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路橋梁施工測量技術操作規(guī)范1總則1.1目的為規(guī)范公路橋梁施工測量作業(yè),保證測量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和一致性,指導施工過程中各階段測量操作,保障橋梁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制定本規(guī)范。1.2適用范圍本規(guī)范適用于公路橋梁(含特大橋、大橋、中橋、小橋)從施工準備至竣工驗收全過程的測量作業(yè),包括基礎工程、下部結構、上部結構、橋面系及附屬工程等階段。1.3引用標準《公路工程測量規(guī)范》(JTGC____)《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____)《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測量規(guī)范》(GB/T____)《工程測量基本術語標準》(GB/T____)2基本規(guī)定2.1人員要求測量作業(yè)人員應具備工程測量專業(yè)資質,熟悉橋梁施工工藝及測量規(guī)范;測量負責人應具有3年以上橋梁施工測量經驗,負責測量方案編制、成果審核及技術交底;作業(yè)人員應定期參加技術培訓,掌握GPS、全站儀、水準儀等儀器的操作技能。2.2儀器設備要求測量儀器(GPS接收機、全站儀、水準儀、鋼尺等)應經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檢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內使用;儀器設備應定期維護,避免日曬、雨淋、震動,使用前應進行常規(guī)檢查(如全站儀的軸系誤差、水準儀的i角校正);重要測量作業(yè)(如控制網復測、主墩定位)應使用精度符合要求的儀器:平面測量:全站儀精度不低于2″、2mm+2ppm;高程測量:水準儀精度不低于DS1級(用于控制網)、DS3級(用于一般施工)。2.3基準控制要求施工控制網應基于設計單位提供的首級控制網建立,包括平面控制網(GPS網或導線網)和高程控制網(水準網);控制網應布設在穩(wěn)定、不易破壞的位置(如遠離基坑、填方區(qū)、高壓線的區(qū)域),并設置明顯標識(如混凝土樁、鋼樁);控制網應定期復測(每3個月1次,或在基坑開挖、大型機械作業(yè)后及時復測),若控制點位移超過允許值(平面±10mm,高程±5mm),應重新修正控制網。3施工準備階段測量3.1資料收集與設計復核收集資料:設計單位提供的首級控制網成果(坐標、高程)、橋梁設計圖紙(平面圖、立面圖、斷面圖)、地質勘察報告;設計復核:1.復核橋梁軸線坐標、墩臺中心坐標、基礎設計標高與首級控制網的一致性;2.復核設計圖紙中尺寸、角度的閉合性(如墩臺間距、跨徑長度);3.若發(fā)現(xiàn)設計數(shù)據矛盾或錯誤,應及時書面反饋設計單位。3.2施工控制網建立3.2.1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采用“首級控制網→加密控制網”兩級布設,加密控制網應覆蓋橋梁全范圍,相鄰控制點間距宜為50~200m;布設方法:特大橋、大橋宜采用GPS網(E級或更高精度),其精度應滿足:相鄰點相對誤差≤10mm+1ppm;中橋、小橋可采用導線網(閉合導線或附合導線),其精度應滿足: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1/____;觀測與計算:GPS觀測應采用靜態(tài)模式,每點觀測時間≥30分鐘;導線觀測應使用全站儀進行水平角(左、右角各測2測回)、邊長(往返測各2測回)測量,計算采用嚴密平差法。3.2.2高程控制網布設原則:采用附合水準路線或閉合水準路線,水準點間距宜為100~300m,且應與平面控制點共樁(便于使用);觀測要求:使用DS1級水準儀進行往返測,每公里高差中誤差≤1mm;觀測時應避免陽光直射、震動,前后視距差≤1m,累計差≤3m;計算:采用嚴密平差法,高程成果應與首級水準網閉合。3.3樁位放樣準備根據設計圖紙計算墩臺中心坐標、樁基坐標(若為群樁,需計算每根樁的中心坐標);準備放樣所需的儀器(全站儀、GPS接收機)、工具(棱鏡、鋼尺、木樁)及資料(控制網成果、樁位坐標表)。4基礎工程施工測量4.1樁基施工測量4.1.1樁位放樣方法:采用全站儀坐標法或GPSRTK法(精度要求:平面偏差≤5mm);操作步驟:1.