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民族文化與交流考試試卷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1.下列哪項不屬于“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的核心內涵?A.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B.多元一體的歷史邏輯C.單一民族文化主導D.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答案:C2.2024年新增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中,屬于藏族傳統(tǒng)技藝的是?A.苗繡(雷山苗繡)B.熱貢藝術(唐卡繪制)C.藏族金屬鍛造技藝(藏刀制作)D.傣族慢輪制陶技藝答案:C3.《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使用情況調查》顯示,目前使用人口最多的少數(shù)民族語言是?A.維吾爾語B.藏語C.蒙古語D.彝語答案:B(注:根據(jù)2023年最新統(tǒng)計,藏語使用人口約680萬,居少數(shù)民族語言首位)4.下列哪項是彝族“火把節(jié)”的核心文化功能?A.慶祝豐收B.祭祀祖先與祈求平安C.青年男女社交D.紀念英雄人物答案:B(“火把節(jié)”主要源于對火的崇拜,通過燃火驅邪、祭祀祖先,祈求五谷豐登、人畜平安)5.2023年國家民委發(fā)布的《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項計劃”實施方案》中,“三項計劃”不包括?A.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B.各族群眾互嵌式發(fā)展計劃C.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計劃D.民族地區(qū)干部培訓計劃答案:D(“三項計劃”為青少年交流、群眾互嵌式發(fā)展、旅游促進交往交流)6.下列哪項屬于“民族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的典型特征?A.僅保護單一民族文化B.強調文化與自然、社會環(huán)境的整體性保護C.以博物館陳列為主要保護方式D.優(yōu)先保護物質文化遺產答案:B(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注重文化遺產與生存環(huán)境的活態(tài)、整體保護)7.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的主要傳承方式是?A.文字記錄B.口傳心授(瑪納斯奇演唱)C.學校教育D.影視改編答案:B(《瑪納斯》是世界最長史詩之一,依賴民間藝人“瑪納斯奇”的口頭演唱傳承)8.2024年“中華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提出的“四個與共”共同體理念不包括?A.休戚與共B.榮辱與共C.文化與共D.命運與共答案:C(“四個與共”為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9.下列哪項是蒙古族“那達慕”大會的傳統(tǒng)競技項目?A.賽牦牛B.射弩C.叼羊D.搏克(摔跤)答案:D(那達慕核心為“男兒三藝”:賽馬、射箭、搏克)10.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的關系定位是?A.國家通用語言為主,少數(shù)民族語言為輔B.二者并行,無主次之分C.少數(shù)民族語言優(yōu)先保護,國家通用語言輔助D.國家通用語言是共同交流工具,少數(shù)民族語言是文化傳承載體答案:D(《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國家通用語言是公共事務交流工具,少數(shù)民族語言是各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11.下列哪項屬于“跨境民族文化交流”的典型案例?A.云南傣族與泰國泰族聯(lián)合舉辦潑水節(jié)B.內蒙古蒙古族那達慕大會C.新疆維吾爾族十二木卡姆展演D.貴州苗族古歌進校園活動答案:A(跨境民族指分布于兩國或多國的同一民族,傣族與泰國泰族、老撾佬族為跨境民族)12.2023年修訂的《民族區(qū)域自治法》新增條款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各民族()教育”?A.歷史觀B.文化認同C.共同體意識D.傳統(tǒng)技藝答案:C(修訂重點之一是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法律條款)13.下列哪項是滿族傳統(tǒng)服飾“旗裝”的典型特征?A.對襟盤扣B.寬袍大袖C.立領、盤扣、兩側開衩D.銀飾點綴答案:C(旗裝以立領、盤扣、收腰、兩側開衩為特征,后發(fā)展為現(xiàn)代旗袍)14.我國首個“民族文化數(shù)字化工程”試點項目于2024年在哪個省啟動?A.四川B.云南C.甘肅D.貴州答案:B(云南省依托“數(shù)字云南”戰(zhàn)略,率先啟動民族文化資源數(shù)字化采集、數(shù)據(jù)庫建設與云端共享)15.下列哪項不符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實踐原則?A.尊重差異,包容多樣B.強制文化同化C.促進互學互鑒D.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答案:B(交往交流交融強調自愿、平等,反對強制同化)二、填空題(每題1分,共10分)1.費孝通提出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理論中,“多元”指各民族文化的(獨特性),“一體”指中華民族的(整體性)。2.我國少數(shù)民族三大英雄史詩是藏族的《格薩爾王傳》、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和蒙古族的(《江格爾》)。3.2024年國務院發(fā)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意見》中,明確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4.傣族“潑水節(jié)”對應傣族歷法的(新年),是融合宗教祭祀與民俗娛樂的重要節(jié)日。5.維吾爾族傳統(tǒng)音樂“十二木卡姆”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6.民族語言中的“雙語教育”指(國家通用語言)與(少數(shù)民族語言)的雙重教育。7.回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開齋節(jié)”源于(伊斯蘭教)的宗教活動,與“古爾邦節(jié)”“圣紀節(jié)”并稱為三大節(jié)日。8.2023年成立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重點研究領域包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現(xiàn)代社會互嵌式結構構建)等。