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必修下冊 11*《子路、曾哲、冉有、公西華侍坐》春秋·《論語》 12*《阿房宮賦》唐·杜牧 33*《六國論》宋·蘇洵 64《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115《庖丁解?!贰肚f子》 146《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187《鴻門宴》西漢·司馬遷 238《諫逐客書》秦·李斯 279《與妻書》林覺民 3110《促織》清·蒲松齡 3711《諫太宗十思疏》唐·魏征 4512《答司馬諫議書》宋·王安石 5013《阿房宮賦》唐·杜牧 52注:序號上標有*表示必背記誦篇章。1*《子路、曾哲、冉有、一、1、鼓瑟希(?。?、莫春者(暮)3、二、1、端章甫(名詞作動詞穿著禮服、戴著禮帽)2、鼓瑟希(名詞作動詞彈奏)3、風乎舞雩(名詞作動詞吹風、乘涼)4、如果小事都做不好,大事又如何能勝任?大事)5、三、1、2、3、爾何如?4、何傷乎?5、6、7、8、9、10、11、12、13、14、15、16、17、四、1、2、比及三年(等到/比較、緊靠、3、且知方也(正道、正理/方向、對方、4、5、6、五、(一)以:1、2、3、則何以哉(做、4、加之以師旅(用、5、(二)爾:1、以吾一日長乎爾(你、2、子路率爾而對曰(…(三)言:1、亦各言其志也(說、2、一、重點實詞:1、蜀山兀,阿房出(山禿)2、驪山向北延伸,然后向西彎曲,最終通向咸陽。3、各依地勢,競相布局。4、蜿蜒曲折5、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雨或雪停止,此處是雨停止)6、杳不知其所之也(見不到蹤影)7、一肌一容,盡顯妍態(tài)。8、縵立遠視,而望幸焉(寵幸)9、摽掠其人(通“剽”,piāo,掠奪、奪?。?、奈何取之盡錙銖(古代計量單位,言極其細小)10、若六國各自珍愛其民。二、1、隔離古義:遮斷,遮蔽今義:2、直走直走咸陽古義:趨向今義:3、鉤心斗角各抱地勢,鉤心斗角.古:描述宮室結(jié)構的錯落有致與精巧工致;今: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斗。4、落矗不知乎幾千萬落古義:所、座;今義:下降、衰落。5、氣候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古義:文中是指情緒氣氛之意今義:6、明星明星熒熒,開妝鏡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業(yè)中做出成績,出了名的人。7、經(jīng)營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古:指金玉珠寶等物;今:指籌劃管理或組織(企業(yè)、活動)。8、精英古:指金玉珠寶等物;今:指優(yōu)秀人才。9、可憐可憐焦土古:可惜;今:憐憫,同情。1、從驪山北向西延伸,直達咸陽。2、廊腰蜿蜒,檐角高翹。3、蜂巢般的水渦狀建筑,數(shù)量難以計數(shù)。4、辭樓下殿,輦來于秦(乘輦車)5、6、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凌空復道,若無雨霽,何見虹霓?7、在秦宮中,宮女們夜以繼日地唱歌、彈琴。8、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化為焦土)9、將鼎視為玉,將金視作珠。10、族秦者秦也(滅族,殺死一族的人)(三)數(shù)詞用作動詞:11、六王畢,四海一(統(tǒng)一)(四)動詞作名詞:12、燕趙與韓魏所收藏的珍寶,包括金玉珠寶等貴重物品。(五)動詞意動用法:13、1、一:①六王畢,四海一(統(tǒng)一)②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數(shù)詞)③黃鶴一去不復返(一旦)④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專一)⑤合從締交,相與為一(一體)2、愛:①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愛)②使秦復愛六國之人(愛護)③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④陶淵明獨愛菊(喜歡)3、?。孩倌魏稳≈M錙銖,用之如泥沙(奪取)②青,源自藍而勝于藍。③留取丹心照汗青(著,助詞)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滅族,動詞)②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類,名詞)25、縵:①廊腰如無花紋的帛般曲折回環(huán)。