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虛詞《山東省春季高考語文考試說明》對文言虛詞的要求是理解常見文言虛詞(何、之、為、而、則、以、其、于、乎、乃、者、也)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近幾年山東春季高考語文試題考查到的虛詞如下。2013年:因、而、故、于;2014年:于、以、乃、其;2016年:之、而、于、以;2017年:于、且、之、乎;2018年,而、以、則、于;2019年:者??荚囌f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虛詞數(shù)量較少,而且集中,只要考生全面掌握本節(jié)歸納的常見虛詞意義和用法,這個考點就比較容易得分。文言虛詞是在漢語中沒有實際意義,不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的詞,有連接或附著各類實詞的語法意義。根據(jù)能同哪些實詞或短語發(fā)生關系,發(fā)生什么樣的關系,可以把虛詞分為副詞、代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兼詞和擬聲詞八類。在文言文中,有些詞既可作實詞,也可以作虛詞,如“誰為大王為此計者”一句中,前一個“為”是虛詞(介詞,替),后一個“為”是實詞(動詞,出、謀劃)。在復習時,一定要分清詞語的虛實,然后再辨析其意義和用法(詞性)。下面是常見虛詞意義和用法的歸納。何1.作疑問代詞(1)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譯為“什么”或“哪里”。①大王來何操?(《鴻門宴》)②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zhàn)》)③何為其然也?(《赤壁賦》)④則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2)用于詢問原因,后常有“哉”“也”等疑問語氣詞,可譯為“為什么”。①夫子何哂由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②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③獨五人之皦皦,何也?(《五人墓碑記》)2.作副詞(1)程度副詞,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多么。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2)疑問副詞,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怎么,為什么。①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②何至旨沉溺縲紲之辱哉!(《報任安書》)3.固定結構(1)【何如】怎么樣,怎樣①噲曰: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寡人之于國也》)(2)【何其】多么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明日歌》)(3)【何以】拿什么、憑什么①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②籍何以至此。(《鴻門宴》)之1.作代詞(1)作第三人稱代詞,代人、事、物,可譯為“他”“她”“它(們)”。有時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代詞。①項伯殺人,臣活之。(《鴻門宴》)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藺相如列傳》)③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鴻門宴》)④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頗藺相如列傳》)(2)作指示代詞,多表近指。譯為“這”“此”。也可組成“之徒”“之類”“之人”等短語。①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②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師說》)2.作助詞(1)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作結構助詞,可譯為“的”,或不譯。①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石鐘山記》)②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③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赤壁賦》)④駕一葉之扁舟。(《赤壁賦》)⑤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廉頗藺相如列傳》)(2)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①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②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赤壁賦》)③獨五人之皦皦,何也?(《五人墓碑記》)(3)賓語前置的標志,放在前置的賓語和謂語之間??刹蛔g。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②鉤黨之捕遍于天下。(《五人墓碑記》)(4)定語后置標志,放在后置的定語與中心語之間??刹蛔g。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②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石鐘山記》)(5)作音節(jié)助詞,用在時間詞或動詞等后面,湊足音節(jié),沒有實際意義??刹蛔g。①由是觀之。(《五人墓碑記》)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③頃之,煙炎張?zhí)臁?《三國志》)3.作動詞,可譯為“到……去”“往”“去”“到”。①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鴻門宴》)②伴狂不知所之者。(《五人墓碑記》)為1.作動詞(讀wéi),可譯作“是”“做”“作為”“認為”“充當”“變成”“成為”“治、治理”等,可以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靈活翻譯。①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變成)(《勸學》)②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演奏)(《廉頗藺相如列傳》)③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治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④竊為大王不取也。(認為)(《鴻門宴》)⑤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成為)(《師說》)⑥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是)(《鴻門宴》)⑦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第一個“為”:是;第二個“為”:做)(《孔雀東南飛》)2.作介詞(“為”作介詞時一般讀wèi,但作介詞表被動時,讀wéi)(1)表被動,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譯為“被”。①吾屬今為之虜矣。(《鴻門宴》)②身死國滅,為天下笑。(《伶官傳序》)③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2)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勺g為“為了,為著”。①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魚我所欲也》)②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魚我所欲也》)(3)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勺g為“替”“給”等。①公為我獻之。(《鴻門宴》)②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觸龍說趙太后》)(4)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勺g為“向”“對”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師說》)3.作語氣助詞(讀wéi)放在疑問句末尾,表示疑問或反詰。前面有疑問代詞跟它呼應??勺g為“呢”“嗎”,或不譯。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1.作連詞(1)表示轉折關系,譯為“然而”“可是”“卻”等。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賦》)③惑而不從師。(《師說》)(2)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相當于“著”“地”等,或不譯。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②詠而歸。(《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③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3)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如果”“假使”。