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重機械指揮考試題庫附答案_第1頁
2025年起重機械指揮考試題庫附答案_第2頁
2025年起重機械指揮考試題庫附答案_第3頁
2025年起重機械指揮考試題庫附答案_第4頁
2025年起重機械指揮考試題庫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起重機械指揮考試題庫附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2分,共40分)1.起重機械指揮人員在作業(yè)前應首先確認的核心信息是()。A.吊物顏色B.司機姓名C.吊物重量與起重機額定起重量匹配性D.作業(yè)場地溫度答案:C解析:指揮人員需確保吊物重量不超過起重機額定起重量,避免超載事故,這是作業(yè)前的核心安全確認項。2.以下哪種情況不屬于“十不吊”原則范疇?()A.吊物上站人B.光線充足但吊物邊緣鋒利未加襯墊C.埋在地下的構件未采取措施直接起吊D.指揮信號不明確答案:B解析:“十不吊”包括超載、信號不明、吊物上站人、埋地構件未處理等,吊物邊緣鋒利未加襯墊屬于“吊物捆綁不牢”范疇,屬于“十不吊”。3.當采用旗語指揮時,紅色旗豎直向上,綠色旗自然下垂,表示()。A.緊急停止B.吊鉤上升C.起重機前進D.保持不動答案:B解析:旗語信號中,紅色旗代表吊鉤,綠色旗代表起重機運行;紅色旗豎直向上為吊鉤上升,綠色旗豎直向上為起重機前進。4.指揮人員與起重機司機的視線應保持暢通,當視線被遮擋時,應()。A.提高音量呼喊指揮B.增設中間指揮人員C.降低吊物高度繼續(xù)作業(yè)D.憑經(jīng)驗估算位置指揮答案:B解析:視線受阻時,必須通過中間指揮人員傳遞信號,確保信息準確,避免誤操作。5.吊裝液態(tài)金屬(如鋼水包)時,指揮人員應重點監(jiān)控的參數(shù)是()。A.吊物溫度B.鋼絲繩夾角C.作業(yè)區(qū)風速D.司機操作速度答案:B解析:液態(tài)金屬容器重心高、易晃動,鋼絲繩夾角過大(超過120°)會導致單繩受力超過安全載荷,需重點監(jiān)控夾角以防止斷繩。6.起重機運行時,吊物底面與地面的安全距離應不小于()。A.0.3mB.0.5mC.1.0mD.1.5m答案:B解析:根據(jù)《起重機械安全規(guī)程》(GB6067.1-2010),運行中吊物底面與地面安全距離不小于0.5m,避免碰撞地面物體。7.當發(fā)現(xiàn)起重機制動器失效時,指揮人員應立即發(fā)出()信號。A.上升B.下降C.緊急停止D.微動答案:C解析:制動器失效可能導致吊物失控,必須立即發(fā)出緊急停止信號,通知司機采取緊急制動或其他應急措施。8.采用多臺起重機協(xié)同吊裝時,單臺起重機的實際載荷不得超過其額定載荷的()。A.70%B.80%C.90%D.100%答案:B解析:多機協(xié)同作業(yè)時,為避免載荷分配不均,單臺起重機實際載荷應控制在額定載荷的80%以內(nèi)。9.指揮人員使用對講機指揮時,應()。A.全程保持通話頻道暢通,不與他人閑聊B.在信號發(fā)出后立即關閉對講機C.同時使用手勢信號輔助確認D.僅在視線受阻時使用答案:C解析:對講機可能受干擾,需配合手勢或旗語信號雙重確認,確保指令準確。10.吊裝精密設備時,指揮人員應要求司機采用()操作模式。A.高速B.中速C.微動D.