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說明】-自行車安全要求 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青少年自行車、山地自行車與競賽自行車的要求_第1頁
【編制說明】-自行車安全要求 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青少年自行車、山地自行車與競賽自行車的要求_第2頁
【編制說明】-自行車安全要求 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青少年自行車、山地自行車與競賽自行車的要求_第3頁
【編制說明】-自行車安全要求 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青少年自行車、山地自行車與競賽自行車的要求_第4頁
【編制說明】-自行車安全要求 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青少年自行車、山地自行車與競賽自行車的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行車安全要求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青少年自

行車、山地自行車與競賽自行車的要求》(報批稿)

編制說明

一、工作簡況,包括任務來源、起草人員及其所在單位、起草過程等

(一)任務來源

根據工信部“科技司關于轉發(fā)國家編制化管理委員會下達《轎車輪胎》等30項強制性國家標準

制修訂計劃的函”(工科函[2019]341號)的要求,本項目強制性國家標準《自行車安全要求第2

部分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青少年自行車、山地自行車與競賽自行車的要求》(計劃編號為

20190066-Q-339)的起草任務由全國自行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實施。主要起草單位:上海鳳凰

自行車有限公司,計劃應完成時間2020年6月。

(二)主要起草人員及其所在單位

本標準項目主要起草人員:劉兵(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袁興啟(昆山海關綜合技術服務

中心),朱偉祥(上海協(xié)典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劉強(天津富士達自行車有限公司),婁自成(天津

市金輪信德車業(yè)有限公司),梁玲根(廣州市銀三環(huán)機械有限公司),劉新振(唐澤交通器材(泰州)

有限公司),徐利勇(寧波巨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黃日升(金華市雙星鋁圈有限公司),徐益龍(江

蘇邁吉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陳軍(捷安特(中國)有限公司),吳永斌(大行科技(深圳)有

限公司),陳學富(蘭溪輪峰車料有限公司),朱浩(杭州勇華車業(yè)有限公司),張建科(寧波聚龍環(huán)

??萍加邢薰荆⒈滩ǎńù笙鹉z(中國)有限公司),山國強(昆山匯美華德五金制品有限公

司),李德超(塞特萊特(佛山)塑膠制品有限公司),由迎春(煙臺長虹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陳杰

(無錫奧利車圈有限公司),毛書彥(天能電池集團有限公司),應雄富(臺州市路橋雄鑫機車部件

有限公司),趙士文(天津全福鞍座有限公司),朱偉(迪脈(上海)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石鑫(國

家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葉震濤(國家輕型電動車及電池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

阮立(臺州市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研究院),陳平偉(天祥(天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等28位

專家共同負責起草。

所做工作:劉兵任起草小組組長,主持全面協(xié)同工作;袁興啟為主要執(zhí)筆人,負責本標準的起

草、編寫;梁玲根、婁自成、劉新振、徐益龍、劉強、黃日升、徐利勇為執(zhí)筆人,分別負責本文件

的術語、一般試驗方法、車閘、車把、車架與前叉、車輪與輪輞、腳蹬與驅動系統(tǒng)和鞍座與鞍管等

部分的翻譯和起草;朱偉祥、曹中明、張建科、阮立為副執(zhí)筆人,負責本標準編制說明的起草;陳

軍、吳永斌負責自行車整車產品和安全技術方面的情況調研;陳學富、朱浩、耿碧波、山國強、李

德超、由迎春、陳杰、朱偉、毛書彥、應雄富負責自行車零部件產品和安全技術方面的情況調研;

石鑫、葉震濤、陳平偉負責新增項目的驗證試驗。

(三)起草過程

起草階段:收到國家標準修訂計劃后,標委會秘書處經過同有關方面協(xié)商,成立了由上海鳳凰

1

自行車有限公司、上海協(xié)典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下達計劃時上海協(xié)津自行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已歇

業(yè),起草小組會議一致同意由重新組建的上海協(xié)典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替代)、廣州市銀三環(huán)機械有限

公司、天津市金輪信德車業(yè)有限公司、唐澤交通器材(泰州)有限公司、寧波聚龍環(huán)??萍加邢薰?/p>

司、天津富士達自行車有限公司、金華市雙星鋁圈有限公司、寧波巨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昆山市

友森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捷安特(中國)有限公司、大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蘭溪輪峰車料有

限公司、杭州勇華車業(yè)有限公司、昆山匯美華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上海莘威運動品有限公司、建

大橡膠(中國)有限公司、塞特萊特(佛山)塑膠制品有限公司、昆山產品安全檢驗所、國家自行

車電動自行車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國家輕型電動車及電池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臺州市質量技術

監(jiān)督檢測研究院、天祥(天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天能電池集團有限公司、禧瑪諾(上海)

貿易有限公司等25個單位組成的標準起草工作小組。

起草工作小組根據2017年國家標準委下達的GB/T3565.1、GB/T3565.3、GB/T3565.4、GB/T

3565.5、GB/T3565.6、GB/T3565.7、GB/T3565.8、GB/T3565.9標準制定項目計劃執(zhí)行實施中,

在討論研究時所提出GB3565.2《自行車安全要求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青少年自行

車、山地自行車與競賽自行車的要求》修訂意見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和資料查證工作,

隨后由組長單位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編制了強制性國家標準《自行車安全要求》第2部分的初

稿。在2019年9月28日召開了起草工作小組全體成員參加的強制性國家標準GB3565.2《自行車

安全要求》第2部分的研討會議。與會專家對標準初稿進行逐條討論,提出了修改意見,要求對編

制說明進行重新整理完善。會后,組長單位根據起草工作小組會議討論的意見和要求,于2020年1

月10日形成了《自行車安全要求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青少年自行車、山地自行車與

