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3.080
CCSA12
34
安徽省地方標準
DB34/T4032—2021
兒童福利機構孤獨癥兒童康復工作規(guī)范
StandardforrehabilitationofautisticchildreninChildWelfareinstitutions
2021-09-30發(fā)布2021-10-30實施
安徽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34/T403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安慶市社會(兒童)福利院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民政廳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安慶市社會(兒童)福利院、安徽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安慶市民政局、合肥市
慧涵人力資源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張臻、汪沛、江源遠、董曉麗、周翔玲、謝萍、劉瑩、張旭、黃慧。
I
DB34/T4032—2021
兒童福利機構孤獨癥兒童康復工作規(guī)范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兒童福利機構孤獨癥兒童康復的基本要求、工作流程、檔案管理及服務質量控制。
本文件適用于兒童福利機構為孤獨癥兒童提供的康復服務。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10001.1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1部分:通用符號
GB/T10001.6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6部分:醫(yī)療保健符號
GB/T10001.9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9部分:無障礙設施符號
GB24436康復訓練器械安全通用要求
JGJ39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guī)范
MZ/T010兒童福利機構基本規(guī)范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孤獨癥兒童childrenwithautismspectrum
患有孤獨癥(又稱自閉癥)或孤獨性障礙等廣泛性發(fā)育障礙的0~18歲兒童。一般存在社會交往
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重復等行為表現。
3.2
孤獨癥兒童康復Rehabilitationofchildrenwithautism
采用多學科和多專業(yè)合作的團隊方式,對患有孤獨癥的兒童實施專業(yè)訓練和系統(tǒng)干預方案,預防或
減輕其后遺功能障礙程度,幫助孤獨癥兒童回歸社會的系列活動。
4基本要求
4.1服務原則
4.1.1早期長程
對孤獨癥兒童的康復以教育干預為主,應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早期干預、長期治療,強調每日干
預。對于可疑的患兒也應及時進行教育干預。
4.1.2科學系統(tǒng)
1
DB34/T4032—2021
應使用明確有效的方法對孤獨癥兒童進行系統(tǒng)的康復教育,既包括針對孤獨癥核心癥狀的干預訓練,
也包括促進兒童身體發(fā)育、防治疾病、減少問題行為、提高智能、促進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
方面的訓練。
4.1.3個體訓練
應在評估的基礎上針對孤獨癥兒童在智力、情緒、行為等方面的問題,開展有計劃的個體訓練。對
