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考點復習(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語言文字運用(知識清單)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考點復習(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語言文字運用(知識清單)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考點復習(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語言文字運用(知識清單)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考點復習(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語言文字運用(知識清單)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考點復習(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語言文字運用(知識清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6語言文字運用(選擇性必修下冊)

W考點清單賊

帝弟01和丁帝卓(?二筆考)

正確使用詞語

|大量.在效枳索詞齒.范確理隨詞義

.a義蟒析

分清”指制實指.

色彩辨析[湃析代詞ms

泛指.注意指代范M

司法辨析

?!用

誰詞

區(qū)分本義.比哈義.

引申義

準確分析身段情境

該考點主要考查兩個知識點:意義和用法。真正考查考生面對不同語境辨析問題、解決問題的

能力。

詞語意義:即詞語的意義,基本義、引申義、比喻義、象征義等。詞語的含義與語境密不可分,

又稱語境義。

1.基本義詞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意義。

如:“深”,從上到下或從外到里的距離大。如:“這里的河水很深。”

“那里有一條縱向的很深的峽谷?!薄斑@個宅院很深?!?/p>

2.引申義一一由詞的本義演變而產(chǎn)生的后起義。(由具體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

a.這篇文章很深,初中學生讀不懂。

b.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p>

c.深謀遠慮,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d.他們兩人交情很深,無所不談。

e.夜已經(jīng)很深了。

1

該考點考查了兩個知識點:意義和用法。真正考查考生面對不同語境辨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

力。

詞語意義:即詞語的意義,基本義、引申義、比喻義、象征義等。詞語的含義與語境密不可分,

又稱語境義。

3.比喻義一一用一個詞的本義比喻另一事物而產(chǎn)生的新的比較固定的意義。

(1)“風浪”的本義:水面上的風和波浪。比喻義:比喻艱險的遭遇。

如:他是個久經(jīng)風浪的人,面對著邪惡勢力,毫不畏懼,頑強地斗爭。

(2)“曙光”本義:清晨的日光。比喻義:比喻已經(jīng)在望的幸福。

如:經(jīng)過八年的浴血奮戰(zhàn),中國老百姓終于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3)“赤裸裸”本義:形容光著身子,不穿衣服。比喻義:比喻毫無遮蓋掩飾。

如:殖民者赤裸裸的殘酷的掠奪,激起了當?shù)赝林褡孱B強的反抗。

【詞義理解】

1.一詞多義

大多是一些和生活關系最密切的常用詞,以動詞與形容詞居多,以單音詞居多。多義詞在

使用時,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一般只表示其中的一個意義。多義詞在比擬、比喻、借代等修辭中,

因其“多義”的特點,可以收到良好的表達效果。

意義間沒有關聯(lián)時,只能認作是同音詞的一種。

有的詞有幾個互相聯(lián)系的意義,是多義詞。多義詞的幾個意義中,有的是最初的或常用的

意義,叫基本義;有的是從基本義引申出來的意義,叫引申義;有的是通過用基本義比喻另外

的事物而固定下來的意義,叫比喻義。在使用時,在一定的語境(上下文)中一般只表示其中

的一個意義。

2.準確辨析近義實詞、虛詞

近義詞辨析有以下幾種情況:近義實詞辨析,易混虛詞辨析,近義成語、短語、俗語的辨

析。近義實詞辨析一般題型以同音詞、近義詞的辨析為主,所選實詞多是生活中常見但又容易

被忽視的詞語。

【詞語填空】

選詞填空,多為近義詞。詞語選擇是傳統(tǒng)題目,解題主要方法是在近義詞中找出詞語的“個

性義”,對照語境作出最佳選擇。

一是找差異。找出近義詞的差異,也就是詞語的“個性義”;也就是說兩個詞語有共性,

在共性之下,我們再來找他們的個性;個性義是廣泛的,除自身帶有的特殊意思上有差別外,

2

還有語義輕重、感情色彩、使用對象、詞語語法屬性等方面的不同。

二是看語境。

三是用排除。

【詞語填空題的語境分析法】

(1)找出關鍵句。一般而言,這些句子暗含了對詞語的解釋說明。

(2)分析語境,確定關鍵信息。

(3)結合分析,選出合適詞語。在給定的語境中需要考慮詞語使用對象、范圍、詞義側(cè)重點、

感情色彩等,最后選出一個合適的詞語填寫即可。

辨析并修改病句

(-)六大類病句類型

1.語序不當

從語法角度看,語序不當對單句來說主要是詞序不當,對復句來說主要是句序不當;從語意

角度看,語序不當可能引起不合事理、表意不明、主客顛倒等語病。

包括下面幾種類型

多項定語語序不當

多項定語的正確順序一般可這樣依次安排:(1)表領屬的或時間、處所的短語;(2)表稱代或數(shù)量的

短語;(3)動詞或動詞短語;(4)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5)名詞或名詞短語??珊営洖?“屬”“指

