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落花生疑探教學課件落花生簡介落花生(學名:ArachishypogaeaL.)是豆科花生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它具有獨特的生長習性和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在全球農業(yè)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落花生不僅是優(yōu)質食用油的來源,還是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它的種子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健康有益。落花生原產于南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經過幾個世紀的培育和選擇,現已在全球溫暖地區(qū)廣泛種植。中國是世界主要的落花生生產國之一,其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落花生的歷史起源1原產地落花生原產于南美洲的巴西及其鄰近地區(qū)??脊虐l(fā)現表明,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南美洲的土著居民就已經開始種植和利用落花生。在秘魯沿海地區(qū)的考古遺址中,發(fā)現了公元前2500-1800年的花生殼殘骸,證明當時落花生已經被廣泛種植。2傳播過程16世紀,歐洲探險家將落花生從南美洲帶回歐洲,隨后通過"哥倫布交流"傳播至非洲和亞洲。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探險家在探索新大陸時,發(fā)現了這種能夠在地下結果的奇特植物,并將其帶回了歐洲,引起了廣泛關注。3傳入中國落花生約在16世紀中期傳入中國,最初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由東南亞傳入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qū)。根據歷史記載,明朝萬歷年間(1573-1620年),落花生已在中國南方地區(qū)種植。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年),落花生的種植逐漸向北方擴展。4考古發(fā)現落花生的命名由來落花生的命名源于其獨特的結果方式,是中國古人對其生長特性的精準描述。"落花生"這一名稱生動地概括了花落地下結果的特點,意指"花落地下生果"。落花生開花后,花朵凋謝,花梗逐漸伸長并向下彎曲,將子房推入土中,子房在土壤中膨大發(fā)育成為我們所熟知的花生果莢。這種獨特的結果方式在植物界中較為罕見,因此引起了古人的極大興趣。在中國古代文獻中,落花生還有多種別稱,如"長生果"、"地果"、"落花生"等,這些名稱都反映了人們對其生長特性的觀察和理解。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花生地下,結實如雞心,殼似蠶繭,內有仁二三粒。"這一描述生動地刻畫了落花生的形態(tài)特征。落花生花后子房下垂入土結莢的過程,展示了"落花生"這一名稱的由來落花生的植株形態(tài)莖落花生的莖長30-80厘米,呈圓柱形,直立或匍匐生長,表面被柔毛。莖的顏色通常為綠色或帶紫色,根據品種不同而有所差異。莖的生長方式可分為直立型、半直立型和匍匐型三種類型,這是選擇栽培品種的重要依據之一。葉落花生的葉為羽狀復葉,通常由2對小葉組成,小葉片呈卵形或橢圓形,頂端鈍或微凹,基部圓形,全緣,兩面被疏柔毛。葉柄長3-7厘米,基部有托葉,托葉披針形,下部與葉柄合生。葉片具有向光性,能根據光照強度調整角度。根系落花生具有發(fā)達的主根系,主根深入土層可達1米以上。側根分布廣泛,在根系上形成大量根瘤,與根瘤菌共生,能固定空氣中的氮氣,提高土壤肥力。根系的發(fā)達程度直接影響植株的抗旱能力和結莢數量,是產量形成的重要基礎。落花生的花結構落花生的花是典型的蝶形花,屬于豆科植物的特征性花型?;ü诔庶S色或金黃色,開放時非常美麗,但花期較短,通常只有一天時間。花的主要結構特征:旗瓣:位于上方,最大,直徑約1.7厘米,常有紅色或紫色條紋翼瓣:位于兩側,與龍骨瓣分離,輔助傳粉龍骨瓣:包裹雄蕊和雌蕊,保護生殖器官雄蕊:10枚,9枚合生,1枚分離,形成兩群雄蕊雌蕊:由1心皮組成,花柱細長,突出萼管外,柱頭小落花生主要進行自花授粉,授粉率高達99%以上,很少發(fā)生自然雜交現象。受精后,花凋謝,子房柄(稱為"果針")伸長并向下彎曲,將幼嫩的子房推入土中發(fā)育成果實。落花生花的結構特征,展示典型的蝶形花結構受精后子房柄(果針)伸長下垂入土的過程落花生的果實特征莢果形態(tài)落花生的果實是一種特殊的莢果,長2-5厘米,寬1-1.5厘米,表面有明顯的網紋和縊縮。果殼堅硬不裂,成熟后不會自動開裂散播種子,這是一種適應地下結果的特殊進化特征。莢果外殼通常呈黃褐色或淡褐色,根據品種不同而有所差異。種子特征每個莢果內含2-6粒種子,多數品種為2粒,少數品種可含3-4粒。種子形狀多樣,有圓形、橢圓形、長圓形等。種皮顏色豐富,常見的有紅色、粉紅色、紫色、褐色、白色等。種子大小差異明顯,千粒重在200-1000克之間,按大小可分為大粒型、中粒型和小粒型。生長過程花后子房下沉入土中約3-7厘米處開始膨大發(fā)育。莢果發(fā)育需要20-30天完成,期間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養(yǎng)分供應。土壤硬度影響果針入土深度,進而影響結莢率。果實發(fā)育過程中對鈣元素需求量特別大,缺鈣會導致空莢率增加。品種差異按照種子大小和用途,落花生可分為大粒種(主要用于食用和出口)、中粒種(兼用型)和小粒種(主要用于榨油)。按照生長習性可分為直立型(適合密植,便于機械化收獲)和匍匐型(分枝能力強,產量潛力大)。中國主要種植品種包括花育系列、魯花系列、豫花系列等。