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8-12題。(乙)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①,傍有積薪??椭^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②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就之,幸而得息。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費牛酒,終亡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邪?”主人乃寤(注釋)①突:煙囪。②嘿然:不說話的樣子。嘿,同“默”。③錄:錄用,這里指邀請。8.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是哪一項2分)()A.遂于外人間隔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從祠中B.不足為外人道也道不通C.客有過主人者豈他人之過哉D.不者且有火患以為且噬己也9.下面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項2分)A.便要還家B.余人各復延至其家C.幸而得息D.曲突徙薪亡恩澤(1)更為曲突,遠徙其薪。(2)不弗牛酒,終亡火患。(1)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2)主人乃寤而請之。12.用自己的話說說乙文中的主人為人處世有哪些不當之處。)(日,幽岫(xiù)(4)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1)仿佛若有光2)具答之()(3)于斯已辦4)仁智所樂()12.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A.梅溪之西輟耕之壟上B.遂葺宇其上其真不知馬也C.于斯已辦行者休于樹D.乃不知有漢陳涉乃立為王214.請結合乙文中的某一處(用自己的話概述),寫出乙文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三、閱讀下面兩篇短文,完成10~14題(共13分)【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S發(fā)垂【乙】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相容否?”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吾此間衣服、飲食、牛畜、絲紗、麻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共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勿攜金珠錦繡珍珠異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魚肉,此殊不缺也。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于人耳?!睏钍现x而從之。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逼饶?,與老人同出。選自(南宋?康與之《昨夢錄》)(1)漁人甚異之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3)屋舍儼然()(4)老人引楊氏入山()...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文言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忘路之遠近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B、以耕以蠶以數諫故C、楊氏謝而從之水落而石出者D、不可取食于人也生于憂患阡陌交通,雞犬相聞。14.甲乙文段所寫的農民生活是有共同之處的,你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共同點嗎?你相信兩文段所寫生活的真實性嗎?為什么?(4分)(乙)水益澀①,曳②舟不得進,陸行六七里,止藥師寺。寺負紫芝山,僧多讀書,不類城府。越信宿,遂緣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環(huán),遙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蓋澗水爾。桑畦麥隴④,高下聯(lián)絡,田家隱翳竹樹,樵童牧豎⑤相征逐,真行畫圖中!欲問地所歷名,則輿夫樸野,不深解吳語,或強然諾,或不應所問,率十問僅得二三。越二嶺,首有亭當道,髹書⑥“雪竇山”字。注:①澀:不通暢。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細長的水流。④隴:通“壟”。⑤牧豎:牧童。⑥髹(xiu)書:用赤黑色的漆寫。(1)便要還家2)或不應所問()13、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漁人甚異之使內外異法也(《出師表》)B.便舍船屋舍儼然C.遂與外人間隔遂緣小溪D.不足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馬說》)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_____________________315、語段(甲)寄托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2分)16、根據語段(甲)(乙)的內容,分條概括雪竇與桃花源的相似之【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1)屋舍儼然2)阡陌交通3)不獨子食子().....(4)貨惡其棄于地也5)盜竊亂賊而不作()【甲】文中描述的田園景象與之類似的句子是:句子是:17.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藝術地再現(xiàn)了“大同”社會的生活風貌,因此二者有許多相似示例:從“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可以看出“桃源”中社會環(huán)境和平安寧,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的“盜竊亂賊而不作”?!疽摇棵魅?,宿旦子岡①。甫②行數里,見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間。