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藥物學 課件 04章 植物分類基礎知識;05章 天然藥物的質量保障_第1頁
天然藥物學 課件 04章 植物分類基礎知識;05章 天然藥物的質量保障_第2頁
天然藥物學 課件 04章 植物分類基礎知識;05章 天然藥物的質量保障_第3頁
天然藥物學 課件 04章 植物分類基礎知識;05章 天然藥物的質量保障_第4頁
天然藥物學 課件 04章 植物分類基礎知識;05章 天然藥物的質量保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植物分類基礎知識學習目標知識目標:1.掌握低等植物、高等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和常用藥用植物的名稱、科名、入藥部位、藥用植物的鑒別技能。2.熟悉植物分類等級、植物的命名原則。3.了解植物界的分類類群、植物檢索表。能力目標:1.識別和區(qū)別近似種;能夠科學地描述植物。2.通過植物分類學的學習,強化植物的形態(tài)基礎特征。素養(yǎng)目標:

熟悉植物演化的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和素養(yǎng)。目錄第一節(jié)植物分類概述第二節(jié)低等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第一節(jié)植物分類概述一、植物分類等級二、植物的命名四、植物的分類方法及系統(tǒng)五、植物分類檢索表的編制和應用三、植物的類別

植物分類學是研究整個植物界不同類群的起源、親緣關系和演化發(fā)展規(guī)律的學科。植物分類學的目的:掌握藥用植物分類知識,可以準確鑒定天然藥物、中藥、民間藥、民族藥等原植物種類,保障藥物來源的可靠性;可利用植物之間的親緣關系,探尋緊缺天然藥物的代用品和新資源;可以為藥用植物資源調查、利用、保護和栽培等提供依據(jù)第一節(jié)植物分類概述

一、植物分類等級植物分類等級又稱分類單位。分類等級高低常以植物之間親緣關系的遠近,形態(tài)相似性和構造的簡繁程度來確定。由大至小主要有:界、門、綱、目、科、屬、種。各分類等級根據(jù)需要還可以在該等級之下增設亞級,如亞門、亞綱、亞屬等。

種是指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區(qū)和一定的生理、形態(tài)特征的生物群。種內個體間具有相同的遺傳性狀并可彼此交配產生后代,種間存在生殖隔離。種內各居群產生變異而產生種下等級:亞種、變種、變型。第一節(jié)植物分類概述以人參為例來說明分類等級:界

植物界Regnumvegetable門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綱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目

傘形目Umbellales科

五加科Araliaceae屬

人參屬

Panax種

人參PanaxginsengC.A.Mey.第一節(jié)植物分類概述亞種(subspecies,縮寫為subsp.)是一個種內的居群在形態(tài)上多少有變異,并具有地理分布、生態(tài)或季節(jié)上的隔離。變種(varlets,縮寫為var.)是一個種內的居群在形態(tài)上多少有變異,變異比較穩(wěn)定,它的分布范圍比亞種小,并與種內其他變種有共同的分布區(qū)類單位。變型(forma,縮寫為f.)是一個種內有細小變異,但無一定分布區(qū)的居群。變型是植物最小的分類單位。如四大藥用菊花亳菊、滁菊、貢菊、杭菊。第一節(jié)植物分類概述天然藥物學二、植物的命名《國際植物命名法規(guī)》,規(guī)定了植物采用統(tǒng)一的科學名稱,即學名(scientificname),用拉丁文來命名。國際通用林奈倡導的“雙名法”:每種植物的名稱有兩個拉丁詞組成,第一個詞為該植物所隸屬的屬名,第二個詞是種加詞,屬名和種加詞均為斜體。學名后附命名人的姓名或姓氏。

第一節(jié)植物分類概述二、植物的命名

如:1.人參

Panax

ginsengC.A.Mey.

(屬名)

(種加詞)

(命名人姓名縮寫)2.掌葉大黃

Rheum

palmatumL.

(屬名)

(種加詞)

(命名人姓名縮寫)

種以下的分類單位,在學名中通常用縮寫,如亞種用subsp.或sp.、變種用var.、變型用f.表示。第一節(jié)植物分類概述三、植物界的類別

藻類植物:包括藍藻門、裸藻門、綠藻門、輪藻門、金藻門、甲藻門、紅藻門、褐藻門等8個門。

菌類植物:包括細菌門、黏菌門、真菌門等3個門,其中真菌門作為藥用植物使用的種類較多。低等植物又稱無胚植物,包括藻類植物、菌類植物和藻菌共生體的地衣門。

高等植物又稱有胚植物,包括苔蘚植物門、蕨類植物門、裸子植物門和被子植物門。第一節(jié)植物分類概述

孢子植物(隱花植物)與種子植物(顯花植物):種子植物包括棵子植物門和被子植物門,剩下的14個門植物均為孢子植物。

頸卵器植物:一般苔蘚植物門和蕨類植物門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產生頸卵器,稱之為頸卵器植物(裸子植物亦有頸卵器退化的痕跡)。維管植物:蕨類植物門、裸子植物門和被子植物門的植物體內有維管系統(tǒng),稱之維管植物。第一節(jié)植物分類概述三、植物界的類別圖4-1植物界的分類第一節(jié)植物分類概述四、植物的分類方法及系統(tǒng)植物的分類系統(tǒng)可以分為人為分類系統(tǒng)、自然分類系統(tǒng)兩類。

自然分類系統(tǒng)或稱系統(tǒng)發(fā)育分類系統(tǒng),它力求客觀地反映出自然界生物的親緣關系和演化發(fā)展。一般分類系統(tǒng)主要指被子植物分類系統(tǒng),著名的如恩格勒系統(tǒng)、哈欽松系統(tǒng)、克朗奎斯特系統(tǒng),在我國有吳征鎰系統(tǒng)和張宏達系統(tǒng)。第一節(jié)植物分類概述1.恩格勒系統(tǒng)

修訂后共62目,344科,以假花學說為基礎,認為無花瓣、單性花、風媒花、木本植物等為原始特征,有花瓣、兩性花、蟲媒花、草本植物為進化特征2.哈欽松系統(tǒng)修訂后共111目,411科。以真花學說為基礎,認為木蘭目、毛茛目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類群,且分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兩支平行發(fā)展類群。目前我國的標本館、《中國植物志》等,主要采用了早期發(fā)表的恩格勒系統(tǒng)并稍作變化第一節(jié)植物分類概述五、植物分類檢索表的編制和應用植物分類檢索表采用二歧歸類方法進行編制,以對比的方式編制而成的。編排方式常見的有3種:定距式、平行式和連續(xù)平行式。通常使用的是定距式檢索表,將每一對相區(qū)別的特征分開編排在一定的距離處,標以相同的序號,每下一序號后縮一格排列。應用檢索表鑒定植物時,首先要全面而仔細地觀察標本,要清楚地了解花的各部分構造等主要特征,然后用分門、分綱、分目、分科、分屬、分種依次順序進行檢索最常用的是分門、分科、分屬、分種三種檢索表。第一節(jié)植物分類概述低等植物包括藻類植物、菌類植物和地衣植物3種。

