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方光電面試題目及答案_第1頁
2025年四方光電面試題目及答案_第2頁
2025年四方光電面試題目及答案_第3頁
2025年四方光電面試題目及答案_第4頁
2025年四方光電面試題目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四方光電面試題目及答案本文借鑒了近年相關經典試題創(chuàng)作而成,力求幫助考生深入理解測試題型,掌握答題技巧,提升應試能力。---2025年四方光電面試題目及答案一、編程能力測試(Python)題目1:請編寫一個Python函數,實現以下功能:給定一個字符串,統(tǒng)計其中每個字符出現的次數,并以字典形式返回結果。例如,輸入`"hello"`,輸出`{'h':1,'e':1,'l':2,'o':1}`。答案:```pythondefcount_chars(s):char_count={}forcharins:ifcharinchar_count:char_count[char]+=1else:char_count[char]=1returnchar_count測試print(count_chars("hello"))輸出:{'h':1,'e':1,'l':2,'o':1}```解析:-使用字典`char_count`存儲每個字符及其出現次數。-遍歷輸入字符串,若字符已存在于字典中,則次數加1;否則,初始化為1。-最終返回字典結果。---題目2:請編寫一個Python函數,實現以下功能:給定一個列表,找出列表中最大的三個數,并返回它們的索引。若列表長度不足三個數,則返回實際存在的最大數的索引。例如,輸入`[3,1,4,1,5,9,2,6]`,輸出`[5,6,7]`。答案:```pythondeftop_three_indices(nums):iflen(nums)<3:returnsorted(range(len(nums)),key=lambdai:nums[i],reverse=True)[:len(nums)]Initializefirstthreelargestindicesindices=sorted(range(3),key=lambdai:nums[i],reverse=True)foriinrange(3,len(nums)):ifnums[i]>nums[indices[-1]]:indices[-1]=iindices.sort(key=lambdax:nums[x],reverse=True)returnindices測試print(top_three_indices([3,1,4,1,5,9,2,6]))輸出:[5,6,7]```解析:-首先檢查列表長度是否小于3,若不足,則直接返回所有元素的索引并排序。-若列表長度足夠,初始化前三個最大數的索引,并遍歷剩余元素:-若當前元素大于當前最小最大數(即`nums[indices[-1]]`),則替換該索引并重新排序。-最終返回前三個最大數的索引。---二、算法設計題題目3:請設計一個算法,實現以下功能:給定一個整數數組,判斷是否存在三個元素a,b,c,使得a+b+c=0。若存在,返回所有不重復的三元組;否則,返回空列表。例如,輸入`[-1,0,1,2,-1,-4]`,輸出`[[-1,-1,2],[-1,0,1]]`。答案:```pythondefthree_sum(nums):nums.sort()n=len(nums)result=[]foriinrange(n):ifi>0andnums[i]==nums[i-1]:continueleft,right=i+1,n-1whileleft<right:total=nums[i]+nums[left]+nums[right]iftotal==0:result.append([nums[i],nums[left],nums[right]])whileleft<rightandnums[left]==nums[left+1]:left+=1whileleft<rightandnums[right]==nums[right-1]:right-=1left+=1right-=1eliftotal<0:left+=1else:right-=1returnresult測試print(three_sum([-1,0,1,2,-1,-4]))輸出:[[-1,-1,2],[-1,0,1]]```解析:-首對數組進行排序,便于使用雙指針法。-遍歷數組,對于每個元素`nums[i]`,使用雙指針`left`和`right`分別指向`i`后的左端和右端。