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及管理規(guī)范培訓考題有答案_第1頁
2025年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及管理規(guī)范培訓考題有答案_第2頁
2025年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及管理規(guī)范培訓考題有答案_第3頁
2025年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及管理規(guī)范培訓考題有答案_第4頁
2025年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及管理規(guī)范培訓考題有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及管理規(guī)范培訓考題有答案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40分)1.正確的抗菌治療方案需考慮()A.患者感染病情B.感染的病原菌種類C.抗菌藥作用特點D.以上3項答案:D??咕委煼桨傅闹贫ㄐ枰C合考慮患者感染病情,如感染的嚴重程度、部位等;明確感染的病原菌種類,以便針對性選擇藥物;同時要結合抗菌藥的作用特點,包括抗菌譜、藥代動力學等。2.可輔以抗菌藥局部應用的情況有()A.化膿性胸膜炎大量胸腔積液B.反復發(fā)作性尿路感染C.隱球菌腦膜炎D.化膿性腹膜炎答案:C。隱球菌腦膜炎可在全身用藥的基礎上輔以兩性霉素B等藥物鞘內(nèi)注射等局部應用。化膿性胸膜炎大量胸腔積液主要是全身用藥配合胸腔穿刺引流等;反復發(fā)作性尿路感染以全身抗感染為主;化膿性腹膜炎也是以全身使用抗菌藥物治療為主。3.下列哪種情況有抗菌藥聯(lián)合用藥指征()A.慢支急性發(fā)作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嚴重細菌感染C.急性腎盂腎炎D.急性細菌性肺炎答案: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嚴重細菌感染,為了擴大抗菌譜,盡快控制感染,有聯(lián)合用藥指征。慢支急性發(fā)作、急性腎盂腎炎、急性細菌性肺炎多數(shù)情況下單一抗菌藥物治療即可。4.下列情況何種是預防用藥的適應()A.昏迷B.中毒C.上呼吸道感染D.人工關節(jié)移植手術答案:D。人工關節(jié)移植手術屬于清潔-污染手術,為預防手術部位感染,可在術前合理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昏迷、中毒、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不常規(guī)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5.腎功能減退時,需調(diào)整給藥劑量的藥物為()A.氨基糖苷類B.克林霉素C.利福平D.大環(huán)內(nèi)酯類答案:A。氨基糖苷類主要經(jīng)腎臟排泄,腎功能減退時藥物排泄減少,易在體內(nèi)蓄積,需調(diào)整給藥劑量??肆置顾亍⒗F?、大環(huán)內(nèi)酯類在腎功能減退時一般不需要大幅調(diào)整劑量。6.外科手術預防用藥多數(shù)不超過()A.手術后3天B.術后24小時C.術后1周D.用至患者出院答案:B。外科手術預防用藥一般在術前0.5-2小時內(nèi)給藥,或麻醉開始時給藥,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或失血量大于1500ml,可術中追加一次,總的預防用藥時間不超過24小時,個別情況可延長至48小時。7.肝功能減退時,不需調(diào)整給藥劑量的藥物為()A.氯霉素B.慶大霉素C.紅霉素酯化物D.利福平答案:B。慶大霉素主要經(jīng)腎臟排泄,肝功能減退時一般不需要調(diào)整劑量。氯霉素、紅霉素酯化物、利福平主要在肝臟代謝,肝功能減退時可能需要調(diào)整劑量。8.新生兒感染治療不宜選用()A.環(huán)丙沙星B.頭孢曲松C.青霉素D.以上都是答案:A。環(huán)丙沙星屬于喹諾酮類藥物,可影響軟骨發(fā)育,新生兒禁用。頭孢曲松、青霉素在新生兒感染治療中可根據(jù)情況合理使用。9.妊娠期不宜選用的抗菌藥有()A.青霉素B.頭孢呋辛C.環(huán)丙沙星D.頭孢曲松答案:C。環(huán)丙沙星屬于喹諾酮類,可影響胎兒軟骨發(fā)育,妊娠期不宜選用。青霉素、頭孢呋辛、頭孢曲松在妊娠期使用相對安全。10.氨基糖苷類對以下那種細菌抗菌活性差()A.大腸埃希菌B.肺炎鏈球菌C.銅綠假單胞菌D.肺炎克雷伯菌答案:B。氨基糖苷類對需氧革蘭陰性桿菌如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有較好的抗菌活性,而對肺炎鏈球菌等革蘭陽性球菌抗菌活性差。11.對產(chǎn)生超廣譜β-內(nèi)酰胺酶的細菌感染的患者進行治療時宜首選()類抗生素。A.碳青霉烯類B.氯霉素類C.大環(huán)內(nèi)酯類D.氨基糖苷類答案:A。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對超廣譜β-內(nèi)酰胺酶穩(wěn)定,是治療產(chǎn)超廣譜β-內(nèi)酰胺酶細菌感染的首選藥物。氯霉素類、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氨基糖苷類對這類細菌感染效果不佳。12.引起醫(yī)院內(nèi)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A.革蘭陽性菌B.革蘭陰性菌C.真菌D.支原體答案:B。醫(yī)院內(nèi)感染的致病菌以革蘭陰性菌為主,如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等。13.