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120個常見實詞積累練習(學生版)_第1頁
高考文言文120個常見實詞積累練習(學生版)_第2頁
高考文言文120個常見實詞積累練習(學生版)_第3頁
高考文言文120個常見實詞積累練習(學生版)_第4頁
高考文言文120個常見實詞積累練習(學生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常見120個文言實詞用法積累

一、愛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2.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

3.愛而不見,搔首綁躅

二、安

1.不患貧而患不安《季》

2.毅良久稍安

3.則宜撫安,與結盟好

4.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

5.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

6.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三、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倍道而行.

3,嘗以十倍之地……叩關而攻秦

4.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四、被

1,幸被齒發(fā),何敢負德

2.聞妻言如被冰雪

3.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4.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

5.被發(fā)行吟澤畔

6.一日晝寢帳中,落被于地

五、本

L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

2.蓋亦反其本矣

3.今存其本不忍廢,道中手自鈔錄

4.抑本其成敗之跡

5.若止印三二本

6.左右呈上圖本

7.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

六、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2.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3.孔子鄙其小器

七、兵

L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

2.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3.況復秦兵耐苦戰(zhàn),被驅不異犬于雞

4,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八、病

L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

2.江浙之梅皆病

3.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4.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5.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九、察

1.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2.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3.雖不能察,必以情

4.人至察則無徒

5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

十、朝

1.朝服衣冠

2.于是入朝見威王

3.皆朝于齊

4.兩朝開濟老臣心

5.坐南朝北

6.期年不聽朝

十一、曾

L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2.而侯生曾無一言半移送我

3.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4.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

5.是高、曾時為一倍

十二、乘

1.乘犢車,從吏卒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3.自京師乘風雪

4.乘鄂渚而反顧兮

5比至陳,車六七百乘

6.以乘韋先,牛二十犒師

十三、誠

1.愿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

2.所謂天者誠難測,而神者誠難明矣

3.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

十四、除

1.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2.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

3.庶竭駕鈍,攘除奸兇《出》

4,苔痕上除綠,草色入簾青。

十五、辭

1.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2.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3.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負命

4.《歸去來兮辭》

5皆以好辭而以賦見稱

十六、從

L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羽

2.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3,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4.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

5.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

6.其印為予群從所得《活板》

十七、殆

L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

2.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十八、當

1.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2.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

3?將獻公堂,惴惴恐不當意

4.垣墻周庭,以當南日

5.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6.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7,念竇娥葫蘆提當罪愆

8.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9.存亡之理,當于秦相較,或未易量

10.慷當以慨,憂思難忘

11.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紙錢,只當把你亡化的孩兒薦

十九、道

1.郡縣逼迫,催臣上道

2.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

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4.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5.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

6.從哪山下,道芷陽間行

7.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二十、得

1.秦城恐不可得。

2.茍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3.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4.吾得兄事之。

5.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6.日食飲得無衰乎?

二一、度

1.商君佐之,內(nèi)立法度,務耕織

2.猿猱欲度愁攀緣

3.物換星移幾度秋

4.每度一字,幾盡一刻《虎丘記》

5.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篇大,比權量力

6.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二三、復

L以至深夜,月影橫斜,存藻凌亂,則蕭、板亦不復用《虎丘記》

2.其存君興國而又反復之

3,復道行空,不霽何虹

4.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5.有復于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

二二、非

L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2,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

3.然后是非乃定

4.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二四、負

1.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2.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

3.決負約不償城

4.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5.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6.不明不暗,負屈銜冤

7,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

8.且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

二十五蓋

1.蓋文王拘而演周易……

2.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3?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5.蓋亦反其本矣

二十六、故

1.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2.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3.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

4.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5.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

6.此物故非西產(chǎn)

7.終不以監(jiān)門困故而受公子財

二十七顧

1.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

2,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3.如姬之欲為公子死,無所辭,顧未有路耳

二十八、固

1.秦孝公據(jù)靖函之固

2.固請,召有司案圖

3.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4.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5.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6.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二十九歸

L其后五年,吾妻來歸。

2,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3,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4.誠如是也,民歸之

三十、國

L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3.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

4.等死,死國可乎

—、過

1?雷霆乍驚,宮車過也。

2.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

3.以其境過清

4.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5.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6.今公子故過之

三十二、何

1.(1)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2)大王來何操

(3)然則何時而樂耶

2.(1)徐公何能及君也

(2)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衣襟,何其衰也

三十三、恨

L長者雖有恨,役夫敢申恨

2.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

三十四、胡

1.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2.田園將蕪,胡不歸

三十五、患

1.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

2.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

三十六、或

1.或取諸懷抱

2.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

3,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4.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或許

三十七、疾

1.君有疾在膜理

2.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3.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4.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

5.舉疾首而相告曰

三十八、及

1,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2.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

3.一人飛升,仙及雞犬

5.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6.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7.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

