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020.40
CCSZ05DB21
遼寧省地方標準
DB21/T3793-2023
遼寧省燃煤電廠固定污染源廢氣
低濃度排放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lowconcentrationemissionmonitoringoffixed
pollutionsourceexhaustgasincoal-firedpowerplantsinLiaoningProvince
2023-08-20發(fā)布2023-08-30實施
遼寧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21/T3793-2023
目次
前言..................................................................................Ⅱ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2
4監(jiān)測準備.............................................................................2
5采樣位置和采樣點設置.................................................................3
6排氣參數測定.........................................................................7
7顆粒物測定..........................................................................11
8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測定..............................................................12
9汞及其化合物的測定..................................................................14
10采樣頻次和采樣時間.................................................................16
11監(jiān)測分析方法.......................................................................16
12監(jiān)測結果表示和計算.................................................................16
13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18
附錄A(資料性)監(jiān)測分析方法..........................................................22
附錄B(資料性)監(jiān)測記錄表............................................................23
I
DB21/T3793-2023
前言
本文件依據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遼寧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遼寧省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俊斌、劉樞、劉暢、張見昕、趙麗娟、姜秋俚、彭躍、趙菲、朱廣欽。
本文件為首次發(fā)布。
本文件發(fā)布實施后,任何單位和個人如有問題和意見建議,均可以通過來電或來函等方式進行反
饋,歸口管理部門和文件起草單位將及時答復并認真處理,根據實際情況依法進行評估及復審。
歸口管理部門通訊地址和聯系電話:遼寧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qū)雙園路30號甲),
文件起草單位通訊地址和聯系電話:遼寧省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qū)雙園路30
甲-3號)
II
DB21/T3793-2023
遼寧省燃煤電廠固定污染源廢氣低濃度排放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遼寧省轄區(qū)內燃煤電廠固定污染源排放廢氣中,低濃度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和汞及其化合物監(jiān)測的手工采樣和測定技術方法。本文件適用于遼寧省轄區(qū)內燃煤電廠固定污染源
廢氣低濃度排放監(jiān)測。生活垃圾焚燒爐、危險廢物焚燒爐以及采用燃油、燃氣、煤矸石、生物質、油
頁巖、石油焦等為燃料的固定污染源廢氣低濃度排放監(jiān)測,可參照本文件執(zhí)行。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
用于本文件。
GB4053固定式鋼梯及平臺安全要求
GB/T8196機械安全防護裝置固定式和活動式防護裝置設計與制造一般要求
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tài)污染物采樣方法