②佇立遠眺(形容詞,通“曼”,意為長久)6、盡:①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盡善盡美(副詞,達到極致)②奈何取之盡錙銖(盡量)③臣將竭盡全力,直至鞠躬盡瘁。④觸草木,盡死(全,全部)7、使:①確保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②假使秦能再次愛護六國的民眾。8、為:①朝歌夜弦,成為秦宮人。②則可遞三世至萬世而為君(動詞,擔任)。(1)盤然、囷然(形容詞詞尾,相當于“然”)(2)佇立遠眺,期盼君臨(句末語氣詞,無實義)。(1)站立遠處,期盼君王的光臨。(2)秦人無暇自哀,后人哀之。(連詞,表示承接關系)(3)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氣候差異顯著。/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6)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1)代詞。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宮車)/幾代數(shù)年,掠奪人口,堆積如山(代六國)不能有,輸來其間(代秦國)(2)代詞,自己的,作定語。使六國各愛其人(1)辭別舊宮,乘輦至秦。(2)負棟之柱多于南畝農(nóng)夫。(1)遙聽其聲,其去處杳然不明。(2)一人之心,即千萬人之心也。(3)奈何取用財物盡錙銖?/秦人無暇自哀,后世為之哀嘆。1、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明星閃爍,如開妝鏡;綠云繚繞,似梳曉鬟;渭水泛膩,棄脂水;煙霧繚繞,焚椒蘭。雷霆乍掠,宮車過也。4、五步(有)一樓,十步(有)一閣5、長橋臥(于)波,未云何龍6、幾世幾年,摞掠(于)其人7、誰得而族滅(秦國)也8、支撐房屋的大柱子數(shù)量超過田間勞作的農(nóng)夫,架梁用的椽子多于織布機上的女工;釘頭眾多,猶如倉廩中的粟粒;瓦縫錯落有致,比人身上的絲縷還多;欄桿縱橫交錯,多于各地的城郭;管弦之聲嘈雜,勝過市井中人們的交談。9、(四)被動句:10、戍卒叫,函谷舉。一、1、1、2、為國者,切勿被積威所脅迫!3、二、古:今:古:以致今:古:智慧、智謀、今: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并運用知識、古:今:古:今:古:今:古:今:古:其,代詞,那。實,副詞,實際上。今:古:今:古:今:三、1、賂秦而力虧[使……虧損,使動用法],破滅之道也。2、3、小者獲邑,大者得城。4、關于顛覆,理所當然。5、6、因此,盡管燕國地小,卻位于……7、后秦兩次進攻趙國,李牧連續(xù)使其退卻。退卻,擊退]之。8、未能堅持到底,惜哉。9、10、四、一詞多義:為:1、至丹以荊軻為謀士,始招致禍患。2、3、4、治理國家者,切勿受積威所迫!以:1、2、秦通過攻戰(zhàn)之外的手段,小則獲得封邑,大則占領城池。3、其先祖輩歷盡霜露荊棘,方得寸土。4、古人云:“以地事秦,猶如抱薪救火,薪不盡則火不滅?!?、6、7、日削月割,導致國家逐漸走向滅亡。8、倘若憑借偌大的天下,卻重蹈六國覆轍,那又將比六國更遜一籌。而:1、因賄賂秦國而導致實力削弱,這是導致破滅的原因。2、3、環(huán)視四周,然而秦兵又已逼近。4、然而,強弱勝負已分明。5、6、二敗而[并列連詞]三勝。7、惜其雖有武力卻未能善始善終。8、面對如此形勢,卻不幸被秦人積威所脅迫。9、其勢雖弱于秦,但仍有不賂而勝之的可能。10、鑒于天下之大,若再蹈六國覆轍,則恐難望其項背。其:1、燕趙之君,始有遠見卓識,能固守其土。2、遺憾的是,趙國雖有武力卻未能持久。3、若三國各自珍視其領土。4、六國雖然勢弱于秦國,但仍具備不通過賄賂就能戰(zhàn)勝秦國的優(yōu)勢。之:1、后輩對土地不甚珍惜,竟將其贈予他人。2、則恐秦人難以咽下。3、其勢雖弱于秦,仍存不需賂秦而勝之的可能。4、如果以天下為重,卻效仿六國滅亡的舊例,那么我們恐怕連六國都不如了?;颍?、或[代詞,有的人]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2、當與秦相比,其價值或許難以衡量。與:1、與[親附于]嬴而不助五國。2、與秦相比,其難以輕易衡量。亡:1、2、因此,燕國雖小,卻在最后滅亡。向:1、2、猶:1、2、始:1、2、終:1、2、未能堅持到底,最終未能善始善終。兵:1、2、3、得:1、2、此言得(適宜、五、1、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2、六國的滅亡,并非因兵器不鋒利或作戰(zhàn)策略不佳,關鍵在于賄賂秦國。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因此,燕國雖小卻后于其他大國滅亡,這正是用兵策略的效果。3.4狀語后置句:5.定語后置句:一、通假字
1、1.無已,則王乎?