蓋江北之俗,婦女亦耕田力作,以視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產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騎步行,過一農家,其丈夫方擔糞灌園,而婦人汲井且浣④衣,門有豆棚瓜架,又有樹數株郁郁然,兒女啼笑,雞犬鳴吠。余顧而慕之,以為此一家之中,有萬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遠甚也。——選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記》【注釋】①旦子岡:在江蘇省江寧縣附近。②甫:剛。③洵(xún):確實。④浣:洗衣。(1)仿佛若有光2)悉如外人()...(3)其丈夫方擔糞灌園4)自恨不如遠甚也()9.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3分)A.屋舍儼然見四野禾苗油油然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余顧而慕之C.具答之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間D.不足為外人道也以為此一家之中4(1)其中往來種作(2)其丈夫方擔糞灌園七、文言文閱讀(15分)(乙)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1)屋舍儼然2)使民重死而不遠徙:()(1)欲窮其林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3)便要還家4)無論魏晉()(5)甘其食6)雖有兵甲,無所陳之())(1)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2)雖有舟輿,無所乘之?!疽摇靠鬃舆^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子問:“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狈蜃釉唬骸靶∽英茏R之,苛政猛于虎也。”【注釋】①式:同“軾”,車前的扶手橫木,這里用作動詞。②壹:真是,實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稱呼公婆。④小子:古時長輩對晚輩或老師對學生的稱呼。①悉如外人:()②余人各復延至其家:()③子之哭也:()④何為不去也?()①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②今吾子又死焉。11.桃花源人、泰山婦人為什么都不愿意離開他們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回答)(2567【乙文翻譯】【乙文翻譯】使國家變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卻并不使用;89【注】①監(jiān)察御史:御史臺的屬官,②禮部員外郎:官名,掌管辨別和擬定禮制之事及學校貢舉之法,③用事者:掌權者,指王叔文,④例出:按規(guī)定遺出,⑤居閑:指公事清閑,⑤泛濫:文筆汪洋恣肆。⑦停蓄:文筆雄厚凝練。⑧肆:縱情(1)日光下澈(2)俶爾遠去(3)益自刻苦(2)為深博無涯溴。8.甲文中第二段主要采用了怎樣的描寫方式描寫水?體現(xiàn)出怎樣的特點?(3分(二)景清借書(9分)景清倜儻尚大節(jié),領鄉(xiāng)薦①,游國學。時同舍生有秘書,清求而不與。固請,約明日還書。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書,亦未假書于汝。'生忿,訟于祭酒。清即持清出,即以書還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戲耳。'【注釋】①領鄉(xiāng)薦:古代稱鄉(xiāng)試中試為領鄉(xiāng)薦。②祭酒:國子監(jiān)的主管官員9.下列對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清求而不與(給)B.生旦往索(早晨)C清即持所假書(假的)D.祭酒叱生退(大聲斥責)時同舍生有秘書清求而不與固請約明日還書12.閱讀下面兩段古文,完成下列各題。【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1)下列加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數目不確定)(2)【甲】文段中與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譯文:②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文段水的特點是:二、【甲】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________②潭中魚可百許頭:________...(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譯文:________②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譯文:________(4)與“于廳事之東北角”中“于”意思不一樣的一項是()A.能謗譏于市朝B.相與步于中庭C.所欲有甚于生者D.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5)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甲】文第二段的主要內容?!炯住苛谠缎∈队洝贰疽摇繌南闵礁┦阈辛罚焕镌S,碧云①在焉。剎后有泉,從山根石罅②中出,噴吐冰雪,幽韻涵澹③。有老樹④,中空火出,導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⑤下見文礫金沙。引入寫影潭底,清慧可憐?;蛲讹炗谧?,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聲。然其跳達⑦刺潑⑧,游戲水上者,皆數寸魚,其長尺許者,潛泳潭下,見食不赴,安閑寧寂,毋乃⑨靜燥關其老[注釋]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②罅:裂縫。③涵澹:水波激蕩的樣子。④有老樹,中空火出:泉水從一棵空心老樹中如噴火般激濺而出。⑤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蕩起嘩啦啦的水聲。⑥匝池紅酣:滿池的魚歡快地游動。⑦跳達:同“佻達”,此處指魚兒歡快游動的樣子。⑧刺潑:魚擊水聲。⑨毋乃:表揣測,相當于“恐怕”只怕”。5.給文中劃線的句子用“/”劃分停頓,共三處。(3分)導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下見文礫金沙。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⑴往來翕忽()⑵悄愴幽邃()⑶清慧可憐()⑷或投餅于左()7.