HJ543固定污染源廢氣汞的測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暫行)
HJ629固定污染源廢氣二氧化硫的測定非分散紅外吸收法
HJ692固定污染源廢氣氮氧化物的測定非分散紅外吸收法
HJ693固定污染源廢氣氮氧化物的測定定電位電解法
HJ836固定污染源廢氣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重量法
HJ917固定污染源廢氣氣態(tài)汞的測定活性炭吸附/熱裂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1045固定污染源煙氣(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便攜式紫外吸收法測量儀器技術要求及
檢測方法
HJ1131固定污染源廢氣二氧化硫的測定便攜式紫外吸收法
HJ1132固定污染源廢氣氮氧化物的測定便攜式紫外吸收法
HJ/T46定電位電解法二氧化硫測定儀技術條件
HJ/T47煙氣采樣器技術條件
HJ/T48煙塵采樣器技術條件
HJ/T57固定污染源排氣中二氧化硫的測定定電位電解法
HJ/T397固定源廢氣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
1
DB21/T3793-2023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燃煤電廠coal-firedpowerplant
指以煤炭為主要燃料的火力發(fā)電廠。
3.2
燃煤電廠固定污染源廢氣低濃度排放lowconcentrationemissionoffixedpollutionsource
exhaustgasincoal-firedpowerplants
在基準氧含量6%條件下,燃煤電廠標準狀態(tài)干廢氣中顆粒物、SO2、NOx排放質量濃度分別不高
于10mg/m3、35mg/m3、50mg/m3。
3.3
顆粒物particulatematter
懸浮于排放廢氣中的固體和液體顆粒狀物質,包括除塵器未能完全收集的煙塵顆粒及廢氣脫硫、
脫硝過程中產生的次生顆粒物。
3.4
氣態(tài)污染物gaseouspollutant
以氣體狀態(tài)分散在排放氣體中的各種污染物。
3.5
生產工況productionconditions
裝置和設施生產運行的狀態(tài)。
3.6
等速采樣constantvelocitysampling
將采樣嘴平面正對廢氣氣流,使進入采樣嘴的氣流速度與測定點的廢氣流速相等。
3.7
標準狀態(tài)standardcondition
指廢氣溫度為273.15K,壓力為101325Pa時的氣體狀態(tài)。本標準規(guī)定的排放濃度均指標準狀態(tài)
下的干廢氣中的數值。
4監(jiān)測準備
4.1監(jiān)測方案的制定
2
DB21/T3793-2023
4.1.1收集相關的技術資料,了解產生固定污染源廢氣的工藝過程及環(huán)境保護設施的性能,根據環(huán)境
保護設施的凈化原理、主要技術指標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濃度大致范圍,結合生態(tài)環(huán)境管理需要,確定
監(jiān)測項目和監(jiān)測方法。
4.1.2調查生產裝置的工況,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規(guī)律,以確定采樣頻次及采樣時間。
4.1.3現場勘察污染源所處位置和數目,廢氣輸送管道的布置及斷面的形狀、尺寸,廢氣輸送管道周
圍的環(huán)境狀況,廢氣的去向及排氣筒高度等,以確定采樣位置及采樣點數量。
4.1.4根據監(jiān)測目的、現場勘察和調查資料,編制監(jiān)測方案。監(jiān)測方案的內容應包括污染源概況、環(huán)
境保護設施概況、監(jiān)測目的、評價標準、監(jiān)測項目、采樣位置、采樣頻次及采樣時間、監(jiān)測方法、質
量保證措施等。
4.2監(jiān)測條件的準備
4.2.1根據監(jiān)測方案確定的監(jiān)測內容,準備現場監(jiān)測和實驗室分析所需儀器設備。監(jiān)測前應進行儀器
設備性能審核,使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
4.2.2保證監(jiān)測期間生產裝置和環(huán)境保護設施正常運行,提供工況記錄材料。
4.2.3在確定的采樣位置開設采樣孔,設置采樣平臺,采樣平臺要求見5.3.1,保證監(jiān)測人員安全及
方便操作。
4.2.4準備現場采樣和實驗室所需的化學試劑、標準氣體、材料、器具、記錄表格和安全防護用品。
4.2.5儀器設備需要的工作電源。
4.3工況記錄要求
4.3.1現場監(jiān)測應當在確保主體工程工況穩(wěn)定、環(huán)境保護設施運行正常的情況下進行,在現場監(jiān)測期
間,應有專人負責對被測污染源相關裝置的工況進行監(jiān)督,并如實記錄監(jiān)測時的實際工況以及決定或
影響工況的關鍵參數、如實記錄能夠反映環(huán)境保護設施運行狀態(tài)的主要指標。
4.3.2實際生產負荷以發(fā)電量衡量或蒸發(fā)量衡量,通過對監(jiān)測期間主要發(fā)電量或蒸發(fā)量的記錄和調查
統(tǒng)計,與相應設計指標的比對,核算生產設備的實際運行負荷和負荷率。同時記錄燃煤和環(huán)境保護試
劑的消耗量。
4.3.3相關標準中對工況另有規(guī)定的,按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執(zhí)行;生態(tài)環(huán)境管理部門有特殊要求的,根