共有特征:植物體構造簡單,多為單細胞、或多細胞個體,沒有根、莖、葉的分化,生殖器官是單細胞,個體發(fā)育不經過胚的階段,由配子結合成合子直接發(fā)育成新的植物體。一、藻類植物在植物界,藍藻門、裸藻門、綠藻門、輪藻門、金藻門、甲藻門、紅藻門和褐藻門8個門植物被統(tǒng)稱為藻類第二節(jié)低等植物天然藥物學第二節(jié)低等植物表4-1藻類植物的特點形態(tài)結構植物體的構造簡單,沒有真正的根莖、葉的分化。多為單細胞、多細胞群體、葉狀體或枝狀體。生活方式植物體內含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屬自養(yǎng)型植物。繁殖方式營養(yǎng)繁殖、無性繁殖、有性繁殖。生活環(huán)境大多數(shù)生活在水中、少數(shù)生活在潮濕的土壤、樹皮、石頭上【常用藥用植物】

常用藥用植物如藍藻門的葛仙米、綠藻門的石莼、紅藻門的石花菜以及褐藻門的海帶與海蒿子

昆布EckloniakuromeOkam.(海帶科),藻體暗褐色至深褐色,革質,高30~100cm或更多。葉狀體扁平寬大,中部稍厚,兩側一至二回羽狀深裂,裂片長舌狀,略皺縮,邊緣具粗鋸齒。分布浙江、福建沿海。圖4-2昆布原植物第二節(jié)低等植物二、菌類植物菌類為異養(yǎng)植物,異養(yǎng)方式有腐生、寄生和共生等多種,包括細菌門、黏菌門和真菌門。細菌門是單細胞無核生物;

黏菌是介于動物與真菌之間的生物,生長期和營養(yǎng)期無細胞壁,繁殖期產生具壁的孢子;

真菌除少數(shù)為單細胞外,絕大多數(shù)是由多細胞菌絲構成,真菌門集中了本類中大多的藥用植物。常見中藥有冬蟲夏草、靈芝、茯苓、豬苓、香菇等。第二節(jié)低等植物【常用藥用植物】赤芝(多孔菌科)Ganodermalucidum(Leyss.exFr.)Karst.,子實體有柄,栓質,菌蓋半圓形或腎形,蓋表褐黃色或紅褐色,蓋邊漸趨淡黃,有同心環(huán)紋,具亮漆狀光澤。菌柄圓柱形,側生或偏生,與菌蓋色澤相似。

分布全國大部分省區(qū)。生于闊葉樹伐木柱旁。子實體(靈芝)能補氣血、益心神、健脾胃。圖4-3赤芝原植物第二節(jié)低等植物三、地衣植物門地衣門植物為多年生,由一種真菌與一種藻類組合而成的共生復合有機體。真菌絕大多數(shù)為子囊菌,少數(shù)為擔子菌;藻類主要是藻和綠藻。全世界地衣植物約有500屬,2500余種,它們的分布極為廣泛。是檢測環(huán)境污染程度的指示性植物。本類藥用植物較少,如石耳、松蘿等。第二節(jié)低等植物【常用藥用植物】石耳(石耳科)GyrophoraesculentaMiyshi。地衣體生于裸露的硅質巖石上。子實體作中藥石耳入藥,能養(yǎng)陰潤肺、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有較高的滋補價值。圖4-4石耳原植物第二節(ji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包括苔蘚植物門、蕨類植物門、裸子植物門和被子植物門。

特征:植物體(孢子體)除苔蘚植物外均有根、莖、葉的分化;內部構造從蕨類植物開始出現(xiàn)維管組織;生殖器官為多細胞,合子(受精卵)先發(fā)育成胚,由胚成長為新植物體,故又稱有胚植物。配子體產生須卵器和精子器,屬于頸卵器植物。絕大多數(shù)高等植物為陸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一、苔蘚植物門約23000種,根據(jù)其配子體形態(tài)分為苔綱和蘚綱兩大類。

特征:1.形態(tài)結構:植物體構造簡單,為扁平葉狀體(苔)或具莖葉的分化(蘚),無真根;莖內尚未分化出維管束構造。2.生活方式:綠色自養(yǎng)生物。3.繁殖方式:具明顯世代交替,有性世代(配子體)發(fā)達,無性世代(孢子體退化,寄生在配子體上)4.生活環(huán)境:絕大多數(shù)為陸生,生長在陰濕環(huán)境中。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天然藥物學【常用藥用植物】地錢MarchantiapolymorphaL.屬于苔綱地錢科。植物體為綠色、扁平、二分叉、有背腹之分的葉狀體,在背面可見表皮上有氣室和氣孔,腹面具紫色鱗片及假根。地錢具無性繁殖及有性繁殖兩種方式,分布于全國各地,生于陰濕土坡和巖石上。圖4-5地錢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二、蕨類植物門

孢子體發(fā)達,有根、莖、葉的分化,并產生了維管系統(tǒng);配子體退化,和孢子體均獨立生活。蕨類植物孢子體大多為多年生草本,少數(shù)為一年生草本。孢子體上產生孢子囊,孢子囊內產生孢子,孢子囊又有各種聚集狀態(tài)。孢子成熟后散落到適宜的環(huán)境中即萌發(fā)出配子體。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孢子體主要特征:1.根為不定根,吸收能力較強。2.莖多為根狀莖。莖維管系統(tǒng)形成各種類型中柱,輸導組織在木質部中為管胞,韌皮部中為篩胞,一般無形成層。3.葉多從根狀莖上長出,根據(jù)來源和形態(tài)分為大型葉(如石韋、貫眾等)和小型葉(如木賊、卷柏等);根據(jù)功能分為營養(yǎng)葉(不育葉)和孢子葉(能育葉)。4.孢子囊和孢子孢子囊呈多種形狀,內有多數(shù)孢子。小型葉蕨類常形成孢子葉球和孢子葉穗,如木賊。大型葉蕨類聚集成不同形狀的孢子囊群或孢子囊堆,生于孢子葉的背面或邊緣。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常用藥用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barometz(L.)J.Sm.(蚌殼蕨科)。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橫臥,密生金黃色節(jié)狀長毛;葉叢生,葉片寬卵形,三回羽狀深裂。孢子囊群生于裂片下部邊緣的小脈頂端,囊群蓋兩瓣,形如蚌殼。

