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往事依依》課件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1_第1頁
第10課《往事依依》課件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1_第2頁
第10課《往事依依》課件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1_第3頁
第10課《往事依依》課件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1_第4頁
第10課《往事依依》課件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往事依依RJ·語文七年級上冊(2024新版)作者:于漪yī“依依”指“縈繞胸懷,十分留戀”,表明作者對往事充滿著深深的留戀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新課導入

謝太傅(謝安)在子侄們聚會時,問:“《詩經》里哪一句最好?”謝玄(謝道韞之弟)稱贊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最好。學習目標1.默讀課文,梳理文章思路及內容,結合關鍵句把握文章中心,體會作者對往事的懷念。3.認識文學作品對人成長的意義,培養(yǎng)主動閱讀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習慣,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2.品味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體會字里行間蘊含的豐富情感。于漪,1929年出生于江蘇鎮(zhèn)江,從事中學語文教學70余載,堅持教文育人,推動“人文性”寫入全國《語文課程標準》,獲授“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等。《往事依依》是于漪老師應《中學生閱讀》編輯部的邀請撰寫的一篇回憶自己童年學習生活往事的散文??窃谠摽?999年第7期的“追憶黃金時光”欄目上。由于本來就是為初中生讀者而寫,文章仿佛一位長者娓娓而談,文章內容淺顯且貼近學生生活,語言樸實平易而有韻味。yī走近作者1.運用默讀方法快速默讀課文,把握課文基本內容。2.本文約1500字,4分鐘左右完成閱讀,速度每分鐘400字。3.標出自然段,并思考寫了哪幾件往事?4.從文章標題、開頭、結尾及文段中的關鍵詞中把握情感和主題自讀課文整體把握---詞義徜徉:徜徉的本義是閑游,安閑自在地步行,可以用來形容陶醉于某事物當中的狀態(tài)搜索枯腸:是指人們在思考問題時,用心極深,費盡心思,甚至搜尋自己的腦袋里最深處的思緒和智慧。心曠神怡:心情愉快,精神舒暢。鴉雀無聲: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非常靜。諄諄:懇切、耐心的樣子整體感知事件典型是回憶性散文的特點之一。默讀全文,找一找作者回憶了哪些往事,用標注出關鍵詞語,說說它們又帶給作者怎樣的感受和影響,完成表格??瓷剿嬜x《千家詩》聽國文老師朗誦《南鄉(xiāng)子》聆聽老師的諄諄教導看《評注圖像水滸傳》關鍵詞語:聽代課老師朗誦《南歸》中的詩;作者都回憶了哪幾件的事?關鍵詞:“歷歷在目”“記憶猶新”分析課文梁山(雄偉險峻),水泊(煙波浩渺),水面有(無邊無際)的蘆葦雄偉險峻煙波浩渺無邊無際走投無路、狼狽逃竄你會怎么形容這個場景?人山人海千軍萬馬浩浩蕩蕩.......階段主要事件感受影響小時候看山水畫和《評注圖像水滸傳》插圖啟發(fā)“我”的形象思維童年《讀千家詩》美不勝收心曠神怡初中深深感動深受感染培養(yǎng)“我”課外閱讀的興趣老師諄諄教導銘刻在心樂在其中,身臨其境(津津有味)聽兩位國文老師誦讀宋詞和詩歌使“我”一生受用不盡獲得美的享受、生活情趣時間順序文題解讀《往事依依》這一題目有何作用?交代了寫作內容暗示本文屬于回憶性散文“依依”流露的情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往事依依”是貫穿全文的情感紐帶。問題探究1、本文一共寫了幾件讓作者“歷歷在目,記憶猶新”的往事?1、小時候看山水畫和《水滸傳》插圖2、學生時代讀《千家詩》3、聆聽兩位國文老師朗誦詩歌4、老師的教誨銘刻在心,一生受用。2、文章以“年華似流水”作為開頭,隱含了作者哪些細微的情感?結合全文內容體會一下。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述了時光像流水一樣一去不返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易逝的感慨,充滿了對美好童年的無限向往和留戀之情。3、第三段在文中有何作用?過渡,概述讀書給學生時代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樂趣,引出對讀《千家詩》的美好回憶。4、作者所寫的兩位國文老師在講課上有何異同?同:講的內容都是抒情詩歌,詩歌的作者都是愛國詩人。講課時都采用誦讀的方式,入情入理,學生都深受感染,“我”由此激發(fā)愛好文學的激情。異:一位是國文老師,另一位是代課國文老師;所講內容一古一今;一個情溢于胸,一個情滿雙眸。5、雖然兩位老師教授的內容有所不同,但都對作者影響深遠。試結合文章分析,他們是如何做到讓課堂深入人心的?兩位老師所選的詩詞皆為抒情的愛國詩詞,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講解時入情入理,深情朗誦時左右搖晃的身子和注滿情思的眼睛都令大家深深感動。思考·探究·積累三文中有一些詞語運用巧妙,值得反復玩味。細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詞語,品味其表達效果。1.書,給我以廣闊的天地,而其中編織我童年美麗的生活花環(huán)的,竟是一本讓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詩》。品味賞析

