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反詐騙高等技能考試全國統(tǒng)一試卷(附答案)_第1頁
2025年反詐騙高等技能考試全國統(tǒng)一試卷(附答案)_第2頁
2025年反詐騙高等技能考試全國統(tǒng)一試卷(附答案)_第3頁
2025年反詐騙高等技能考試全國統(tǒng)一試卷(附答案)_第4頁
2025年反詐騙高等技能考試全國統(tǒng)一試卷(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反詐騙高等技能考試全國統(tǒng)一試卷(附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題,40分)1.2024年12月,王女士接到自稱“快遞公司”的電話,稱其包裹因“涉毒”被扣押,需聯(lián)系“緝毒科張警官”處理。對方提供了“警官證”照片及“辦案編號”,并要求添加微信發(fā)送銀行卡信息以便“驗證資金來源”。以下應對措施中最合理的是:A.立即添加微信,按要求發(fā)送銀行卡信息B.撥打快遞公司官方客服電話核實包裹狀態(tài)C.登錄公安部“國家反詐中心”APP掃描對方提供的“警官證”圖片D.直接轉賬1000元“保證金”證明清白答案:B解析:快遞公司不會通過電話告知包裹涉毒,涉毒案件應由警方直接聯(lián)系當事人且不會要求提供銀行卡信息。驗證包裹狀態(tài)應通過官方渠道(如快遞公司官網/客服),而非對方提供的鏈接或聯(lián)系方式。2.大學生李某在“兼職群”看到“AI語音標注員”招聘,要求先交398元“設備押金”,承諾完成10單任務后退還。李某完成任務后,對方以“標注不達標”為由拒絕退款,并誘導其“升級高級會員”繳納800元。此時李某應首先:A.繼續(xù)繳納800元升級會員,爭取回本B.聯(lián)系對方客服理論,威脅曝光其信息C.保存聊天記錄、轉賬憑證,通過12315或反詐中心APP舉報D.在兼職群辱罵對方,號召群友共同抵制答案:C解析:兼職要求先行繳費已違反《勞動合同法》,以“任務不達標”為由拒退押金是典型的“刷單返利”變種詐騙。此時應固定證據并通過官方渠道舉報,而非繼續(xù)投入或激化矛盾。3.退休教師陳先生收到“最高人民法院”短信,稱其“因民間借貸糾紛被起訴”,附鏈接可查看“傳票”。點擊鏈接后,頁面顯示需填寫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驗證身份”。以下判斷錯誤的是:A.法院傳票不會通過短信鏈接送達B.填寫個人信息可能導致資金被盜刷C.短信中“最高人民法院”落款符合官方通知格式D.官方訴訟通知會通過電話、紙質傳票或“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告知答案:C解析:最高人民法院不會直接發(fā)送涉訴短信,地方法院送達傳票需通過法定程序(如EMS專遞、法院官網或“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平臺)。短信鏈接要求填寫敏感信息是典型的“仿冒公檢法”詐騙。4.某企業(yè)財務人員張某收到“總經理”微信消息:“緊急!供應商催款,我在開會不方便打電話,你立即向XX賬戶轉50萬元,稍后補手續(xù)?!睆埬澈藢嵃l(fā)現(xiàn)總經理微信頭像、昵稱與本人一致,但語音消息有機械卡頓感。此時最安全的做法是:A.立即轉賬,避免影響企業(yè)信譽B.撥打總經理手機(非微信語音)確認C.要求對方發(fā)送手寫簽字的書面指令D.聯(lián)系其他同事確認總經理是否在開會答案:B解析:“冒充領導”詐騙常通過偽造微信(如盜用頭像、仿冒昵稱)或使用AI合成語音誘導轉賬。核實身份需通過非即時通訊的獨立渠道(如撥打已知的總經理手機號),而非依賴對方提供的聯(lián)系方式或即時通訊工具。5.李女士在短視頻平臺看到“海外代購奢侈品”賬號,標價為專柜5折,要求“先付定金再發(fā)貨”。交易過程中,賣家以“海關扣貨需補繳稅費”“物流保險”等為由,先后要求支付8000元、12000元。此時李女士意識到可能被騙,正確的止損措施是:A.