(數(shù))”“動”“形”“名

另外,帶“的”的定語放在不帶“的”的定語之前。記住下面的例句,以此為模板。

例:她是國家隊的(a.表領屬性的一表“誰的")一位(b表數(shù)量的一表“多少”)有20多年教

學經(jīng)驗的(c動詞性短語一表“怎樣的”)優(yōu)秀的(d形容詞性短語)籃球(e名詞)女(f名

詞)教練。

多項狀語語序不當

如果一個句子有多個狀語,它們的正確次序一般是:⑴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賓短語,它常在句首用

逗號和主語隔開;(2)表時間或處所的詞語或短語;(3)表范圍程度的詞或短語;(4)表情態(tài)的詞或短

語。另外,表對象的介賓短語一般緊挨在中心語前。記住下面的例句,以此為模板。

例:許多老師昨天(何時)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圍)熱情地(何種情態(tài))同他(何對象,

“誰”)交談。

3

定語和狀語次序錯位

定語誤放在狀語位置上

例:如何進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問題在全校教職工中熱烈地引起了討論。

分析:“熱烈”應修飾“討論”,即“熱烈地引起了討論”應改為“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狀語誤放在定語位置上

例:在職工代表大會上,我們向廠方提出了關于工資制度改革的明確意見。

分析:“明確”應作狀語,修飾“提出”,而不是作定語,修飾“意見”。因此,應把“明確”放在“提出”之前。

并列詞語或并列短語語序不當

在一個句子中,并列短語中的各項,要注意其輕重、先后、大小的關系,遵循一定的邏輯關系,否則

容易出現(xiàn)位置不當。

辨析時應重點注意以下技巧的應用:

認真分析并列詞語之間的時間先后、空間距離、范圍大小、程度輕重、情感流程、時局變

化、數(shù)目常規(guī)、成績名次、法定位置、對應承接等邏輯關系,看有無違反邏輯關系。

倒序檢查:對句中并列詞語問題如一時無法判斷,可將語序前后調(diào)換一下,如通順,則說明原

順序有問題;反之,則無問題。因為并列詞語組織時要符合一定的邏輯關系和語言習慣。

例:這是一本好書,它能催人進取,促人警醒,引人深思。

分析:并列詞語排列順序不當。按照事理、邏輯次序,應將“催人進取,促人警醒,引人深思”改為

“引人深思,促人警醒,催人進取”。

關聯(lián)詞的位置不當

在復句中,如果兩個分句的主語相同,那么主語應置于關聯(lián)詞之前;如果兩個分句的主語不同,分

句的主語應放在關聯(lián)詞之后。記憶技巧為主語“同前異后”。記住下面的例句,以此為模板。

例:中藥不僅療效好,而且價格便宜。(前后兩句的主語都是中藥,所以中藥放到最前面)

分句間次序不當

在承接復句、遞進復句中,分句之間的次序分別有先后和輕重關系,如果顛倒了,就會造成分句間

次序不當。

例:聞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是熱情的優(yōu)秀詩人,是卓越的學者。

分析:正確語序應為"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是熱情的優(yōu)秀詩人,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主客體倒置

句子表述的對象有主動者與被動者之分。出現(xiàn)"為……所""使""對""對于"等詞的語句,會涉及主客

關系,若表達不好,就會出現(xiàn)主客顛倒的現(xiàn)象。

例: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中國近代史,對于大多數(shù)中學生是比較熟悉的,重大的歷史事件都能說得一

4

清二楚。

分析:這個例句犯了主客顛倒的毛病,應該主對賓、人對物。正確的說法應為“大多數(shù)中學生對于

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中國近代史是比較熟悉的,重大的歷史事件都能說得一清二楚"。"主客體顛倒"

也可歸類到“不合邏輯”中。

2.搭配不當

現(xiàn)代漢語的句子有一定的結構規(guī)律,主、謂、賓、定、狀、補六種成分搭配須符合結構規(guī)律。

搭配不當就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這一結構規(guī)律,或者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從道理上說

不通;或者是不符合語言習慣,強行搭配。搭配不當包括以下類型:

主謂搭配不當

主要表現(xiàn)為謂語不能來陳述主語,有時主語或謂語由并列短語充當,其中一部分搭配不當。

例:局部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體惡化的態(tài)勢,中國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與面積仍然

在不斷擴大。

分析:“速度"不能"擴大",多主語和單一謂語不能完全搭配。

主賓搭配不當

有的是同一個句子的主賓搭配不當,

例:當今的世界,各個國家、地區(qū)相互依存,已經(jīng)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一個經(jīng)濟

全球化的時代。

分析:由于全句較長,造成了主語“當今的世界”與賓語“一個經(jīng)濟全球化的時代”不能搭配,

可將“世界”改為“時代”。

有的則是在第一個句子中搭配恰當,但在第二個句子中則改換了主語,致使主賓搭配不恰當,

例:夏季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草長鶯飛,真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