據相關文件和技術要求執(zhí)行。
5采樣位置和采樣點設置
5.1采樣位置
5.1.1采樣位置應避開對測試人員操作有危險的場所。采樣位置應設置在規(guī)則的圓形或矩形煙道上,
優(yōu)先選擇在垂直管段,避開煙道彎頭和斷面急劇變化的部位。采樣位置應設置在距彎頭、閥門、變徑
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徑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徑處;對矩形煙道,其當量直徑
D=2AB/(A+B),式中A、B為邊長。采樣斷面的氣流速度最好不低于5m/s。
5.1.2污染源監(jiān)測斷面空間位置有限,很難滿足5.1.1的要求時,可選擇比較適宜的管段,設置在
氣流穩(wěn)定的斷面采樣,但采樣斷面與彎頭、閥門、變徑管等的距離至少是煙道直徑的1.5倍。
3
DB21/T3793-2023
5.1.3污染源監(jiān)測斷面空間位置有限,監(jiān)測孔的設置無法滿足5.1.2的要求時,應選擇監(jiān)測孔前直
管段長度大于監(jiān)測孔后直管段長度的斷面,并在彎頭、閥門、變徑管處加裝導流板,且應適當增加測
點的數量和采樣頻次。
5.1.4對于氣態(tài)污染物,由于混合均勻,其采樣位置可不受上述規(guī)定限制,但應避開渦流區(qū)。如果同
時測定廢氣流量,采樣位置仍按5.1.1~5.1.3選取。
5.1.5手工采樣點位應位于自動監(jiān)測設備采樣點下游,在滿足采樣點位設置要求、互不影響的前提下,
盡可能靠近。
5.2采樣孔
5.2.1在選定的測點位置上開設采樣孔,采樣孔內徑應不小于90mm,采樣孔管長應不大于50mm。當
采樣孔僅用于采集氣態(tài)污染物時,其內徑應不小于40mm。各測試斷面上的采樣孔不使用時應有蓋板、
管堵或管帽封閉,并確保測試時能順利開啟全部采樣孔。
5.2.2對圓形煙道,采樣孔應設在包括各測點在內的互相垂直的直徑線上(圖1)。對矩形或方形煙
道,采樣孔應設在包括各測點在內的延長線上(圖2、圖3)。
5.2.3對正壓下輸送高溫或有毒氣體的煙道,應采用帶有閘板閥的密封采樣孔(圖4)。
圖1圓形斷面的測定點
圖2長方形斷面的測定點圖3正方形斷面的測定點
4
DB21/T3793-2023
圖4帶有閘板閥的密封采樣孔
5.3監(jiān)測平臺和爬梯
5.3.1監(jiān)測平臺要求
各采樣斷面均應設置永久性采樣平臺,確保監(jiān)測人員有足夠的工作面積和設備可操作空間,使工
作人員安全、方便地操作。平臺可操作面積不小于2.0m2,并設有不低于1.2m高的護欄和不低于
10cm的腳部擋板,采樣平臺的承重應不小于200kg/m2。監(jiān)測平臺應設置在監(jiān)測孔的正下方1.2~
1.3m處,采樣平臺的寬度(平臺外側到煙道壁或排氣筒外壁的距離)不小于1.2m,監(jiān)測平臺地板應
采用厚度不小于4mm的花紋鋼板或鋼板網鋪裝(孔徑小于10mm×20mm)。若監(jiān)測斷面有多個監(jiān)測孔且
水平排列,則監(jiān)測平臺區(qū)域應涵蓋所有監(jiān)測孔;若監(jiān)測斷面有多個監(jiān)測孔且豎直排列,則應設置多層
監(jiān)測平臺。防護欄桿結構要求及扶手、中間欄桿、立柱、踢腳板等材料的要求參照GB4053。
5.3.2監(jiān)測爬梯要求
監(jiān)測平臺與地面之間應確保安全通行。通往監(jiān)測平臺的通道寬度不小于0.9m。當監(jiān)測平臺距地面
高度小于2m時,可使用固定式鋼直梯到達采樣平臺;當監(jiān)測平臺距地面高度≥2m時,基準面與采樣
平臺之間必須設有固定式鋼制斜梯(或Z字梯、旋梯或升降梯)。爬梯與水平面的傾角不大于45°,
爬梯防護護欄高度不低于1.2m,爬梯梯級長度不小于900mm,寬度不小于200mm、高度不大于200mm,
其他建設參數參照GB4053執(zhí)行;當監(jiān)測平臺距地面高度≥20m時,應設有通往平臺的升降梯。未建
設升降梯的,當監(jiān)測平臺距地面高度≥20m時,必須設有安全、方便的監(jiān)測設備電動吊裝裝置。
5.3.3其他要求
5.3.3.1監(jiān)測平臺應設置永久性220V低壓配電箱,內設漏電保護器,至少配備2個16A插座和2
個10A插座,為監(jiān)測設備提供足夠的電力(不低于5000W),配備夜間照明設施;設置接地裝置和防
雷保護裝置,防止雷雨天氣發(fā)生雷擊。
5.3.3.2附近有造成人體機械傷害、灼燙、腐蝕、觸電等危險源的監(jiān)測平臺,應在監(jiān)測平臺相應位置
設置防護裝置。監(jiān)測平臺上方有墜落物體隱患時,應在監(jiān)測平臺上方3m高處設置防護裝置。防護裝
置的設計與制造應符合GB/T8196要求。
5
DB21/T3793-2023
5.4采樣點位置和數目
5.4.1圓形煙道
a)將煙道分成適當數量的等面積同心環(huán),各測點選在各環(huán)等面積中心線與呈垂直相交的兩條直
徑線的交點上,其中一條直徑線應在預期濃度變化最大的平面內,如當測點在彎頭后,該直
徑線應位于彎頭所在的平面A-A內(圖5);
b)對符合5.1.1要求的煙道,可以只選預期濃度變化最大的一條直徑線上的測點;
c)對直徑小于0.3m、流速分布比較均勻、對稱并符合5.1.1要求的小煙道,可取煙道中心作
為測點;
d)不同直徑的圓形煙道的等面積環(huán)數、測量直徑數及測點數見表1,原則上測點不超過20個;
e)測點距煙道內壁的距離見圖6,按表2確定,當測點距煙道內壁的距離小于25mm時,取
25mm。
圖5圓形彎頭后的測點圖6采樣點距煙道內壁距
表1圓形煙道分環(huán)及測點數的確定