在細菌所引起的醫(yī)院內(nèi)感染中,以()感染在我國最常見。A.尿路感染B.術后傷口感染C.肺部感染D.皮膚感染答案:C。在我國醫(yī)院內(nèi)感染中,肺部感染最為常見,這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患者自身抵抗力、醫(yī)療操作(如機械通氣等)等。14.抗菌藥物的選擇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療院內(nèi)感染的關鍵和重要措施,以下哪項說法不正確()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B.盡量避免皮膚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藥物C.聯(lián)合使用必須有嚴格指征D.發(fā)熱原因不明者應使用抗菌藥物答案:D。發(fā)熱原因不明者在未明確病原菌前,不應盲目使用抗菌藥物,以免掩蓋病情、導致耐藥菌產(chǎn)生等。病毒性感染者使用抗菌藥物無效;盡量避免皮膚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藥物,防止耐藥和過敏等;聯(lián)合使用抗菌藥物必須有嚴格指征。15.下列哪種手術宜預防性應用抗生素()A.疝修補術B.甲狀腺腺瘤摘除術C.乳房纖維瘤切除術D.開放性骨折清創(chuàng)內(nèi)固定術答案:D。開放性骨折清創(chuàng)內(nèi)固定術屬于清潔-污染手術或污染手術,有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的指征。疝修補術、甲狀腺腺瘤摘除術、乳房纖維瘤切除術一般屬于清潔手術,通常不需要預防性使用抗生素。16.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療應選用()A.青霉素B.頭孢拉啶C.頭孢哌酮D.萬古霉素答案:D。萬古霉素是治療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首選藥物。青霉素、頭孢拉啶、頭孢哌酮對MRSA無效。17.抗菌藥物療程因感染不同而異,一般宜用至體溫正常、癥狀消退后幾小時,特殊情況,妥善處理()A.24hB.48hC.72-96hD.96h答案:C??咕幬锆煶桃话阋擞弥馏w溫正常、癥狀消退后72-96小時,但敗血癥、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化膿性腦膜炎、傷寒、布魯菌病、骨髓炎、深部真菌病、結核病等需較長的療程方能徹底治愈,并防止復發(fā)。18.急性細菌性咽炎及扁桃體炎的病原菌主要為()A.A組溶血性鏈球菌B.肺炎鏈球菌C.流感嗜血桿菌D.葡萄球菌答案:A。急性細菌性咽炎及扁桃體炎的病原菌主要為A組溶血性鏈球菌,治療首選青霉素。19.老年人和兒童在應用抗菌藥時,最安全的品種是()A.氟喹諾酮類B.氨基糖苷類C.β-內(nèi)酰胺類D.氯霉素類答案:C。β-內(nèi)酰胺類抗生素(如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等)安全性相對較高,在老年人和兒童中應用較為廣泛。氟喹諾酮類可影響軟骨發(fā)育,兒童禁用;氨基糖苷類有耳毒性和腎毒性;氯霉素類可引起灰嬰綜合征等不良反應,兒童使用受限。20.預防用抗菌藥物藥缺乏指征(無效果,并易導致耐藥菌感染)的是()A.免疫抑制劑應用者B.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發(fā)熱的患者C.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D.以上都是答案:D。免疫抑制劑應用者、普通感冒等病毒性疾病發(fā)熱患者、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等在沒有明確細菌感染證據(jù)時,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缺乏指征,不僅無效果,還易導致耐藥菌感染。二、多選題(每題3分,共30分)1.抗菌藥物的不合理應用表現(xiàn)在諸多方面()A.無指征的預防用藥B.無指征的治療用藥C.抗菌藥物品種、劑量的選擇錯誤D.給藥途徑、給藥次數(shù)不合理E.療程不合理答案:ABCDE。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包括無指征的預防用藥和治療用藥,抗菌藥物品種、劑量選擇錯誤,給藥途徑、給藥次數(shù)不合理以及療程不合理等多個方面。2.以下抗菌藥物中,屬濃度依賴性的有()A.氨基糖苷類B.氟喹諾酮類C.β-內(nèi)酰胺類D.大環(huán)內(nèi)酯類E.克林霉素答案:AB。濃度依賴性抗菌藥物的殺菌作用取決于峰濃度,氨基糖苷類和氟喹諾酮類屬于此類。β-內(nèi)酰胺類、大環(huán)內(nèi)酯類、克林霉素屬于時間依賴性抗菌藥物。3.外科手術預防用藥目的()A.預防手術后切口感染B.清潔-污染或污染手術后手術部位感染C.預防呼吸道感染D.術后可能發(fā)生的全身性感染。E.預防消化道感染答案:ABD。外科手術預防用藥目的主要是預防手術后切口感染、清潔-污染或污染手術后手術部位感染以及術后可能發(fā)生的全身性感染,而不是主要預防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4.抗菌藥物分哪三類進行分級管理()A.非限制使用B.限制使用C.特殊使用D.隨意使用E.經(jīng)驗使用答案:ABC。抗菌藥物分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類進行分級管理,沒有隨意使用和經(jīng)驗使用這種分級方式。5.抗菌藥物治療方案應綜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種類及抗菌藥物特點制訂,根據(jù)什么制訂抗菌藥物治療方案()A.病原菌B.感染部位C.感染嚴重程度D.患者的體溫E.