分析:第二個句子的主語換成了“夏季”,致使原句“呼倫貝爾大草原”與“季節(jié)”主賓搭配

不當。

動賓搭配不當

當謂語動詞和賓語中心語之間加了很長的修飾限定成分,謂語動詞和賓語中心語間隔很遠,

這時賓語中心語往往會和前面的謂語動詞搭配不當。

例:成千上萬的志愿者都在忙碌著,他們在共同努力,完成舉辦一次令亞洲乃至世界都矚目的園

林博覽會的理想。

分析:謂語動詞“完成”與賓語中心語“理想”不搭配,應將“完成”改為“實現(xiàn)”。

5

當一個謂語動詞后面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賓語時,其中的一個賓語常會和這個謂語動詞

搭配不當。

例:中國擁有航母之后,更具大國”形象和氣質(zhì)”。特別是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nèi),中國與周

邊國家還存在海洋主權爭端,航母的投入和使用無疑將增大中國有效解決問題的籌碼和力度。

分析:謂語動詞"增大"與賓語"籌碼"不搭配,"力度"可以"增大",但"籌碼"只能"增加"。

修飾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動補、狀動、定中搭配不當)

主要指修飾語或限制語在中心語前面或后面的表達上的不合習慣或不合事理的現(xiàn)象。

a.定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

如:我們有吃苦耐勞的人民,又有優(yōu)裕的自然資源。

分析:“優(yōu)裕”不能修飾“自然資源”,應改為“豐富”。

b.狀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

如:要掌握走私犯活動的規(guī)律,以便穩(wěn)準狠地識別和打擊他們。

分析:“穩(wěn)準狠”不能修飾“識別”,應改為“更好”。

c.補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

如:同學們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

分析:一動與多補不能全相搭配,“打掃”和“整整齊齊”不搭配。

除了常規(guī)的動補搭配不當外,本類型主要涉及“減少”“降低”“縮短”等詞語后面接

倍數(shù)的問題。根據(jù)習慣表述,''倍”只能用在“增加”中。因為原數(shù)減少一倍即為零,更不用

說減少更多倍了。(呂叔湘、朱德熙主編的《語法修辭講話》中說:“說到減少,只能說減少

幾分之幾,不能說減少幾倍?!保?/p>

例:這個煉鋼車間,由十天開一爐,變?yōu)槲逄扉_一爐,時間縮短了一倍。

分析:倍數(shù)詞使用不當,表縮短、降低、減少只能用分數(shù)或幾成。

一面與兩面搭配不當(本類型也歸類到不合邏輯中)

句子前面(或后面)出現(xiàn)一正一反兩方面意思的詞語(如成敗、升降、高低、好壞、優(yōu)劣、強

弱、得失、能否、是否、有無等),后面(或前面)卻只有一方面意思(或“正”或“反”)的詞句與

之相呼應,從而造成前后內(nèi)容搭配的不協(xié)調(diào)。

例:旅游市場價格上漲也體現(xiàn)了一定的供需矛盾,這就導致海鮮個別品種價格上漲過快??磥?,

能否保證“高價高質(zhì)”,確保游客滿意度高,仍需政府部門進一步加大監(jiān)管力度。

分析:兩面對一面,將“能否”改為“要、

6

值得注意的是,當句子中出現(xiàn)“是否”等兩面詞時,也要認真分析,后半句中有的詞語可作正

反兩面理解。

例:下面句子就不屬于“一面與兩面搭配不當”:對工程施工是否認真負責,關系到工程的質(zhì)

量。

分析:前半句為一正一反,后半句雖沒有與之搭配的一正一反的詞,但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即“工

程質(zhì)量”有好壞,這樣前后就可以搭配起來:認真負責,質(zhì)量就好;反之,質(zhì)量就差。

關聯(lián)詞語搭配不當

有一些關聯(lián)詞語有其固定的搭配對象,如“只有”和“才”、“只要”和“就”、“不但

不”和“反而”等,如果不是,則會犯搭配不當?shù)拿?;有些關聯(lián)詞語搭配的對象不同,則其表

意功能也不同,如“不是”與“而是”搭配表并列,與“就是”搭配則表選擇。命題者有時就利

用其搭配情況來設置錯例。

例:應用這種羅盤,無論在陰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陽的時候,也不會迷失方向。

分析:“無論”與“也”不搭配,應將“無論”改為“即使”。

3.成分殘缺或贅余

成分殘缺

句子要表達完整的意思,就要結構完整,如果結構不完整,表達意思就不清楚,就會出現(xiàn)“成分殘缺”

的毛病?!俺煞謿埲薄敝饕幸韵聨追N類型:

⑴主語殘缺

a.濫用介詞造成主語殘缺

濫用介詞,介詞會和主語構成介賓短語,介賓短語只能充當修飾語,所以往往會使主語殘缺。修改

這類病句時一般應將介詞刪掉。

在辨析語病中,“介詞當頭審主殘”,意思就是遇到“在”“對”“從”“通過”“經(jīng)過”“由于”“根

據(jù)”等介詞放在句首時,一定要看看是否造成了主語殘缺。

例:從這件小事,說明一個大道理。

分析:濫用介詞“從”導致句子缺少主語,應把“從”刪去。

b.濫用使令動詞造成主語殘缺

例:通過這次科技成果展覽,使我們了解到我國已在許多尖端科技領域?qū)崿F(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取得

