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武漢市重點中學5G聯(lián)合體期中考試高二語文試卷考試時間:2024年11月7日試卷滿分:150分★??荚図樌镒⒁馐马棧?.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中華傳統(tǒng)美德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也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當前,認真踐行中華傳統(tǒng)美德,深入挖掘和闡發(fā)其中的思想道德資源,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是我們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應當努力做好的一件大事。這里談談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為而不爭”的思想。為而不爭,是蘊含于中華傳統(tǒng)美德之中的可貴思想,若究其淵源,這一思想可以追溯至《老子》?!独献印纷詈笠徽抡f:“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边@里說的“不爭”,以“為”作前提。為而不爭,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所謂的“為”是“為人”“與人”,即有利他人、給予他人;第二層則是該書二十二章所言四個“不自”,即“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也就是說,人生在世,既要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要做好自己,不要因“爭”損害了自己的人格、品性等,這才叫做“為而不爭”??鬃右仓鲝垺熬訜o所爭”,只是講法略異于老子,說的是“矜而不爭”,也就是說,不爭的前提是“矜”。同一個“矜”字,老子作“夸飾、尊大”用,主張“不自矜”,孔子則作“莊敬持己”用,雖講法各異,但皆從嚴格律己出發(fā)。唯其如此,也就有了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正是弘揚先賢思想,孟子才會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惫磐駚?,為而不爭的思想若春雨潤物,融入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滋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先人。然而近些年來,這樣的思想被一些人漸漸淡忘了,許多人對無序競爭、損人利己之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更有甚者,為了謀求一己私利,竟然踐踏道德底線,損害國家、民族利益,弄虛作假,傷天害理,長此以往,勢必導致民族道德素質下降。凝聚人心、扶正風氣,這是中國學人數(shù)千年一以貫之的社會責任意識。北宋張載執(zhí)著追求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早成曠世箴言,不脛而走。清代學者顧炎武著《日知錄》,用整整一卷篇幅集中探討歷代社會的人心風俗問題,發(fā)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的吶喊。近世學人據(jù)以歸納,遂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時代強音融入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tǒng)之中。見賢思齊,亡羊補牢,當前學人似有必要多講講“為而不爭”的道理,多談談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的可貴思想。只要我們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經過較長一段時期努力,定然能使中華傳統(tǒng)美德深入人心。(摘編自陳祖武《談談“循序漸進”與“為而不爭”》,有刪改)材料二:大千世界,熙熙攘攘,爭或不爭,都是自己的選擇。爭,既要念著自己,還要防著別人,必然摻雜許多不必要的情緒,心就安不下來。不爭,如果是徹底不作為,那么心安就沒有了支柱,即便暫時心安,也無法長久。那么,該怎樣“不爭”呢?古人說“為而不爭”,意指處世之道是站在更高的層面,凡事可為,而不去爭。我的理解就是不管別人是否要和你爭,把你當對手,你自己都先放下,不把別人當對手,而是沉浸、專注于自己的事業(yè),按照做人做事的內在規(guī)律去辦,不求誰來認可,但求盡心盡力。