繼續(xù)付款,避免“前功盡棄”B.保存聊天記錄、轉賬記錄,向平臺舉報并報警C.聯(lián)系賣家威脅“曝光其信息”,要求退款D.在評論區(qū)辱罵賣家,阻止他人購買答案:B解析:“低價代購”詐騙常以“定金-附加費用”模式誘導持續(xù)轉賬。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應立即停止轉賬,固定證據(聊天記錄、轉賬憑證、商品頁面截圖),通過平臺舉報(申請交易攔截)并向公安機關報案(撥打110或到轄區(qū)派出所)。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10題,10分)1.收到“京東金條”“微粒貸”客服電話,稱“國家政策調整需關閉網貸賬戶,否則影響征信”,要求轉賬到“監(jiān)管賬戶”驗證資金,這是詐騙。()答案:√解析:正規(guī)金融機構不會通過電話要求關閉賬戶或轉賬到指定賬戶,“影響征信”是常見恐嚇手段。2.掃碼參與“超市抽獎”,抽中“一等獎”需支付200元手續(xù)費領取金項鏈,這是正常商業(yè)活動。()答案:×解析:“抽獎付費”是典型的“中獎詐騙”,所謂“金項鏈”多為廉價仿制品,本質是通過“小金額”騙取財物。3.收到“社保局”電話,稱“醫(yī)保賬戶異常需轉接人工”,轉接后要求提供銀行卡號和短信驗證碼激活賬戶,這是合法操作。()答案:×解析:社保局不會通過電話要求提供銀行卡信息或驗證碼,驗證碼是資金交易的“最后防線”,絕不能泄露。4.網上購買二手手機,賣家要求“走平臺”但提供的鏈接是“XX二手交易網”(非淘寶、閑魚),需注冊并充值“保證金”,這是安全的。()答案:×解析:非正規(guī)平臺的“保證金”充值多為詐騙,正規(guī)二手交易平臺(如閑魚)不會要求額外充值,交易應通過平臺擔保完成。5.收到“銀行客服”短信,稱“信用卡逾期被起訴,點擊鏈接查看起訴狀”,鏈接域名與銀行官網一致,因此可以信任。()答案:×解析:詐騙分子可通過“釣魚網站”仿冒正規(guī)域名(如“”混淆“”),需通過官方APP或955開頭的銀行客服電話核實。三、案例分析題(每題15分,共2題,30分)案例1:2025年3月,65歲的退休工程師周先生在公園結識“熱心”青年小吳,小吳常陪其下棋、聊天,自稱“某生物科技公司項目主管”,稱公司正在推廣“抗衰老納米機器人”項目,投資10萬元可獲年息18%,且有“政府專項補貼”。小吳帶周先生參觀“公司總部”(實為臨時租賃的寫字樓),展示“專利證書”(偽造)、“合作協(xié)議”(PS),并安排“老客戶”現(xiàn)身說法(實為托)。周先生分兩次轉賬25萬元后,小吳失聯(lián),公司“總部”人去樓空。問題:(1)分析該詐騙的主要手法及針對老年人的心理弱點;(2)指出周先生在投資過程中未采取的關鍵防詐措施。答案:(1)主要手法:①“情感綁架”:通過日常陪伴建立信任,利用老年人孤獨心理;②“權威包裝”:偽造公司資質、專利證書,營造正規(guī)假象;③“托兒造勢”:安排“老客戶”虛假宣傳,降低警惕;④“高息誘惑”:以18%年息(遠超正常理財收益)吸引貪心。針對心理弱點:孤獨渴望關懷、對“高科技”項目認知不足、易被“熟人”推薦誤導。(2)未采取的關鍵措施:①未核實公司資質(可通過“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查詢注冊信息及經營異常記錄);②未驗證項目真實性(可咨詢市場監(jiān)管部門或專業(yè)機構核實“納米機器人”項目是否備案);③未通過獨立渠道聯(lián)系“老客戶”(如要求提供其他投資者聯(lián)系方式并主動核實);④未與子女或朋友商量(老年人投資大額資金應聽取家人意見)。案例2:2025年5月,大學生王某在“游戲代練”平臺接單,為玩家“代練升級”。對方要求先交500元“賬號安全保證金”,承諾完成任務后退還。王某轉賬后,對方以“代練進度不達標”“賬號被封需賠償”為由,要求再交2000元“解封費”。王某意識到被騙,但平臺顯示“交易已完成”,無法申請退款。問題:(1)該詐騙利用了游戲代練場景中的哪些漏洞?(2)王某應如何通過法律途徑維權?