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小學科學自然資源的保護課件_第1頁
2025 小學科學自然資源的保護課件_第2頁
2025 小學科學自然資源的保護課件_第3頁
2025 小學科學自然資源的保護課件_第4頁
2025 小學科學自然資源的保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什么是自然資源?從生活出發(fā)的認知建構演講人1.什么是自然資源?從生活出發(fā)的認知建構目錄2.如何保護自然資源?從“知識”到“行動”的實踐轉化3.總結:讓保護成為“生命的本能”2025小學科學自然資源的保護課件各位老師、同學們:今天站在這里,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個讓我觸動很深的場景。去年春天帶學生去城郊濕地公園研學,有個孩子舉著放大鏡蹲在水邊喊:“老師!這里有蝌蚪!”可當我們順著他的手指看過去時,水面上漂浮著塑料瓶和泡沫板,蝌蚪們正繞著這些垃圾游來游去。那一刻,我忽然意識到:我們習以為常的“自然”,正悄悄發(fā)生著變化。而今天要和大家探討的“自然資源的保護”,或許就藏在這些看似微小卻關鍵的細節(jié)里。01什么是自然資源?從生活出發(fā)的認知建構什么是自然資源?從生活出發(fā)的認知建構要談“保護”,首先得明確“保護對象”。作為小學科學課的核心概念,“自然資源”需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切入,建立具象認知。1自然資源的定義與分類根據(jù)《中國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22修訂版)》,自然資源是“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物質和能量”。這個定義聽起來抽象,但我們可以用“身邊的例子”拆解:可再生資源:像校園里的梧桐樹(能通過生長更新)、每天喝的自來水(通過水循環(huán)補充)、吹過操場的風(太陽輻射驅動的動能)。它們的特點是“能在較短時間內自然恢復或再生”,但要注意——“可再生”不等于“無限”,比如過度砍伐會讓森林無法及時恢復。不可再生資源:教室后墻貼的“煤炭形成示意圖”里提到的煤炭、石油,還有我們用的鉛筆芯(含石墨,屬于礦產資源)。它們的形成需要數(shù)百萬年甚至更久,一旦消耗就難以再生。2自然資源與人類的“共生關系”我常和學生說:“我們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口飯、每一支鉛筆,都在和自然資源‘對話’。”舉個簡單的例子:早餐的牛奶:需要草地(土地資源)養(yǎng)奶牛,清潔的水(水資源)給牛飲用,陽光(氣候資源)讓草生長;課本的紙張:來自森林(生物資源)的樹木,生產過程需要煤炭(礦產資源)供熱,運輸需要石油(能源資源)驅動車輛。這種“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聯(lián)系,正是自然資源的核心價值——它們不是“取之不盡的倉庫”,而是支撐人類生存的“生命網絡”。2自然資源與人類的“共生關系”二、為什么要保護自然資源?從“危機”到“責任”的認知深化或許有同學會問:“地球這么大,資源用不完吧?”這時候,我會帶學生看兩組數(shù)據(jù):森林資源: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2024年報告顯示,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面積相當于3個上海市,其中一半是因人類過度砍伐;水資源:我國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所在的城市,近十年地下水位下降了8米,部分區(qū)域已出現(xiàn)“漏斗區(qū)”。這些數(shù)字背后,是真實的生態(tài)危機。1資源過度開發(fā)的“連鎖反應”去年帶學生調研本地河流時,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典型案例:上游的采砂場為了供應建筑用砂,過度挖掘河床,導致下游河道變窄、水流減慢。結果呢?河床裸露的泥土被雨水沖進河流,河水變渾濁(水土流失);原本棲息在河底的螺螄、小魚失去了生存環(huán)境(生物多樣性下降);村民用渾濁的水灌溉農田,農作物減產(影響生產生活)。這就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生態(tài)鏈——對某一種資源的過度開發(fā),會像推倒多米諾骨牌一樣,引發(fā)一系列問題。