在放下內心紛擾、屏蔽外界負面影響、保持內心平靜的同時,要把應該做的事做好,成功了自然高興,不成功也不必太沮喪,相信自己,相信堅持,這樣心就安穩(wěn)許多。所以,“不爭”不是“躺平”放任,而是指為而不爭,自己要有所作為。如果把“不爭”視作隨波逐流或放棄,做事的標準降了,干勁減了,精氣神沒了,甚至把“不爭”作為偷懶和放縱的理由,都是對“不爭”的錯誤理解。不爭,是不刻意地跟別人爭,但不是不跟自己比。楊絳先生曾說“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頗有同感。對別人的爭,我們不必在意,做人做事保持非功利心,但要有自我認定,要有內在的價值追求。與其與他人爭,攪得心煩氣躁,不如做好自己,不斷進步。如果想做到為而不爭,那么不妨下決心遠離一些熱鬧的消遣,保持一些對應酬的疏離,讓自己擁有更多獨處的時間,提升自我。如此,心會獲得安定和自在,讀書、學習、工作、生活會更舒心和踏實,幸福指數(shù)自然也會上升。為而不爭還可以起到“過濾”的作用,把盯住自己的對手剔除,把真心幫助自己的朋友和伙伴留下來。如此,靜下心來,可以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點實事。在喧囂里,為而不爭尤為難得,它是寬容處世的姿態(tài),是良好修養(yǎng)和人生智慧;“為”是超越過去的自己,只要盡全力努力過,即使沒有成功,也沒有遺憾。(摘自陳啟銀《為而不爭心自安》)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源于蘊含著豐富思想道德資源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B.《老子》最后一章提及“為而不爭”,孔子主張“君子無所爭”,這里說的“不爭”,前提條件相同。C.不管別人是否要和自己爭,一個人只要自己先放下,不把別人當對手,就會得到安穩(wěn)的人生。D.為而不爭,可以擁有更多獨處的時間,可以提高幸福指數(shù),也可以尋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奮斗。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從當前不良社會風氣寫起,在指出危害的基礎上,闡釋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的“為而不爭”思想。B.材料一運用張載、顧炎武等古代學人的事例,證明中國學人一直將“為而不爭”作為自己的理想追求和社會責任。C.材料二第二段從正、反兩個方面,對“為而不爭”進行了多角度解讀,使其內涵更加豐富,有助于讀者深入理解。D.對“為而不爭”的理解,材料一側重分析《老子》書中的思想,材料二則側重談作者的主觀解讀。3.下列不符合材料一中“為而不爭”思想的一項是()(3分)A.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清·車萬育《增廣賢文》)B.不與人爭得失,唯求己有才能。(某網友)C.勇者無懼,我們應該有一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某網友)D.水利萬物而不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道德經》)4.材料一和材料二對“為而不爭”內涵的具體闡釋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老子的籍貫歷來爭議頗多,尤以安徽省渦陽縣和河南省鹿邑縣爭議較大。2022年1月1日,河南省鹽洛高速鹿邑收費站更名為“老子故里”站,引發(fā)兩地網友新一輪“名人故里”之爭。請結合材料,給兩地網友寫一段話勸說其停止爭論。不寫稱呼。(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題。貼福字(節(jié)選)何存中聞路知道“師娘”將大門虛掩著,是盼望對門人家能回來過年。如果將大門關緊了,人家回來過年的話,她忙手里的活兒去了,有可能聽不見。聞路看著她魂不守舍的樣子,就有點兒同情她。聞路就開始虛構。虛構什么呢?虛構門外電梯的門開了,有人上到了二十八樓,有開鎖的聲音。這時候“師娘”必定聞聲趕出去,必定笑臉相迎,像見了親人,同他們打招呼,說:“你們回來了?”對門的男人必定回答:“回來了?!薄皫熌铩本蜁枺骸澳銈兪菑哪睦镖s回來的?”對門的男人必定會告訴“師娘”,是從哪里趕回來的。那做娘的就會讓她家孩子喊奶奶。于是那孩子就連聲地叫:“奶奶!奶奶!”“師娘”必定眉開眼笑,聲叫聲應。這時候師娘必定打開包,將帶回的禮物分一份給“師娘”。“師娘”必定說:“一年到頭,你們打工辛苦了。先到我屋里坐會兒,喝點兒茶。我燒的有。”這時候那男的見聞路家貼了春聯(lián),就不好意思進門,會說:“奶奶,不打攪您家了?!薄皫熌铩睍f:“不礙事,明天才是年哩?!