煙道直徑,m等面積環(huán)數測量直徑數測點數
<0.31
0.3~0.61~21~22~8
0.6~1.02~31~24~12
1.0~2.03~41~26~16
2.0~4.04~51~28~20
>4.051~210~20
6
DB21/T3793-2023
表2測點距煙道內壁距離(以煙道直徑D計)
環(huán)數
測點號
12345
10.1460.0670.0440.0330.026
20.8540.2500.1460.1050.082
30.7500.2960.9670.146
40.9330.7040.1940.226
50.8540.3230.342
60.9560.6770.658
70.8060.774
80.8950.854
90.918
100.974
5.4.2矩形或方形煙道
a)將煙道截面分成適當數量的等面積小塊,各塊中心即為測點,小塊的數量按表3的規(guī)定選取,
原則上測點不超過20個;
b)煙道截面積小于0.1m2,流速分布比較均勻、對稱并符合5.1.1的要求,可取斷面中心作為
測點。
表3矩(方)形煙道的分塊及測點數
煙道斷面積(m2)等面積小塊長邊長度(m)測點總數
<0.1<0.321
0.1~0.5<0.351~4
0.5~1.0<0.504~6
1.0~4.0<0.676~9
4.0~9.0<0.759~16
>9.0≤1.0≤20
6廢氣參數測定
6.1廢氣溫度測定
6.1.1測量位置及測點
按5.1、5.2規(guī)定要求,一般情況下應在靠近煙道中心的一點測定。
6.1.2測量儀器
7
DB21/T3793-2023
熱電偶或電阻溫度計:其示值誤差應不大于±3℃。
6.1.3測量步驟
將溫度測量元件插入煙道測點處,封閉測孔,待溫度穩(wěn)定后讀數。
6.2廢氣中水分含量測定
6.2.1測量位置及測點
按5.1、5.2規(guī)定要求,一般情況下應在靠近煙道中心的一點測定。
6.2.2冷凝法
冷凝法可參照GB/T16157中5.2.2規(guī)定要求。
6.2.3重量法
重量法可參照GB/T16157中5.2.4規(guī)定要求。
6.2.4儀器法
儀器法測定裝置通常由采樣單元、濕度分析單元和數據處理與記錄等單元構成,應具備濕度校準
功能。
6.3廢氣中氧含量測定
6.3.1測量位置及測點
按5.1、5.2規(guī)定要求,一般情況下應在靠近煙道中心的一點測定。
6.3.2電化學法
6.3.2.1原理
廢氣中的氧氣通過傳感器半透膜充分擴散進入鉛鎳合金—空氣電池內,經電化學反應產生電能,
電流大小遵循法拉第定律與參加反應的氧原子摩爾數成正比,放電形成的電流經負載形成電壓,測量
負載上的電壓大小得到廢氣中的氧含量。
6.3.2.2儀器
儀器包括如下:
a)測氧儀,由氣泵、流量控制裝置、控制電路及顯示屏組成。
b)采樣管及樣氣預處理器。
6.3.2.3測定步驟
按儀器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連接氣路,并對氣路系統(tǒng)進行漏氣檢查,開啟儀器氣泵,當儀器自檢完
畢,表明工作正常后,將采樣管插入被測煙道中心或靠近中心處,抽取廢氣進行測定,待氧含量讀數
8
DB21/T3793-2023
穩(wěn)定后,讀取數據。
6.3.3熱磁式氧分儀法
6.3.3.1原理
氧氣受磁場吸引的順磁性較其他氣體高,當順磁性氣體在不均勻磁場中,且具有溫度梯度時,會
形成氣體對流,這種現象被稱為熱磁對流,或磁風。磁風的強弱取決于混合氣體中氧含量的多少,通
過把廢氣中氧含量的變化轉換成熱磁對流的變化,再轉換成電阻的變化,通過測量電阻的變化,得到
廢氣中的氧含量。
6.3.3.2儀器
儀器包括如下:
a)熱磁式氧分儀。
b)采樣管及樣氣預處理器。
6.3.3.3測定步驟
按儀器使用說明書要求連接氣路,并對氣路系統(tǒng)進行漏氣檢查。開啟儀器氣泵,當儀器自檢完畢,
表明工作正常后,將采樣管插入被測煙道中心或靠近中心處,抽取廢氣進行測定,待指示穩(wěn)定后讀取
氧含量數據。
6.3.4氧化鋯氧分儀法
6.3.4.1原理
利用氧化鋯材料添加一定量穩(wěn)定劑,通過高溫燒成,在一定溫度下成為氧離子固體電解質。在該
材料兩側焙燒上鉑電極,一側通待測廢氣,另一側通空氣,當兩側氧分壓不同時,兩電極間產生濃差
電動勢,構成氧濃差電池。由氧濃差電池的溫度和參比氣體氧分壓,通過測量儀表測量出電動勢,可
換算出廢氣中的氧含量。
6.3.4.2儀器
儀器包括如下:
a)氧化鋯氧分儀。
b)采樣管及樣氣預處理器。
6.3.4.3測定步驟
按儀器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連接氣路,并對氣路系統(tǒng)進行漏氣檢查。接通電源,按儀器說明書要求
的加熱時間使監(jiān)測器加熱爐升溫。開啟儀器氣泵,當儀器自檢完畢,表明工作正常后,將采樣管插入
被測煙道中心或靠近中心處,抽取廢氣進行測定,待指示穩(wěn)定后讀取氧含量數據。
6.4廢氣流速和流量測定
6.4.1測量位置及測點
9
DB21/T3793-2023
按5.1、5.2規(guī)定要求。
6.4.2測量原理
原理廢氣的流速與其動壓平方根成正比,根據測得某測點處的動壓、靜壓以及溫度等參數計算出
廢氣流速。
6.4.3測量裝置及儀器
6.4.3.1標準型皮托管
標準型皮托管的結構見圖7。標準型皮托管是一個彎成90°的雙層同心圓管,前端呈半圓形,正
前方有一開孔,與內管相通,用于測定廢氣全壓。在距前端6倍直徑處外管壁上開有一圈孔徑為1mm
的小孔,通至后端側出口,用于測定廢氣靜壓。按照上述尺寸制作的皮托管其修正系數為0.99±0.01,
如果未經標定,使用時修正系數Kp取0.99。標準型皮托管測孔很小,當煙道內顆粒物濃度大時,易
被堵塞,適用于測量較清潔廢氣。
圖7標準型皮托管
6.4.3.2S型皮托管
