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國的地理差異章末復習課件-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_第1頁
第六章中國的地理差異章末復習課件-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_第2頁
第六章中國的地理差異章末復習課件-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_第3頁
第六章中國的地理差異章末復習課件-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_第4頁
第六章中國的地理差異章末復習課件-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中國的地理差異目錄CONTENTSA知識結構B專題講練C章末訓練

降低越少階梯狀西牧東耕東密西疏高低高于低于多于少于大小有落葉闊葉林水田小麥大高陸運西北地區(qū)秦嶺-淮河400一、二

【區(qū)域認知】區(qū)域的劃分——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我們在認識區(qū)域的時候會根據需要劃分出不同尺度、不同

種類的區(qū)域。地理分界線在區(qū)域劃分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借助

不同的地理分界線可以將地表分為不同的區(qū)域。比如自然區(qū)

域、人文區(qū)域、經濟區(qū)域等。一、我國一些重要地理分界線

我們在之前的學習中已經認識了一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如下圖所示:①

?分界線②

?分界線③

?年降水量線④1月

?等溫線⑤

?線第一、二級階梯

第二、三級階梯

400毫米

0℃

秦嶺—淮河

這些分界線只是其中一部分。我們還學習了省級行政區(qū)分

界線、人口分界線、溫度帶分界線、干濕地區(qū)分界線、氣候類

型分界線、內外流區(qū)分界線、農牧分界線等。

典例1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地理環(huán)境差異明顯。下左圖為我國

幾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分布示意圖,下右圖為甲地氣溫曲線和降

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1)~(3)題。(1)①線以東地區(qū)與西北地區(qū)相比,河流(

D

)A.

水量小B.

河網密度小C.

以內流河為主D.

航運價值大D

典例1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地理環(huán)境差異明顯。下左圖為我國

幾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分布示意圖,下右圖為甲地氣溫曲線和降

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1)~(3)題。(2)甲地在左圖中最精準的定位是(

C

)A.

④以南B.

④以北C.

①以東,④以北D.

①以西,④以北C

典例1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地理環(huán)境差異明顯。下左圖為我國

幾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分布示意圖,下右圖為甲地氣溫曲線和降

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1)~(3)題。(3)②線可以說明(

B

)A.

東側人口稀疏,因為海拔高,資源少B.

東側人口稠密,因為地形平坦,氣候濕潤C.

東側人口數量少,因為氣候涼爽宜居D.

西側人口數量多,因為河湖豐富宜居B二、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

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除課本講述的之外,還有以下

幾點。溫度帶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干濕地區(qū)半濕潤區(qū)與濕潤區(qū)的分界線植被類型落葉闊葉林與常綠闊葉林的分界線河流流域秦嶺是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分水嶺區(qū)域劃分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的分界線三、大興安嶺的地理意義

仿照秦嶺—淮河的地理意義,分析大興安嶺的地理意義。項目西側界線東側地形區(qū)內蒙古高原大興安嶺東北平原地勢特點第二級階梯第三級階梯年降水量<400毫米>400毫米季風非季風區(qū)季風區(qū)項目西側界線東側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大興安嶺溫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草原森林農業(yè)類型畜牧業(yè)為主種植業(yè)為主區(qū)域劃分西北地區(qū)北方地區(qū)續(xù)表

典例2

操碎了心的中國天氣網又推出全國秋褲預警地圖,告訴

你有一種愛叫“年年喊你穿秋褲”。讀全國秋褲預警地圖,完

成(1)~(2)題。(1)與圖中秋褲分割線大體吻合的地理分界線有(

D

)①1月0℃等溫線

②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③人口地理分界線

④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④D

典例2

操碎了心的中國天氣網又推出全國秋褲預警地圖,告訴

你有一種愛叫“年年喊你穿秋褲”。讀全國秋褲預警地圖,完

成(1)~(2)題。(2)秋褲預警地圖反映出我國(

A

)A.

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B.

氣溫從北向南遞減C.

夏季東西氣溫差異大D.

氣溫從西北向東南遞減A

一、單項選擇題

秦嶺穿越陜西省南部,綿延1

600多千米,是我國重要的地

理分界線。下圖為陜西省及周邊地區(qū)簡圖。據此完成1~2題。1.下列關于秦嶺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C

)A.200毫米年降水量線大致穿過的地區(qū)B.

熱帶與亞熱帶分界線C.1月0℃等溫線大致穿過的地區(qū)D.