自動答案:C解析:精密設備對位置精度要求高,需通過微動操作(慢速、小幅度)控制吊物平穩(wěn)移動。11.以下哪種吊具不需要在使用前進行探傷檢測?()A.新購置的卸扣B.已使用5年的吊鉤C.發(fā)生過碰撞的吊環(huán)D.表面有明顯裂紋的鋼絲繩答案:A解析:新購置的吊具需檢查合格證及外觀,無損傷時無需立即探傷;已使用的吊具、發(fā)生過碰撞或表面有缺陷的吊具需探傷檢測內(nèi)部損傷。12.起重機在架空輸電線路附近作業(yè)時,與10kV線路的水平安全距離應不小于()。A.1mB.2mC.3mD.4m答案:B解析:根據(jù)《電業(yè)安全工作規(guī)程》,10kV線路與起重機水平安全距離不小于2m,垂直距離不小于3m。13.指揮“吊鉤微微下降”的手勢信號是()。A.右手臂伸向側前下方,與身體夾角約30°,五指自然伸開,以腕部為軸重復向下擺動手掌B.右手臂伸直,五指并攏,指向吊鉤,然后手掌向下輕微擺動C.雙手五指伸開,在額前交叉D.左手握拳,右手輕拍左拳答案:A解析:“微微下降”手勢為側前下方擺動手掌;“下降”為手臂伸直手掌向下擺動;“緊急停止”為雙手在額前交叉。14.暴雨天氣下進行露天起重作業(yè)時,指揮人員應()。A.縮短作業(yè)時間,加快速度完成吊裝B.檢查電氣設備防水情況,確認無漏電風險后作業(yè)C.要求司機關閉駕駛室窗戶,避免雨水進入D.停止作業(yè),撤離現(xiàn)場答案:D解析:暴雨可能導致視線受阻、設備漏電、地面濕滑,屬于惡劣天氣,應停止作業(yè)。15.當?shù)跷镏亓拷咏~定起重量時,指揮人員應要求司機()。A.直接起吊,快速通過危險區(qū)域B.先將吊物吊離地面100-200mm,停留5-10秒觀察C.降低起重臂角度,增大起重量D.增加鋼絲繩倍率,提高安全性答案:B解析:接近額定載荷時,需進行試吊(離地100-200mm,停留觀察),確認制動器、鋼絲繩等無異常后再正式起吊。16.指揮人員發(fā)現(xiàn)吊物捆綁點偏移重心,可能導致傾斜時,應()。A.發(fā)出“上升”信號,通過提升糾正偏移B.立即發(fā)出“停止”信號,重新調整捆綁C.要求司機緩慢旋轉起重臂,調整吊物位置D.告知司機注意控制速度,繼續(xù)作業(yè)答案:B解析:捆綁點偏移可能導致吊物傾斜甚至墜落,必須停止作業(yè)并重新調整捆綁,禁止冒險操作。17.音響信號中,“兩短聲”表示()。A.上升B.下降C.微動D.重復答案:D解析:音響信號規(guī)則:一短聲為“停止”或“微動”;兩短聲為“重復”(重復前一信號);三短聲為“下降”;長聲為“緊急停止”。18.起重機在斜坡上作業(yè)時,指揮人員應首先確認()。A.斜坡角度不超過5°B.支腿全部伸出并墊實C.吊物重量不超過斜坡作業(yè)額定載荷的80%D.司機已系好安全帶答案:B解析:斜坡作業(yè)時,支腿必須全部伸出并墊實(使用枕木或鋼板),確保起重機穩(wěn)定,避免傾翻。19.吊裝易損件(如玻璃、陶瓷)時,指揮人員應特別強調()。A.提高起升速度,減少空中停留時間B.采用柔性吊索(如尼龍吊帶)并加襯墊C.吊物重心偏高時可適當超載5%D.作業(yè)區(qū)無關人員可站在吊物下方觀察答案:B解析:易損件需避免剛性碰撞,應使用柔性吊索并加襯墊保護;其他選項均違反安全規(guī)程。20.指揮人員的職業(yè)禁忌不包括()。A.色盲B.高度近視(矯正后視力≥5.0)C.癲癇病D.聽力障礙(無法聽清音響信號)答案:B解析:指揮人員需能識別信號顏色(如旗語)、聽清音響信號,色盲、聽力障礙、癲癇?。