競賽自行車的要求》(征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報標委會秘書處。

征求意見階段:標委會秘書處接到起草工作小組的《自行車安全要求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

用自行車、青少年自行車、山地自行車與競賽自行車的要求》(征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后,于2020

年1月22日以《關于報送強制性國家標準GB3565.2“自行車安全要求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用

自行車、青少年自行車、山地自行車與競賽自行車的要求”(征求意見稿)的函》(國自標秘[2020]1

號)報送中國輕工業(yè)聯(lián)合會綜合業(yè)務部,工信部科技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政務公開

網頁中公開征求對《自行車安全要求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青少年自行車、山地自行

車與競賽自行車的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國家標準委在《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

務平臺》、《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管理信息系統(tǒng)》向社會征求意見,公示時間為2020年10月12日~

2020年12月11日,2020年12月30日接到中輕聯(lián)綜合業(yè)務部轉來的意見反饋匯總表,共有1個單

位10條意見或建議,起草工作小組于2021年1月8日將10條意見或建議的處理意見:采納3條,

修改或部分采納2條,不采納5條反饋給了中輕聯(lián)綜合業(yè)務部(具體見附件)。組長單位上海鳳凰自

行車有限公司根據征求意見稿反饋意見處理結論,對標準征求意見稿進行修改補充,于2021年1月

2

10日形成GB3565.2《自行車安全要求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青少年自行車、山地自

行車與競賽自行車的要求》送審稿和編制說明等相關文件提交自行車標委會秘書處。

審查階段:經標委會秘書處對送審資料審核,主任委員同意,于2021年2月22日以國自標委

[2021]10號文“關于征集《自行車安全要求》(送審稿)系列國家標準意見的通知”發(fā)給標委會全

體委員,與此同時,積極向中國輕工業(yè)聯(lián)合會綜合業(yè)務部請示,強制性國家標準項目送審資料審查

部門、“新冠疫情”期間如何審查等。2021年9月1日接中輕聯(lián)質量標準部通知,強制性國家標準

GB3565.2項目審查由全國自行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會議審查,會議審查型式可以是線上與線

下結合。自行車標委會秘書處接到通知后,經主任委員同意,于2021年9月3日以國自標委[2021]15

號“關于召開《電動自行車電氣安全要求》(送審稿)等十二項國行標審查會議的通知”發(fā)給標委會

全體委員,并于2021年9月9日下午召開了“強制性國家標準GB3565.2《自行車安全要求第2

部分: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青少年自行車、山地自行車和競賽自行車的要求》及推薦性國家標準

GB/T3565.1、4、5、6、7、8、9系列標準的審查會議”,全國自行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共有51名

委員參加了會議,其中:14名委員參加了北京或上海的線下會議,37名委員參加了網絡視頻線上會

議,占自行車標委會全體委員100%。與會委員或委員代表認真聽取了起草工作組標準項目介紹,

仔細審閱了標準文本及相關資料,對GB3565.2提出了20條修改意見和建議。經過委員們充分討論,

采納了2條,修改采納9條,不采納9條。本標準審查會議結論是審查一致通過。

會議要求起草工作組按會議審查意見對送審資料進行修改完善,盡快形成報批資料上報主管部

門。

報批階段:標準起草工作組根據審查會議的審查意見和要求,對強制性國家標準GB3565.2送

審資料再次進行修改、整理和完善,于2021年11月22日形成報批稿及編制說明等相關資料報自

行車標委會秘書處。

二、編制原則、強制性國家標準主要技術要求的依據(包括驗證報告、統(tǒng)計數(shù)據等)及理由

(一)編制原則

本標準起草符合產業(yè)發(fā)展的原則,本著先進性、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以及標準的

目標性、統(tǒng)一性、協(xié)調性、適用性、一致性和規(guī)范性原則來進行本標準的修訂工作。

本標準起草過程中,按照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和

GB/T20000.2-2009《標準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國際標準》的規(guī)定進行起草。本標準起草過

程中,主要參考了以下標準或文本:

GB/T3579自行車鏈條技術條件與試驗方法(GB/T3579-2006,ISO9633:2001,IDT)

GB6675.1玩具安全第1部分:基本規(guī)范

GB6675.4玩具安全第4部分:特定元素對遷移(GB6675.4-2014,ISO8124-3:2010,MOD)

GB/T7377力車輪胎系列(GB/T7377-2017,ISO5775.1:2014,MOD)

GB/T9749力車輪胎性能試驗方法

GB/T22048玩具及兒童用品中特定鄰苯二甲酸酯增塑劑的測定

3

GB/T22790自行車衣架(GB/T22790-2008,ISO11243:1994,IDT)

GB/T23263制品中石棉含量測試方法

GB/T23657力車輪輞系列(GB/T23657-2018,ISO5775.2:2015,MOD)

GB/T31887.1自行車照明與反射裝置第1部分:照明和光信號裝置(GB/T31887.1-2019,

ISO6742-1:2015,MOD)

GB/T31887.2自行車照明與反射裝置第2部分:反射裝置(GB/T31887.2-2019,ISO6742-2:

2015,MOD)

GB/T31887.3自行車照明與反射裝置第3部分:照明和反射裝置的安裝和使用(GB/T

31887.3-2019,ISO6742-3:2015,MOD)

ISO4210-1:2014《自行車兩輪自行車安全要求第1部分:術語和定義》

ISO4210-2:2015《自行車兩輪自行車安全要求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青少年自