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C1234567891011

秦嶺穿越陜西省南部,綿延1

600多千米,是我國重要的地

理分界線。下圖為陜西省及周邊地區(qū)簡圖。據此完成1~2題。2.與陜南地區(qū)相鄰的省級行政區(qū)不包括(

D

)A.

川B.

甘C.

鄂D.

內蒙古D1234567891011

秦嶺穿越陜西省南部,綿延1

600多千米,是我國重要的地

理分界線。下圖為陜西省及周邊地區(qū)簡圖。據此完成1~2題。

讀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局部地區(qū)示意圖,完成3~4題。3.土地利用類型以耕地為主的是(

C

)A.Ⅰ、ⅡB.Ⅲ、ⅣC.Ⅱ、ⅢD.Ⅰ、ⅣC12345678910114.下列自然景觀和人類活動,與區(qū)域Ⅲ相符合的是(

C

)A.

傳統民居墻厚、窗小B.

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C.

水運是傳統的交通運輸方式D.

主要的糧食作物有小麥、青稞C1234567891011

讀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局部地區(qū)示意圖,完成3~4題。

(人地協調觀·傳統苗居)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

地理知識。讀圖,完成5~6題。

12345678910115.對圖中各地飲食習慣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B

)A.

①—饅頭、包子B.

②—湯圓、刀削面C.

③—手抓肉D.

④—酥油茶B1234567891011

(人地協調觀·傳統苗居)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

地理知識。讀圖,完成5~6題。6.對傳統苗居的敘述,合理的是(

B

)A.

傳統苗居建筑有利于防火B(yǎng).

閣樓貯藏糧食有利于防潮隔濕C.

臥室主要分布在生產中心層D.

屋頂坡度大體現該地區(qū)干旱少雨B1234567891011

(人地協調觀·傳統苗居)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

地理知識。讀圖,完成5~6題。

讀唐代詩人杜甫的主要足跡簡圖,完成7~9題。12345678910117.杜甫平生未涉足(

D

)A.

南方地區(qū)B.

北方地區(qū)C.

西北地區(qū)D.

青藏地區(qū)D1234567891011

讀唐代詩人杜甫的主要足跡簡圖,完成7~9題。8.圖中各省簡稱及省級行政中心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A

)A.

丙—隴—蘭州B.

甲—冀—鄭州C.

丁—渝—成都D.

庚—湘—湘潭A1234567891011

讀唐代詩人杜甫的主要足跡簡圖,完成7~9題。9.從地理位置的角度看,有關杜甫詩句描述搭配正確的是

D

)A.

甲—“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B.

乙—“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C.

丙—“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D.

庚—“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D1234567891011

讀唐代詩人杜甫的主要足跡簡圖,完成7~9題。二、非選擇題10.讀我國農業(yè)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該圖反映了我國農業(yè)東西部有明顯的差異,圖中的NE-

SW一線大致和我國

毫米年降水量線重合,該線以西的

農業(yè)類型以

為主。400

畜牧業(yè)

123456789101110.讀我國農業(yè)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2)在我國東部,南、北方地區(qū)一般以秦嶺—淮河線為界。

從耕地類型上看,北方以

為主;從糧食作物上看,南

方以

為主。(3)導致“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的主要因素

?。旱地

水稻

氣候(氣溫和降水)

123456789101111.我國地域遼闊,區(qū)域差異大。下圖示意我國油菜盛花期的

差異。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綜合地理位置、

和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

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qū)域,分別是:①

地區(qū);

地區(qū);③

地區(qū);④

地區(qū)。自然地理

北方

南方

西北

青藏

123456789101111.我國地域遼闊,區(qū)域差異大。下圖示意我國油菜盛花期的

差異。讀圖,回答下列問題。(2)山脈往往成為劃分地理區(qū)域的自然界線,圖中的山脈

A

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秦嶺

1234567891011(3)四大地理區(qū)域中,位于我國季風區(qū)的是

?

(填序號)兩個區(qū)域,劃分這兩個區(qū)域的主導因素是

?

?。①

氣候

(氣溫和降水)

11.我國地域遼闊,區(qū)域差異大。下圖示意我國油菜盛花期的

差異。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234567891011(4)油菜在我國種植廣泛,但主要集中分布在

(填序

號)區(qū)域。油菜花海可作為特色旅游資源,讀圖可知,四地油

菜盛花期不同,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②

緯度位置

11.我國地域遼闊,區(qū)域差異大。下圖示意我國油菜盛花期的

差異。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234567891011(5)①區(qū)域內的東北林區(qū)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qū),植被以針

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為主。針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