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四年級語文數學試卷_第1頁
晉城四年級語文數學試卷_第2頁
晉城四年級語文數學試卷_第3頁
晉城四年級語文數學試卷_第4頁
晉城四年級語文數學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晉城四年級語文數學試卷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10分)

1.下列哪個詞語的拼音是“jìnyuán”?

A.鳥兒

B.樹木

C.城市

D.河流

2.“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這句詩出自哪位詩人?

A.李白

B.杜甫

C.孟浩然

D.白居易

3.下列哪個字不屬于“天地人”三才之一?

A.天

B.地

C.人

D.水

4.計算:15+8×2等于多少?

A.46

B.38

C.34

D.26

5.“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A.時間比金錢更重要

B.金錢比時間更重要

C.時間和金錢同樣重要

D.時間和金錢都不重要

6.下列哪個成語的意思是“形容非常認真、仔細”?

A.走馬觀花

B.一絲不茍

C.賞心悅目

D.心花怒放

7.“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A.春天和早晨都很重要

B.春天和早晨都不重要

C.春天重要,早晨不重要

D.春天不重要,早晨重要

8.計算:100÷5×3等于多少?

A.60

B.50

C.30

D.20

9.下列哪個字不屬于“日月星”三光之一?

A.日

B.月

C.星

D.云

10.“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出自哪本書?

A.《論語》

B.《孟子》

C.《大學》

D.《中庸》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4分,共20分)

1.下列哪些詞語是反義詞?

A.大小

B.黑白

C.高低

D.快慢

E.左右

2.下列哪些詩句描寫了春天的景色?

A.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B.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C.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

D.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E.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3.下列哪些數學運算符號是四則運算的一部分?

A.加號

B.減號

C.乘號

D.除號

E.括號

4.下列哪些成語與“誠實守信”有關?

A.言而有信

B.一諾千金

C.開誠布公

D.言過其實

E.走漏風聲

5.下列哪些事物屬于自然界中的“四大發(fā)明”之一?

A.造紙術

B.指南針

C.火藥

D.望遠鏡

E.印刷術

三、填空題(每題4分,共20分)

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______的《江南春》。

2.計算:36-15÷3=______。

3.成語“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是形容做事認真,一絲不茍。

4.“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是______說的。

5.把下面的數字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5,23,1,40,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50分)

1.直接寫出得數。

48+35=

100-68=

24×5=

72÷8=

12×12=

2.計算下面各題,能簡算的要簡算。

25+78-45

45×6+55×6

100-36÷4

8×(9+7)

72÷(8-2)

本專業(yè)課理論基礎試卷答案及知識點總結如下

一、選擇題答案

1.C

2.C

3.D

4.A

5.A

6.B

7.A

8.A

9.D

10.A

二、多項選擇題答案

1.ABCD

2.AD

3.ABCD

4.ABC

5.ABCE

三、填空題答案

1.白居易

2.27

3.一絲不茍

4.高爾基

5.1,5,18,23,40

四、計算題答案

1.直接寫出得數。

48+35=83

100-68=32

24×5=120

72÷8=9

12×12=144

2.計算下面各題,能簡算的要簡算。

25+78-45=58

45×6+55×6=600

100-36÷4=91

8×(9+7)=136

72÷(8-2)=12

知識點總結與題型詳解

一、選擇題

1.漢語拼音:考察學生對基本漢字拼音的掌握,如“晉城”拼音為“jìnyuán”。

2.古詩背誦與作者:考察學生對經典古詩及作者的熟悉程度,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出自孟浩然的《春曉》。

3.傳統(tǒng)文化:考察學生對“天地人”等傳統(tǒng)文化概念的認知。

4.四則運算:考察學生基本的加減乘除運算能力。

5.成語理解:考察學生對常用成語意義的理解,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強調時間的重要性。

6.成語運用:考察學生對成語在實際語境中的運用能力,如“一絲不茍”形容認真仔細。

7.諺語理解:考察學生對常用諺語含義的理解,如“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強調規(guī)劃和時間管理。

8.運算順序:考察學生對四則運算順序的掌握,如先乘除后加減。

9.自然常識:考察學生對基本自然常識的了解,如“日月星”三光。

10.名句出處:考察學生對經典名句及其出處的熟悉程度,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出自《論語》。

二、多項選擇題

1.反義詞:考察學生對反義詞的理解和辨別能力。

2.古詩描寫內容:考察學生對古詩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數學運算符號:考察學生對四則運算符號的掌握。

4.成語分類:考察學生對成語含義及其分類的理解。

5.科技史:考察學生對基本科技史知識的了解。

三、填空題

1.古詩背誦與作者:考察學生對經典古詩及作者的熟悉程度。

2.四則運算:考察學生基本的加減乘除運算能力。

3.成語運用:考察學生對成語在實際語境中的運用能力。

4.名人名言:考察學生對經典名言及其作者的熟悉程度。

5.數字排序:考察學生對數字大小比較和排序的能力。

四、計算題

1.直接寫出得數:考察學生基本的加減乘除運算能力。

2.計算下面各題,能簡算的要簡算:考察學生對四則運算順序、運算定律及簡便運算方法的掌握。

各題型所考察學生的知識點詳解及示例

一、選擇題

1.漢語拼音:學生需要掌握基本漢字的拼音,如“晉”拼音為“jìn”,“城”拼音為“chéng”。

2.古詩背誦與作者:學生需要背誦并記憶經典古詩及其作者,如《春曉》是孟浩然的作品。

3.傳統(tǒng)文化:學生需要了解“天地人”等傳統(tǒng)文化概念,如“天”代表自然界,“地”代表大地,“人”代表人類。

4.四則運算:學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加減乘除運算,如15+8×2=15+16=31。

5.成語理解:學生需要理解常用成語的含義,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強調時間的重要性。

6.成語運用:學生需要掌握成語在實際語境中的運用,如“一絲不茍”形容認真仔細。

7.諺語理解:學生需要理解常用諺語的含義,如“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強調規(guī)劃和時間管理。

8.運算順序:學生需要掌握四則運算的順序,如先乘除后加減,如100÷5×3=20×3=60。

9.自然常識:學生需要了解基本自然常識,如“日月星”三光。

10.名句出處:學生需要熟悉經典名句及其出處,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出自《論語》。

二、多項選擇題

1.反義詞:學生需要掌握反義詞的概念,如“大小”是反義詞,“高低”是反義詞。

2.古詩描寫內容:學生需要理解古詩的內容,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描寫了春天的景色。

3.數學運算符號:學生需要掌握四則運算符號,如加號、減號、乘號、除號。

4.成語分類:學生需要掌握成語的含義及其分類,如“言而有信”、“一諾千金”與“誠實守信”有關。

5.科技史:學生需要了解基本科技史知識,如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是“四大發(fā)明”。

三、填空題

1.古詩背誦與作者:學生需要背誦并記憶經典古詩及其作者,如《江南春》是白居易的作品。

2.四則運算:學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加減乘除運算,如36-15÷3=36-5=31。

3.成語運用:學生需要掌握成語在實際語境中的運用,如“一絲不茍”形容做事認真,一絲不茍。

4.名人名言:學生需要熟悉經典名言及其作者,如“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高爾基說的。

5.數字排序:學生需要掌握數字大小比較和排序的能力,如5,23,1,40,18,1,5,18,23,40。

四、計算題

1.直接寫出得數:學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加減乘除運算,如48+35=83,100-68=32,24×5=120,72÷8=9,12×12=144。

2.計算下面各題,能簡算的要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