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①以其境過清②界以石梁B.①潭中魚可百許頭②不里許C.①安閑寧寂②安求其能千里也D.①為坻②不足為外人道也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四、閱讀下面文言文語段,完成5-9題。(18分)【乙】游白水書付過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①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②可熟物。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磓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④有巨人跡⑤數十,所謂佛跡也。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俯仰。度數谷,至江。山月出,擊汰中流,掬⑥弄珠璧。到家二鼓,復與過飲酒,食馀甘⑦煮菜,顧影【注】①幼子過:蘇軾的三兒子蘇過。②殆:大概。③磓(duī)石五丈:用五丈長的繩子系石投入水中,是測水深的方法。④崖:邊。⑤巨人跡:巨大的腳印。⑥掬(jū):捧。⑦馀甘:7.下列句子斷句有誤的一項是()(3分)A.潭中魚可/百許頭B.其岸勢/犬牙差互C.折處/輒/為潭D.復/與過/飲酒(1)心樂之___________(2)以其境過清___________(3)度數谷___________(4)顧影頹然___________9.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A.為坻,為嶼不足為外人道也B.乃記之而去停數日,辭去c.其源殆可熟物高可二黍許D.書以付過家書十二卷?(【乙】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數十步,合營溪②。水抵兩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⑥已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節(jié)選自元結《右溪記》)[注]①道州:在今湖南省道縣。唐時偏僻荒涼,元結曾在此為官。②合營溪:匯入營溪。③敧(qī):傾斜。④嵌:張開。⑤逸民退士:遁世隱居的人。⑥置州:設置州郡。(1)潭中魚可百許頭可:(2)俶爾遠逝俶爾:(3)乃記之而去乃:(4)南流數十步南:(5)不可名狀名:(1)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佳木異竹,垂陰相蔭?!炯住苛谠缎∈队洝贰疽摇可綗o麓,乍入谷,未有奇。沿溪曲折行數里,草木漸秀潤,山竦出,嶄然露芒角①。水聲鏘然鳴兩峰間,心始異之。又盤山行十許里,四山忽合,若拱而提,環(huán)而衛(wèi)者。嘉木奇卉被之,蔥茜醲②郁。風自木杪起,紛披震蕩,山與木若相顧而墜者,使人神駭目眩。又行數里,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洑出石罅,激而為迅流者焉。陰木蔭其顛③,幽草繚其趾。賓[注]①芒角:形容山峰突出。②醲:濃,重。③顛:本指人的頭頂,此處指溪水的上面。④(1)日光下澈澈2)不可久居居:(3)山竦出竦4)書凡游者名氏及游之歲月而去去: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即下馬披草/踞石列坐/諸生瀹觴以進B.即下馬披草/踞石列坐諸生/瀹觴以進C.即下馬/披草踞石列坐諸生/瀹觴以進D.即下馬/披草踞石列坐/諸生瀹觴以進9.甲乙兩文段中,作者在游覽過程中心理各自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請簡要梳理。(5分)【乙】青溪之跳珠濺雪,亦無以異于諸泉,獨其水色最奇。蓋世間之色,其為正也間也,①吾知之,獨于碧不甚了然。今見此水,乃悟世間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曉嵐②;比之舍煙新柳則較濃,比之脫籜③初篁則較淡;溫于玉,滑于紈④;至寒至腴,可拊⑤可?!咀ⅰ竣倨錇檎查g也:多為正色(青、黃、赤、白、黑)或間色(綠、紅、紫)。②嵐:林中霧氣。③籜(tuò):竹筍皮,筍殼。④紈:白色的絲絹。⑤拊(fǔ):撫摩。(1)潭中直可百許頭_______________(2)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_(3)獨于碧不甚了然________________(4)乃悟世間真有碧色____________13.在語段【甲】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樣的變化,從哪些內容可以看出來?(3分)一8.(4分1)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8.(4分1)以……為樂2)凄清3)越過4)回頭看?!炯住课淖髡呓鑼懶∈兜挠拿?、凄寒,含蓄地抒發(fā)了自己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二17分)6.(4分1)透,穿過(2)停留(3)高聳(4)離開8.(5分12分)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和水進行比較)(意思對即可。)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①,輮②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③,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④⑴不知其旨也()⑵然后能自強也()⑶學不可以已()⑷故木受繩則直()C.雖有嘉肴雖有槁暴D.學而不思則罔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①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也③知困,然后能自強也⑤非問無以廣識①教然后知困①學學半②好?()(三、【甲】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A.甲文通過記敘和議論的方式,用二僧的故事告訴我們實踐是檢驗真B.甲文是對話體的故事,貧和尚的一句“吾一瓶一缽足矣”,D.乙文開頭從“嘉肴”談起,而目的不在于此。從“嘉肴體②,形③乎動靜:端而言④,蠕而動⑤,一可以為法則⑥。小人之學也,入乎學》)每言:“人若不學,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③,削荊④為筆,刻樹枝為墨。夜則映星望月,暗則縷麻蒿⑤以自照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常以凈衣易之。臨終誡【注釋】①任末:人名。②笈:書箱。③庵:茅草A.不知/其旨也B.