S型皮托管的結構見圖8。S型皮托管是由兩根相同的金屬管并聯組成。測量端有方向相反的兩
個開口,測定時,面向氣流的開口測得的壓力為全壓,背向氣流的開口測得的壓力小于靜壓。按圖4
設計制作的S型皮托管,其修正系數Kp為0.84±0.01。制作尺寸與上述要求有差別的S型皮托管
的修正系數需進行校正。其正、反方向的修正系數相差應不大于0.01。S型皮托管的測壓孔開口較大,
不易被顆粒物堵塞,且便于在厚壁煙道中使用。
10
DB21/T3793-2023
圖8S型皮托管
6.4.3.3大氣壓力計
最小分度值應不大于0.1kPa。
6.4.3.4流速測定儀
由皮托管、壓力傳感器、控制電路及顯示屏組成,皮托管同6.4.3.1和6.4.3.2規(guī)定要求。動
壓測量壓力傳感器,測量范圍應不大于0~2000Pa,分辨率應不大于2Pa,精確度應不低于2%。靜壓
測量壓力傳感器,測量范圍0~±10kPa,分辨率應不大于10Pa,精確度應不低于4%。
6.4.4測量步驟
按流速測定儀說明書要求進行儀器組裝、連接,由流速測定儀自動測定煙道斷面各測點的動壓、
靜壓和環(huán)境大氣壓等,根據測得的參數,儀器自動計算出各點的流速,同時計算出廢氣平均流速和流
量。
7顆粒物測定
7.1采樣位置
按5.1、5.2規(guī)定要求。
7.2監(jiān)測原理
按等速采樣的原理,選擇煙道內過濾的方式,使用包含濾膜的低濃度采樣頭,從煙道內抽取一定
體積的含顆粒物廢氣,廢氣中的顆粒物被低濃度采樣頭(濾膜)捕集,根據濃度采樣頭(濾膜)所捕
集的顆粒物重量和采氣體積,計算顆粒物排放濃度。
7.3儀器設備
7.3.1采樣裝置
顆粒物采樣裝置由組合式采樣管(圖9)、冷卻和干燥系統(tǒng)、抽氣泵單元和氣體計量系統(tǒng)以及連接
管線組成。組合式采樣管中由低濃度采樣頭及采樣頭固定裝置代替濾筒及濾筒采樣管,采樣裝置其余
部分均應符合HJ/T48中采樣裝置的要求。為避免靜電對采樣過程的影響,采樣裝置應配有接地線。
11
DB21/T3793-2023
采樣管作為采樣嘴的支撐部件,應有足夠的強度和長度,以確保在合適的點位上進行采樣。采樣流量
通常在30L/min至80L/min之間。
1-采樣頭;2-采樣頭壓蓋;3-密封墊圈;4-抽氣管;5-測溫元件;6-保護套管;7-S型皮托管
圖9組合式采樣管
7.3.2分析設備
分析設備包括烘箱、干燥器、通風櫥、恒溫恒濕天平室或自動稱量系統(tǒng)、電子天平(十萬分之一),
技術參數應滿足HJ836要求。
7.3.3顆粒物清洗裝置
清洗裝置包括毛刷、洗瓶、存儲容器、塞子、沖洗溶液。
7.4采樣和分析
按HJ836中7.3和8.2規(guī)定要求。
8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測定
8.1采樣位置
按5.1、5.2規(guī)定要求,儀器的采樣管前端應盡量置于煙道中心位置。
8.2監(jiān)測原理
8.2.1定電位電解法原理
抽取經過預處理后的廢氣進入主要由電解槽、電解液和電極(敏感電極、參比電極和對電極)組
成的傳感器,廢氣通過滲透膜擴散到敏感電極表面,在敏感電極上發(fā)生氧化反應,產生極限擴散電流,
在規(guī)定工作條件下,電子轉移數、法拉第常數、氣體擴散面積、擴散系數和擴散層厚度均為常數,極
限擴散電流的大小與污染物濃度成正比,由極限擴散電流可計算出污染物濃度。
12
DB21/T3793-2023
8.2.2非分散紅外吸收法原理
二氧化硫對紅外光譜區(qū)6.82~9.00μm波長的紅外光具有選擇性吸收特征。一束恒定波長為
7.3μm的紅外光通過含有二氧化硫的廢氣時,其光通量的衰減與廢氣中二氧化硫的濃度符合朗伯—比
爾定律,可根據朗伯-比爾定律定量計算廢氣中二氧化硫的濃度。
利用一氧化氮氣體對紅外光譜區(qū),特別是5.3μm波長光的選擇性吸收,由朗伯-比爾定律定量計
算廢氣中一氧化氮和廢氣中的二氧化氮通過轉換器還原為一氧化氮后的濃度。
8.2.3紫外吸收法原理
二氧化硫對紫外光譜區(qū)190nm~230nm或280nm~320nm波長的紫外光具有選擇性吸收特征,可
根據朗伯-比爾定律定量計算廢氣中二氧化硫的濃度。
一氧化氮對紫外光譜區(qū)200nm~235nm波長的紫外光,二氧化氮對紫外光譜區(qū)220nm~250nm或
350nm~500nm波長的紫外光具有選擇性吸收特征,根據朗伯-比爾定律定量計算廢氣中一氧化氮和二
氧化氮的濃度。
8.3儀器設備
8.3.1監(jiān)測儀器組成
由采樣管、預處理裝置(由過濾裝置、加熱裝置、除濕冷卻裝置組成)、抽氣泵、分析儀主機等組
成。
8.3.2監(jiān)測儀器技術要求
8.3.2.1定電位電解法
a)示值誤差:不超過±5%(標準氣體濃度值<100μmol/mol時,不超過±5μmol/mol);
b)系統(tǒng)偏差:不超過±5%;
c)零點漂移:不超過±3%(校準量程≤200μmol/mol時,不超過土5%);
d)量程漂移:不超過±3%(校準量程≤200μmol/mol時,不超過±5%);
e)其它性能應符合HJ/T46的指標要求。
8.3.2.2非分散紅外吸收法
a)示值誤差:不超過±5%(濃度<100μmol/mol時,不超過±5μmol/mol);
b)系統(tǒng)偏差:不超過±5%C.S.。
8.3.2.3紫外吸收法
a)示值誤差:校準量程>100μmol/mol時,相對誤差不超過±3%;校準量程≤100μmol/mol
時,絕對誤差不超過±3.0μmol/mol;
b)系統(tǒng)誤差:校準量程>60μmol/mol時,相對誤差不超過±5%;校準量程≤60μmol/mol時,
絕對誤差不超過±3.0μmol/mol;
c)零點漂移:校準量程>100μmol/mol時,相對誤差不超過±3%;校準量程≤100μmol/mol
13
DB21/T3793-2023