2.為長者折肢。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治家邦。4.何不返本呢?(“蓋”通“盍”,意為“何不”。)5.仁人執(zhí)政,怎能罔害民眾?(罔:6.放辟邪侈,無不為矣(“已”通“矣”,表示確定語氣)。
7.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
8.天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二、古今異義: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2、至于兄弟至于:3、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妻子:4、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中國:5、然后從而刑之從而:三、1、無以,則王乎王(本文有多處):2、以小易大小、3、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異:意動,對……4、是以君子遠庖廚也遠: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6、尊老(1),敬老(2),關懷他人之老(2)。老(1):形容詞作動詞,尊敬,愛護;老(2):7、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1):形容詞作動詞,愛護;幼(2):8、刑于寡妻:9、為肥甘不足于口與肥甘:10、輕暖不足于體與輕暖:11、危士臣危:使動,使……12、權,然后知輕重13朝秦楚朝:使動,使……14、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盒稳菰~作名詞,小的國家;大:15、寡固不可以敵眾寡:形容詞作名詞,人口稀少的國家;眾:16、弱固不可以敵強弱:形容詞作名詞,弱小的國家;強:17、以一服八服:使動,使……18、然后從而刑之刑:19、是罔民也罔:2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21、樹之以桑樹:22、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聞:使動,使……四、1、2、3、4、5、1、百姓之不見保見:1、2、3、4、1、臣未之聞也(臣未聞之也)2、莫之能御也(莫能御之也)3、何由知吾可也(由何知吾可也)4、牛何之(牛之何)5、然則一羽之不舉(然則不舉一羽)6、輿薪之不見7、8、未之有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1、2、3、4、5、五、不足為外人道也(說、得道者多助(道義、舍之?、葠郏好髯阋圆烨锖林ㄐ稳菰~作名詞,視力);愿夫子輔吾志,以明教我(形容詞,清楚)。一、1、砉然向然2、技蓋至此乎3、批大郤4、善刀而藏之二、1、依乎天理(天理古義:機理今義:2、因其固然(固然古義:牛體本來的結(jié)構今義:3、雖然,每至于族(至于古義:雖然這樣今義:轉(zhuǎn)折關系連詞)(古義:到今義:4、吾見其難為(難為古義:難解今義:5、所見無非牛者(無非古義:沒有不是今義:6、視為止,行為遲(行為古義:行動因為今義:三、1、足之所履(足2、高明的廚師每年更換刀具,因為刀刃需切割;一般的廚師每月更換刀具,因為刀刃需折斷。(歲,月3、而刀刃者無厚(厚4、視為之止(視四、1、臣之所好者道也2、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3、如土委地4、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5、視為止,行為遲五、1、會天大雨2、會盟而謀弱秦3、乃中《經(jīng)首》之會1、族庖月更刀2、每至于族3、士大夫之族4、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5、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1、如土委地2、曷不委心任去留3、委身為賈人婦1、庖丁為文惠君解牛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惑也3、其為惑也,終不解矣4、天下土崩瓦解5、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6、好讀書,不求甚解1、臣之所好者道也2、于是費先王之道3、得道多助4、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六、1、庖丁為文惠君解牛(介詞,替、2、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動詞,3、視為止,行為遲4、手持利刃站立,環(huán)顧四周,滿心得意。5、誰為大王為此計者(介詞,替、6、7、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8、不足為外人道也1、合于《桑林》之舞2、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3、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4、雖然,每至于族5、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介詞,從)6、不拘于時,學于余(介詞,被)7、乃設九賓禮于廷8、燕王欲結(jié)于君1、砉然向然(象聲詞詞尾,……2、雖然,每至于族3、吳廣以為然4、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1、我通過心靈感應而非視覺觀察,專注于精神層面的感知。