落花生種子的結構落花生種子剖面圖,展示其內部結構落花生種子由以下幾部分組成:種皮:覆蓋在種子表面的薄膜,具有保護胚和儲存物質的作用。種皮顏色多樣,是品種鑒別的重要特征之一。種皮約占種子重量的2-3%。子葉:是種子中最主要的部分,占種子重量的90%以上,主要功能是貯藏營養(yǎng)物質。子葉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是落花生營養(yǎng)價值和經濟價值的主要來源。胚芽:位于兩片子葉之間,由胚軸、胚根和胚芽三部分組成。胚芽是未來植株的原始體,在種子萌發(fā)過程中,胚根向下生長發(fā)育成根系,胚芽向上生長發(fā)育成莖和葉。胚乳:在落花生中,胚乳在種子發(fā)育過程中已被子葉吸收殆盡,成熟種子中幾乎不含胚乳,這是雙子葉植物的典型特征。種子的內部結構與其發(fā)芽能力、儲存穩(wěn)定性以及營養(yǎng)成分密切相關。了解種子結構有助于指導種子處理、儲存和種植管理。落花生的生長環(huán)境溫度需求落花生喜溫暖氣候,是典型的喜溫作物。生長適溫為20-30℃,種子發(fā)芽的最低溫度為12℃,最適溫度為25-30℃。當溫度低于15℃時,植株生長緩慢;低于10℃時,生長幾乎停滯?;ㄆ跍囟冗^高(超過35℃)或過低(低于15℃)都會影響授粉和結實。全生育期的有效積溫需達2500-3000℃。土壤條件落花生適宜在疏松、肥沃的沙質土壤中生長,這類土壤有利于果針入土和莢果發(fā)育。最適宜的土壤pH值為6.0-6.5,略偏酸性。黏重土壤不利于落花生生長,會阻礙果針入土和莢果膨大,同時增加收獲難度。石灰質土壤有利于落花生莢果發(fā)育,因為鈣是莢果發(fā)育的必需元素。水分條件落花生需水量適中,全生育期需水量約為400-500毫米。雖然根系發(fā)達,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但關鍵生長期缺水會顯著影響產量。花期和結莢期是對水分最為敏感的時期,這兩個時期的水分供應直接關系到授粉受精和莢果發(fā)育。過多的降雨會導致植株徒長,影響花芽分化和結莢。中國主產區(qū)中國落花生種植區(qū)域廣泛,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南、河北、遼寧、廣東、廣西等省區(qū)。山東是中國最大的落花生產區(qū),產量約占全國的1/4。不同地區(qū)氣候條件差異顯著,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品種和栽培技術體系。例如,北方地區(qū)多種植直立型品種,而南方地區(qū)則更多種植匍匐型品種。落花生的種植制度1一年一熟制主要分布在中國北方地區(qū),如遼寧、內蒙古等地。由于生長季節(jié)較短,通常在4-5月播種,9-10月收獲,生育期約120-150天。這種制度下,落花生常與小麥、玉米等作物輪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并減少病蟲害發(fā)生。一年一熟制下的落花生通常選擇早熟品種,產量雖然較低,但品質往往較好。2一年兩熟制主要分布在華北、華東、西南等地區(qū)。落花生與小麥、油菜等冬季作物形成一年兩熟制。春季落花生在4月播種,8-9月收獲;夏季落花生在6-7月播種,10-11月收獲。這種制度下,需要合理安排播種和收獲時間,確保兩季作物的生長期不發(fā)生沖突。3二年三熟制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常見的模式是"小麥-落花生-水稻"或"油菜-落花生-水稻"。這種制度充分利用了當地豐富的光熱水資源,提高了土地產出效率。但對土壤肥力要求較高,需要合理施肥以維持土壤生產力。4間作套種在部分地區(qū),落花生還與玉米、棉花、果樹等作物間作或套種,形成立體種植模式。這種方式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還通過不同作物的根系分布和養(yǎng)分需求互補,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如落花生與玉米間作,可利用兩種作物不同的高度和光合特性,提高光能利用率。不同地區(qū)種植密度差異明顯,北方地區(qū)每畝種植密度約3000-4000株,南方地區(qū)每畝種植密度約5000-6000株。密度選擇需考慮品種特性、土壤肥力和氣候條件等因素。落花生的播種管理播種時間選擇落花生播種時間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確定,一般要求土壤溫度穩(wěn)定在12-18℃以上。北方地區(qū)通常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南方地區(qū)可提前至3月下旬。播種過早,土溫低會影響出苗;播種過晚,高溫會影響開花結莢。播種方法落花生播種方式主要有條播、穴播和機械播種三種:條播:開溝深6-8厘米,行距30-40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畝用種量10-12公斤穴播:開穴深5-7厘米,每穴放種2-3粒,穴距25-30厘米,行距40-50厘米機械播種:使用專用播種機,可大大提高播種效率和精確度出苗后管理出苗后7-10天進行定苗,留苗數量根據品種和栽培目標確定。同時進行中耕除草,疏松土壤,促進根系發(fā)育。在苗期采用"清棵蹲苗"技術,適當控制徒長,促進側枝生長,為高產奠定基礎。落花生播種作業(yè),展示適宜的播種深度和行距12-18℃適宜播種溫度落花生種子發(fā)芽的最適溫度范圍,低于此溫度發(fā)芽率顯著下降5-7厘米播種深度最適宜的覆土厚度,確保種子既能吸收足夠水分又能順利出土85%目標出苗率優(yōu)質種子在適宜條件下的出苗率目標,是產量形成的基礎落花生的施肥需求氮肥氮是落花生生長發(fā)育的必需元素,主要促進莖葉生長。但落花生與根瘤菌共生,具有固氮能力,過量施氮會抑制根瘤形成,導致徒長。一般每畝純氮用量控制在3-5公斤,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磷肥磷促進根系發(fā)育和根瘤形成,提高結莢率。