赡芡蝗话l(fā)?。儆诼殬I(yè)禁忌;矯正后視力達標者可從事。二、多項選擇題(共10題,每題3分,共30分)1.以下屬于起重機械指揮人員職責的有()。A.檢查吊具、索具的安全性B.確定吊物捆綁方式C.操作起重機完成吊裝D.觀察作業(yè)環(huán)境,排除安全隱患答案:ABD解析:指揮人員不直接操作起重機(由司機操作),職責包括檢查吊具、確定捆綁方式、觀察環(huán)境等。2.下列情況中,指揮人員應立即發(fā)出“緊急停止”信號的有()。A.吊物上有人攀爬B.鋼絲繩出現(xiàn)斷股C.起重機支腿下沉D.司機要求調整位置答案:ABC解析:吊物上有人、鋼絲繩斷股(可能斷裂)、支腿下沉(可能傾翻)均屬緊急情況,需立即停止;司機調整位置屬正常操作。3.旗語指揮中,“起重機后退”的正確信號是()。A.綠色旗豎直向上B.綠色旗豎直向下C.紅色旗自然下垂D.紅色旗左右擺動答案:BC解析:綠色旗代表起重機運行方向:豎直向上為前進,豎直向下為后退;紅色旗此時應自然下垂(不涉及吊鉤動作)。4.吊裝大型構件時,需重點檢查的內(nèi)容有()。A.構件標識的重量與實際是否一致B.吊點是否與設計位置匹配C.作業(yè)區(qū)域是否設置警戒區(qū)D.司機是否持有有效操作證答案:ABCD解析:大型構件吊裝風險高,需確認重量、吊點、警戒區(qū)及人員資質。5.下列關于對講機指揮的說法正確的有()。A.需使用專用頻道,避免干擾B.信號發(fā)出后需等待司機確認回復C.可僅依賴對講機,無需其他信號輔助D.惡劣天氣時應增加信號重復次數(shù)答案:ABD解析:對講機需配合其他信號(如手勢)輔助確認,不可僅依賴。6.起重機“十不吊”原則包括()。A.超載或吊物重量不明不吊B.光線不足看不清不吊C.吊物捆綁不牢不吊D.歪拉斜吊不吊答案:ABCD解析:“十不吊”涵蓋超載、信號不明、捆綁不牢、歪拉斜吊、光線不足等情況。7.指揮人員在作業(yè)中需重點觀察的對象有()。A.吊物的擺動幅度B.鋼絲繩的磨損情況C.周圍人員的動態(tài)D.起重機儀表盤數(shù)據(jù)答案:ABC解析:指揮人員觀察吊物、鋼絲繩、周圍人員;儀表盤數(shù)據(jù)由司機監(jiān)控。8.以下屬于錯誤指揮行為的有()。A.站在吊物正下方指揮B.同時發(fā)出多個指令(如“上升”+“前進”)C.用喊叫代替標準信號D.在起重機運行時調整吊具答案:ABCD解析:站吊物下方、多指令混淆、非標準信號、運行中調整吊具均屬違規(guī)。9.應急情況下,指揮人員可采取的措施有()。A.直接沖向起重機操作室手動停機B.利用現(xiàn)場物品(如哨子)發(fā)出緊急信號C.引導無關人員撤離危險區(qū)域D.記錄事故經(jīng)過并上報答案:BCD解析:指揮人員不可擅自操作起重機,應通過信號引導、人員疏散、記錄上報處理。10.下列關于吊索夾角的說法正確的有()。A.夾角越大,單根吊索受力越小B.夾角一般不超過120°C.夾角過小可能導致吊物滑動D.夾角需根據(jù)吊物形狀調整答案:BCD解析:夾角越大(接近180°),單根吊索受力越大;夾角一般控制在60°-120°,過?。ㄈ缧∮?0°)可能滑動。三、判斷題(共15題,每題1分,共15分)1.指揮人員可以佩戴耳機聽音樂,只要能聽到起重機聲音即可。()答案:×解析:佩戴耳機可能干擾對環(huán)境聲音(如異常聲響)的判斷,禁止。2.吊物重量為起重機額定起重量的95%時,無需試吊。