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上專題1 物質的變化和酸堿學生版_第1頁
浙教版九上專題1 物質的變化和酸堿學生版_第2頁
浙教版九上專題1 物質的變化和酸堿學生版_第3頁
浙教版九上專題1 物質的變化和酸堿學生版_第4頁
浙教版九上專題1 物質的變化和酸堿學生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編寫說明:根據(jù)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相關條目編寫【核心概念】浙教版九上專題一物質的變化和酸堿性【內容要求1】了解物質變化存在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描述化學變化是產生新物質的過程,并存在能的轉化?;瘜W變化還會伴隨沉淀、產生氣體、顏色變化、發(fā)光、吸熱或放熱等現(xiàn)象。認識化學反應需要一定的條件,如燃燒的條件、催化劑的重要作用。1.蘭溪游埠鎮(zhèn)“三伏老油釀造技藝”已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生產的醬油曾獲得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以下生產醬油過程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A.清洗原料B.攪拌混勻C.入壇發(fā)酵D.成品裝瓶2.下列轉化可以通過物理變化實現(xiàn)的是A.混合物→純凈物 B.原子→離子C.化合物→單質 D.無機物→有機物3.下列詞語包含的物質變化中,有一種與其他三種有所區(qū)別,該詞語是A.沙里淘金B(yǎng).花香四溢C.蠟炬成灰D.冰雪消融4.酒精(C2H5OH)是醫(yī)療及日常生活中的消毒劑。下列對酒精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A.易揮發(fā)B.無色透明液體C.燃燒時生成H2O和CO2D.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5.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下列對青蒿素的描述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A.受熱易分解B.無色晶體C.熔點為156℃D.難溶于水6.如圖,水槽液面上漂浮著一支燃著的蠟燭和事先從其底端用小刀切下的一小塊蠟燭,一段時間后,小塊蠟燭無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蠟燭是可燃物 B.蠟燭難溶于水C.蠟燭硬度比較小 D.小塊蠟燭未燃燒是因為氧氣濃度小7.《賣炭翁》詩句“伐薪燒炭南山中”中的“伐薪”和“燒炭”過程涉及的主要變化()A.都是物理變化 B.都是化學變化 C.前者是化學變化,后者是物理變化 D.前者是物理變化,后者是化學變化8.下列四種變化中,哪一項變化與其它三項變化有本質的區(qū)別()A.冰熔化成水B.用木料制家具 C.蠟燭燃燒D.把一塊方糖研磨成粉末9.下列關于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爆炸一定屬于化學變化B.有明顯現(xiàn)象的變化一定屬于化學變化C.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后一定有新物質生成D.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是否發(fā)光、放熱、生成氣體或沉淀10.實驗室藥品在聊天,你認為敘述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稀有氣體:我通電后會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B.CO2:我不燃燒不助燃,也不支持呼吸C.H2O2溶液:我在醫(yī)療中可以消毒殺菌D.Al片:我抗腐蝕,表面有致密的氧化鋁薄膜11.甲、乙、丙是某密閉容器中物質變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圖中“Ο”和“·”分別表示硫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丙均為混合物B.兩個變化均屬于化學變化C.乙、丙中物質的化學性質相同D.兩個變化前后原子、分子的種類均發(fā)生了改變12.以下物質的用途主要體現(xiàn)其化學性質的是()A.氧氣用于氣焊B.石墨用于制鉛筆芯C.活性炭用于凈水D.干冰用于營造舞臺云霧13.垃圾是被放錯位置的資源,正確分類可以保護環(huán)境,實現(xiàn)資源再利用。下列對垃圾的處理中只發(fā)生物理變化的是()A.將金屬邊角料壓成塊存放B.將其他垃圾焚燒用來發(fā)電C.將廚余垃圾發(fā)酵變成有機肥料D.將廢電池中的金屬氧化物轉化為金屬單質14.近年來麗水市內全域旅游興起。游客在豆腐工坊、綠茶工坊、紅糖工坊、白酒工坊游玩。