迸木蜁l(fā)現(xiàn)她家的大門上貼的那福字,問:“奶奶,是您貼的嗎?”“師娘”會說:“是的呀!是我叫爺爺寫的,我貼的。過年了,給你家送個祝福!”那男的和女的就會感動,說:“謝謝,你們費心了。我們朝回趕,沒有準備對聯(lián)哩?!薄皫熌铩睍f:“還來得及。我家先生有紅紙和筆墨,叫他給你家寫一副?!比绻沁@樣的話,聞路肯定不會推辭,重開筆墨裁紅紙,給他們寫一副。搞寫作的聞路就這樣構思著情節(jié)。天色漸漸晚了,街上車聲靜了下來,就是聽不到門外有人聲。對門人家的兒子,是聞路和“師娘”坐下來,準備聚精會神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時,乘電梯上來的。就聽見有人敲門。敲門聲很輕,是用屈著的手指敲的。開始是一聲,咚。隔一會兒是兩聲,咚咚“師娘”聽到了。趕緊站起來跑去將門打開。只見門外站著一個小伙子,二十來歲的樣子,身上穿著的皮夾克是黑的,脖子上圍著的圍巾是白的,鼻梁上架的一副眼鏡是金邊的。一看就不是窮人??茨羌軇?,“師娘”的熱情就減了。那小伙子并不進屋,就站在門外邊。那小伙子說:“不好意思,打擾你們了?!薄皫熌铩眴枺骸澳闶钦l?”那小伙子說:“我是對門人家的兒子。”“師娘”問:“??!有什么事?”那小伙子說:“我想問一下,門上的那個字是不是你們貼的?”“師娘”說:“是的呀!我看你家沒回來過年,叫我家先生寫的,我貼的?!蹦切』镒诱f:“什么意思?”“師娘”說:“給你家送個祝福呀!”小伙子說:“你不知道那不是你家的門嗎?”“師娘”說:“我知道是你家的門。我?guī)湍慵屹N的呀!”那小伙子說:“我們委托您了嗎?”“師娘”說:“沒有?!蹦切』镒有α?,說:“既然沒有委托,那你們?yōu)槭裁匆@樣做?”“師娘”啞口無言。聞路知道這時候需要他出面了,就站起來走到門邊,說:“對不起小伙子!我們是好心?!毙』镒訂枺骸斑@樣做有意思嗎?”聞路說:“你覺得不合適就揭下來?!毙』镒诱f:“你知道不知道,這做法在西方是侵犯人權的。”聞路問:“你是留學海外的嗎?”那小伙子說:“我可以不回答嗎?”聞路說:“你是中國人嗎?”那小伙子說:“你有必要這樣問嗎?”這就把聞路氣得不行。聞路說:“如果你是中國人,難道忘記了中國的傳統(tǒng)?你恐怕是自費留學的?!蹦切』镒诱f:這個可以回答您,并不是像您所說的那樣。聞路說:“外國的月亮是不是比中國的圓?”那小伙子問:“什么意思?”聞路說:“這也不懂嗎?數(shù)典忘祖?!蹦切』镒诱f:“用不著您來教育我,這方面我比您懂得多,本來沒有多大的事,但我是研究比較文學的,這涉及接受美學的問題。在沒有得到主人授權的情況下,你們這樣做,你們覺得愉悅,我覺得不舒服。告訴你們,這樣做是過度關懷?!甭劼氛f:“已然貼了,你說怎么辦?”那小伙子說:“誰貼的,誰對此事負責?!甭劼氛f:“我叫她揭下來好嗎?”那小伙子說:“剛才我與我爸爸打電話溝通了,他說可以?!甭劼穯枺耗惆职质钦l?那小伙子說:“好奇心不要太強了!對不起,沒有必要告訴您!”聞路沒想到如今的古城,竟有這樣的人家。于是“師娘”就走到對門,將那個“?!弊纸伊讼聛?,拿回屋里,揉成團丟在垃圾桶里,砰的一聲,把門關上了?!皫熌铩蔽貌恍?,說:“真是的,說什么西方,西方有什么了不起的?真不是個東西,好心當成了驢肝肺?!甭劼氛f:“怎么樣,叫你不要多管閑事吧?”“師娘”一臉的無辜,問聞路:“你說我錯在哪里?”聞路問:“那你說他又錯在哪里?”“師娘”就望著聞路,默默無言?!皫熌铩币詾槟羌乙N春聯(lián)的,沒想到大年初一開門時,發(fā)現(xiàn)那家大門上并沒有貼,說明他家并不在這里過年。那小伙子是奉令來巡視“領地”的。至于他家在什么地方過的年,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無從知曉?!皫熌铩贝蜷_門后,一如既往,拿拖把出來,將門外的過道,一點兒邊角都不留地拖得-干二凈,照得見人的影子。聞路就笑“師娘”:“叫你不要過度關懷,他家的門口,你管什么?”“師娘”說:“你算說得輕巧,難道拖半邊留半邊,那是人做的事嗎?”這時候兒子和媳婦帶著孫子、女兒和女婿帶著外孫女來拜年,喜氣洋洋,那是闔家的歡樂?!皫熌铩钡淖煨Φ煤喜粩n,從廚房到客廳,進進出出,做吃的、開喝的。一家人圍著桌子坐,舉杯祝福老爸老媽,新年快樂,健康長壽,心情愉快!“師娘”聽在耳里,喜在心頭,笑在臉上,哈哈聲連天,像陽臺上的迎春花兒。旭日東升,霞光萬道。風中花香,歲月靜好。(選自《人民文學》2022第10期)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貼福字一事,“師娘”與小伙子產生矛盾的根源就是中西方傳統(tǒng)文化的差異。B.小伙子受西方思想影響,對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全然不知,甚至他的父輩也是如此。C.“師娘”幫對門貼福字,拖門外過道,可見她是個熱心腸,但可能熱心到叫人不舒服。D.丈夫聞路,嘴上埋怨“師娘”多管閑事過度關懷,卻并未阻止,說明他理解妻子。