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yī)學知識 中醫(yī)01_第1頁
臨床醫(yī)學知識 中醫(yī)01_第2頁
臨床醫(yī)學知識 中醫(yī)01_第3頁
臨床醫(yī)學知識 中醫(yī)01_第4頁
臨床醫(yī)學知識 中醫(yī)0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基礎理論一、A11、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是A、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

B、四診八綱和陰陽五行

C、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

D、八綱辨證和五行學說

2、下列表述中不屬于癥的是A、胸悶

B、惡寒

C、口苦

D、消渴

3、晝夜分陰陽,屬于“陰中之陰”的時間是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4、“陰勝則陽病”說明了陰陽之間的何種關系A、陰陽交感

B、陰陽互根

C、陰陽對立

D、陰陽消長

5、五行中,“土”的“所勝”之行是A、木

B、土

C、金

D、水

6、五臟共同的生理特點是A、化生和貯藏精氣

B、受盛和傳化水谷

C、藏神和血液運行

D、運化和調(diào)節(jié)血量

7、脾為“氣血生化之源”的理論基礎是A、脾主運化水液

B、脾主運化水谷

C、脾氣主升

D、脾主統(tǒng)攝血液

8、具有“升舉內(nèi)臟”功能,維持內(nèi)臟位置相對恒定的臟是A、肝

B、心

C、脾

D、肺

9、腎主納氣的主要生理機能體現(xiàn)在A、元氣的生成

B、肺氣的宣發(fā)

C、氣道的清潔通暢

D、保持吸氣的深度

10、具有主行水功能的臟是A、肝

B、心

C、脾

D、肺

11、血液在脈中正常運行起主導作用的是A、脈道通利

B、心血充盈

C、心氣充沛

D、心搏如常

12、“中焦如漚”是比喻A、胃主受納的功能狀態(tài)

B、脾氣散精的功能狀態(tài)

C、小腸泌別清濁的功能狀態(tài)

D、消化過程中腐熟水谷的狀態(tài)

13、與語言、聲音、呼吸強弱有關的氣是A、元氣

B、宗氣

C、營氣

D、衛(wèi)氣

14、寒邪的性質(zhì)和致病特點是A、凝滯

B、黏滯

C、數(shù)變

D、重著

15、侵犯人體,易于引起腫瘍的邪氣是A、風邪

B、寒邪

C、暑邪

D、火邪

16、下列屬于風邪性質(zhì)和致病特點的是A、為陽邪,其性炎熱

B、為陽邪,其性開泄

C、為陽邪,傷津耗氣

D、為陽邪,易生風動血

17、具有升散耗氣特性的邪氣是A、風邪

B、寒邪

C、暑邪

D、濕邪

18、七情內(nèi)傷致病,均可損傷的臟是A、肝

B、心

C、脾

D、肺

19、過度悲傷對氣機的影響是A、氣亂

B、氣結(jié)

C、氣下

D、氣消

20、勞力過度,臨床多見A、健忘,早衰

B、心悸,失眠,多夢

C、腹脹,便溏,消瘦

D、少氣懶言,體倦神乏

21、瘀血所致出血的特點是A、出血量多

B、出血不暢

C、出血夾有血塊

D、出血伴有疼痛

22、小兒食積而致疳積,其發(fā)病類型是A、伏而后發(fā)

B、徐發(fā)

C、繼發(fā)

D、合病

23、“冬傷于寒,春必病溫”的發(fā)病類型是A、合病

B、伏而后發(fā)

C、感邪即發(fā)

D、徐發(fā)

24、疾病發(fā)生的內(nèi)在因素是A、陰陽失調(diào)