答案:(1)漏洞:①“保證金”陷阱:正規(guī)代練平臺不會要求玩家先行繳納保證金,詐騙分子利用“行規(guī)”誤導;②“進度不達標”借口:通過虛擬的“代練進度”標準(無第三方監(jiān)督)隨意判定違約;③平臺監(jiān)管缺失:部分非正規(guī)代練平臺與詐騙分子勾結,或對交易糾紛處理不作為,導致受害者難以維權。(2)維權途徑:①收集證據:保存代練平臺聊天記錄、轉賬憑證、對方賬號信息(如QQ/微信ID、游戲角色名);②向平臺投訴:通過平臺內“舉報”功能提交證據,要求凍結對方賬號并協(xié)助退款;③報警處理:向當地公安機關網警部門報案(涉案金額超3000元可刑事立案),提供完整證據鏈;④法律訴訟:若平臺存在監(jiān)管過失,可向法院起訴平臺方承擔連帶責任(需證明平臺未履行審核義務)。四、情景模擬題(20分)情景:你是社區(qū)反詐志愿者,接到68歲的劉奶奶求助電話,稱其接到“市人民醫(yī)院”電話,對方稱“劉奶奶的孫子在醫(yī)院急診,需立即繳納5萬元手術費,否則錯過搶救時間”,并提供了“孫子”的“哭訴求救”語音(實為AI合成)。劉奶奶已準備去銀行轉賬,情緒非常焦急。要求:模擬你與劉奶奶的通話,需包含以下要素:①安撫情緒;②識別詐騙關鍵點;③給出具體核實方法;④阻止轉賬。參考答案:劉奶奶,您先別急,慢慢說!(安撫情緒)您先深呼吸,咱們一起理清楚情況。首先,醫(yī)院如果真的需要手術費,會直接聯(lián)系患者家屬到醫(yī)院繳費,或者通過醫(yī)院官方APP、公眾號支付,絕不會通過電話要求轉賬到私人賬戶。(識別關鍵點1:電話轉賬不符合正規(guī)流程)另外,您孫子平時的電話您肯定有存,咱們現(xiàn)在就打他的手機,問問他是不是在醫(yī)院。(核實方法1:直接聯(lián)系當事人)如果他沒接,您可以聯(lián)系他的學校老師或者關系好的同學,確認他的位置。(核實方法2:通過第三方確認)還有,對方說的“市人民醫(yī)院”,您可以撥打醫(yī)院總機(比如114查詢),轉急診室問有沒有您孫子的就診記錄。(核實方法3:官方渠道核實)您先別去銀行,咱們先把情況弄清楚。萬一這是騙子,您轉了錢可就追不回來了!您看這樣好不好?我現(xiàn)在過去陪您,咱們一起打電話核實,好嗎?(阻止轉賬)五、綜合應用題(30分)背景:2025年,隨著AI技術普及,“深度偽造”詐騙(如AI換臉視頻、語音克?。┏矢甙l(fā)態(tài)勢。某科技公司員工張某接到“母親”視頻通話,畫面中“母親”哭著說“在外地被車撞了,需立即打10萬元手術費到XX賬戶”,視頻中“母親”的表情、語氣與真人無異,但背景模糊。張某未核實直接轉賬,后發(fā)現(xiàn)被騙。任務:(1)分析“深度偽造”詐騙的技術特征及識別難點;(2)設計一套針對“深度偽造”詐騙的個人防詐策略(需包含技術手段與行為習慣);(3)提出政府部門、科技企業(yè)在防范此類詐騙中的責任與措施。答案:(1)技術特征:①AI換臉:通過深度學習算法生成與真人高度相似的視頻,微表情、口型與語音同步;②語音克?。禾崛∧繕巳松倭空Z音(如社交平臺錄音),合成逼真的說話內容;③場景偽造:背景模糊或快速切換,避免細節(jié)暴露(如真實地點、時間信息)。識別難點:①普通用戶缺乏技術辨別能力(如無法通過肉眼判斷視頻是否被篡改);②情感綁架(如“家人遇險”)導致受害者急于行動,忽略理性判斷;③詐騙分子掌握目標人社會關系(如通過非法途徑獲取家屬信息),增強可信度。(2)個人防詐策略:技術手段:①使用“國家反詐中心”APP的“AI語音/視頻檢測”功能(2025年新增),上傳可疑內容進行技術鑒定;②開啟手機“通話錄音”“視頻通話錄屏”功能,保留證據;③設置“轉賬延遲到賬”(如24小時到賬),為核實爭取時間。行為習慣:①建立“緊急事件核實機制”:與家人約定“特殊暗號”(如“今天早餐吃了什么”),視頻/電話中涉及轉賬時需驗證暗號;②遇到“家人遇險”類信息,優(yōu)先通過非視頻方式聯(lián)系(如撥打已知手機號、聯(lián)系其他親屬);③不輕信“背景模糊”“情緒異常激動”的視頻通話,要求對方提供具體地點(如“在XX醫(yī)院幾樓”)并通過地圖軟件核實。(3)政府與企業(yè)責任:政府部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