于重度孤獨癥兒童,早期康復訓練時的訓練人員比例宜為1:1,小組訓練時應當根據其發(fā)育水平和行為
特征進行分組。
4.1.4家庭參與
應給予孤獨癥兒童照護者支持和教育,提高參與程度,幫助照護者評估康復教育的適當性和可行性,
指導照護者選擇科學的訓練方法,妥善處理孤獨癥兒童康復教育與生活、工作的關系。
4.2場所要求
4.2.1康復場所設置
4.2.1.1康復場所的建筑面積宜為500m2以上,業(yè)務用房應不低于70%,室外活動場所適宜在400m2
以上??祻突顒邮壹拜o助用房宜符合JGJ39的要求。
4.2.1.2建筑設施分區(qū)合理,方便管理;公共區(qū)域內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應設有明顯標志,并應符合
MZ/T010、GB/T10001.1、GB/T10001.6和GB/T10001.9的要求。
4.2.1.3康復場所應設置但不限于下列功能室:評估室、個訓室、多功能教室、集體訓練室、感統(tǒng)訓
練室、語言訓練室。
4.2.2設施設備
4.2.2.1康復場所應配有相應的認知訓練設備、感統(tǒng)訓練器具、音樂訓練設備、言語溝通訓練設備、
多感官訓練設備及康復效果評估工具等。
4.2.2.2康復訓練器械的安全性應符合GB24436的要求。
4.3人員要求
4.3.1人員配置
4.3.1.1應根據機構規(guī)模按一定比例配備醫(yī)師、康復治療師、特教老師、營養(yǎng)師和照護者。有條件的
機構可配備社會工作者、社區(qū)康復指導員和心理治療師等。
4.3.1.2康復治療師應具有醫(yī)學、康復治療技術、特殊教育、心理學、社會學等專業(yè)學歷或工作背景,
并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受過相關專業(yè)技術培訓。
4.3.1.3醫(yī)師與機構內康復兒童數量的配比宜不低于1:20;康復治療師與康復兒童的配比宜不低于
1:5;特教老師與康復兒童的比例宜達到1:6~1:8。
4.3.2培訓
4.3.2.1康復治療師應定期接受機構或外部提供的業(yè)務培訓,每年至少一次。
4.3.2.2照護者應定期接受家庭康復指導培訓,至少每月一次。
2
DB34/T4032—2021
5服務流程
5.1流程圖
開展孤獨癥兒童康復工作流程圖,見圖1。
圖1孤獨癥兒童康復工作流程
5.2基本情況調查
5.2.1應對每個進入機構接受康復服務的孤獨癥兒童開展基本情況調查。
5.2.2調查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個人基本信息、家庭成員情況、入學情況、健康狀況(視聽、言語、情
感、智力等功能)、患病史、興趣愛好等。基本情況調查內容,見附錄A。
5.3成立康復評估小組
5.3.1機構內應成立康復評估小組,小組成員不少于3人,包括醫(yī)師、康復治療師、特教老師,以上
人員需持有相應專業(yè)的資質證書。有條件的機構可請社會工作者、社區(qū)康復指導員、心理治療師參與評
估。
3
DB34/T4032—2021
5.3.2康復評估小組組長應由具備下列資格之一的人員擔任:
a)具備康復醫(yī)師資格,且從事孤獨癥兒童康復工作不少于1年;
b)具備康復治療師資質,且從事孤獨癥兒童康復工作不少于5年。
5.4康復前評估
5.4.1孤獨癥兒童進入機構兩周后,機構應在全面收集兒童相關診斷證明、體檢報告等基礎上,對其
進行全面、逐項地評估,了解兒童的功能狀況、主要障礙、發(fā)展?jié)摿?,為制定訓練目標、訓練計劃提?/p>
依據。
5.4.2康復訓練前評估工具宜使用兒童孤獨癥評定量表(CARS量表),見附錄B。
5.5制定康復目標、計劃
5.5.1依據兒童的基本情況調查和康復前評估的結果,制定個別化康復訓練計劃。
5.5.2康復訓練計劃應根據每次的康復效果評估情況及時作出調整。
5.5.3個別化康復訓練計劃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兒童的基本情況分析、兒童的評估情況分
析、兒童的長短期康復內容及目標。
5.5.4康復治療目標應包括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具體制定要求如下:
a)短期目標:通過康復訓練達到最迫切、最容易解決的功能性改善(攻擊性行為和刻板與重復的