觀書有會/意者16.結合【甲】【乙】兩文中的內容,談談你在自主互助學習中的啟示2“可以益矣?!笨鬃釉唬骸扒鹨蚜暺淝樱吹闷鋽狄??!庇虚g,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笨鬃釉唬骸扒鹞吹闷渲疽??!币印!笨鬃釉唬骸扒鹞吹闷錇槿艘??!庇虚g②,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痹唬骸扒鸬闷錇槿刷?黑而長,眼如遠視,如王天下,非文8.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C.可以益矣(增加,加深)D.師襄9.選出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其此之謂乎丘未得其志也B.孔子學琴于師襄子告之于帝C.可以益矣以順為正者D.學而不思則罔A.兩文都是關于學習的,【甲】文談了“教學相長”的觀點,【乙】己事,方見古人用心處,如此則不虛用功;又欲進道,須謝去外慕④,乃得全功。讀A.甥性識/穎悟必能解/此故詳悉及之B.甥性識穎悟/必學者:②或:有的人③止:停止,遇到困難))(一、11.⑴甘美⑵勉勵⑶停止⑷所以,因此122分)C);5.(4分1)甘美(2)勉勵(3)教(教的意思4)13.(1)兩段文字都用道理論證,層層推進,有很強121)旨:甘美(2)負:背131)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罷了?!敝蛔??!狈路鹂吹接袀€人正在嚴肅地沉思,安然地在高處瞻望,胸懷著遠大的志向?!狈?。)②.人的學習,有的人過失在于學⑴故雖有名馬:即使⑵只辱于奴隸人之手:屈辱,埋沒死于槽櫪之間:并列而死⑷一食或盡粟一石:有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飼”喂⑺且(況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一樣;等同⑻策之不以(按照)其真無馬邪:通“耶”,表示疑問語氣4、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颍浩湔娌恢R千里馬——人才伯樂——識別人才之人食七、找出文中刻畫食馬者愚妄淺薄的語句,采用了“天下無馬!”【原文】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一、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第7~11題。(12分)注釋:①涓人:宮中主管灑掃清潔的人。②⑴駢死于槽櫪之間⑴策之不以其道10.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寫法?!恶R說》一文,作者以“千里馬”【注釋】①比:接連著。②還:通“環(huán)”,環(huán)繞。③賈(gǔ):通“價”,這【乙】文介紹這匹駿馬“馬價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話【乙】里故關相國私第之東亭而處之。明日,履及于亭之瘁①,無聲無色。詢于關氏之老,則曰:“此相國之手植者。自相國捐館,他人易惜其嘗經長者之手,而見賤俗人之目,剪棄若是,本性猶存。乃芟蘙薈④,除⑴食之不能盡其材⑵此相國之手植者⑶不A.①長無尋焉②尋向所志B.①食不飽,力不足②衣食所安C.①執(zhí)策而臨之②臨表涕零D.①竹本固觀:。(1分)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乙】昔者湯將往見伊尹①,令彭氏之子御②。彭氏之子半道而問曰:“君將何之?”湯曰:“將往見伊尹?!迸硎现釉恢嗔钫賳栄?,彼受賜矣!”湯曰:“非加聰,目加明,則吾必欲說而強食之。今夫而子不欲我見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曰8.⑴鞭打(用鞭子打,驅使)⑵同“返”(返回2分)9.⑴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不認而得以脫穎而出。(意思接近即可2分)二、261)通“才”,才能(2)吃完(3)拜見(4)回頭281)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yǎng)它。[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似與游者相樂。[乙]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西折纖秀長曲,所見如連環(huán)、如玦①、如帶、如規(guī)、如鉤;色如鑒、如瑯②、如綠沉瓜,窈然深碧、瀠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專名,則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行三、四里為青羊宮,溪時遠時近,竹柏蒼然,隔岸陰森,盡溪,平望如薺⑤。水木清華,神膚洞達.自宮以西,流匯而橋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縣,或所云“江從灌口來”是也。(選自《浣花溪記》)[注]①玦(jué):環(huán)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瑯(lánggān):像珠子的美石。③瀠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薺(jì):薺菜。⑥舁(yú)夫:轎夫。(1)水尤清洌洌:(2)佁然不動佁:(3)西折纖秀長曲西:(4)盡溪,平坦如薺盡:(1)日光下徹,影布石上。譯文:(2)行三、四里為青羊宮,溪時遠時近,竹柏蒼然。11、甲、乙兩文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相同點?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什么不同點?(2分)12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誰?請你寫出他的連續(xù)的兩句詩。(2【乙】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C.水尤清洌以其境過清D.以其境過清卷石底以出20.林語堂在《蘇東坡傳》中稱贊《記承天寺夜游》是神品,寫景最妙,試作簡要的分析。嗎,為什么?(3分)22.甲乙兩文都寫于作者被貶期間,分別表達了柳宗元和蘇軾怎樣復雜的心情?(3分)【甲】柳宗元《小石潭記》【乙】觀第五泄①記(節(jié)選)袁宏遠瀑見。瀑行青壁間,撼山掉③谷,噴雪直下,怒石橫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態(tài)愈偉,山行之極觀也。游人坐欹⑥巖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絲,虛空皆緯,至飛雨瀉崖,而猶不忍去。暮歸,各賦詩.