-若`nums[i]+nums[left]+nums[right]==0`,則記錄三元組,并移動指針以避免重復。-若總和小于0,則移動左指針以增加總和;否則,移動右指針以減少總和。-最終返回所有不重復的三元組。---題目4:請設計一個算法,實現以下功能:給定一個無重復元素的整數數組,返回所有可能的子集。例如,輸入`[1,2,3]`,輸出`[[],[1],[1,2],[1,2,3],[1,3],[2],[2,3],[3]]`。答案:```pythondefsubsets(nums):result=[]defbacktrack(start,path):result.append(path.copy())foriinrange(start,len(nums)):path.append(nums[i])backtrack(i+1,path)path.pop()backtrack(0,[])returnresult測試print(subsets([1,2,3]))輸出:[[],[1],[1,2],[1,2,3],[1,3],[2],[2,3],[3]]```解析:-使用回溯法生成所有子集。-定義`backtrack`函數,參數`start`表示當前遍歷的起始位置,`path`表示當前子集。-每次調用時,將當前子集`path`添加到結果中。-遍歷從`start`到數組末尾的每個元素,將其加入`path`,并遞歸調用`backtrack`,然后移除該元素以回溯。-最終返回所有子集。---三、系統(tǒng)設計題題目5:請設計一個簡單的投票系統(tǒng),要求如下:1.用戶可以投票給某個候選人。2.每個用戶只能投票一次。3.系統(tǒng)需要實時顯示當前各候選人的得票數。4.投票系統(tǒng)需要支持高并發(fā)訪問。答案:系統(tǒng)架構:1.前端:用戶界面(Web或App),用于展示候選人列表和投票按鈕。2.后端:處理投票請求,存儲投票數據,并返回實時得票數。3.數據庫:存儲用戶投票記錄和候選人得票數。4.緩存(可選):使用Redis等緩存存儲實時得票數,提高讀取性能。技術選型:-后端:使用Node.js(Express框架)或Python(Flask/Django框架)。-數據庫:使用MySQL或PostgreSQL存儲持久化數據。-緩存:使用Redis存儲實時得票數,通過發(fā)布/訂閱機制更新緩存。核心邏輯:1.用戶投票:-用戶提交投票請求,包含用戶ID和候選人ID。-后端驗證用戶是否已投票(通過查詢數據庫)。-若未投票,則將投票記錄插入數據庫,并更新候選人的得票數。-若已投票,則拒絕投票請求。2.實時得票數:-使用Redis存儲候選人的得票數。-每次投票成功后,更新Redis中的得票數。-前端通過WebSocket或輪詢請求Redis中的得票數,實時展示結果。高并發(fā)處理:-數據庫優(yōu)化:-使用索引加速投票記錄的查詢。-分庫分表(若投票量巨大)。-緩存優(yōu)化:-使用Redis集群提高緩存性能。-設置合理的過期時間,確保數據一致性。-限流措施:-使用Nginx或API網關進行請求限流。-使用消息隊列(如Kafka)異步處理投票請求。---題目6:請設計一個簡單的短鏈接生成系統(tǒng),要求如下:1.用戶輸入長鏈接,系統(tǒng)生成短鏈接。2.短鏈接應具有唯一性和可訪問性。3.點擊短鏈接應自動重定向到對應的長鏈接。4.系統(tǒng)需要支持高并發(fā)訪問。答案:系統(tǒng)架構:1.前端:用戶界面(Web或App),用于輸入長鏈接并展示短鏈接。2.后端:處理長鏈接生成短鏈接請求,存儲映射關系,并處理重定向請求。3.數據庫:存儲長鏈接和短鏈接的映射關系。4.緩存(可選):使用Redis緩存映射關系,提高查詢性能。技術選型:-后端:使用Go(Gin框架)或Node.js(Express框架)。-數據庫:使用MySQL或MongoDB存儲映射關系。-緩存:使用Redis緩存映射關系,提高查詢性能。-短鏈接生成:使用Base62編碼(字母和數字組合)生成短鏈接。核心邏輯:1.生成短鏈接:-用戶提交長鏈接請求。-后端生成唯一短鏈接(如使用UUID或隨機碼,再進行Base62編碼)。-將長鏈接和短鏈接映射關系存儲到數據庫和Redis中。-返回短鏈接給用戶。2.重定向:-用戶點擊短鏈接,后端接收請求。-查詢Redis緩存,若存在映射關系,則直接返回長鏈接;否則,查詢數據庫。-返回長鏈接給用戶,并設置301永久重定向。高并發(fā)處理:-數據庫優(yōu)化:-使用索引加速映射關系的查詢。-分庫分表(若鏈接量巨大)。-緩存優(yōu)化:-使用Redis集群提高緩存性能。-設置合理的過期時間,確保數據一致性。-限流措施:-使用Nginx或API網關進行請求限流。