行車、山地自行車與競賽自行車的要求》

ISO4210-3:2014《自行車兩輪自行車安全要求第3部分:一般試驗方法》

ISO4210-4:2014《自行車兩輪自行車安全要求第4部分:車閘試驗方法》

ISO4210-5:2014《自行車兩輪自行車安全要求第5部分:車把試驗方法》

ISO4210-6:2015《自行車兩輪自行車安全要求第6部分:車架與前叉試驗方法》

ISO4210-7:2014《自行車兩輪自行車安全要求第7部分:車輪與輪輞試驗方法》

ISO4210-8:2014《自行車兩輪自行車安全要求第8部分:腳蹬與驅動系統(tǒng)試驗方法》

ISO4210-9:2014《自行車兩輪自行車安全要求第9部分:鞍座和鞍管試驗方法》

ISO6742-4自行車照明與反射裝置第4部分:自行車自發(fā)電的照明系統(tǒng)

ISO6742-5自行車照明與反射裝置第5部分:自行車無發(fā)電的照明系統(tǒng)

ISO14878自行車發(fā)音警示裝置技術規(guī)范和試驗方法

(二)標準主要技術要求的依據及理由

(一)總體說明

本標準項目是我國GB3565《自行車安全要求》標準系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國務院深

化標準化改革的要求,對現(xiàn)有的強制性國家標準GB3565-2005《自行車安全要求》分解后,單獨對

自行車安全要求、制造商說明書要求和標記要求部分進行補充修訂,形成全文為強制國家標準,其

他基礎要求和測試方法分別單獨形成推薦性標準化文件。GB3565系列標準由“強標”和“推標”

組成,目的是為了強化這些安全要求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基礎性,符合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

革方案》和《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工作方案》的要求;符合國家標準委《關于印發(fā)強制性標準整合

精簡結論的通知》(國標委綜合函[2017]4號)的附件1: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清單(下冊)“四、修

訂標準清單”,序號為59的“GB3565-2005《自行車安全要求》精簡結論為修訂”的要求。

本標準是GB3565《自行車安全要求》的第2部分?!蹲孕熊嚢踩蟆酚梢韵戮艂€部分組成。

——第1部分:術語和定義(推薦性國家標準,同步報批)

——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青少年自行車、山地自行車與競賽自行車的要求(強制

4

性國家標準)

——第3部分:一般試驗方法(推薦性國家標準,同步報批)

——第4部分:車閘試驗方法(推薦性國家標準,同步報批)

——第5部分:車把試驗方法(推薦性國家標準,同步報批)

——第6部分:車架與前叉試驗方法(推薦性國家標準,同步報批)

——第7部分:車輪與輪輞試驗方法(推薦性國家標準,同步報批)

——第8部分:腳蹬與驅動系統(tǒng)試驗方法(推薦性國家標準,同步報批)

——第9部分:鞍座與鞍管試驗方法(推薦性國家標準,同步報批)

(二)主要技術內容說明

本標準涉及自行車安全要求的有:有害物質,以限制有害物的含量;銳邊,防止騎車人刮傷;

與安全相關的緊固件的可靠性和強度,防止自行車在使用中緊固件斷裂造成騎行人傷害;裂縫檢查

方法,以快速正確判斷結構件裂縫,避免傷害事故發(fā)生;突出物,防止騎車人碰傷;車閘,自行車

騎行安全制動裝置;車把,騎行人把握方向和支撐力點,防止斷裂造成安全事故;車架,自行車基

礎結構,直接關系到騎行者安全;前叉,與車架連接的轉向安全部件,防止斷裂產生安全事故;車

輪與車輪/輪胎組合件,輪輞及內外胎,強度缺陷易產生碎裂造成安全隱患;前泥板,強度問題易阻

礙前輪發(fā)生翻車事故;腳蹬和腳蹬/曲柄驅動系統(tǒng),離地間隙和足趾不夠易摔倒,強度問題易踏空引

發(fā)安全事故;驅動鏈條與驅動皮帶,強度不夠斷裂引起腳蹬踏空產生安全隱患;鏈輪與皮帶驅動保

護裝置,防護不到位易卷褲管產生安全事故;鞍座與鞍管,強度問題引發(fā)鞍座突然轉動或跌落產生

騎行者受傷;輻條保護盤,防止女生騎行者裙邊卷入車輪產生安全隱患;行李架,防止強度缺陷影

響騎行安全;裝配完整自行車的道路測試,驗證整車安全性能;照明系統(tǒng)和反射器,便于夜間騎行

安全;鳴號裝置,警示騎行者和行人安全裝置;制造商說明書,明示騎行者使用自行車安全注意事

項;標記,警示騎行者所使用的自行車類型圖標以及執(zhí)行標準,便于消費者了解車輛質量和溯源。

本標準技術內容是在延用GB3565-2005《自行車安全要求》的部分要求內容的基礎上,結合ISO

4210:2015《自行車兩輪自行車安全要求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應自行車、青少年自行車、山地

自行車與競賽自行車的要求》的內容,再增加適應我國自行車行業(yè)實際的部分要求內容所構成。

本標準代替GB3565-2005《自行車安全要求》,與GB3565-2005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

技術變化如下:

——更改了標準名稱,由《自行車安全要求》改為《自行車安全要求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

用自行車、青少年自行車、山地自行車和競賽自行車的要求》,與ISO標準名稱類同。

——更改了適用范圍(見第1章,2005年版的第1章),與新版ISO4210-2:2015類同,并結

合我國共享自行車普及的實際,明確本部分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的安全要求適用于共享自

