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專題4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內容導航考點聚焦:緊扣考試命題??键c,有的放矢重點速記:知識點和關鍵點梳理,查漏補缺難點強化:難點內容標注與講解,能力提升復習提升:基礎鞏固+提升專練,全面突破1.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能進行簡單計算。2.理解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及規(guī)律,并能合理解釋生產、生活中的相關化學現象。3.學會運用變量控制研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方法。4了解可逆反應及其特點。5.理解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及標志,知道改變條件化學平衡會發(fā)生改變。6.了解控制反應條件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作用。7.學會運用變量控制的方法研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8.掌握解答化學反應速率和平衡狀態(tài)的圖像題的方法技巧。一、化學反應速率及其表示方法1.化學反應速率概念及表示方法(1)意義:衡量化學反應過程進行快慢的物理量。(2)表示: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大表示。(3)公式:v(A)=(4)單位:mol·L-1·min-1或mol·L-1·s-1。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1.內因化學反應速率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反應物本身的性質。2.外界因素(外因):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改變某一條件影響因素影響結果濃度增大反應物的濃度,速率加快;減小反應物的濃度,速率減慢溫度升高溫度,速率加快;降低溫度,速率減慢壓強增大氣態(tài)反應物的壓強,速率加快;減小氣態(tài)反應物的壓強,速率減慢催化劑使用催化劑能改變(加快或減慢)反應速率固體反應物的表面積增大固體反應物的表面積,化學反應速率加快;減小固體反應物的表面積,化學反應速率減慢其他形成原電池、使用合適的溶劑等也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特別提醒】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有氣體參加的反應,改變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實質是改變體積,使反應物的濃度改變。(1)壓縮體積或充入氣態(tài)反應物,使壓強增大,都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2)充入非反應氣體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①恒容時:充入非反應氣體→壓強增大,但各物質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②恒壓時:充入非反應氣體→壓強不變→體積增大→各物質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三、化學反應限度1.可逆反應(1)定義在同一條件下正反應方向和逆反應方向均能進行的化學反應。書寫可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時,不用“=”,用“”。(2)2.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建立(1)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建立過程項目濃度速率變化v正、v逆關系開始反應物濃度最大v正最大v正>v逆生成物濃度最小v逆最小變化反應物濃度減小v正減小v正>v逆生成物濃度增大v逆增大平衡反應物濃度不變v正不變v正=v逆生成物濃度不變v逆不變(2)用速率變化圖像表示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建立3.化學平衡狀態(tài)(1)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概念如果外界條件(溫度、濃度、壓強等)不發(fā)生改變,當可逆反應進行到一定程度時,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物的濃度與生成物的濃度不再改變,達到一種表面靜止的狀態(tài),稱為“化學平衡狀態(tài)”,簡稱化學平衡。(2)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4.化學反應的限度(1)最大程度行的限度。(2)對化學反應限度的理解①化學反應的限度決定了反應物在一定條件下的最大轉化率。②同一可逆反應,不同條件下,化學反應的限度不同,即改變條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一個化學反應的限度。四、合成氨反應條件的控制1.合成氨反應條件和氨的產率關系(1)低溫時,氨的產率高(2)高壓時,氨的產率高2.合成氨反應條件的選擇從速率角度考慮從氨的產率角度考慮溫度高溫低溫壓強高壓高壓實際選擇400~500℃10~30MPa一、化學反應速率的比較與計算1.化學反應速率大小的比較方法(1)歸一法:若單位不統(tǒng)一,則要換算成相同的單位;若為不同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則要換算成同一物質來表示反應速率;再比較數值的大小。(2)比值法:比較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計量數的比值,如aA(g)+bB(g)=cC(g)+dD(g),比較eq\f(vA,a)與eq\f(vB,b),若eq\f(vA,a)>eq\f(vB,b),則說明用A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大于用B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2.