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天凈沙秋思》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1頁
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天凈沙秋思》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2頁
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天凈沙秋思》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3頁
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天凈沙秋思》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天凈沙·秋思教學目標: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并背誦,結(jié)合朗誦展開想象,感受詩歌的情境。品味詩句,通過作者在詩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的情感。深刻領(lǐng)會“斷腸人在天涯”表現(xiàn)了作者傷心欲絕的感情。重點:通過誦讀、研讀、理解詩歌所描繪的意象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難點:通過品味詩句、感受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的感情。一、導入轉(zhuǎn)眼又是秋天,正所謂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代的文人墨客尤愛在秋天興嘆,因此留下了很多與秋思相關(guān)的千古名句。如唐代有張籍的“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杜甫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宋代有范仲淹的“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等,真是數(shù)不盡的秋詩,訴不清的秋情。而在眾多有關(guān)秋的詩歌中,有一首被譽為“秋思之祖”,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首小令《天凈沙·秋思》,與馬致遠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感受詩人的獨特秋思。二、整體感知1.解題:“天凈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意為與秋天有關(guān)的思緒,這里指愁思!2.文體介紹“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說白。也分為兩類:一類是小令,即小調(diào),一般結(jié)構(gòu)單純,一首曲只用一個曲調(diào)(曲牌),而且一韻到底?!短靸羯场で锼肌肪褪沁@樣的小令。另一類是“套數(shù)”,亦稱“散套”,由至少兩首曲調(diào)聯(lián)合而成。由于散曲中每句的字數(shù)可以增多,所以比詞更生動,更活潑,表現(xiàn)力更強。這是詩歌發(fā)展的一大進步。3.作者簡介馬致遠(12501321),字千里,號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他的散曲描寫景物意境優(yōu)美,語言凝煉,流暢自然。4.初讀課文(1)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想象畫面??萏?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2)思考①這首小令寫了什么?用自己的話將其描述出來。預設::一個離家在外的游子通過選取秋天的一些景物進行有機組合來傳達自己的愁情。②整首小令的感情基調(diào)是什么樣的?預設:悲傷、凄涼。5.為何這首古詩讀起來是悲涼、凄涼的呢?(時代背景)元朝建國以后把中國人分成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實行等級管理制度,元朝的長官應由蒙古人擔任。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在馬致遠生活的年代開始任用漢族的文人做官,但卻又未能普遍實行,這給漢族文人帶來了一絲幻想和更多的失望。而古代知識分子讀書的目的就是做官,“學而優(yōu)則仕。"馬致遠前半生就為功名四處奔波可是卻仕途坎坷,壯志未酬。三、精讀課文1.文章中最直接表現(xiàn)這種情感的是哪句話?預設:斷腸人在天涯。2.什么是“斷腸人”?預設:傷心悲痛到極點的人,此處指漂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3.除了最后一句話,還有哪里可以表現(xiàn)呢?預設:通過前幾句中意象描寫,分別是藤、樹、鴉、道、風、馬、陽等。追問:單單是看這幾個景物,會給人悲傷、凄涼的感覺嗎?預設:不會,還要加上前面的修飾詞。追問:請同學們結(jié)合情景,思考這些普通的景物加上修飾詞后給你什么感受呢?同桌之間互相探討一下。預設:①“枯”即枯萎,沒有生命力?!翱荨?即一株沒有光澤和生命色彩的藤?!袄稀?即蒼老、無力,與嫩和壯相對“②“老樹”,即一棵岌岌可危,隨時可能被暴風雨摧殘或者死掉的樹。③“昏”,即黃昏,天快黑了?!盎桫f”,即黃昏的烏鴉,天色已近黃昏,烏鴉飛不動了,沒有精神。由“枯藤老樹昏鴉句可以想象出一幅黃昏烏鴉歸巢圖,連烏鴉都有巢可棲,有家可歸,此時詩人難免會有種落寞之感。④“古”與今相對,“古道”即古老的道路,有年代感,很少有人走體現(xiàn)漂泊之久和路途孤寂。⑤“西風”是秋天特有的標志,古詩中出現(xiàn)“西風”的詩句都會帶有幾分傷心意,如李清照的“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晏殊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⑥“瘦”即憔悴、疲憊,給人無力之感?!笆蓠R”與壯馬、肥馬相對,說明這匹馬走過了很多路,歷經(jīng)風霜,如今已垂垂老矣。⑦“夕陽”即太陽要落山了,表達傍晚之意?!肮诺馈⑽黠L、瘦馬、夕陽”通過這組景物,我們也可以想象出一幅圖,即詩人牽著一匹瘦馬,行走在黃昏的古道上??偨Y(jié):同學們討論得非常精彩!通過大家細致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馬致遠這首小令的力量,并不完全在于他選取了哪些景物——藤、樹、鴉、道、風、馬、陽這些本是自然常見之物。關(guān)鍵在于那些精準到近乎苛刻的修飾詞。馬致遠用最簡潔的文字,卻達到了??“無一字寫愁,而愁緒彌漫字里行間”??的境界。4.在滿目蕭瑟的畫卷中,是否藏著一處“不合時宜”的風景?‘小橋流水人家’這與你們剛才解讀的‘枯、老、昏’截然不同。詩人為何要在愁云密布中,突然插入這樣一組清新明快的意象???提示:此刻你是畫中人:腳下是‘古道’,耳邊是‘西風’,手中牽著‘瘦馬’…忽然抬眼,看到溪邊小院炊煙裊裊,院內(nèi)笑語隱隱。??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預設:??“以樂景襯哀情”??的手法。小橋流水的潺潺生機、人家安居的溫暖情調(diào),越是描繪得恬靜美好,就越發(fā)殘酷地映照出天涯游子身處荒寂古道、形單影只的凄涼處境。這安詳?shù)募揖訄D景非但不能消解詩人的客愁羈恨,加倍反襯了詩人旅途的孤獨艱辛和對家園的深切渴望,從而使“斷腸人在天涯”的悲情抒發(fā)具有了加倍震撼人心的力量。5.這些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還有那看似溫馨卻更添愁緒的小橋人家,最終都匯聚成游子心中一聲沉重的嘆息。那么,這聲嘆息是什么?詩人用哪一句直抒胸臆,將滿紙秋景化作了滿腔秋思?預設:斷腸人在天涯。通過夸張的生理痛感與無限的空間距離,將抽象愁思具象化,直擊人心。表達了游子肉身漂泊之痛與功名無望之悲以及元代民族壓迫下的無奈痛苦之情。總結(jié):正如王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無論是黃昏瘦馬浪蕩天涯的凄涼,還是偶遇小橋流水人家的溫馨,都是詩人在通過一組組秋天的特有景物來表達內(nèi)心那種深重的愁情,即“斷腸”之情。這就是運用了我們常說的情景交融的手法,作者將漂泊憂愁之情融人衰頹的秋景中,使情與景渾然一體。6.再次朗誦深情朗誦,感受作者之愁。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預設:“枯”“老”“昏”“瘦”用氣聲加重延長,突出衰敗感;“流水”輕聲上揚,尾音稍拖,營造短暫寧靜;“西下”一字一頓,聲線漸弱,似落日沉沒的視覺感?!皵嗄c人”三字重讀,聲帶顫抖;“天涯”拆解為“天——涯——”,“涯”字拖長3秒,氣息漸弱如嘆息,空間渺茫感。四、作業(yè)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