所目既奇,思亦變幻?!咀⑨尅竣俚谖逍梗旱谖寮壠俨?。在今浙江諸暨境內,此處有五大瀑布,當地人稱瀑布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勝地。②罅(xià):縫隙,裂隙。③掉:搖動。④怒石橫激:突兀的巖石橫攔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轉折。⑥欹(qī):斜靠。(1)日光下澈2)其岸勢犬牙差互:(3)疾趨4)山行之極觀也:20.兩篇選文,讓我們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氣勢,其中分別寄托了【甲】柳宗元《小石潭記》松、樅、槐、楓、栗、橡,時有鳴巂③。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馬浴起,振鬣④宛首而顧其侶。援⑤石而登,俯視溶云⑥,鳥飛若墜。復西循崖可二里,連石若重樓,翼乎臨于溪石上為圓池,乃引墜溪內。榛莽群泉、磯石交鳴。游者悚焉。遂還。是日,姜塢先生與往,鼐從,使鼐為之記。【注釋】①霽:天放晴。②漎:流水聲。③巂(guī):鳥名,即子規(guī),又名杜鵑。④鬣(liè):馬頸上的長毛。⑤援:攀援,指游人攀登到大石上。⑥溶云:溶,融入。指天上的云倒映在潭水中。⑦沜:同“泮”,半月形的水池。⑧何立端公:指何如寵。后文中的“左丈學大石出潭中①水尤清洌②乃記之而去...③被而名之④要客九人飲于是①伐竹取道,下見小潭。譯文:③翼乎臨于溪右。譯文:五、閱讀下面兩篇短文,完成11—15題?!炯住苛谠缎∈队洝贰疽摇啃∈巧接涀晕魃降揽趶奖保恻S茅嶺①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②。其上,為睥睨梁之形③;其旁,出堡塢④,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⑤,益奇而堅,其疏數偃仰,類智者所施設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又怪其不為之于中州⑥,而列是夷狄⑦,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⑧,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儻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或曰:“以城上有孔的矮墻。梁(lì):屋的正梁。④堡塢(bǎowù):村落外邊,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衛(wèi)。⑤箭:小竹子。⑥中州:中原,指現(xiàn)在的黃河中下游一帶。⑦夷狄:古代漢族統(tǒng)治階級對中原以外少數民族的侮辱性稱呼,這里指偏遠地區(qū)。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楚之南:湖南一帶是古代楚國的南部。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1)其岸勢犬牙差互(2)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1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投以小石先帝不以臣卑鄙B.是固勞而無用潭西南而望C.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D.是二者,余未信之是日更定矣15.這兩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被貶到湖南永州而寫的作品,在《小石潭記》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圍清幽冷寂的氛圍,表達了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記》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渠之廣或咫尺,或倍尺,其長可十許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睨若無窮,然卒入于渴。其側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風搖其巔,13.甲乙兩段文字所描寫的水,各有什么特點?請結合具體內容,分別簡要14.甲、乙兩文都是柳宗元被貶永州之作,其共同的寫作手法是什么?都表達了什么情感?(4分)七、閱讀文言文選段,回答11—14題。(14分)【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答謝中書書》)(1)五色交輝(2)四時俱備....(3)青樹翠蔓(4)俶爾遠逝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13.甲乙兩文都描寫了水,請說說作者筆下的水有何共同特點。在描寫方法上有何不同。(3八、文言文閱讀。閱讀下文,完成11—15題。(12分)【甲】柳宗元《小石潭記》)【乙】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仰視白日,跳而東西。踵屢高屢低,方嘆峰之奇,而他峰又復躍出。屢跋①屢歇,抵歡喜臺。返觀此身,有如蟹螯郭索潭底,自汲井中②,以身為甕,雖復騰縱,不能出欄。其峰巒變幻,有若敵樓者,睥睨欄楯③俱備;又有若白蓮花,下承以黃趺,余不能悉記也?!咀⑨尅竣侔希盒胁?。②自汲井中:自己在井中取水。③睥睨:城上短墻。欄楯:欄桿。1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2分)()A.潭西南而望B.隸而從者12.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A.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B.斗折蛇行(北斗星)C.方嘆峰之奇(正當)D.余不能悉記也(全部)13.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甲】文描寫小石潭的周圍事物,表達了被貶螯郭索潭底”比喻上方山山谷的狹促?!案┮暼茉疲B飛若墜”描寫的對象是鳥,因人在高處,所以看鳥兒飛,如從高【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zhí)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lián)、題【乙】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jié)葉具焉。