落花生對磷的需求量大,全生育期每畝需純磷5-8公斤。磷肥以基肥形式施用效果最佳,可選擇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每畝施用量25-40公斤。鉀肥鉀促進光合產物轉運,提高籽粒飽滿度和含油率。落花生生長后期對鉀需求量大,每畝需純鉀6-10公斤。鉀肥70%作基肥,30%在開花前追施,常用硫酸鉀或氯化鉀,每畝15-20公斤。鈣肥鈣是落花生結莢的關鍵元素,缺鈣會導致空莢和黑心粒增加。莢果主要從果殼直接吸收鈣,因此鈣肥需施于結莢區(qū)土壤。常用石灰或石膏作鈣肥,每畝施用量50-100公斤,在開花初期施用效果最佳。除上述主要養(yǎng)分外,落花生對硼、鋅、鐵等微量元素也有一定需求。在缺乏這些元素的土壤中,可通過葉面噴施或土壤施用的方式補充。合理的施肥方案應根據土壤測試結果和作物需求制定,避免盲目施肥造成資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落花生的需水特點1耐旱特性2花莢期需水量大3水分調控與產量品質4灌溉技術與水分管理耐旱特性落花生根系發(fā)達,主根可深入土層1米以上,具有較強的吸水能力和一定的耐旱性。但這并不意味著落花生不需要充足的水分,在整個生育期內,落花生仍需要400-500毫米的水分供應。在干旱條件下,植株會通過減少蒸騰和調整生長速度等方式適應環(huán)境,但長期干旱會顯著影響產量和品質。關鍵期需水特點落花生生育期對水分的需求呈現"兩頭少、中間多"的特點。苗期和成熟期需水量較少,分別占總需水量的15%和10%;而花莢期(包括開花期和結莢期)需水量最大,約占總需水量的50%以上?;ㄇv期缺水會導致授粉受精率下降、果針入土受阻、莢果發(fā)育不良等問題,嚴重影響產量形成。水分管理策略根據落花生的需水特點,應采取"前控、中促、后保"的水分管理策略:苗期:適當控水,避免徒長,促進根系發(fā)育花莢期:保證充足水分,促進授粉結實和莢果發(fā)育成熟期:控制水分,防止植株徒長和病害發(fā)生,促進莢果成熟灌溉技術根據當地水資源條件和種植規(guī)模,可選擇不同的灌溉方式:溝灌:傳統(tǒng)方式,適合小面積種植,水利用效率較低噴灌:水分利用率高,可減少土壤板結滴灌:精準控制水分,節(jié)水效果顯著,但投入成本較高注意:旱澇不均會顯著影響落花生的生長發(fā)育和產量形成。干旱會導致植株矮小、結莢率低;過濕則易引起徒長、病害多發(fā)和莢果不飽滿。落花生的收獲與貯藏1成熟度判斷收獲時間的確定是落花生生產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過早收獲,種子發(fā)育不充分,含油率低;過晚收獲,易造成早熟莢果脫落和病蟲害感染。判斷成熟度的主要方法有:觀察植株:70-80%的葉片變黃,下部葉片開始脫落檢查莢果:取樣剝開莢果,觀察莢內壁顏色,成熟莢果內壁呈褐色或棕色,有明顯網紋查看種皮:種皮顏色鮮艷,種皮與子葉之間沒有空隙一般情況下,從開花到莢果成熟需要60-70天,全生育期約120-150天。2收獲方法落花生收獲可分為人工收獲和機械收獲兩種方式:人工收獲:適合小面積種植,在晴天進行,先用鎬或鋤松土,然后拔起全株,抖落泥土,倒置晾曬機械收獲:大面積種植采用專用收獲機,包括挖掘、搖落、集攏等環(huán)節(jié),效率高但對地塊平整度和作物生長整齊度要求高收獲后的落花生需要及時晾曬,陰雨天氣可采用人工烘干,控制溫度不超過40℃,以免影響品質。3干燥處理落花生收獲后含水量高達30-50%,需要通過晾曬或烘干降低水分含量。干燥目標是將含水量降至10%以下,具體方法包括:自然晾曬:將落花生倒置堆放在通風處,每天翻動1-2次,晴好天氣7-10天可完成晾曬人工烘干:使用專用烘干設備,控制溫度在35-40℃,避免高溫導致品質下降干燥過程中注意防雨防潮,避免發(fā)生霉變。干燥完成后進行脫莢處理,分離莢果和秸稈。4貯藏管理落花生的貯藏目標是保持品質穩(wěn)定,防止霉變和黃曲霉毒素污染。主要貯藏方式包括:帶殼貯藏:將干燥后的莢果裝入麻袋或網袋,堆放在通風干燥處,定期檢查脫殼貯藏:先脫殼后貯藏,適合長期保存,但需注意防蟲防霉冷藏貯藏:溫度控制在0-5℃,濕度70-75%,適合種用或高價值產品貯藏期間定期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尤其要防止黃曲霉毒素污染,這是落花生貯藏中最嚴重的安全隱患。落花生的病害概述落花生在生長過程中易受多種病害侵襲,這些病害不僅影響產量,還可能降低品質甚至產生毒素危害人體健康。了解主要病害的癥狀、發(fā)生規(guī)律和防治方法,對于落花生的高產優(yōu)質生產至關重要。主要病害種類落花生的常見病害主要包括:真菌性病害:花生銹病、早斑病、褐斑病、黑斑病、根腐病等細菌性病害:花生青枯病、細菌性葉斑病等病毒性病害:花生花葉病、矮化病等病害發(fā)生的主要因素氣候條件:高溫高濕環(huán)境有利于多種病害發(fā)生土壤環(huán)境:酸性土壤、排水不良的土壤易發(fā)生根部病害栽培管理:連作、密植、施肥不當等增加病害風險品種選擇:抗病性差的品種更容易受到病害侵襲病害對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不同病害對落花生的危害表現各異:葉部病害(如銹病、斑?。┯绊懝夂献饔茫档彤a量莖部病害(如莖腐?。┯绊?zhàn)B分運輸,導致植株早衰根部病害(如根腐?。┯绊懰治?,嚴重時導致植株死亡莢果病害(如黑斑?。┲苯咏档蜕唐穬r值,甚至產生毒素綜合防治策略落花生病害防治應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選用抗病品種,提高植株自身抗性實行輪作換茬,切斷病原物侵染途徑合理施肥灌溉,增強植株抵抗力科學用藥防治,減少環(huán)境污染和成本投入加強田間管理,創(chuàng)造不利于病原物生存的環(huán)境花生銹病特點與防治癥狀特征花生銹病是由花生銹菌(Pucciniaarachidis)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葉片。初期在葉片背面出現淡黃色小點,后發(fā)展為橙黃色或紅褐色粉狀小皰,直徑約0.5-1毫米。嚴重時皰疹密集,葉片變黃脫落,全株早衰。