2、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3、所解數(shù)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4、提刀而立5、善刀而藏之1、技蓋至此乎2、依乎天理3、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六、①游刃有余:現(xiàn)代人常用“得心應手”來形容技術嫻熟,做事輕松自如。②目無全牛:通常用來形容技藝達到極高的熟練程度,能夠得心應手地運用。③躊躇滿志:文中體現(xiàn)了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的狀態(tài)。躊躇,通常指人在決策時表現(xiàn)出的猶豫狀態(tài)。躊躇滿志,形容對自己成就感到極度得意。④切中肯綮:切中,正好擊中."肯綮,指骨肉相連之處,比喻關鍵所在。切中肯綮意味著方法正確、方向精準,直接擊中問題核心,找到有效解決之道。"⑤批郤導窾——批:擊;郤:空隙;窾:骨節(jié)空處。從骨骼連接處劈開,無骨部分則順勢分割。擅長于抓住關鍵點,高效解決難題。⑥新硎初試——硎:磨刀石;新硎:新磨出的刀刃。象新磨的刀那樣鋒利。剛?cè)肼毐阏宫F(xiàn)出卓越的才能。亦作“發(fā)硎新試”。⑦庖丁解牛:廚師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事物客觀規(guī)律的專家;技術精湛,操作自如。⑧善刀而藏: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凈。將刀擦凈,收藏起來。比喻適可而止,自斂其才。1.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2.失其所與,不知3.若不闕秦,將焉取之4.秦伯說,與鄭人盟1.貳于楚也古義:從屬二主,有二心今義: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古義: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義:3.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古義:使者,出使的人今義:古義:那人,指秦穆公今義:許君焦、瑕(答應、則王許之乎(《齊桓晉文之事》)潭中魚可百許頭(《小石潭記》)問渠如何能如此清澈?(朱熹《觀書有感》)先生的籍貫不明。(《五柳先生傳》)自比管仲、樂毅,時人未予認可。(《三國志·隆中對》)塞上長城徒有志,鏡中衰鬢已先斑。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把……《為學一首示子侄》中提到,蜀地邊境有兩位僧人。(邊邑、邊境、孔子鄙其小器(《訓儉示康》)(看不起、見識淺薄者往往目光短淺,難以深謀遠慮。(鄙陋、北蠻夷之鄙人(《荊軻刺秦王》)鄙人、鄙見若不闕秦(使……侵損,使……在闕中會見扁鵲(《史記·扁鵲傳》)(古代宮殿前兩邊的高建筑物)去年米貴闕軍糧,今年米賤大傷農(nóng)。(杜甫《歲宴行》)(通“缺”以其無禮于晉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焉用亡鄭以陪鄰若舍鄭以為東道主闕秦以利晉以亂易整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佚之狐言于鄭伯曰若亡鄭而有益于君公從之臣之壯也是寡人之過也許之鄰之厚,君之薄也行李之往來君之所知也何厭之有?將焉取之唯君圖之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子犯請擊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亦去之今急而求子夜縋而出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朝濟而夕設版焉焉用亡鄭以陪鄰朝濟而夕設版焉將焉取之夜縋而出朝濟而夕設版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晉軍函陵與鄭人盟既東封鄭(使……闕秦以利晉(使……越國以鄙遠(把……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若不闕秦(使動用法,使……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使動,使……燭之武退秦師(使動,使……鄰之厚,君之薄也是寡人之過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夫晉,何厭之有(“之”用作賓語前置的標志,正常語序為:(晉惠公)許君焦、(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秦伯)使杞子、逢孫、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之: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汜南夫晉,何厭之有(何……之有:表反問的句式,譯為:有……三、1.