下列過程主要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A.磨碎豆子B.采摘茶葉C.壓榨甘蔗D.釀制米酒15.某催化劑可實現(xiàn)H2O與O2反應制備H2O2。向容器中加入100gH2O和適量催化劑,并不斷通入O2,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分別在20℃、40℃和60℃下進行實驗①、②、③,測得H2O2的產量隨時間的變化如題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設計實驗①、②、③的目的是探究溫度對該催化反應的影響B(tài).實驗①說明:20℃,在0~3h內,隨著時間的增加,該催化反應持續(xù)進行C.比較實驗①、②可知,在0~3h內,40℃比20℃對該催化反應更有利D.實驗③中2h后,H2O與O2不再反應,生成的H2O2開始分解16.釓()被稱為“世界上最冷的金屬”。摻雜了的可高效催化甲醇()與水的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下:有關該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醇含有4個氫原子 B.兩種反應物均屬于氧化物C.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不變 D.屬于置換反應17.中國古代科學和科學工藝歷史悠久、成就卓越,是勞動人民生產、生活智慧的結晶。(1)東漢《神農本草經》曾記載石膽“能化鐵為銅”。敘述的是用硫酸銅和鐵反應制取銅,這是濕法煉銅的最早記載。用硫酸銅和鐵反應制取銅的變化屬于變化。(2)西晉《蜀都賦》中有“火井沈熒于幽谷,高焰飛煽于天垂。”描寫的是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燒時的現(xiàn)象,甲烷能燃燒的性質屬于性質。18.2022年4月16日,“天宮一號”的三位宇航員乘坐返回艙回到了地球。進入大氣層時,返回艙外包裹的燒蝕材料在高溫下發(fā)生分解、熔化、蒸發(fā)和升華等變化。(1)上述四種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材料的。(2)燒蝕材料發(fā)生上述變化的過程中會(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使艙內保持合適的溫度,保障了宇航員和設備的安全。19.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體②木炭能燃燒③我國某些地方冬天有時用木炭來取暖④將木炭粉碎⑤取一小塊木炭點燃,放入氧氣瓶中燃燒,發(fā)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上述描述屬于物理性質的是;屬于物理變化的是;屬于化學性質的是;屬于化學變化的是;屬于用途的是。20.如圖所示為封閉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態(tài)水的微觀示意圖(該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動)。煮沸后,液態(tài)水變成水蒸氣。在這一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是,作出該判斷的微觀理由是。21.許多物質燃燒都伴隨發(fā)光放熱的現(xiàn)象。小科同學認為有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小科小組的同學對此展開了探究?!静殚嗁Y料】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物質變化,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物質變化。【提出問題】有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的變化都是化學變化嗎?【猜想與假設】一、都是化學變化;二、不一定都是化學變化【收集證據(jù)】同學們設計了下列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1)將干冷的燒杯量在蠟燭燃燒火焰上,觀察到:燒杯內壁出現(xiàn);手摸燒杯壁有熱的感覺;蠟燭火焰逐漸變小至熄滅。(2)將燒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他們觀察到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由此他們判斷;蠟燭燃燒生成了。(3)觀察白熾燈(燈絲為鎢絲):通電前通電后電源關閉后燈絲為銀白色固體發(fā)出白光,手摸燈泡感覺熱燈絲為銀白色固體【獲得結論】猜想(填“一”或“二”)正確。22.興趣小組為了解調控化學反應的方法,進行了下列實驗。(1)實驗一:在空氣中點燃木炭,再伸入充滿氧氣的集氣瓶中,木炭燃燒更劇烈,說明會影響化學反應速率。