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聞路虛構對門人回來時的場景,與小伙子回來時的場景形成強烈反差,就是為了制造情節(jié)波瀾。B.小伙子與師娘、聞路的對話中,多用疑問和反問句,充溢著冷冰冰、硬邦邦的情感色彩。C.兒女拜年與聞路虛構都用場面描寫,展現(xiàn)傳統(tǒng)春節(jié)的喜慶氣氛,前者用白描,后者用細節(jié)描寫。D.作者用三個判斷句強調小伙子皮夾克、圍巾、眼鏡邊色彩分明,凸顯其家境、氣質不凡。8.有人說,這篇小說結尾四句話可以刪去,不影響故事的完整性,你是否同意?請談談理由。(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某網站專欄就“師娘”給對門貼福字引發(fā)矛盾一事發(fā)起討論,邀請你參加,請你列寫發(fā)言提綱,要求觀點明確,理由充分。(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德宗建中元年春正月,始用楊炎議,命黜陟使與觀察使刺史約百姓丁產定等級作兩稅法。比來新舊征科色目,一切罷之;二稅外輒率一錢者,以枉法論。貞元三年,時關東防秋兵大集,國用不充。李泌奏:“自變兩稅法以來,藩鎮(zhèn)州縣多違法聚斂。繼以朱泚之亂,爭榷率、征罰以為軍資,點募自防。既平,自懼違法,匿不敢言。請遣使以詔旨赦其罪,但令革正,自非于法應留使、留州之外,悉輸京師。其官典逋負,可征者征之,難征者釋之,以示寬大。敢有隱沒者,重設告賞之科而罪之?!鄙舷苍唬骸扒洳呱蹰L,然立法太寬,恐所得無幾?!睂υ唬骸捌澥鲁脊淌焖贾瑢拕t獲多而速,急則獲少而遲。蓋以寬則人喜于免罪而樂輸,急則競為蔽匿,非推鞫不能得其實,財不足濟今日之急,而皆入于奸吏矣。”上曰:“善!”以度支員外郎元友直為河南江淮南句勘兩稅錢帛使。四年春正月庚戌朔,赦天下,詔兩稅等第,自今三年一定。二月,元友直運淮南錢帛二十萬至長安,李泌悉輸之大盈庫。然上猶數(shù)有宣索,仍敕諸道勿令宰相知。泌聞之,惆悵而不敢言。臣光曰:王者以天下為家,天下之財皆其有也。阜天下之財以養(yǎng)天下之民,已必豫焉;或乃更為私藏,此匹夫之鄙志也。古人有言曰:“貧不學儉?!狈蚨嘭斦?,奢欲之所自來也。李泌欲弭德宗之欲而豐其私財,財豐則欲滋矣。財不稱欲,能無求乎?是猶啟其門而禁其出也。雖德宗之多僻,亦泌所以相之者非其道故也。(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兩稅之弊》)初,德宗居奉天,儲畜空窘,嘗遺卒視賊,以苦寒乞襦绔,帝不能致,剔親王帶金而鬻之。朱泚既平,于是帝屬意聚斂,常賦之外,進奉不息。當是時,戶部錢物,所在州府及巡院皆得擅留,或矯密旨加斂謫官吏,刻祿稟,增稅通津、死人及蔬果。凡代易進奉,取于稅入,十獻二、三,無敢間者。(節(jié)選自《新唐書·志四十二食貨二》)10.材料一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命A黜陟B使與觀察C使D刺史約百姓E丁產F定等級G作兩稅法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德宗,是唐朝第十位皇帝李適的廟號,廟號最初始于商代,但直到隋朝以后,才會給每個皇帝都上廟號。B.宰相,是對中國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或俗稱,并非具體的官名。C.“道”指學問,和《論語十二章》中“就有道而正焉。”中的“道”詞義相同。D.“常賦”指固定的賦稅,但在德宗時期,常賦之外的各種額外賦稅很多。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李泌認為自從實行楊炎所提議的兩稅法以來,藩鎮(zhèn)和州縣多有違背規(guī)定聚斂錢財?shù)淖龇?,朱泚之亂加劇了這些做法,朝廷要給出應對策略。B.在討論國家用度不足的問題時,唐德宗認為李泌采用的辦法過于寬大,李泌認為如果實行嚴厲的辦法,檢舉揭發(fā)需要時間,不能接濟急需。C.唐德宗在收取淮南二十萬錢帛后,還瞞著宰相李泌多次向地方搜刮錢財;司馬光認為,這種變天下財富為自己私藏的行為,是淺薄鄙俗的。D.德宗曾經因為儲蓄不足非常困窘,這可能是他超額聚斂搜刮的原因。但也因為如此,官員也橫征暴斂,導致天下吏治大壞。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其官典逋負,可征者征之,難征者釋之,以示寬大。(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泌欲弭德宗之欲而豐其私財,財豐則欲滋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中史學家司馬光的評論“是猶啟其門而禁其出也”,說的是什么道理?他這樣說的目的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唐詩完成15-16題。