銹病主要通過氣流傳播,在高溫高濕條件下傳播迅速,能在短時間內導致大面積發(fā)病。發(fā)病條件花生銹病的發(fā)生與環(huán)境條件密切相關。適宜溫度為25-28℃,相對濕度在95%以上時發(fā)病最為嚴重。雨水充沛、露水期長的季節(jié)容易暴發(fā)流行。南方地區(qū)由于氣候條件適宜,是銹病的常發(fā)區(qū)。此外,密植、氮肥過多、田間通風不良等因素也會加重發(fā)病。病菌主要通過病殘體和自生苗越冬,為下一季作物提供初侵染源??共∑贩N選用抗病品種是防治銹病最經濟有效的措施。中國培育的抗銹病品種主要有粵油22、湘花13、閩花9號等。這些品種在銹病常發(fā)區(qū)表現出較好的抗性,即使在病害嚴重年份也能保持較高產量。除了專門的抗病品種外,一些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品種如魯花11、豫花9728等也具有一定的抗銹病能力。選擇品種時應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和種植習慣,選擇適合的抗病品種。藥劑防治在銹病發(fā)生初期及時用藥是控制病害蔓延的關鍵。常用藥劑包括:敵銹鈉40%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百菌清50%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三唑酮10%乳油1500倍液等。施藥應選擇晴天上午進行,確保藥液充分覆蓋葉片背面。根據病情發(fā)展和天氣條件,間隔7-10天噴一次,連續(xù)2-3次。在發(fā)病高峰期前(通常是現蕾初期)進行預防性噴藥,可有效降低發(fā)病率。其他主要病害防治花生早斑病由尾孢菌引起,葉片上出現褐色圓形或不規(guī)則斑點,有黃色暈圈。防治措施:選用抗病品種如花育16、徐花13等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與禾本科作物輪作,減少病原積累花生褐斑病由鏈格孢菌引起,葉片上產生褐色至深褐色的圓形或橢圓形斑點。防治措施:選用抗病品種如豫花9號、魯花11等噴施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強排水,降低田間濕度花生根腐病由多種土傳真菌引起,植株地下部分變褐腐爛,地上部分黃化萎蔫。防治措施: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種子處理: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改良土壤,增施有機肥,調節(jié)pH值花生病毒病主要有花葉病、矮縮病等,表現為葉片花葉、皺縮、植株矮化等。防治措施:選用無病種子,嚴格種子檢疫及時防治蚜蟲等傳毒介體發(fā)現病株及時拔除,減少傳染源綜合防治策略農業(yè)防治實行3-5年輪作,切斷病原物的侵染途徑深翻土地,暴曬土壤,殺滅土壤中的病原菌清理田間雜草和病殘體,減少越冬病源合理密植,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化學防治種子處理:用殺菌劑拌種,防止種傳病害土壤處理:施用石灰或生物有機肥改良土壤定期噴藥:結合病害發(fā)生規(guī)律,適時施藥交替用藥:避免單一藥劑使用,防止抗藥性生物防治應用拮抗微生物如哈茨木霉菌使用生物源農藥,如井岡霉素噴施植物源提取物,如大蒜素釋放天敵控制傳病媒介花生主要害蟲及防治地下害蟲主要危害落花生地下部分的害蟲包括蠐螬、螻蛄、地老虎和金針蟲等。這些害蟲主要啃食種子、幼苗根系和莢果,造成缺苗斷壟、植株萎蔫和莢果破損等危害。防治措施:播種前深翻曬垡,殺滅土壤中的害蟲及其卵使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拌土,每畝用藥液30-50公斤設置毒餌:麥麩50公斤拌90%敵百蟲晶體1公斤,加水攪拌后撒于田間合理輪作,避免連作和與禾本科作物相鄰種植地上害蟲主要危害落花生地上部分的害蟲包括苜蓿蚜蟲、棉鈴蟲、花生薊馬和紅蜘蛛等。這些害蟲通過刺吸或咀嚼植物組織,導致葉片卷曲、變黃、干枯,影響光合作用,嚴重時可造成減產30%以上。防治措施:苜蓿蚜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棉鈴蟲:20%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噴霧花生薊馬: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霧紅蜘蛛:73%克螨特乳油3000倍液噴霧儲藏害蟲落花生收獲后的儲藏期間,主要面臨印度谷蛾、赤擬谷盜和花生象甲等害蟲的危害。這些害蟲咬食種仁,造成重量損失,并污染產品,降低商品價值。防治措施:儲藏前徹底清理倉庫,消滅害蟲滋生地入庫前晾曬充分,降低水分含量至8-10%使用80%敵敵畏乳油100倍液對倉庫進行熏蒸定期檢查,發(fā)現蟲害及時處理綜合防治策略落花生害蟲的綜合防治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結合多種防治措施,降低害蟲種群密度,減少經濟損失。主要策略:農業(yè)防治:輪作倒茬,深翻曬垡,適期播種,合理密植物理防治:黃板誘殺,燈光誘殺,性誘劑誘殺生物防治:保護和利用天敵,如瓢蟲、草蛉等化學防治:合理選擇藥劑,適時用藥,注意安全間隔期落花生的經濟價值45-50%花生油出油率落花生種仁中含有豐富的油脂,出油率高達45%-50%,遠高于大豆(20%左右)和芝麻(35%左右),是優(yōu)質食用植物油的重要來源。每畝落花生可產油50-80公斤,經濟效益顯著。50%+油酸含量花生油中單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含量超過50%,具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的作用,有益于心血管健康。此外,花生油中還含有亞油酸、亞麻酸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營養(yǎng)價值高。