生于山腳溝邊及林下陰濕處酸性土上。根狀莖作中藥狗脊入藥,能強腰膝、祛風濕、利關節(jié)。圖4-6金毛狗脊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常用藥用植物】

卷柏Selaginellatamariscina(Beauv.)Spring.(卷柏科)多年生直立草本,全株蓮座狀,干燥時枝葉向頂上卷縮。葉鱗片狀,有中葉(腹葉)與側葉(背葉)之分,覆瓦狀排成4列。孢子葉穗著生枝頂,四棱形。

全國分布。生向陽山地或巖石。全草生用能活血通經。圖4-7卷柏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三、裸子植物門裸子植物是介于蕨類和被子植物之間的維管植物。屬頸卵器植物,又能產生種子。胚珠外面沒有子房包被,所形成的種子是裸露的,沒有果皮,故名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合稱為種子植物。裸子植物共有5綱,12科,71屬,800余種,我國有11科,41屬,300余種。其中已知藥用植物有10科,25屬,100余種。有的是中國特有種和第三紀子遺植物,或稱“活化石”植物,如銀杏、水杉、榧樹、紅豆杉、銀杉、金錢松等。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裸子植物形態(tài)特征:1植物體發(fā)達。喬木、灌木、亞灌木或藤本,大多數(shù)常綠2莖內維管束環(huán)狀排列,有形成層及次生生長,木質部僅有管胞,韌皮部有篩胞而無伴胞。3針形、條形、鱗片形,極少呈闊葉。無托葉。4花單性,無花被或僅具原始的花被;雄蕊多數(shù),聚生成雄球花;雌蕊的心皮不形成密閉的子房,叢生或聚生成雌球花;胚珠裸生于心皮的邊緣。種子外無子房形成的果皮包被。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常用藥用植物】銀杏GinkgobilobaL.(銀杏科)

特征:落葉喬木,有長、短枝之分。葉扇形,2裂,2叉脈序。花單性異株,雄球花柔荑花序狀;種子核果狀,外種皮肉質,成熟時橙黃色,子葉2,胚乳豐富。

我國特有。去肉質外種皮的種子作中藥白果入藥,能斂肺定喘。銀杏葉可用于降血壓。圖4-8銀杏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四、被子植物門被子植物是現(xiàn)今植物界中最進化、種類最多、分布最廣和生長最茂盛的類群。共有25萬種,占植物界總數(shù)的一半以上。

我國被子植物已知有2700多屬,約3萬種。據(jù)全國中藥資源普查,藥用被子植物約有213科,1957屬,10027種(含種下分類等級),占我國藥用植物總數(shù)的90%,中藥資源總數(shù)的78.5%。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一)被子植物特征1孢子體高度發(fā)達,配子體極度退化,有草本、灌木、喬木2有高度發(fā)達的輸導組織,木質部中有導管,韌皮部中有篩管、伴胞。3具真正的花,花通常由花被(花萼和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組成,故稱有花植物;胚珠生于密閉的子房內;具有雙受精現(xiàn)象;種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即由此而得名)。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二)被子植物的分類和藥用植物被子植物分雙子葉植物綱和單子葉植物綱。主要區(qū)別如下: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器官

雙子葉植物綱

單子葉植物綱根直根系須根系莖維管束環(huán)列,具形成層維管束散生,無形成層葉具網(wǎng)狀脈具平行脈花通常為5或4基數(shù)3基數(shù)

花粉粒具3個萌發(fā)孔花粉粒具單個萌發(fā)孔胚具2片子葉具1片子葉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知識拓展】部分雙子葉植物與單子葉植物特征相同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特征有交叉,如雙子葉植物綱的毛茛科、車前科、菊科等有的植物具須根系,胡椒科、毛茛科、睡蓮科、石竹科等具有散生維管束;樟科、小檗科、木蘭科、毛茛科有的具3基數(shù)花;毛茛科、小檗科、睡蓮科、傘形科等有1片子葉的植物。單子葉植物綱中的天南星科、百合科、薯蕷科等有的具網(wǎng)狀脈;百合科、百部科、眼子菜科等有的具4基數(shù)花等。圖4-9車前的須根系圖4-10掌葉半夏的網(wǎng)狀脈1.雙子葉植物綱雙子葉植物綱分離瓣花亞綱(原始花被亞綱)和合瓣花亞綱(后生花被亞綱)2亞綱。(1)離瓣花亞綱離瓣花亞綱又稱原始花被亞綱,是比較原始的被子植物特征:無花被、單被或重被;若為重被花,花瓣分離,雄蕊生在花托上。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天然藥物學木蘭科18屬415余種。我國14屬216種,主要分布東南和西南。藥用8屬約90種。常用中藥有厚樸,辛夷、五味子、八角茴香等??铺卣鳎?.木本。具油細胞,有香氣。2.單葉互生,托葉大,包被幼芽,早落,留有環(huán)狀托葉痕3.花多單生,常兩性。4.花被片3基數(shù),多為6或95.雄蕊和雌蕊多數(shù),分離,螺旋狀或輪狀排列在延長花托上6.聚傘蓇葖果或聚合漿果。

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常用藥用植物】望春玉蘭MagnoliabiondiiPamp.

落葉喬木。冬芽密生長絨毛。葉橢圓狀披針形、卵狀披針形等,先端急尖,或短漸尖?;ㄏ热~開放;花被9,外輪3片紫紅色,中內兩輪白色,外面基部常紫紅色。聚合蓇葖果圓柱形,稍扭曲。種子深紅色。

主要分布我國北亞熱帶,全國有栽培?;ɡ僮髦兴幮烈娜胨?,能散風寒、通鼻竅。圖4-11(b)望春玉蘭花特寫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圖4-11(a)望春玉蘭原植物毛茛科Ranunculaceae約50屬2500種。我國39屬約665種,分布全國。藥用30屬近500種。常用中藥有川烏、附子、黃連、牡丹皮、芍藥、威靈仙、升麻、白頭翁等??铺卣鳎?.草本,少木質藤本;多為單葉;無托葉2.花常兩性,輻射對稱或兩側對稱,單生或排成聚傘花序、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3.萼片3至多數(shù),?;ò隊睢;ò?至多數(shù)或缺;4.雄蕊和心皮多數(shù),離生,螺旋狀排列在凸起的花托上;5.子房上位,1室。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稀漿果。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常用藥用植物】鳳丹PaeoniaostiiT.HongetJ.X.Zhang

落葉灌木。一至二回羽狀復葉。單花頂生;萼片5;花瓣10~15,多為白色;紫色革質花盤全包心皮;心皮5~8。聚合蓇葖果。多有栽培。根皮作中藥牡丹皮入藥,能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圖4-12(b)鳳丹原植物(果實)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圖4-12(a)鳳丹原植物(花)【常用藥用植物】

芍藥PaeonialactifloraPall.