《左傳》:我國古代一部詳盡的編年體史書,據(jù)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皞鳌币庵缸⑨?,《左傳》是為儒家經(jīng)典《春秋》所作的注釋,全稱為《春秋左氏傳》,別稱《左氏春秋》,與《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子:①古代對男性尊稱,單獨使用時相當于“您”,也可在姓氏后表示尊敬,如孔子。孟子。在儒家經(jīng)典《論語》中,“子”專指孔子。②在春秋時期,由于“子”是尊稱男子的常用字,因此男子取字時常在其前加“子”字,例如子路(孔子弟子仲由的字)。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公孫僑,字子產(chǎn)。子犯(晉文公的舅舅狐偃的字)。③古代五等爵位中的第四等級,包括公、侯、伯、子、男。爵位是古代帝王授予貴戚功臣的封號,課文中提及的“晉侯”、“秦伯”中的“侯”、“伯”即指此。1、2、3、4、5、6、7、8、9、10、11、1、古義:崤山以東今義:2、古義:指小人離間之言今義:3、古義:兒女親家今義:4、古義:意外之事今義:5、古義:黃河以北,黃河以南今義:(三)1、(1)沛公軍霸上(軍:(2)欲統(tǒng)轄關中/秦地,可實現(xiàn)全面掌控。(3)亡去不義(義:(4)不可不語(語:(5)籍吏民(籍:(6)范增數(shù)目項王(目:(7)刑人如恐不勝(刑:(8)道芷陽間行(道:2、(1)夜行至沛公軍營,項伯復夜歸。(2)吾得兄事之(兄:(3)以身翼蔽沛公(翼:(4)頭發(fā)上指(上:(5)四人持劍盾步走(步:(6)道芷陽間行(間:3、(1)此其志不在小(小:4、(1)素善留侯張良(善:與…(2)秋豪不敢有所近(近:5、(1)臣活之(活:使…(2)沛公次日偕百余騎拜見項王。使…(3)欲止不內(nèi)(止:使…(4)拔劍撞而破之(破:使…破)1。以2、為(2)明日犒賞士兵,準備擊敗沛公的軍隊。3、之(3)今者有小人之言:4、于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向項羽通報了相關情況。(向、5、6、然(1)沛公默然(形容詞詞尾,…(3)然而未料竟率先入關擊敗秦軍。7、謝(2)乃令張良留謝(辭謝、8、辭9、故(1)君安與項伯有故(故舊、(2)故聽之(因此)(3)故遣將守關,以防他盜及意外事件。10、且11、幸(1)婦女無所幸(寵幸、(2)故幸來告良(幸虧、12。勝13.去14.因(1)項王當日遂留沛公共飲。(2)趁機在座上攻擊沛公,不如借此機會好好對待他。趁機)15。意(2)其意圖常在沛公身上。(2)拔劍撞而破之(使……17.謹1.(1)此天子氣也。(2)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3)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1)欲呼張良與俱去。(3)因留沛公飲。(1)若屬皆被虜。(1)客何為者?(何為—-為何)(2)大王來何操?(3)沛公安在?(安在——在安)(4)籍何以至此?(5)今日之事何如?(何如——如何)(6)何辭為?(1)具告【以事】(2)因擊沛公【于坐】勞苦功高秋毫無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一、1. 遂散六國之從2. 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3. 而陛下說之4.河海不擇細流5.藉寇兵而赍盜糧6.說耳目者“說”通“悅”,使……二、古義:形容詞,安定。今義:動詞,治理。2. 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也。古義:用來……的辦法。今義:連詞,表示因果關系。三、1、舉地千里攻克、舉酒欲飲無管弦拿起、舉一隅不以三隅反舉出、殺人如不能舉百里奚舉于市2、適觀而已矣適合、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向晚意不適閑適、3、故能就其深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wèi)》草創(chuàng)未就4、拔三川之地力拔山兮氣蓋世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提拔、勢拔五岳掩赤城5、功施到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不施其親施民所欲,去民所惡6、至今治強不效,則治臣之罪7、臣聞吏議逐客以戈逐子犯并逐字而注8、并國二十萬物并作而令廣并于右將軍軍9、制鄢、郢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因地制宜鴻篇巨制10、是以太山不讓土壤堯讓天下于許由大禮不辭小讓四、(1)而歌呼嗚嗚快耳者快,使……(2)卻賓客以業(yè)諸侯業(yè),使……(3)強公室強,使……(4)娛心意、說耳目者娛、說:使……愉快,使……(5)快意當前快,使……(6)非秦者去去,使……(7)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虛,使……(8)故能明其德使……2.名詞作狀語(1)西向戎國求得由余,東向宛地獲得百里奚。西、東:名詞作狀語,在西面、(2)西并巴、西、北、南:向西、向北、(3)東據(jù)成皋之險(4)蠶食諸侯蠶:內(nèi)、外:名詞做狀語,在國內(nèi)、在國外東據(jù)成皋之險險:險要之地,要隘。