25%蛋白質含量落花生種仁中含有約25%的優(yōu)質植物蛋白,氨基酸組成較為全面,尤其是賴氨酸含量較高,是重要的植物蛋白來源?;ㄉ鞍紫矢哌_95%以上,營養(yǎng)價值接近動物蛋白。全球生產與消費概況落花生是全球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經濟作物,主要生產國包括中國、印度、美國、尼日利亞等。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產國,年產量約1700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40%以上。同時,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花生油消費國,年消費量約300萬噸。在國際貿易中,落花生及其制品的貿易額每年超過80億美元。主要出口國包括美國、阿根廷和中國等,主要進口國包括歐盟、日本和俄羅斯等。加工產品多樣化落花生可加工成多種產品,滿足不同消費需求:食用油:花生油色澤金黃,香味濃郁,是高檔食用油炒貨:經過炒制的花生仁,是廣受歡迎的休閑食品花生醬:將花生研磨成醬狀,富含蛋白質和健康脂肪花生粉:脫脂花生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原料花生糖:傳統(tǒng)糖果,將花生與糖漿混合制成此外,花生殼可制作活性炭、肥料和飼料添加劑;花生秸稈可用于造紙、飼料和有機肥料;花生紅衣(種皮)富含多酚類物質,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開發(fā)為功能性食品添加劑?;ㄉ偷募庸づc品質原料選擇與預處理優(yōu)質花生油的加工始于嚴格的原料選擇。原料花生應無霉變、無蟲蛀、無異味,含水量控制在8%以下。預處理包括清理雜質、去殼、紅衣處理等步驟。去殼后的花生仁需經過篩選,去除不合格粒,保證原料質量。部分加工工藝會保留紅衣,以增加特殊風味。壓榨工藝花生油的提取主要采用物理壓榨工藝,分為熱榨和冷榨兩種方式。熱榨是傳統(tǒng)工藝,將花生仁加熱至110-120℃后壓榨,出油率高但會損失部分營養(yǎng)成分。冷榨是將花生仁在低溫條件下(不超過60℃)壓榨,保留了更多的天然營養(yǎng)成分和香味物質,但出油率較低,成本較高。精煉過程初榨花生油需要經過精煉處理,以去除不良成分,提高品質。精煉過程包括脫膠(去除磷脂)、脫酸(去除游離脂肪酸)、脫色(去除色素)和脫臭(去除異味)等步驟。精煉程度的選擇需要平衡營養(yǎng)保留和油品穩(wěn)定性之間的關系。全精煉油澄清透明,穩(wěn)定性好;部分精煉油保留了更多營養(yǎng)成分和特色風味。品質評定花生油品質評定主要包括感官指標和理化指標兩方面。感官指標包括色澤、氣味、滋味等;理化指標包括酸值、過氧化值、溶劑殘留量等。根據《GB/T1534-2017花生油》國家標準,優(yōu)質花生油應具有特有的香氣,無異味;酸值≤0.3mgKOH/g,過氧化值≤5.0mmol/kg。此外,花生油的脂肪酸組成也是重要的品質指標,油酸含量高的花生油營養(yǎng)價值更高。落花生的其他用途機械制造潤滑劑花生油具有優(yōu)良的潤滑性能,可用于制作各類機械潤滑油。與礦物油相比,花生油制成的潤滑劑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環(huán)境友好。在精密儀器和食品加工設備中,花生油基潤滑劑可避免礦物油污染的風險。花生油基潤滑劑在低溫環(huán)境下仍能保持良好流動性,適用于寒冷地區(qū)的機械設備。目前中國已開發(fā)出多種花生油基潤滑劑產品,在特種機械領域應用廣泛。紡織工業(yè)潤滑在紡織工業(yè)中,花生油可用作天然的纖維潤滑劑和柔軟劑。花生油處理過的纖維柔軟度高,彈性好,手感舒適。同時,花生油還能減少靜電積累,提高紡織加工效率。在傳統(tǒng)絲綢加工中,花生油是重要的絲光處理助劑,能使絲綢更加光亮柔順?,F代紡織工業(yè)中,改性花生油制劑已成為環(huán)保型紡織助劑的重要組成部分,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藥用價值研究花生油及其提取物在醫(yī)藥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研究表明,花生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系統(tǒng)有保護作用?;ㄉt衣中的白藜蘆醇等多酚類物質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腫瘤活性?;ㄉ鞍姿猱a物中的多種生物活性肽具有降血壓、抗氧化等功能。此外,花生油還是制備藥物乳劑和軟膏的良好基質。近年來,花生殼提取物在抗菌、抗病毒藥物研發(fā)中也取得了初步成果。生物質能源開發(fā)隨著能源危機和環(huán)境問題日益嚴重,落花生生物質能源的開發(fā)利用受到關注:花生油可直接轉化為生物柴油,是重要的生物燃料原料花生殼經氣化處理可生產合成氣,用于發(fā)電或合成液體燃料花生秸稈可通過厭氧發(fā)酵生產沼氣,作為清潔能源花生加工廢棄物可制成生物質顆粒燃料,替代化石燃料根據研究,每噸花生殼可產生約2500立方米的合成氣,熱值達到4200千焦/立方米。利用花生生物質生產的能源具有碳中和特性,符合綠色低碳發(fā)展要求。有機肥料與土壤改良落花生加工副產品是優(yōu)質有機肥料和土壤改良劑:花生餅粕含氮3-7%、含磷1-2%、含鉀1-1.5%,是優(yōu)質有機肥花生殼經堆肥處理后,可改善土壤結構,增加有機質含量花生秸稈還田,可提高土壤肥力,減少化肥使用花生根系及根瘤分解后,可增加土壤氮素含量利用落花生副產品制作的有機肥料,不僅可以循環(huán)利用資源,減少環(huán)境污染,還能提高農產品品質,促進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落花生的種子質量標準為確保落花生種子的品質和產量,中國制定了嚴格的種子質量標準?!