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_第1頁
2025年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_第2頁
2025年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_第3頁
2025年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_第4頁
2025年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級語文上冊

2025秋

第一單元

【人文主題】學校生活

【語文要素】

1.閱讀要素:閱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

2.寫作要素:體會習作的樂趣。

【教學目標】

1.在“關注'新鮮感'探尋'校園美'”單元主題學習中,積累本單元的生字詞,讀準3個

多音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并能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與同學交流,梳理方

法,并借助提示進行仿說或仿寫。

3.默讀課文《不懂就要問》,能初步了解略讀課文的基本學習要求,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說

出自己的看法;遷移運用前兩課學到的方法,畫出有新鮮感的詞句和同學交流。

4.能交流在課內外閱讀中遇到的有新鮮感的詞句,養(yǎng)成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5.能選擇暑假生活中的新鮮事,把經歷講清楚;能選擇別人可能感興趣的內容,借助圖片或

實物講述。

6.能選擇一兩點印象深刻的地方,寫幾句話或一段話介紹自己的同學;能注意寫一段話時開

頭空兩格,嘗試運用有新鮮感的詞句。

【教材解讀】

1.統編語文教材從第二學段開始,在內容編排上與第一學段有所變化。每個單元設有篇章頁,

明確指出單元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并開始安排帶星號的略讀課文,以及習作,語文園地也有不

同,設置“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等欄目。各部分內容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互配合,使每個單元形成

一個系統。

2.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以“學校生活”為人文主題,編排了精讀課文《大青樹下的小學》《花

的學?!罚宰x課文《不懂就要問》,《口語交際:我的暑假生活》,《習作:猜猜他是誰》及語文園

地。

3.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共有兩個。指向閱讀的語文要素是“閱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

子?!敝荚谝龑W生關注課文中有特色的、自己感興趣的詞句,能主動理解這些詞句,交流閱讀感

受并主動積累。從第一學段開始,在課后題和語文園地的“字詞句運用”中就有相關練習,引導

學生在閱讀時初步感知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到了第二學段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以語文要素

的形式出現,進行集中性練習,并為后續(xù)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句,以及積累優(yōu)美生動的語

句培養(yǎng)興趣,打下基礎,使學生在逐步深入中提高語言感受力。

4.本單元為落實閱讀要素也進行了系統安排:既有開放的提示一一《大青樹下的小學》課后

第一題,也有具體的指向一一《花的學?!氛n后第二題引導學生關注文中把事物當作人來寫的表

達;既提示學生自主學習有新鮮感的詞句,又提倡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認識;不但重視課內閱讀學

習,還關注課外閱讀中的拓展運用,比如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臺”。教學時,老師們一定要關注

教材對閱讀要素這種循序落地的系統安排。

5.指向表達的語文要素是“體會習作的樂趣”。從第一學段的寫話到第二學段的首次習作,教

材充分考慮學生發(fā)展實際,將激發(fā)習作興趣,培植表達自信作為著力點,定位準確合理。具體看

本單元習作要求,我們可以發(fā)現,教材以游戲的形式編排了“猜猜他是誰”的活動,請學生用幾

句話或一段話介紹自己的同學。這與單元人文主題“學校生活”一脈相承,同時又是在二年級下

冊第二單元寫話“我的好朋友”基礎上的更進一步練習。教材還以圖示的方式給出范例,加強過

程指導,在幫助學生打開思路的同時,也避免了第一次習作的畏難情緒。

6.為順利達成本單元的表達要素,完成習作,本單元還安排了兩次課后練習與口語交際,還

有語文園地“詞句段運用”中為興趣小組起名字的表達活動。編排上都遵循了從口頭到書面、從

寫話到習作的銜接與過渡,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習作興趣和表達自信的重視與呵護。

7.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對標《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本單元可歸屬于“語言

文字積累與梳理”和“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兩大學習任務群。根據學習任務群的定位和要求,

創(chuàng)設單元整組“關注'新鮮感'探尋'校園美'”學習主題,引導學生在閱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

詞句,并與同學交流,主動積累;在游戲中激發(fā)習作興趣,自主表達,邁好習作第一步。

【大單元情境】

1.美麗的校園,它不僅是知識的殿堂,更是我們成長的搖籃。在這里,每一片葉子、每一朵

花、每一塊石頭,都承載著無數的故事和記憶。它們在四季的輪回中,訴說著時間的流轉和生命

的成長。我們希望同學們能夠以一顆好奇的心,用一雙發(fā)現的眼睛,重新認識這個充滿生機的校

園,發(fā)現校園的美好,探尋校園中的新鮮感,發(fā)現那些平凡而又美好的人和事。

邀請函

親愛的同學們:

校園是知識的殿堂,也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校園的每一處都鐫刻著歲月的故事,孕育著無限

的希望與可能。此刻,我們誠摯地邀請您,搭乘“時光機”,與我們一同踏上一段非凡的校園之旅。

想象一下,隨著“時光機”的啟動,我們將瞬間跨越千山萬水,抵達那些各具特色的學校一一從

大青樹下那所可愛的邊疆小學,到天真爛漫的花的學校,再到從古色古香的私塾……每一站,都

藏著令人新奇的風景與故事。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攜手啟程,用好奇的眼睛去發(fā)現,用敏感的

心靈去感受。我們在此真誠恭候您的到來!