了巨大成就。

分析:“使”字造成主語缺失。應該刪去“使”,讓主語“我們”出現(xiàn);或者刪去“通過”,讓“科

技成果展覽”充當“使”的主語。

7

2)謂語殘缺

a.句首陳述對象缺乏相應的謂語,卻另起一個頭,造成謂語殘缺

例:經(jīng)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已經(jīng)獨立自主地研制、發(fā)射、跟蹤和測檢地球同步通訊衛(wèi)星的能力。

分析:謂語殘缺,應該在“已經(jīng)”之后加上謂語“具備”。

b.缺少與賓語呼應的謂語中心詞

例:我市最近發(fā)動了全面的質(zhì)量大檢查運動,要在這個運動中建立與加強技術管理制度等一系列

工作。

分析:謂語殘缺,缺少與賓語“工作”相呼應的謂語,應在“建立”前加“完成”。

c.誤以介詞短語作謂語

例:我們經(jīng)過一冬的苦干,河道終于疏通了。

分析:謂語殘缺,這里的“經(jīng)過一冬的苦干”為介賓短語不作謂語,應改為我們“我們苦干了一冬”。

3)賓語殘缺

a.忽略了與前后成分的呼應,造成賓語殘缺

動詞的賓語殘缺

例:學校宿舍、教學樓等人群密集區(qū),一旦發(fā)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學生掌握火災中自救互救

相當重要。

分析:謂語動詞“掌握”缺少賓語,應在“自救互救”后加上“的知識”或“的技能”。

介詞的賓語殘缺

例:這部電影在塑造人物形象所提供的經(jīng)驗是非常寶貴的。

分析:“在”是介詞,需要與賓語搭配,應在“形象”之后加上“方面”

b.中心語殘缺造成賓語殘缺

例:據(jù)報道,某市場被發(fā)現(xiàn)存在銷售假冒偽劣產(chǎn)品,偽造質(zhì)檢報告書,管理部門將對此開展專項檢

查行動,進一步規(guī)范經(jīng)營行為。

分析:“存在”后面缺少充當賓語的中心語,應在“報告書”后加“的現(xiàn)象”或“的問題”,并將

“產(chǎn)品”后的逗號改為頓號。

c.把及物動詞當成不及物動詞,造成賓語殘缺。

例:這一套消化系統(tǒng)正常進行,人的營養(yǎng)狀況就好。

分析:“進行”是及物動詞,“正常進行”應為“正常進行工作”。

4)虛詞殘缺

8

虛詞殘缺主要是介詞殘缺。介賓短語,是由介詞和其后面的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組合而成

的,在句子中起修飾或補充說明動詞的作用,表示時間、處所、方位、對象等。缺少必要的附

加成分就會造成句子表意不嚴密、前后不照應的情況。

a.介詞殘缺

例:聯(lián)合國設立“國際家庭日”,是促使各國政府和民眾更加關注家庭問題,提高對家庭問題的警

覺性,促進家庭的和睦與幸福。

分析:缺少介詞,“促使”前應加上“為了”。

b.關聯(lián)詞語殘缺

例:這次學術會,收獲很大,時間并不長。

分析:關聯(lián)詞語殘缺。在“時間”前加“盡管”一詞。

成分贅余

成分贅余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重復;二是句子里多了根本不該有的成分,造成意思不通,

不好理解,主要有主語多余、謂語多余、賓語多余、附加成分多余等。成分贅余更多的是語義

性贅余,有的甚至成了習慣,應特別注意。如:實屬(是)、(非常)懸殊、(更加)彌足珍貴、(正)

方興未艾等,括號里面的內(nèi)容皆屬于贅余成分。另外注意表約數(shù)、概數(shù)的詞語并列,易造成重

復。

成分贅余是個冷考點,而且較為隱蔽,不易被發(fā)現(xiàn)。對此,一方面要準確、細致地理解句

子中每個詞語的意思,另一方面在平時應注意積累一些習慣性贅余詞語。

例:林校長是位大組30歲上下的年青干部。

可以堪稱一絕??胺Q:可以能夠。

公諸于眾。諸:之于。公之于眾

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注意文言與現(xiàn)代漢語放在一起。

4.結構混亂

1)句式雜糅

同一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說法。既想用這種說法,又想用那種說法,結果把兩種說法雜糅到

一起,就造成了結構混亂。所以,需要熟悉并積累常見的結構混亂類型,尤其注意介詞結構(短

語),如“對于……問題上”“由于……下”等,濫用介詞結構(短語)最易造成結構混亂;分

析句子結構,看句子中是否存在兩個謂語疊加的成分雜糅情況。雜糅主要是前一種結構的頭與

后一種結構的尾交叉組合在一起。

例:職業(yè)教育法的頒布旨在提升職業(yè)教育認可度為目標,深化產(chǎn)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職業(yè)

9

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更好地推動職業(yè)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