患者的生理、病理情況答案:ABCE??咕幬镏委煼桨笐鶕?jù)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嚴重程度以及患者的生理、病理情況制訂,而患者的體溫只是病情的一個表現(xiàn),不能單純根據(jù)體溫制訂治療方案。6.以下屬于時間依賴性的抗菌藥有()A.青霉素類B.頭孢菌素類C.紅霉素D.克林霉素E.氟喹諾酮類答案:ABCD。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紅霉素、克林霉素屬于時間依賴性抗菌藥物,氟喹諾酮類屬于濃度依賴性抗菌藥物。7.下列情況抗菌藥可聯(lián)合應用的是()A.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嚴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嚴重感染。B.單一抗菌藥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厭氧菌混合感染。C.單一抗菌藥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或敗血癥等重癥感染。D.需長程治療,但病原菌易對某些抗菌藥物產(chǎn)生耐藥性的感染,如結核病、深部真菌病。E.2種或2種以上病原菌感染。答案:ABCDE。以上情況均有抗菌藥物聯(lián)合應用的指征,聯(lián)合用藥可擴大抗菌譜、增強抗菌效果、延緩耐藥等。8.抗菌藥物治療失敗的原因可能有()A.細菌產(chǎn)生耐藥B.給藥途徑不當C.未根據(jù)藥代動力學特點用藥D.感染灶與藥物隔離E.宿主免疫功能低下答案:ABCDE??咕幬镏委熓〉脑虬毦a(chǎn)生耐藥、給藥途徑不當、未根據(jù)藥代動力學特點用藥、感染灶與藥物隔離以及宿主免疫功能低下等。9.以下哪些是正確的()A.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臨床藥理基礎是:熟悉選用藥物的適應癥、抗菌活性、藥代動力學和不良反應B.預防用藥僅適用于有一定指征的患者,不是所有手術都需要預防用抗菌藥物C.外科手術預防用藥的基本原則是根據(jù)手術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決定是否預防用抗菌藥物D.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E.發(fā)熱原因不明者若無明顯感染的征象可少量應用抗菌藥物答案:ABCD。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需要熟悉藥物的適應癥、抗菌活性、藥代動力學和不良反應;預防用藥有一定指征,并非所有手術都需要;外科手術預防用藥根據(jù)手術野污染情況決定;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才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發(fā)熱原因不明者若無明顯感染征象不應使用抗菌藥物。10.屬于特殊使用類抗菌藥物的有()A.第四代頭孢菌素B.碳青霉烯類C.萬古霉素、去甲萬古霉素D.抗真菌藥物E.喹諾酮類答案:ABCD。特殊使用類抗菌藥物包括第四代頭孢菌素、碳青霉烯類、萬古霉素、去甲萬古霉素、抗真菌藥物等。喹諾酮類不屬于特殊使用類抗菌藥物。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1.按照抗菌藥物臨床使用分級管理要求,將抗菌藥物分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與特殊使用三類。()答案:正確??咕幬锇凑张R床使用分級管理要求分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類。2.局部用藥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導致耐藥性和不易致過敏反應的殺菌劑,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等可局部應用。氨基糖苷類等可局部滴耳。()答案:錯誤。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等易產(chǎn)生過敏反應,一般不局部應用;氨基糖苷類有耳毒性,不可局部滴耳。3.預防應用抗菌藥物,術中需要追加的情況見于手術時間長(>3小時)或術中失血量大(>1500ml)。()答案:正確。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時,術中可追加一次預防用抗菌藥物。4.新生兒禁用四環(huán)素類、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可導致腦性核黃疸及溶血性貧血的磺胺類藥和呋喃類藥避免應用。()答案:正確。新生兒禁用四環(huán)素類(可引起牙齒黃染等)、喹諾酮類(影響軟骨發(fā)育),避免應用可導致腦性核黃疸及溶血性貧血的磺胺類藥和呋喃類藥。5.預防應用抗菌藥物要求Ⅱ類切口的停藥時間為3至7天。()答案:錯誤。Ⅱ類切口預防用藥總的預防用藥時間不超過24小時,個別情況可延長至48小時,不是3至7天。6.術前已存在細菌性感染的手術,屬抗菌藥治療性應用,不屬預防應用范疇。()答案:正確。術前已存在細菌性感染的手術,使用抗菌藥物是為了治療感染,不屬于預防用藥范疇。7.頭孢吡肟(馬斯平)屬于第四代頭孢菌素,亞胺培南/西司他?。ㄌ┠埽儆谔记嗝瓜╊惪咕幬?。()答案:正確。頭孢吡肟是第四代頭孢菌素,亞胺培南/西司他丁是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8.抗菌藥物療程因感染不同而異,一般宜用至體溫正常、癥狀消退后72~96小時。()答案:正確。一般情況下抗菌藥物療程宜用至體溫正常、癥狀消退后72-96小時,但特殊情況需延長療程。9.