化學反應速率的有關計算(1)“三段式”解答模板①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②找出各物質的起始量、轉化量、某時刻量。③根據已知條件列方程式計算。(2)計算舉例反應aA(g)+bB(g)cC(g)加入量molmn0轉化量molaxbxcx剩余量molm-axn-bxcx①反應速率:v(A)=;v(B)=;v(C)=。②反應物轉化率α(A)=×100%。α(B)=×100%二、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依據(1)直接判斷依據eq\b\lc\\rc\}(\a\vs4\al\co1(①v正(A)=v逆(A)>0,②各物質濃度保持不變))?達到平衡狀態(tài)(2)間接判斷依據以mA(g)+nB(g)pC(g)+qD(g)為例類型判斷依據平衡狀態(tài)混合物體系中各成分的含量①各物質的物質的量或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分數一定平衡②各物質的質量或各物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平衡正、逆反應速率的關系①在單位時間內消耗了mmolA同時生成mmolA,即v正=v逆平衡②在單位時間內消耗了nmolB同時生成pmolC,則v正不一定等于v逆不一定③在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B,同時消耗qmolD,因二者變化均表示v逆,所以v正不一定等于v逆不一定溫度體系溫度一定(其他不變)平衡顏色反應體系內有色物質的顏色一定平衡三、化學反應速率和反應限度的圖像分析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反應限度問題常以圖像題的形式出現,在相關圖像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可能出現的物理量有物質的量、濃度、壓強、時間等。這類問題要按照“一看、二想、三判斷”這三個步驟來分析解答。(1)“一看”——看圖像①看面:理解各坐標軸所代表量的意義及曲線所示的是哪些量之間的關系。②看線:分清正反應和逆反應,分清突變和漸變、小變和大變;理解曲線“平”與“陡”即斜率大小的意義;理解曲線的變化趨勢并歸納出規(guī)律。若圖中有拐點,可按照先拐先平的規(guī)律,即較早出現拐點的曲線所表示的反應先達到平衡,對應的溫度高、壓強大。③看點:理解曲線上點的意義,特別是某些特殊點,如坐標軸的交點、幾條曲線的交叉點、極值點、轉折點等。分清反應物和生成物,濃度減小的是反應物,濃度增大的是生成物。④看輔助線:做橫軸或縱軸的垂直線(如等溫線、等壓線、平衡線等)。⑤看量的變化:弄清楚是物質的量的變化、濃度的變化還是轉化率的變化。(2)“二想”——想規(guī)律如各物質的轉化量之比與化學計量數之比的關系、各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之比與化學計量數之比的關系、外界條件的改變對化學反應的影響以及對正、逆反應速率的影響規(guī)律等。(3)“三判斷”——利用有關規(guī)律,結合圖像,通過對比分析,做出正確判斷?;A鞏固1.(24-25高一下·廣東·期中)下列有關化學反應速率的說法正確的是A.SO2的催化氧化反應中,增大氣體壓強可以加快反應速率B.工業(yè)合成氨反應是一個放熱反應,所以降低溫度,反應速率加快C.常溫下,用Al片和稀硫酸反應制H2時,可改用98%的濃硫酸加快生成H2的速率D.制取Fe(OH)3膠體時,將FeCl3飽和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比滴入水中生成膠體速率更快【答案】A【解析】增大氣體壓強,反應物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A正確;降低溫度,單位時間內分子碰撞的次數減少,反應速率減小,B錯誤;常溫下,濃硫酸使Al鈍化,阻礙反應的進行,不能生成H2,所以不能用98%的濃硫酸替換稀硫酸,C錯誤;FeCl3飽和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得到的是Fe(OH)3沉淀,而不是Fe(OH)3膠體,D錯誤;故選A。2.(24-25高一下·寧夏吳忠·期中)對于反應A(g)+3B(g)2C(g)+2D(g),在2s內A的物質的量濃度減少了2mol·L-1,則用A表示的該反應的反應速率為A.1mol·L-1·s-1 B.0.6mol·L-1·s-1 C.0.4mol·L-1·s-1 D.0.45mol·L-1·s-1【答案】A【解析】根據速率公式v(A)=,A正確;故選A。3.(24-25高一下·廣東深圳·期中)下列有關化學反應速率的說法正確的是A.用鐵片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時,改用98%的濃硫酸可加快產生氫氣的速率B.往鋅片與稀鹽酸反應的試管中加入適量氯化鈉溶液,生成氫氣的速率加快C.合成氨反應是一個放熱反應,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減慢,逆反應速率加快D.汽車尾氣中的NO和CO可以緩慢反應生成N2和CO2,減小壓強反應速率減慢【答案】D【解析】改用98%的濃硫酸會產生鈍化現象,且鐵片與濃硫酸不能生成氫氣,A錯誤;加入適量的氯化鈉溶液,則鹽酸的濃度降低,生成氫氣的速率變慢,B錯誤;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加快,但加快的幅度不一樣,C錯誤;該反應為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減小壓強相當于減少氣體的濃度,則反應速率減慢,D正確;故選D。4.(24-25高一下·天津南開·期中)已知:。若反應速率分別用表示,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變形后得到:,A錯誤;,變形后得到:,B錯誤;,變形后得到:,C正確;,變形后得到:,D錯誤;故選C。5.(24-25高一下·山東·期中)某學生為了探究鋅與鹽酸反應過程中的速率變化,在稀鹽酸中加入足量的鋅粒(假設溶液體積不變),用排水法收集反應放出的氫氣,實驗記錄如下(累計值):時間t/12345氫氣體積/(標準狀況)10521733441047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內,用鹽酸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B.化學反應速率最大時間段為C.根據以上實驗數據可以判定該反應為放熱反應D.