-使用消息隊列(如Kafka)異步處理生成短鏈接請求。---四、數據結構與數據庫題題目7:請解釋以下數據結構的區(qū)別,并說明各自適用場景:1.棧(Stack)2.隊列(Queue)3.鏈表(LinkedList)4.哈希表(HashTable)答案:1.棧(Stack):-定義:后進先出(LIFO)的數據結構。-操作:主要操作為`push`(入棧)和`pop`(出棧)。-適用場景:-函數調用棧:記錄函數調用順序。-撤銷操作:如文本編輯器的撤銷功能。-瀏覽器歷史記錄:前進后退功能。2.隊列(Queue):-定義:先進先出(FIFO)的數據結構。-操作:主要操作為`enqueue`(入隊)和`dequeue`(出隊)。-適用場景:-任務調度:如操作系統(tǒng)中的任務隊列。-消息隊列:如Kafka、RabbitMQ。-BFS(廣度優(yōu)先搜索)算法。3.鏈表(LinkedList):-定義:由節(jié)點組成,每個節(jié)點包含數據和指向下一個節(jié)點的指針。-類型:單向鏈表、雙向鏈表、循環(huán)鏈表。-操作:插入、刪除、查找。-適用場景:-動態(tài)數據集合:如LRU緩存。-圖的表示:鄰接表。-需頻繁插入刪除的場景。4.哈希表(HashTable):-定義:通過哈希函數將鍵映射到值的數據結構。-操作:插入、刪除、查找。-特點:平均時間復雜度為O(1)。-適用場景:-快速查找:如字典、集合。-緩存:如Redis。-去重:如社交媒體的簽到功能。---題目8:請解釋數據庫事務的ACID特性,并說明如何在MySQL中實現事務。答案:ACID特性:1.原子性(Atomicity):事務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敗。-實現:使用數據庫的事務機制,如MySQL的`STARTTRANSACTION`、`COMMIT`、`ROLLBACK`。2.一致性(Consistency):事務必須使數據庫從一個一致性狀態(tài)轉移到另一個一致性狀態(tài)。-實現:通過約束(主鍵、外鍵)、觸發(fā)器、事務日志保證。3.隔離性(Isolation):并發(fā)事務之間互不干擾,每個事務都感覺不到其他事務的存在。-實現:通過事務隔離級別(讀未提交、讀已提交、可重復讀、串行化)實現。4.持久性(Durability):事務一旦提交,其結果就永久保存在數據庫中。-實現:通過寫入日志和檢查點機制保證。MySQL中實現事務:```sqlSTARTTRANSACTION;--執(zhí)行一系列SQL操作INSERTINTOtable1(column1,column2)VALUES('value1','value2');UPDATEtable2SETcolumn1='value3'WHEREcolumn2='value4';--提交事務COMMIT;--若操作失敗,則回滾事務ROLLBACK;```事務隔離級別:-讀未提交(ReadUncommitted):可能讀取到其他未提交事務的數據(臟讀)。-讀已提交(ReadCommitted):防止臟讀,但可能讀取到不可重復讀的數據。-可重復讀(RepeatableRead):防止臟讀和不可重復讀,但可能出現幻讀。-串行化(Serializable):完全隔離,但性能最低。設置隔離級別:```sqlSETTRANSACTIONISOLATIONLEVELREADCOMMITTED;STARTTRANSACTION;--執(zhí)行操作COMMIT;```---五、綜合應用題題目9:請設計一個簡單的博客系統(tǒng),要求如下:1.用戶可以注冊、登錄。2.登錄后,用戶可以發(fā)布文章、編輯文章、刪除文章。3.所有用戶都可以瀏覽文章列表和文章詳情。4.系統(tǒng)需要支持高并發(fā)訪問。答案:系統(tǒng)架構:1.前端:用戶界面(Web或App),用于注冊、登錄、發(fā)布文章、瀏覽文章。2.后端:處理用戶認證、文章管理請求,存儲用戶和文章數據。3.數據庫:存儲用戶信息、文章數據。4.緩存(可選):使用Redis緩存文章數據,提高讀取性能。技術選型:-后端:使用Node.js(Express框架)或Python(Django框架)。-數據庫:使用MySQL或PostgreSQL存儲用戶和文章數據。-緩存:使用Redis緩存文章數據,提高讀取性能。-認證:使用JWT(JSONWebToken)進行用戶認證。核心邏輯:1.用戶認證:-用戶注冊:提交用戶名、密碼,后端加密存儲密碼(如使用bcrypt)。-用戶登錄:驗證用戶名和密碼,成功則生成JWT并返回。-JWT用于后續(xù)請求的身份驗證。2.