哆啦A夢時光旅行社

【任務解讀】

1.本單元以“新鮮”為關鍵詞,引導學生從校外暑假生活聯系到校內學習生活,從校園趣事

關注到伙伴關系,在學習實踐中,積累、運用、表達有“新鮮感”的詞句。

任務一:暑假新鮮事代言人

2.這個子任務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以本單元口語交際話題“我的暑假生活”為基礎,

將之前置學習,設計成“暑假里的新鮮事”開學第一課匯報任務。這個任務能夠幫助學生自然而

然地從暑假生活向學校生活過渡,以“新鮮事”為任務評價標準,既關聯單元的語文要素,又能

夠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為做“播報員”做好充分的準備。這個任務可以在開學前布置

給學生,以便學生準備好實物、圖片、PPT等,有助于提高分享質量,學生講解時還可以從小組

到班級進行層層篩選,評選出最具新鮮感的故事。

任務二:游覽校園話新鮮

3.這個子任務將整合《大青樹下的小學》《花的學校》《不懂就要問》三篇課文以及語文園地

部分內容,是落實單元語文要素指向的重點學習目標和單元大概念理解的核心任務。教學時,先

通讀三篇課文,找到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與同學展開充分交流,教師相機引導總結。然后

用核心問題”這幾個學校有何不同?”串聯起來,進行對比閱讀。這最后將語文園地中的幾個板

塊內容以“校園新鮮播報員”的形式呈現,生活中,每天都會有新鮮事發(fā)生;讀書時,總會遇到

各種新鮮的事物、詞語、句子和故事。一個有心人,每天都會發(fā)現這些“新鮮”,收集這些“新鮮”,

還會用不同的方式準確生動地分享自己發(fā)現和收集到的“新鮮”,再次扣準單元語文要素和單元主

題情境。

任務三:校園有他更添彩

4.校園中形形色色的人是校園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本任務結合“猜猜他是誰”這一單元習

作,旨在引導學生深入觀察與感受校園生活中的人,特別是日日相處的同學。我們鼓勵學生用敏

銳的觀察力和細膩的情感,去發(fā)掘并描繪身邊的人。

L大青樹下的小學

【教學目標】

1.認識“絨、漢”等6個生字,會寫“坡、球”等io個字,會寫“山坡、敬禮”等n個詞

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畫面。能關注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與同學交流。

(重點、難點)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大青樹下的小學”特別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說出自己學校生活的某

個場景。(重點)

【課前準備】自讀課文,預習課后生字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絨、漢”等6個生字,會寫“坡、球”等10個字,會寫“山坡、敬禮”等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畫出有新鮮感的詞句,與同學交流。

3.學習第一自然段,能邊讀邊想象畫面,說出這所學校有哪些特別的地方。

【教學過程】

一、單元整體介紹

1.翻看第一單元單元導語部分,介紹三年級課本和一二年級課本的不同之處。

2.介紹本單元的單元主題和單元情境,一起進入到本單元的學習中。

二、情境導入

1.導語:有一家神奇的旅行社“哆啦A夢旅行社”向我們發(fā)起了邀請函,這個旅行社有一架

神奇的時光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師讀課件中邀請函的內容。

2.師繼續(xù)導入大單元情境:時光機帶我們來到了祖國的西南邊疆,那里有這樣一所小學,小

學里的學生來自不同民族,在一起共同學習,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的時光旅行的第一站“大青樹下

的小學”,讓我們在校園中漫步,感受這所學校的“新鮮”之處吧!

3.教師板書課題(大青樹下的小學),學生齊讀課題。

三、活動一:新鮮詞語讀一讀一一初讀課文,學習字詞,初步把握內容

1.初讀課文,提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習生字詞,引導學生互相交流。

(1)指名學生朗讀詞語,評價讀得是否正確。

(2)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式識記、理解生字。

引導學生觀察“坪壩”這兩個詞語的偏旁,并通過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詞語;引導學生結合課

文插圖了解“鳳尾竹”。

四、活動二:新鮮字詞寫一寫一一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字的結構和需要注意的筆畫。

2.重點指導“球”和“壯”。

3.學生書寫,展示評價。

五、活動三:游覽校園話新鮮

1.初步把握課文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邊朗讀邊想一想: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介紹這所學校的?

(2)學生舉手交流。

(3)教師引導整理歸納信息:上學路上;上課;下課。

2.學習第一自然段,感受學校的特別之處

(1)學習第一自然段,先自由朗讀,畫出有新鮮感的詞句,感受學校的特別之處。

(2)組織學生圈畫并交流描寫畫面的語句,相機指導。

通過圖片了解“絨球花”“太陽花”,并適時結合課后“資料袋”引導學生了解“傣族、景頗

族、阿昌族、德昂族”這幾個民族。

(3)師生合作朗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畫面。

(4)引導學生根據第一自然段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所學校的特別之處。(板書:環(huán)境

美、不同民族、絢麗多彩、富有生機)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招引、古老”等5個詞語。

2.學習第二至四自然段,能邊讀邊想象畫面,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與同學交流。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大青樹下的小學”特別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說出自己學校生活的某

個場景。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第一自然段,感受到大青樹下的小學在上學路上的特別之處。這節(jié)課,讓

我們再一起走進這所小學,看看作者在描寫上課和下課時又寫到了哪些特別之處吧。

二、第二、三自然段,體會學校的特別之處

1.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畫面,和小組成員交流有新鮮感的詞句,并試著說一

說:這所小學在上課和下課時有哪些特別的地方?

2.組織學生交流想象上課時的畫面。

預設:上課的畫面一一銅鐘敲響了;大家一起認真地朗讀課文;兩只小猴子躲在窗外聽小學

生讀書。

(1)指導學習相關句子,引導想象,理解內容。

出示句子。

①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畫出有新鮮感的詞句,感受學校的特別之處。

②引導學生關注“不搖了”“不叫了”“好奇地聽著”等詞語把小動物當作人來寫,這樣的表

達真有新鮮感。

小組合作完成表格,這所小學“上課時”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和我們的學校作對比,填一填

吧?。ò鍟荷险n一一學習認真小動物聽課)

3.組織學生交流想象下課時的畫面。

預設:下課了,小學生們在大青樹下跳舞、玩耍。

指號學習相關句子,引導想象,理解內容。

出示句子。

引導學生想象小鳥、松鼠看到大家玩耍、游戲,趕來看熱鬧的情景。

(2)小組合作完成表格,這所小學“下課時”有哪些特別的地方,在表格里填一填吧?。ò?/p>

書:下課一一開心玩耍小動物看熱鬧)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體會感情

1.齊讀第四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畫面,討論:這所學校在環(huán)境方面有哪些特別的地方?(課