分析:句子中“旨在……為目標”把“旨在……”與"以……為目標”兩種句式雜糅在一起,

可刪掉“為目標”,或把“旨在”改為“以”。

2)中途易轍

中途易轍,又叫偷換主語,就是在表達句意時,前一個分句沒有說完,而后一個分句又暗

換了主語,造成表意混亂。辨析時候注意:a.抓住句子中的介詞結構,看其前后主語、謂語是

否缺失。b.查看介詞“被”是否造成中途易轍。c.查看主語位置。找出介詞結構之后,看句子

中主語的位置是否恰當。主語一般位于介詞之后。

例: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自從首次飛行任務展開以來,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團結拼搏,

經(jīng)歷嚴峻考驗,克服重重困難,獲得了最后的勝利。

分析:“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自從……以來”,主語是“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在它“首

次……以來”后續(xù)情形如何沒有敘述的情況下,緊接著說“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

主語中途易轍。

例:全球2000多位科學家經(jīng)過跨國的聯(lián)合攻關和數(shù)年的不懈努力,人類史上首張清晰的超級

黑洞照片終于在今年面世,引起廣泛關注。

分析:“科學家經(jīng)過……”,接下去應寫“科學家”如何,但下句卻說“黑洞照片”面世,

導致前句只說了半截話。(說明:也可解釋為暗換主語)

3)藕斷絲連(前后牽連)

“藕斷絲連”是指一句話的結構已經(jīng)完整,卻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部分的開頭,也

就是說把兩句話不恰當?shù)睾喜⒊梢痪湓?。也叫“前后兩兼”?/p>

注意:與“藕斷絲連”相似的是兼語句。“兼語句”是一種句型,不是病句。如“王老師

叫小強去辦公室”就是一個兼語句,“小強”是兼語,身兼二職,既是“叫”的賓語,同時又

是“去”的主語。支配兼語的動詞必須是使令動詞,才能構成兼語句,而“藕斷絲連”句中的

有關動詞不是使令動詞,所以是病句。

例: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藝術總監(jiān)對昆曲《牡丹亭》華美的唱腔和演員嫻熟的技巧驚嘆不已,

贊美昆曲精美絕倫的服裝與簡潔的舞臺設計形成了奇妙的平衡。

分析:“贊美昆曲精美絕倫的服裝與簡潔的舞臺設計形成了奇妙的平衡”前后牽連,結構混亂。

即“昆曲精美絕倫的服裝與簡潔的舞臺設計”既作“贊美”的賓語,又作“形成了奇妙的平衡”

的主語??稍凇拔枧_設計”后加逗號,在“形成”前加“認為這二者”。

5.不合邏輯

10

1)概念不清

例:這次語文考試,我就有兩個詞匯不懂。分析:詞匯和詞分不清

劉老師十分喜歡閱讀報紙,她訂了《北京晚報》《北京晨報》《中國青年》。

分析:《中國青年》不是報紙

2)劃分標準不統(tǒng)一

種屬概念并列例:光學、電學、聲學、物理學

農(nóng)場決定提高棉花、糧食和經(jīng)濟作物的產(chǎn)量。

交叉概念并列例:全體共青團員特別是中學生,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青年工人、老年工人、婦女

3)照應不周(兩面對一面)(在前面搭配不當里也講過)

例:學習成績的提高,取決于學生自身是否努力。

4)否定不當造成的不合事理

例:難道對這些制造惡性案件的罪犯不應該不給予嚴厲的法律制裁嗎一?

為了防止她不再犯類似的錯誤,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

注意:“禁止”“終止”“否認”“否定”“推翻”“排除”“免去”“取消”“忽

視”“忌”“忌諱”“放棄”“難以”“拒絕”“避免”“預防”“以防”“防止”“提

防”“勸阻”“阻止”等本身含有否定意義。

看句子是不是否定句或反問句。一般句子中有了帶有否定意義的詞語后,如果句子中再有

“不”“沒”“沒有”“非”等否定副詞,或句子有反問語氣,就可能造成句子否定失當。

無時無刻不=時時刻刻都

5)主客體倒置(在前面搭配不當里也講過)

主體對客體怎么樣或者客體對于主體來說怎么樣

例:“逆襲”對許多百姓還是比較陌生的。

6)強加因果

例:這學期我努力學習了數(shù)學,因此語文不好。

7)以偏概全

例:每一個做父母的人,都希望兒女考上大學。

8)語意自相矛盾

例:一個發(fā)展經(jīng)濟的大好機遇,正即將到來。

例:我們幾個人都沒有搞過文學創(chuàng)作,老李雖然寫戲不行,但寫過幾篇小說。

11

6.表意不明(歧義)

歧義產(chǎn)生的原因有一下幾種情況

1)兼類詞、多義詞、多義短語造成。

例:他正在上課。(多義性)教室的門沒有鎖。

我買的燈泡早就報銷了。我去找他,他正在考研究生。

他一個早晨就寫了三封信。

2)多音詞引發(fā)的歧義。

例:這個人的頭發(fā)長的怪。

3)指代不明造成的歧義。

例:他有個朋友,在銀行工作。分析:誰在銀行工作,沒有說明。

4)結構層次劃分不同造成的歧義。

例:這份報告,我寫不好。分析:我寫/不好。我/寫不好。

5)助詞的連帶部分多少不同造成的歧義。

例:新建的工廠大門分析:新建的/工廠大門新建的工廠/大門

6)表數(shù)量詞修飾不明造成的歧義

例:參加物理競賽的是三個學校的學生。分析:是三個學校的學生還是同一個學校的三個學

7)連詞連帶的成分劃分不同造成的歧義”和、跟、同”