怪異動作,如拍打、揉搓手等習慣的改善);
b)中期目標:通過康復訓練達到可參與日常活動的功能性改善(不能主動與人交談或使交談持續(xù)
下去);
c)長期目標:通過康復訓練達到部分癥狀改善或消失,使其回歸融入社會。
5.6康復訓練
5.6.1康復訓練時間
5.6.1.1康復訓練頻次宜1年一個周期。每年一個階段性總結。
5.6.1.2康復訓練時間每年不應少于10個月,平均每月不應少于22天,每天不應少于3小時。
5.6.1.3康復訓練周期內情況如遇超齡、轉院、轉介等情況應中斷或中止康復訓練。
5.6.2康復訓練內容
5.6.2.1應根據個別化康復訓練計劃,安排并細化“月-周-日”康復訓練活動,遵從孤獨癥兒童的生
理發(fā)育和行為特征開設相關課程作為康復支持。
5.6.2.2康復訓練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a)綜合行為干預(聽覺統(tǒng)合訓練、感覺統(tǒng)合訓練、認知訓練等);
b)結構化教學(以其對孤獨癥兒童的思想、學習和行為特點認識為基礎,兼采取“結構化教學”
的原理,設計成一套能夠幫助兒童系統(tǒng)地安排教學環(huán)境、材料及程序的課程);
c)離散式單元教學(其應用適合與任何環(huán)境有關的場景,這種方法適合于新技能的建立。如基本
學者技能、語言能力、動作能力、學術技能等);
d)圖片交換溝通訓練(一套專門訓練自閉癥學童與人溝通的系統(tǒng),它的特點是讓自閉癥學童使用
圖像輔助溝通);
e)自然情景教學(激發(fā)孤獨癥兒童學習動機,習得適當的互動,并將學到的溝通技能運用在自然
情境中)。
4
DB34/T4032—2021
5.6.2.3應靈活設置集體課程和個別化訓練課程,開展社會融合活動。有條件的機構可開展幼小銜接
教育、職業(yè)訓練等康復訓練項目。
5.6.3康復訓練方法
5.6.3.1根據康復計劃對孤獨癥兒童實施社會交往、社會融合、運動、感知、認知、語言與溝通、生
活自理、情緒與行為和感覺統(tǒng)合能力等領域的訓練和教學。
5.6.3.2訓練人員應按照個別化康復訓練計劃中的教學方法規(guī)范操作并記錄,教學方法應科學合理,
并為成熟的、有循證依據的訓練方法。
5.6.3.3康復訓練包括個別化訓練(語言與交流能力訓練、認知理解能力訓練、問題行為矯治)、小
組課、集體課(社交技巧訓練、音樂活動、精細能力訓練、融合活動等)、生活自理訓練(進食、飲水、
入廁、穿脫衣、梳理等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手的精細功能訓練)、感覺統(tǒng)合訓練等。
5.6.3.4根據孤獨癥兒童個體情況選擇訓練方法,確定基本康復訓練課程。建議每天開展個訓課不少
于30分鐘;開展組別或小組課療不少于60分鐘(上午、下午各1次);開展集體課不少于30分鐘;
開展運動訓練或感覺統(tǒng)合訓練不少于60分鐘(上午、下午各1次)。
5.7社會融合活動
5.7.1應根據兒童的能力水平和發(fā)展要求,選擇性提供以社會性教育理念為指導、以社會功能康復為
目的,照護者和機構老師可以實施操作的社會融合教育,每季度安排應不少于一次。
5.7.2應積極鏈接各種社會資源,創(chuàng)造社會融合的條件。
5.7.3在開展社會融合活動時應給予兒童心理支持、注意保護兒童安全、兒童隱私等。
5.8康復效果評估
兒童康復訓練效果應從感知覺、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與溝通、認知、社會交往、生活自理、
情緒與行為共八個方面進行評估。
5.9階段性總結
5.9.1應每半年開展一次階段性總結。
5.9.2階段性總結應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內容:
a)康復效果;
b)孤獨癥兒童各項功能發(fā)展情況;
c)階段性康復項目完成情況;
d)康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5.9.3孤獨癥兒童康復治療階段性總結可由康復評估小組支持編撰,康復訓練師配合完成。
5.9.4階段性總結中應根據目標完成情況調整下一階段康復目標。
5.9.5階段性總結宜采用兒童康復訓練效果折線圖,見附錄C。