行車。在征求社會意見反饋表中,針對第1章提出刪除“表1中給出的各種鞍座高度的”,

將“BMX”改成“小輪競技自行車”,將“特殊類型”更改為“特殊用途”。經討論,認為應

與ISO4210-2的表述一致,不采納刪除表1的意見;采納將“BMX”更改為“小輪競技自

5

行車”的意見;原文“特殊類型”的表述更確切,不采納更改;

——更改了術語和定義部分,直接引用GB/T3565.1(見第3章,2005年版的第3章),與新版

ISO4210-2:2015一致;

——增加了有害物資的要求(見4.1),與新版ISO4210-2:2015毒性類同,為了便于操作,

明確了有害物資的內容和測試方法。在征求社會意見反饋表中,針對4.1提出“任何與騎

行者密切接觸的部件”更改為“與騎行者密切接觸的任何部件”,經討論,認為原文表述更

確切,不采納更改;

——增加了與安全相關的緊固件可靠性和強度的要求(見4.3),與新版ISO4210-2:2015類

同,便于操作;

——增加了裂紋檢查方法(見4.4),與新版ISO4210-2:2015類同,;

——更改了突出物的要求(見4.5,2005年版的4.2),與新版ISO4210-2:2015一致;

——更改了車閘的要求(見4.6,2005年版的第5章),與新版ISO4210-2:2015類同,明確

我國自行車前后閘的握閘位置,石棉的測試方法,便于操作。在征求社會意見反饋表中,

針對4.6.7.1提出“如果安裝后腳閘制動系統(tǒng)”語句中刪除“后”,經討論,認為原文表述

更嚴密,不采納更改。在送審稿審查中,有委員提出在“4.6.5車閘的調整”中“安裝普

通閘的自行車”易引起誤會,建議調整為“安裝車閘的自行車”,經委員討論,認為條款

4.6.5是為防止車閘的拉桿影響車把60°轉向,而在我國自行車車閘中目前只有普通前后

閘有可能會影響車把轉動,為此,修改采納為“安裝普通前后閘的自行車”;

——更改了車把的要求(見4.7,2005年版的第6章),與新版ISO4210-2:2015一致。在征

求社會意見反饋表中,針對4.7.4提出將“用于夾緊把立管的前叉立管部分應無螺紋”,更

改為“被把立管夾緊的前叉立管部分應無螺紋”,經討論,修改采納為“用于把立管夾緊的

前叉立管部分應無螺紋”;針對4.7.6.4的注,采納將“下?lián)涫杰嚢选备臑椤跋麓故杰嚢选保?/p>

——更改了車架的要求(見4.8,2005年版的第7章),與新版ISO4210-2:2015類同,以增

加自行車騎行安全性;

——更改了前叉的要求(見4.9,2005年版的第8章),與新版ISO4210-2:2015類同,以增

加自行車騎行安全;在送審稿審查中,有委員提出“4.9.2輪軸和車輪定位的方法”應調

整為“4.9.2輪軸和車輪定位的要求”;“4.9.6.2含有復合材料零件的前叉”應調整為“復

合材料的前叉”,經委員們討論,認為4.9.2描述的是輪軸和車輪如何安裝在前叉接片槽口,

可以修改為“4.9.2輪軸和車輪定位”;4.9.6.2描述的是含有復合材料零件的前叉,與純

復合材料的前叉有區(qū)別,為此,同意維持原條款題目;

——更改了車輪與車輪/輪胎組合件的要求(見4.10,2005年版的第9章),與新版ISO4210-2:

2015類同,以增加自行車騎行與制動安全;在征求社會意見反饋表中,針對4.10.2提出

將“…未壓縮狀態(tài)”,更改為“…壓縮狀態(tài)”,經討論,不采納,保持原文翻譯;在送審稿

審查中,有委員提出“4.10.4車輪車輪夾持力”應調整為“4.10.4車輪/輪胎組合件車

6

輪/輪胎組合件夾持力”,“4.10.4.2車輪夾持夾持裝置已夾緊”應調整為“4.10.4.2前

后輪夾持夾持裝置已固緊”,“4.10.4.3前輪夾持夾持裝置未夾緊”應調整為“4.10.4.3

前輪夾持夾持裝置未固緊”,經委員們討論,認為4.10.4所描述的車輪夾持力,為使試

驗不受輪胎影響,不應包含輪胎,為此,維持原條款題目;4.10.4.2所描述的車輪已包含

前后車輪,無需再寫明,原“已夾緊”、建議“已固緊”和4.10.4.3原“未夾緊”、建議“未

固緊”的用詞都不確切,修改調整為“已鎖緊”和“未鎖緊”;

——更改了輪輞、外胎和內胎的要求(見4.11,2005年版的第10章),與新版ISO4210-2:

2015類同,對不同材質和共享單車的車輪安全性機制規(guī)范;

——增加了前泥板的要求(見4.12),與新版ISO4210-2:2015一致;

——更改了腳蹬和腳蹬/曲柄驅動系統(tǒng)的要求(見4.13,2005年版的第11章),與新版ISO4210-2:

2015類同,以增強腳蹬實際使用可靠性;在送審稿審查中,有委員提出“4.13.4腳蹬沖

擊試驗”的注“腳蹬反射片”應調整為“腳蹬反射器”,并應對“保持系統(tǒng)的腳蹬進行說明”,

經委員們討論,認為采納“腳蹬反射器”,“保持系統(tǒng)的腳蹬”描述不完整,修改為“帶自

鎖功能的腳蹬”;

——增加了驅動皮帶的要求(見4.14.2),與新版ISO4210-2:2015一致;

——更改了鏈輪與皮帶驅動保護裝置(見4.15,2005年版的第14章),與新版ISO4210-2:

