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與同學們談地理緒言什么是地理學?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綜合體空間分布規(guī)律、時間演變過程和區(qū)域特征的一門學科,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交叉,具有綜合性、交叉性和區(qū)域性的特點。地理學是一門古老的研究課題,曾被稱為科學之母。
WHY為什么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自然環(huán)境條件的不同WHY地表千姿百態(tài)的地形是如何形成的?地球內部的運動和外部自然力的作用形成的。WHY為什么黃河是黃色的?黃河所有的河段都是黃色的嗎?流經(jīng)黃土高原小結我們要探究大自然的奧秘要了解世界的、祖國的、家鄉(xiāng)的地理環(huán)境,以及一些經(jīng)濟和文化現(xiàn)象理解人類活動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第一章地球第一節(jié)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新教材七年級地理上冊(RJ)晴朗的夜晚,我們仰望星空,可以看到很多星星。每顆星星都是宇宙中的一員。我們人類的家園——地球,也是宇宙中的一員。
我們看到的星星,大多都是恒星。太陽就是一顆恒星。太陽吸引著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圍繞它運行,組成太陽系。太陽系是銀河系的一小部分,而銀河系也只是茫茫宇宙的一小部分。◎太陽系有八顆行星,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排第三位。宇宙很大,但地球是我們目前所知適宜人類生存的唯一星球。那么,地球與其他行星相比,有哪些特別之處?天體恒星由熾熱氣體組成、能自己發(fā)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行星在橢圓軌道上繞恒星運行的近似球狀的天體;本身不發(fā)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發(fā)光。彗星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衛(wèi)星環(huán)繞行星運轉的天體,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wèi)星。流星運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接近地球時被地球引力吸引,在高速穿越地球大氣層時發(fā)生電子躍遷所產(chǎn)生的光跡。宇宙中物質存在的形式,恒星、星云、行星、彗星、流星體等連同通過天文望遠鏡或其他空間探測手段才能探測到的星際空間物質,統(tǒng)稱為天體。天體天體天體天體天體天
體天
體吸引繞轉天體互相吸引繞轉形成天體系統(tǒng)。天體系統(tǒng)天體系統(tǒng)級別劃分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組成。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體,月球圍繞地球運動,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wèi)星,月地距離約為38.4萬千米。太陽系由太陽、行星及其衛(wèi)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際物質等構成。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質量占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并以其強大的引力,約束其他天體按照一定的軌道繞著它運轉。地球是距離太陽較近的一顆行星,日地距離約為1.5億千米?!栂蛋祟w行星分布示意圖(非真實比例)就其體積、質量而言,地球在太陽系中并不突出,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思考:為什么說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類地行星冰凍氣態(tài)行星巨行星為什么說地球是迄今人類唯一的家園呢?我們來做一做小實驗吧!了解地球適宜人類生存的條件(P7)太陽系有多顆行星,但只有地球成為了人類的家園。我們可以通過與其他行星的比較,了解地球的特別之處。行星距日距離(以日地平均距離為1計算)表面平均溫度|℃金星0.72>400地球115火星1.52-63比較地球與金星、火星的表面平均溫度,簡要說明地球適宜人類生存的溫度條件。日地距離適中,具有適宜的溫度存在液態(tài)水的分布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與地球質量相比0.060.8210.11317.8395.1614.5417.15大氣層厚度幾乎沒有較地球薄適中較薄非常厚較厚厚厚大氣成分二氧化碳為主有氧氣二氧化碳為主氫和氦氫和氦氫和氦甲烷為主比較地球與其他行星,簡要說明地球適宜人類生存的大氣條件。地球的質量、體積適中,存在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在太陽系中,與金星、火星等其他行星相比,地球距離太陽不遠不近,自身體積和質量不大不小,容易形成適合生命存在的溫度、大氣和水等條件。地球是迄今人類唯一的家園。發(fā)光體積和質量恒星會更大行星不會較小夜空中的星星都會發(fā)光嗎?大部分會發(fā)光,一部分反射恒星的光小行星、衛(wèi)星、彗星、流星太陽系中的行星太陽系行星之最木星水星最大最小最熱最冷距太陽最近金星海王星水星海王星距太陽最近距地球最近金星為什么地球更適合人類生活?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使得地球能夠接收到適量的太陽輻射;?這一適宜的距離不僅保證了地球表面溫度適中,?不冷也不熱,?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基礎條件;地球適宜的大氣層是保護生命免受宇宙輻射和隕石撞擊的重要屏障,?同時,?大氣層中的成分也極為關鍵,?它含有供呼吸的氧氣和供制造氧氣的二氧化碳;地球擁有穩(wěn)定的地質結構,?