9.彝族傳統(tǒng)民居“土掌房”的建筑特點是(以土為墻、平頂結構),適應山地氣候與農耕需求。10.跨境民族文化交流中,“邊民互市”不僅是經濟活動,更是(文化互動)的重要載體。三、簡答題(每題8分,共32分)1.簡述“民族文化認同”與“中華民族認同”的關系。答案:二者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民族文化認同是各民族對自身文化獨特性的肯定(2分),如藏族對藏傳佛教文化、維吾爾族對木卡姆藝術的認同;中華民族認同是各民族對“共同歷史、共同命運、共同未來”的歸屬感(2分)。前者是后者的基礎,沒有各民族文化的多元發(fā)展,中華民族認同會失去文化滋養(yǎng);后者是前者的升華,只有在中華民族整體框架下,各民族文化才能獲得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2分)。實踐中需避免將二者對立,應倡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2分)。2.分析“非遺活態(tài)傳承”對民族文化保護的意義。答案:“活態(tài)傳承”指在真實的文化生態(tài)中,通過傳承人的實踐、群體參與使非遺保持生命力(2分)。意義體現(xiàn)在三方面:一是避免“博物館式保護”的僵化,如苗繡通過現(xiàn)代服飾設計融入日常生活,保持實用性(2分);二是促進文化創(chuàng)新,如蒙古族長調與流行音樂融合,吸引青年傳承(2分);三是強化社區(qū)認同,如傣族慢輪制陶由家庭作坊傳承,維系了村落文化記憶(2分)。3.列舉民族文化交流的三種主要形式,并各舉一例說明。答案:(1)民俗節(jié)慶交流,如云南大理“三月街民族節(jié)”,白族、彝族、漢族等共同參與賽馬、對歌,促進文化展示與互動(3分);(2)教育交流,如“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遍_展民族文化課、跨民族學生社團,增進文化理解(3分);(3)經濟合作交流,如新疆和田玉雕刻藝人與蘇州玉雕師合作,融合維吾爾族紋樣與蘇工技藝,推動文化產品創(chuàng)新(2分)。4.說明“互嵌式社會結構”對民族交往交流的作用。答案:互嵌式結構指各民族在居住、就業(yè)、教育等領域打破單一民族聚居模式,形成交錯居住、共同參與的社會形態(tài)(2分)。作用包括:(1)增加日常接觸機會,如城市社區(qū)“多民族共居小區(qū)”中,回族、藏族、漢族居民共同參與社區(qū)活動,減少文化隔閡(2分);(2)促進資源共享,如民族地區(qū)旅游村通過各民族聯(lián)合經營民宿、餐飲,實現(xiàn)經濟互助與文化融合(2分);(3)強化共同體意識,通過共同解決社區(qū)問題(如垃圾分類、糾紛調解),培育“我們都是一家人”的認同(2分)。四、論述題(每題14分,共28分)1.結合實例論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在民族文化交流中的實踐路徑。答案:費孝通提出的“十六字箴言”是民族文化交流的核心理念(2分)。實踐路徑需分三步:(1)“各美其美”: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獨特性,支持其傳承發(fā)展。例如,貴州黔東南設立“苗繡傳習所”,組織繡娘系統(tǒng)整理傳統(tǒng)紋樣,開設非遺課程,使苗繡從“家庭手藝”發(fā)展為文化產業(yè),既保護了文化基因,又實現(xiàn)經濟價值(4分)。(2)“美人之美”:主動學習、欣賞其他民族文化,打破“文化中心主義”。如內蒙古通遼市蒙古族學校開設“漢族書法課”,漢族學生參與“那達慕”活動學習搏克技藝,通過雙向文化體驗,消除刻板印象(4分)。(3)“美美與共”:推動文化交融創(chuàng)新,形成共享的文化成果。例如,云南麗江“納西古樂”與白族扎染、彝族月琴演奏結合,創(chuàng)作“多民族融合音樂會”,既保留各民族特色,又創(chuàng)造了新的文化表達形式,成為旅游文化名片(4分)。最終目標是通過以上路徑,構建“天下大同”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實現(xiàn)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和諧共生(2分)。2.結合2023-2024年民族工作相關政策,分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民族文化交流的指導意義。答案:2023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2024年《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意見》均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線(2分),對文化交流的指導意義體現(xiàn)在三方面:(1)明確交流方向:共同體意識要求文化交流不能停留在“展示差異”,而需聚焦“共同歷史”。例如,國家民委2024年啟動“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工程,通過考古實證(如新疆尼雅遺址漢晉時期“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文獻整理(如《元典章》中的民族政策),向公眾呈現(xiàn)各民族共同締造中華文明的歷史,為文化交流提供歷史認同基礎(5分)。(2)規(guī)范交流原則:反對“泛民族化”與“去民族化”兩種傾向。政策明確支持各民族語言文字、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傳承(如西藏自治區(qū)將藏歷新年納入法定假日),同時要求文化產品(如影視劇、文藝演出)避免丑化、片面化刻畫民族形象,倡導真實、立體的文化呈現(xiàn)(5分)。(3)創(chuàng)新交流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玉溪市鮮花訂購合同示例
- 臨活用工合同范本
- 清水房修建合同范本
- 建筑簡易計稅合同范本
- 機械監(jiān)控采購合同范本
- 夫妻購房擔保合同范本
- 2025賽事贊助合同模板
- 自助牛排采購合同范本
- 課室租賃合同范本
- 上海租賃房子合同范本
- 品管圈PDCA提高手衛(wèi)生依從性手衛(wèi)生依從性品管圈完整版
- NB-T+31010-2019陸上風電場工程概算定額
- JT-T-1234-2019道路冷鏈運輸服務規(guī)則
-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一年級升二年級)暑假鏈接提升訓練題(共26份251題)
- 考研英語長難句分析技巧及實戰(zhàn)70例
- 安全保衛(wèi)工作會議記錄6篇
- DBJ∕T15-232-2021 混凝土氯離子控制標準
- 刑事報案材料模板(涉嫌詐騙罪)
- 乳制品配送服務質量保障方案
- 高血壓防治指南解讀課件
- 2024在役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儲罐安全附件檢驗技術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