2015一致;

——更改了鞍座與鞍管的要求(見4.16,2005年版的第12章),與新版ISO4210-2:2015類

同,增加自行車騎行安全;在送審稿審查中,有委員提出“4.16.6.1.1剛性鞍管”應改為

“4.16.6.1.1鞍管”,認為剛性鞍管不明確,經委員們討論,認為剛性鞍管已經在GB/T

3565.1中“2.46剛性鞍管”進行定義,不作更改;

——更改了輻條保護盤的要求(見4.17,2005年版的第15章),與新版ISO4210-2:2015一

致;在送審稿審查中,有委員提出“4.17輻條擋盤”中“本文件所覆蓋的其他類型自行車

可以配裝輻條擋盤”這句話不嚴謹,經委員們討論,認為本文有四種車型,現(xiàn)對青少年自

行車和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提出配裝輻條擋盤的要求,對其他二種車型不作要求,無誤,

不作更改;

——增加了行李架的要求(見4.18),與新版ISO4210-2:2015一致;

——更改了裝配完整的自行車道路試驗的要求(見4.19,2005年版的第21章),與新版ISO

4210-2:2015一致;在送審稿審查中,有委員提出“4.16裝配完整自行車的道路測試”

中“應無系統(tǒng)或部件失效,也無鞍座、車把、控制裝置或反射器等的松脫或錯位”這句話

應調整為“應無系統(tǒng)或部件失效,鞍座、車把、控制裝置或反射器等的不應松脫或錯位”,

經委員們討論,認為原文描述都已包含要求,無誤,無需分開描述,維持原文;

——更改了照明系統(tǒng)和反射器的要求(見4.20,2005年版的第17章),與新版ISO4210-2:

2015類同,增加自行車夜間行駛安全。在征求社會意見反饋表中,針對4.20.4.4提出將

7

“不前后燈的自行車…”,更改為“不裝前燈的自行車…”,經討論,采納;在送審稿審查

中,有委員提出“4.20.1概述”中應加上“安裝······腳蹬反射器”,“4.20.3照明系統(tǒng)”

中“和/或”不能放在一起,“4.20.4.1通則”中應配圖或標準等建議,經委員們討論,認

為腳蹬反射器是腳蹬的一個配件,可以修改采納為“4.20.1概述自行車應有前反射

器、……腳蹬反射器”;“4.20.3照明系統(tǒng)”中“和/或”在GB/T1.1-2020中是允許使用;

“4.20.4.1通則”中反射器安裝內容是根據現(xiàn)行GB3565-2005中17.1和17.2引用QB

2191-1995中5.1的內容。該標準已被GB/T31887.1~3:2019替代。這部分內容需要繼續(xù)

保留,以具體描述的形式保留在本文件之中,沒有配圖,也沒有有效標準,為此,保持原

文本描述;

——更改了鳴號裝置的要求(見4.21,2005年版的第18章),與新版ISO4210-2:2015一致;

——更改了制造商說明書的要求(見第5章,2005年版的第19章),與新版ISO4210-2:2015

一致。在征求社會意見反饋表中,針對第5章提出將“提供符合自行車銷售所在國家的規(guī)

定和用該國文字書寫的各種類型格式的說明書”,建議更改為中國或我國,經討論,采納;

在送審稿審查中,有委員提出“5說明書”中e)…提醒騎行者注意雨天可增加制動距離,

建議改為“…雨天可能需增加制動距離”,dd)…按照輪胎和輪輞上推薦的最大充氣壓力取

其較小值。建議改為“最大充氣壓力二者間取其較小值”,經委員們討論,認為e)修改為

“雨天可能增加制動距離”;dd)文本描述無誤,保持原文本描述;

——更改了標記的要求(見第6章,2005年版的第20章),與新版ISO4210-2:2015一致;

——刪除了試驗方法(見2005年版的第22、23、24、25、26、27、28、29、30、31章),與新

版ISO4210-2:2015一致。在征求社會意見反饋表中,針對附錄A提出將“b)…的交點”

更改為“b)…的伸距”,經討論,不采納,不存在“伸距”意思,對圖A.1的誤解;

——刪除了腳閘線性試驗中取得最佳直線和±20%極限線的最小平方的說明(見2005年版的附

錄A),與新版ISO4210-2:2015一致。

本標準修改采用ISO4210-2:2015《自行車兩輪自行車安全要求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用

自行車、青少年自行車、山地自行車與競賽自行車的要求》。

本標準與ISO4210-2:2015相比在結構上基本一致,由范圍、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

要求、制造商說明書、標記六個部分組成。僅做了下述局部結構調整:

——第4章的4.9.3、4.9.4.1、4.9.4.2、4.9.5、4.9.6.1、4.9.6.2、4.9.7、4.9.8.1和4.9.8.2

分別對應ISO4210-2:2015中的第4章的4.9.3.1、4.9.3.2、4.9.8.2、4.9.4、4.9.5.1、4.9.5.2、

4.9.6、4.9.7.1和4.9.7.2,刪除了ISO4210-2:2015中4.9.8.1。

本標準與ISO4210-2:2015的技術差異及其原因如下:

——關于范圍,明確了本部分適用于作為城市自行車的一種型式共享自行車,以適應對共享自

行車產品的質量管理(見第1章);

——更改了“毒物”為“有害物資”的要求,明確了有害物質涉及的部件和所應用的標準,便

8

于企業(yè)理解和檢驗機構測試(見4.1);

——更改了螺栓的可靠性要求,刪除了鞍座安裝螺絲的防松要求,避免過度要求(見4.3.1);