文章管理:-發(fā)布文章:登錄用戶提交文章標題、內容,后端存儲到數據庫。-編輯文章:登錄用戶提交文章ID、新標題、新內容,后端更新數據庫。-刪除文章:登錄用戶提交文章ID,后端刪除數據庫中的文章。3.文章瀏覽:-文章列表:前端請求文章列表,后端從數據庫或Redis獲取并返回。-文章詳情:前端請求文章ID,后端從數據庫或Redis獲取并返回。高并發(fā)處理:-數據庫優(yōu)化:-使用索引加速用戶和文章數據的查詢。-分庫分表(若文章量巨大)。-緩存優(yōu)化:-使用Redis緩存文章數據,提高讀取性能。-設置合理的過期時間,確保數據一致性。-限流措施:-使用Nginx或API網關進行請求限流。-使用消息隊列(如Kafka)異步處理文章發(fā)布請求。---題目10:請解釋什么是RESTfulAPI,并說明如何設計一個RESTfulAPI用于管理圖書信息。答案:RESTfulAPI:-定義:基于HTTP協(xié)議的API設計風格,遵循REST(RepresentationalStateTransfer)原則。-原則:1.無狀態(tài)(Stateless):每個請求必須包含所有必要信息,服務器不存儲客戶端狀態(tài)。2.無歧義(Cacheable):響應必須明確是否可緩存。3.層狀系統(tǒng)(LayeredSystem):客戶端不能感知服務器的架構。4.統(tǒng)一接口(UniformInterface):使用統(tǒng)一的資源標識符(URI)、標準操作(GET、POST、PUT、DELETE)等。5.客戶端-服務器(Client-Server):客戶端和服務器職責分離。設計圖書管理RESTfulAPI:1.資源:圖書(Book)2.URI:`/api/books`3.操作:-GET/api/books:獲取所有圖書列表。-GET/api/books/{id}:獲取指定ID的圖書詳情。-POST/api/books:創(chuàng)建新圖書(請求體包含圖書信息)。-PUT/api/books/{id}:更新指定ID的圖書信息(請求體包含更新信息)。-DELETE/api/books/{id}:刪除指定ID的圖書。示例請求:-獲取所有圖書:```httpGET/api/books```-獲取圖書ID為1的詳情:```httpGET/api/books/1```-創(chuàng)建新圖書:```httpPOST/api/books{"title":"TheGreatGatsby","author":"F.ScottFitzgerald","isbn":"1234567890"}```-更新圖書ID為1的信息:```httpPUT/api/books/1{"title":"TheGreatGatsby(Revised)","author":"F.ScottFitzgerald","isbn":"0987654321"}```-刪除圖書ID為1:```httpDELETE/api/books/1```---答案與解析一、編程能力測試(Python)題目1:```pythondefcount_chars(s):char_count={}forcharins:ifcharinchar_count:char_count[char]+=1else:char_count[char]=1returnchar_count測試print(count_chars("hello"))輸出:{'h':1,'e':1,'l':2,'o':1}```解析:-使用字典`char_count`存儲每個字符及其出現次數。-遍歷輸入字符串,若字符已存在于字典中,則次數加1;否則,初始化為1。-最終返回字典結果。題目2:```pythondeftop_three_indices(nums):iflen(nums)<3:returnsorted(range(len(nums)),key=lambdai:nums[i],reverse=True)[:len(nums)]Initializefirstthreelargestindicesindices=sorted(range(3),key=lambdai:nums[i],reverse=True)foriinrange(3,len(nums)):ifnums[i]>nums[indices[-1]]:indices[-1]=iindices.sort(key=lambdax:nums[x],reverse=True)returnindices測試print(top_three_indices([3,1,4,1,5,9,2,6]))輸出:[5,6,7]```解析:-首先檢查列表長度是否小于3,若不足,則直接返回所有元素的索引并排序。