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5首)-原文、翻譯及賞析_第1頁
歸園田居(5首)-原文、翻譯及賞析_第2頁
歸園田居(5首)-原文、翻譯及賞析_第3頁
歸園田居(5首)-原文、翻譯及賞析_第4頁
歸園田居(5首)-原文、翻譯及賞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歸園田居(5首)原文、翻譯及賞析歸園田居(5首)_古詩文網(wǎng)陶淵明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參考資料典故:不為五斗米折腰中國古代有不少因維護人格,保持氣節(jié)而不食的故事,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東晉后期的大詩人陶淵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于蒼生”之志,可是,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年月里,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xiàn)。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身世陶淵明,中國是中國文學史上堪與屈原、李白、杜甫、蘇軾比肩的偉大詩人。陶淵明自己從來沒有說過是哪里人,甚至也不說生于何時何地。于是,在陶淵明的出生年份上,就出現(xiàn)了公元365年、公元369年、公元372年等等多個版本。陶淵明的身世也成了難解之謎。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宜豐學者凌誠沛主持組建了“陶淵明始家▼生平青少年時期(28歲以前)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曾做過大司馬,祖父、父親也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但陶淵明的父親死得早,淵明少年時,家運已衰落,“少而貧苦?!彼允觯骸白杂酁槿?,逢運之貪。簞瓢屢罄,絺綌冬陳?!保ā蹲约牢摹罚┑镔|(zhì)生活雖然貧乏,陶淵明的精神生活卻很豐富。他學習儒家《六經(jīng)》,學習《老子》、▼歸隱隱逸詩人俗稱五柳先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其隱逸文化總的風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遠。他的創(chuàng)作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的體系,從而使中國古典詩歌達到了·《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魏晉··《歸園田居·其二》-陶淵明-魏晉《歸園田居·其三》-陶淵明-魏晉《歸園田居·其四》-陶淵明-魏晉·《歸園田居·其五》-陶淵明-魏晉歸園田居·其一(1686人評分)8.0朝代:魏晉作者:陶淵明原文: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誤落一作:誤入)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顛通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寫翻譯寫賞析糾錯收藏評分:參考翻譯寫翻譯譯文及注釋譯文少小時就沒有隨俗氣韻,自己的天性是熱愛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羅網(wǎng),轉(zhuǎn)眼間離田園已十余年?;\中鳥常依戀往日山林,池里魚向往著從前深淵。我愿在南野際開墾荒地,保持著拙樸性歸耕田園。繞房宅方圓有十余畝地,還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間。榆柳樹蔭蓋著房屋后檐,爭春的桃與李列滿院前。遠處的鄰村舍依稀可見,村落里飄蕩▼參考賞析寫賞析賞析陶淵明因無法忍受官場的污濁與世俗的束縛,堅決地辭官歸隱,躬耕田園。脫離仕途的那種輕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種欣悅之情,還有清靜的田園、淳樸的交往、躬耕的體驗,使得這組詩成為杰出的田園詩章。這組詩生動地描寫了詩人歸隱后的生活和感受,抒發(fā)了作者辭官歸隱后的愉快心情和鄉(xiāng)居樂趣,從而表現(xiàn)了他對田園生活的熱愛,表▼創(chuàng)作背景陶淵明從二十九歲起開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厭惡官場,向往田園。他在義熙元年(405年)四十一歲時,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澤縣令即辭官回家。以后再也沒有出來做官。據(jù)《宋書陶潛傳》和蕭統(tǒng)《陶淵明傳》云,陶淵明歸隱是出于對腐朽現(xiàn)實的不滿。當時郡里一位督郵來彭澤巡視,官員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氣▼歸園田居·其二(360人評分)8.2朝代:魏晉作者:陶淵明原文: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炙敝粒懵渫菝?。寫翻譯寫賞析糾錯收藏評分:參考翻譯寫翻譯譯文及注釋譯文鄉(xiāng)居少與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車馬來往。白天依舊柴門緊閉,心地純凈斷絕俗想。經(jīng)常涉足偏僻村落,撥開草叢相互來往。相見不談世俗之事,只說田園桑麻生長。我田桑麻日漸長高,我墾土地日漸增廣。經(jīng)常擔心霜雪突降,莊稼凋零如同草莽。注釋①野外:郊野。罕:少。人事:指和俗人結(jié)交往來的事。陶淵明詩里的“人事”、“▼參考賞析寫賞析鑒賞陶淵明“性本愛丘山”,這不僅是因為他長期生活在田園之中,炊煙繚繞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傳來的雞鳴狗吠,都會喚起他無限親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寧靜的鄉(xiāng)村是與趨膻逐臭的官場相對立的一個理想天地,這里沒有暴力、虛假,有的只是淳樸天真、和諧自然。