后第二題)

2.組織學生交流反饋。

(1)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畫出有新鮮感的詞句,感受學校的特別之處。

(2)讓學生通過“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小學,一所邊疆的小學”這一句,體會作者的自豪之情;

通過“銅鐘”和“鳳尾竹的影子”,體會作者對這所小學深深的熱愛。

3.小組合作完成表格,對比“大青樹下的小學”和“我們的學?!保涣鳌碍h(huán)境的特別”。(板

書:環(huán)境一一銅鐘大青樹鳳尾竹白墻)

4.回歸整體,一起總結: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大青樹下的小學”有何特別之處。

(1)引導學生從課文描寫的幾個方面來說,如: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學校中的景物;同學們

上學的情景。

5.積累詞語:引導學生對詞語表中本課中有新鮮感的詞語進行分類整理并摘抄積累。

四、活動三:游覽校園話新鮮之說說我們的校園

師:出示任務,給邊疆小朋友介紹下自己的學校

小組合作:根據提示,請你用上具有新鮮感的詞句,介紹自己的學校,介紹完組內相互評價。

五:課文中的世界

教師帶學生了解下其他地方奇特的校園。

【教學后記】

2.花的學校

【教學目標】

1.認識“轟、濕”等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假”,會寫“校、轟”等11個字,會寫“轟響、

陣雨”等1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想象花“在綠草上跳舞,狂歡”等情景。(重點)

3.關注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能仿照“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的表達寫句子。(難點)

【課前準備】自讀課文,預習課后生字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轟、濕”等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假”,會寫“校、轟”等11個字,會寫“轟響、

陣雨”等1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圈畫詞語感知課文描寫的情景,初步把握課文內容。

3.朗讀第1、2自然段,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想象花“在綠草上跳舞,狂歡”的情景。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今天時光機帶我們來到了一所特別的學校一一花的學校,快跟隨時光機的腳步,一起

去探尋不一樣的新鮮見聞吧!

二、讀好課題,了解作者

1.板書課題,(板書:花的學校)學生齊讀課題。

2.引導學生閱讀注釋和課后“資料袋”,了解作者相關信息。

三、活動一:新鮮詞語讀一讀一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好的地方多讀幾遍。

2.學習生字新詞,交流評價。

(1)指名學生朗讀詞語,評價讀得是否正確。

(2)教師指導詞語的讀音。

(3)學習多音字“假”。

(4)進行識字游戲,檢驗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

四、活動二:新鮮字詞寫一寫一一指導書寫

1.指導書寫本課生字。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字的結構和需要注意的筆畫。

(2)重點指導“罰”“急”,教師范寫。

從字源的角度講解“罰”。

(3)學生書寫,展示評價。

2.抄寫詞語表中本課的詞語。

五、活動三:游覽校園話新鮮

【導入】啟發(fā)學生對課題進行提問,拓展學生想象。

1.學生聽讀課文,初步把握內容,想想課文都寫了哪幾個畫面。教師和學生一起梳理課文內

容。

2.學習第1、2自然段,想象畫面,品讀詞句

1.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圈畫出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

2.引導學生交流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說說為什么有新鮮感。

預設1:如“雷云”“風笛”這2個詞語,學生覺得跟平時的表達不一樣。

教師相機引導學生了解“雷云”“風笛”都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語。

預設2:學生認為“走過荒野”“吹著風笛”有新鮮感,作者把東風當作人來寫,生動有趣,

寫出了東風吹過荒野和竹林時的輕快。

預設3:第2自然段中,如“在綠草上跳舞,狂歡”,學生覺得想象奇特、有新鮮感,寫出了

花兒的喜悅和無拘無束的自由。(板書:跳舞,狂歡)

3.引導學生想象花“在綠草上跳舞,狂歡”的情景。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1、2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畫面。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第3-9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把花當作人來寫的特點。

2.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能仿照“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這樣的表達寫句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回顧課文描寫的畫面,繼續(xù)學習《花的學?!?。

二、學習第3-5自然段,想象畫面,品讀詞句

1.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3-5自然段,圈畫出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

2.引導學生交流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說說為什么有新鮮感。

預設: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做功課、游戲、放假等這些詞句有新鮮感,因為都

充滿奇特想象。

3.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展開想象,感知把花當作人來寫的特點。

引導學生想象:地下的學校會是什么樣的?花朵們會做些什么功課?

引導學生想象:花孩子們關了門做功課是怎樣的心情?放假時是怎樣的心情?

4.結合課后第三題,學生練筆。

教師啟發(fā):雨一來,花孩子們就放假了,如果是清風一吹,如果是蝴蝶一來,如果是……他

們又會怎么樣呢?請你展開想象,先試著說一說,然后在練習本上寫一寫。

5.學生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第3-5自然段。

三、遷移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第6-9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第6-9自然段,圈畫出你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并說說你的體會。

2.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出示學習要求:

(1)每位組員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畫面,結合具體的語句,在小組內交流。

(2)組長匯總,選擇其中的一個畫面,結合具體的語句說說閱讀體會,準備向全班匯報。

3.教師組織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1)如小組交流第6自然段中的畫面,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圈畫出的有新鮮感的詞句,體會作

者想象的奇特。

①引導想象。

結合“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著",可以想象樹枝是在拉著手聊天;從“雷云拍著大手”,可以

想象雷云是在鼓掌邀請花孩子們出來玩耍;結合“沖了出來”,可以想象花孩子們迎著風、伴著雨

在草地玩耍,可以感受到花孩子們渴望自由。(板書:沖了出來)

②學生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第6自然段。

(2)如小組交流第7-9自然段中的畫面,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圈畫出的有新鮮感的詞句,聯系

生活實際想象,進一步體會作者想象的奇特。

①引導想象。

結合“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引導學生想象:花孩子的家在天上,這個家會是怎

樣的?星星住的地方又是怎樣的?