2保護資源就是保護“我們的未來”記得有位學生在日記里寫:“如果有一天沒有水了,我連給媽媽倒杯熱水都做不到。”這句話讓我特別感動。保護自然資源,本質上是在維護人類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01對可再生資源的合理利用(如植樹造林替代亂砍濫伐),能保證后代也能享受清新的空氣、茂盛的森林;02對不可再生資源的節(jié)約(如節(jié)約用電減少煤炭消耗),能為新能源(太陽能、風能)的發(fā)展爭取時間;03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保護(如保護濕地、草原),能增強地球的“自我修復能力”,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zhàn)。0402如何保護自然資源?從“知識”到“行動”的實踐轉化如何保護自然資源?從“知識”到“行動”的實踐轉化知道了“為什么”,更要解決“怎么做”。保護自然資源不是口號,而是需要具體、可操作的行動。結合小學科學的“實踐導向”,我將方法分為三個層面:1宏觀層面:政策與科技的“雙輪驅動”國家早已為資源保護織密了“制度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明確了資源開發(fā)的“紅線”;2023年出臺的《全國資源節(jié)約集約利用規(guī)劃》,更是提出“到2025年,主要資源產出率提高20%”的目標。科技也在助力資源保護:污水處理廠的“膜技術”能讓污水變成可回用的中水;光伏電站的“智能追蹤系統(tǒng)”能提高太陽能利用率;礦山的“復墾技術”能讓被破壞的土地重新生長植被。這些“大工程”或許離我們很遠,但它們的存在,為我們的日常行動提供了底氣。2中觀層面:社區(qū)與學校的“協(xié)同育人”這些活動讓學生明白:保護資源不是“一個人的戰(zhàn)斗”,而是“一群人的堅持”。種植“班級責任林”,每個班認養(yǎng)一棵樹苗,記錄它的生長數(shù)據(jù)。組織“節(jié)水小衛(wèi)士”活動,到社區(qū)宣傳“一水多用”(淘米水澆花、洗衣水拖地);設立“舊物交換角”,學生把閑置的文具、書籍帶來交換,減少資源浪費;去年,我們學校和社區(qū)合作開展了“家庭資源節(jié)約行動”:DCBAE3微觀層面:小學生能做的“十件小事”對同學們來說,保護資源完全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整理了一份“行動清單”,大家可以試試:11.節(jié)水:刷牙時關掉水龍頭,用杯子接水;洗水果的水用來澆花;22.節(jié)電:離開教室隨手關燈,空調溫度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33.節(jié)紙:草稿紙雙面使用,用舊報紙包書皮;44.拒塑:自帶水杯和購物袋,不用一次性塑料袋;55.護林:不折樹枝、不踩草坪,參與植樹活動;66.愛物:文具、玩具用壞了先修理,不隨便丟棄;77.分類:學習垃圾分類,讓可回收物“變廢為寶”;88.觀察:記錄家庭每月水電用量,和父母比一比“節(jié)約進度”;93微觀層面:小學生能做的“十件小事”9.宣傳:用繪畫、手抄報向家人朋友普及資源保護知識;10.思考:遇到浪費資源的現(xiàn)象(如公共水龍頭沒關),主動上前提醒。我曾帶學生做過一個“21天節(jié)約挑戰(zhàn)”:堅持21天做到清單里的3件事。結果3個月后,有位學生媽媽告訴我:“孩子現(xiàn)在比我還嚴格,看到我開著水龍頭洗碗,會說‘媽媽,我們在給地球‘存錢’呢!’”這就是行動的力量——它不僅改變行為,更能滋養(yǎng)責任意識。03總結:讓保護成為“生命的本能”總結:讓保護成為“生命的本能”回到開頭那個濕地公園的場景。今年春天,我們再次去考察時,驚喜地發(fā)現(xiàn):漂浮的垃圾不見了,水面清澈得能看見水草擺動;更讓孩子們歡呼的是,岸邊的蘆葦叢里,跳出了幾只小青蛙。原來,社區(qū)組織了“濕地保護志愿隊”,定期清理垃圾、補種水生植物。這讓我想起《寂靜的春天》里的一句話:“地球上的生命共同體,需要每一個微小的力量來守護?!弊匀毁Y源的保護,從來不是“宏大敘事”,而是由無數(shù)個“我”的選擇組成——是你擰緊的水龍頭,是他撿起的塑料瓶,是我們共同種下的樹苗。2025年的今天,站在小學科學課堂上,我最想傳遞給同學們的是:保護自然資源,不是“額外的任務”,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