5.10隨訪
5.10.1宜對離開機構的孤獨癥兒童進行跟蹤隨訪指導。
5.10.2宜為非機構內養(yǎng)育的孤獨癥兒童在階段性康復治療結束后,開展家庭康復隨訪工作,了解孤獨
癥兒童各項功能變化并持續(xù)康復指導。
5.10.3隨訪宜采用滿意率評估進行,可利用家長滿意度評估表,見附錄D。
5
DB34/T4032—2021
6檔案管理
6.1機構應為在機構內參加康復的孤獨癥兒童建立康復檔案,檔案應包含文字、圖片形式,宜包含視
頻形式,宜建立電子檔案管理。
6.2孤獨癥兒童康復檔案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a)孤獨癥兒童基本信息表;
b)孤獨癥兒童康復評估報告;
c)孤獨癥兒童康復計劃;
d)孤獨癥兒童康復過程記錄;
e)孤獨癥兒童康復效果評估;
f)孤獨癥兒童康復階段性總結;
g)孤獨癥兒童康復隨訪、康復指導工作記錄。
6.3兒童康復檔案應永久保存。
7服務質量控制
7.1康復工作質量指標和達標率至少應滿足以下要求:
a)康復評估率達100%;
b)康復檔案建立率達100%;
c)照護者培訓率達100%;
d)從事康復服務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年度接受專業(yè)培訓人數比例達100%。
7.2應定期征詢康復對象家長對康復效果、家長培訓與指導等工作的意見和反饋,采取相應改進措施。
6
DB34/T4032—2021
附錄A
(資料性)
基本情況調查
A.1基本情況調查
每個進入機構接受康復服務的孤獨癥兒童基本情況調查分兒童基本情況調查和家庭基本情況調查,
調查內容詳見表A.1和表A.2。
表A.1兒童基本信息表
填表人:(與個案關系:)填表日期:
兒童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診斷結果
診斷時間診斷地點聯系電話
稱謂姓名職業(yè)學歷對孩子態(tài)度稱謂姓名職業(yè)學歷對孩子態(tài)度
家庭成員
□從未入學
□曾入學
□普通幼兒園,幼兒園,入學時間。入學多久,因未繼續(xù)就讀。
入學情況□普通小學,學校,入學時間。入學多久,因未繼續(xù)就讀。
□輔讀班,入學時間。入學多久,因未繼續(xù)就讀。
□機構,入學時間。入學多久,因未繼續(xù)就讀。
□其他,入學時間。入學多久,因未繼續(xù)就讀。
□正常
□聽覺障礙障礙類型障礙原因
聽覺狀況障礙部位語音聽閾/聽力損失助聽器配用狀況
左耳分貝□尚未配□已配用助聽器類型
右耳分貝□尚未配□已配用助聽器類型
□正常
□視覺障礙障礙類型障礙原因
視覺狀況障礙部位裸眼視力/視野視覺輔具配用狀況
左眼□尚未配□已配用視覺輔具類型
右眼□尚未配□已配用視覺輔具類型
□正常
□肢體障礙障礙類型障礙原因
障礙部位,輔具類型
肢體狀況
障礙程度□自行行動
□依靠輔具,所用輔具
□無法行動
7
DB34/T4032—2021
表A.1(續(xù))
何時發(fā)現孩子與其他孩子不同,表現在。
□從未篩查原因。
曾否智力篩查□篩查過篩查結果,
篩查日期篩查單位。
□從未檢查過
曾否醫(yī)學檢查□曾檢查過□腦CT,結果□核磁共振,結果
□血液檢查,結果□其他
□沒有語言□呀呀學語□單音□簡單句□會與人交談
目前情況
□坐□爬□扶物走□獨立走其他
□口語□手語□姿體語言□溝通板□溝通圖片□讀唇□其他
溝通方式說明:
□否
□是,病名患病時間持續(xù)時間住院情況
曾否患重大疾病
□否
□是:□癲癇□心臟病□哮喘病□腦膜炎□其他
目前是否患病
服藥情況:□未服藥□正在服藥服藥持續(xù)時間
對何種藥物過敏
□無
有無禁忌
□有
□無
□有,具體表現為:
特殊行為
此行為開始于。
喜歡:□豬肉□牛肉□白菜□番茄□其他
食物
不喜歡:□羊肉□芹菜□扁豆□其他
喜歡:□蘋果□梨□西瓜□香蕉□其他
水果
不喜歡:□蘋果□梨□西瓜□香蕉□其他
喜歡:□牛奶□可樂□水□果汁□其他
飲料
不喜歡:□牛奶□可樂□水□果汁□其他
興趣愛好
喜歡:□看電視,內容□球類游戲□聽音樂□其他
活動
不喜歡:
喜歡:□親吻□摸一下身體部位□抱一下□其他
身體接觸
不喜歡:
喜歡:□積木□小汽車□玩具槍□洋娃娃□其他
玩具
不喜歡:
8
DB34/T4032—2021
表A.2家庭訪談記錄表