今畫者乃節(jié)節(jié)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zhí)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與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了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注:①[文與可]北宋時期著名的畫家。姓文,名同,字與可。擅長畫竹,有“墨竹大師”②[篔筜(yúndāng)谷偃竹]文與可畫的一幅畫卷,以竹子為題材,后來送給了蘇軾。篔筜谷,14.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若聽茶聲然予不能然也B.能以徑寸之木以追其所見C.執(zhí)筆熟視而操之不熟者D.各具情態(tài)而節(jié)葉具焉16.藝術是相通的,從【乙】文看,你覺得藝術作品之所以獲得【甲】文中提到的“技亦靈 (2分)二、文言品味:(12分)【甲】船頭坐三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節(jié)選自魏學洢《核舟記》)【乙】成化間,一樂工能刻木為舟。大可二寸,篷桅櫓舵咸具。二人對酌于中,壺觴①饾饤②滿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櫓,一人運舵,皆有機能動。置之水中,能隨風而行,略無欹③側。一舟必需白金一兩,好事者競趨焉。(周輝《刻木巧匠》)【注】①壺觴:酒器。②饾饤(dòudìng供陳設的食品。③欹(qī):斜。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1)其兩膝相比者_________________(2)珠可歷歷數也____________(3)大可二寸__________________(4)二人對酌于中______________10、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神情與蘇、黃不屬屬引凄異B.一樂工能刻木為舟嘗奏薦某人為某官C.佛印絕類彌勒沿溯阻絕D.篷桅櫓舵咸具各具情態(tài)11、將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置之水中,能隨風而行,略無欹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1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其兩膝相比者______________(2)如有所語_________________(3)兩股戰(zhàn)戰(zhàn)_________________16.選出下列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啟窗而觀俄而百千人大呼B.佛印絕類彌勒群響畢絕C.中軒敞者為艙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D.高可二泰許珠可歷歷數也17.翻譯選文中劃線的句子。18.【甲】文為了清楚而有條理地介紹核舟“大蘇泛赤壁”這一主題,作者采明順序;【乙】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通過刻畫“賓客”的神態(tài)、動等細節(jié),運用_____描寫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藝的“善”。19.【甲】【乙】兩文分別表現(xiàn)了民間藝人微雕和口技技藝的高超。這樣有著獨特魅力的中華文化遺產,正逐漸消失。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認為應該怎樣來保護或傳承它們1呢?(寫出兩條合理建議)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5.下列加點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A.能以徑寸之木乃記之而去B.潭中魚可百許頭珠可歷歷數也C.中軒敞者為艙全石以為底D.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隸而從者6.下列對丙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3分)A.開篇寫河洲灘頭雎鳩和鳴,既是自然環(huán)境的詩意描寫,也是比興手法的巧妙運用。C.“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是對君子和淑女相處的真實場景和結婚時熱鬧場面的描寫。表現(xiàn)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藝、脫俗的追求和優(yōu)雅的品格。D.全詩感情率真、淳樸,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追求。A.其兩膝相比者B.居右者椎髻仰面....A.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10.請說說乙文第一段中的“伐竹取道”對表現(xiàn)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點的作用?(3分)【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乙】滬邑元宵燈火,以傘燈為最。燈作傘形,或圓,或六角,咸以五色錦箋綴成,磨薄令如蟬翼,上鏤人物、花鳥,細若繭絲。一燈之制,經歲始成,雖費百金不惜,但傘燈之出最魚、蟬、蝶,飛舞若生。又扎彩為亭,高可三四丈,名曰“抬閣”,間飾龍鳳,以云母石為環(huán)拜月》,獸爐中香煙一縷,煙際現(xiàn)月宮,姮娥立殿左,左右侍女,各執(zhí)宮扇,肩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漢也。每燈過處,綿亙數里,光耀如晝。笙簫鼓樂聲徹夜不絕。而自通商吳綾輸與談箋紙,妙擅江鄉(xiāng)算傘燈?!鄙w傘燈之制,紙貴于綾,談箋,邑之土產也。雨蒼氏曰:瑣事耳,而插一嘆想句,便寓絕大感慨。笙簫鼓樂聲徹夜不絕①為宮室②罔不因勢象形③或六角④高可三四丈①嘗貽余核舟一。②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③每燈過處,綿亙數里,光耀如晝。【乙】黃子履莊①,少聰穎,讀書不數過,即能背誦。尤喜出新意,作諸技巧。七八歲時,嘗背塾師,暗竊匠氏刀錐,鑿木人長寸許,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動,觀者異以為神。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記?!髂竟?,置門側,卷臥如常,唯人入戶,觸機②則立吠不止。吠之聲與真無二,雖黠者不能辨其為真與偽也。作木鳥,置竹籠中,能自跳舞飛鳴,鳴如畫注:①黃子履莊:即黃履莊,清代順治、康熙年間人。②機:機關。(1)嘗貽余核舟一貽2)鑿木人長寸許許:9.甲文中的王叔遠和乙文中的黃履莊可謂能工巧匠。