例:小剛和小明的爸爸到學校去了。分析:是一個人的爸爸還是兩個爸爸去學校呢

8)語義不明造成的歧義

例:那個剛來的人,誰都瞧不起。分析:是剛來的人瞧不起別人,還是別人瞧不起他呢

他的故事講不完。分析:是他自己的故事還是他講別人的故事。

9)有些動詞如通知、關心、培養(yǎng)、請等等,既可以做主語,又可以做賓語,容易歧義。

例:通知的人還沒有回來。分析:前去通知的人還是被通知的人。

(二)辨析并修改病句

1.修改病句的原則和方法:

不改變句子愿意,能少改不多改,本著以下原則:

增一一成分殘缺的

刪一一多余的

12

換一一用詞不當

簡一一修改應簡要

調(diào)一一不搭配,不照應的

2.看標志快速辨別

標志詞可能導致的病句類型

看并列詞語(短

搭配不當、并列不當、語序不當

語)

看關聯(lián)詞語搭配不當、語序不當、不合邏輯、濫用關聯(lián)詞

看否定詞否定失當、位置不當

看數(shù)量短語歧義、語序不當、倍數(shù)用錯、表約數(shù)的詞語重復或矛盾

看兩面詞兩面對一面或一面對兩面

缺少主語、主客顛倒、搭配不當、結構混亂、漏用濫用和造

看介詞短語

成歧義

看代詞指代不明而造成歧義

句中有時態(tài)助詞“著”“了”“過”,可能有時間上的自我

看助詞

矛盾語病,主要看它有無表意不明或不合邏輯等

3.語病修改

主謂搭配不當:換動詞

動賓搭配不當:換動詞

搭配不當卜闕一

調(diào)整語序一^語序不當]d主賓搭配不當:換賓語

一面對兩面不當:更換表述

缺啥補啥一@^|成分殘缺

刪去多余成分一畫yi或贅余-T結構混亂卜倒—拆分結構,重新表述

概念混亂:厘清關系,重新表述

補充必需的語境,消除歧義

表意不明]

、否定不當:刪去多余的否定詞

換掉有歧義的多義詞

u不合邏輯卜主賓顛倒:調(diào)整主語或賓語的位置

數(shù)詞誤用:刪去多余的詞語

正確使用標點和修辭

(-)正確使用標點和修辭

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一套符號,是書面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標點符號可以幫助我們分清

句子結構,辨明不同的語氣,確切理解詞語的性質(zhì)和文章的意義,是書面語言的重要輔助工具。

13

標點符號包括兩大類:點號和標號。??嫉狞c號有7種,標號有五種,列表如下

點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

號!

O、

標引號破折號括號省略號書名號

,,

號a一一()..《》

如何斷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標點不同,意思也不同。無獨有偶,有一個人外出打工。有一天,他寄回一封家書:“兒的生活好痛苦沒有

糧食多病少掙了好多錢?!苯Y果他的父母看了之后一個哭,一個笑,你知道為什么嗎?”哭曰:兒的生活好

痛苦,沒有糧食,多病,少掙了好多錢。笑曰:兒的生活好,痛苦沒有,糧食多,病少,掙了好多錢。

由此可見,標點符號的重要性。無論是生活中,還是高考復習,標點符號不容小覷。

一)、常考點號的基本用法

點號的作用在于點斷,主要表示說話時的停頓和語氣,是針對句子內(nèi)部結構層次的。對于點號,要明

確點號表示停頓的時間長短關系:頓號〈逗號〈分號〈冒號〈三個句末點號(句號、問號、嘆號)。

1.頓號

1)頓號是句中最小的停頓,一般用來隔開并列的詞或者并列的短語。

例:原子彈、氫彈的爆炸、人造衛(wèi)星的發(fā)射、回收,標志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達到了新水平。

2)太短的并列成分間(尤其是一些約定俗成的詞語,無須停頓也不會產(chǎn)生歧義),可不用頓號。

例:中小學生省市領導城鄉(xiāng)交流工農(nóng)兵調(diào)查研究各個詞語內(nèi)部是不用頓號的。

例:這次“嚴打”的成功,和廣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和公安干、警家屬的支持分不開的。

公安干、警家屬這個詞語內(nèi)部就要用頓號。

3)鄰近的兩個數(shù)字連用表示約數(shù)時,不用頓號,但表示確數(shù)時用頓號。

例:全文共六個部分,就有三四個部分意思含混不清。

例:全文共六個部分,就有第三、四個部分意思含混不清。

4)并列詞語之間有了“和”、“與”、“及”等連詞,連詞前不再用頓號(頓號不能和“和”“或”同用)。

例:我國科學、文化、藝術、衛(wèi)生、教育、和新聞出版業(yè)有了很大發(fā)展。

例:觀眾長時間地等待,只為一睹她的風采、或簽上一個名。

5)互相包含的成分之間不能用頓號。

例:這次受到沙塵暴襲擊的共三省五十六個縣。

6)多個并列詞語,最末兩個之間用連詞連接,不用頓號。

例:今天晚會有如下節(jié)目:舞蹈、獨唱、合唱、相聲和雜技。

7)多個(三個及三個以上)引號、書名號并用,中間不能用頓號。

例:“大宅子”“魚翅”“鴉片”分別比喻什么?