這使得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和氣候環(huán)境能夠保持相對穩(wěn)定。水是生命之源,?地球表面約71%被海洋覆蓋,?這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地球上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極為復雜多樣,?包括森林、?草原、?濕地、?海洋等多種類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這些生態(tài)系統(tǒng)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龐大的生物網(wǎng)絡。1957年蘇聯(lián)發(fā)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斯普特尼克1號”,開啟了人類進入太空探索的新紀元。人類的太空探索人類的太空探索此后,人類不斷開展各項研究,在太空觀測、月球探測、行星際探測、火星探測、空問站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進展和成就。人類對太空的探索1999年11月20日,我國第一艘試驗飛船“神州1號”首發(fā)成功。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坐“神州5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2005年10月12日,費俊龍和聶海勝乘坐“神州6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2022年,我國“天宮”空間站全面建成人類的太空探索東方紅一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1號”從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升空,在太空晝夜不停地向全球播放“東方紅”樂曲和遙測信號,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已進入宇宙空間。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制并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國家。楊利偉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乘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10月16日,在完成21小時23分的太空飛行后,在內蒙古中部返回著陸。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發(fā)射成功,中國第一次實現(xiàn)載人航天。從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2007年成功發(fā)射首顆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嫦娥一號的發(fā)射2007年,我國成功發(fā)射首顆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標志著我國進入了深空探測的新階段。2016年建成世上最大的單口經(jīng)射電望眼鏡——”中國天眼“中國天眼的建成2016年,我國在貴州平塘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為天文觀測提供了強大的工具。2021年”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著陸2021年,我國“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標志著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實現(xiàn)火星軟著陸的國家?;鹦翘綔y工程月球探測工程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地球在宇宙中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可觀測宇宙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世界探索太空歷程中國探索太空歷程人類的太空探索本課小結隨堂檢測1.2020年我國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如圖為太陽系局部示意圖,其中表示地球的是()A.a(chǎn) B.b C.c D.dB隨堂檢測2.下列天體系統(tǒng)不包含月球的是()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標準)簡單會員協(xié)議書
- (2025年標準)股金分紅協(xié)議書
- (2025年標準)股東收購協(xié)議書
- (2025年標準)達成意見協(xié)議書
- (2025年標準)車輛解封協(xié)議書
- (2025年標準)車隊聯(lián)盟協(xié)議書
- (2025年標準)餐館股權協(xié)議書
- (2025年標準)私人傷情協(xié)議書
- (2025年標準)食堂賠償協(xié)議書
- (2025年標準)搭建協(xié)商協(xié)議書
- 低鈉血癥的中國專家共識2023解讀
- 跨界融合與個性化護膚
- 幼兒游戲活動中的保育
- 2025屆湖南省長沙市一中物理高一上期中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工程施工重點、難點分析及保證措施
- 2024太陽能電池搬運吊裝合同
- 《ZTA陶瓷顆粒增強高鉻鑄鐵基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組織結構研究》
- GB/T 2423.17-2024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Ka:鹽霧
- (高清稿)DB44∕T 2515-2024 水利工程水文化設計導則
-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練習題(打印版)
- 中國急性缺血性卒中診治指南(2023)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