反應開始時,若向鹽酸中滴加幾滴溶液,則時產生氫氣的體積(標準狀況)【答案】B【解析】1~2min內生成氫氣的體積為217mL-105mL=112mL,物質的量是0.005mol,消耗氯化氫是0.01mol,鹽酸的濃度是0.01mol÷0.4L=0.025mol/L,因此用鹽酸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A正確;根據表中數據可知0~1、1~2、2~3、3~4、4~5生成氫氣分別是105mL、112mL、117mL、76mL、66mL,所以化學反應速率最大時間段為,B錯誤;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速率先增大后減小,而鹽酸的濃度一直是減小的,所以反應速率增大只能是溫度升高,這說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C正確;反應開始時,向鹽酸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銅溶液,鋅置換出銅,構成原電池加快反應速率,因此相同時間內產生氫氣的體積比未加溶液時(334mL)大,D正確;故選B。6.(24-25高一下·天津西青·期中)向某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加入0.3molA、0.1molC和一定量的B三種氣體,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各物質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已知在反應過程中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沒有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以為3A2CB.物質B可能是反應的催化劑C.物質B是反應的生成物D.當容器內氣體的壓強不在變化時,反應達到平衡【答案】C【解析】由圖可知,0~t1s內A的濃度減少0.15mol/L-0.06mol/L=0.09mol/L,則A為反應物,C的濃度增加0.11mol/L-0.05mol/L=0.06mol/L,則C為生成物,由物質的濃度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可知,A、C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0.09mol/L:0.06mol/L=3:2;由題意可知,反應過程中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沒有變化,則該反應是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所以B為生成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A(g)B(g)+2C(g)。由分析可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A(g)B(g)+2C(g),故A錯誤;由分析可知,B為反應的生成物,故B錯誤;由分析可知,B為反應的生成物,故C正確;該反應是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反應中容器內氣體的壓強始終不變,則容器內氣體的壓強不再變化不能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無法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故D錯誤;故選C。7.(24-25高一下·四川綿陽·期中)某溫度下,向一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NH3發(fā)生吸熱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充分反應后可生成3molH2 B.充入He使壓強增大,反應速率不變C.升高溫度可使反應速率加快 D.反應達最大限度時,N2的濃度不再變化【答案】A【解析】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完全,向容器中充入2molNH3,即使充分反應,NH3也不能全部轉化為N2和H2,所以生成H2的物質的量小于3mol,A錯誤;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He,雖然壓強增大,但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變,根據反應速率與濃度的關系,反應速率不變,B正確;升高溫度,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有效碰撞次數增多,反應速率加快,C正確;反應達到最大限度即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此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的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所以N2的濃度不再變化,D正確;故選A。8.(24-25高一下·黑龍江牡丹江·期中)對于反應3A(g)+B(g)2C(g)+2D(g)在不同條件下的化學反應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應速率最快的是A.v(A)=3mol·(L·min)-1 B.v(B)=1mol·(L·min)-1C.v(C)=8mol·(L·min)-1 D.v(D)=4mol·(L·min)-1【答案】C【解析】同一化學反應中,同一段時間內,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計量數之比;先把不同物質的反應速率換算成同一物質的反應速率再進行比較,且要統(tǒng)一單位,本題可統(tǒng)一轉化成物質A表示的反應速率,據此分析解題。v(A)=3mol·(L·min)-1;v(A)=3v(B)=3×1mol·(L·min)-1=3mol·(L·min)-1;v(A)=1.5v(B)=1.5×8mol·(L·min)-1=12mol·(L·min)-1;v(A)=1.5v(D)=1.5×4mol·(L·min)-1=6mol·(L·min)-1;綜上所述,C項換算成A表示的反應速率最快,符合題意,故選C。9.