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術,或經(jīng)以上器官的手術不需預防用抗菌藥物。()答案:錯誤。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術,或經(jīng)以上器官的手術,根據(jù)情況可能需要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10.引起醫(yī)院內(nèi)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革蘭陽性菌。()答案:錯誤。引起醫(yī)院內(nèi)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革蘭陰性菌。四、簡答題(每題10分,共10分)簡述抗菌藥物治療性應用的基本原則。答:抗菌藥物治療性應用的基本原則如下:1.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根據(jù)患者的癥狀、體征及血、尿常規(guī)等實驗室檢查結果,初步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以及經(jīng)病原檢查確診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由真菌、結核分枝桿菌、非結核分枝桿菌、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立克次體及部分原蟲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缺乏細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證據(jù),診斷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無指征應用抗菌藥物。2.盡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據(jù)病原種類及細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抗菌藥物:抗菌藥物品種的選用原則上應根據(jù)病原菌種類及病原菌對抗菌藥物敏感或耐藥,即細菌藥物敏感試驗(以下簡稱藥敏)的結果而定。因此有條件的醫(yī)療機構,住院病人必須在開始抗菌治療前,先留取相應標本,立即送細菌培養(yǎng),以盡早明確病原菌和藥敏結果;門診病人可以根據(jù)病情需要開展藥敏工作。危重患者在未獲知病原菌及藥敏結果前,可根據(jù)患者的發(fā)病情況、發(fā)病場所、原發(fā)病灶、基礎疾病等推斷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結合當?shù)丶毦退帬顩r先給予抗菌藥物經(jīng)驗治療,獲知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結果后,對療效不佳的患者調(diào)整給藥方案。3.按照藥物的抗菌作用特點及其體內(nèi)過程特點選擇用藥:各種抗菌藥物的藥效學(抗菌譜和抗菌活性)和人體藥代動力學(吸收、分布、代謝和排出過程)特點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臨床適應證。臨床醫(yī)師應根據(jù)各種抗菌藥物的上述特點,按臨床適應證(參見“各類抗菌藥物適應證和注意事項”)正確選用抗菌藥物。4.抗菌藥物治療方案應綜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種類及抗菌藥物特點制訂:根據(jù)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嚴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況制訂抗菌藥物治療方案,包括抗菌藥物的選用品種、劑量、給藥次數(shù)、給藥途徑、療程及聯(lián)合用藥等。在制訂治療方案時應遵循下列原則。-品種選擇:根據(jù)病原菌種類及藥敏結果選用抗菌藥物。-給藥劑量:按各種抗菌藥物的治療劑量范圍給藥。治療重癥感染(如敗血癥、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等)和抗菌藥物不易達到的部位的感染(如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等),抗菌藥物劑量宜較大(治療劑量范圍高限);而治療單純性下尿路感染時,由于多數(shù)藥物尿藥濃度遠高于血藥濃度,則可應用較小劑量(治療劑量范圍低限)。-給藥途徑:輕癥感染可接受口服給藥者,應選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藥物,不必采用靜脈或肌內(nèi)注射給藥。重癥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療應予靜脈給藥,以確保藥效;病情好轉(zhuǎn)能口服時應及早轉(zhuǎn)為口服給藥??咕幬锏木植繎靡吮M量避免:皮膚黏膜局部應用抗菌藥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達到有效濃度,反易引起過敏反應或?qū)е履退幘a(chǎn)生,因此治療全身性感染或臟器感染時應避免局部應用抗菌藥物??咕幬锏木植繎弥幌抻谏贁?shù)情況,例如全身給藥后在感染部位難以達到治療濃度時可加用局部給藥作為輔助治療。某些皮膚表層及口腔、陰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藥物局部應用或外用,但應避免將主要供全身應用的品種作局部用藥。局部用藥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導致耐藥性和不易致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