填表人:(與案主關系)家訪日期家訪人員
居住狀況□與父母同住□與(外)祖父母同住□與親戚同住□教養(yǎng)單位□其它
父母□同住□分住□分居□離婚遺棄□出走
婚姻狀況□喪偶□再婚□其它
父:□權威□放任□民主□其它
教養(yǎng)態(tài)度
母:□權威□放任□民主□其它
主要照顧者□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其它
家人主要□看電視□聽音樂□喝茶聊天□看書□逛街
休閑活動□戶外活動□其它
□了解孩子的能力□教養(yǎng)方法□心理咨詢□讀特殊教育書籍□相關福利
家庭需求
□親職教育□家人相處□經濟補助□相關輔具□其它
□很少生病
□常生病,經常是這些疾病
健康狀況
□從未住院
□曾經住院,因為
飲食習慣□無異?!跆羰常珢邸跤惺澄锵拗?/p>
□午睡,一般開始,持續(xù)(□單獨睡□和一起睡)
睡眠狀況□晚上睡覺,一般開始,持續(xù)(□單獨睡□和一起唾)
□嗑唾□失眠,時間長達,其它說明:
□便秘
□大便正常,一般每天次,在的時間(□馬桶□痰盂□蹲式便糟□其它)
入廁情況
每天小便次,一股次小便(□馬桶□痰孟□蹲式便糟□其它
□獨自解決□需協(xié)助(協(xié)助方式)□是否沖洗
□洗手,具體表現為
□洗臉,具體表現為
身體清潔□洗頭,具體表現為
□洗腳,具體表現為
□洗澡.具體表現為
□穿衣服,說明
□穿褲子,說明
穿著□穿鞋子,說明
□穿襪子,說明
□戴帽子,說明
□無任何異常行為□有,具體為
異常行為何時開始此行為,曾否進行處理
具體方法是,效果
家中的玩具有:
休閑
家中的休閑設施有(如電視、象棋等):
9
DB34/T4032—2021
表A.2(續(xù))
填表人:(與案主關系)家訪日期家訪人員
以下為家訪者填寫
(請家訪后再填寫.以下內容劃“√”表示父親的情況;劃“0”表示母親的情況)
□□主動向孩子發(fā)出聲音至少兩次□□家長視線維持孩子在視線內,經常注意他/她
家長情緒、□□家訪時,觀察到家長告訴孩子物品或人的名字或稱呼□□經常鼓勵孩子正向的行為
行為及□□主動與訪談者交談□□允許孩子玩弄臟、亂的游戲
語言反應□□提供較具難度的玩具給孩子,并示范參與、鼓勵孩子玩
□□表達出對孩子正向的感情□□愛撫或親吻孩子至少一次
家長對□□沒有對孩子大聲叫□□沒有對孩子表現出厭煩或敵意□□沒有責打孩子
孩子行為□□在過去的一周中沒有一次以上責打孩子□□沒有責罵批評孩子
接受度□□訪談中干擾、限制孩子的行動不超過3次□□家中至少有十本書陳列□□家中養(yǎng)有寵物
日常生活
□□每周至少有4次戶外活動(包括去超市)□□定期帶孩子健康檢查或預防注射
環(huán)境
□□孩子有特定地方放他/她的玩具及寶貝□□孩子游戲的環(huán)境是安全的
的安排
□□內向型□□外向型□□穩(wěn)定型□□暴躁型
個人特質
□□忍耐型□□沖動型□□堅持度高□□堅持度低
學習方式□□講述□□示范□□思考□□操作□□反省
受教育程度□□小學□□中學□□大學□□大學以上
家
教學技巧□□靈活□□呆板□□多樣□□一層不變
長
教學方式□□l—2種□□2—4種□□4—6種□□無
情
對孩子行為管理能力□□弱□□較弱□□一般□□較強□□強
況
對孩子障礙程度的了解□□不了解□□了解很少□□了解大部分□□很了解
概
對孩子的期望□□低□□一般□□高□□合理□□不合理
述
康復訓練的參與度□□低,基本交由他人訓練□□一般,有一定的參與□□高,積極主動配合
主要親屬中有無重大
精神疾患者和□無□有,(寫具體)
其他殘疾者
其它
補充
(由家訪人員
填寫)
測試時間:年月日
10
DB34/T4032—2021
附錄B
(資料性)
兒童孤獨癥評定量表(CARS)
患兒姓名:評定時間:
B.1人際關系
1分,與年齡相當;與年齡相符的害羞、自衛(wèi)及表示不同意。
2分,輕度異常:缺乏一些眼光接觸,不愿意,回避,過分害羞,對檢查者反應有輕度缺陷。
3分,中度異常:回避人,要使勁打擾他才能得到反應。
4分,嚴重異常:強烈地回避,兒童對檢查者很少反應,只有檢查者強烈地干擾,才能產生反應。
B.2模仿(詞和動作)
1分,與年齡相當:與年齡相符的模仿。
2分,輕度異常:大部分時間都模仿,有時激動,有時延緩。
3分,中度異常:在檢查者極大的要求下有時模仿。
4分,重度異常:很少用語言或運動模仿他人。
B.3情感反應
