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輪復(fù)習(xí)基礎(chǔ)練習(xí):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_第1頁
高三生物一輪復(fù)習(xí)基礎(chǔ)練習(xí):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_第2頁
高三生物一輪復(fù)習(xí)基礎(chǔ)練習(xí):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_第3頁
高三生物一輪復(fù)習(xí)基礎(chǔ)練習(xí):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_第4頁
高三生物一輪復(fù)習(xí)基礎(chǔ)練習(xí):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練習(xí)

一、選擇題

1.大鼠的毛色由獨立遺傳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用黃色大鼠與黑色大

鼠進行雜交實驗,結(jié)果如圖。據(jù)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P黃色X黑色

I

F,灰色

[匕雌雄交配

F?灰色黃色黑色米色

9:3:3:1

A.黃色為顯性性狀,黑色為隱性性狀

B.E與黃色親本雜交,后代有兩種表型

C.E和F2中灰色大鼠均為雜合體

D.F2黑色大鼠與米色大鼠雜交,其后代中出現(xiàn)米色大鼠的概率為1/4

2.(多選)某種大鼠毛色有黑色、白色、黃色、灰色,受兩對等位基因

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黑色物質(zhì)合成,基因a控制白色物質(zhì)

合成,且A對a為不完全顯性;b基因純合時A和a基因表達受到抑

制,大鼠毛色表現(xiàn)為黃色。黑身大鼠與黃身大鼠純合品系甲進行正反

交,&全為灰身大鼠,R與品系甲進行回交,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下列

分析錯誤的是()

雜交組合父本母本F2表型及比例

IF.品系甲灰身:黃身=1:1

II品系甲灰身:白身:黃身=21:4:25

A.基因A、a與基因B、b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黃身大鼠雌雄間進行交配,后代可出現(xiàn)性狀分離

c.雜交組合n中品系甲產(chǎn)生配子時發(fā)生了基因重組

D.Fl雌雄個體雜交,后代中灰身大鼠所占比例最大

3.(多選)洋蔥鱗莖有紅色、黃色和白色三種,研究人員用紅色鱗莖洋

蔥與白色鱗莖洋蔥雜交全為紅色鱗莖洋蔥,E自交,F(xiàn)2中紅色、黃色

和白色鱗莖洋蔥分別有119株、32株和10株。下列相關(guān)敘述正確是

()

A.洋蔥鱗莖不同顏色是由細(xì)胞液中不同色素引起的

B.洋蔥鱗莖顏色是由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

C.F2的紅色鱗莖洋蔥中與R基因型相同的個體大約占4/9

D.從F2中的黃色鱗莖洋蔥中任取一株進行測交,得到白色洋蔥的概率

為1/4

4.(多選)某植物紅花和白花這對相對性狀同時受多對等位基因(A/a.

B/b、C/c……)控制,當(dāng)個體的基因型中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

顯性基因時才開紅花,否則開白花?,F(xiàn)將兩個純合的白花品系雜交,

E開紅花,再將件自交,F(xiàn)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若不考慮變異,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每對等位基因的遺傳均遵循分離定律

B.該花色遺傳至少受3對等位基因控制

C.F2紅花植株中雜合子占26/27

D.F2白花植株中純合子基因型有4種

5.(多選)某植物的花色有紅色、粉紅色和白色三種類型,由三對等位

基因控制(分別用A/a、B/b、C/c表示),設(shè)計不同雜交實驗并對子代

花色進行統(tǒng)計,結(jié)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實驗一:紅花又白花一紅花:粉紅花:白花=1:6:1

實驗二:粉紅花X紅花f紅花:粉紅花=9:7

A.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自由組合規(guī)律

B.實驗一為測交實驗,白花基因型是aabbcc,粉紅花有六種基因型

C.實驗一子代紅色個體自交后代粉紅花比例是27/64

D.實驗二結(jié)果表明,親代粉紅花和紅花的基因型均由兩對雙雜合和一

對純合組成

6.豌豆高莖X豌豆矮莖一Fi全為高莖,自交fK中高莖:矮莖=3:1。

灰身果蠅X黑身果蠅一件全為灰身,雌雄果蠅自由交配一F2中灰身雌

蠅:黑身雌蠅:灰身雄蠅:黑身雄蠅=3:1:3:1。下列說法錯誤的

是()

