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單元提升訓練3一、基礎達標1.下列各組加點字的讀音有誤的一項是()A.眇眇miǎo裊裊niǎofán罾zēng潺湲chánhuǎn水裔yì江皋gāo西澨shìC.葺qì蓀sūn芳椒jiāo橑lǎobìlì擗pǐ櫋mián廡wǔ1.解析:B項,“湲”應讀yuán。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疏石蘭兮為芳(散布)B.合百草兮實庭(充滿)C.九嶷繽兮并迎(眾多)D.時不可兮驟得(突然)解析:D項,驟:輕易,一下子。答案:D3.下列句子中書寫有誤的一項是()A.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B.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緩C.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D.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解析:B項,緩—湲。答案:B4.下列句式和其他三項不同的是()A.鳥何萃兮中B.朝馳余馬兮江皋C.筑室兮水中D.白玉兮為鎮(zhèn)解析:A、B、C三項均為狀語后置句兼省略句,都省略了介詞“于”,D項,常式句。答案:D二、閱讀鑒賞(一)閱讀屈原的《湘夫人》,回答5~6題。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何萃兮中,罾何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暮鲑膺h望,觀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櫋兮既張。白玉兮為鎮(zhèn),疏石蘭兮為芳。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九嶷繽兮并迎,靈之來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5.“鳥何萃兮中,罾何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為什么會出現反常的情況,表現了湘君怎樣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湘君一等再等,還是不見佳人,就想起自然和人世間的一些乖戾反常的現象,山鳥原不棲,為什么落腳到水草叢中?漁網原不架樹,為什么張掛在樹梢頭上?進而懷疑自己求愛不得其所,因以為喻,流露出困惑、失望的情緒。人在失望的時候,總想到轉機,外界事物發(fā)生小小的變異,都可能引起失意者的幻想。當他看到麋來庭中,蛟出水涯的時候,就認為是一種好的兆頭,奇跡是有可能實現的,于是他又朝馳夕濟,前迎佳人,欣喜若狂。6.本詩最突出的是“兮”字的大量運用——全詩每句都有一個“兮”字,試分析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兮”字相當于現代漢語的“啊”字,它的作用在于調整音節(jié),加強語意和語氣的轉折、跳躍,增強語言的表現力,便于抒情。(二)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7~8題。小重山·端午(元)舒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①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②。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峨x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注:①五色臂絲:荊楚風俗,端午節(jié)以五彩絲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羅江。7.從全詞看,“空惆悵”和“無人解”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空惆悵”:慨嘆世人忙于節(jié)日的喜慶,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節(jié)厚重的歷史內涵;表達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之情?!盁o人解”:抒發(fā)了作者不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懷,也表達了對屈原忠義氣節(jié)的崇敬。8.這首詞最突出的表現手法是什么?請分別結合上闋和下闋作簡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手法:對比。簡析:上闋中眾人的繁忙喜慶和作者的獨自惆悵形成對比;下闋中世俗對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讀《離騷》的深切感傷形成對比。(答“反襯”且簡析合理亦可)三、語言運用9.請在莊子、屈原、史鐵生中任選兩人為對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各寫一段話。要求修辭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示例:魯迅是寂寞的,在濃黑的悲涼中,在麻木愚弱的民眾中,獨自彷徨吶喊;但他卻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為昏睡的國人開出了一劑療救精神的良方。莊子是寂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是寂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鐵生是寂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莊子:在喧囂的時代里,在窘迫的生活中,默默修身養(yǎng)性;但他卻在寂寞中頓悟出了逍遙的真諦,為無路可走的人們打開了一扇開向清風明月的窗。屈原:在權貴的排擠下,在世人的不解中,獨自苦苦尋覓;但他卻在寂寞中堅守著高潔忠貞的靈魂,為世人皆醉的社會點亮了一盞上下求索的燈。史鐵生:在病痛的折磨下,在蕭瑟寂靜的地壇里,苦苦掙扎思索;但他卻在寂寞中領悟到了人生的意義,為失意消沉的人們找到了一扇通向幸福的門。10.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點,整合成一個單句,解釋“端午節(jié)”。(不超過35字)①端午節(jié)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②端午節(jié)的時間是在每年的夏歷五月初五這一天。