因此,他總是借田園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歸園田居·其三(3286人評分)8.0朝代:魏晉作者:陶淵明原文: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寫翻譯寫賞析糾錯收藏評分:參考翻譯寫翻譯譯文及注釋譯文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上早起下地鏟除雜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鋤歸去。狹窄的山徑草木叢生,夜露沾濕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濕并不可惜.只希望不違背我歸耕田園的心意。注釋①南山:指廬山。②稀:稀少。③興:起床。④荒穢:形容詞作名詞,荒蕪,指豆苗里的雜草。穢:骯臟。這里指田中雜草⑤荷鋤▼參考賞析寫賞析創(chuàng)作背景公元405年(東晉安帝義熙元年),陶淵明在江西彭澤做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便聲稱不愿“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掛印回家。從此結(jié)束了時隱時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終老田園。歸來后,作《歸園田居》詩一組,共五首,描繪田園風光的美好與農(nóng)村生活的淳樸可愛,抒發(fā)歸隱后愉悅的心情。▼鑒賞這首“種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個字的小空間里,表達出了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描寫了詩人隱居之后躬耕勞動的情景。本詩共分為兩層,前四句為第一層。反映了作者躬耕勞動的生活。暗用楊惲詩作?!胺N豆南山下,苗盛豆苗稀”。此二句引用了楊惲的“田彼南山,蕪穢不治”,是對其勞作情況做總體交待,先指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什么意思??分享|2007-08-2015:36happy執(zhí)著1|瀏覽17302次人文8月25日之前要?。?007-08-2015:36提問者采納歸園田居(其三)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一共有五首,這是其中的第三首。從表面上看,這首詩寫的是田園勞作之樂,表現(xiàn)的是歸隱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這首詩和其他的詩對比來看,作者的“愿”其實有它特殊的內(nèi)涵。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這兩句寫在南山下種豆,草很茂盛豆苗卻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實,就像一個老農(nóng)站在那里說話,讓人覺得很親切。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為了不使豆田荒蕪,詩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著月光回來。雖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這從“帶月荷鋤歸”的美景就可以看出來。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路窄草長,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濕了有什么可惜的呢?這句話看似平淡,但這種平淡正好映射了結(jié)尾這一句“但使愿無違”,使得“愿無違”強調(diào)得很充分。這里的“愿”更蘊含了不要在那污濁的現(xiàn)實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這首詩用語十分平淡自然?!胺N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樸素如隨口而出,不見絲毫修飾。這自然平淡的詩句融入全詩醇美的意境之中,則使口語上升為詩句,使口語的平淡和詩意的醇美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形成陶詩平淡醇美的藝術特色。陶詩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詩的情趣來自于寫意。“帶月荷鋤歸”,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身,卻有一輪明月陪伴。月下的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里,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歸耕圖啊!其中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種豆南山下”平淡之語,“帶月荷鋤歸”幽美之句;前句實,后句虛。全詩在平淡與幽美、實景與虛景的相互補襯下相映生輝,柔和完美。歸園田居·其四(237人評分)7.8朝代:魏晉作者:陶淵明原文: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余。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寫翻譯寫賞析糾錯收藏評分:參考翻譯寫翻譯譯文及注釋譯文離別山川湖澤已久,縱情山林荒野心舒。姑且?guī)е又锻磔?,撥開樹叢漫步荒墟。游蕩徘徊墳墓之間,依稀可辨前人舊居。水井爐灶尚有遺跡,桑竹殘存枯干朽株。上前打聽砍柴之人:“往日居民遷往何處?”砍柴之人對我言道:“皆已故去并無存余。”“二十年朝市變面貌”,此語當真一點不虛。人生好似虛幻變化,最終難免泯滅空▼參考賞析寫賞析鑒賞公元406年(東晉安帝義熙二年),亦即是陶淵明由彭澤令任上棄官歸隱后的第二年,詩人便寫下了《歸園田居》五首著名詩篇,當時詩人四十二歲。此詩是其中的第四首。只做了八十多天彭澤縣令的陶淵明,已實在無法忍受官場的污濁與世俗的束縛,他堅決地辭官歸隱,躬耕田園,且從此終身不再出仕。脫離仕途的那種輕松之感,返回▼歸園田居·其五(316人評分)7.8朝代:魏晉作者:陶淵明原文: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山澗清且淺,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寫翻譯寫賞析糾錯收藏評分:參考翻譯寫翻譯譯文及注釋譯文獨自悵然拄杖還家,道路不平荊榛遍地。山澗流水清澈見底,途中歇息把足來洗。濾好家中新釀美酒,烹雞一只款待鄰里。太陽落山室內(nèi)昏暗,點燃荊柴把燭代替。興致正高怨恨夜短,東方漸白又露晨曦。注釋①悵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