引導學生總結:花孩子的家像天空一樣遼闊、寬敞。

結合“急急忙忙”“揚起手臂”,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想象:花孩子為什么那么著急想回家

去?花孩子想對媽媽說些什么呢?媽媽看到花孩子又會怎么做?

引導學生總結:花孩子們對媽媽很依戀。(板書:急急忙忙揚起雙臂)

②學生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第7-9自然段。

四、整體回顧,總結全文

1.課文小結。(出示課件23)

請你說一說課文描寫的花的學校是什么樣的。

當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一群一群的花在綠草上跳舞,狂歡。平時他們在做功課,雨一來,

他們放假,花孩子們穿著各色的衣裳,沖了出來,他們的家在天空,他們急急忙忙地趕到那兒,

對著媽媽揚起胳膊。

2.主題探討:這是一群怎樣的學校及怎樣的孩子。(板書概括:活潑天真渴望自由)

五、課外書屋拓展《新月集》

六、作業(yè)布置

基礎練習、拓展練習、創(chuàng)意表達

【板書設計】

花跳舞,狂歡

的活潑

上學、做功課、放假

學天真

校沖了出來渴望自由

.急急忙忙揚起雙臂

【教學后記】

3.不懂就要問

【教學目標】

1.認識“誦、例”等8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圈”。

2.初步了解略讀課文學習的基本要求。

【教學重難點】

[重點]默讀課文,能說出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并簡單表達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難點]能找出有新鮮感的詞句,和同學交流。

【課前準備】自讀課文,識記生字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介紹人物,導入新課

師:時光機飛呀飛,穿越時空,回到民國時期,帶我們來到了偉大領袖孫中山先生的學堂,

讓我們看看在這所學校發(fā)生了什么吧!

展示孫中山人物介紹。

過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介紹孫中山先生少年時期學習的故事!

二、閱讀學習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1.教師板書課題,(板書:3*不懂就要問)學生齊讀課題。

2.聚焦課題中的,'*",引出略讀課文。

3.引導學生關注課文后泡泡中的提示了解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

(1)略讀課文可以讀得粗略一些,了解課文大意就行。

(2)如果有個別的字不認識、個別的詞語不理解,也沒有關系。

三、活動一:新鮮詞語讀一讀

1.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給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

2.學習生字新詞。

(1)指名學生朗讀詞語,評價讀得是否正確。

(2)教師指導字詞讀音。

提示:“糊涂”中“涂”讀輕聲,“糊涂”與“清楚”是反義詞。

(3)學習多音字“圈

(4)進行識字游戲,檢驗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

3.引導學生關注課文前的學習提示,明確本課學習的兩個要求: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學交流你對這件事的看法。

(2)把有新鮮感的詞句畫下來和同學交流。

設計意圖:

這是學生第一次學習略讀課文,了解略讀課文的一般學習方法,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具有指導

意義。通過引導學生了解略讀課文學習的基本要求,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任務,培養(yǎng)學生獨立

閱讀的能力。)

四、學習字詞,了解故事內容

3.自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

(1)請學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文中的兩幅插圖,發(fā)現插圖對應了故事的哪些內容,借助插圖,分步把故

事的內容說清楚。也可以按照故事的發(fā)展順序,說說故事先講了什么,接著講了什么,最后講了

什么,將各部分內容連起來。

(2)整體感知,理清結構。

①學生自主劃分課文層次。

②交流反饋。

引導學生說故事內容。

五、游覽校園話新鮮一一交流有新鮮感的詞句

1.請學生默讀第1自然段,畫出有新鮮感的詞句,想象畫面讀一讀。

2.集體交流有新鮮感的詞句,教師相機指導。

預設1:如“私塾、先生”這兩個詞語,學生覺得很陌生,平時沒有接觸過,引導其先讀準

音,再借助課文插圖或教師補充講解了解意思。

先生”相當于現在的老師?!八桔印敝概f時家庭、宗教或教師自己設立的教學處所,一般只有

一個教書先生,沒有規(guī)定的教材和學習年限。

預設2:如“咿咿呀呀”“唱歌”,學生覺得這樣的讀書方式很特別,讀起來覺得很新鮮。

設計意圖:

讓學生運用在前兩篇課文里學習到的方法,圈畫有新鮮感的詞句,使學生通過訓練,更扎實

地領悟如何發(fā)現文章中有新鮮感的詞句,如何積累運用,為學生將來的習作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

六、結合詞句,交流看法,理解道理

(一)交流對這件事的看法

1.請學生默讀第2自然段,思考:孫中山對私塾這種只背不講的情形,他是怎么想的?又是

怎樣做的呢?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詞句展開交流。

預設1:”孫中山想:這樣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這是對孫中山的心理描寫,可見孫

中山樂于思考,令人佩服。

預設2:“壯著膽子站起來”可見為了弄清楚書中的道理,不糊里糊涂地背,孫中山鼓足勇氣,

表明他追求真理的欲望強烈。

2.請學生默讀第3-6自然段,思考:孫中山提出問題后,學生的表情有什么變化?先生前后

的反應又是怎樣的?

(1)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句子“這一問,把正在搖頭晃腦高聲念書的同學們嚇呆了,課堂里霎

時變得鴉雀無聲”展開交流,抓住“搖頭晃腦、鴉雀無聲”,想象同學們突然間“嚇呆了”的表情,

想象他們心里會怎么想。

(2)教師引導學生關注先生從“拿著戒尺”“厲聲”到“收起戒尺”“擺擺手讓孫中山坐下”

的變化。

“戒尺”這個詞語學生會覺得陌生,平時沒有接觸過,有新鮮感,教師應適時讓學生了解“戒

尺”就是古代私塾老師懲戒學生的木板。

設計意圖:

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采用比較開放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

解,言之有理即可,在交流過程中結合具體語句不斷深化閱讀的感受。)

七、交流人物精神,遷移學習

1.默讀第8、9自然段,思考:學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孫中山是怎么做的?你認為孫中山是

一個怎樣的人?(板書: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孫中山勤學好問善于思考執(zhí)著求理)

2.聯系實際,請學生討論: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不會的問題可以怎么做?預設:上網查

找資料;查閱工具書……

八、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主題概括。

課文講述了少年孫中山在私塾學習時,因為不明白書里說的是什么意思,壯著膽子向先生提

問的故事,贊揚了孫中山勤學好問的精神。

2.課本中的世界:今天你提問了嗎?