多年生草本。根粗壯,圓柱形。二回三出復葉,小葉窄卵形?;〝?shù)朵,頂生或腋生;花白色或粉紅色;肉質花盤包裹心皮基部。聚合蓇葖果。

安徽、浙江多栽培。栽培芍藥根的去皮加工品作白芍入藥。圖4-13芍藥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薔薇科Rosaceae124屬3400余種。我國55屬900余種。藥用48屬400余種。常用中藥有仙鶴草、金櫻子、地榆、木瓜、山楂、苦杏仁、烏梅、覆盆子、枇杷葉等??铺卣鳎?.草本或木本,常具刺。葉互生,常有托葉2.花兩性,輻射對稱;單生或排成傘房、圓錐花序;花托凸起或凹陷,花被與雄蕊合成托杯(被絲托);3.花被5基數(shù),花瓣分離;雄蕊常多數(shù);心皮1至多數(shù),分離或結合,4.子房上位至下位,蓇葖果、瘦果、核果或梨果。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常用藥用植物】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ge.

落葉喬木。通常有刺。葉寬卵形至菱狀卵形,兩側各有3~5羽狀深裂片,邊緣有尖銳重鋸齒;托葉鐮形。傘房花序;花白色。梨果近球形,直徑1~1.5cm,深紅色,有灰白色斑點。

分布秦嶺準河以北。果實能消食積、化瘀滯。圖4-14山楂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常用藥用植物】

貼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Sweet)Nakai

落葉灌木。枝有刺。葉卵形至長橢圓形,葉緣有尖銳鋸齒;托葉大型,腎形或半圓形?;ㄏ热~開放,猩紅色,稀淡紅色或白色,3~5朵簇生;花梗粗短;被絲托鐘狀。梨果球形或卵形,直徑4~6cm,黃色或黃綠色,芳香。

果實(中藥木瓜),能舒筋活絡、和胃化濕。圖4-15(a)貼梗海棠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圖4-15(b)貼梗海棠果實豆科Leguminosae約684屬18000種。我國169屬1576種,藥用109屬600余種。常用中藥如合歡、決明子、黃芪、甘草、苦參、葛根、雞血藤等。圖4-16(b)紫藤的蝶形花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科特征:葉互生,多為復葉,有托葉及葉枕(葉柄基部膨大的部分)花兩性;多為蝶形花,少數(shù)為假形花和輻射對稱花;雄蕊10,二體,稀多數(shù);邊緣胎座。莢果。圖4-16(a)紫藤原植物【常用藥用植物】膜莢黃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

多年生草本。主根粗長。羽狀復葉,小葉9~25片,卵狀披針形或橢圓形。總狀花序腋生;蝶形花黃白色;莢果膜質,膨脹,卵狀矩圓形,有長柄,被黑色短柔毛。

分布華北、東北及甘肅、四川、西藏等地。根能補氣固表、利水排膿。圖4-17膜莢黃芪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常用藥用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

全株被黃色長硬毛。三出復葉,頂生小葉菱狀卵形??偁罨ㄐ蛞干?;花密集,花冠紫色。莢果條形,扁平。

分布全國。根能解肌退熱、生津止渴、透疹、升陽止瀉。圖4-18野葛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傘形科Umbelliferae約280屬2500種。我國97屬590種。藥用55屬234種。本科常用中藥較多,如當歸、白芷、獨活、羌活、川芎、藁本、前胡、柴胡、防風等??铺卣鳎?.草本,常含揮發(fā)油。莖有縱棱,常中空。2.葉互生,葉柄基部擴大成鞘狀,3.復傘形花序,稀為傘形花序,常具總苞片;4.兩性花;花5基數(shù);子房下位,花柱2,具上位花盤。5.雙懸果,每分果有5條主棱。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常用藥用植物】杭白芷Angelicadahurica多年生高大草本根長圓錐形。葉三出二回羽狀分裂,最終裂片卵形至長卵形。復傘形花序,花黃綠色。

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多栽培。根作中藥白芷入藥,具散風除濕、通竅止痛、消腫排膿功效。圖4-19(b)杭白芷果實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圖4-19(a)杭白芷原植物【常用藥用植物】

當歸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

多年生大型草本。根粗短,具香氣。葉三出式羽狀分裂或羽狀全裂,最終裂片卵形或狹卵形。復傘形花序,花綠白色。雙懸果橢圓形,背向壓扁,每分果有5條果棱,側棱延展成寬翅。

分布西北、西南,多栽培。根(當歸)能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圖4-20當歸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2)合瓣花亞綱合瓣花亞綱(Sympetalae)又稱后生花被亞綱(Metachlamydeae)?;橹乇换?,花瓣連合成花冠筒;雄蕊著生在花冠筒上?;ǘ噙B合成各種形狀的花冠,如漏斗狀、鐘狀、唇形、管狀、舌狀等,由輻射對稱發(fā)展到兩側對稱?;ü诟魇降倪B合增強了對昆蟲傳粉的適應及對雄蕊、雌蕊的保護。合瓣花類群被認為較離瓣花類群進化。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唇形科Labiatae約220屬3500種。我國約97屬808種。藥用75屬437種。為藥用大科,常用中藥有益母草,薄荷、黃芩、丹參、紫蘇、香薷、荊芥、廣藿香等。科特征:草本,多含揮發(fā)油。莖四方形。葉對生。輪傘花序或再組成各式花序;唇形花兩側對稱;雄蕊4,2強;子房上位,2心皮4深裂形成假4室,4枚小堅果。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天然藥物學【常用藥用植物】丹參SalviamiltiorrhizaBunge.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長柔毛及腺毛。根肥壯,外皮磚紅色;羽狀復葉對生;輪花序組成假總狀花序;花二唇形;花冠紫藍色;能育雄蕊2,藥隔長而柔軟。

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多栽培。根及根莖能活血祛瘀、通經止痛圖4-21丹參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常用藥用植物】益母草LeonurusjaponicusHoutt.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卵狀心形或近圓形,邊緣淺裂;中部葉掌狀3深裂,柄短;頂生葉近于無柄,線形或線狀披針形。輪傘花序腋生;花萼具5枚刺狀齒;花冠淡紅紫色;小堅果長圓狀三棱形。

分布全國。全草(益母草)能活血調經、利尿消腫。圖4-22益母草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桔??艭ampanulaceae約60屬2000余種。我國16屬170種,分布全國。藥用13屬111種。常用中藥有桔梗、南沙參、黨參等。科特征:1草本,常具乳汁。無托葉。2花兩性,輻射對稱或兩側對稱;花萼5裂,宿存;花冠常鐘狀或管狀,5裂;雄蕊5枚,分離或合生;雌蕊常由3心皮合生,中軸胎座3蒴果,稀漿果。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常用藥用植物】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Jacq.)A.DC.