夢微之①白居易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wèi)韓郎相次去②,夜臺茫昧得知不?[注]①微之:唐朝詩人元?。?79-831),字微之,與白居易(字樂天)同科及第,并結為終生詩友。這首詩是白居易在元稹離世九年后所做的。②阿衛(wèi):微之的小兒子。韓郎:微之的愛婿。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樂天回憶與微之當年在長安夜間攜手同游,可是夢總有醒來的時候!淚水打濕了樂天的絹帕,老淚縱橫也無心擦拭了。B.頜聯(lián)對仗工整,“三度病”突出自己在漳浦生病之多,而樂天的生老病死,已經沒有了元稹的參與,這是一種莫大的悲哀。C.尾聯(lián)提到兩位晚輩相繼離世,由此感慨人事無常,生命短暫,表現(xiàn)出詩人內心莫大的荒涼,以問句結情意味深長。D.全詩用夢中相會之愉悅和醒來之痛苦相對比,更突出了對故人的思念之切和對自己現(xiàn)實不幸的感傷和惆悵。16.同樣是寫夢悼亡,本詩和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夢境的內容以及因夢而起的情感有何異同,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你寬容一點,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一片海闊天空”,這句話讓我們聯(lián)想起孔子在《論語》十二章中闡釋“恕”這種儒家思想時所說的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眱删?,運用“魚雁傳書”的典故,含蓄地表達了書信不能傳達,暗含相思之苦。(3)《大學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論身份高低,都應將加強個人品性修養(yǎng)作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應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曾點言志,沒有說治國平天下的想法,卻只提沐浴、吹風、歌詠,似有胸無大志[甲]之嫌,而孔子居然還對他的話表示贊許,這就很耐人尋味了。而孟子也說過“窮則獨善其身”,可見在早期的孔孟思想中已經包含了一些道家的心理。那么可以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儒中有道,道中也必有儒,儒道互補并非中國文化兩千多年來發(fā)展的結果,而是人性使然。因此儒道兩家在作為學術流派產生之始,甚至①,就已經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帶著這個假設,我們再來看老子,也就能理解他說的“治國愛民”這些話了。而莊子雖然總是批評儒家,但也同意“德無不容,仁也;道無不理,義也?!盵乙]如果老莊真如他們所說的完全棄塵絕世,就應該像《論語》里提到的幾位隱士——接輿、長沮、桀溺等——[丙]連姓名都不留,更不用談著書立說、設帳授徒了??梢娎锨f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在社會責任感這一方面,他們②。同源異流是儒道互補的根本特征,只不過孔孟關注的是人的社會性和文明秩序的發(fā)展,老莊關懷的是人類生命與心性的和諧與自然。他們都重視人性和社會問題,只是朝著不同的學術方向發(fā)展。但無論二者的差異多么大,卻能彼此依存,形成互補,兩千多年來不但發(fā)展為中國文化的基調,反而[丁]已然內化成中國人獨有的人格特征。18.下列對原文甲、乙、丙、丁四處相關內容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甲]處“胸無大志”的使用欠妥,這里不應該評價曾點“心中沒有遠大的志向”,改為“不學無術”更合文意。B.[乙]處標點使用錯誤,此處屬句中的引用,句號應放在引號的外面。C.[丙]處的破折號使用正確,兩個破折號標示插入解釋說明,其作用和括號的作用類似。D.[丁]處的“反而”應該改為“而且”,與前面的“不但”相對應。19.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反證法是一種常用的論證方法:首先做出某個假設,然后推出其與定理、事理或已知條件矛盾,從而證明假設不成立,以此得出與假設相反的結論。試分析第二段所用的反證法的推理思路。(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句話是“儒道互補”的很好詮釋。①儒家士人以積極入世的精神力圖治國安邦,有所作為,②為了彰顯道統(tǒng)的尊嚴和崇高而對自我修養(yǎng)指出了極高的要求,③但世事常不如意,面對“有為”無望的情況下只能“無為”而治。道家的“無為”從根本上來說不完全是消極避世的??