(24-25高一下·廣東深圳·期中)在一定溫度下,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4HCl(g)+O2(g)2H2O(g)+2Cl2(g)下列能說明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A.2v正(O2)=v正(Cl2)B.HCl的體積分數不再變化C.斷開4molH﹣Cl鍵的同時,生成4molH﹣O鍵D.HCl、O2、H2O、Cl2四種氣體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4:1:2:2【答案】B【解析】根據反應式,正反應中和的速率關系為,此比例由化學計量數決定,無論是否平衡均成立,故不能作為平衡標志,A錯誤;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不變,的體積與的物質的量直接相關,當體積分數不變時,說明的物質的量不在變化,該反應達到平衡,B正確;斷開4molH-Cl鍵的同時,生成4molH-O鍵,表示的都是正反應速率,無法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C錯誤;四種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1:2:2,為化學計量數之比,無法判斷各組分的物質的量是否繼續(xù)變化,無法判斷平衡狀態(tài),D錯誤;故選B。10.(24-25高一下·廣東·期中)在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研究反應(g,紅棕色)(g,無色),反應過程中兩種氣體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曲線甲代表NO2B.達到反應限度時,反應物氣體的轉化率為40%C.X點時,曲線乙對應物質的生成速率小于消耗速率D.可根據容器內氣體顏色變化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答案】D【解析】根據圖像可判斷達到平衡時,甲曲線表示的物質減少了0.06mol,乙曲線表示的物質增加了0.12mol,二者的變化量之比是1:2,所以曲線甲代表N2O4,A錯誤;由題干圖像信息可知,達到反應限度時,反應物氣體的轉化率為=,B錯誤;X點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NO2還在增大,故其生成速率大于其消耗速率,C錯誤;NO2為紅棕色,N2O4無色,若容器中氣體顏色深淺不變,即說明NO2的濃度不變,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D正確;故選D。提升專練11.(24-25高一下·陜西商洛·期中)一定溫度下,在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X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前5minM的平均反應速率為B.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X的轉化率為60%C.其他條件保持不變,增大Y的用量,反應速率增大D.混合氣體密度不變,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答案】C【解析】前5minX的平均反應速率為,同一化學反應用不同物質表達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M的平均反應速率為:,A正確;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X的轉化率為,B正確;Y為固體,其他條件保持不變,增大Y的用量,不能改變反應速率,C錯誤;混合氣體密度,V不變,m總變化,密度變化,當密度不再變化時,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D正確;故選C。12.(24-25高一下·廣東汕頭·期中)過量鐵粉與一定量的稀鹽酸反應。為了加快此反應速率,且不改變H2的產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①加H2O
②加NaOH固體
③滴入幾滴濃鹽酸
④再加少量鐵粉
⑤加NaCl溶液
⑥滴入幾滴硫酸銅溶液
⑦升高溫度(不考慮鹽酸揮發(fā))A.⑥⑦ B.③④⑦ C.③⑦ D.③⑥⑦【答案】A【解析】①加H2O,氫離子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但氫離子的物質的量不變,所以不改變H2的產量,故錯誤;②加NaOH固體,消耗氫離子,氫離子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氫離子的物質的量減小,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減少,故錯誤;③滴入幾滴濃鹽酸,氫離子濃度增大,加快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且但H2的產量變大,故錯誤;④再加少量鐵粉,氫離子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H2的產量也不變,故錯誤;⑤加氯化鈉溶液,相當于稀釋鹽酸,反應速率變慢,氫離子物質的量不變,H2的產量不變,故錯誤;⑥滴加硫酸銅溶液,鐵把銅置換出來,形成原電池,故反應速率加快,鐵粉過量,氫離子物質的量不變,H2的產量不變,故正確;⑦升高溫度(不考慮鹽酸揮發(fā)),加快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且不改變H2的產量,故正確;符合題意的為⑥⑦,故答案選A。13.(24-25高一下·湖北宜昌·期中)某溫度下,在3L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發(fā)生反應:3A(g)+bB(g)cC(g)+2D(s),12s時生成C的物質的量為1.2mol。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圖中兩曲線相交時,v正(A)=v逆(A)B.0~2s,D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1mol·L-1·s-1C.化學計量系數b∶c=1∶2D.12s時,B的轉化率為75%【答案】C【解析】提取圖中信息,可得出:起始濃度:c(A)=0.8mol/L,c(B)=0.5mol/L,12s時濃度:c(A)=0.2mol/L,c(B)=0.3mol/L,12s時c(C)==0.4mol/L,則可建立如下三段式:依據相同時間內,各物質的濃度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得出3:b:c=0.6:0.2:0.4,從而得出b=1,c=2。