①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勸學》)②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廉頗藺相如列傳》)(4)表示并列關系,“而”前后兩部分對調(diào)位置,語義不變。譯為“與”“又”“和”“并且”,或不譯。①侶魚蝦而友麋鹿。(《赤壁賦》)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勸學》)③勞苦而功高如此。(《鴻門宴》)(5)表示順承(承接)關系,“而”前后的動作發(fā)生在時間上有先后??勺g為“就”“才”,或不譯。①買五人之脰而函之。(《五人墓碑記》)②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策》)③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6)表示遞進關系,譯為“而且”等。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②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與君。(《廉頗藺相如列傳》)(7)表示因果關系,可譯為“因而”“因此”等。①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勸學》)②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8)表示目的關系。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2.作第二人稱代詞,可譯為“你(們)”“你(們)的”。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3.復合詞(1)而已,譯為“罷了”。如: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2)而況,譯為“更何況”。如:而況石乎?(《石鐘山記》)(3)既而,譯為“不久,一會兒”。如:既而以吳氏之知亂清于朝。(《五人墓碑記》)則1.作連詞(1)表示承接(順承)關系。一般用來連接兩個分句或緊縮復句中的前后兩層意思,表前后兩件事情在時間上、情理上的緊密聯(lián)系。譯為“就”“便”“才”,或譯為“原來是”“已經(jīng)是”。①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眲t與斗卮酒。(《鴻門宴》)②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③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2)表示假設關系。用在前一個分句,引出假設情況,譯為“假使”“如果”;用在后一個分句,表假設或推斷的結果,譯為“就”“那就”“那么”“便”。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魚我所欲也》)(3)表示并列關系。常以“則……則……”格式出現(xiàn),表示兩相對照的關系。可譯為“就”,或不譯。①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②入則孝,出則悌。(《弟子規(guī)》)③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六國論》)(4)表示轉折、讓步關系。表示轉折時,用在后一分句,譯為“可是”“卻”;表示讓步時,用在前一分句,譯為“雖然”“倒是”。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2.作副詞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diào)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便是”。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②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以1.作介詞(1)表示動作行為憑借的工具、方式或條件??勺g為“拿”“靠”“用”“把”“根據(jù)”“憑借”“憑……身份”等,可根據(jù)具體的語境靈活翻譯。①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②具以沛公言報項王。(《鴻門宴》)③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記》)④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勸學》)⑤以勇氣聞于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2)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處所??勺g為“于”“在”“從”等。①以八月十三斬于市。(《譚嗣同傳》)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記》)(3)表示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勺g為“因為”“由于”等。①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②卒以吾郡之發(fā)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五人墓碑記》)③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報任安書》)2.作連詞(相當于“而”)(1)表示目的關系,后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為“來”“用來”等。①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廉頗藺相如列傳》)②作《師說》以貽之。(《師說》)③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記》)(2)表示修飾關系,用在狀語和動詞之間,可譯為“地”“著”,或不譯。①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②樊噲側其盾以撞。(《鴻門宴》)③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3)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①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②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頗藺相如列傳》)③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3.作助詞和某些方位詞、時間詞等連用,表示方位、時間、數(shù)量的界限,可不譯。①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張衡傳》)②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廉頗藺相如列傳》)③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廉頗藺相如列傳》)4.作動詞,可譯為“以為”“認為“等。①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觸龍說趙太后》)②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5.固定結構(1)【以為】認為是,把……當作(看作),把……作為(制成)。①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廉頗藺相如列傳》)②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勸學》)(2)【以是】【是以】相當于“因此”,引出事理發(fā)展或推斷的結果。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鐘山記》)(3)【有以】意思是“有什么(辦法)用來……”。項王未有以應,曰:“坐?!?《鴻門宴》)(4)【無以】意思是“沒有什么(辦法)用來……”。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勸學》)其1.作代詞(1)第三人稱代詞??纱?、事、物,用在名詞之前,作領屬性定語,譯為“他(們)的”“它(們)的”。①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師說》)②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勾踐滅吳》)(2)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譯為“他(們)”“它(們)”。①方其破荊州,下江陵……(《赤壁賦》)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代詞??勺g為“我的”“我(自己)”或“你的”“你”。①亦各言其志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4)指示代詞,多表示遠指。譯為“那”“那個”“那些”“那里”。(表近指時可譯為“這,這些”。)①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②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赤壁賦》)③其后秦伐趙。