③端午節(jié)的起源說法不一,但大多認為源于紀念投汨羅江自沉的戰(zhàn)國時楚國愛國詩人屈原。④過端午節(jié)人們通常要賽龍舟,今年湖北就舉行了龍舟競渡活動,香港、澳門也派了代表隊參加。⑤過端午節(jié)時南方各省區(qū)人們通常要吃粽子,這是用竹葉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種食品。端午節(ji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我國夏歷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賽龍舟等形式紀念屈原的一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自主賞析擬行路難(其四)eq\x(名)eq\x(篇)——飄香萬里民俗文化資源與重鑄民族魂——聞一多論端午的啟示程薔關于端午節(jié),聞先生在《端午考》文中曾用大量材料作過深入考辨。他的另一篇文章《端節(jié)的歷史教育》一文可以看作《端午考》的姊妹篇,從學術上看,《端節(jié)的歷史教育》有三個要點值得注意。第一,為科學地探討節(jié)俗和傳說的關系開辟道路。聞先生指出,說端午起源于屈原投汨羅江自殺,是不可信的。他在引了《續(xù)齊諧記》《風俗通》《荊楚歲時記》等有關材料后,對該節(jié)起源提出了一個科學假設,那就是古吳越先民對龍圖騰的崇拜和祭祀。解答屈原傳說附會到端午節(jié)俗上去的問題,首先就要回答:究竟是節(jié)俗在先,還是傳說在先?從聞先生的文章,已可得出節(jié)俗先于傳說的結論。他認為,節(jié)俗的產生是根源于民眾生活的某種實際需要,而用某個傳說來解釋它,只不過是姑妄言之的“謊”而已。聞先生認為端午節(jié)之成因是對龍圖騰的祭祀,是先民希望證明和顯示自己的“龍子”身份,以此祈求龍保佑健康與安全。也有學者認為,此節(jié)是為了驅邪、療病或禱祝豐收等等。而當風俗一旦形成便有其相對的獨立性,有它自己的生命流程,隨著人類世代的綿延,風俗不斷被補充、被修正,并被代代相傳。由于生存環(huán)境的變遷,后代的人們往往不能理解遠古祖先創(chuàng)造這些習俗活動的真正動機,遂根據各自的生存條件和狀況,對這些習俗作出新的、合乎邏輯的解說,這樣就造成了或附會了許多有關習俗的解釋性民間傳說。可見,傳說的附會總是在習俗形成之后,實際上是為了延續(xù)或加強這一習俗才發(fā)生的。第二,對傳說附會于節(jié)俗的“歸一化趨勢”的啟發(fā)性提示。聞先生說:“如果我們還要讓這節(jié)日存在,就得給他裝進一個我們時代所需要的意義。但為這意義著想,哪有比屈原的死更適合的象征?”這段話實際上觸及了節(jié)日習俗與相關傳說相結合的一個原則——我把它稱為“歸一化趨勢”。原來,與端午習俗相附會的傳說并不是只有屈原之死一個,聞先生在《端午考》中提到除屈原外,介子推、曹娥、越王勾踐的遭遇也都曾和端午節(jié)發(fā)生過關系。其實,在中國的漫長歷史里,民間流傳的端午習俗傳說一定還有更多,更復雜,經過淘汰才留下了上述四人保存于古籍之中。又經過多少年的流傳(也就是選擇和淘汰),到今天,人們已不再把端午習俗與介子推、曹娥、勾踐并提,而只與屈原相聯系了。不但在漢族地區(qū)如此,在少數民族中也是如此;不但在大陸如此,在香港、澳門、臺灣,甚至在國外的華裔中也是如此。這就是說,屈原的傳說戰(zhàn)勝了其他所有的傳說,與端午節(jié)俗建立了最牢固的聯系。這種解釋性傳說由眾多到單一的演化過程,就是我說的“歸一化趨勢”。無論是介子推、曹娥,還是越王勾踐,他們的傳說與端午習俗發(fā)生聯系都并非出自偶然,因為他們身上各有我們民族所看重和景仰的某種品質,比如曹娥之孝、介之推之義和越王勾踐之為一個宏大目標而忍辱負重,等等。但屈原的品質,顯然要比他們更高潔,更符合我們民族的理想。那就是忘我地獻身愛國和聞一多先生所強調指出的“不能生得光榮,便毋寧死”。中華民族在節(jié)俗和傳說的長期流傳中,集體地選擇了屈原,既顯示了我們民族的崇高,也顯示了我們民族的睿智。第三,做出了將科研所得運用于社會實踐的范例。端午節(jié)俗既有其遙遠的真實來源,又有其為民族所選定的傳說之附會,聞先生將這兩者分清之后,便想到這一科研成果的實際應用。他認為,這兩點,即科學的真和傳說的附會(“謊”)都應該給人們講清楚。但當這個民俗節(jié)日來到時,則有必要利用這個契機,著重向孩子們(其實,需要對全民族)介紹、宣傳屈原精神,使屈原精神在他們心中植根,化為他們人格的一部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大力弘揚。聞一多先生特別強調了“不能生得光榮,便毋寧死”,“以求生始,以爭取生得光榮的死終”這樣的生活道路和信念,是對屈原精神的深刻把握和闡揚。聞先生之所以這樣贊美屈原、提倡屈原精神顯然是有感而發(fā),有他特殊的時代背景的。中國人近百年來積貧積弱,聞先生之所以主張把端午節(jié)俗、屈原傳說變成弘揚“爭取生得光榮,否則,毋寧去死”這種民族精神的有益活動,完全是從我們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fā)的。(節(jié)選自《人民論壇》2000年第十期)eq\x(素)eq\x(材)——源頭活水素材一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睗O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工智能微課課件
- 人工智能在課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寫課件
- 護理工作制度的試題及答案
- 初級數字媒體交互設計理論知識考核試題及答案
- 新聞媒體行業(yè)情景面試題目
- 心理安全知識培訓班課件
- 2025-2030工程機械再制造產業(yè)發(fā)展現狀與循環(huán)經濟模式研究報告
- 移動出行專家面試問題及答案精 編
- 2025-2030家政服務企業(yè)數字化轉型與技術應用場景分析
- 婦女維權法律知識講座
- 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qū)中考語文真題含答案
- 2025版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綜合預案(電石)
- 2025年中醫(yī)確有專長考試試題及答案
- DB32∕T 4553-2023 醫(yī)療機構醫(y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jiān)測工作指南
- 2025年機關事業(yè)單位技能資格考試-政工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單選合輯)
- 關于工勤人員管理辦法
- 傳統(tǒng)喪事流程安排方案
- 老中醫(yī)講辟谷課件
- 殯葬政策培訓課件
- 原核生物(細菌、藍藻等)的主要類群和特征測試題帶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