B、正氣不足

C、邪正交爭

D、邪氣亢盛

25、邪熱內(nèi)伏,反見四肢厥冷的病機特點是A、陽盛則陰病

B、陰盛則寒

C、陽虛則寒

D、陽盛格陰

26、“寒從中生”的主要機理是A、肺氣不足,寒飲內(nèi)停

B、胸陽不振,陰寒內(nèi)盛

C、痰濕內(nèi)阻,從陰化寒

D、脾腎陽虛,陰寒內(nèi)盛

27、陰損及陽是指A、陰虛不能制約陽氣

B、陰盛于內(nèi),格陽于外

C、陰虛陽無以化生,陽亦虧虛

D、陰盛傷陽,陽氣受損

28、陽偏盛的病理狀態(tài)是A、陽氣亢盛,機能亢奮,熱量過剩

B、陰液不足,陽氣失制而偏盛

C、陽氣亢盛,耗傷機體的陰液

D、陰寒之邪盛于內(nèi),逼迫陽氣浮越于外

29、“吐下之余,定無完氣”說明了A、水停氣阻

B、氣隨津脫

C、津枯血燥

D、津虧血瘀

30、血燥生風的病因是A、產(chǎn)后惡露,日久不凈

B、熱病后期,陰津虧損

C、水不涵木,浮陽不潛

D、血虛津虧,失潤化燥

31、導致濕濁內(nèi)生的病因是A、脾失健運

B、膀胱失司

C、肺失宣降

D、三焦氣化失司

32、塞因塞用屬于A、治本

B、逆治

C、反治

D、治標

33、補陽時適當配伍補陰藥的方法稱為A、陰中求陽

B、陽中求陰

C、陰病治陽

D、陽病治陰

34、用寒遠寒,用熱遠熱屬于A、扶正祛邪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因時制宜

二、多項選擇題1、下列屬于整體觀念的有A、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

B、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

C、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

D、五臟一體觀,形神一體觀

2、屬于陰陽互根關系的是A、陽在外,陰之使

B、陰在內(nèi),陽之守

C、無陰則陽無以生

D、陰盛者勝之以陽

3、與氣的生成密切相關的臟是A、心

B、腎

C、肺

D、脾

4、胃的功能失調(diào)病機,主要是指A、受納障礙

B、腐熟水谷功能異常

C、和降失職

D、胃氣上逆

5、小腸的生理功能是A、主受納

B、主受盛

C、主化物

D、泌別清濁

6、癘氣的致病特點是A、發(fā)病急驟

B、病情危篤

C、易傷津耗氣

D、傳染性強

7、津傷化燥多發(fā)生的臟腑為A、肺

B、脾

C、大腸

D、胃

8、氣逆最常見的臟腑是A、肺

B、心

C、胃

D、肝

9、屬于氣機失調(diào)的病理變化是A、氣脫

B、氣滯

C、氣逆

D、氣閉

10、陰偏勝病機,是指A、陰邪偏勝,引發(fā)陰盛

B、陽不化陰,痰濕內(nèi)生

C、陽氣被遏,陰寒內(nèi)盛

D、陽虛陰盛,虛寒內(nèi)生

11、下列屬于內(nèi)火的是A、陽盛化火

B、陰虛火旺

C、邪郁化火

D、五志化火

12、屬于未病先防的是A、調(diào)攝精神

B、鍛煉身體

C、起居有節(jié)