多年生草本,具白色乳汁;葉對生、輪生或互生?;ㄝ?裂,宿存,花冠鐘狀,藍色;花絲基部變寬;雌蕊5心皮合生。蒴果頂部5裂。分布全國。根能宣肺祛痰、排膿消腫。圖4-23桔梗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菊科Compositae

為世界第一大科,包含舌狀花亞科和管狀花亞科。約1000屬30000種,我國22屬2300種。藥用158屬780種。常用中藥較多,有菊花、紅花、旋覆花、蒲公英、白術、蒼術、木香、青蒿、茵陳、小薊等。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菊科Compositae科特征:1草本,稀灌木。舌狀花亞科有乳汁。2頭狀花序,外有總苞;每朵花的基部有1枚苞片(托片),呈毛狀或缺;花兩性;萼片常變成冠毛,或呈針狀、片狀,或缺;花冠管狀或舌狀;3雄蕊5枚,聚藥雄蕊;雌蕊由2心皮合生,1室,子房下位,柱頭2裂。4瘦果圖4-24蒲公英的管狀花(左)和舌狀花(右)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常用藥用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

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質,全體被白色絨毛。葉緣有粗大鋸齒或羽裂。頭狀花序總苞片多層,外層綠色,邊緣膜質;緣花舌狀,為雌性花;盤花管狀,為兩性花,具托片。瘦果無冠毛。

各地栽培。花序能散風清熱、平肝明目。圖4-25菊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常用藥用植物】茅蒼術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肥,結節(jié)狀,具香氣。葉無柄,下部葉常3裂。頭狀花序頂生;花冠白色。

分布長江中下游及以北各地。根狀莖(蒼術)能燥濕健脾、祛風除濕。圖4-26茅蒼術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2.單子葉植物綱單子葉植物Monocotyledoneae,根多為須根系;莖內維管束散生,無形成層;葉具鞘,葉脈常為平行脈和弧形脈;花常為三基數(shù),花粉粒常為單個萌發(fā)孔或溝;種子常為1枚子葉。部分科簡要介紹見后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百合科Liliaceae約230屬3500種。我國61屬570種。藥用52屬374種。本科常用中藥較多,如百合、貝母、知母、黃精、玉竹、重樓、麥冬等??铺卣鳎?多年生草本為主,地下莖形態(tài)多樣。2花兩性,稀單性;常輻射對稱;花被片6,2輪,離生或部分連合;3雄蕊通常與花被片同數(shù);子房上位,稀半下位,常3室,中軸胎座,每室胚珠1至多數(shù)。4蒴果或漿果。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常用藥用植物】黃精PolygonatumsibiricumRed

根狀莖粗短,呈結節(jié)狀。葉輪生,每輪4~6枚,條狀披針形,先端拳卷或彎曲成鉤。花被乳白色至淡黃色,花被筒中部稍縊縮。漿果黑色。

分布東北、華北、華東、西北。根狀莖能潤肺養(yǎng)陰、健脾益氣。圖4-27黃精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常用藥用植物】七葉一枝花(華重樓)ParispolyphyllaSmithvar.chinensis(Franch.)Hara根狀莖粗厚,莖不分支。葉6~8枚或更多,輪生?;▎紊?,外輪花被片綠色,狹卵狀披針形,內輪花被片狹條形;雄蕊8~10枚,蒴果。

分布長江流域及以南。根狀莖作中藥重樓人藥,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瘀。圖4-28七葉一枝花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天南星科Araceae115屬2000多種。我國35屬210多種,藥用22屬106種。常用中藥有半夏、天南星、石菖蒲、虎掌南星、白附子等科特征:1多年生草本。地下莖多樣;常含乳汁。2葉?;?,網(wǎng)狀脈,葉柄基部常具膜質鞘。3肉穗花序,花序外面有佛焰苞4單性花無花被;花雌雄同序,雌花在下,雄花在上5漿果。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天然藥物學【常用藥用植物】異葉天南星Arisaemaerubescens(Wall.)Schott.

塊莖扁球形;葉片1枚,鳥足狀分裂,;佛焰苞綠色至紫色,管部圓筒形,檐部常三角狀卵形至長圓狀卵形,先端驟狹漸尖;單性異株,肉穗花序;附屬器棒狀,圓柱形,直立;雄蕊2~4;子房卵圓形。漿果。

分布全國。塊莖作中藥天南星人藥,能化痰散結、祛風止痙。圖4-29異葉天南星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蘭科世界第二大科,約700屬2萬種。多集中在熱帶,我國171屬1247種。藥用76屬287種。常用中藥有天麻、白及、石斛等??铺卣鳎?陸生、附生或腐生草本。2地下變態(tài)莖多樣;具有假鱗莖。葉常互生。3花兩性,花被片6,2輪;萼片3,離生或合生;花瓣3,中央1枚特化為唇瓣;花柱、柱頭與雄蕊合生成合蕊柱;;花粉常粘合成花粉塊;4子房下位,1室,側膜胎座。蒴果。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天然藥物學【常用藥用植物】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

塊莖扁球形。葉狹長圓形或披針形?;ù?,紫紅色或粉紅色;唇瓣較萼片和花瓣稍短,倒卵狀橢圓形,白色帶紫紅色,具紫色脈;唇瓣上面具5條縱褶片。

分布黃河以南大部分地區(qū)。塊莖(白及)能收斂止血、消腫生肌。圖4-30白及原植物第三節(jié)高等植物本章小結謝謝觀看第五章天然藥物的質量保障學習目標知識目標:1.掌握天然藥物采收的一般原則與采收期的確定方法。2.掌握天然藥物在貯藏過程中常見的變質現(xiàn)象及其防治。3.掌握天然藥物鑒定的依據(jù)和方法。4.熟悉天然藥物鑒定的程序。能力目標:1.具備一定的貯藏保管天然藥物的能力。2.具備一定的天然藥物鑒定的能力。3.具備運用一體化教材和資源庫素材來學習天然藥物的質量保障的能力。學習目標素養(yǎng)目標:1.樹立資源保護意識,合理開發(fā)利用和保護天然藥物資源。2.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生活和工作態(tài)度。目錄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