(2)實驗二:圖1木條不復燃,圖3中的現(xiàn)象為,由此可知MnO2可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若反應前后MnO2的和化學性質不變,則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劑。為尋找該反應的新催化劑,興趣小組分別用5mL10%H2O2溶液和不同催化劑進行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催化效果最好的物質是。實驗編號催化劑收集氣體體積收集氣體所用時間①2g氧化鐵7.0mL560s②2g土豆7.0mL180s③2g生姜5.1mL180s(3)調控化學反應的方法還有很多,下列事例中調控方法相同的是______(填序號)。A.食品在冰箱中保存不易變質B.燃煤發(fā)電時,把煤塊粉碎C.汽車發(fā)動機把汽油噴成霧狀進行燃燒23.某化學興趣小組對不同催化劑催化分解的效率開展如下探究,并據(jù)此自制高原旅行的簡易供氧器?;卮鹣嚓P問題:安全提示:實驗中應佩戴護目鏡和手套,避免皮膚直接接觸對細胞造成損害。【探究一】分解實驗(1)取的溶液于試管中,放入粘膠凝固的小球,將帶火星木條置于試管口,觀察到溶液中立即產生氣泡,(補充完現(xiàn)象)。從試管中取出小球,洗凈,晾干,稱量,其質量仍為。說明粘膠凝固的小球能催化分解產生。(2)為了使本探究更加嚴謹,小組討論后又做了一個對照實驗:向盛有4mL的試管中,加入粘膠凝固的小球,無明顯現(xiàn)象?!咎骄慷繉Ρ确勰┡c酵母粉末的催化效率(3)向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粉末、酵母粉末各,然后都注入的的溶液,相同條件下測量不同時間產生的體積(見下表),則催化效率更高。時間/s0102030405060體積/mL010.519.827.533.136.237.5酵母015.228.638.945.349.752.1【探究三】跨學科實踐活動(4)查閱資料:酵母中的過氧化氫酶才是分解的催化劑,生物細胞代謝會產生副產物。據(jù)此推測,在生物體細胞內普遍存在過氧化氫酶的原因是:避免累積,導致(補充完整)。(5)自制高原旅行的簡易供氧器:為實現(xiàn)緩慢供氧,并能隨時控制氧氣的產生與停止,現(xiàn)有濃溶液,還應選用的試劑有(選填編號)??晒┻x擇的試劑:①粘膠凝固的小球②粉末③酵母粉末④水。(6)反思總結:實踐學習后,部分同學交流的以下觀點,你認為錯誤的有______。A.解決實踐中的真實問題,通常需要多學科知識B.當設計的裝置比較優(yōu)秀時,沒有必要組內交流C.設計方案時應綜合考慮反應原理、實際需求和現(xiàn)有條件D.開展跨學科實踐活動費時費力,不利于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內容要求2】初步學會用酸堿指示劑和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性。1.如圖所示是生活中一些物質的pH,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蘋果的酸性比橘子強B.清潔劑為強酸性或強堿性C.胃酸過多的人不宜多吃檸檬D.草木灰水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2.下列生活中的常見物質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是 ()A.蔗糖水B.檸檬汁C.食鹽水D.肥皂水3.紫甘藍是大眾愛吃的蔬菜。紫甘藍的汁液遇酸性溶液變紅色,遇堿性溶液變綠色。在涼拌紫甘藍絲時,觀察到菜絲變成紅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種調味品 ()A.食鹽B.食用純堿C.山茶油D.食醋4.天宮課堂中,宇航員通過實驗呈現(xiàn)了“奧運五環(huán)”,實驗中使用了指示劑——溴百里酚藍,溴百里酚藍溶液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顯色情況如下:溶液中性溶液堿性溶液酸性溶液顏色綠色藍色黃色下列溶液能使綠色溴百里酚藍溶液變?yōu)辄S色的是()氯化鈉溶液B.醋酸溶液C.氫氧化鉀溶液D.碳酸鈉溶液5.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變色;若向該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石蕊溶液顯色情況()A.顯紅色B.顯紫色C.顯藍色D.可能顯紅色,也可能顯紫色6.根據(jù)下列實驗現(xiàn)象可以判斷某溶液一定呈堿性的是()A.常溫下,測得溶液的pH<7B.溶液中滴入酚酞顯紅色C.溶液中滴入石蕊顯紅色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顯色7.下列關于pH的說法正確的是()A.酸溶液的pH越大酸性越強B.堿溶液的pH大于7,鹽溶液的pH等于7C.測定溶液的pH時,需先將pH試紙濕潤D.測定人體液的pH,可以了解人體的健康狀況8.下面圖示為某些物品對應的pH范圍,其中顯弱堿性的是()小蘇打B.