甲文中王叔遠的技藝甚高,可用文中的“①”兩字來概括;乙文介紹黃履莊的技藝甚高,可用文中的一個“②——”字來概括。甲文中第二段依次介紹了船艙、船篷、小窗、雕欄和③,乙文第一段介紹④。(①②用原文回答,③④用自己的話回答。4分)七、閱讀文言文,完成9~12題。(12分)【甲】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畫為逼真?!咀ⅰ竣佥S:畫卷。②物色:觀察。③逮:等到。①佛印絕類彌勒類:②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詘:③一士人善畫善:④旦而過之,軸必墜地旦:①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譯文:②令初不知愛,漫懸于壁。譯文:【幫幫你】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漫”常用的義項有:①水漲,淹;②遍;③無邊八、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9—12題。(甲)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林嗣環(huán)《口技》(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其情態(tài),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魏學洢《核舟記》甲,乙兩個文段都選自清代人__________編選的筆記小說《___________》。甲文段以一詞,表現(xiàn)了王叔遠微雕技藝的精湛。①會賓客大宴會:_________②罔不因勢象形罔:__________①滿坐寂然,無敢嘩者。譯文:②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譯文:12.甲文段除對民間藝人進行直接描寫外,還運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請找出文段中側面描)(16.①胸有成竹(對表現(xiàn)對象有整體的把握)②心手相應(將心之所想用嫻熟的技巧表現(xiàn)出【乙文翻譯】竹子剛生時,只是一寸長的嫩芽,可是卻節(jié)、葉都有了?,F(xiàn)在的人畫竹時,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著筆凝神而視,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畫的竹子了。這時快速地跟著自己的所見去畫,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躍起、鶻鳥降落一樣迅速。與可是這樣教給我的。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卻明白這樣做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應該這樣做,卻不能做到,認識和行動不統(tǒng)一,理解道理和實際操作不能一致,這都是學習不夠的毛病。所以,常常是對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練地去做,平時自以11.(1)那人眼睛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作、神態(tài)描寫生動地刻畫了五個人物,各具情態(tài);【乙】文概括地寫了五個人的動作,比較【乙文翻譯】一個樂工能把木頭刻成舟。大小只有二寸,船篷桅桿船船舵等東西俱全,酒其中夾雜著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18.(1).空間(2).側面(間接)19.示例:①宣傳倡導,全民參與。②開展技藝表演進校園(社區(qū))活動。(或:建議相關魏學洢年代:明叫。兩個小孩子一齊哭了起來。一會兒,有成百上千人大聲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條狗汪汪地叫。中間夾雜著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烈火燃燒發(fā)出爆裂的聲音,呼呼的風聲,千百種聲音一齊發(fā)出;又夾雜著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聲音,救火的人們拉倒燃燒著的房屋時許許的聲音,搶救東西的聲音,救火的聲音。凡是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沒有的。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個指頭,也不能指出其中的任何一種聲音來;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張嘴,每張嘴里有上百條舌頭,也不能說出其中的一個地方來啊。在這種情況下,客人們沒有不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兩條大腿哆嗦打抖,幾乎要爭先恐后地逃跑。忽然醒木一拍,各種聲響全部消失了。撤去屏風一看里面,(只有)一個人、一張桌子、四、5.D6.C7.靠近,梳著椎形發(fā)髻,在空中,凄涼8.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魚兒呆呆的一動不動,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9.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具體準確地說明核舟體積小、容量大的特點;突出雕刻者技藝的高超、構思的巧妙。10.表明作者被悅耳的水聲吸引,產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內心之“樂”;表明小石潭無路可通,人跡罕至,側面寫出其環(huán)境幽僻的特點。五、7、笙簫鼓樂聲/徹夜不絕8、①刻成,雕刻成。②根據③有的④大約9、①曾經贈送給我一個桃核雕刻成的小船。②船從頭到尾有八分多長。③每種燈),10、畫線句主要介紹艙旁的小窗,它不僅可以開關,而且上面刻了對聯(lián),共十六個字,可見【乙文翻譯】上海城里的元宵節(jié)燈火以傘燈最為漂亮。燈制成傘的形狀,有的呈圓形,有的呈六角形,都用精致華美的五色彩紙裝飾而成,五色彩紙被打磨的薄如蟬翼,上面繪上人物、花鳥,這些圖畫的筆鋒和繭絲一樣細。制作一盞燈,要歷經一年時間,即使耗費百金也在所不惜,但傘燈的展出是最遲的,常常是等到其它花燈興盡之時,在農歷二月十二百花節(jié)前后,傘燈才開始盛大展出。多的時候達到二三百盞,有時在花燈上用吳地的五彩絲織品畫上花卉,偶爾裝飾禽、魚、蟬、蝶的圖案,飛翔舞動,栩栩如生。又或者用彩紙扎成亭子的形狀,高大約三四丈,名稱叫做抬閣,有時上面用龍鳳裝飾,用云母石作為它的外殼,上下通明,光照數丈;有的兩層,有的三層,每層讓穿著精美繡衣的孩童扮演雜月宮,嫦娥站立在宮殿左面,左右的侍女,各執(zhí)一把團扇,肩上方顯現(xiàn)出牛郎、織女兩個鄉(xiāng)的張秋浦秀才在《歲事衢歌》寫道:月夜笙簫步綠塍,珠常垂處小樓憑。