D、藥物預防

三、判斷題1、證,即證候,是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的病理概括。對錯2、晝夜分陰陽,上午屬陽中之陰。對錯3、“木”之“所勝為”火對錯4、膽汁來源于肝,由肝之余氣凝聚而成。對錯5、內(nèi)寒的病機多見于心脾腎。對錯答案部分一、A11、【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是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答疑編號102589250,點擊提問】2、【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癥”,是指疾病的單個癥狀,以及舌象、脈象等體征。如發(fā)熱、畏寒、口苦、胸悶、便溏、苔黃、脈弦等?!白C”,即證候,是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組相對固定的、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病變本質(zhì)的癥狀和體征構(gòu)成?!敬鹨删幪?02589254,點擊提問】3、【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晝夜陰陽屬性的一般說法是:上午屬陽中之陽,下午屬陽中之陰,前半夜屬陰中之陰,后半夜屬陰中之陽?!敬鹨删幪?02589257,點擊提問】4、【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陰陽的對立制約,是指屬性相反的陰陽雙方在一個統(tǒng)一體中的相互斗爭、相互排斥和相互制約。陰陽的相互對立,主要表現(xiàn)于它們之間的相互斗爭、相互制約。陰與陽之間的對立制約,維持了陰陽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因而促進了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變化。【答疑編號102589258,點擊提問】5、【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我克者為我之所勝,克我者為我之所不勝”。土克水,故土之“所勝”為水?!敬鹨删幪?02589262,點擊提問】6、【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中醫(yī)學以生理功能特點的不同作為區(qū)分臟與腑的主要依據(jù)。五臟共同的生理特點是化生和貯藏精氣,六腑共同的生理特點是受盛和傳化水谷?!敬鹨删幪?02589267,點擊提問】7、【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要指脾吸收水谷之精生成脾精,脾精之濃厚者化營化血,輕清者化衛(wèi)化氣?!敬鹨删幪?02589268,點擊提問】8、【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脾的生理特性之一是脾氣上升,即脾氣具有向上運動以維持水谷精微的上輸和內(nèi)臟位置相對穩(wěn)定的生理特性。升舉內(nèi)臟,指脾氣上升能起到維持內(nèi)臟位置的相對穩(wěn)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敬鹨删幪?02589270,點擊提問】9、【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腎主納氣,指腎氣有攝納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氣,保持吸氣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淺的作用?!敬鹨删幪?02589272,點擊提問】10、【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肺主行水,指肺具有通調(diào)水道的功能。人體水液代謝要依靠肺氣的宣發(fā)和肅降作用。宣發(fā)將津液輸布全身,并調(diào)節(jié)汗液的排泄;肅降將水液向下輸送,化生尿液而排泄?!敬鹨删幪?02589275,點擊提問】11、【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心主脈,是指心氣推動和調(diào)控心臟的搏動和脈的舒縮,使脈道通利,血流通暢。心氣充沛,心臟有規(guī)律的搏動,脈有規(guī)律的舒縮,血液則被輸送到各臟腑形體官竅,發(fā)揮濡養(yǎng)作用,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心、脈、血三者密切相連,構(gòu)成一個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血液在脈中正常運行,必須以心氣充沛,血液充盈,脈道通利為基本條件。其中心臟的正常搏動,起著主導作用?!敬鹨删幪?02589279,點擊提問】12、【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中焦如漚,出自《靈樞·營衛(wèi)生會》。“漚”是形容中焦消化飲食的情況。指脾胃的消化轉(zhuǎn)輸作用。中焦胃主消化飲食,吸收精微,蒸化津液,使營養(yǎng)物質(zhì)通過肺脈的輸布以化生營氣。這個作用好像漚漬食物使之變化一樣,故名?!敬鹨删幪?02589281,點擊提問】13、【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凡語言、聲音、呼吸的強弱,氣血的運行,肢體的寒溫和活動能力,視聽的感覺能力,心搏的強弱及其節(jié)律等,皆與宗氣的盛衰有關?!