A.F2高莖豌豆自交,后代矮莖占1/6

B.F?灰身果蠅雌雄自由交配,后代黑身果蠅占1/6

C.R高莖豌豆和矮莖豌豆雜交,后代高莖:矮莖=2:1

D.F2灰身果蠅和黑身果蠅雌雄自由交配,后代灰身:黑身=2:1

7.下圖是一個患有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的家系圖,乙病在人群中

的發(fā)病率為1%。2號女性此時懷孕,需進行產(chǎn)前檢查。用紅色熒光標(biāo)

記甲病的致病基因,用綠色熒光標(biāo)記其等位基因,穿刺獲得胎兒的體

細(xì)胞,其細(xì)胞中無染色體變異,觀察到一個熒光位點。下列說法錯誤

的是()

LZH-O口。正常男女

f——\□甲病男

□,胎兒O乙病女

34

A.乙病的致病基因為隱性,位于常染色體上

B.甲病的致病基因為隱性,位于X染色體上

C.若胎兒的熒光位點為綠色可推測其小患甲病

D.4號與正常男性婚配子代正常概率為15/44

二、非選擇題

8.為了研究鴨的黑色素表型遺傳規(guī)律,科研人員用3種體色的品系鴨

子(2〃=78)進行了系列實驗。雜交親本黑系鴨和白系鴨表型均為有黑

(羽、蹊或喙有黑色素),櫻桃谷鴨表型為無黑。按照黑色素在喙部沉

積的相對面積大小,將喙色分為黑喙、黃喙、黑黃相間的花喙。用黑

系鴨和白系鴨(有黑)與櫻桃谷鴨(無黑)雜交,實驗數(shù)據(jù)見下表(正反交

結(jié)果一致)。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鴨子作為遺傳學(xué)實驗材料的優(yōu)點是

(至少答兩條)。

(2)由表1可推斷鴨黑色素合成由(填“常”或“性”)染

色體,(填“顯性”或“隱性”)基因控制。黑色基因用H/h

表示,櫻桃谷鴨基因型為。

表1黑色素合成遺傳雜交實驗

B實際數(shù)量

組合雜交組合(P)

有黑無黑

—?有黑又有黑864309

二有黑義無黑156170

無黑X無黑035

⑶假設(shè)喙色受兩對基因(H/h、Mb/mb)控制,由表2組合一可推斷H、

Mb兩個基因位于對同源染色體上,理由是

表2R代不同組合喙色遺傳雜交實驗

F2理論數(shù)

喙色組合F2實際數(shù)量

組合家系數(shù)量

(FJ

里花黃黑花黃

—*黑X黑62657211305934

-1黑X黃1711932149314

黃X花12321112

四黃X黃30035001

(4)表2組合三F,花喙基因型是Hhmbmb,組合二和組合三B黃喙基因

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o

⑸表2組合二R某黑喙鴨產(chǎn)生配子時H基因所在染色體片段缺失,

其后代鴨喙顏色是o組合三雜交后代的分離比例不符合理論

比例,最可能的原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研究發(fā)現(xiàn),鴨的喙色基因Mb、蝶色基因Mw和羽色基因T位于一條

染色體上,蝶色基因Mw位點與喙色基因Mb位點之間因交換產(chǎn)生的重

組率為0.026,羽色基因T位點與喙色基因Mb位點之間的重組率為

0.285,由此推斷距離基因Mb更近的基因是(填V或

T)。

9.鴨子的羽色受常染色體上兩對基因C、c和T、t控制,C控制黑色

素的合成,T促進黑色素基因C在羽毛中的表達,請根據(jù)以下三個雜

交實驗回答:

實驗一實臉二實臉三

P灰羽?X灰羽dP黑羽?X黑羽dP黑羽?X白羽/

III

B灰羽:黑羽:白羽F|黑羽:白羽F(黑羽:白羽

1216214365234341

(DC、c和T、t兩對基因遵循定律,T基因與t基因中存在

(填序號)。

①隱性致死效應(yīng):在雜合時不影響個體的生活力,但在純合時有致死

效應(yīng)的基因稱為隱性致死基因,隱性致死基因所表現(xiàn)出來的效應(yīng)稱為

隱性致死效應(yīng)。

②顯性致死效應(yīng):雜合狀態(tài)時即表現(xiàn)致死作用的致死基因稱為顯性致

死基因,顯性致死基因所表現(xiàn)出的效應(yīng)稱為顯性致死效應(yīng)。

③T基因的劑量效應(yīng):個體內(nèi)T基因出現(xiàn)次數(shù)越多,表型效應(yīng)越顯著。

(2)實驗一R中白羽的基因型有種。實驗二件中黑羽的基因

型為,實驗三E中白羽的基因型為o

(3)若將實驗一3的白羽自由交配則后代有種基因型,白羽

的概率是o

⑷若要確定實驗一B中灰羽的基因型,可以選擇實驗二B中白羽與

其雜交,若后代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則灰羽的基因型與親本一致。

⑸若實驗三件中出現(xiàn)一只基因型為cccTT的白鴨,請從親本減數(shù)分

裂的角度分析產(chǎn)生該白鴨可能的原因

10.科學(xué)家在果蠅遺傳學(xué)研究中得到一些突變體。為了研究其遺傳特點,

進行了一系列雜交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實驗中控制果蠅體色和剛毛長度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雜交

實驗及結(jié)果如下:

測交以灰體長剛毛6X黑檀體短剛

灰體長黑檀體短毛早

PX

剛毛聿剛毛合!

測交后代灰體長剛毛黑檀體短

灰體長剛毛

F.剛毛

1:1

據(jù)此分析,F(xiàn)l雄果蠅產(chǎn)生________種配子,這兩對等位基因在染色體

上的位置關(guān)系為o

⑵果蠅Al、A2、A3為3種不同眼色隱性突變體品系(突變基因位于II

號染色體上)。為了研究突變基因相對位置關(guān)系,進行兩兩雜交實驗,

結(jié)果如下:

PA1XA2PA2XA3PA1XA3

F.野生型F,突變里F.野生型

據(jù)此分析Al、A2、A3和突變型M四種突變體的基因型,在圖中標(biāo)注

它們的突變型基因與野生型基因之間的相對位置(Al、A2、A3隱性突

變基因分別用al、a2、a3表示,野生型基因用“+”表示)。

AlA2A3E突變體

⑶果蠅的正常剛毛(B)對截剛毛(b)為顯性,這一對等位基因位于性染

色體上;常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t純合時,會使性染色體組成為XX

的個體成為不育的雄性個體。雜交實驗及結(jié)果如下:

p截剛毛早X正常剛毛白

以截剛毛早截剛毛合正常剛毛&

31:4

據(jù)此分析,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F.中雄性個體的基因型有

種;若E自由交配產(chǎn)生F2,其中截剛毛雄性個體所占比例為

,E雌性個體中純合子的比例為O

11.某種植物的花色有白、紅和紫三種,花的顏色由花瓣中色素決定,

色素的合成途徑是:白色遮L紅色那鼠紫色。其中酶1的合成由基

因A控制,酶2的合成由基因B控制,基因A和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

±o回答下列問題:

⑴現(xiàn)有紫花植株(基因型為AaBb)與紅花雜合體植株雜交,子代植株

表型及其比例為;子代中紅花植株的基

因型是;子代白花植株中純合體所占的比例是

⑵已知白花純合體的基因型有2種?,F(xiàn)有1株白花純合體植株甲,若

要通過雜交實驗(要求選用1種純合體親本與植株甲只進行1次雜交)

來確定其基因型,請寫出所選用的親本基因型,并預(yù)期實驗結(jié)果和結(jié)

論。

12.以下兩對基因與果蠅眼色有關(guān),眼色色素產(chǎn)生必需有顯性基因A,

aa時眼色為白色,B存在時眼色為紫色,bb時眼色為紅色。2個純系

果蠅雜交結(jié)果如下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白眼早紅眼』

紫眼?紫眼,

紫眼紫眼辛白眼/白眼早紅眼/

統(tǒng)計數(shù)鼠1442819498148

⑴果蠅是遺傳學(xué)研究的經(jīng)典實驗材料,摩爾根等利用一個特殊眼色基

因突變體開展研究,把基因傳遞模式與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中的分配行

為聯(lián)系起來,證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基因位于染色體上,B基因位于染色體上。若