采收、加工、貯藏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第三節(jié)天然藥物的鑒定

目的、依據(jù)與程序、方法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一、天然藥物的采收1.采收期的確定天然藥物采收期的確定主要考慮其質量與產量兩個因素。

(1)有效成分的含量高峰期即為該藥材的最佳采收期。

(2)有效成分的含量最大時即為最佳采收期。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一、天然藥物的采收2.傳統(tǒng)采收原則(1)根及根莖類一般為秋后至次年初春。太子參、浙貝母、延胡索等例外。大黃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一、天然藥物的采收2.傳統(tǒng)采收原則(2)莖木類一般在秋、冬兩季采收。如大血藤等。沉香等全年可采。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一、天然藥物的采收2.傳統(tǒng)采收原則(3)皮類多在春夏之交采收。如黃柏等。肉桂等宜在秋冬兩季采收。黃柏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一、天然藥物的采收2.傳統(tǒng)采收原則(4)葉類多在植物生長旺盛時,花蕾將開放時或花盛開而果實、種子尚未成熟時采收采收。桑葉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一、天然藥物的采收2.傳統(tǒng)采收原則(5)花類一般在花剛開放時采收?;泵?、丁香等宜花蕾期采收;紅花宜在花冠由黃變紅時采收;蒲黃等花粉入藥宜脫落前采收。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一、天然藥物的采收2.傳統(tǒng)采收原則(6)果實與種子類果實多在成熟或將近成熟時采收,如山楂等;種子類多在果實完全成熟時采,如決明子等。枳實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一、天然藥物的采收2.傳統(tǒng)采收原則(7)全草類多在植株充分生長,莖葉茂盛時采收,如穿心蓮等;花期采收,如益母草等益母草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一、天然藥物的采收2.傳統(tǒng)采收原則(8)動物類依據(jù)種類、生長規(guī)律、活動習慣等,選擇適宜的適宜的時間與方法進行采收。如梅花鹿茸在清明后適時采收。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一、天然藥物的采收2.傳統(tǒng)采收原則(8)菌、藻、地衣類采收情況不一,如茯苓在立秋后采收;馬勃在成熟期采收;海藻在夏、秋季采收;松蘿全年可采收。茯苓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一、天然藥物的采收2.傳統(tǒng)采收原則(10)礦物類一般不受季節(jié)限制,大多與采礦結合采收,如石膏、朱砂等。朱砂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一、天然藥物的采收天然藥物在采收時一定要遵循

“采上留下”、“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合理輪采及嚴禁濫捕濫殺的原則。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一、天然藥物的采收【課堂互動】

組織學生討論皮類藥材多在春夏之交進行采收,一般不采用環(huán)剝或伐木剝皮的方法。請同學們查閱相關資料,討論其原因是什么,從中又能得到哪些啟示?解析:環(huán)剝或伐木剝皮的方法,會破壞植株的生長,甚至導致植株死亡,不利于藥物資源的保護。我們應該樹立資源保護意識,合理開發(fā)、利用和保護藥物資源,使天然藥物沿著健康的方向有序發(fā)展。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二、天然藥物的加工1.產地加工產地加工,又稱為“產地初加工”。常用的加工方法:挑選、洗刷;切制;蒸、煮、燙;發(fā)汗等方法。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二、天然藥物的加工1.產地加工挑選、洗刷

除去雜質或非藥用部分,以保證藥物的純凈。

部分藥材一般不宜水洗,如薄荷、黃芩等藥材。黃芩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二、天然藥物的加工1.產地加工切制

較大的根及根莖類、堅硬的藤木類和肉質的果實類藥材大多需要趁鮮切成塊、片,以利于干燥,如大黃、雞血藤、木瓜等。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二、天然藥物的加工1.產地加工蒸、煮、燙

富含漿汁、淀粉或糖分的藥材,經過蒸、煮、燙處理后便于干燥,如天冬、北沙參、天麻等;桑螵蛸、五倍子等經過蒸煮后能夠殺死蟲卵;使酶滅活,防止有效成分分解,如黃芩;某些花類藥材如杭菊,經蒸后不散瓣。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二、天然藥物的加工1.產地加工發(fā)汗

有些藥材在加工過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蒸、煮后,堆置發(fā)熱,使其內部水分外溢、變色、變軟、增加香氣、減少刺激性,以利于干燥,這種方法稱為“發(fā)汗”。常見藥材如杜仲、茯苓、地黃等均需發(fā)汗處理。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二、天然藥物的加工2.干燥常見的干燥方法:

曬干最經濟方便的干燥方法,多數(shù)藥材可用。薄荷等含揮發(fā)油的藥材;黃連、紅花等外表色澤或所含有效成分受日曬易變色、變質的藥材;厚樸、郁金等暴曬易開裂的藥材,均不宜采用本法。

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二、天然藥物的加工2.干燥常見的干燥方法:烘干

利用人工加溫的方法使藥材干燥。一般溫度以50℃~60℃為宜。對含揮發(fā)油或需保留酶活性的藥材,如薄荷、芥子等不宜用此法。

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二、天然藥物的加工2.干燥常見的干燥方法:

陰干

主要適用于含揮發(fā)性成分的花類、葉類和全草類藥材,如薄荷、玫瑰、桉葉、荊芥等。此法的缺點是溫度低、干燥慢,需經常翻動,以防霉變。

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三、天然藥物的貯藏1.常見的變質現(xiàn)象

蟲蛀

易蟲蛀的藥材主要為含多量脂肪油的藥材,如杏仁、桃仁、酸棗仁等;含大量淀粉的藥材,如川貝母、浙貝母、山藥等;含大量蛋白質的藥材,如多數(shù)動物藥。蟲蛀大黃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三、天然藥物的貯藏1.常見的變質現(xiàn)象

生霉

又稱霉變,即真菌在藥材表面或內部滋生的現(xiàn)象。

一般藥材的含水量控制在15%以下,倉庫的相對濕度保持在70%以下,溫度在15℃以下,可達到防霉的目的。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三、天然藥物的貯藏1.常見的變質現(xiàn)象

【課堂活動】

組織學生討論日常生活中,哪些物質容易發(fā)生蟲蛀和發(fā)霉的現(xiàn)象?我們應該如何防護?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三、天然藥物的貯藏1.常見的變質現(xiàn)象變色

色澤是藥材品質的重要標志之一,色澤的改變意味著藥材質量的改變。易變色的藥材:

顏色鮮艷的藥材,如花類、葉類;含黃酮、羥基蒽醌、鞣質等成分的藥材;有些含糖及糖酸類成分藥材。天然藥物學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三、天然藥物的貯藏1.常見的變質現(xiàn)象走油

某些含油脂藥材因貯藏不當,油質泛于藥材表面;以及某些含糖藥材在受潮、變色、變質后,表面呈現(xiàn)油樣物質的變化,稱為“走油”或“泛油”。天然藥物學枸杞子(走油)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三、天然藥物的貯藏2.天然藥物的貯藏方法庫房管理

加強入庫驗收與在庫定期檢查;庫房應保持干燥、通風、陰涼、整潔;入庫后應勤檢查;貫徹“先進先出”的原則;進行分類管理。天然藥物學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三、天然藥物的貯藏2.天然藥物的貯藏方法天然藥物學【知識拓展】毒性中藥品種(《醫(y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砒石(紅砒、白砒)、砒霜、水銀、生馬前子、生川烏、生草烏、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蟲、紅娘蟲、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黃、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鬧陽花、雪上一枝蒿、紅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紅粉、輕粉、雄黃。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三、天然藥物的貯藏2.天然藥物的貯藏方法常見的貯藏養(yǎng)護方法:

干燥養(yǎng)護、

冷藏養(yǎng)護、

對抗同貯、

氣調養(yǎng)護、

化學試劑等方法。天然藥物學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三、天然藥物的貯藏2.天然藥物的貯藏方法對抗同貯是利用不同性能的藥材具有相互制約作用,抑制蟲蛀、發(fā)霉、變色、走油等現(xiàn)象的貯藏方法。天然藥物學牡丹皮澤瀉第一節(jié)天然藥物的采收、加工與貯藏三、天然藥物的貯藏天然藥物學【知識拓展】氣幕防潮技術氣幕防潮法是藥材貯藏養(yǎng)護方法之一。又稱氣簾防潮法,指借助裝在庫房門上排放冷風的裝置,同自動門的開啟同步配合,及時排出干燥的冷空氣,防止庫外的濕熱空氣進入庫房,達到防潮并使庫房內的溫度相對恒定的一種技術措施。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一、炮制的目的1.除去雜質,純凈藥材2.增強藥物療效,提高臨床療效3.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4.改變或緩和藥物性能5.便于制劑與貯存6.矯臭矯味,便于服用7.引藥入經,便于定向給藥天然藥物學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二、炮制的方法1.凈制凈選加工2.切制

常見的飲片類型:片、絲、段、塊。3.炮炙常見的炮炙方法:炒、炙、煅、水火共制、煨、水飛、制霜等方法。天然藥物學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天然藥物學類型規(guī)格適用范圍實例片極薄片0.5mm以下堅硬的木質類及動物骨、角質類藥材羚羊角、鹿角、降香等薄片厚1~2mm質地致密堅實、切薄片不易破碎的芍藥、烏藥、天麻等厚片2~4mm質地松泡,粉性大的藥材甘草、黃芪、澤瀉等段短段長5~10mm,長段長10~15mm全草類或體形細長,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的藥材麻黃、石斛、白茅根等塊1cm3左右便于炮制神曲、阿膠、何首烏等絲細絲寬2~3mm皮類藥材黃柏、厚樸等寬絲寬5~10mm寬大的葉類藥材荷葉、枇杷葉等飲片類型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二、炮制的方法1.凈制凈選加工2.切制

常見的飲片類型:片、絲、段、塊。3.炮炙常見的炮炙方法:炒、炙、煅、水火共制、煨、水飛、制霜等方法。天然藥物學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3.炮炙(1)炒法---清炒依據(jù)程度不同分為炒黃、炒焦和炒炭三種。炒黃:用文火炒至藥物表面微黃或能嗅到藥物固有的氣味者,如炒萊菔子等;炒焦:用中火炒至藥物表面焦黃或焦褐色,內部顏色加深,并有焦香氣味者,如焦山楂等;炒炭:用武火炒至藥材表面焦黑,部分炭化,內部焦黃,但仍保留有藥材固有的氣味者,如荊芥炭等。天然藥物學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3.炮炙(1)炒法---加輔料炒(固體輔料同炒)

依據(jù)所加輔料不同,分為米炒、土炒、麩炒等方法。

米炒能增強補中益氣的作用,降低藥材毒性,如米炒黨參、斑蝥;

土炒能增強補脾、止瀉的作用,如土炒白術、山藥等;

麩炒能增強療效、緩和藥性、矯臭矯味,如麩炒白術、枳殼、僵蠶等。天然藥物學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3.炮炙(2)炙法(液體輔料拌炒)將凈選或切制后的藥物,加入一定量的液體輔料拌炒,使輔料逐漸滲入藥物組織內部的方法稱為炙法。

根據(jù)輔料不同分為:酒炙、蜜炙、鹽炙、醋炙、姜汁炙、油炙等方法。天然藥物學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3.炮炙(2)炙法(液體輔料拌炒)酒炙:改變藥性,引藥上行;增強活血通絡作用;矯臭矯味。如酒炙大黃、川芎、當歸、烏梢蛇等。蜜炙:增強潤肺止咳、補脾益氣的作用;緩和藥性;矯臭矯味和消除副作用。如蜜炙甘草、黃芪、枇杷葉等。鹽炙:引藥下行,增強療效;緩和藥性;增強滋陰降火作用。如鹽炙杜仲、小茴香、補骨脂、知母等。天然藥物學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3.炮炙(2)炙法(液體輔料拌炒)醋炙:引藥入肝,增強活血止痛作用;降低毒性,緩和藥性;矯臭矯味。如醋炙乳香、沒藥、芫花、延胡索等。姜汁炙:降低藥物寒性,增強和胃止嘔作用;增強療效。如姜汁炙竹茹、厚樸等。油炙:羊脂油加熱熔化去渣后用,增強溫腎助陽作用。如油炙淫羊藿。天然藥物學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3.炮炙(3)煅法

將藥物直接置于無煙爐火或適當?shù)哪突鹑萜鲀褥褵囊环N方法。

依據(jù)方法和要求不同,分為明煅法、煅淬法和扣鍋煅法。天然藥物學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二、炮制的方法4.水火共制

其目的在于增強療效、降低毒性、擴大用藥范圍。常用的方法有蒸、煮、燀、燉等方法,如蒸地黃、煮川烏、燀桃仁、燉何首烏等。天然藥物學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二、炮制的方法