()答案:×解析:接近額定載荷(≥90%)時必須試吊,確認安全。3.夜間作業(yè)時,只要作業(yè)區(qū)域有照明,指揮人員可不用佩戴反光標識。()答案:×解析:夜間作業(yè)指揮人員需佩戴反光標識,便于司機識別位置。4.起重機運行中,指揮人員可以進入起重機回轉半徑內(nèi)調整吊具。()答案:×解析:回轉半徑內(nèi)屬危險區(qū)域,運行中禁止進入。5.采用兩臺起重機抬吊時,應指定其中一臺的指揮人員為主指揮。()答案:√解析:多機協(xié)同需統(tǒng)一指揮,避免信號沖突。6.吊物上的零星物品(如螺栓)可以不固定,只要重量不超標。()答案:×解析:零星物品可能墜落傷人,必須固定或使用容器盛裝。7.指揮“吊鉤下降”的手勢是手臂伸向側前上方,五指自然伸開,以腕部為軸向下擺動手掌。()答案:×解析:“吊鉤下降”手勢為手臂伸直,五指并攏,手掌向下擺動;“微微下降”為側前下方擺動。8.起重機支腿未完全伸出時,指揮人員可允許進行小幅度吊裝。()答案:×解析:支腿未完全伸出會導致重心不穩(wěn),禁止作業(yè)。9.指揮人員發(fā)現(xiàn)司機操作錯誤時,應先通知現(xiàn)場負責人,再糾正司機。()答案:×解析:發(fā)現(xiàn)錯誤需立即發(fā)出停止信號,直接糾正。10.吊裝高溫物體(如鋼坯)時,吊索應選擇耐高溫的鋼絲繩或鏈條。()答案:√解析:普通纖維吊索不耐高溫,需選用金屬吊索。11.作業(yè)結束后,指揮人員可以不檢查吊具存放情況,直接離開。()答案:×解析:需監(jiān)督吊具歸位、斷電等收尾工作。12.音響信號“長聲”表示“緊急停止”。()答案:√解析:長聲為緊急停止,短聲為其他指令。13.指揮人員可以站在腳手架上指揮,只要高度足夠觀察作業(yè)區(qū)域。()答案:√解析:腳手架需穩(wěn)固,指揮人員站位需安全且視線良好。14.吊物通過狹窄通道時,指揮人員應站在通道另一側引導。()答案:×解析:應站在通道外側,避免被吊物擠壓。15.起重機司機有權拒絕執(zhí)行模糊或錯誤的指揮信號。()答案:√解析:司機需確認信號明確,有權拒絕違規(guī)指令。四、案例分析題(共5題,每題3分,共15分)案例1:某工地吊裝一臺3噸的設備,起重機額定起重量為5噸。指揮人員甲檢查吊具(鋼絲繩無斷絲)、捆綁點(設備重心正上方)后,發(fā)出“起升”信號。起升過程中,設備突然傾斜,鋼絲繩斷裂,設備墜落損壞。問題:分析事故原因及指揮人員的責任。答案:原因:①可能捆綁點雖在重心正上方,但未確認捆綁方式(如吊索夾角過大,導致單繩受力超過破斷拉力);②未進行試吊(離地100-200mm觀察),未發(fā)現(xiàn)鋼絲繩潛在損傷(如內(nèi)部銹蝕)。指揮人員責任:未執(zhí)行試吊程序,未全面檢查鋼絲繩(僅檢查外部斷絲,未檢測內(nèi)部損傷),導致未能提前發(fā)現(xiàn)隱患。案例2:暴雨天氣中,指揮人員乙要求司機繼續(xù)吊裝鋼材。吊物上升至2米時,司機因視線受阻誤判位置,吊物撞擊腳手架,導致2名工人墜落受傷。問題:指出指揮人員的違規(guī)行為及正確做法。答案:違規(guī)行為:暴雨天氣下仍進行露天吊裝作業(yè)(惡劣天氣應停止作業(yè));未考慮視線受阻風險,強行指揮。正確做法:提前查看天氣預報,暴雨前停止作業(yè);若已開始,立即發(fā)出“緊急停止”信號,將吊物穩(wěn)妥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