吳綾輸與談箋紙,妙擅江鄉(xiāng)算傘燈。大概是說在傘燈的制作上,談箋紙比絲織品更珍貴,談箋紙,是上海雨蒼氏說:記錄的這些都是瑣事,但是插一句感嘆之語的話,其中又寄寓了很多感慨。81)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膝,各自隱藏在卷子下面的衣褶里。(2)即使是狡猾(聰明)的人也不能夠分辨它是真是假。評分標準:共4分,每小題2分。④鑿了一個長約一寸、能自動行走的木人。評分標準:共4分,每空1分?!疽椅姆g】黃子履莊,年少時聰明穎悟,讀書幾遍,就能背誦.特別喜歡自出新意,制作各種機械.七八歲時,曾經背著私塾的老師,暗地拿來工匠的刀錐,雕鑿了一寸來高的他制造的機械很多,我不能全部記得.……他制造了木狗,放在門的旁邊,像真狗那樣圈臥著,只是當人進門,觸動機關就馬上大叫不止,叫聲同真狗沒有區(qū)別,即使聰明的人也難辨真假.他制作木鳥,放在竹籠中,能自己跳舞飛鳴,像畫眉一樣鳴叫,凄切清越,聲音動聽.……他制作機械的奇特都像這樣,我不能全部記載下來.七、9.核舟船頭三人的神情、動作逼真(評分說明:第一空大意正確即可。每空1分,共2分)10.解釋下面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①類似,像②彎曲③善于,擅長④早晨(評分說明:結合語境正確解釋,每空1分,共4分)11.①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膝,都被遮在手卷下邊的衣褶中。②縣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隨便把它懸掛在墻壁上。(評分說明:正確譯出“比”“漫”各1分,每小題大意正確1分,共4分)12.過寫貓的反應,從側面表現(xiàn)畫作的精美。如:限令把畫卷拿起來,貓就蹦跳著追趕它,可見畫卷上的老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評分說明:能結合寫貓的句子1分,用自己的話正確【乙文翻譯】東安有一個讀書人擅長做畫,作了一幅題材為老鼠的畫,獻給縣令??h令開始不知道愛惜它,很隨意地把這幅畫掛在墻壁上。每天早晨走過掛畫的地方,那幅鼠畫總來察看,發(fā)現(xiàn)畫落在地上,而有一只貓蹲在畫的旁邊。等到縣令把畫拿起來,貓就跟著跳起來追趕那幅鼠畫??h令就用這幅畫來試其他的貓,結果沒有一只不是這樣的。到這時候,【乙文翻譯】京城里有個擅長口技的人。一天的東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圍幕,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圍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腿藗円黄饑趪磺懊?。過了一會兒,只聽到圍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場安靜下來,沒有敢大聲說話的。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A、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游魚細得腐鼠,鹓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注:①堊:è,石灰(一說白色的土)風【A段】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甲】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蛑^惠子曰得腐鼠,鵷鵮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解紛亂而無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賈之人也③是商賈之人也()④遞辭平原君而去()A.鳴之而不能通其意B.潭西南而望C.乃記之而去D.中峨冠而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黃帝曰:“異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1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4分)(1)秋水時至(時: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專解刨學試題及答案
- 教育行業(yè)質量評估與認證體系在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中的實踐探索報告
- 社交電商裂變營銷與用戶增長:2025年行業(yè)市場潛力評估報告
- 金融行業(yè)數據治理與隱私保護在金融行業(yè)數字化轉型中的風險與控制報告
- 農業(yè)綠色發(fā)展背景下2025年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培育策略研究報告
- 基于2025年國際化教育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培養(yǎng)課程設計與實施報告
- 飲料行業(yè)未來趨勢:2025年新型甜味劑應用與發(fā)展報告
- 教育信息化2.0對中小學教師職業(yè)認同感的影響研究報告
- 江蘇省揚州市2025年中考化學真題附同步解析
- 2025年注冊環(huán)保工程師考試環(huán)境保護法規(guī)與政策模擬試卷
- 2025年長春市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綜合類專業(yè)能力測試試卷(管理類)
- 2025年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所屬事業(yè)單位招聘28人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詳解一套
- 2025年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測試題庫(中小學組)及參考答案詳解【完整版】
- 風力發(fā)電項目投資計劃書
- 2025年康復理療師專項能力證書考試真題卷(后附答案和解析)
- 2025年度食堂餐具設備升級改造采購合同
- 河北公物拍賣管理辦法
- 供排水調度工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
- 政府隱性債務管理課件
- 中國人力資源管理軟件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策略咨詢報告
- 戀愛行為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