要進一步驗證這個推論,可在2個純系中選用表型為________的果蠅

個體進行雜交。

(3)上圖B中紫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下2中紫眼雌果蠅的基因

型有種。

⑷若親代雌果蠅在減數(shù)分裂時偶爾發(fā)生X染色體不分離而產(chǎn)生異常

卵,這種不分離可以發(fā)生的時期有

,該異常卵與正常精子受精后,可能產(chǎn)生的合子主要類型有

(5)若F2中果蠅單對雜交實驗中出現(xiàn)了一對果蠅的雜交后代雌雄比例

為2:1,由此推測,該對果蠅的性個體可能攜帶隱

性致死基因;若繼續(xù)對其后代進行雜交。后代雌雄比為時,

可進一步驗證這個假設(shè)。

答案:

1.B由圖示可知灰色:黃色:黑色:米色=9:3:3:1,可確定灰色

是顯性性狀,由兩對顯性基因控制,米色是隱性性狀,由兩對隱性基

因控制,A錯誤;假設(shè)親本黃色基因型為AAbb,黑色基因型為aaBB,

則子一代灰色基因型為AaBb,與黃色親本AAbb雜交,后代基因型為

lAABb.lAaBb.lAAbb、lAabb,有兩種表型,B正確;子二代中灰色

大鼠基因型包括AABB、AABb、AaBB、AaBb,C錯誤;子二代中黑色大

鼠基因型為l/3aaBB>2/3aaBb,與米色大鼠aabb雜交后代中米色大

鼠概率為2/3Xl/2=l/3,D錯誤。

2.ABC分析題意可知,黑身大鼠基因型為AAB_、灰身為AaB_、白身

為aaB_、黃身為__bb;黑身大鼠AAB_與黃身大鼠_—bb純合品系甲

進行正反交,件全為灰身大鼠AaB_,推斷應(yīng)為AABBXaabb-FAaBb。

雜交組合I:父本FiAaBbXaabb品系甲母本f灰身AaBb:黃身aabb

=1:1,說明AaBb雄性個體可以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AB:ab=

1:lo由分析可知,F(xiàn)iAaBb測交,雄性個體的配子為AB:ab=l:1,

說明AB基因連鎖在一條染色體上,ab連鎖在另一條染色體上,基因A、

a與基因B、b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錯誤;黃身大鼠基因型

為_513,雌雄間進行交配,由于b基因純合時A和a基因表達受到抑

制,大鼠毛色均表現(xiàn)為黃色,故后代不會出現(xiàn)性狀分離,B錯誤;雜

交組合H:母本FAaBbXaabb品系甲父本一灰身:白身:黃身=

21:4:25,說明AaBb雌性個體可以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

AB:aB:ab=21:4:25,即AB+aB=ab=25,其產(chǎn)生配子過程中,A

基因發(fā)生突變,品系甲aabb為純合子,產(chǎn)生配子時不發(fā)生基因重組,

C錯誤;由A、C知,A做父本時AB:ab=l:LK做母本時AB:aB:ab

=21:4:25,故E雌雄個體雜交,后代中灰身大鼠(AaB_)所占比例

1(4252n1

為刁X不+或+而=5,故灰身大鼠所占比例最大,D正確。

3.AB洋蔥鱗莖的顏色由細(xì)胞液中的色素決定,故洋蔥鱗莖的不同顏

色由細(xì)胞液中的不同色素決定,A正確;根據(jù)題干信息可得F2中不同

顏色鱗莖洋蔥的表型比例大致為12(9+3):3:1,滿足兩對等位基因

控制性狀的分離比,故洋蔥鱗莖顏色是由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的兩對等

位基因控制的,B正確;假設(shè)洋蔥鱗莖顏色由A/a,B/b控制,根據(jù)題

意可得,R的基因型為AaBb,則F2的紅色鱗莖洋蔥中基因型為AaBb

的概率為1/3,C錯誤;F.2中的黃色鱗莖洋蔥基因型為aaBB和aaBb(或

AAbb和Aabb),比例為1:2,故測交得到白色洋蔥(aabb)的概率為

2/3X1/2=1/3,D錯誤。

4.ABC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

每對等位基因的遺傳均遵循分離定律,A止確;由以上分析可知,43

=64,故該植物紅花和白花這對相對性狀至少受3對等位基因控制,

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正確;在Fz中,紅花占27/64,其中有

1/27的個體(AABBCC)是純合子,則有26/27的個體是雜合子,C正確;