楊梅C.栗子D.菠蘿9.將下列pH不同的各組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可能為7的是()A.pH=9、pH=4B.pH=0、pH=5C.pH=12、pH=7D.pH=5、pH=610.人體內一些體液的正常pH值范圍如下表,據(jù)此表判斷正確的是()體液尿液胃液血漿胰液pH4.7~8.40.9~1.57.35~7.457.5~8.0人體的尿液一定呈堿性 B.人體的胃液含有H+ 人體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D.pH試紙能精確測得以上體液的pH11.油桃因其酸甜可口的味道而受到大家的喜愛。它表面呈鮮紅色的原因是其表面含豐富的花青素,花青素的顏色隨pH值的變化如表:pH值0~23~56~78~910~1112~14花青素的顏色紅色粉色紫色藍色綠色黃色則油桃用碳酸鈉溶液洗過之后呈現(xiàn)綠色,說明碳酸鈉溶液的pH值約為()A.6 B.8 C.11 D.1312.為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人體不同器官內的體液具有不同的酸堿性,如表為部分體液的pH范圍。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在正常情況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體液尿液膽汁血液胰液胃液pH4.7~8.47.1~7.37.35~7.47.5~8.00.9~1.5A.人體的尿液不一定呈酸性 B.膽汁呈弱堿性 C.胰液的堿性比血液強 D.大量飲水后胃液的pH值會減小13.堿性離子水可用于日常飲用、牙科醫(yī)療等方面,因其良好的口感廣受消費者歡迎,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入堿性離子水中,液體會變成()A.紅色B.紫色C.藍色D.無色14.某同學在家自制了一杯夏季冷飲,為了確認其是否酸性,下列試劑不能完成任務的是()①紅色石蕊試紙②藍色石蕊試紙③酚酞試液④紫色石蕊試液A.②③B.①③C.②D.①②④15.如圖“五環(huán)旗”的上面3個環(huán)代表一種液體,下面2個環(huán)各代表一種酸堿指示劑,兩環(huán)相交部分表示指示劑跟有關液體混合后顯示的顏色,其中顯示顏色正確的是()A.紅色B.紫色C.粉色D.藍色16.不同類型水對人體作用不同,下列“水”能使酚酞變紅色的是()A.糖水B.食鹽水C.蘇打水D.汽水(碳酸水)17.黑枸杞中的花青素遇堿性溶液變藍色,遇酸性溶液變紫色。下列廚房中的物質能使花青素變藍色的是()A.食醋B.白酒C.純堿(碳酸鈉)D.食鹽水18.現(xiàn)有白紙、澄清的石灰水、白醋、食鹽水、石蕊試液、酚酞試液。試設計“雨落葉出紅花開”的趣味實驗:先在一張潔白、干燥的紙上,用玻璃棒蘸取上述物質中的畫上花,再蘸取畫上葉,將白紙掛墻上,用向紙上噴灑即可,該實驗的化學原理是。19.“有一些花的顏色是紅的、藍的或紫的。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做‘花青素’?;ㄇ嗨赜龅剿峋妥兗t,遇到堿就變藍……”小科同學在閱讀了此段文字后,做了如下實驗:將一朵紫色的喇叭花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就變成了藍色;她又將另一朵紫色的喇叭花泡在家庭廚房里的某種調味品里,喇叭花變成了紅色。請你根據(jù)以上實驗現(xiàn)象回答:(1)肥皂水顯(填“酸性”或“堿性”)。

(2)小科同學選用的調味品可能是。(3)喇叭花汁液的性質與化學實驗室中常用的性質相似。20.許多植物花瓣浸出液遇到酸性或堿性溶液都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常用作酸堿指示劑。下表是幾種植物浸出液在酸堿溶液中的變色情況。據(jù)表回答:植物花瓣浸出液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堿性溶液紫卷心菜淺紫色藍色黃綠色玫瑰花淺紅色淺紅色綠色萬壽菊黃色黃色黃色(1)不能作為酸堿指示劑的植物花瓣浸出液是。(2)植物花瓣浸出液在不同酸堿性溶液中的顯色效果與無色酚酞試液最相似的是。21.某些植物的花汁可做酸堿指示劑。取三種花汁用稀酸溶液或稀堿溶液檢驗,顯示顏色如下表:花種類花汁在酒精(中性)中的顏色花汁在稀酸中的顏色花汁在稀堿中的顏色玫瑰花粉紅粉紅綠萬壽菊花黃黃黃大紅花粉紅橙綠請回答下列問題:(1)為檢驗生活中的食鹽水、肥皂水、汽水、石灰水四種溶液的酸堿性,應選花汁,不選用其他花汁的原因是。(2)取所選花汁少許,分別滴入上述四種溶液中。請將所顯顏色填入表中:溶液名稱食鹽水肥皂水汽水石灰水所顯顏色22.(1)通過實驗,我們測得石灰水、碳酸飲料、食醋及食鹽水的pH,圖中箭頭方向表示pH逐漸增大,表示食鹽水的是點(填字母)。(2)不同物質的溶液的酸堿性不同,根據(jù)下表中pH的情況判斷。物質鹽酸CuSO4溶液NaCl溶液水Na2CO3溶液pH<7<7=7=7>7①Na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