可寶者多寶:當做寶貝、而愿忠者眾忠:五、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2. 不產(chǎn)于秦3. 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民以殷盛,國以富強1.并國二十2.舉地千里3.百姓樂用4.江西金錫未被利用,西蜀丹青未被開采。3.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六、1.諸侯:古代中央政權分封的各國國君總稱。按照周制,諸侯需名義上服從王室政令,并向王室進貢。述職、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2.海內(nèi):古代學者認為我國四面環(huán)海,故稱國境以內(nèi)為“海內(nèi)”。泛指天下。3.宗室:宗族。專指帝王家族,亦稱皇族。帝宗、天潢。中國古代也指宗廟。4.黔首:指平民、老百姓。黔,黑。戰(zhàn)國及秦代對平民的稱謂。平民百姓常以黑巾蒙頭,因此被稱為“黔首”?!笆瘛?、“黎民”、“白身”、“布衣”等詞匯在古代均指代普通民眾。一、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吾靈尚依依旁汝也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念,通“廿”二、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巾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萬千當盡吾意為幸2、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當盡吾意為幸4、吾之逃家復歸也,汝泣告我在九泉之下,若聞汝哭聲,當相和以示哀悼。動詞用作狀語,用哭聲。5、意洞手書用手,親手。瓜分之日可以死無數(shù)人因不應死而死亡,或不愿分離而被迫分離。6、稱心快意使……愉快卒不忍獨善其身使……完善、好。7、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以……8、瓜分之日可以死(死其后省略賓語“之”),使……三、1、與與妻書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吾與(汝)并肩攜手連詞,表并列,和、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2、竟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動詞,完畢,終了(使……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3、身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4、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及與汝相對,又不能啟口5、余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為念及今思之,空余淚痕前十余日回家當時余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代詞,我的吾今死無余憾6、當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能愿動詞,應當。當時余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介詞,在。吾家后日當甚貧副詞,會,將會。在九泉之下,若聞汝哭聲,當相和以示哀悼。副詞,會,將會。7、卒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旦日饗士卒魯肅聞劉表卒五萬兵難卒合8、不能竟書而欲擱筆謂吾忍舍汝而死連詞表修飾?汝初聞言而怒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誰知吾卒先汝而死即便不死,亦難相見,徒留兩地相望,骨化成石。天下人之不當死而死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有幸與君結(jié)緣,何不幸生于今日之中國?9、吾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在哭泣之余,您亦心系天下蒼生。望今后必以告妾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語汝且以汝之有身也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汝不必以無侶悲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10、汝其勿悲汝其善撫之或又是男,教其以父志為志汝不能舍吾,其時時于夢中得我乎副詞“大概”或“或許”,用于表達不確定性。卒不忍獨善其身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吾亦望其言是實11、故忍悲為汝言之亦以天下人為念我愿以自身及你的福祉為代價,為天下人謀求永恒的福祉。雖不謂吾言為是或又是男,教其以父志為志吾愛汝,所以為汝體著唯恐未盡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為念動詞,當作。12、故忍悲為汝言之及今思之吾能之乎?