——在“最小斷裂力矩”中,將螺栓最小斷裂力矩小于制造商推薦的鎖緊力矩的“50%”更改

為“20%”,增加了“注”,以避免螺栓強度過剩,過度要求;(見4.3.2);

——增加了石棉測試方法所用標準,以統(tǒng)一石棉測試方法(見4.6.1);

——在“閘把位置”中,將前后制動器的閘把位置“按銷售地所在國家的法規(guī)等”更改為“左

側閘把操縱后制動器,右側閘把操縱前制動器”,以符合我國騎行者使用習慣(見4.6.2.1);

——更改了車閘耐熱試驗,增加了車閘耐熱試驗后“冷卻至室溫”的要求,以符合實際使用狀

況(見4.6.9.2);

——增加了把橫管對把立管固定強度試驗的“注”,因把橫管和把立管固定強度低于疲勞試驗固

定要求,注明該要求不適用賽車和下垂式車把的自行車(見4.7.6.4);

——增加了車架和前叉組合件振動的要求,對某些特殊車型,例如折疊自行車,有較好的車輛

強度驗證效果(見4.8.7);

——更改了車輪/輪胎組合件間隙要求中輪胎與前泥板之間的間隙為輪胎與泥板之間的間隙要

求,包括后泥板,以消除后泥板阻礙車輪轉動的可能(見4.10.2);

——更改了車輪快卸機構操作特性要求,增加了車輪快卸限位要求,以防止快卸扳手干涉盤閘

的閘盤轉動[見4.10.5h)];

——更改了輪輞、外胎和內胎的通則,增加了充氣輪胎的要求,以明確充氣輪胎與免充氣輪胎

適用的條款(見4.11.1);

——更改了條款題目,由“輪胎與輪輞組合過壓試驗”替代“輪胎與輪輞配合性”;更改了輪胎

與輪輞組合過壓試驗的壓力值及保持時間,將輪胎充氣過壓“110%”更改為“135%”,保

持時間“5min”更改為“60min”,以期更加符合實際使用和安全。同時,更改了“注”,

將條款中輪胎應符合的標準和輪輞應符合的標準更改到“注”,使標準能適用于輪胎與輪輞

產品的變化(見4.11.3);

——增加了免充氣輪胎的要求,以適用社會共享單車實際使用的需要(見4.11.7);

——更改了腳蹬沖擊試驗要求,增加了腳蹬沖擊試驗時對腳蹬保持系統(tǒng)的豁免條款(見4.13.4);

增加了“注”,明確腳蹬反射片不作為腳蹬體的一部分,以更符合實際使用(見4.13.4、

4.13.5);

——更改了鏈條與驅動皮帶保護裝置的要求,增加了由“前撥鏈器”組成的防護裝置的要求,

以滿足與前撥鏈導板一體的這種特殊類型保護裝置(見4.15.3);

——更改了帶前撥鏈導板的鏈罩示意圖,以符合文字描述和防止誤判(見圖9);

——在“鞍管插入深度標記或有效擋塊”中,增加了使用“鞍管襯套”的要求,以防止鞍管配

合長度不足;增加了鞍管“最大插入深度標記”的要求,以避免特殊類型的自行車鞍管插

入過深觸碰地面,影響騎行安全(見4.16.2);

9

——更改了鞍管疲勞試驗要求,增加了升降鞍管和減震升降鞍管的要求,以確保升降鞍管和減

震升降鞍管的使用安全(見4.16.6);

——在“照明系統(tǒng)和反射器”的“通則”中,將“應安裝”更改為“應有”;增加了應有“腳蹬

反射器”,便于讀者理解;增加了“也可加裝照明系統(tǒng)”,將照明系統(tǒng)作為可選件,符合我

國交通法規(guī);將“應按照產品銷售所在國家的法規(guī)”更改為“應符合GB/T31887.3”的要

求,便于執(zhí)行國家標準;在“照明系統(tǒng)”中,將“照明系統(tǒng)由一個前燈和一個后燈組成”

更改為“照明系統(tǒng)由一個前燈和/或一個后燈組成,其應符合GB/T31887.1”的要求,以

適應我國自行車實際使用現(xiàn)狀;在“反射器”的“通則”中,增加了“前后反射器和側反

射器的安裝位置”的要求,便于正確安裝反射器和騎行安全;在“后反射器”中,增加了

“安裝后燈與反射器類型”的要求,以保證反射器的使用安全;在“測反射器”中,增加

了測反射器“為廣角反射器”的要求,便于騎行安全;在“前反射器”中,增加了“安裝

前燈與反射器類型”的要求,以保證反射器的使用安全(見4.20);

——更改了鳴號裝置要求,增加了鳴號裝置使用車型的規(guī)定和鳴號裝置應滿足的標準,以保證

騎行安全(見4.21);

——更改了制造商說明書要求,在使用說明中增加了夜間騎行使用照明裝置的要求[見5k)];

——更改了標記的要求,增加了各種中車型的代號和圖標,便于消費者識別自行車不同類型(見

6.1、圖10)。

本標準進行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為與現(xiàn)有標準一致,將本文件名稱更改為《自行車安全要求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自行

車、青少年自行車、山地自行車與競賽自行車的要求》;

——為與我國自行車標準化一致,刪除了ISO4210-2:2015中資料性概述要素(包括封面、目

次、前言和引言);

——為說明本文件情況,與我國自行車標準化一致,增加了本標準的前言;

——為使語言簡潔,用“本文件”代替“ISO4210的這部分”;

——更改了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和參考文獻資料,使用了我國已經轉化的ISO標準;增加了引用標

