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高中教材古詩文識記第1部分必修下冊課文10諫逐客書_第1頁
2026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高中教材古詩文識記第1部分必修下冊課文10諫逐客書_第2頁
2026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高中教材古詩文識記第1部分必修下冊課文10諫逐客書_第3頁
2026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高中教材古詩文識記第1部分必修下冊課文10諫逐客書_第4頁
2026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高中教材古詩文識記第1部分必修下冊課文10諫逐客書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文10諫逐客書*一、文言詞句理解(一)閱讀第1段,完成題目。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于秦,而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萃跤脧垉x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1.解釋加點的詞語,寫在括號內。【答案】私下招致,招攬生,出生兼并,吞并殷實,富裕樂于為用攻克,占領安定強盛攻取吞并,囊括肥沃同“縱”,合縱之策延續(xù)抑制豪門貴族的勢力憑借,依靠2.翻譯畫線的句子,找出得分點。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假使四位君主拒絕遠客而不予接納,疏遠賢士而不加以任用,這就會使國家沒有豐厚的實力而讓秦國沒有強大的名聲。(得分點:向使、卻、內、疏、是)(二)閱讀第2段,完成題目。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后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wèi)之女不充后宮,而駿良馬夬馬是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后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于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于側也。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wèi)》《桑間》,《昭》《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wèi)》,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1)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2)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3.解釋加點的詞語,寫在括號內?!敬鸢浮壳笕?,獲得佩帶樹立同“悅”,喜歡充實用來附著,加上進獻嫻雅變化而能隨俗擊打,拍打大腿真正采用擯棄適于觀聽卻4.翻譯畫線的句子,找出得分點。(1)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這樣那么陛下您所看重的,只在珠玉聲色方面;而所輕視的,卻是百姓。(得分點:然則、重、輕)(2)這不是能用來駕馭天下、制服諸侯的方法啊!(得分點:非、所以、制、術,判斷句)(三)閱讀第3段,完成題目。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5.解釋加點的詞語,寫在括號內?!敬鸢浮哭o讓,拒絕同“釋”,舍棄成就推辭,拒絕百姓豐裕,繁盛……的緣故同“借”,借給送給,付與6.翻譯畫線的句子,找出得分點。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現在竟然拋棄老百姓使之去資助敵國,拒絕賓客使諸侯成就霸業(yè)。(得分點:乃、資、業(yè))(四)閱讀第4段,完成題目。夫物()不產于秦,可()寶者多;士()不產于秦,而愿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7.解釋加點的詞語,寫在括號內。【答案】物品值得才士效忠8.翻譯畫線的句子,找出得分點。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現在驅逐客卿來幫助敵國,減少本國人口而增加仇人的實力,結果在內使自己虛弱,在外又和各國諸侯結怨,像這樣做而想使國家不陷于危境,這是辦不到的。(得分點:益、內、外、樹怨、得,介賓后置句)二、重點詞語整理9.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釋義。(1)遂散六國之從()(2)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3)而陛下說之()(4)河海不擇細流()(5)藉寇兵而赍盜糧()【答案】(1)“從”同“縱”,合縱之策(2)“內”同“納”,接納(3)“說”同“悅”,喜悅、喜愛(4)“擇”同“釋”,舍棄(5)“藉”同“借”,借給10.解釋加點多義詞語的含義。(1)私①強公室,杜私門()②私見張良,具告以事()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④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2)拔①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②拔劍撞而破之()③過蒙拔擢()④勢拔五岳掩赤城()⑤堅忍不拔()【答案】(1)①私人的,自己的②私下,偷偷地③偏愛④私事,私利(2)①攻?、诎纹?,拔出③提拔④突出,超出⑤動搖,變動11.解釋句中加點詞語的古義。(1)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古義:________________今義:在意;介意(多用于否定式)(2)卻賓客以業(yè)諸侯古義:________________今義:客人(總稱)【答案】(1)在于(“乎”相當于“于”)(2)貴族的門客、策士等12.指出加點詞語的活用類型并釋義。(1)蠶食諸侯()(2)來丕豹、公孫支于晉()(3)遂散六國之從()(4)強公室()(5)故能明其德()(6)卻賓客以業(yè)諸侯()(7)娛心意、說耳目者()【答案】(1)名詞作狀語,像蠶一樣(2)使動用法,使……來(3)使動用法,使……離散(4)使動用法,使……變強(5)使動用法,使……明顯(6)使動用法,使……成就霸業(yè)(7)均為使動用法,使……愉悅13.判斷句式類型并指出標志詞。(1)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2)并國二十/舉地千里()【答案】(1)判斷句標志詞:非……也(2)定語后置句數量詞“二十”“千里”作定語三、重要詞語解說14.下列關于古代文化知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客,指外來的人,與“主”相對。也指外出或寄居、旅居他鄉(xiāng)的人。文中指在秦國做官任事的其他諸侯國的人。B.本文中“六國”指與秦國并稱的包括鄭國、衛(wèi)國在內的六個諸侯國。C.“丹青”中丹、青本是兩種可作顏料的礦物,因為我國古代繪畫常用朱紅色和青色兩種顏色,所以“丹青”成為繪畫藝術的代稱,后也可指代史冊、史籍。D.黔首,戰(zhàn)國時期和秦代對百姓的稱謂。當時平民用黑巾覆頭,故稱為“黔首”,后來成了平民的代稱。【答案】B【解析】“六國”指與秦國并稱的包括韓、魏、燕、趙、齊、楚在內的六個諸侯國。15.下列關于古代文化知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商鞅,公孫氏,名鞅,因功封于商,號商君,故稱商鞅,戰(zhàn)國時期政治家。B.五帝,《史記·五帝本紀》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位帝王。C.三王,指夏、商、周三朝的開國君主:夏禹、商湯和周文王。D.后宮,君主時代妃嬪居住的宮室,后又用來指代“妃嬪”?!敬鸢浮緾【解析】三王指夏、商、周三朝開國君主,即夏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