敬鹨删幪?02589286,點擊提問】14、【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寒邪的性質(zhì)和致病特點是:(1)寒為陰邪,易傷陽氣;(2)寒性凝滯;(3)寒性收引?!敬鹨删幪?02589547,點擊提問】15、【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火邪易致瘡癰:火熱之邪入于血分,聚于局部,燔灼腐肉,則發(fā)為癰腫瘡瘍。“癰疽原是火毒生”?!盎鸲尽?、“熱毒”是引起瘡瘍的比較常見的原因,其臨床表現(xiàn)以瘡瘍局部紅腫熱痛為特征?!敬鹨删幪?02589549,點擊提問】16、【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風邪性質(zhì)及致病特點的是:(1)風性輕揚開泄,易襲陽位;(2)風性善行而數(shù)變;(3)風性主動;(4)風為百病之長?!敬鹨删幪?02589582,點擊提問】17、【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暑性升散,易擾心神,易耗氣傷津?!敬鹨删幪?02589595,點擊提問】18、【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心主神志,七情皆從心而發(fā),故七情內(nèi)傷均可作用于心神,導致心神不寧,甚至精神失常。七情發(fā)于心而應于五臟。無論何種情志致病,均可影響心神和損傷相應的臟腑。【答疑編號102589597,點擊提問】19、【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悲則氣消,指過度悲憂,導致肺氣耗傷或宣降失常的病機變化。臨床常見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氣短胸悶、乏力懶言等癥?!端貑?舉痛論》說:“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wèi)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答疑編號102589598,點擊提問】20、【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勞力過度,導致耗氣,臟氣虛少,功能減退,見少氣懶言、神疲體倦、喘息汗出等。【答疑編號102589601,點擊提問】21、【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因瘀血阻滯,損傷血絡,血逸脈外而見出血色紫黯,或夾有瘀血塊?!敬鹨删幪?02589603,點擊提問】22、【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繼發(fā),是指在原發(fā)疾病基礎上,繼發(fā)新的疾病。其特點是新的疾病與原發(fā)病的病理上有密切聯(lián)系?!敬鹨删幪?02589605,點擊提問】23、【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伏而后發(fā),即指感受邪氣后,并不立即發(fā)病,病邪在機體內(nèi)潛伏一段時間,或在誘因的作用下,過時而發(fā)病。這種發(fā)病形式多見于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傷?!敬鹨删幪?02589606,點擊提問】24、【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正氣不足是疾病發(fā)生的內(nèi)在因素?!敬鹨删幪?02589607,點擊提問】25、【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陽盛格陰,指陽氣偏盛至極,深伏于里,熱盛于內(nèi),格陰于外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熱盛于內(nèi)是疾病的本質(zhì),但由于格陰于外,可在原有壯熱、面紅、氣粗、煩躁、舌紅、脈數(shù)大有力等熱盛于內(nèi)表現(xiàn)的基礎上,又現(xiàn)四肢厥冷、脈象沉伏等假寒之象,故稱為真熱假寒證?!敬鹨删幪?02589609,點擊提問】26、【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寒從中生,又稱“內(nèi)寒”,是指機體陽氣虛衰,溫煦氣化功能減退,陽不制陰而虛寒內(nèi)生的病理狀態(tài)。內(nèi)寒的病機多見于心脾腎?!敬鹨删幪?02589615,點擊提問】27、【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陰損及陽,是陰液虧虛,累及陽氣,使陽氣生化不足,或無所依附而耗散,從而在陰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陽虛,形成以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的病理變化。病機上首先是陰虛,在陰虛的基礎上導致陽虛;從主次上講,是以陰虛為主?!敬鹨删幪?02589616,點擊提問】28、【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陽偏勝即是陽盛,指機體在疾病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一種陽氣病理性亢盛、機能亢奮、機體反應性增強、熱量過剩的病理變化。一般的說,其病機特點多表現(xiàn)為陽盛而陰未虛的實熱病變。【答疑編號102589617,點擊提問】29、【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氣隨津脫是指津液大量耗失,氣失其依附而出現(xiàn)暴脫亡失的病理變化。