九、課堂演練,布置作業(yè)

1.課堂演練。

2.布置作業(yè)。

(1)積累課文中的成語。

(2)收集有關孫中山先生的小故事,讀一讀!

【板書設計】

3*不懂就要問

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

勤學好問

孫中山一善于思考

-執(zhí)著求理

【教學后記】

口語交際:我的暑假生活

【教學目標】

1.能選擇暑假中的新鮮事,把經歷講清楚。(重點)

2.能選擇別人可能感興趣的內容講述,講的時候能借助圖片或實物。(難點)

【課前準備】收集學生暑假生活照片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發(fā)布任務

1.教師聊天導入,發(fā)布評選暑假新鮮事代言人的任務

2.教師解讀新鮮事中“新鮮”的含義

二、趣味導入,引起興趣

1.課件展示學生的暑假生活照片。

2.教師過渡:同學們,暑假已經過去了,但是那份快樂和自由卻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中,我

們一起再來分享一下暑假生活吧!

3.教師相機板書課題(板書:我的暑假生活),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感受生活中有趣的新鮮事,學生們感興趣和平時活動關聯緊密的情

境,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活動一:分享“新鮮事”,嘗試交際練習

1.教師引導學生一起來觀察課本中的第一幅圖,想一想圖上都有哪些人,他們都在干什么,

看看講了什么新鮮事。

①引導學生根據插圖總結概括:圖中的小朋友是在和爺爺奶奶學做農活。

②朗讀課本第一個泡泡中的內容。

我跟爺爺奶奶學會了做簡單的農活,現在我會摘茄子,還會給菜地除草……

2.教師再次引導學生一起來觀察課本中的第二幅圖,看看圖中發(fā)生了什么新鮮事。

①引導學生根據插圖總結概括:小朋友和媽媽在游樂園乘坐摩天輪。

②朗讀課本第二個泡泡中的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表達的奧秘

①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并思考:這兩件事新鮮嗎?從他們的表達里你發(fā)現了這兩件事的新鮮之

處在哪里?

預設生答:都是第一次,沒有經歷過的事情。教師圍繞“新鮮”二字進行總結。

②教師再次提問:這兩個小朋友的表達里藏著什么共同點呢?都是怎么做到清楚表達的?

預設生答:先選一件事,再來說說感受.

③教師出示小貼士,進行總結。在分享的時候需要先選一件有新鮮感的事情,可以展開聊聊

自己具體經歷,也可以說說自己的收獲或者感受。

活動二:暑假新鮮事采集單一一交流參考樣例

教師出示幾個分享案例,供學生參考。

活動三:暑假新鮮事代言人

1.教師發(fā)布任務:挑選你最想分享的新鮮事,講給組員聽,爭取選擇令人感興趣的內容,把

經歷講清楚,借助圖片或實物講述,并請組員參照下表進行評價。評選最佳分享組員為“暑假新

鮮事代言人”。

2.小組合作,講述新鮮事。根據小組評價表給組員打分。

3.組員自我總結:經過組內的評價,了解自己口語交際中不足的地方。

4.改進提升,最終評選:第一輪分享還有不足的同學再次分享,其他組員根據小組評價表進

行再次評價,根據兩次分享,選一選組內的暑假新鮮事代言人。

課外延伸,再次表達

請學生回家后給家人講述今天課堂上聽到的印象深刻的新鮮事。

【教學后記】

習作:猜猜他是誰

【教學目標】

1.能選擇一兩點印象深刻的地方,寫幾句話或一段話介紹自己的同學。(重難點)

2.能注意寫一段話時開頭空兩格。

【課前準備】根據提示完成寫作提綱

【課時安排】1課時。(評改略)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發(fā)布任務

教師發(fā)布任務:校園生活,因每一位獨特的個體而豐富多彩。我們誠邀你參加“校園有他更

添彩”主題寫作活動,用你的筆觸捕捉那些在校園生活中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用文字描繪

出他們的形象,分享他們的故事。你的文字,不僅能夠保存這份美好,也能夠讓更多的人感受到

校園生活的多彩與溫暖。

二、游戲激趣,引入話題

1.玩“你說我猜”的游戲。

2.引入習作話題,教師適時板書課題。

三、拓展思路,指導選材技巧

1.引導學生結合范例拓寬選材。

我們跟同學朝夕相處的過程中,發(fā)現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我們要怎樣寫,才能

讓同學們一看就知道寫的是誰呢?

課件出示情境圖和提示,指名讀。

引導分析第一個范例介紹的是人的頭發(fā),屬于外貌描寫,適時提示人物的外貌還包括眼睛、

嘴巴、身材等。第二個范例介紹的是人物的性格特點,適時提示膽小、愛哭、易生氣等,都是人

物的性格特點。第三個范例是關于人物品質的,適時提示人物的品質還有善良、正直、樂于助人

等。第四個范例說的是人物的愛好,適時提示唱歌、跳舞、彈琴、畫畫等都是人物的愛好。

教師小結:

除了上面這些,我們還可以寫一寫人物的習慣、特長等。下面我們一起畫一個思維導圖,總

結一下吧!

