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教學設計_第1頁
《江南春》教學設計_第2頁
《江南春》教學設計_第3頁
《江南春》教學設計_第4頁
《江南春》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南春》教學設計1教學內容《江南春》是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首古詩,這首詩描寫了美麗如畫的江南風光,詩中景物有聲有色、有遠有近、動靜結合,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春景的高度贊美和無限向往。2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借助具體詩句,通過想象畫面理解詩歌大意,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3、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3教學重難點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2、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4教學過程(一)歌曲導入,揭示課題1、播放歌曲《聲聲慢》,從視頻畫面中直觀感受江南的風光和意境之美。師:江南一直以來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繪和歌頌的對象。今天,我們學習杜牧寫的《江南春》。2、學生介紹自己所了解的杜牧?!驹O計意圖】通過展示江南風景的歌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調動了課堂氣氛。(二)讀通古詩,了解大意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借助注釋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節(jié)奏。2、檢查朗讀效果。(1)指名朗讀,集體正音,師生評價。(2)注意停頓,明確節(jié)奏。師示范朗讀、指名朗讀、全班齊讀。(三)品讀古詩,體會詩意學習任務一:讀詩成畫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圈畫出這首詩中所描寫的景物。2、師:作者用極簡的語言為我們呈現了這么多有特點的景物。每種景物又有怎樣的畫面呢?3.學生想象畫面,選擇2-3處景物,將景物寫細致、寫具體,在學習單上獨立完成。4、重點理解:①綠映紅:綠樹紅花相互輝映,更顯美麗。生1:看到“綠”這個字,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春天來了,柳樹抽出了嫩綠的枝條,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師:由“綠”想到了“嫩綠的枝條,想到了春天勃發(fā)的樹木”,還能想到什么是綠的?學生自由發(fā)言:綠綠的湖水、綠色的小草、蒼翠的青山……生2:由這個“紅”字,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春天來了,桃花在春風的吹拂下,綻開了笑臉“。生3:我仿佛看到了天邊的云霞是紅色的,是那么可愛。師點評:同學們想象的畫面越來越豐富,是想象畫面的高手。師小結:在同學們的想象中,這些景物或是悄然生發(fā),或是蓬勃生長,眼前呈現了一片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詩中只寫了“綠”和“紅”,中間一個“映”字用的特別巧妙,換成“和”“襯”可以嗎?說說你的想法。生1:紅綠交相輝映……生2:“襯”顯得綠色成了配角……②理解“鶯”生1:黃鶯是一種鳥,我仿佛看到了黃鶯鳥在樹葉間飛來飛去,唱著動聽的歌。師:按理說江南的春天應該是百鳥爭鳴,為什么作者只寫了“鶯”?它有什么特點?生:叫聲很好聽、羽毛很漂亮、飛行的姿態(tài)比較美……師小結:黃鶯是春天的使者,充滿生機和活力,作者選取了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突出了江南春天的特點。你還知道哪些寫黃鶯的詩句?③理解“酒旗”生1:看到酒旗在迎風招展。PPT出示圖片,師生認識、了解“酒旗”。師:酒旗是人為制作的,屬于人文景觀。江南的大街小巷,應該有很多人文景觀,作者為什么對酒旗情有獨鐘呢?學生猜測:很愛喝酒、想表現江南的喧鬧和繁華……師介紹杜牧的生平,重點關注杜牧在揚州生活的十年,借助《遣懷》中的詩句理解“酒”對于杜牧的意義,更進一步理解作者為什么只寫“酒旗”。師小結:詩的前兩句既有普通人的感受,又有作者對江南獨特的感受,正是這首詩與眾不同的地方。齊讀前兩句詩。④小結,PPT出示圖片。師:剛才我們想象的畫面,看到的景物,都是直接從圖畫中看到的,有沒有藏在畫里的?學生列舉:水上有點點帆船、路上有匆匆行走的行人、酒館里有喝酒的人、有人家在燒火做飯,炊煙裊裊……師:在這幅畫中有山有水、有花有樹、有酒有歌,還有什么?用詞語概括。生:有聲有色、有近有遠、有晴有雨、有動有靜……(教師板書)PPT出示《唐詩快》文字評價:“若將此詩化作錦屏,恐十二扇鋪排不盡?!币龑W生感受古詩里畫面的豐富。⑤鑒賞“千里”PPT出示楊慎對《江南春》的評價,何文煥、劉永濟對詩評的評價,引導學生展開對“千里”與“十里”的討論交流,鑒賞的同時說明自己的觀點。生1:千里是運用了夸張的手法……生2:十里有局限性……生3:千里更廣闊,包含的景物更多……師小結:對于文學鑒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道理,要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學習任務二:品詩中情1、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道“一切景語皆情語”,那么這首古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2、PPT出示后世專家學者對古詩所抒之情的兩種觀點。(教師板書)3、播放寫作背景視頻。4、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5、PPT出示杜牧寫的關于“僧侶”“寺院”的詩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6、思考:編者為什么把這首詩編寫在第六單元,編者更傾向于哪種觀點?學生借助單元導讀頁圖片、課文圖片、第六單元課文等表達自己的看法。7、帶著理解,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PPT出示三幅書法作品)【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主要以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交流為主,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想象畫面,感知詩句的意思,并適時補充歷史資料,使學生對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了更深的認識。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既訓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