準GB6675.1、GB6675.4、GB/T9749、GB/T22048、GB/T23263、GB/T31887.3、ISO6742-4、

ISO6742-5、ISO14878,以便于讀者理解;

——用小數(shù)點符號“.”代替逗號符號“,”。

(三)主要試驗(或驗證)情況分析

本標準的內容是采用ISO4210-2:2015國際標準的相關要求,新增加的要求條款所進行的試驗

或驗證情況分析見《自行車兩輪自行車安全要求第6部分:車架與前叉試驗方法》、《自行車兩

輪自行車安全要求第7部分:車輪與輪輞試驗方法》、《自行車兩輪自行車安全要求第8部分:

腳蹬與驅動系統(tǒng)試驗方法》、《自行車兩輪自行車安全要求第9部分:鞍座和鞍管試驗方法》標

準制定編制說明,具體見附件。

10

三、與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其他強制性標準是關系,配套推薦性標準的制定情況

強制性國家標準GB3565.2修訂與我國現(xiàn)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要求相適應。

本標準的強制性符合《標準化法》、《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符合國務院《深化標準化

工作改革方案》的要求;符合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的《強制性國家標準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

與“強制性標準嚴格限定在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和滿足社會經

濟管理基本要求之內”相一致。本標準格式編寫符合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

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要求。

強制性國家標準GB3565.2是我國自行車產品唯一的強制性國家標準,與其他產品的強制性國

家標準沒有關聯(lián)和關系。與GB3565.2配套的推薦性國家標準GB/T3565.1、GB/T3565.3、GB.T3565.4、

GB/T3565.5、GB/T3565.6、GB/T3565.7、GB/T3565.8、GB/T355.9,將與GB3565.2同步審查、

報批、發(fā)布和實施。

四、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其他國家或者地區(qū)有關法律和標準的對比情況

ISO4210《自行車兩輪自行車安全要求》是國際自行車安全要求的基礎標準,中國、歐盟、德

國、日本、美國、新西蘭等都有各自的自行車安全要求標準,有的等同ISO4210:1985,有的高于

ISO4210:1985。重新修訂頒布的ISO4210-2:2015已替代ISO4210:1985版本。歐盟原有的自

行車安全要求標準已作廢,新的安全標準等同采用ISO4210:2014國際標準。沒有自行車安全要求

標準的國家在自行車貿易中將按ISO4210-2:2015國際標準的要求進行驗貨。

我們起草的強制性國家標準《自行車安全要求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青少年自行車、

山地自行車和競賽自行車的要求》是在修改采用國際標準ISO4210-2:2015《自行車安全要求第2

部分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青少年自行車、山地自行車與競賽自行車的要求》的基礎上,結合我國

自行車行業(yè)和使用習慣以及在標準實踐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增加了部分要求條款。修訂后的GB

3565.2國家標準與國際、歐盟自行車標準水平同步,并在個別要求條款上高于國際標準。本標準水

平為國際同等水平。

五、重大分歧意見的處理過程、處理意見及其依據

本次標準修訂過程中,無重大分歧意見。

六、對強制性國家標準自發(fā)布日期至實施日期之間的過渡期的建議及理由,包括實施強制性國

家標準所需要的技術改造、成本投入、老舊產品退出市場時間等

強制性國家標準GB3565.2自發(fā)布日期至實施日期之間的過渡期建議用9個月,便于企業(yè)產品

更新調整有個過度期,檢測實驗室有標準學習、理解、測試設備準備和資質認證認可的過程。同時,

企業(yè)需要處理原標準產品的庫存,老產品退出市場需要9個月。

七、與實施強制性國家標準有關的政策措施,包括實施監(jiān)督管理部門以及對違反強制性國家標

準的行為進行處理的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依據等

強制性國家標準GB3565.2發(fā)布實施后,由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實施監(jiān)督管理。對違反執(zhí)行

國家標準GB3565.2的行為,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八條;《中華人民共

11

和國標準化法》第二十五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十三條、

第二十六條、第四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進行處理。

八、是否需要對外通報的建議及理由

本標準是修改采用ISO4210-2:2015的項目,有必要對外進行通報。

九、廢止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建議

本標準GB3565.2與國家推薦性標準GB/T3565.1、GB/T3565.3、GB/T3565.4、GB/T3565.5、

GB/T3565.6、GB/T3565.7、GB/T3565.8、GB/T3565.9同步實施后廢止現(xiàn)行強制性國家標準GB

3565:2005《自行車安全要求》。

十、涉及專利的有關說明

本標準是國際標準ISO4210-2:2015的轉換標準,為現(xiàn)行有效標準,已發(fā)布執(zhí)行了近6年,沒

有發(fā)現(xiàn)侵權和涉及專利問題。

我們在起草引用過程中尚未識別出有技術內容涉及到某中專利,沒有發(fā)現(xiàn)涉及侵權和知識產權

問題。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十一、強制性國家標準所涉及的產品、過程或者服務目錄

強制性國家標準GB3565.2所涉及的產品是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青少年自行車、山地自行車

與競賽自行車,包括折疊自行車和租賃自行車。

十二、其他應當予以說明的事項

無。

強制性國家標準《自行車安全要求》第2部分起草小組

二○二一年十一月

12

附件:

一、GB/T3565.6編制說明主要試驗情況說明部分

本標準制定內容主要是參照國際標準的相關要求,與原標準不同的情況驗證如下:

1、車架垂直疲勞次數(shù)