禛B/T1532-2008花生種子》國家標準詳細規(guī)定了花生種子的品質要求、檢驗方法和包裝標識等內容,為落花生種子生產和流通提供了重要依據。主要質量指標指標名稱特級種子一級種子二級種子純質率(%)≥98≥96≥88凈度(%)≥98≥97≥95水分含量(%)≤9.0≤9.0≤9.0發(fā)芽率(%)≥85≥80≥75品種真實性(%)≥99.5≥99≥98其他質量要求病粒率:特級種子≤0.5%,一級種子≤1.0%,二級種子≤2.0%破損粒率:特級種子≤1.0%,一級種子≤2.0%,二級種子≤3.0%病蟲害:無活的存儲害蟲,無種傳病害,無檢疫性有害生物色澤、氣味:具有該品種正常的色澤,無異味,無霉變標準的實施意義落花生種子質量標準的實施對生產和貿易具有重要意義:保障種子質量,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規(guī)范市場秩序,促進種業(yè)健康發(fā)展便于種子貿易,減少貿易糾紛引導育種方向,促進品種改良種子加工處理為達到質量標準,落花生種子需經過科學加工處理:精選:去除雜質、破損粒、病蟲粒風選:根據比重差別分離劣質粒色選:利用光電技術去除變色粒干燥:控制水分含量在安全范圍包裝:使用透氣性好的編織袋落花生種子質量檢測實驗室,進行各項指標測定花生種子檢測與儲運種子抽樣技術花生種子檢測的第一步是科學抽樣,以確保樣品具有代表性。根據《GB/T3543.1-1995農作物種子檢驗扦樣》標準,花生種子扦樣方法如下:批量定義:同一品種、同一產地、同一級別的種子為一批,每批不超過20000公斤初級樣品:從批量中不同位置隨機抽取,袋裝種子每100袋抽5袋,散裝種子每1000公斤抽5處混合樣品:將初級樣品混合均勻,總重不少于1公斤工作樣品:從混合樣品中分取500克作為檢驗用樣品抽樣過程必須使用專業(yè)工具,如圓錐取樣器或雙圓筒取樣器,確保樣品從包裝的不同深度獲取。質量指標檢測花生種子的主要質量指標檢測方法包括:純度檢測:將500克工作樣品分為純種子、其他種子和雜質三部分,分別稱重計算百分比水分測定:采用105℃烘箱干燥法或電子水分測定儀快速測定發(fā)芽試驗:取100粒種子,在25℃條件下置于砂床或濾紙上,觀察正常出芽數量活力測定:采用TTC(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法或電導率法評估種子活力病害檢測:采用濾紙培養(yǎng)法或瓊脂培養(yǎng)法檢測種傳病害檢測結果需詳細記錄,出具規(guī)范的檢測報告,作為種子質量評定的依據。種子儲藏條件花生種子儲藏的關鍵是控制溫濕度,防止霉變和蟲害:溫度控制:短期儲藏(1年內)溫度控制在15℃以下;長期儲藏溫度控制在5-10℃濕度控制:相對濕度控制在50-60%,種子含水量控制在8-9%儲藏方式:可采用常溫庫房儲藏、低溫庫儲藏或氣調儲藏包裝材料:使用透氣性好的麻袋或網袋,避免使用塑料袋導致悶熱霉變防蟲措施:定期檢查,必要時使用磷化鋁片等安全熏蒸劑處理優(yōu)質種子在適宜條件下儲藏,發(fā)芽率下降不應超過5%/年。采用真空包裝或充氮包裝可延長種子壽命。種子運輸管理花生種子運輸過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項:運輸工具:選擇干燥、清潔的車輛,避免雨淋和陽光直射裝卸要求:輕裝輕卸,避免機械損傷和種皮破裂途中保管:中轉過程中避免與化學品、有毒物質接觸運輸時間:盡量選擇晴好天氣,避開高溫季節(jié)長途運輸國際運輸:需辦理植物檢疫證書,符合進口國要求通過規(guī)范化的種子運輸管理,花生種子出口合格率已從過去的80%提升至92%以上,大大增強了國際市場競爭力。落花生的教學目標1了解落花生的形態(tài)結構通過教學,學生應能夠:識別落花生的主要器官,包括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描述落花生獨特的"地下結果"生長習性及其生態(tài)適應意義繪制落花生的植株結構圖,標注各部分名稱和功能比較落花生與其他豆科植物在形態(tài)結構上的異同點解釋落花生根瘤的形成過程及其在氮素固定中的作用2掌握生長環(huán)境與種植管理通過教學,學生應能夠:說明落花生對溫度、光照、水分和土壤的要求描述落花生的生長發(fā)育過程和關鍵生育期特征理解不同種植管理措施(如播種、施肥、灌溉等)對產量的影響分析不同地區(qū)落花生種植制度的差異及其原因設計簡單的落花生栽培實驗,并能進行觀察記錄和數據分析3理解病蟲害防治及經濟價值通過教學,學生應能夠:識別落花生常見病蟲害的癥狀和危害特點掌握落花生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原則和主要方法分析落花生在食品、工業(yè)和醫(yī)藥領域的應用價值評估落花生種植對農民收入和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貢獻探討落花生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和對策能力培養(yǎng)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植物學基礎知識和農學基本原理培養(yǎng)科學觀察、記錄和實驗操作能力發(fā)展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學會使用顯微鏡等基本實驗儀器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科學探究精神和方法發(fā)展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學會合作學習和交流分享形成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習慣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熱愛自然、珍惜資源的意識增強農業(yè)生產與科技創(chuàng)新的聯系認識樹立科學態(tài)度和求實精神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環(huán)保理念教學重點與難點種子結構與發(fā)育過程教學重點:落花生種子的基本結構組成(種皮、子葉、胚芽)子葉在種子中的營養(yǎng)儲存功能及其重要性種子發(fā)芽過程中各部分的變化和生理功能教學難點:種子發(fā)育過程中胚乳被吸收的現象及其生物學意義種子休眠機制及其打破休眠的方法不同貯藏條件對種子活力的影響機理教學建議:采用種子解剖觀察,結合顯微鏡檢查,讓學生直觀了解種子結構;通過發(fā)芽實驗,觀察記錄不同條件下種子發(fā)芽率的差異。