5.煨法

將藥物用濕面或濕紙包裹,置于加熱的滑石粉中;或將藥物直接置于加熱的麥麩中;或將藥物攤鋪在吸油紙上,層層隔紙加熱,以除去部分油質。這些方法統(tǒng)稱為煨法。

目的:增強療效;去除部分油質及刺激性成分,降低副作用;緩和藥性,如木香、肉豆蔻等。天然藥物學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二、炮制的方法

6.水飛法

利用粗細粉末在水中懸浮性不同,將不溶于水的礦物、貝殼類藥物經反復研磨制備成極細膩粉末的方法,稱為水飛法。

目的:使藥材更加潔凈和細膩;防止藥物在研磨時粉末飛揚;除去可溶于水的毒性物質。如水飛朱砂、雄黃等。天然藥物學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二、炮制的方法7.制霜法

藥物經過去油制成松散粉末的方法,稱為去油制霜法。

目的:降低毒性,緩和藥性;消除副作用。如巴豆、柏子仁等。天然藥物學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三、炮制對化學成分與藥效的影響1.對苷類成分與藥效的影響破壞藥材中酶的活性,防止發(fā)生酶解,保存苷類成分,如蒸黃芩、炒槐花等;

分解苷類成分或產生新成分,進而改變藥物的作用,如何首烏蒸制后結合蒽醌分解為游離蒽醌,使其瀉下作用減低,補益作用增強。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三、炮制對化學成分與藥效的影響2.對生物堿類成分與藥效的影響增強生物堿的溶出度,提高療效;

破壞毒性生物堿,降低毒性。

如醋制延胡索,使延胡索中生物堿成鹽,提高其溶出度,增強其止痛作用;砂燙馬錢子,使部分士的寧發(fā)生改變,從而降低藥物的毒性。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三、炮制對化學成分與藥效的影響3.對揮發(fā)油類成分與藥效的影響炮制后揮發(fā)油的含量降低,影響其療效,如薄荷等;

適當?shù)呐谥品椒ㄈコ糠謸]發(fā)油,以達到臨床需求,如麩炒蒼術,降低其燥性。天然藥物學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三、炮制對化學成分與藥效的影響4.對有機酸類成分與藥效的影響有機酸大多能溶于水,炮制時應盡量避免與水接觸,防止有效成分流失。加熱可破壞有機酸,如山楂炒焦后,其酸性降低,降低了其刺激性。有機酸對金屬有一定的腐蝕性,炮制時不宜用金屬容器。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三、炮制對化學成分與藥效的影響5.對鞣質類成分與藥效的影響鞣質能溶于水、乙醇等極性較大的溶劑,尤其易溶于熱水,因此炮制時應盡量少泡多潤。此外,鞣質與鐵能產生沉淀和顏色變化,故含鞣質的藥材不宜在鐵器中炮制。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三、炮制對化學成分與藥效的影響6.對油脂類成分與藥效的影響油脂通常具有潤腸、通便、致瀉等作用,有一些油脂具有毒性。為防止其瀉下作用過于峻猛,降低毒性或消除其瀉下作用,可采用去油制霜法去除部分油脂。如巴豆去油制霜后可緩和其瀉下作用,降低毒性。第二節(jié)中藥材的炮制三、炮制對化學成分與藥效的影響7.對無機鹽類成分與藥效的影響無機鹽大多能溶于水,應盡量避免長時間用水處理。礦物類、貝甲類及化石類所含有效成分多為無機鹽,常采用煅燒或煅淬的方法,使其質地酥脆、易于粉碎、提高療效。有些含結晶水的無機鹽類藥材,經過炮制后失去結晶水,生成無水化合物,達到新的醫(yī)療目的,如煅石膏。天然藥物學第三節(jié)天然藥物的鑒定一、天然藥物鑒定的目的

天然藥物進行鑒定,以保證用藥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一是鑒定藥物品種的真?zhèn)危?/p>

二是鑒定藥物品質的優(yōu)劣。第三節(jié)天然藥物的鑒定二、天然藥物鑒定的依據(jù)與程序1.天然藥物鑒定的依據(jù)

天然藥物鑒定的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簡稱《中國藥典》)

《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標準》(簡稱局頒藥品標準)。天然藥物學第三節(jié)天然藥物的鑒定二、天然藥物鑒定的依據(jù)與程序【課堂活動】

組織學生討論

鑒定天然藥物時,鑒定依據(jù)應該如何選擇?《天然藥物學》教材屬不屬于法定依據(jù)?請同學們討論以上兩個問題,同時思考以上問題對于我們的生活工作有哪些啟示?解析:鑒定天然藥物時,首先要遵循國家藥品標準,其次遵循各地方藥品標準。教材不具備法律效力,不能作為法定依據(jù)。從中,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并應該做到遵紀守法、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第三節(jié)天然藥物的鑒定二、天然藥物鑒定的依據(jù)與程序2.天然藥物鑒定的一般程序

天然藥物鑒定的一般程序是:報告檢品登記取樣真實性鑒定品質優(yōu)良度鑒定

第三節(jié)天然藥物的鑒定

2.天然藥物鑒定的一般程序

(1)檢品登記:內容一般包括送檢單位、日期、送檢目的、樣品數(shù)量、狀態(tài)及包裝等。

(2)取樣:取樣前,應注意品名、產地、規(guī)格等級及包件式樣是否一致,檢查包裝的完整性、清度以及有無水跡、霉變或其他物質污染等,作詳細記錄。凡有異常情況的包件,應單獨檢驗。第三節(jié)天然藥物的鑒定

2.天然藥物鑒定的一般程序同批藥材包件中取樣原則:

不足5件,逐件取樣;

5~99件,抽5件取樣;100~1000件,按5%取樣;

超過1000件,超過部分按l%取樣。

貴重藥材,不論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樣。天然藥物學第三節(jié)天然藥物的鑒定

2.天然藥物鑒定的一般程序

破碎的、粉末狀的或大小在1cm以下的藥材,每1包件的取樣量一般規(guī)定:

一般藥材100g~500g,

粉末狀藥材25g,

貴重藥材5g~10g,個體大的藥材根據(jù)實際情況抽取代表性的樣品。第三節(jié)天然藥物的鑒定

2.天然藥物鑒定的一般程序若抽取樣品數(shù)量超過檢驗用量數(shù)倍時,可攤成正方形,依對角線畫“X”字,使分為四等分,取用對角兩份;再如上操作,反復數(shù)次至最后剩的量足夠完成必要的試驗以及留樣為止,此為平均樣品。天然藥物學第三節(jié)天然藥物的鑒定

2.天然藥物鑒定的一般程序

所取樣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檢驗所需用的三倍量。即1/3供實驗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