1分,與年齡相當:與年齡、情境相適應的情感反應--愉快不愉快,以及興趣,通過面部表情姿勢
的變化來表達。
2分,輕度異常:對不同的情感刺激有些缺乏相應的反應,情感可能受限或過份。
3分,中度異常:不適當的情感的示意,反應相當受限或過份,或往往與刺激無關。
4分,嚴重異常:極刻板的情感反應,對檢查者堅持改變的情境很少產生適當的反應。
B.4軀體運用能力
1分,與年齡相當:與年齡相適應的利用和意識。
2分,輕度異常:軀體運用方面有點特殊--某些刻板運動,笨拙,缺乏協(xié)調性。
3分,中度異常:有中度特殊的手指或身體姿勢功能失調的征象,搖動旋轉,手指擺動,腳尖走。
4分,重度異常:如上述所描述的嚴重而廣泛地發(fā)生。
B.5與非生命物體的關系
1分,與年齡相當:適合年齡的興趣運用和探索。
2分,輕度異常:輕度的對東西缺乏或不適當地使用物體,象嬰兒一樣咬東西,猛敲東西,或者迷
戀于物體發(fā)出的吱吱叫聲或不停地開燈、關燈。
3分,中度異常:對多數物體缺乏興趣或表現有些特別,如重復轉動某件物體,反復用手指尖捏起
東西,旋轉輪子或對某部分著迷。
4分,嚴重異常:嚴重的對物體的不適當的興趣,使用和探究,如上邊發(fā)生的情況頻繁的發(fā)生,很
難使兒童分心。
B.6對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
1分,與年齡相當:對改變產生與年齡相適應的反應。
11
DB34/T4032—2021
2分,輕度異常:對環(huán)境改變產生某些反應,傾向維持某一物體活動或堅持相同的反應形式。
3分,中度異常:對環(huán)境改變出現煩躁、沮喪的征象,當干擾他時很難被吸引過來。
4分,嚴重異常:對改變產生嚴重的反應,假如堅持把環(huán)境的變化強加給他,兒童可能逃跑。
B.7視覺反應
1分,與年齡相當:適合年齡的視覺反應,與其他感覺系統(tǒng)是整合方式。
2分,輕度異常:有時必須提醒兒童去注意物體,有時全神貫注于"鏡象",有的回避眼光接觸,有
的凝視空間,有的著迷于燈光。
3分,中度異常:經常要提醒他們正在干什么,喜歡觀看光亮的物體,即使強迫他,也只有很少的
眼光接觸,盯著看人,或凝視空間。
4分,重度異常:對物體和人的廣泛嚴重的視覺回避,著迷于使用"余光"。
B.8聽覺反應
1分,與年齡相當:適合年齡的聽覺反應。
2分,輕度異常:對聽覺刺激或某些特殊聲音缺乏一些反應,反應可能延遲,有時必須重復聲音刺
激,有時對大的聲音敏感,或對此聲音分心。
3分,中度異常:對聽覺不構成反應,或必須重復數次刺激才產生反應,或對某些聲音敏感(如很容
易受驚,捂上耳朵等)。
4分,重度異常:對聲音全面回避,對聲音類型不加注意或極度敏感。
B.9近處感覺反應
1分,與年齡相當:對疼痛產生適當強度的反應,正常觸覺和嗅覺。
2分,輕度異常:對疼痛或輕度觸碰,氣味、味道等有點缺乏適當的反應,有時出現一些嬰兒吸吮
物體的表現。
3分,中度異常:對疼痛或意外傷害缺乏反應,比較集中于觸覺、嗅覺、味覺。
4分,嚴重異常:過度的集中于觸覺的探究感覺而不是功能的作用(吸吮、舔或磨擦),完全忽視疼
痛或過分地作出反應。
B.10焦慮反應
1分,與年齡相當:對情境產生與年齡相適應的反應,并且反應無延長。
2分,輕度異常:輕度焦慮反應。
3分,中度異常:中度焦慮反應。
4分,嚴重異常:嚴重的焦慮反應,可能兒童在會見的一段時間內不能坐下,或很害怕,或退縮等。
B.11語言交流
1分,與年齡相當:適合年齡的語言。
2分,輕度異常:語言遲鈍,多數語言有意義,但有一點模仿語言。
3分,中度異常:缺乏語言或有意義的語言與不適當的語言相混淆(模仿言語或莫名其妙的話)。
4分,嚴重異常:嚴重的不正常言語,實質上缺乏可理解的語言或運用特殊的離奇的語言。
B.12非語言交流
12
DB34/T4032—2021
1分,與年齡相當:與年齡相符的非語言性交流。
2分,輕度異常:非語言交流遲鈍,交往僅為簡單的或含糊的反應,如指出或去取他想要的東西。
3分,中度異常:缺乏非語言交往,兒童不會利用或對非語言的交往作出反應。
4分,嚴重異常:特別古怪的和不可理解的非語言的交往。
B.13活動很大
1分,與年齡相當:正?;顒铀?-不多動亦不少動。
2分,輕度異常:輕度不安靜或有輕度活動緩慢,但一般可控制。
3分,中度異常:活動相當多,并且控制其活動量有困難,或者相當不活動或運動緩慢,檢查者很