由于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才開紅花,所以F2白花

植株中純合子基因型有2?-1=7(種),D錯誤。

5.ABD由題干信息可知,某植物的花色由三對等位基因控制,根據(jù)實

驗一可知,紅花X白花一紅花:粉紅花:白花=1:6:1,后代之比是

1:1:1:1:1:1:1:1的變式,說明該實驗為測交實驗,后代的基

因型之比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

上,A正確;實驗一為測交實驗,親本紅花的基因型為AaBbCc,白花

基因型為aabbcc,粉紅花基因型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aaBbcc>aabbCc,B正確;實驗一為測交實驗,親本紅花的基因型為

AaBbCc,白花基因型為aabbcc,子代紅色個體基因型為AaBbCc,自交

后代紅花(A_B_C_)的比例是3/4X3/4X3/4=27/64,白花(aabbcc)的

比例是1/4X1/4X1/4=1/64,故自交后代粉紅花比例是1-1/64-

27/64=36/64,C錯誤;根據(jù)實驗二可知,粉紅花X紅花->紅花:粉

紅花=9:7,后代比例是9:3:3:1的變式,說明親代粉紅花和紅花

的基因型均由兩對雙雜合和一對純合組成,D正確。

6.BF2高莖豌豆中純合子占1/3,雜合子占2/3,僅雜合子自交后代

能分離出矮莖,其比例為2/3Xl/4=l/6,A正確;假設(shè)控制果蠅灰身

黑身的基因用B、b表示,F(xiàn)2灰身果蠅中純合子占1/3,雜合子占2/3,

由此可得其產(chǎn)生兩種配子B:b=2:1,1%灰身果蠅雌雄自由交配,后

代黑身果蠅(bb)所占比例=l/3Xl/3=l/g,B錯誤;假設(shè)控制豌豆高

矮莖的基因用D、d表示,F(xiàn)z高莖豌豆和矮莖豌豆雜交,即

l/3DDXdd->l/3Dd,2/3DdXdd-l/3Dd、l/3dd,后代高莖(2/3Dd):