(《廉頗藺相如列傳》)④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廉頗藺相如列傳》)(5)指示代詞,可譯為“其中(的)”。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鐘山記》)2.作副詞(1)表示猜測、估計,可譯為“大概”“可能”等。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2)表示反問,可譯為“難道”“豈”。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志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師說》)(3)用在形容詞前面,表示程度深。相當于“多么”。靜女其姝。(《詩經(jīng)·靜女》)于“于”是介詞,一般與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結合,組成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1.(1)引進動作行為的趨向、范圍、對象、原因或結果等??勺g為“向”“給”“到”“從”“自”“對”“對于”“由于”等。可根據(jù)具體的語境靈活翻譯。①日削月割,以趨于亡。(《六國論》)②而恥學于師。(《師說》)③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④從徑道亡,歸璧于趙。(《廉頗藺相如列傳》)⑤燕王欲結于君。(《廉頗藺相如列傳》)⑥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⑦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進學解》)(2)引進動作行為發(fā)生的處所、時間。譯為“在”。①唐李勃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石鐘山記》)②會于西河外澠池。(《廉頗藺相如列傳》)(3)表示被動。在動詞后,引進行為的主動者,譯為“被”。①而君幸于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②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③激于義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記》)(4)表示比較,放在形容詞之后,可譯為“比”。①良曰:“長于臣。”(《鴻門宴》)②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2.固定結構【于是】(1)作連詞,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xiàn)代漢語的“于是”相同。①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②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2)作介賓短語,相當于“于此”??勺g為“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等。①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口技》)②于是余有嘆焉。(《游褒禪山記》)3.固定結構【見……于】,表被動。①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莊子·秋水》)②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乎1.作語氣助詞(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鴻門宴》)(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嗎”“呢”。①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②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廉頗藺相如列傳》)③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頗藺相如列傳》)④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石鐘山記》)(3)表揣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其皆出于此乎?(《師說》)(4)用于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2.作助詞,形容詞詞尾,可譯為“……的樣子”“……地”。①郁乎蒼蒼。(《赤壁賦》)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赤壁賦》)3.作音節(jié)助詞,無實義,可不譯。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赤壁賦》)4.作介詞,相當于“于”,可根據(jù)具體的語境靈活翻譯。①以吾一日長乎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②浴乎沂,風乎舞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③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④異乎三子者之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乃1.作副詞(1)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是順承發(fā)生,可譯為“于是”“就”等。①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張衡傳》)②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廉頗藺相如列傳》)③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廉頗藺相如列傳》)(2)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才”“這才”“然后才”等。①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②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張衡傳》)③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3)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是逆轉相悖的,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②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4)表示判斷或確認??勺g為“是”“就是”“本來是”“原來是”等。①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②至激于義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報任安書》)2.第二人稱代詞,一般作定語,可譯為“你”“你的”。①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②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3.固定結構【無乃】表猜測,可譯為“恐怕……”。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者1.作代詞(1)用在動詞、形容詞短語等后面,組成“者”字結構,指人、事、物、地點等??勺g為“……的”“……的人”“……的物”,也可不譯。①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鴻門宴》)②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報任安書》)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④至激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還款協(xié)議書模板
- DB43∕T 973-2014 防靜電茄克衫
- 以筆為鑰啟閱讀之門:中學語文“以寫促讀讀寫結合”深度探究
- 二維金屬有機骨架納米雜化體系:構筑策略與電化學應用的深度探索
- 中醫(yī)藥治療鼻咽癌放療后口干燥癥的療效觀察與機制探討
- MK-801對宮內(nèi)缺氧致胎鼠胰腺發(fā)育受阻的調(diào)控機制探究
- 2.5%P對AZ31+1-Ce鎂合金中針狀稀土相球化的影響及機制探究
- 基因圖譜課件
- 新解讀《GB-T 31334.6-2020浸膠帆布試驗方法 第6部分:尺寸、克重等基本項目測量》
- 軍事衛(wèi)生試題及答案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飲食護理講課件
- 物業(yè)演練制制度
- 保鮮冷庫安全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國余熱回收利用行業(yè)市場運行狀況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 空間環(huán)境數(shù)據(jù)監(jiān)測-洞察及研究
-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濱州傳媒集團考試題庫及答案
- T/CBMCA 007-2019合成樹脂瓦
- 銷售合同合規(guī)培訓
- 道路養(yǎng)護協(xié)議書范本
- 支付結算人行題庫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