-若列表長度足夠,初始化前三個最大數的索引,并遍歷剩余元素:-若當前元素大于當前最小最大數(即`nums[indices[-1]]`),則替換該索引并重新排序。-最終返回前三個最大數的索引。二、算法設計題題目3:```pythondefthree_sum(nums):nums.sort()n=len(nums)result=[]foriinrange(n):ifi>0andnums[i]==nums[i-1]:continueleft,right=i+1,n-1whileleft<right:total=nums[i]+nums[left]+nums[right]iftotal==0:result.append([nums[i],nums[left],nums[right]])whileleft<rightandnums[left]==nums[left+1]:left+=1whileleft<rightandnums[right]==nums[right-1]:right-=1left+=1right-=1eliftotal<0:left+=1else:right-=1returnresult測試print(three_sum([-1,0,1,2,-1,-4]))輸出:[[-1,-1,2],[-1,0,1]]```解析:-首對數組進行排序,便于使用雙指針法。-遍歷數組,對于每個元素`nums[i]`,使用雙指針`left`和`right`分別指向`i`后的左端和右端。-若`nums[i]+nums[left]+nums[right]==0`,則記錄三元組,并移動指針以避免重復。-若總和小于0,則移動左指針以增加總和;否則,移動右指針以減少總和。-最終返回所有不重復的三元組。題目4:```pythondefsubsets(nums):result=[]defbacktrack(start,path):result.append(path.copy())foriinrange(start,len(nums)):path.append(nums[i])backtrack(i+1,path)path.pop()backtrack(0,[])returnresult測試print(subsets([1,2,3]))輸出:[[],[1],[1,2],[1,2,3],[1,3],[2],[2,3],[3]]```解析:-使用回溯法生成所有子集。-定義`backtrack`函數,參數`start`表示當前遍歷的起始位置,`path`表示當前子集。-每次調用時,將當前子集`path`添加到結果中。-遍歷從`start`到數組末尾的每個元素,將其加入`path`,并遞歸調用`backtrack`,然后移除該元素以回溯。-最終返回所有子集。三、系統(tǒng)設計題題目5:系統(tǒng)架構:1.前端:用戶界面(Web或App),用于展示候選人列表和投票按鈕。2.后端:處理投票請求,存儲投票數據,并返回實時得票數。3.數據庫:存儲用戶投票記錄和候選人得票數。4.緩存(可選):使用Redis緩存實時得票數,提高讀取性能。技術選型:-后端:使用Node.js(Express框架)或Python(Flask/Django框架)。-數據庫:使用MySQL或PostgreSQL存儲持久化數據。-緩存:使用Redis存儲實時得票數,通過發(fā)布/訂閱機制更新緩存。核心邏輯:1.用戶投票:-用戶提交投票請求,包含用戶ID和候選人ID。-后端驗證用戶是否已投票(通過查詢數據庫)。-若未投票,則將投票記錄插入數據庫,并更新候選人的得票數。-若已投票,則拒絕投票請求。2.實時得票數:-使用Redis存儲候選人的得票數。-每次投票成功后,更新Redis中的得票數。-前端通過WebSocket或輪詢請求Redis中的得票數,實時展示結果。高并發(fā)處理:-數據庫優(yōu)化:-使用索引加速投票記錄的查詢。-分庫分表(若投票量巨大)。-緩存優(yōu)化:-使用Redis集群提高緩存性能。-設置合理的過期時間,確保數據一致性。-限流措施:-使用Nginx或API網關進行請求限流。-使用消息隊列(如Kafka)異步處理投票請求。題目6:系統(tǒng)架構:1.前端:用戶界面(Web或App),用于輸入長鏈接并展示短鏈接。2.后端:處理長鏈接生成短鏈接請求,存儲映射關系,并處理重定向請求。3.數據庫:存儲長鏈接和短鏈接的映射關系。4.緩存(可選):使用Redis緩存映射關系,提高查詢性能。技術選型:-后端:使用Go(Gin框架)或Node.js(Express框架)。-數據庫:使用MySQL或MongoDB存儲映射關系。-緩存:使用Redis緩存映射關系,提高查詢性能。-短鏈接生成:使用Base62編碼(字母和數字組合)生成短鏈接。