師生互動,完成思維導圖。

2.指導學生介紹自己的同學。

四、研讀片段,學習寫作方法

具體該如何介紹“他”呢?下面我們一起跟著課本學一學寫作方法吧。

1.研讀課文片段,學習寫作技巧。

第一步:抓住外貌最有特點之處來寫,引導學生看看《我的老師》是怎么描寫人物的。

提問:

這段話抓住老師什么外貌特點來寫的?

預設:

作者抓住老師“右嘴角邊”的“黑痣”,把老師外貌上的特點寫了出來,使人印象深刻。

點撥:

.個人的外貌都有自身鮮明的特色。有的同學胖,有的同學像根竹竿;有的同學皮膚白,有

的同學可能像個小黑人;有的同學眼睛大,有的同學一笑眼睛就瞇成了一條縫……我們要選擇同

學身上特別的一兩點寫,不要面面俱到。

第二步,通過具體的事例寫出特點。

明確:

有時候單憑外貌還不能猜出這個人是誰,這時候就需要我們通過具體事例進一步描寫人物的

性格、品質、愛好等,讓人物的特點更加突出。

我們來看一看《不懂就要問》中的一段話,這段話表現了孫中山的什么特點?

預設:

勤學好問

追問:

這段話通過寫什么事情突出了孫中山勤學好問的特點?

預設:

作者寫孫中山不怕挨打而敢于向老師問問題的事例,寫出他勤學好問的特點。

五、素材欣賞,學習寫作技巧

小作者是怎樣介紹他的小伙伴的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習作例文,邊讀邊思考例文中運用了

哪些寫作技巧。

預設1:

開篇介紹了這個人的特點之一一一個子小小的,而且有一個外號。

預設2:

第2自然段介紹了該同學的外貌特征,也解釋了外號的由來,語言形象生動。

預設3:

第4自然段采用語言、動作描寫,體現出這個同學的幽默、可愛,點出了他的性格特點一一

愛搞笑。

教師小結:

這篇習作抓住外貌最有特點之處,通過小主人公最特別的“眼睛”描寫外貌,人物刻畫惟妙

惟肖,使人印象深刻。另外習作借助事例突出性格,借助在雨天幫助老奶奶推車,在體育課上跳

舞兩件具體事例,表現了小主人公樂于助人、開朗的性格特點。

六、牛刀小試:借助提綱寫作

1.自主交流擬題方法。

2.引導學生閱讀“寫作素材錦囊”,激發(fā)寫作靈感,同時修改自己的寫作提綱,動筆練寫。

【板書設計】

猜猜他是誰

外貌最有特點之處具體事例興趣愛好

【教學后記】

語文園地一

【教學目標】

1.能交流在課內外閱讀中遇到的有新鮮感的詞句,知道要主動積累這樣的詞句。(難點)

2.能說出“搖頭晃腦、面紅耳赤”等成語的特點。(重點)

3.能根據語義表達的需要,讀出恰當的重音。(重點)

4.能根據興趣小組的特點,使用有個性的詞語為其取名字。

5.朗讀、背誦古詩《所見》。

【課前準備】課前預習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教師發(fā)布任務:時光機轉呀轉,轉回了我們可愛的學校,進入我們旅途的第四站,希望你能

用一雙發(fā)現的眼睛,重新認識這個充滿生機的校園,發(fā)現校園的美好,探尋校園中的新鮮感,讓

我們開一場“新鮮”發(fā)布會,爭當校園“新鮮”播報員。

活動一:“新鮮”詞語播報員

1.多種形式讀成語:進入妙趣橫生成語堂,學生播報讀領讀成語,或者師生共讀,男女互讀。

2.交流成語特點,并分類整理。

(1)讓學生借助拼音把八個成語讀正確,并提出問題:你發(fā)現了什么?預設:這些都是描寫

人物的成語。

(2)引導學生先和同桌交流這兩組成語的特點,然后全班交流,注意把同類的信息進行梳理。

比如:

特點1:這8個成語都含有身體部位名稱,都和人有關。

特點2:第一行成語的第一個字和第三個字意思相近;第二行成語的第二個字和第四個字意

思相近。

(3)詞語分類小游戲:引導學生對這八個成語分類整理。

(4)學生交流自己在平時閱讀時積累的類似成語。

3.課堂游戲:你來比劃我來猜,考察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和掌握。

活動二:“新鮮”句子播報員

(一)交流平臺的學習

1.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內容,說說自己的學習收獲。

提問:遇到有新鮮感的語句時,你該怎么做呢?

2.讀句子,明出處。

(1)課件出示“交流平臺”板塊中的兩個例句,學生練讀。

(2)指名學生讀第一個例句。

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

引導學生關注,讀書時常常讀到一些很有新鮮感的詞句。

(3)指導學生讀好第二個例句。

我愿意我是一個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燈去追逐影子。

引導學生日后看到這樣的詞句,多讀幾遍,然后抄寫下來。

教師適當說明:出自泰戈爾的《新月集》,和《花的學?!氛Z言風格相近。指導讀準“更夫”

的“更”。

3.引導學生交流課內有新鮮感的句子。

4.引導學生拓展交流課外有新鮮感的句子。

設計意圖:

“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重在引導學生關注課內外閱讀中有特色的、自己感興趣的詞句,并

培養(yǎng)主動積累的意識,逐漸養(yǎng)成主動積累的習慣。)

(二)學習“詞句段運用”第2題

1.請學生嘗試朗讀“詞句段運用”板塊第2題中的句子,思考:怎樣朗讀才能更好地表達句

子的意思?(板書:句子)

(1)明確朗讀要求。

(2)學生自由朗讀句子。

(3)引導學生回憶學習課文時是如何把這些句子讀好的。

(4)指名學生朗讀,根據學情,點撥朗讀重音的方法。

2.教師提出問題:請學生運用上面學到的方法,試著讀一讀下面的句子。

活動三:校園“新鮮事”播報員

教師情境導入:

校園新鮮事播報員:聽說校園中要開設興趣小組了,快來報名吧!