抑或汝能之乎汝可以模擬得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吾之逃家復歸也使之肖我汝其善撫之13、相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在九泉之下,若聞汝哭聲,當相和以示哀悼。14、至:吾至愛汝吾愛汝至15、蓋:我的意思是,鑒于你的脆弱,必定無法承受失去我的悲痛。16、則:若為男兒,亦應教導其以父志為己志。我逝后,仍有二意洞存世。"則"作為連詞,表示推測或假設,意同"就"?!澳蔷汀??!皠t”作為連詞,用于表示承接關系,意即“那么”。17、即: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副詞,就,就是。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連詞,即使,縱使。四、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義:雙音復合詞,并且推廣到;今義:表并列的連詞。2、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古義:……的原因。今義:表結(jié)果的連詞,因此。3、吾家后日當甚貧古義:以后的日子。今義:后天,明天的明天。4、古義:請求。今義:控告、告訴等。5、汝可以模擬得之古義:想像、揣摩。今義:模仿。6、鐘情如我輩者古義:感情豐富,多情善感。今義:感情專注(多指愛情)。五、1、2、在九泉之下,若聞汝哭聲,當相和以哭。吾輩處(于)今日之中國天災可以死(人)誰知吾卒先(于)汝而死乎(省略介詞“于”。)吾今與汝無言(可說)矣3、鐘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吾愛汝至稱心快意,幾家能彀(主謂倒裝句)4、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表選擇,與其……不如……則較死為苦也,將奈之何表疑問,把……對……怎么樣,拿……一、(1)此物故非西產(chǎn)(2)昂其直“直”通“值”價值、價格(3)手裁舉(4)而翁歸(5)尺有咫(6)翼日進宰“翼”通”“翌”明(天)、(7)如被冰雪二、兩股間膿血流離股,(古)大腿(今)屁股兒涕而去涕,(古)眼淚(今)鼻涕久不售售,(古)賣物出手、科舉考試得中、亦無售者售,(古)買(今)敗堵叢草堵,(古)墻(今)堵塞宰嚴限追比宰,(古)縣令主管、(今)主持或殺搶乎欲絕搶,(古)碰撞(今)搶奪、爭奪徑造廬訪成造,(古)拜訪、無毫發(fā)爽爽(古)差錯(今)爽朗、操童子業(yè)三、(1) 顧②請仔細觀察四周,如同“徘徊四顧,見蟲伏壁上”。③但、即如“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2)責① 征收,如“每責一頭,輒傾數(shù)家之產(chǎn)”。②責任與差使,如“留待期限以補官責”。② 責令、要求,如“試使斗而見才,因責常供”。④責備、責罰,如“當其為里正,受撲責時”。⑤責成,索取,如“責之里正”(3)靡① 無,即“靡計不施,訖無計”。②退卻、敗退,如“試與他蟲斗,蟲盡靡”。(4)發(fā)①打開,如“窺父不在,竊發(fā)盆”。②挖掘,探尋,如“于敗堵叢草中,探石發(fā)穴”。③微?。ㄩL度單位),如“即道人意中事,無絲毫差錯”。(5)杖① 杖責②拐杖如“乃強起扶杖”(6)售(7)頓①頓時、①縣令②讓①對待②被①從②自己③自然①上級②上面③皇上④(恭敬地)放①推崇②還①然而②……的樣子③認為……對①再(覆蓋復之以掌②恢復③重復①把、拿②抬起③全①忽然②忽視、輕視③輕捷、快①拿②憑借③而④因為⑤用⑥把①相信②確實①立即②即使①找到②抓到③得到、引申為收獲①經(jīng)過②超過①聽到②聞名①中間②符合○3到(引申)①超出②拿出③出門①心意②心里③料想、估計④覺得、感到①涉及、推及②等到① 少時、片刻② 百畝為一頃① 思索② 惦念① 堵(滿)② 抵塞、應付① 兼詞,于此② 表肯定語氣① 表遞進,連、且② 一起、一并① 重、深② 厚道、不刻薄① 計謀、策略② 計算、算帳① 勉強② 迫使1通“固“本來2所以1適合2處在……時當其為里正、37、1.用以連接兩個動詞,表示順承關系,無需翻譯。2連詞,表轉(zhuǎn)折關系,可是、但是3連詞,表轉(zhuǎn)折關系,卻(是)4通“爾”你、你的,代詞5連詞,表修飾,地6連詞,表順承關系,來38、1處所、地方"2所結(jié)構(所+動詞構成名詞性結(jié)構)"3代詞,什么四、猾黠(狡詐)、科斂(攤派、聚斂)、營謀(謀劃)、裨益(益處)、逐趁(追趕)、聊賴(依靠)、審諦(仔細)、慚怍(慚愧)、瞻玩(欣賞)、唇吻(嘴唇)、躍擲(跳躍)門戶(門)嘉悅(高興)五、六、食頃:一頓飯功夫(食頃,簾動。斯須:一會兒(斯須就斃。少間:一會兒功夫(少間,簾內(nèi)擲一紙出。既而:不久,過一會(既而得尸于井。無何:沒多久(無何,宰以卓異聞。未幾:沒多大功夫(未幾,成歸。旋:剎那、隨即(旋見雞伸頸擺撲。俄:片刻、一會兒(俄見小蟲躍起。忽:忽然、很快(忽聞門外蟲鳴。輒:立刻就(一鳴輒躍去。遽:立刻、急忙(遽撲之,入石穴中。七、表示“看”的同義、見:觀察到循陵而起的景象,見蹲石排列整齊,宛如一幅畫卷。視:看(拾視之,非字而畫。睹:看到(然睹促織,隱中胸懷。瞻:細觀景致,與村東大佛閣極為相似。窺:偷偷看(窺父不在,竊發(fā)盆。覘:偷偷看、看(思試之斗以覘之。顧:回顧當時,成顧見蟋蟀籠空虛,氣息奄奄,便不再牽掛兒子。四顧:四下里看(徘徊四顧,見蟲伏壁上。望:從遠處觀察,巫師在旁望空祈禱,口唇翕動,似乎在念誦某種咒語。瞥:飛快地看(一雞瞥來,徑進以啄。展玩:打開看(展玩不可曉。審諦:仔細審視后發(fā)現(xiàn),該物體短小,呈黑赤色,明顯不同于先前所見。)