矮莖(l/3dd)=2:1,C正確;由于F2灰身果蠅中B占2/3,b占1/3,

則其與黑身果蠅雌雄自由交配,后代灰身:黑身=2:1,D正確。

7.D分析題圖,雙親正常,子代女兒患乙病,說明該病為隱性遺傳病,

且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A正確;父母正常,兒子3號患病,說

明甲病為隱性遺傳病,又因為用熒光標(biāo)記后觀察胎兒細(xì)胞中只有一個

熒光點,說明該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B正確;由題干可知,

用紅色熒光標(biāo)記甲病的致病基因,用綠色熒光標(biāo)記其等位基因,故若

胎兒的熒光位點為綠色可推測其不患甲病,C正確;假設(shè)a表示乙病

致病基因,b表示甲病致病基因,4號為l/2aaXBX\l/2aaXBXb,結(jié)合

乙病在人群中發(fā)病率為1%,可知人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1/10,則A

為9/10,正常男性只能為AA(人群81%)或Aa(人群18%),為AA的概

率為81/(81+18)=9/11,為Aa的概率為18/(81+18)=2/11,故正

常男性為9/llAAX'Y、2/llAaXBY,因此4號與正常男性婚配子代正常

的概率為(IX9/11+1/2X2/11)X(1X1/2+3/4X1/2)=35/44,D錯

誤。

8.(1)繁殖快,容易飼養(yǎng),相對性狀明顯(2)常顯性hh(3)2

9:3:4是9:3:3:1的變式(4)hhMbmbhhMbmb(5)黃色該組

合樣本量太少(只有1個家系,26個后代,誤差大)(6)Mw

解析(1)鴨子繁殖快,容易飼養(yǎng),相對性狀明顯,常作為遺傳學(xué)實驗

材料(2)根據(jù)題意,表1中正反交結(jié)果一致,說明鴨黑色素合成由常

染色體上基因控制。根據(jù)組合一中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可知黑色素合

成是由顯性基因控制的。櫻桃谷鴨表型為無黑,為隱性性狀,若黑色

基因用H/h表示,櫻桃谷鴨基因型為hh。(3)根據(jù)表2組合一的子二

代分離比約為9:3:4,為9:3:3:1的變式,可知H、Mb兩個基因

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4)表2組合三R花喙基因型是Hhmbmb,后

代黑:花:黃七1:1:2,說明親本相當(dāng)于測交實驗,則組合三子一代

的黃喙基因型為hhMbmb,根據(jù)組合一的子二代黑喙占9/16,可知黑喙

的基因型為已知組合三R花喙基因型是Hhmbmb,所以黃喙基

因型為hh_根據(jù)組合二中黑喙(H_Mb_)和黃喙(hh__)雜交,子二

代黑喙占3/8=1/2X3/4,所以組合二子一代的黃喙基因型為hhMbmbo

⑸組合二子一代的黃喙基因型為hhMbmb,子二代黑色占3/8=

1/2X3/4,所以子一代黑喙眄基因型為HhMbmb,若3某黑喙鴨產(chǎn)生配

子時H基因所在染色體片段缺失,由于子一代的黃喙基因型為hhMbmb,

不能產(chǎn)生含有H的配子,因此后代不含H基因,故鴨喙顏色是黃色。

由于組合三樣本量太少(只有一個家系),因此雜交后代的分離比例不

符合理論比例。(6)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的兩個基因,兩基因間的相對

距離(遺傳距離)用兩基因的重組率來表示,重組率越小,表明兩個基

因間的距離越近,連鎖越緊密;反之,重組率越大,則兩基因間距離

越遠,連鎖越松散,已知蹊色基因Mw位點與喙色基因Mb位點之間因

交換產(chǎn)生的重組率為0.026,羽色基因T位點與喙色基因Mb位點之間

的重組率為0.285,由此推斷距離基因Mb更近的基因是Mwo

9.(1)自由組合(或基因的自由組合)③(2)5CCTT和CcTTccTT

(3)641/49(4)黑羽:灰羽:白羽E:1:2(5)父本減數(shù)分裂I中

同源染色體未分離或父本減數(shù)分裂II中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或母本減

數(shù)分裂II中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或考慮染色體結(jié)構(gòu)變異)

解析(1)實驗一的F1中灰羽:黑羽:白羽長6:3:7,是9:3:3:1

的變式,說明C、c和T、t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C、

c和T、t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由題意可知,基

因C能控制黑色素的合成,c不能控制黑色素的合成。T促進黑色素基

因C在羽毛中的表達,實驗一中親本為灰羽,且后代中灰羽:黑羽:

白羽仁6:3:7,可知TT和Tt促進效果不同,t能抑制黑色素的合成,

即灰羽基因型為C_Tt,黑羽基因型為C_TT,白羽基因型為C_tt、cc_

故T基因與t基因中存在T基因的劑量效應(yīng),個體內(nèi)T基因出現(xiàn)次

數(shù)越多,表型效應(yīng)越顯著,故選③。(2)由⑴分析可知,實驗一3中

白羽的基因型為CCtt、Cctt、ccTT、ccTt、cctt共5種;實驗二中黑

羽(C_TT)X黑羽(C_TT)雜交,件中黑羽:白羽七3:1,則親本雌、雄

鴨的基因型均為CcTT,故實驗二件中黑胴的基因型為CCTT和CcTT;

實驗三中黑羽(C_TT)X白羽(C_tt、cc__)雜交,F(xiàn)1中黑羽:白羽

^1:1,則親本黑羽的基因型為CcTT,白羽的基因型為ccTT,故實驗

三R中白羽的基因型為ccTT。(3)結(jié)合(1)的分析可知實驗一中親本灰

羽基因型均為CcTt,E中白羽基因型及比例為l/7CCtt>2/7Cctt.

l/7ccTT.2/7ccTt>l/7cctt,若將實驗一件的白羽自由交配,可以

利用配子法進行計算,件產(chǎn)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為2/7Ct、3/7ct、2/7cT,

故自由交配則后代有CCtt、Cctt^CcTt^cctt^ccTtsccTT共6種基

因型,白羽(C」t、cc_)的概率是2/7X3/7X2+2/7X2/7+

3/7X2/7X2+3/7X3/7+2/7X2/7=41/49。(4)實驗一3中灰羽的

基因型為CCTt、CcTt,可以選擇實驗二Fi中基因型為ccTT的白羽與

其雜交,若灰羽的基因型為CcTt,與ccTT雜交,后代表型及比例為

黑羽CcTT:灰羽CcTt:白羽(ccTT、ccTt)=l:1:2,則與親本一致;