2.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興趣是什么。

3.引導學生觀察課本中興趣小組名字的特點。(板書:興趣小組)

預設:一方面要包括該興趣小組的活動內容,另一方面還要有個性。

4.引導學生給我們的興趣小組起個響亮的名字。

活動四:校園詩歌領誦員

二、學習“日積月累”

1.學習《所見》。(板書:《所見》五言絕句)

(1)請學生把古詩讀正確,讀通順,重點關注“牧、振、檄”的讀音。

(2)引導學生借助插圖、聯系上下文推測“振林檄”“欲”“鳴”“立”等字詞的意思。

(3)想象畫面,了解古詩大意。

①教師引導學生邊讀邊想:仿佛看到了哪些畫面?

②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如“牧童騎黃?!薄澳镣琛薄澳镣牭较s鳴”“牧童想要捕蟬”等。

并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大意。

預設: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噴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

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

(4)引導學生感受古詩中牧童的悠閑自在、機智聰明、活潑可愛,借助插圖,想象畫面來背

誦古詩。

(5)有節(jié)奏地再次朗讀古詩,達到熟讀成誦。

【教學后記】

第二單元

【人文主題】金秋時節(jié)

【語文要素】

1.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

2.學習寫日記,記錄自己的見聞、感受。

【單元目標】

1.在“金秋時節(jié)”單元學習主題下,運用已有的方法和同伴互助的方法。,積累與運用單元生

字新詞。

2.能在理解課文基礎上,積累背誦三首古詩和指定的課文段落,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豐富積累。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單元課文,能運用借助注釋、結合圖片、聯系上下文、查工具

書等多種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4.邊讀邊想象畫面,整體把握本單元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秋日美景。

5.能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總結理解難懂的詞語的方法,并遷移運用,拓展閱讀。

6.了解寫日記的好處,能用日記記錄自己的生活,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語言流暢通順,能和

同學交流習作修改同學看不明白的地方。

【教材解讀】

本單元人文主題為“金秋時節(jié)”,教材圍繞主題編排了《望洞庭》《山行》《夜書所見》三首古

詩和《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聽聽,秋的聲音》三篇課文,從不同角度展現了秋

天別樣的風景。《古詩三首》描述的是古代詩人眼中的秋景,或詠景言志,或借景物描寫勸勉朋友,

或借景寫表達思鄉(xiāng)懷舊之情,三首古詩都配有插圖,有助于學生理解古詩內容,體會古詩表達的

思想感情?!朵仢M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兒童的視角,描寫了一陣秋風、一夜秋雨后鋪滿法國梧桐

落葉的水泥道上的美景,課文配有一幅插圖,精美的插圖與課文描繪的情景極為吻合,有助于學

生圖文對照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秋景之美?!肚锾斓挠辍肥且黄笠缰娗楫嬕夂屯嫱さ纳⑽?,

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寫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

情景,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課文的文字與插圖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圖

中的花、樹、田野配合著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能讓學生對秋天產生無限的遐想,可以更好地幫助學

生進入課文描繪的情景。《聽聽,秋的聲音》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贊美了秋

天,語言精練,表達富有韻味,展現了秋天的生機和活力,課文配有一幅插圖,表現了天上的一

排排大雁和地上農作物豐收的景象,能幫助學生體會秋景的美麗,想象秋天的畫面和聲音。

本單元教材中,《古詩三首》側重引導學生借助注釋理解古詩中難懂的詞語;《鋪滿金色巴掌

的水泥道》側重引導學生運用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課文中難懂的詞語,課后練

習二直指本單元要素,引導學生學會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肚锾斓挠辍芬栽~語“五彩繽紛”

為例,引導學生運用多種不同的方法,如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查工具書、想象畫面等理

解詞語的意思;完成課后練習三的仿寫時,引導學生用上課文中描寫秋天的詞語?!堵犅?,秋的聲

音》一文用詞優(yōu)美,想象豐富,通過閱讀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語文園地的“交

流平臺”引導學生總結理解詞語的方法,”詞句段運用”的第二題安排了實踐運用的練習。

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是學寫日記,要求本著先學寫人,再學寫事,再寫出內心想法,學習寫日