車架垂直疲勞次數(shù)提高1倍,國內自行車車架是否可以滿足此要求,兩家單位進行驗證。

1.1天津富士達驗證情況

用途車型材質樣品數(shù)試驗結果備注

100000合格

城市和旅行鉆石型Fe1

用自行車鉆石型Al1100000合格

鉆石型Fe1100000合格

山地自行車

鉆石型Al1100000合格

鉆石型Fe1100000合格

競賽自行車

鉆石型Al1100000合格

1.2昆山產品安全檢驗所驗證情況

用途車型材質樣品數(shù)量試驗結果備注

15萬次OK

城市和旅行用鉆石型Fe2

自行車全避震Al215萬次OK

鉆石型Al1815萬次OK

非鉆石型1件15萬次,中管開裂

山地自行車Al4

全避震Al215萬次OK

EPAC電動自行非鉆石型Al83件(同批次),分別68300、62800、43200EN15194:

次中管開裂,其余5件15萬次OK

車2017標準

注:統(tǒng)計近3個月車架數(shù)據,廠商為天津、常州、金華某企業(yè)。

由上述,車架垂直疲勞試驗次數(shù)提高后,國內車架基本可以滿足。

2、車架前叉組合件振動

2.1此項目增加必要性說明

對折疊車,市場多由發(fā)生斷裂的異常,但是ISO的腳蹬力疲勞、水平疲勞和垂直疲勞均不能很好

重現(xiàn)市場斷裂的情況。昆山產品安全檢驗所調查某企業(yè)折疊車失效和試驗驗證如下:

表1對某企業(yè)折疊車架試驗驗證情況

市場發(fā)生的情況說明ISO車架疲勞試驗情況QB1880車架振動試驗情況

該款折疊車,投放市場2年后市場車架腳蹬力疲勞61200次,車架斷裂,斷1)車架振動22000次后,折疊盒處

發(fā)生斷裂近2000起,斷裂點在折疊裂點在中接頭和上管焊接處,見圖6。車斷裂,見圖7。

盒位置,見下圖5.架水平疲勞10萬次合格。車架垂直疲勞2)車架振動8600次后,折疊盒處

10萬次合格。斷裂,見圖8.

13

圖5某公司折疊車市場斷裂情況

圖6ISO車架疲勞斷裂情況

圖7車架振動斷裂情況圖8車架振動斷裂情況

由上述可見,車架振動試驗可以很好重現(xiàn)折疊車市場不良情況。

此外,根據大行科技提供的說明,對該公司生產的兩款折疊車驗證結果表明:ISO車架腳蹬力、

車架水平、車架垂直都合格的折疊車架,振動試驗均發(fā)生了斷裂現(xiàn)象。他們認為,車架振動試驗對

折疊車非常敏感。故,本部分保留了車架振動試驗項目。

2.2車架振動試驗條件的說明

根據天津富士達驗證,目前車架振動試驗條件還是沿用QB1880-2008比較適合。

14

二、GB/T3565.7編制說明主要試驗情況說明

免充氣輪胎市場多次發(fā)生脫圈的現(xiàn)象,見圖1。但一直沒有很好的方法再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ISO

4210:2015不涉及免充氣輪胎,很多企業(yè)參考CPSC車輪/輪胎組合件配合要求。小組成員對目前常

用的免充氣輪胎(包括市場有問題的)按照該方法進行測試,見圖2,發(fā)現(xiàn)均能符合要求,檢測不

出不良來。

圖1市場上免充氣輪胎脫圈圖2團體標準試驗方法

小組人員在做制動性能時,發(fā)現(xiàn)經過制動性能后,有的免充氣輪胎同輪圈有相對轉動的現(xiàn)象,

也有部分互聯(lián)網租賃自行車企業(yè)要求按照這個方法來檢測輪胎/輪圈的配合性能。但有小組成員對此

提出異議,認為即使輪胎有相對轉動,也不能說明輪胎會脫離輪圈。

在分析輪胎/輪圈組合件受力試驗后,小組認為:輪組在地面傾斜時,車輪施加垂直向下載荷時,

就像騎行者傾斜或轉彎騎行時,輪胎和輪圈最容易脫圈。為此,設計傾斜45對輪轂中心施加載荷進

行脫圈的試驗方法。見圖3。為了增加脫圈的效果,考慮到室外環(huán)境高溫時,配合性更苛刻,該標

準設計了在高溫后進行脫圈的要求。該試驗方法,可以有效監(jiān)測出脫圈不良。見圖4

圖3傾斜脫圈的試驗方法圖4脫圈測試效果

故本標準提出免充氣輪胎脫圈試驗的新方法可以有效檢測出輪圈和輪胎配合不良。

15

三、ISO4210-8腳蹬靜負荷測試項目分析

腳蹬靜負荷測試

將腳蹬軸以水平位置旋緊在一個剛性支承上,如圖1所示,在腳蹬中心施加一個垂直向下的力

1500N,保持該力1min。如圖1所示。卸下此力后,檢查腳蹬部件和腳蹬軸。

圖1腳蹬/腳蹬軸部件靜負荷測試

現(xiàn)行標準的腳蹬靜負荷測試,只針對騎行者在騎行中腳的蹬踏力始終在腳蹬的中心位置。以飛

敏的806腳蹬為例,按標準測試,靜負荷實測數(shù)值為1627N(注:耐磨測試和沖擊測試均合格),保

持1min,如圖2所示。一般腳蹬的靜負荷都能滿足現(xiàn)行標準要求。

圖2按標準測試腳蹬靜負荷

而在實際自行車騎行過程中,有的騎行者盡管腳是放在腳蹬中間,但卻在用腳的外側施力踩踏

騎行?;?,有的騎行者在使用非卡式腳蹬騎行時,往往會出現(xiàn)將腳放在腳蹬的末端施力踩踏騎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