在控制點上架設全站儀,輸入控制點坐標及樁位坐標;2.瞄準棱鏡,調整棱鏡位置,使顯示的坐標偏差≤5mm,標記樁位中心(用木樁釘或噴漆);3.對群樁,應逐根放樣,并標注樁號;復核:放樣完成后,用鋼尺測量相鄰樁位間距,與設計值對比,偏差≤10mm。4.1.2護筒埋設測量護筒標高測量:使用水準儀測量護筒頂部高程,誤差≤5mm;護筒位置調整:護筒中心應與樁位中心重合,偏差≤50mm(對于鉆孔灌注樁),并保持護筒垂直(傾斜度≤1%)。4.1.3成孔檢測孔深測量:使用測繩(帶重錘)測量孔深,誤差≤50mm,孔深應≥設計值;孔徑檢測:使用孔徑儀或鋼筋籠檢孔器(直徑≥設計孔徑-50mm,長度≥4倍孔徑),檢測孔徑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孔底標高測量:使用水準儀測量護筒頂部高程,減去測繩測量的孔深,得到孔底標高,誤差≤50mm。4.2承臺施工測量4.2.1承臺基坑放樣方法:根據承臺設計尺寸(長、寬)及墩臺中心坐標,計算基坑開挖邊線坐標(每邊加寬0.5~1m,用于支模);操作:用全站儀放樣基坑四個角點,用白灰標記邊線;復核:測量基坑邊線與墩臺中心的距離,偏差≤10mm。4.2.2承臺標高控制基坑底標高測量:使用水準儀測量基坑底高程,誤差≤50mm,若低于設計標高,應回填至設計標高;承臺頂面標高測量:在承臺模板內側標記頂面標高(設計標高+0.1m,用于控制混凝土澆筑高度),誤差≤10mm。4.2.3承臺軸線定位方法:在承臺模板上放樣墩臺中心軸線(縱、橫軸線),用墨線標記;要求:軸線偏差≤10mm,模板垂直度≤1%(用全站儀或吊錘檢查)。5下部結構施工測量5.1墩柱施工測量5.1.1墩柱軸線放樣方法:根據承臺頂面的墩臺中心軸線,用全站儀向上傳遞軸線(采用垂準儀或全站儀天頂法);操作:1.在承臺頂面標記墩臺中心及縱、橫軸線;2.在墩柱模板底部,用垂準儀對準承臺頂面的軸線點,向上投射至模板頂部,標記軸線點;3.用全站儀檢查模板頂部軸線點與設計坐標的偏差,≤10mm;復核:測量模板頂部對角線長度,與設計值對比,偏差≤15mm。5.1.2墩柱標高控制方法:使用水準儀測量墩柱模板頂部高程,誤差≤10mm;要求:墩柱頂面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若為現(xiàn)澆梁墩柱,需預留梁底支座墊石標高(誤差≤5mm)。5.2蓋梁施工測量5.2.1蓋梁軸線放樣方法:根據墩柱頂部的軸線點,用全站儀放樣蓋梁縱、橫軸線(蓋梁中心應與墩柱中心重合);要求:軸線偏差≤10mm。5.2.2蓋梁標高控制方法:在蓋梁模板內側標記頂面標高(設計標高+0.1m),用水準儀測量,誤差≤10mm;注意:蓋梁頂面應設置支座墊石,其標高誤差≤2mm(采用精密水準儀測量)。6上部結構施工測量6.1預制梁施工測量6.1.1梁場控制網建立平面控制:在梁場布設導線網,控制點間距宜為30~50m,精度≤10mm;高程控制:布設水準網,水準點間距宜為50~100m,精度≤5mm。6.1.2預制梁模板定位軸線放樣:用全站儀放樣梁體縱、橫軸線(梁端中心、跨中中心),偏差≤5mm;標高控制:用水準儀測量模板頂面高程(設計梁底標高+模板厚度),誤差≤5mm;預拱度設置:根據設計要求,在模板上設置預拱度(如跨中預拱度為L/1000,L為梁跨徑),誤差≤2mm。6.1.3梁體安裝測量支座墊石標高復核:用精密水準儀測量支座墊石頂面高程,誤差≤2mm;梁體定位:用全站儀放樣梁端中心坐標,調整梁體位置,使梁端中心與設計坐標偏差≤10mm;梁頂標高檢查:測量梁頂高程,誤差≤10mm(跨中位置)。6.2現(xiàn)澆梁施工測量(以連續(xù)梁為例)6.2.1支架基礎測量方法:用水準儀測量支架基礎頂面高程,誤差≤50mm,基礎應平整、密實;要求:支架基礎沉降量≤10mm(預壓后)。6.2.2模板定位與標高控制軸線放樣:用全站儀放樣梁體縱、橫軸線(每跨至少設置3個軸線點),偏差≤10mm;立模標高計算:立模標高=設計梁底標高+預拱度+支架變形量(預壓后實測);標高測量:用精密水準儀測量模板頂面高程,誤差≤5mm(跨中位置)。6.2.3梁體澆筑過程監(jiān)測撓度監(jiān)測:在梁體跨中、1/4跨、3/4跨位置設置沉降觀測點,用水準儀測量澆筑過程中梁體的撓度變化,若超過設計允許值(如L/500),應暫停澆筑并調整;軸線監(jiān)測:用全站儀監(jiān)測梁體軸線偏差,若超過10mm,應調整模板。6.3懸臂施工測量(以懸臂梁為例)6.3.1掛籃定位平面定位:用全站儀放樣掛籃軌道中心坐標(與梁體軸線重合),偏差≤5mm;高程定位:用精密水準儀測量掛籃底模高程(立模標高=設計梁底標高+預拱度+掛籃變形量),誤差≤5mm;傾斜度控制:用全站儀檢查掛籃軌道的傾斜度,≤1%(與梁體設計坡度一致)。