記,養(yǎng)成留心觀察生活,記錄生活的習慣。

【單元導語】

秋葉輕舞,為大地織就斑斕華服;秋雨細潤,奏響豐收的序曲,滋養(yǎng)希望。林間小徑、草叢、

田野,秋聲合奏成悠揚樂章,每個音符躍動著生機。在這澄明季節(jié),與友共享戶外,漫步或嬉戲

于金黃田野,盡享秋天的寧靜與自由。秋天,以其絢爛的色彩、溫柔的雨聲、悠揚的交響樂,繪

就動人心魄的畫卷。讓我們用紀念冊定格這份寧靜與豐饒,珍藏秋日的獨特韻味。

【任務解讀】

繽紛秋韻:繪制我的金秋紀念冊

秋風輕撫,金葉鋪陳,一場關于秋天的綺麗夢境悄然展開。四個精心策劃的任務,如同四季

更迭中的四幅絕美畫卷,引領我們穿梭于秋日的每一個角落,共同編織一本滿載溫情與美好的秋

日紀念冊。

第一卷:詩韻秋聲,葉間低語

在這一卷,我們將化身為古詩的旅人,漫步于歷史的長廊,精選三首描繪秋日風光的古詩,

細細品味其中的韻味與意境。落葉,作為秋的信使,它們在空中輕盈旋舞,訴說著季節(jié)的故事。

讓我們親手拾起這些自然的詩篇,結合創(chuàng)意,繪制成一幅幅生動的樹葉畫,讓古詩的秋意與現代

藝術交相輝映。

第二卷:校園秋景,道載溫情

轉身踏入校園,那些被秋風輕撫的水泥道,瞬間化作了金色的記憶長廊。每一條道路,都承

載著不同的故事與風景。同學們,請拿起你們的畫筆或相機,以發(fā)現者的眼光,記錄下這些獨一

無二的秋日校園美景。無論是落葉滿徑的靜謐,還是光影交錯的生動,都將成為我們共同記憶中

最溫柔的篇章。最終,我們將這些作品匯聚一堂,舉辦一場“校園最美水泥道”攝繪畫展,讓這

份溫情在校園中流轉,永駐心間。

第三卷:秋聲如歌,聲影交融

走進自然,我們仿佛踏入了一場秋日的音樂會。風聲、雨聲、蟲鳴……這些來自大自然的聲

音,編織成一曲曲動人心弦的秋日樂章。請帶上你的手機或其他錄音設備,記錄下這些美妙的聲

音,并將它們轉化為二維碼,封存于紀念冊之中。同時,別忘了用鏡頭捕捉下那一刻的景色,讓

聲與影在時空中交織,形成一幅幅生動的秋日音畫。這一章,是聽覺與視覺的雙重享受,是秋日

里最動人的旋律。

第四卷:秋日隨筆,心海泛舟

秋日里,每一幕風景、每一樁趣事,皆是生活的甜蜜饋贈,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讓我們以筆

為媒,用日記的形式珍藏這份美好,讓秋日的溫情與故事,在文字間永恒綻放。這些日記,不僅

是對生活的深情記載,更是對我們內心深處那份純真與美好的永恒定格。

結語:

當這本秋日紀念冊緩緩合上,我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充滿詩意與溫情的季節(jié)。它不僅僅是一

本記錄秋日美景的小冊子,更是我們共同經歷、共同成長的見證。在未來的日子里,無論我們身

處何方,只要翻開這本紀念冊,就能瞬間穿越回那個金色的秋天,感受到那份來自心底的溫暖與

美好。

4.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1.認識“庭、未”等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磨、挑”,會寫“洞、庭”等10個字。

2.能讀出詩句的節(jié)奏和語調的變化,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山行》。

3.能借助注釋和插圖,大致了解詩句的意思。(重點)

4.能從古詩中的景象知道古詩描寫的季節(jié)。(重點)

5.感受作者的心情,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逐步產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難點)

【課前準備】師:多媒體課件;生:課前預習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庭、未”等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磨、挑”。

2.知道三首古詩描寫的季節(jié)。遷移運用借助注釋和聯系生活等方法,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

初步體會詩中的情感。

3.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望洞庭》。

【教學過程】

一、單元整體解讀,發(fā)布任務

1.單元整體解讀

教師帶著學生整體瀏覽單元課文內容,并解讀單元人文主題和單元語文要素,帶學生走進“繽

紛秋韻:繪制我的金秋紀念冊”的單元情境,并解讀單元活動任務和單元核心任務。

第一卷:詩韻秋聲,尋秋之信使

任務一:落葉成畫

2.教師導入本課的主題情境,解讀本課的活動任務。教師板書本課課題“古詩三首”。

二、識記生字,整體感知古詩

詩韻秋聲?字林尋跡

1.學生借助拼音大聲讀一讀三首古詩。

2.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組詞的方式進行識字,重點識記多音字“磨”“挑

3.詩韻秋聲?題中尋意:學生再次朗讀古詩,借助題目,說一說三首古詩分別是講什么內容,

并能借助詩中的關鍵字詞說出這三首詩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

任務二:詩韻秋聲?賞洞庭美景

一、讀詩歌之韻

認識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詩人,有“詩豪”

之稱。主要作品有《陋室銘》《竹枝詞》《烏衣巷》等。

聽范讀,把握節(jié)奏

聽范讀,劃分節(jié)奏。

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認識多音字“磨”。

(mo)磨坊;(mo)消磨

二、尋詩中之景

找出詩中景物。

預設:湖光、秋月、潭面、洞庭山水

三、曉詩中之意

理解“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p>

(1)根據注釋,理解詩意。

詩意:洞庭湖上的秋月光輝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無風平靜得如同未經打磨的銅鏡一樣。

(2)理解修辭。

拓展關于“鏡”的古詩。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

結合圖片,感受修辭。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湖面比作為打磨的銅鏡。

理解“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p>

結合注釋,理解詩意。

詩意: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白銀盤里托著一枚小小的青螺。

賞析詩句,理解修辭。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賞析: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白銀盤”,將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顯得小

巧玲瓏,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籠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稱。

四、悟詩歌之情

1.發(fā)揮想象,《望洞庭》中,詩人看到如此美景,可能會想些什么?

預設:在詩人的想象中,洞庭山水成了一件完美的藝術品,給人以莫大的視覺享受,表達了

詩人對洞庭美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借助注釋和插圖,聯系生活,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

2.能夠背誦并默寫《山行》。

【教學過程】

任務三:第詩韻秋聲?賞楓林晚景

一、詩韻秋聲?解詩意

1.了解詩人杜牧。

2.讀好古詩,讀出節(jié)奏。請學生自由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節(jié)奏。

聽范讀,引導學生認真傾聽,注意停頓,學生有節(jié)奏地朗讀古詩。

3.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解詩題。引導學生借助插圖,理解“山行”的意思就是“在山中行走”。

(2)交流“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①引導學生借助注釋,理解“寒山”的意思是深秋時節(jié)的山。

②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理解“斜”的意思是山間小路彎彎曲曲。

③引導學生根據注釋和插圖,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畫面。(解詩意)

(3)交流“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①引導學生借助注釋,理解“坐”的意思是因為。

②引導學生通過查閱字典的方式,了解“于”的意思是比。

③課件展示霜葉與二月花的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霜葉比二月花還要紅的景色。

④引導學生根據注釋和插圖,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畫面。

⑤指導學生根據對古詩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洞、庭”等10個字。

2.能借助注釋和插圖,聯系生活,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

3.知道三首古詩描寫的季節(jié)。

4.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夜書所見》。

【教學過程】

任務四:詩韻秋聲?品秋夜鄉(xiāng)思

一、遷移方法,學習《夜書所見》

1.接下來我們遷移運用學習到的方法,一起來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