2.逗號

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停頓的時間比頓號要長一點。用逗號表停頓,主要有以下情況:

14

1)主語較長時,主謂間用逗號隔開。

例:這個演員表上排在最后一名的小角色,卻贏得了觀眾最熱烈的掌聲。

2)強調(diào)主語時,主謂之間應用逗號。

例: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

3)主語后有語氣詞,主謂間用逗號。

例:你啊,還是老樣子。

4)主謂短語作賓語,主謂間用逗號。

例:我明白,你有很大難處。

5)強調(diào)成分和其他成分之間用逗號。

例:她隨手打了他一下,輕輕地。

6)如果并列短語中,某一部分內(nèi)還有并列詞語時,大并列短語之間用逗號,小并列短語之間用頓號。

例:上海的越劇、滬劇、淮劇,安徽的黃梅戲,河南的豫劇,在這次會演中都帶來了新劇目。

較長的并列成分間可不用頓號而用逗號。

例:這翻滾的麥浪,這清清的河水,這大雁的歌唱,使年輕人深深陶醉了。

7)并列詞語作謂語、補語時不用頓號,而用逗號。

例:這個省今年水利建設,任務重,工程難,規(guī)模大。

8)并列的成分后有語氣詞時,并列成分間使用逗號。

9)如:我們的院子里種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10)并列的介賓短語作狀語時,短語之間只能用逗號。

例:他們在朦朧的月色中,在大青樹下,在紡車旁,用傳統(tǒng)的詩一般的語言傾吐著彼此的愛慕和理想。

3.分號

分號主要表示具有并列關系的分句之間的停頓,起分清層次的作用。復句內(nèi)部并列分句之間、多重復句

第一層的前后兩部分之間、分項列舉的各項之間,可使用分號。例如:“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

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p>

使用時注意以下情況:

1)句中沒有逗號的并列成分之間不能用分號。

例:一方面是旅游線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旅客口味不一、經(jīng)濟承受能力不同。

2)列舉的各項中有一項或多項包含句號時,各項末尾不能再使用分號。

例:一、學習貴在自覺。要有笨鳥先飛的精神,自我加壓匚二、學習貴在刻苦。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持

之以恒...

3)簡單并列分句之間不能用分號。

例:“畫人畫鬼”指《聊齋志異》的題材內(nèi)容」它借狐鬼故事來達到“刺貪刺虐”的目的。

4)分說與總說的句子之間不能用分號。

15

例:證券交易所內(nèi)那些穿紅馬甲的便是經(jīng)紀人,穿黃馬甲的則是管理和服務人員」這是全世界都統(tǒng)一的。

5)非并列的單重復句的分句之間不能用分號。

例:南廣河沒有金沙江那樣磅礴的氣勢—但是金沙江也難有南廣河如此安逸的情懷。

4.冒號

1)用于總說性或提示性詞語(如“說”“例如”“證明”等)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例: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

例:她高興地說:“咱們?nèi)ズ煤脩c祝一下吧!”

2)表示總結上文。

例:張華上了大學,李萍進了技校,我當了工人:我們都有美好的前途。

3)用在需要說明的詞語之后,表示注釋和說明。

例:(做閱讀理解題有兩個辦法。)辦法之一:先讀題干,再讀原文,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讀課文。辦法

之二:直接讀原文,讀完再做題,減少先人為主的干擾。

4)用于書信、講話稿中稱謂語或稱呼語之后。

示例:同志們、朋友們:……

5)一個句子內(nèi)部一般不應套用冒號。在列舉式或條文式表述中,如不得不套用冒號時,宜另起段落來顯

示各個層次。

例:第十條遺產(chǎn)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常考標號的基本用法

標號的作用在于標明,主要標明詞語或句子的性質(zhì)和作用。

1.引號

1)標示語段中直接引用的內(nèi)容。

例:李白詩中就有“白發(fā)三千丈”這樣極盡夸張的語句。

2)標示需要著重論述或強調(diào)的內(nèi)容。

例:這里所謂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3)標示語段中具有特殊含義而需要特別指出的成分,如特殊含義、簡稱、反語等。

例1:紅軍們走過“天下最難走的路”。

例2:人類學上常把古人化石統(tǒng)稱為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

例3:有幾個“慈祥”的老板把撿來的菜葉用鹽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4)當引號中還需要使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里面一層用單引號。