“編織”指把細長的東西互相交錯或鉤連而組織起來?!熬幙棥迸c“花環(huán)”相照應,而“美麗的生活花環(huán)”又與下文《千家詩》中歌詠祖國風物、四季風光的詩篇相照應。閱讀這些詩篇,生活如同花環(huán)般色彩斑斕;而這一首首詩,正是“編織”這一花環(huán)的花朵。思考·探究·積累三2.腦海里常常浮現五彩紛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濃濃郁郁。

“沉浸”的本義是浸人水中,多用來比喻人處于某種氣氛或思想活動中。這里說“沉浸在美的享受中”,表明“我”已經全身心投入到一種審美的狀態(tài)之中,反映了《千家詩》中五彩紛呈的詩歌對“我”的影響之深。思考·探究·積累三3.老師入情入理的講課也在我心上雕鏤下深刻的印象,培養(yǎng)了我課外閱讀的興趣。

“雕鏤”的本義是在竹木、玉石、金屬等上面刻畫,這里用以表明老師入情入理的講課給“我”的印象之深,難以磨滅。思考·探究·積累三4.老師朗誦著,進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動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凝注”是“凝聚、聚結”的意思(“凝”和“注”本身都有集中的意思),眼神中滿滿地都是凝聚的感動,凸顯了老師朗誦時的全情投人;而“我”能關注到老師眼中“凝注”的感動,說明“我”也全情投人并被老師深深感動了。5."年華似流水"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年華比作流水,生動形象地描述了時光飛逝的特點。6.品析“梁山雄偉險峻,水泊煙波浩渺,水面有無邊無際的蘆葦,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一句中的四字詞語。

“雄偉險峻”“煙波浩渺”“無邊無際”等詞語形象地刻畫出梁山的雄偉和水泊的廣闊,描繪出一幅美麗的圖畫,表現了“我”看圖“身歷其境”。7.“《千家詩》中很大部分詩歌歌詠祖國風物,按春夏秋冬時序編排,打開書往下念,四季風光就活生生地展現在眼前:‘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城無處不飛花’‘綠樹陰濃夏日長’‘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吟誦這些詩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詩的意境之中?!边\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運用引用的修辭手法,引用詩句,突出《千家詩》帶給“我”的“沉醉”感受,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內涵,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8、結合文章內容,梳理兩位老師上課的異同點。這樣安排是否重復?有何作用?不同點相同點老師所教內容誦讀課文的特點學生的感受對“我”產生的影響國文老師代課國文老師都是國文老師宋詞(古)現代詩(今)都是抒情詩詞,作者都是愛國詩人把慷慨的感情融入身體動作把深深的感情凝注在眼睛里都采用誦讀法,都深入人心激發(fā)學生愛國之情學生都被深深感動學生都深受感染從此喜歡讀辛棄疾的詞對新文學更有興趣“我”都牢記所講內容,且由此培養(yǎng)了課外閱讀的興趣不重復。雖然都是寫兩位國文老師入情入理講課的情形,但所講內容是一古一今,講課情狀也不同,對同學們及“我”的影響更不一樣。這樣寫,充分展現了老師入情入理的講課對于學生開啟心智、陶冶情感、培養(yǎng)興趣所起的重要作用。9、作者在追溯少年時代的往事時,字里行間也流露出縷縷情思。試著體會這種感情是什么樣的,你能從她的依依往事中探尋到她成長的源頭嗎?看山水畫寫專注凝視、徜徉畫中之樂,表現了熱愛大自然之情。讀《評注圖像水滸傳》寫浮想聯翩、如歷其境之樂,表現了好讀書、善品味之趣。

作者成長的源頭是:少年時代多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接受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聽國文老師上課寫朗誦詩詞、深受感染之樂,表現了酷愛文學、關注時代的情思。讀《千家詩》寫吟誦詩句、沉醉詩境之樂,表現了愛國、愛美、愛生活之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