若灰羽的基因型為CCTt,與ccTT雜交,后代表型及比例為黑羽Cc?T:

灰羽CcTt=l:1,則與親本不相同。(5)實驗三母本黑羽的基因型為

CcTT,父本白羽的基因型為ccTT,若B中出現(xiàn)一只基因型為cccTT的

白鴨,則可能的原因是cT卵細(xì)胞和ccT精子結(jié)合或者是ccT卵細(xì)胞和

cT精子結(jié)合形成的,即父本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帶有基因cc的同源

染色體未分離,或者父本減數(shù)分裂【【中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或母本

減數(shù)分裂II中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形成了cc的配子,與正常配子c

結(jié)合形成的。

10.(1)2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灰體基因與長剛毛基因位于

同一條染色體上,黑檀體基因與短剛毛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

(2)

+a2a3

AlA2A3F,突變型

(3)TtXbXbTtXbYB41/122/5

解析(1)控制果蠅體色和剛毛長度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親本灰體長

剛毛與黑檀體短剛毛雜交,E全為灰體長剛毛,說明灰體與長剛毛均

為顯性性狀,且件為雙雜合子,由R測交結(jié)果灰體長剛毛:黑檀體短

剛毛=1:1可知,F(xiàn)i灰體長剛毛僅產(chǎn)生2種配子,說明控制灰體與長

剛毛、黑檀體與短剛毛的基因連鎖,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故這兩對

等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guān)系為兩對等位基因在同一對同源染色體

±o(2)由題干信息可知,果蠅Al、A2、A3為3種不同眼色隱性突變

體品系且突變基因位于II號染色體上,則A1的基因型為alal、A2的

基因型為a2a2、A3的基因型為a3a3、野生型的基因型為++,A1和

A2雜交,后代都是野生型,說明al和a2兩個基因位于H染色體的不

同位置,al和a2基因與野生型基因之間的相對位置圖示為:

alal++

++a2a2

II;A2和A3雜交,后代都是突變型,說明a2和a3兩個基

因位于H染色體的相同位置,a2和a3基因與野生型基因之間的相對

位置圖示為:",故突變型&的基因型為a2a3,圖示為:II;

A1和A3雜交,后代都是野生型,說明al和a3兩個基因位于U染色

體的不同位置,al和a3基因與野生型基因之間的相對位置圖示為:

alal++

+a3a3

,故Al、A2、A3和突變型F1四種突變體的基因型的圖示

為:

al++a2a3+a2

AlA2A3F,突變型

(3)由題干信息可知,果蠅的正常剛毛⑻對截剛毛(b)為顯性,這一對

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常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t純合時,會使性

染色體組成為XX的個體成為不育的雄性個體,截剛毛早和正常剛毛白

雜交,截剛毛早:截剛毛&(tt引起的XX個體成為不育雄性個體):

正常剛毛3=3:1:4,即不考慮tt影響的情況下,雌性全截毛、雄

性全正常剛毛,則B和b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區(qū)段,且親本基因型

為內(nèi)7丫,截剛毛早:截剛毛)=3為,說明子代中,T_:tt=3:1,

則親代相關(guān)基因型組合為Tt、Tto綜上所述,親本基因型為TtX^、

TtXbYB;R中雄性個體的基因型有4種,分別為ttXN(不育)、TTXY、

TtXbY\ttXY,可育雄性個體的比例為1:2:1;F,中雌性個體的基

因型有2種,TTXbXb:TtXbXb=l:2,故件中雄性個體的精子類型及比

例為丁用:tXb:TYB:tY'=l:1:1:1,F1中雌性個體的卵細(xì)胞的基因

bb

型及比例為TX:tX=2:1,若自由交配產(chǎn)生F2,其中截剛毛雄性個

體(ttX'Xb)所占比例為1/4X1/3=1/12;F2雌性個體的基因型及比例

為TTX'Xb:TtXbXb=2:3,純合子的比例為2/5。

11.⑴紫色:紅色:白色=3:3:2AAbb>Aabb《(2)選用的親

本基因型為AAbb;預(yù)期實驗結(jié)果及結(jié)論:若子代花色全為紅花,則待

測白花純合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若子代花色全為紫花,則待測白花

純合個體基因型為aaBB

解析(1)基因型為AaBb的紫花植株與紅花雜合體植株(基因型為

3

Aabb)雜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_Bb:A_bb:aaB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