩刻畫出佳人不勝清寒、孤寂無依的形象,寫出了她的孤高和絕世而立。這兩句中的女子和高啟筆下的“梅”有著相似的神韻,“云霧為屏雪作宮”寫出了梅花盛開的環(huán)境,和女子身處的環(huán)境是相似的;“夜月初來樹欲空”,梅花和皎潔月光融為一體,寫出了梅花的朦朧純凈的美,和這個女子的形象是相似的;“寂寥此地”寫出了梅花寂寞開放的情態(tài),與女子的身世相似。作者化用杜甫的詩句,其實就是把梅花比喻成一個美麗、高潔的女子,從而贊美了梅花高潔自守的品性,托物言志,表達了自己清高自守、淡泊名利的志向。據(jù)此組織答案即可。【點睛】詩歌鑒賞的選擇題,是綜合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賞析類的試題,考生在作答這類試題的時候要注意,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nèi)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這樣就能很好的作答這類試題。12.D13.一、二句交代行蹤,暗示了農(nóng)村生活一定是別有一番景象。詩人穿著輕便的衣服、拖著輕軟的鞋,步行于江村,在樹木叢生之中,斷然是農(nóng)家集中之處,“綠樹村邊合”,自然別有意趣在其中。三、四句寫農(nóng)村動物之樂。初生的水鳥在藕葉間游來游去,翻動著蓮葉,而微微風中,飛燕斜擦,掠起桐花飛揚。五、六句寫農(nóng)家勞動的生動畫面。捕魚的小艇停在渡口,人們自然可以想象白天漁父勞動的歡欣,而樹林外不時傳來繅絲的紡車聲,可見農(nóng)婦們正夜以繼日地辛苦勞作。七、八句則點明“黃梅時節(jié)”,以雨后一路鳴蛙聲,更增添了一份生機、一份樂趣?!窘馕觥?2.試題分析: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同時考查對詩句內(nèi)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各選項內(nèi)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鑒賞。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的題干要求選出“下面對本詩的分析和鑒賞,不恰當一項”,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lǐng)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本題中,D項,“詩人孤獨、寂寞之情”有誤,“最是黃梅時節(jié)近,雨余歸路有鳴蛙”,尾聯(lián)點明“黃梅時節(jié)”,以雨后一路鳴蛙聲,更增添了一份生機、一份樂趣,故選項中“孤獨、寂寞”一說錯誤。故選D項。1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全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現(xiàn)出詩人怎樣的心境?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考生要圈出詩歌中所寫的景物、人物的活動,根據(jù)詩句概括其特點,分析其中蘊含的情感。這首詩歌按照行蹤順序,突出了夏初農(nóng)村生活的生氣勃勃,首聯(lián)“輕衣軟履步江沙,樹暗前村定幾家”交代行蹤,寫詩人穿著輕便的衣服、拖著輕軟的鞋,步行于江村,在樹木叢生之中,斷然是農(nóng)家集中之處。詩人用一“步”字,可見詩人被鄉(xiāng)村美景所吸引,不忍破壞環(huán)境的清靜,行走起來也是輕腳細步,顯出一種既悠閑自得又小心翼翼的情狀,與“輕衣軟履”又很好地照應(yīng)。頷聯(lián)“水滿乳鳧翻藕葉,風疏飛燕拂桐花”是寫農(nóng)村動物之樂。初生的水鳥在藕葉間游來游去,翻動著蓮葉,而微微風中,飛燕斜擦,掠起桐花飛揚。詩人寫水中乳鳧,用一“翻”字,寫風中飛燕,用一“拂”字,活現(xiàn)出這些動物的生氣勃勃,充滿靈氣,它們在風中水中多么自由自在、活靈活現(xiàn),而藕葉的翻動、桐花的拂起更增添了一點詩情畫意。頸聯(lián)“渡頭正見橫漁艇,林外時聞響緯車”,這是寫農(nóng)家勞動的生動畫面。捕魚的小艇停在渡口,人們自然可以想象白天漁父勞動的歡欣,而樹林外不時傳來繅絲的紡車聲,可見農(nóng)婦們正夜以繼日地辛苦勞作。詩人寫渡頭漁艇,用一“橫”字,創(chuàng)造了一種清幽閑適的意境,也使讀者可以想見這里的村民生活的無拘無束和愜意。而寫村中繅絲紡車,用一“響”字,自然為畫面添聲,于靜中更添一份幽,也再現(xiàn)出了農(nóng)村家家戶戶辛勤勞作的場面。尾聯(lián)“最是黃梅時節(jié)近,雨余歸路有鳴蛙”點明“黃梅時節(jié)”,以雨后一路鳴蛙聲,更增添了一份生機、一份樂趣。【點睛】針對詩歌中景物的鑒賞,考生可以先明確設(shè)題的方式,如本題“全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現(xiàn)出詩人怎樣的心境”,然后明確答題的思路。一般先描繪詩歌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抓住詩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描述時一定要忠實于原詩,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然后要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xiàn)景物的特點和情調(diào)。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營造氛圍的作用意義。14.BC15.(1)對朋友旅途順利、廣受歡迎的祝愿。詩人想象朋友一行必將從容度過函谷關(guān),受到陜西父老的熱情歡迎,而不會像孟嘗君一樣狼狽。(2)對朋友出外為官、心念國君的贊揚。尾聯(lián)寫朋友西行之時回望江左,委婉贊揚了朋友把國君掛在心上。(3)對明朝全國統(tǒng)一、和平安定的喜悅。詩人寫四塞之地歸入大明版圖,陜西父老重見漢官威儀,表現(xiàn)了江山一統(tǒng)的強烈喜悅。【解析】14.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這首詩的賞析。B項,“四塞”指國境四周的天險屏障,形容地勢險要,“天下”應(yīng)為“陜西”。C項,應(yīng)為“虛寫”,第三聯(lián)寫汪廣洋此去一定會受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