頻繁地控制或以極大努力才能得到反應。
4分,嚴重異常:極不正常的活動水平,要么是不停,要么是冷淡的,很難得到兒童對任何事件的
反應,差不多不斷地需要大人控制。
B.14智力功能
1分,與年齡相當:正常智力功能--無遲鈍的證據。
2分,輕度異常:輕度智力低下--技能低下表現在各個領域。
3分,中度異常:中度智力低下--某些技能明顯遲鈍,其他的接近年齡水平。
4分,嚴重異常:智力功能嚴重障礙--某些技能表現遲鈍,另外一些在年齡水平以上或不尋常。
B.15總的印象
1分,與年齡相當:不是孤獨癥。
2分,輕度異常:輕微的或輕度孤獨癥。
3分,中度異常:孤獨癥的中度征象。
4分,嚴重異常:非常多的孤獨癥征象。
B.16定量評估得分結果
總得分:。
B.17測評結果:
測評人:
注1:兒童孤獨癥評定量表(CARS)是由15項內容組成,由檢者使用的評定量表。
注2:本量表每項按1~4級評分,總分大于或等于30分可診斷為孤獨癥,少于36分時則為輕~中度孤獨癥,
總分達到或大于36分時為嚴重孤獨癥。
13
DB34/T4032—2021
附錄C
(資料性)
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效果折線圖
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效果折線圖如下:
圖C.1孤獨癥兒童感知覺康復效果折線
圖C.2孤獨癥兒童粗大動作康復效果折線圖
14
DB34/T4032—2021
圖C.3孤獨癥兒童精細動作康復效果折線圖
圖C.4孤獨癥兒童語言與溝通康復效果折線圖
15
DB34/T4032—2021
圖C.5孤獨癥兒童認知康復效果折線圖
圖C.6孤獨癥兒童社會交往康復效果折線圖
16
DB34/T4032—2021
圖C.7孤獨癥兒童生活自理康復效果折線圖
圖C.8孤獨癥兒童情緒與行為康復效果折線圖
17
DB34/T4032—2021
附錄D
(資料性)
家長滿意度評估表
家長滿意度評估表
尊敬的家長,您好!
以下內容是關于您孩子所在康復機構情況的表述,請您基于對機構的了解和感覺客觀作答,本調查
目的是促進機構提升服務質量和康復效果,您可以自行決定本調查問卷署名可以否,請您放心填寫,任
何資料均不會外傳或做其他用途,感謝您的配合。
孩子姓名:性別:診斷類別:
基本信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基于2025年的主題公園二期建設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與風險評估策略實施
- 成果鑒定報告2025: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性能評測
- 2025年醫(yī)療大數據在慢性病管理中的智能健康管理報告
- 醫(yī)療大數據隱私保護合規(guī)技術實施效果評估與優(yōu)化報告
- 世界糧食日宣傳周主題班會課件
- 新解讀《GB-T 39131-2020人工晶體材料術語》
- 新解讀《GB-T 38811-2020金屬材料 殘余應力 聲束控制法》
- 2025年中考地理二輪復習:讀圖、識圖、用圖解析版
- 2025年水噴射真空泵項目立項申請報告模板
- 2026年人教版高考英語一輪總復習綜合模擬檢測試卷及答案(十二)
- 醫(yī)用耗材試用管理制度
- T/CCOA 81-2023植物油儲藏安全預警及控制技術規(guī)程
- 【MOOC答案】《深度學習及其應用》(復旦大學)章節(jié)作業(yè)慕課答案
- 民航英語測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全球及中國集裝箱綁扎系統(tǒng)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柴油發(fā)電機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
- 《數據科學導論》課件
- 2024年衛(wèi)生部手術分級目錄四級手術部分
- 高爾夫練習場管理制度
- 配電房管理制度上墻
- 2025年河南中考馬說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