圖中兩曲線相交之后,兩種反應物的濃度繼續(xù)減小,則反應未達到平衡,v正(A)>v逆(A),A不正確;D呈固態(tài),不能用D的濃度變化表示平均反應速率,B不正確;由分析可知,化學計量系數b∶c=1∶2,C正確;12s時,B的轉化率為=40%,D不正確;故選C。14.(24-25高一下·天津西青·期中)在一定溫度下,在密閉容器中投入X(g)和Y(g),發(fā)生反應生成Z(g)。測得各物質濃度與時間關系如圖所示(提示:凈反應速率等于正、逆反應速率之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點: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B.b點:凈反應速率等于零,且此時容器內氣體的壓強與開始時的比為9∶13C.上述可逆反應中X、Y、Z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3∶1∶2D.該可逆反應在該反應條件下達到最大限度時,Y的平衡轉化率為60%【答案】D【解析】由圖可知,反應中X、Y的濃度減小,Z的濃度增大,則X、Y是反應物,Z是生成物,由物質的量濃度的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可知,反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0.8-0.2)mol/L∶(0.5-0.3)mol/L∶0.4mol/L=3∶1∶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X+Y2Z。由圖可知,a點時,反應未達到平衡,是平衡的形成過程,所以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故A正確;由圖可知,b點時,反應達到平衡,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所以凈反應速率等于零;設容器體積為aL,由相同條件下氣體的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可知,平衡時容器內氣體的壓強與開始時的比為:aL×0.9mol/L∶aL×1.3mol/L=9∶13,故B正確;由分析可知,X、Y、Z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3∶1∶2,故C正確;由圖可知,平衡時Y的濃度為0.3mol/L,則Y的平衡轉化率為=40%,故D錯誤;故選D。15.(24-25高一下·廣東汕頭·期中)一定條件下,將3molA氣體和1molB氣體混合于固定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3A(g)+B(g)4C(g)+2D(g)。2min末該反應達到平衡,生成D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A.到達平衡時C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8mol·L-1B.反應過程中A和B的轉化率之比為3∶1C.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隨反應進行而減小D.從開始到平衡,用D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0.2mol·L-1·min-1【答案】B【分析】由圖可知,2min后D的物質的量為0.8mol且不再改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可列三段式:,據此回答。【解析】根據分析可知,到達平衡時C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8mol·L-1,A正確;根據三段式可知,反應過程中A和B的轉化率都為40%,轉化率之比為1∶1,B錯誤;該反應為氣體物質的量增大的反應,混合氣體總質量不變,根據,則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隨反應進行而減小,C正確;從開始到平衡(2min),D的物質的量變化量為0.8mol,則用D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0.2mol·L-1·min-1,D正確;故選B。16.(24-25高一下·四川涼山·期中)某溫度時,在2L恒容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1)由圖中的數據分析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內X的平均反應速率為,內Z的平均反應速率為。(3)后Z的生成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時Z的生成速率。(4)反應前的壓強與平衡時的壓強之比為。(5)對于該反應,改變其中一個條件,則生成Z的速率怎樣變化?(填“增大”、“減小”或“不變”)①升高溫度:。②加入X:。③增大容器容積:。(6)在兩個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兩個可逆反應:(甲)X(g)?2Y(g)+Z(s)(乙)A(s)+2B(g)?C(g)+D(g)當下列物理量不再發(fā)生變化時,其中能表明(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是;能表明(乙)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是。①混合氣體的密度