時,絕對誤差不超過±3.0μmol/mol;
d)量程漂移:校準量程>100μmol/mol時,相對誤差不超過±3%;校準量程≤100μmol/mol
時,絕對誤差不超過±3.0μmol/mol;
e)其他性能應符合HJ1045的要求。
8.3.2.4其他要求
a)具有消除干擾功能;
b)具有采樣流量顯示功能;
c)采樣管加熱及保溫溫度:120℃~160℃內可設、可調;
d)其他性能應符合HJ/T47的要求。
8.4采樣和分析
不同的監(jiān)測方法測定步驟存在差異,應嚴格按相應方法標準規(guī)定要求執(zhí)行:
a)非分散紅外吸收法測定固定污染源廢氣中的二氧化硫按HJ629中7的規(guī)定要求執(zhí)行;
b)定電位電解法測定固定污染源廢氣中的二氧化硫按HJ57中8的規(guī)定要求執(zhí)行;
c)便攜式紫外吸收法測定固定污染源廢氣中二氧化硫按HJ1131中9的規(guī)定要求執(zhí)行;
d)非分散紅外吸收法測定固定污染源廢氣中的氮氧化物按HJ692中9的規(guī)定要求執(zhí)行;
e)定電位電解法測定固定污染源廢氣中的氮氧化物按HJ693中9的規(guī)定要求執(zhí)行;
f)便攜式紫外吸收法測定固定污染源廢氣中氮氧化物按HJ1132中9的規(guī)定要求執(zhí)行。
8.5干擾和消除
廢氣中的顆粒物容易污染吸收池,應通過高效過濾器除塵等方法消除或減少廢氣中顆粒物對儀器
的污染,過濾器濾料的材質應避免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發(fā)生物理吸附或化學反應。
廢氣中的水蒸氣在采樣過程中遇冷產生冷凝水會吸收樣品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導致測試結
果偏低,應通過加熱采樣管和導氣管、冷卻裝置快速除濕或測定熱濕廢氣樣品等方法,消除或減少廢
氣中水汽冷凝等對儀器的污染和造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吸附及溶解損失。
9汞及其化合物測定
9.1采樣位置
按5.1、5.2的規(guī)定要求。
9.2監(jiān)測原理
9.2.1活性炭吸附/熱裂解原子吸收法的原理
通過采樣裝置以低流量、恒速抽取定量體積廢氣,使廢氣中氣態(tài)汞有效富集在吸附管中經過碘或
其他鹵素及其化合物處理的活性炭材料上,采用直接熱裂解原子吸收法或者其他分析方法測定吸附管
中活性炭材料中汞的含量和采樣體積,計算廢氣中的氣態(tài)汞濃度。
14
DB21/T3793-2023
9.2.2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廢氣中的汞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吸收并氧化形成汞離子,汞離子被氯化亞錫還原為原子態(tài)汞,用
載氣將汞蒸氣從溶液中吹出帶入測汞儀,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其含量,計算廢氣中的汞濃度。
9.3儀器設備
9.3.1活性炭吸附/熱裂解原子吸收法
9.3.1.1采樣系統(tǒng)
典型氣態(tài)汞采樣系統(tǒng)通常包括吸附管、采樣探頭組件、除濕設備、真空泵、氣體流量計、樣品流
量計、溫度傳感器、氣壓計、數據記錄器(可選),見圖10。
圖10典型氣態(tài)汞采樣系統(tǒng)
9.3.1.2測汞儀
測汞儀應具備無需前處理直接定量分析汞的功能,可采用熱裂解/直接燃燒-原子吸收/原子熒光
技術測定活性炭中汞的定量分析方法。
9.3.2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儀器設備包括:
a)除非另有說明,分析時均使用符合國家標準A級玻璃儀器。
b)煙氣采樣器:流量范圍0~1L/min。
c)大型氣泡吸收管:10ml。
d)冷原予吸收測汞儀。
e)汞反應瓶。
f)汞吸收塔:250ml玻璃干燥塔,內填充碘-活性炭。為保證碘-活性炭的效果,使用1~2個
15
DB21/T3793-2023
月后,應重新更換。
9.4采樣和分析
不同的監(jiān)測方法測定步驟存在差異,應嚴格按相應方法標準規(guī)定要求執(zhí)行:
a)活性炭吸附/熱裂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固定污染源廢氣中的氣態(tài)汞按HJ917中7、8
的規(guī)定要求執(zhí)行;
b)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固定污染源廢氣中的汞按HJ543中7、8的規(guī)定要求執(zhí)行。
10采樣頻次和采樣時間
10.1顆粒物
樣品采集時應保證每個樣品的增重不小于1mg,或采樣體積不小于1m3。
10.2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待儀器讀數穩(wěn)定后即可記錄,取5min~15min測定數據的平均值作為一次測量值。
以連續(xù)1小時的采樣獲取平均值或在1小時內以等時間間隔采集3~4個樣品獲取平均值。
10.3汞及其化合物
每次至少采集3個樣品,取其平均值。
10.4其他
相關標準中對采樣頻次和采樣時間有規(guī)定的,按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要求執(zhí)行。
11監(jiān)測分析方法
11.1選擇監(jiān)測分析方法的原則
11.1.1監(jiān)測分析方法的選用應充分考慮相關排放標準的規(guī)定、被測污染源排放特點、污染物排放濃
度的高低、所采用監(jiān)測分析方法的檢出限和干擾等因素。