例:他問:“老師,‘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5)獨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號;不止一段時,每段開頭僅用前引號,只在最后一

段末尾用后引號。

16

例:我曾在報紙上看到有人這樣談幸福:

“幸福是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和不喜歡什么?!?/p>

“幸福是知道自己擅長什么和不擅長什么。……

“幸福是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選擇。……”

6)在書寫帶月、日的事件、節(jié)日或其他特定意義的短語(含簡稱)時,通常只標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

出和強調(diào)該事件或節(jié)日本身時,也可連同事件或節(jié)日一起標引。

例1:“5T2”汶川大地震

例2:“五四”以來的話劇,是我國戲劇中的新形式。

例3: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

2.破折號

1)標示注釋內(nèi)容或補充說明。

例1:一個矮小而結實的日本中年人——內(nèi)山老板走了過來。

例2:我一直堅持讀書,想借此喚起弟妹對生活的希望——無論環(huán)境多么困難。

2)標示插入語。

例:這簡直就是——說得不客氣點——無恥的勾當!

3)標示總結上文或提示下文。

例1:堅強,純潔,嚴于律己,客觀公正——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例2:畫家開始娓娓道來——數(shù)年前的一個寒冬,……

4)標示話題的轉(zhuǎn)換。

例:“好香的干菜,——聽到風聲了嗎?”趙七爺?shù)吐曊f道。

5)標示聲音的延長。

例:,,嘎——"傳過來一聲水禽被驚動的鳴叫。

6)標示引出對話。

例:——你長大后想成為科學家嗎?——當然想了!

7)標示事項列舉分承。

例:根據(jù)研究對象的不同,環(huán)境物理學分為以下五個分支學科:

——環(huán)境聲學;

——環(huán)境光學;

——環(huán)境熱學;

——環(huán)境電磁學;

——環(huán)境空氣動力學。

17

8)用于副標題之前。

例:飛向太平洋——我國新型號運載火箭發(fā)射目擊記

9)用于引文、注文后,標示作者、出處或注釋者。

例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吨傺?/p>

例2:很多人寫好信后把信箋折成方勝形,我看大可不必。(方勝,指古代婦女戴的方形首飾,用彩綢等制

作,由兩個斜方部分疊合而成?!幷咦ⅲ?/p>

3.括號

表示文中的注釋部分的標號,括號分為句內(nèi)括號和句外括號兩種。

1)句內(nèi)括號指只注釋或補充說明句子中一部分詞語的括號。

例1:可以說,除了詩(因為詩是最難翻譯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說和劇本)大都有了中文譯本。

注意:A.句內(nèi)括號要緊貼被注釋的詞語。

B.如果注釋內(nèi)容后需要停頓,那么點號應放在括號之后。

C.前半括號之前不用任何標點。

D.后半括號前除問號、嘆號不用任何標點。

例2:“福娃妮妮”的造型創(chuàng)意來源于北京傳統(tǒng)的沙燕風箏,“燕”還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稱謂)妮妮在

體操比賽中登場,代表奧林匹克五環(huán)中綠色的一環(huán)。

2)句外括號是指注釋或補充說明全句內(nèi)容的括號。

例1:“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保ㄜ髯印秳駥W篇》。)

例2:他培育了許多玫瑰花,喂養(yǎng)和訓練了許多小動物。(他后來還曾照顧動物園里一條沒有母虎的乳虎,每

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注意:A.句外括號要放在句末標點之后

B.句外括號內(nèi)的注釋語如果是一段話,那么句末點號可有可無。

3)破折號與括號的功能相同,不能同時用。

例:有關專家指出,白開水是最符合人體需要的“天然飲料”,它既潔凈,又能使硬度過大的水變得適中一(因

為過多礦物質(zhì)煮沸后會沉淀),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

4)括號里的內(nèi)容一般不讀出來,因此廣播稿中不用括號。

4.省略號

1)省略號前若是句意完整的句子,句號、嘆號和問號應保留,否則不用任何標點。

例1: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例2:她輕輕地哼起了《搖籃曲》:“月兒明,風兒靜,樹葉兒遮窗樹啊……”

18

2)省略號后除了后引號與括號外,一般不用標點

例:至今還保存在島上的水井、碑石、各種建筑物……,這一切鐵的事實都雄辯地證明,南海諸島自古就

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3)一般列舉三項后才使用省略號。

4)省略號不能與“等”“等等”同時使用。

例:我對字畫、古玩、盆景、古典家什、玲瓏湖石……等等都有興趣。使用錯誤

(二)正確使用修辭

答題模板

種類分析構成表達效果

把……比作……,二者在……相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

比喻

似;哪類比喻化抽象為具體

把……人格化,將……物寫

比擬成……人;把人擬作……物,寫生動形象,印象鮮明,表意豐富

出了人的...(物性)

借代用……代指……,屬于……借代突出特征,語言簡練,引人聯(lián)想

夸張……詞把……擴大/縮小/超前突出特征,烘托氣氛,增強聯(lián)想

上句(詞)與下句(詞)相

對偶對,兩詞在什么詞性或什么內(nèi)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