②反應容器中生成物的百分含量③反應物的消耗速率與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系數之比④混合氣體的壓強⑤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⑥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答案】(1)3X(g)+Y(g)?2Z(g)(2)0.075mol?L-1?min-10.040mol?L-1?min-1(3)等于(4)21∶17(5)增大增大減小(6)①②③④⑤⑥①②③⑤【解析】(1)隨著反應的進行,X、Y物質的量減小直至5min不變,Z物質的量增大直至5min不變,則X、Y為反應物,Z為生成物,反應為可逆反應,5min后達到平衡,X、Y、Z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等于物質的量的變化量之比,為:0.6∶0.2∶0.4=3∶1∶2,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容器的體積為2L,則內X的平均反應速率v(X)==;內Z的平均反應速率v(Z)==。(3)由圖可知5min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不再改變,則5min時反應得到平衡狀態(tài),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不再改變,則后Z的生成速率等于時Z的生成速率。(4)恒溫恒容條件下,氣體的壓強比=氣體總物質的量之比,則反應前的壓強與平衡時的壓強之比=(1.0+1.0+0.1)mol∶(0.8+0.5+0.4)mol=21∶17。(5)①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增大,則生成Z的速率增大;②加入X,X的濃度增大,反應物濃度增大,則生成Z的速率增大;③增大容器容積,氣體壓強減小(或氣體物質的量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則生成Z的速率減小。(6)由題可知,甲反應為:X(g)?2Y(g)+Z(s),乙反應為:A(s)+2B(g)?C(g)+D(g),①由于甲、乙反應都有固體參與,氣體質量是變量,容器的容積不變,所以密度是變量,密度不變時甲、乙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②反應容器中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不變時,說明生成物濃度不變,甲、乙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③反應物的消耗速率與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系數之比,即正逆反應速率相等,甲、乙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④恒溫時,甲反應氣體物質的量增加,如果氣體壓強不再改變,說明甲達到平衡狀態(tài);乙是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的可逆反應,壓強始終不變,所以壓強不變無法判斷乙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⑤對于反應乙,氣體質量是變量,氣體物質的量不變,所以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是變量,對于反應甲,正反應是氣體質量減小且氣體物質的量增加的方向,根據可知,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是變量,所以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時,可判斷甲、乙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⑥反應甲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是變量、反應乙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是恒量,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變,說明甲達到平衡狀態(tài),但是不能判斷乙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綜上,能表明(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是①②③④⑤⑥,能表明(乙)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是①②③⑤,故答案為:①②③④⑤⑥;①②③⑤。17.(24-25高一下·廣東汕頭·期中)請回答下列問題:Ⅰ.在2L密閉容器內,t℃時發(fā)生反應:N2(g)+3H2(g)2NH3(g),在體系中,n(N2)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時間(min)012345N2的物質的量(mol)0.200.100.080.060.060.06(1)上述反應在第5min時,N2的轉化率為。(2)用H2表示從0~2min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H2)=。(3)t℃時,在4個均為2L密閉容器中不同投料下進行合成氨反應。根據在相同時間內測定的結果,判斷該反應進行最慢的為_______。A.v(NH3)=0.05m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軟件行業(yè)人工智能在智能客服中的應用可行性分析報告
- 盤扣式滿堂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
- 移動腳手架安裝步驟
- 機關車隊考勤管理制度
- 感染微環(huán)境調控-洞察及研究
- 自由曲面光學引擎設計-洞察及研究
- 老年癡呆預防-洞察及研究
- 電磁約束應用-洞察及研究
- 指甲健康預警系統(tǒng)-洞察及研究
- 信息素定量分析-洞察及研究
- DB52T 1496-2020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設計規(guī)程
- 發(fā)電廠新員工培訓
- 《機器人傳感技術》教學大綱
- 2022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tǒng)技術培訓
- T-CPA 006-2024 造紙用濕強劑 聚酰胺環(huán)氧氯丙烷PAE
- 2024年廣東省廣州市市中考化學試卷真題(含答案)
- 體育產業(yè)投資發(fā)展招商引資協(xié)議書
- 蘇科版本數學全部概念
- 血脂康膠囊的代謝組學研究
-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組織章程樣本
- 政務大模型產業(yè)圖譜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