傮w來說,老子的“無為”是遵循“道”的規(guī)律,順應自然,根本的目的是“有為”,以退為進,以柔克剛。相比而言,莊子的“無為”則帶有更多消極避世的色彩。長期以來,道家的“無為”思想對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精神人格、身份認同有著深刻長遠的影響。從積極方面說,“無為”的思想使傳統(tǒng)士人在仕途不順之時能夠以退為進,①,不急不躁,不氣不餒,以辯證的態(tài)度和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逆境和挫折。但道家的“無為”帶來的消極影響也不容小覷,易使中國知識分子走向②和陽奉陰違,中國歷史上不乏這樣的典型人物。他們有的心口不一,一邊高唱超塵脫俗,以老莊自飾,一邊忙著攀龍附鳳、升官發(fā)財;有的③,故作清高,一邊假裝歸隱,不理俗務,一邊走終南捷徑,時刻準備投懷送抱。21.文中畫框部分有兩處語病,請標明序號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6分)序號: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號: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有人說,一切的現(xiàn)在都孕育著未來,未來的一切都生長于現(xiàn)在。有人說,唯有放下過去,才能更好地開創(chuàng)未來。對此,你怎么看?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武漢市重點中學5G聯(lián)合體期中考試高二語文試卷參考答案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1.(D)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窘馕觥緼.“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偷換概念,材料一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可見“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指的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而不是“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B.“前提條件相同”錯。材料一中老子的“不爭”“以‘為’作前提”;孔子的“不爭”“前提是‘矜’”,可見二者前提條件不同。C.“一個人只要自己先放下,不把別人當對手,就會得到安穩(wěn)的人生”斷章取義。材料二是“我的理解就是不管別人是否要和你爭,把你當對手,你自己都先放下,不把別人當對手,而是沉浸、專注于自己的事業(yè),按照做人做事的內在規(guī)律去辦,不求誰來認可,但求盡心盡力。在放下內心紛擾、屏蔽外界負面影響、保持內心平靜的同時,要把應該做的事做好,成功了自然高興,不成功也不必太沮喪,相信自己,相信堅持,這樣心就安穩(wěn)許多”,可見要想“安穩(wěn)”,除了“自己先放下,不把別人當對手”之外,還有“沉浸、專注于自己的事業(yè),按照做人做事的內在規(guī)律去辦……”等其他條件。選項表述不全面。故選D。2.(D)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解析】A.“從當前不良社會風氣寫起”錯,材料一首先明確話題是談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為而不爭”的思想,然后分析了“為而不爭”思想的淵源,再指出當前社會不良風氣,因此不是從當前不良社會風氣寫起的。B.“一直將‘為而不爭’作為自己的理想追求和社會責任”偷換概念,原文是“凝聚人心、扶正風氣,這是中國學人數(shù)千年一以貫之的社會責任意識”,選項將“凝聚人心、扶正風氣”換成了“為而不爭”。C.“正、反兩個方面”錯,材料二第二段“古人說‘為而不爭’,意指處世之道是站在更高的層面,凡事可為,而不去爭。我的理解就是……”是在古人“為而不爭”的基礎上談了自己的理解,二者沒有形成對比。故選D。3.(C)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窘馕觥坷献拥摹盀槎粻帯庇袃蓪雍x:第一層即有利他人、給予他人;第二層即人生在世,既要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要做好自己,不要因“爭”損害了自己的人格、品性等??鬃拥摹盀槎粻帯币馑际蔷訜o所爭,強調莊敬持己。A.意思是自身要多做義舉,做好當下。符合“為而不爭”思想。B.意思是不和他人去爭名利上的得與失,只求自己能夠具有智慧與才干。符合“為而不爭”思想。C.強調勇敢、創(chuàng)新與突破。