覘視:窺視(驚起覘視,蟲宛然尚在。瞻顧:來回張望(或彷徨瞻顧,以尋找目標)。八、(1) 名詞活用為狀語歲征民間得佳者籠養(yǎng)之早出暮歸早上、取兒藁葬日與子弟角力叮不釋民日貼婦賣兒試使斗而才兒涕而去旬余,杖至百,打板子、大喜,籠歸上于盆而養(yǎng)之細疏其能,呈報,陳說詔賜撫臣名馬衣緞裘馬揚揚,穿著皮衣、仙及雞犬,成仙(3)而心目耳力俱窮近撫之走近、昂其值抬高、使……而高其直抬高、使……成然之認為……對成以其小,劣之認為……差益奇之以……奇特輒傾數(shù)家之產(chǎn)使……完、使……不如拼博一笑使……九、(1)判斷句如“此物故非西產(chǎn)”、(2)被動句如“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薄產(chǎn)累盡”、“杖至百”、定語后置如“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介詞結(jié)構后置如“掭以尖草”“覆之以掌”……(4)省略句A、省主語,如“(成名)為人迂訥”、“(成名)早出晚歸”……B、例如,“入其室,則見密室垂簾”?!敖鼡嶂娖錃庀⑽⑷酰活D覺非先前所見之物;審諦觀察……”C、省賓語,如“試使(之)斗而才”、“又囑學使俾(之)入邑庠”、因責(令)常供“……D、省略介詞賓語,如“以(之)塞官責”?!安桓遗c(之)較”……E、省介詞,如“假此科斂(于)丁口”、“又試之(以)雞”……十、如“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一、1.振之以威怒:2.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無”通“毋”,不要。二、1.必固其根本固古:樹根;今: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古:大;今:3.慎始而敬終敬古:謹慎;今:4.念高危,則思謙沖以自牧沖古:虛;今:5.雖董之以嚴刑董古:監(jiān)督;今:6.居域中之大居古:處在;今:7.傲物則骨肉為行路行路古:路人;今:8.人君當神器之重人君古:專指帝位;今:9.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縱情:古時,“放縱情感”意指“驕傲”,而今則特指盡情享受。10.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虛心:古時意指內(nèi)心空虛,今則象征謙遜美德。11.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以為,古義:以(之)為;把(它)當作。/今義:認為。三、1.1)則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2)思無以怒以濫刑:用刑。2.1)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傲視。1)人君當神器之重:重要的位置。2)居域中之大:重大的地位。3)簡能而任之:有才能的人。4)擇善而從之:正確的意見。5)則思正身以黜惡:邪惡的人。6)居安思危:安寧的時候;危急的時候。7)懼讒邪:愛說壞話陷害別人的邪惡之人。8)將有作:指大興土木,營建宮殿苑囿一類事。4.1)欲流之遠者:使……流得遠。2)思國之安者:使……安定。3)則思止以安人:使……安。4)思虛心以納下:使……謙虛。5)思正身以黜惡:使……端正。6)必固其根本:使……牢固。7)宏茲九德:使……光大。四、1、1)居域中之大:2)居安思危:處在……2、1)臣聞求木之長者:2)根不固而求木之長:3)塞遠而流長也:3、1)固其根本:使……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專期末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專項能力測試題及答案
- 新時代2025年網(wǎng)絡文學跨文化傳播策略與海外市場拓展報告
- 文化產(chǎn)業(yè)新經(jīng)濟時代:2025年金融支持政策及融資策略報告
- 聚焦2025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項目資金申請報告:教育行業(yè)市場格局分析
- 醫(yī)療行業(yè)大數(shù)據(jù)隱私保護在2025年醫(yī)療數(shù)據(jù)安全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報告
- 2025年足部按摩師(高級)按摩行業(yè)職業(yè)發(fā)展試題研究與實踐考試試卷
- 2025年足部按摩師初級(足療按摩技術考核)考試試卷
- 2025年制冷設備維修工職業(yè)技能鑒定制冷設備維修技術職稱評審常見問題試題
- 2025年制冷設備維修工(中級)制冷設備云計算技術鑒定試卷
- 毛發(fā)染色技術理論與實操考核試卷
- 溫通刮痧技術操作流程圖及考核標準
- 電信業(yè)務市場全球化趨勢及影響分析
- 《保護患者隱私》課件
- 食品、生鮮、日用品、辦公用品、商品等采購服務方案(技術標)
- 氧化鈣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食堂食材配送項目投標書
- 真需求-打開商業(yè)世界的萬能鑰匙
- 《標書制作商務部分》課件
- 材料專業(yè)常用術語英語單詞表
- 門式鋼結(jié)構安裝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