8.煞強如狀元及第

三十九、即

1.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

2.項伯即入見沛公

3.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4.昭王薨,安釐王即位

5.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

6.其傷于縛者,即幸留

7.即不忍其轂毓,若無罪而就死地

四十、既

1.既克,公問其故

2.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

3.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4.既而得其尸于井

5.壬之秋,七月既望

四H^一、假

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

2.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3.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4.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

四十二、間

1.千載誰堪伯仲間

2.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

3.遂與外人間隔

4.間以詩記所遭

5.趙王信秦之間

6.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7.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8.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四十三、見

1.事不目見耳聞

2.項伯即入見汕公

3.秦王坐章臺見相如

4.謖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見

5.信而見疑,忠而被滂

6.君既若見錄

7.思垂空文以自見

四十四、解

1.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3.悉埋于地,解其棕縛

4.秦軍解去,遂救邯鄲,存趙

四十五、就

1.金就礪則利

2.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

3.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4.當“口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5.已股落腹裂,斯須就斃

6.若無罪而就死地走上

7.荊軻遂就車而去

四十六、舉

1.吾力足以舉百鈞

2.舉類邇而見義遠

3.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4.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5.①舉疾首蹙而相告日

②殺人如不能舉

6.榮祿密謀,全在天津閱兵之舉

7.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

8.卒叫,函谷舉

四十七、絕

1.楚誠能絕齊,秦愿獻商於之地六百里

2.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如鐘鼓不絕

3.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4.佛印絕類彌勒

5.而心目耳力俱窮,絕無蹤響

6.①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②可以橫絕峨眉顛

7.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四十八、堪

1.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2.可堪回首,佛狎祠下

3.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4.不堪吏人婦,豈合今郎君

四十九、克

1.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2.彼竭我盈,故克之

3.克已復禮為仁

五十、類

1.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

2.舉類邇而見義遠

3.中會殿閣,類蘭若

4,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5.近歲風俗尤多侈靡,走卒類士服,農(nóng)夫躡絲履

五十一、憐

1.可憐身上衣正單

3.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

4.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疼愛、愛惜)

5.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

6.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五十二、彌

1.夜雪初霽,羿麥彌望

2.奉之彌繁,侵入愈急

3.病日臻。既彌留

4.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

五十三、莫

1.至莫夜月明

2.吾所以待侯生備矣,天下莫不聞

3.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4.莫如以吾所長攻敵短

五十四、乃

1.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2.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3.今其智乃反不能也

4,至城東,乃有二十八騎

5.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6.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求之,自以為得其實

五十五、內(nèi)

1.少間,簾內(nèi)擲一紙出

2.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nèi)懷猶豫之計

3.距關毋內(nèi)諸侯

4.內(nèi)狼于囊

5.百姓內(nèi)粟千石,拜爵一級

五十六、期

1.失期,法皆斬

2.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饃那

3.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五十七奇

1.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2.大將軍鄧鷺奇其才

3.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4.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

5.此奇貨可居

6.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五十八、遷

1.戰(zhàn),守,遷皆不及施

2.終繼五國遷滅,何哉

3.再遷為太史令

4.是夕始覺有遷謫意

五十九、請

1.君不如袒伏斧質請罪

2.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

3.諸將請所之

4.乃置酒請之

5.公子聞之,往請,欲厚遺之,不肯受

6.乃請賓客,約車騎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軍

六十、窮

L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

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3.所識窮乏者得我

4.窮于生之光明以療梅也哉

5.復前行,欲窮其林

6.窮巷陋室窮山惡水

六H、去

1.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了

2.沛公軍霸上,相去四十里

3.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

4.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之?!?/p>

六十二、勸

1.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2.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六十三、卻

1.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

2.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3.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

4.卻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

5.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六十四、如

1.坐須臾,沛公起如廁

2.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3.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4.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5.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六十五、若

1.其翼若垂天之云

2.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

3.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

4.吾不忍其轂解,若無罪而就死地

5.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六十六、善

1.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

2.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3.素善留侯張良

4.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5.王曰:“善”乃下令

6.不如因善遇之

7.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8.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

六十七、少

1.險以遠,則至者少

2.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

3.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少間、少頃、少時、少焉、少刻

5.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6.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之少子

六十八、涉

L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2.楚人有涉江者

六十九、勝

1.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

2.刑人如恐不勝

3.鄒人與楚人戰(zhàn),則王以為孰勝

4.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5.勝地不常,盛筵難再

七十、識

L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

2.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

3.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

七H-一、使

1.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

3.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5.人皆得以隸使之

6.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趙使者

七十二、是

L覺今是而昨非

2.是又在六國下矣

3.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4.不省所怙,惟兄長是依

七十三、適

1.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2.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

3.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

4.從上觀之適與地平

5.適為虞人逐

6.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7.又以適去,竟不自得

七十四、書

1,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2.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

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4.家貧,無以致書以觀

5.拜送書于庭

6.舉世唯知其書

7.《書》曰:“滿招損,謙得益”