多由高熱傷津,或大汗傷津,或嚴重吐瀉耗傷津液等所致?!敬鹨删幪?02589620,點擊提問】30、【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血燥生風,指血虛津虧,失潤化燥,肌膚失于濡養(yǎng)而生風的病理變化。臨床可見皮膚干燥或肌膚甲錯,并有皮膚瘙癢或落屑等癥狀?!敬鹨删幪?02589621,點擊提問】31、【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濕濁內(nèi)生,又稱“內(nèi)濕”,是指因脾氣運化水液功能障礙而引起濕濁停滯的病理狀態(tài)。多因過食肥甘,嗜煙好酒,恣食生冷,內(nèi)傷脾胃,以致脾失健運,或喜靜少動,素體肥胖,情志抑郁,以致氣機不利,津液輸布障礙,聚而成濕所致。脾的運化失職是濕濁內(nèi)生的關鍵。【答疑編號102589622,點擊提問】32、【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反治是指順從病證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種治療原則。適用于疾病的征象與其本質(zhì)不相符的病證,即病有假象者。由于采用的方藥性質(zhì)與病證假象性質(zhì)相同,故又稱為“從治”。塞因塞用,即以補開塞,是指用補益藥物來治療具有閉塞不通癥狀的虛證。適用于“至虛有盛候”的真虛假實證【答疑編號102589626,點擊提問】33、【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治療陽虛證時,在助陽劑中,適當佐以滋陰藥,即謂“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例如治療氣虛證時,在補氣劑中也常佐以補血藥?!敬鹨删幪?02589628,點擊提問】34、【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因時制宜是根據(jù)時令氣候特點,考慮用藥的治則。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所說:“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薄敬鹨删幪?02589629,點擊提問】二、多項選擇題1、【正確答案】ABCD【答案解析】整體觀念的內(nèi)容包括:(1)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①五臟一體觀;②形神一體觀;(2)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3)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敬鹨删幪?02589252,點擊提問】2、【正確答案】ABC【答案解析】陰陽互根....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在內(nèi),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概括陰陽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關系”?!坝捎谀承┮蛩兀庩柣ゲ鼗ジ年P系遭到破壞,人體就會發(fā)生疾病。如陰或陽的某一方虛損,‘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王冰注《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日久可以導致對方的不足,形成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的‘陰陽互損’的病變”。【答疑編號102589260,點擊提問】3、【正確答案】BCD【答案解析】腎為生氣之根,脾胃為生氣之源,肺為生氣之主?!敬鹨删幪?02589276,點擊提問】4、【正確答案】ABCD【答案解析】胃的功能失調(diào),主要是受納障礙和腐熟水谷功能的異常,以及胃失和降而致脘腹脹滿疼痛,進而可導致胃氣上逆,出現(xiàn)噯氣、嘔逆等病理表現(xiàn)?!敬鹨删幪?02589284,點擊提問】5、【正確答案】BCD【答案解析】小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化物,泌別清濁,主液?!敬鹨删幪?02589285,點擊提問】6、【正確答案】ABD【答案解析】癘氣的致病特點是:發(fā)病急驟,病情危篤;傳染性強,易于流行;一氣一病,癥狀相似。【答疑編號102589596,點擊提問】7、【正確答案】ACD【答案解析】津傷化燥,又稱“內(nèi)燥”,是指津液不足,各組織器官失其濡潤而出現(xiàn)干燥枯澀的病理狀態(tài)。內(nèi)燥病變可發(fā)生于各臟腑組織,但以肺、胃及大腸為多見。常見肌膚干燥不澤,起皮脫屑,甚則皸裂,口燥咽干,舌上無津,大便燥結(jié),小便短赤等癥。如以肺燥為主,還兼見干咳無痰、甚則咯血;以胃燥為主時,可見食少、舌光紅無苔;若系腸燥,則兼見便秘等癥?!敬鹨删幪?02589604,點擊提問】8、【正確答案】ACD【答案解析】臨床上常見的多為肺氣上逆,多因感受外邪或痰濁阻肺所致,使肺氣失于宣發(fā)肅降,上逆而致咳嗽、喘息;胃氣上逆,多因寒飲,痰濁,食積停滯于胃,阻礙氣機所致,胃氣上逆,則見呃逆、噯氣、惡心、嘔吐等癥;肝氣上逆多因郁怒傷肝,肝氣升發(fā)太過,氣火上逆則見頭痛、眩暈、昏厥,血隨氣逆而上涌,可導致嘔血。肺主氣,胃氣宜降,肝主疏泄,調(diào)暢氣機,因此氣逆多見肺、胃、肝臟。【答疑編號102589612,點擊提問】9、【正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