病蟲害識別與防治方法教學重點:落花生主要病蟲害的癥狀特征和危害方式病蟲害發(fā)生的環(huán)境條件和傳播途徑綜合防治的基本原則和主要措施教學難點:相似病害癥狀的鑒別方法(如早斑病與褐斑?。┎≡锏纳钍泛颓秩緳C制農藥安全使用及其環(huán)境影響評估教學建議:利用圖片、標本或現場觀察,幫助學生識別病蟲害;設計簡單的病原分離和培養(yǎng)實驗,了解病原物特性;組織討論,探討環(huán)保型防治方法。落花生的經濟與生態(tài)意義教學重點:落花生的主要經濟價值(食用油、食品原料等)落花生在農業(yè)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落花生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教學難點:落花生產業(yè)鏈及其價值增值過程落花生在輪作體系中的生態(tài)功能落花生種植的環(huán)境影響評估教學建議:組織學生參觀落花生加工企業(yè),了解產業(yè)鏈;開展社會調查,分析落花生種植對農民收入的影響;設計思維導圖,梳理落花生的多種用途和價值。教學策略建議針對上述教學重難點,教師可采取以下教學策略:直觀教學法:利用實物、標本、模型和多媒體等直觀教具,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實驗教學法:設計簡單易行的實驗,讓學生親手操作,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比較教學法:通過對比不同現象、過程或概念,突出落花生的特點和規(guī)律問題驅動法:設置有吸引力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學習困難預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及應對措施:概念抽象:通過類比、模型和實物觀察,降低概念理解難度過程復雜:將復雜過程分解為若干簡單步驟,逐步講解知識零散:利用思維導圖、結構圖等工具,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實踐機會少: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小型栽培實驗,增加實踐體驗教學活動設計觀察落花生實物及種子剖面活動目標:通過觀察落花生植株和種子結構,加深對形態(tài)特征的理解準備材料:完整的落花生植株(包括根、莖、葉、花、果)落花生種子、放大鏡、解剖針、載玻片顯微鏡、解剖盤、水滴管、濾紙活動步驟:分組觀察完整植株,識別各器官,測量記錄大小觀察果莢特征,描述網紋、縊縮等外部特征解剖種子,觀察種皮、子葉和胚芽,繪制結構圖制作種子剖面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結構填寫觀察記錄表,小組討論交流發(fā)現制作落花生生長周期圖活動目標:了解落花生的生長發(fā)育全過程,掌握各生育期的特征準備材料:不同生長階段的落花生照片或標本彩色卡紙、剪刀、膠水、彩筆相關生長數據和圖表活動步驟:學習落花生生長發(fā)育的主要階段收集整理各生育期的特征和圖片資料設計生長周期圖的版面和結構制作生長周期圖,標注關鍵時間點和特征展示作品,講解落花生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分析病害圖片,討論防治方案活動目標:培養(yǎng)學生識別病害和制定防治方案的能力準備材料:各種落花生病害的圖片或標本病害診斷手冊和防治指南討論記錄表和評價表活動步驟:學習落花生主要病害的癥狀特征分組診斷病害圖片,確定病名和病原討論病害發(fā)生的條件和傳播途徑設計綜合防治方案,包括農業(yè)、化學和生物防治措施小組匯報,互評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角色扮演活動:落花生產業(yè)鏈活動目標:理解落花生從種植到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yè)鏈活動設計:將學生分為不同角色(農民、加工廠商、銷售商、消費者、政府監(jiān)管者等),模擬落花生產業(yè)鏈的運作過程。各角色需要:理解自己在產業(yè)鏈中的位置和職責分析本環(huán)節(jié)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zhàn)與其他環(huán)節(jié)進行溝通和協商提出改進產業(yè)鏈效率和質量的建議通過這一活動,學生能夠全面了解落花生產業(yè)的復雜性,培養(yǎng)系統(tǒng)思維能力。創(chuàng)意設計活動:落花生產品開發(fā)活動目標: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和產品設計能力活動設計:學生組成創(chuàng)意小組,設計基于落花生的創(chuàng)新產品。要求:分析市場現有落花生產品類型發(fā)現消費者未滿足的需求點設計新產品的配方、包裝和銷售策略評估產品的市場潛力和可行性制作產品樣品或模型最后舉行創(chuàng)意產品展示會,邀請其他學生和教師投票評選最具市場潛力的產品。這一活動將生物學知識與商業(yè)應用相結合,拓展學生的跨學科思維。