七十五、孰

1.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3.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4.寒暑和節(jié),而五谷以孰

5.孰若:

七十六、屬

1.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

2.屬予作文以記之

3.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4.在骨髓,司命之所屬

5.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

6.若屬皆且為所虜

7.查明屬實,事屬可行

七十七、數(shù)

1.眾數(shù)雖多,甚未足畏

2.每責一頭,輒傾數(shù)家之產(chǎn)

3.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

4.蒙沖斗艦乃以千數(shù)

5.數(shù)呂師孟叔侄為逆

6.三日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

7.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shù)矣

8.今天弈之為數(shù),小數(shù)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技藝、方術

9.范增數(shù)目項王屢次

七十八、率

1.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

2.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須取無莖葉時采

3.六國互喪,率賂秦祁

4.將率不能

5.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6.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7.建始以來,日食地震,以率言之,三倍春秋

頻率比率

七十九、說

1.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2.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

3.《師說》《捕蛇者說》

4.范增說項羽曰

5.秦王不說

八十、私

1.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私見張良

4.丹不忍以已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5.項王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

八H^一、素

1.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

2.則素湍綠潭,回清侄倒影

3.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4.素善留侯張良

5.披心腹,見情素

6.秦伯素服郊次,鄉(xiāng)師而哭

八十二、湯

1.臣請就湯鏈

2.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3.疾在媵里,湯慰之所及也

4.金城湯池

5.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八十三、涕

1.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2.土皆垂淚涕泣

3.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4.目淚下,鼻涕長一尺

八十四、徒

1.鄭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2.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3.徒以吾兩人在也

4.班白者多徒行

5.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

6.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

八五亡

1.追亡逐北,伏尸百萬

2.2.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3.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4.河曲智叟亡以應

八六、王

1.六王畢,四海一

2.今王與百姓樂,則王矣

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八七、望

1.吾嘗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2.源不深而望流之遠

3.都督閻公之雅望

4.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

5.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AA、惡

1.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2.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

3.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

八九、微

1.不知其深,微波入焉

2.其文約,其辭微

3.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5.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6.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

九十、悉

1.趙王悉召群臣議

2.書不能悉意

九一、相

1.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2.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3.大丈夫相時而動

4.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

5.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6.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

7.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

九二、謝

1.入而徐趨,至而自謝《觸》

2.乃令張良留謝《鴻》

3.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鴻》

4.當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

5.阿母謝媒人《孔》

九三、興

1.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赤》

2.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勸》

3.懷王怒,大興師發(fā)秦《屈》

4.稽其成敗興壞之紀《報》

5.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滕》

九四、信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恫軇フ搼?zhàn)》

2.一人飛升,仙及雞犬。信夫!《促》

3.余固笑而不信也《石》

4.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孔》

5.信耗莫通,心目斷盡無所知哀《柳》

6.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琵》

九五、行

1.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屈》

2.余嘉其能行古道《師》

3.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五》

4.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歸》

5.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過》

九六、幸

1.今仆不幸,早失父母,無兄弟之親《報》

2.大王亦幸赦臣《廉》

3.教吾子與汝子,幸其成《祭》

4.繆立遠視,而望幸焉《阿》

5.方幸玄珠閣,與太陽道士講火經(jīng)《柳》

九七、修

1.修守戰(zhàn)之具

2.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蘭》

3.鄒忌修八尺有余

4.雨村便急忙修書二封《葫蘆判葫蘆案》

5.臣修身潔行數(shù)十年《信》

九八、徐

1.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

九九、許

L寧許以負秦曲《廉》

2.高可黍許《核舟記》

一00、陽

1、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于瀟水

2、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3、陽奉陰違

一。一、要

1.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過》

2.要死之日,然后是非乃定《報》

3.雖與府吏耍,渠會永無緣

4.張良出,要項伯

一0二、宜

1.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2.有風有化,宜室宜家

一0三、遺

L秦無亡矢遺鍍之費,而天下諸侯己困矣《過》

2.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師》

3.此三者,吾遺恨也《伶》

4.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赤》

5.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

6.公子聞之,往請,欲厚遺之《信》

7.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廉》

一0四、貽

1.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師》

2.貽笑大方

一0五、易

1.以小易大,彼惡知之

2.以亂易整,不武

3.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

一。六、陰

L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2.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兵車行》

3.臏以刑徒陰見,說其使《孫子吳起列傳》

一0七、右

1.左右種梧桐《孔》

2.位在廉頗之右《廉》

3.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一。八、再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

2.女遂于襦間解書,再拜以進

一百零九造

1.徑造廬訪成,視成所蓄

2.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

3.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

4.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

5.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6.民國肇造,視清季有加

一百一-知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2.君何以知燕王

3.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

4.其真不知馬也

5.孰為汝多知乎

6.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7.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8.悲歌辭舊愛,銜淚覓新知

9.絕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