6.3.2梁體節(jié)段監(jiān)測軸線監(jiān)測:在每節(jié)段梁體端部設置軸線點,用全站儀測量其坐標,偏差≤10mm;標高監(jiān)測:在節(jié)段梁體端部設置標高觀測點,用精密水準儀測量其高程,誤差≤5mm;應力監(jiān)測:配合結構工程師,用應力傳感器監(jiān)測梁體應力變化(可選)。7橋面系及附屬工程測量7.1橋面鋪裝測量平面定位:用全站儀放樣橋面鋪裝邊線(與梁體軸線平行),偏差≤10mm;標高控制:在梁體頂面設置標高控制點(間距≤5m),用水準儀測量,誤差≤5mm;橫坡控制:測量橋面橫坡(設計值±0.1%),用鋼尺檢查排水坡度是否符合要求。7.2護欄施工測量軸線放樣:用全站儀放樣護欄內側邊線(與橋面軸線平行),偏差≤10mm;標高控制:用水準儀測量護欄頂面高程,誤差≤10mm;垂直度控制:用吊錘檢查護欄模板垂直度,≤1%。7.3伸縮縫施工測量平面定位:用全站儀放樣伸縮縫中心坐標(與梁體軸線重合),偏差≤10mm;標高控制:用水準儀測量伸縮縫頂面高程(與橋面鋪裝標高一致),誤差≤5mm;縫寬控制:用鋼尺測量伸縮縫寬度(設計值±2mm)。8測量質量控制8.1三級檢查制度自檢:測量作業(yè)人員完成測量后,對測量數(shù)據、成果進行自我檢查(如核對坐標輸入、計算過程);互檢:由測量小組組長或另一作業(yè)人員對測量成果進行交叉檢查(如復核放樣點坐標、標高);專檢:由項目技術負責人或專職測量工程師對測量成果進行最終檢查(如審核控制網平差報告、樁位放樣記錄)。8.2監(jiān)理復核重要測量成果(如控制網復測、主墩定位、梁體立模標高)應提交監(jiān)理單位復核,復核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監(jiān)理復核應采用獨立的測量儀器和方法,若復核結果與施工單位成果偏差超過允許值(如平面±10mm,高程±5mm),應要求施工單位重新測量。8.3誤差控制平面測量誤差:樁位放樣≤5mm,墩柱軸線≤10mm,梁體軸線≤10mm;高程測量誤差:基礎標高≤50mm,墩柱頂面≤10mm,梁體頂面≤5mm;其他誤差:模板垂直度≤1%,預拱度≤2mm。9成果管理與歸檔9.1成果整理測量成果應包括:1.控制網布設方案、觀測記錄、平差報告;2.樁位放樣記錄、承臺/墩柱/梁體定位記錄;3.標高測量記錄、撓度監(jiān)測記錄;4.監(jiān)理復核記錄、測量事故處理記錄;記錄應真實、完整、清晰,采用統(tǒng)一格式(如表格形式),并注明測量日期、人員、儀器型號。9.2成果歸檔測量成果應按單位工程歸檔,包括紙質版和電子版(電子版應備份);歸檔資料應分類整理(如控制網資料、基礎工程資料、上部結構資料),便于查閱;成果保存期限應符合《建設工程文件歸檔規(guī)范》(GB/T____)要求,至少保存至工程竣工驗收后5年。10附則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家庭醫(yī)生巡診工作總結
- 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英語學期6月份期末測試題(含答案無聽力音頻及原文)
-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五單元 方向與位置 檢測題(無答案)
- 2025年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中考物理一模試卷(含答案)
- 化妝品偏好調查
- 餐飲行業(yè)消費者需求變化與品牌定位研究
- 漢字書法課件模板附草書
- 2025屆畢業(yè)生就業(yè)協(xié)議書簽訂注意事項
- 漢字書法課件楷書字
- 匯報課件模板
- 靜壓植樁機鋼管樁施工技術
- 高值耗材點評制度
- 防臺防汛培訓課件教學
- 2024年施工員題庫含完整答案(必刷)
- 道路施工流程講解
- 有限合伙企業(yè)合伙協(xié)議
- 保險資管合規(guī)風險管理-深度研究
- 2022教師民族團結培訓
- 《慢阻肺健康大課堂》課件
- 2024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3 Keep Fit How do we keep fit》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2課標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