探究實驗建議種子發(fā)芽條件實驗實驗目的:探究溫度、水分和氧氣等因素對落花生種子發(fā)芽的影響實驗設計:溫度因素:將相同數量的落花生種子分別置于5℃、15℃、25℃和35℃環(huán)境中,其他條件相同,觀察發(fā)芽率和發(fā)芽速度水分因素:設置不同水分梯度(干燥、微濕、適中、過濕),觀察對發(fā)芽的影響氧氣因素:將種子分別置于正常空氣、低氧和無氧環(huán)境中,比較發(fā)芽情況數據記錄:記錄每組種子的發(fā)芽時間、發(fā)芽率、胚根長度等指標,繪制發(fā)芽曲線圖,分析最適發(fā)芽條件教學價值:通過對比實驗,學生能夠理解環(huán)境因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掌握科學實驗的基本方法落花生不同施肥效果對比實驗目的:研究不同肥料類型和施用方法對落花生生長發(fā)育的影響實驗設計:肥料類型比較:設置氮肥組、磷肥組、鉀肥組、復合肥組和對照組施肥方法比較:設置基肥組、追肥組和分次施肥組有機肥與化肥比較:設置純有機肥組、純化肥組和有機無機配合組觀察指標:植株高度、葉片數量、葉綠素含量、開花數、結莢數和最終產量等教學價值:學生通過實驗了解植物營養(yǎng)需求和科學施肥原理,培養(yǎng)精確觀察和數據分析能力病害發(fā)生環(huán)境模擬實驗目的:探究溫度、濕度等環(huán)境因素對落花生主要病害發(fā)生的影響實驗設計:溫度梯度設置:在15℃、20℃、25℃和30℃條件下培養(yǎng)接種了病原菌的植株濕度梯度設置:在相對濕度60%、75%、90%和95%以上環(huán)境中觀察病害發(fā)展光照條件比較:設置全光照、遮陰和黑暗三種處理觀察記錄:定期測量病斑大小、擴展速度,記錄發(fā)病率和病情指數,分析環(huán)境因素與病害發(fā)生的相關性教學價值:學生通過實驗理解病害發(fā)生的生態(tài)條件,為病害預防和控制提供科學依據根瘤菌固氮效果實驗實驗目的:驗證根瘤菌對落花生生長和氮素固定的作用實驗設計:準備四組處理:接種根瘤菌組、施用氮肥組、接種根瘤菌+施氮肥組、對照組在無菌條件下種植落花生,定期觀察根瘤形成情況測量植株生長指標(株高、葉面積、生物量等)收獲后測定土壤和植株的氮含量預期結果:接種根瘤菌的處理組應形成有效根瘤,植株生長良好,即使不施氮肥也能獲得較高產量,證明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花生油品質對比實驗實驗目的:比較不同提取方法獲得的花生油品質差異實驗設計:準備三種提取方法:冷榨、熱榨和溶劑提取使用相同品種和批次的落花生種子測定各組花生油的理化指標:酸值、過氧化值、色澤、透明度等進行感官評價:氣味、滋味等拓展活動:可以進一步研究不同儲藏條件(溫度、光照、包裝材料)對花生油品質穩(wěn)定性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教學資源推薦網絡資源權威農業(yè)網站: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網站:提供落花生品種、栽培技術等專業(yè)信息中國農業(yè)信息網:提供落花生市場行情和產業(yè)政策農業(yè)科技網:提供落花生新技術、新品種介紹學術數據庫:中國知網:包含大量落花生研究論文和專利萬方數據:提供落花生相關學位論文和會議論文百度百科:提供落花生基礎知識,適合學生初步了解視聽資源教學視頻:《落花生的一生》:展示完整生長周期,適合課堂導入《花生油的加工工藝》:展示傳統(tǒng)和現代加工方法《落花生病蟲害識別與防治》:提供實例和防治技術科教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關于花生食品的片段《農業(yè)科技》欄目中關于落花生新品種的專題動畫資源:《植物生長原理》:3D動畫展示落花生從開花到結果的過程《根瘤菌與植物共生》:微觀動畫展示固氮原理實地考察資源農業(yè)基地:當地落花生種植基地:觀察實際種植過程和管理措施農業(yè)科研院所實驗田:了解新品種選育和試驗研究現代化農場:學習機械化種植和智能化管理技術加工企業(yè):花生油加工廠:了解壓榨、精煉等工藝流程花生食品加工廠:觀察花生制品的多樣化加工農業(yè)博物館:農業(yè)歷史博物館:了解落花生在中國的傳播歷史種質資源庫:觀察不同品種的落花生種質資源推薦書籍與參考資料專業(yè)書籍《中國落花生栽培學》:系統(tǒng)介紹落花生的生物學特性和栽培技術《落花生育種與品種資源》:詳細介紹落花生品種資源和育種方法《花生病蟲害防治手冊》:圖文并茂展示各類病蟲害及防治方法《花生加工技術與產品開發(fā)》:介紹落花生加工的新技術和新產品教學參考資料《中學生物實驗指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輸血法律法規(guī)試題附有答案
- 2025年醫(yī)療器械GCP考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抗腫瘤藥物處方權與調劑權授權考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1例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清掃術后淋巴漏患者個案護理》
- 語文古詩閱讀鑒賞講解
- 醫(yī)院急救設備應急調配機制
- 2025年中國人造石墨行業(yè)市場運行態(tài)勢、進出口貿易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中國太陽能電池板測試儀行業(yè)需求狀況及應用前景預測報告
- CT增強掃描技術
- 物體跟蹤無人機物流系統(tǒng)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商業(yè)計劃書
- 2025年四川省高考化學試卷真題
- 1931CIE標準色度三刺激值
- 新人教A必修一《集合》課件
- 《男性性功能障礙》課件
- 離婚協議書電子版下載
- GB/T 27696-2011一般起重用4級鍛造吊環(huán)螺栓
- 2023年河南省黃泛區(qū)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威爾克姆制版軟件簡明教程張千
- (精選word)公務員錄用體檢表
- 產前篩查質控工作總結報告
- 阻生牙拔除術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