11.1.2相關排放標準中有監(jiān)測分析方法的規(guī)定時,應采用標準中規(guī)定的方法。
11.1.3尚無國家或行業(yè)標準的方法,參照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或其他國家的等效標準方法,但應
經過驗證合格,其檢出限、準確度和精密度應能達到質控要求。
11.2監(jiān)測分析方法
見附錄A。
12監(jiān)測結果表示和計算
12.1污染物排放濃度
16
DB21/T3793-2023
12.1.1污染物排放濃度以標準狀況下干廢氣量的質量體積比濃度(mg/m3或μg/m3)表示。
12.1.2污染物排放濃度按式(1)進行計算:
m
ρ'=×106………(1)
Vnd
式中:ρ'——污染物排放質量濃度,mg/m3或μg/m3;
m——采樣所得的污染物量,g;
Vnd——標準狀態(tài)下干采樣體積,L。
當監(jiān)測儀器測定結果以體積分數(10-6或10-9)表示時,應將此濃度換算成質量濃度(mg/m3或
μg/m3),按式(2)進行換算:
M
ρφ………(2)
'=22.4
式中:ρ'——污染物排放質量濃度,mg/m3或μg/m3;
M——污染物的摩爾質量,g;
φ——污染物的體積分數,10-6或10-9。
12.1.3污染物平均排放質量濃度按式(3)進行計算:
n
ρ'
ρ'=i=1………(3)
n
式中:ρ'——污染物平均排放質量濃度,mg/m3;
ρ'——污染物排放質量濃度,mg/m3或μg/m3;
n——采集的樣品數。
12.2污染物基準氧含量排放濃度
在計算燃料燃燒設備污染物的排放質量濃度時,應依照所執(zhí)行的標準要求,將實測的污染物質量
濃度折算為標準規(guī)定的基準氧含量濃度,按式(4)進行折算:
21-φO
ρ=ρ'×2……(4)
21-φ'O2
式中:ρ——大氣污染物基準氧含量排放質量濃度,mg/m3;
ρ'——實測的污染物排放濃度,mg/m3;
φ(O2)——實測的氧含量,%;
φ'(O2)——基準氧含量,%。
12.3廢氣排放量
12.3.1廢氣排放量以單位時間排放的標準狀態(tài)下干廢氣體積表示,其單位為m3/h,工況下的濕廢氣
排放量按照式(5)計算:
17
DB21/T3793-2023
Qs=3600×F×Vs…………(5)
3
式中:Qs——測量工況下濕廢氣的排放量,m/h;
F——管道測定斷面面積,m2;
Vs——管道測定斷面濕廢氣的平均流速,m/s。
12.3.2標準狀態(tài)下干廢氣排放量按式(6)計算:
Pa+Ps273
Qsn=Qs×××1-φsw……………(6)
101325273+ts
3
式中:Qsn——標準狀態(tài)下干廢氣量,m/h;
Pa——大氣壓力,Pa;
Ps——排氣靜壓,Pa;
ts——排氣溫度,℃;
φsw——排氣中水分體積分數,%。
12.4污染物排放速率
污染物排放速率以單位小時污染物的排放量表示,其單位為kg/h,污染物排放速率按式(7)計
算:
-6
G=ρ'×Qsn10……………(7)
×
式中:G——污染物排放速率,kg/h;
ρ'——污染物實測排放質量濃度,mg/m3;
3
Qsn——標準狀態(tài)下干廢氣量,m/h。
13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
13.1監(jiān)測儀器設備的校準
13.1.1便攜式煙氣分析儀應根據使用頻率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低、中、高濃度的標準氣體對儀器線
性校準,測定值與標準氣體的濃度值的誤差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13.1.2便攜式煙氣分析儀應根據儀器使用頻率,每個月至少進行一次零點漂移、量程漂移的測定,
零點漂移、量程漂移測定結果應符合相應標準。否則,應及時維護校準,如有需要進行維修。
13.2監(jiān)測儀器設備的質量檢驗
13.2.1煙氣采樣器的技術要求見HJ/T47,煙塵采樣器的技術要求見HJ/T48,便攜式煙氣分析儀
的技術要求見8.3.2,其他監(jiān)測儀器設備的技術要求應符合相關監(jiān)測方法標準的規(guī)定。
13.2.2應嚴格檢查皮托管和采樣嘴等其他輔助設備,發(fā)現變形或損壞后不得使用。
13.2.3儀器抗負壓能力應大于煙道負壓,避免儀器采樣流量減少,導致測定結果偏低或無法測出。
18
DB21/T3793-2023
13.3現場監(jiān)測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13.3.1廢氣參數的測定
13.3.1.1打開采樣孔后應仔細清除采樣孔內的積灰,插入采樣管或采樣探頭后,嚴密堵住采樣孔周
圍縫隙防止漏氣。
13.3.1.2廢氣溫度測定時,應將溫度計的測定端插入煙道中心位置,待示值穩(wěn)定后讀數,不允許將
溫度計測定端抽出煙道外讀數。
13.3.1.3廢氣水分含量測定時,采樣管前端應裝有顆粒物過濾器,采樣管應有加熱保溫措施。應對
系統(tǒng)的氣密性進行檢查。對于直徑較大的煙道,應將采樣管盡量深地插入煙道,減少采樣管外露部分,
以防水汽在采樣管中冷凝,造成測定結果偏低。
13.3.1.4測定廢氣流速時皮托管的全壓孔要正對氣流方向,偏差不得超過10度。
13.3.2顆粒物監(jiān)測
13.3.2.1采樣位置的選取應遵循以下要求:
a)應盡可能選擇氣流平穩(wěn)的管段;
b)采樣斷面最大流速與最小流速之比不宜大于3倍,否則影響等速采樣的精度。
13.3.2.2采樣系統(tǒng)在現場安裝連接完畢,應對采樣系統(tǒng)進行氣密性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