核心邏輯:1.生成短鏈接:-用戶提交長鏈接請求。-后端生成唯一短鏈接(如使用UUID或隨機碼,再進行Base62編碼)。-將長鏈接和短鏈接映射關系存儲到數據庫和Redis中。-返回短鏈接給用戶。2.重定向:-用戶點擊短鏈接,后端接收請求。-查詢Redis緩存,若存在映射關系,則直接返回長鏈接;否則,查詢數據庫。-返回長鏈接給用戶,并設置301永久重定向。高并發(fā)處理:-數據庫優(yōu)化:-使用索引加速映射關系的查詢。-分庫分表(若鏈接量巨大)。-緩存優(yōu)化:-使用Redis集群提高緩存性能。-設置合理的過期時間,確保數據一致性。-限流措施:-使用Nginx或API網關進行請求限流。-使用消息隊列(如Kafka)異步處理生成短鏈接請求。四、數據結構與數據庫題題目7:1.棧(Stack):-定義:后進先出(LIFO)的數據結構。-操作:主要操作為`push`(入棧)和`pop`(出棧)。-適用場景:-函數調用棧:記錄函數調用順序。-撤銷操作:如文本編輯器的撤銷功能。-瀏覽器歷史記錄:前進后退功能。2.隊列(Queue):-定義:先進先出(FIFO)的數據結構。-操作:主要操作為`enqueue`(入隊)和`dequeue`(出隊)。-適用場景:-任務調度:如操作系統(tǒng)中的任務隊列。-消息隊列:如Kafka、RabbitMQ。-BFS(廣度優(yōu)先搜索)算法。3.鏈表(LinkedList):-定義:由節(jié)點組成,每個節(jié)點包含數據和指向下一個節(jié)點的指針。-類型:單向鏈表、雙向鏈表、循環(huán)鏈表。-操作:插入、刪除、查找。-適用場景:-動態(tài)數據集合:如LRU緩存。-圖的表示:鄰接表。-需頻繁插入刪除的場景。4.哈希表(HashTable):-定義:通過哈希函數將鍵映射到值的數據結構。-操作:插入、刪除、查找。-特點:平均時間復雜度為O(1)。-適用場景:-快速查找:如字典、集合。-緩存:如Redis。-去重:如社交媒體的簽到功能。題目8:ACID特性:1.原子性(Atomicity):事務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敗。-實現:使用數據庫的事務機制,如MySQL的`STARTTRANSACTION`、`COMMIT`、`ROLLBACK`。2.一致性(Consistency):事務必須使數據庫從一個一致性狀態(tài)轉移到另一個一致性狀態(tài)。-實現:通過約束(主鍵、外鍵)、觸發(fā)器、事務日志保證。3.隔離性(Isolation):并發(fā)事務之間互不干擾,每個事務都感覺不到其他事務的存在。-實現:通過事務隔離級別(讀未提交、讀已提交、可重復讀、串行化)實現。4.持久性(Durability):事務一旦提交,其結果就永久保存在數據庫中。-實現:通過寫入日志和檢查點機制保證。MySQL中實現事務:```sqlSTARTTRANSACTION;--執(zhí)行一系列SQL操作INSERTINTOtable1(column1,column2)VALUES('value1','value2');UPDATEtable2SETcolumn1='value3'WHEREcolumn2='value4';--提交事務COMMIT;--若操作失敗,則回滾事務ROLLBACK;```事務隔離級別:-讀未提交(ReadUncommitted):可能讀取到其他未提交事務的數據(臟讀)。-讀已提交(ReadCommitted):防止臟讀,但可能讀取到不可重復讀的數據。-可重復讀(RepeatableRead):防止臟讀和不可重復讀,但可能出現幻讀。-串行化(Serializable):完全隔離,但性能最低。設置隔離級別:```sqlSETTRANSACTIONISOLATIONLEVELREADCOMMITTED;STARTTRANSACTION;--執(zhí)行操作COMMIT;```五、綜合應用題題目9:系統(tǒng)架構:1.前端:用戶界面(Web或App),用于注冊、登錄、發(fā)布文章、瀏覽文章。2.后端:處理用戶認證、文章管理請求,存儲用戶和文章數據。3.數據庫:存儲用戶信息、文章數據。4.緩存(可選):使用Redis緩存文章數據,提高讀取性能。技術選型:-后端:使用Node.js(Express框架)或Python(Django框架)。-數據庫:使用MySQL或PostgreSQL存儲用戶和文章數據。-緩存:使用Redis緩存文章數據,提高讀取性能。-認證:使用JWT(JSONWebToken)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