13.3.2.3采樣頭的制作過程中,應壓緊固定防止漏氣,并防止壓成雙濾膜或雙鋁箔。
13.3.2.4在現場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盡可能選取入口直徑大的采樣嘴,采樣過程中確保采樣嘴不要
碰到采樣孔內壁、擋板等,避免損壞和沾污。
13.3.2.5采樣嘴應先背向氣流方向插入管道,采樣時采樣嘴必須對準氣流方向,偏差不得超過10
度。采樣結束,應先將采樣嘴背向氣流,迅速抽出管道,防止管道負壓將塵粒倒吸。采樣儀器應開啟
防倒吸功能。
13.3.2.6現場應及時清理采樣管,減少樣品沾污。
13.3.2.7等速采樣時儀器跟蹤率應控制在90%~110%。
13.3.2.8為防止在制備全程空白過程中空氣(煙道為負壓)或廢氣(煙道為正壓)進入采樣系統(tǒng),
必須切斷采樣管與采樣儀器主機的連接,密封采樣管末端接口。
13.3.2.9采樣結束后小心將采樣頭從采樣管上取下,迅速扣上采樣嘴帽并放入專用袋中,采樣嘴朝
上放入采樣箱中,運送過程中不可倒置,盡量避免震動。
13.3.2.10采樣頭處理(放置、安裝、取出、標記、轉移)和稱重稱量容器以及稱量部件時應戴無粉
末、抗靜電的一次性手套。
13.3.2.11采樣結束后應檢查濾膜是否破損(采用整體稱重時,稱量結束后再檢查),如發(fā)生破損則
該樣品無效。
13.3.2.12任何低于全程序空白增重的樣品均無效。全程序空白增重除以對應測量系列的平均體積不
應超過排放限值的10%。
13.3.2.13樣品采集時應保證每個樣品的增重不小于1mg,或采樣體積不小于1m3。
13.3.2.14顆粒物濃度低于方法檢出限時,對應的全程序空白增重應不高于0.5mg,失重應不多于
0.5mg。
19
DB21/T3793-2023
13.3.2.15測定同步雙樣時,同步雙樣的相對偏差應不大于HJ836附錄A中允許的最大相對偏差。
13.3.3氣態(tài)污染物(SO2、NOX)監(jiān)測
13.3.3.1便攜式煙氣分析儀的除濕系統(tǒng)脫水率應不小于90%,出口露點不高于4℃,組分丟失率不
大于5%。對于能在濕式方式下測定氣體濃度的分析儀,除濕系統(tǒng)不必要的,但必須同時測定含濕量,
并把待測氣體濃度由濕基轉換成干基。
13.3.3.2在除濕系統(tǒng)的出口處附加過濾介質,用以除去顆粒物保護采樣泵和氣體分析儀。也可以在
采樣探頭的前端附加粗過濾器。過濾介質應由與待測氣體無反應的材料制成。
13.3.3.3儀器測定過程中不能重新啟動,避免儀器零點發(fā)生變化,影響測量準確性,如重新啟動,
必須按照儀器要求重新驗證或校準。
13.3.3.4應嚴格按照監(jiān)測分析方法和儀器說明書進行操作,監(jiān)測前后用標準氣體進行測定,示值誤
差和系統(tǒng)偏差應符合監(jiān)測分析方法要求,否則本次監(jiān)測數據無效。
13.3.3.5測試時應在儀器顯示濃度值變化趨于穩(wěn)定后讀數,測試完畢將采樣探頭取出,置于環(huán)境空
氣或通入高純氮氣,清洗儀器讀數直至儀器示值滿足說明書要求后再關機。
13.3.4汞及其化合物監(jiān)測
13.3.4.1在采集廢氣中氣態(tài)汞之前,須加熱桿溫度達到120℃以上后開展監(jiān)測,同時還應維持前置
采樣頭溫度不超過140℃,并應確保加熱桿溫度維持在正常工作范圍。在采樣孔打開后需進行仔細檢
查,清除采樣孔中沉積的灰漿、污垢和液態(tài)水。
13.3.4.2在采樣前和結束后,均進行裝置氣密性檢查。如在采樣前發(fā)現漏氣,應及時查找原因并排
除故障;如在采樣結束后發(fā)現系統(tǒng)漏氣,則此組樣品作廢。
13.3.4.3采用活性炭吸附/熱裂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時,平行雙樣采集時,采樣參數應保持一致,
即應保證采樣流量一致和采樣的同步性。
13.4實驗室內分析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13.4.1天平應設在專用天平室中。天平室應恒濕恒溫,應設置緩沖間和防震臺,確保天平防震、防
塵、防風、防陽光直射、防腐蝕性氣體侵蝕,并避免天平受到其他污染。
13.4.2在采樣前、采樣后稱重時,必須進行天平校準。
13.4.3采樣前、采樣后平衡及稱量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圈會員管理辦法
- 商戶積分管理辦法
- 商鋪考核管理辦法
- 器械管路管理辦法
- 團員青年管理辦法
- 園區(qū)廠房管理辦法
- 園區(qū)綠化管理辦法
- 國企票據管理辦法
- 國別風險管理辦法
- 國學生餐管理辦法
- GB/T 43657.2-2024工業(yè)車輛能效試驗方法第2部分:操作者控制的自行式車輛、牽引車和載運車
- 《反洗錢基礎知識》課件
- 培訓餐飲住宿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2023-2024學年江蘇省泰州市聯盟五校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數學試卷(含答案詳解)
- 中俄公司治理模式對比研究
- 工程量清單及招標控制價編制、審核入庫類服務方案
- 工程量審核申報表
- 公共廁所新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投標方案
- 醫(yī)療設備采購計劃申請論證表(空)
- 水土保持防治工真題模擬匯編(共508題)
- WD-1500機組故障處理指導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