與“為而不爭”無關。D.意思是水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正因為它不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符合“為而不爭”思想。故選C。4.【參考答案】同:兩則材料都認為“為”是“不爭”的前提;“為”均有嚴格律己之意,需要做好自己。異:材料一認為還有對別人有利的含義,材料二無此含義;在“做好自己”層面,材料二更強調做好自己的事,專注于自己的事業(yè)?!驹u分標準】4分(表述不準確可以扣1分;同異每點各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同:結合材料一“這里說的‘不爭’,以‘為’作前提”“雖講法各異,但皆從嚴格律己出發(fā)”,及材料二“‘不爭’不是‘躺平’放任,而是指為而不爭,自己要有所作為”“對別人的爭,我們不必在意,做人做事保持非功利心,但要有自我認定,要有內在的價值追求。與其與他人爭,攪得心煩氣躁,不如做好自己,不斷進步”可知,兩則材料都認為“為”是“不爭”的前提;“為”均有嚴格律己之意,需要做好自己。異:結合材料一“為而不爭,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所謂的‘為’是‘為人’‘與人’,即有利他人、給予他人……也就是說,人生在世,既要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要做好自己”可知,材料一認為還有對別人有利的含義;材料二無此含義;結合材料二“不把別人當對手,而是沉浸、專注于自己的事業(yè),按照做人做事的內在規(guī)律去辦,不求誰來認可,但求盡心盡力”可知,在“做好自己”層面,材料二更強調做好自己的事,專注于自己的事業(yè)。5.【參考答案】示例:既是老子鄉(xiāng)人,應懂“為而不爭”。老子故里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共同做好老子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工作,既利己,也利他利國。何樂而不為呢?【評分標準】6分(能結合文本具體內容4分,表達準確流程客觀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文中信息的能力。注意題干中是安徽和河南兩地“爭”老子的籍貫,要求考生“結合材料,給兩地網友寫一段話勸說其停止爭論。不寫稱呼”。“結合材料”就是利用材料一中老子的“為而不爭”的含義領會老子的思想,從而找到勸說雙方的著力點;“勸說其停止爭論”是目的;注意“不寫稱呼”的要求。兩地爭的是老子的籍貫,而材料一中老子卻恰恰主張“為而不爭”,既是老子鄉(xiāng)人,應懂“為而不爭”。老子的“為而不爭”中以“為”作前提,意思是“‘為’是‘為人’‘與人’,即有利他人、給予他人”“人生在世,既要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要做好自己,不要因‘爭’損害了自己的人格、品性等,這才叫做‘為而不爭’”。對于兩地來講,老子故里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共同做好老子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工作,既利己,也利他利國。何樂而不為呢?(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6.(B)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分析鑒賞作品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題要對文章的思路有準確地了解,看所考句段出現(xiàn)在文章的什么位置,從內容、結構、表達效果等幾個方面分析句段的作用。學生要針對選項中的每一句話,回到原文進行比對,排除錯誤的選項。“對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全然不知”錯誤,結合故事情節(jié),小伙子是中國人,也是研究比較文學的,即使不是在中國長大也不至于壓根不懂中國春節(jié)的文化傳統(tǒng),他的父輩更不至于如此。7.(A)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藝術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題,學生要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個詳細而全面的了解,還要準確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態(tài)度,了解文章的主旨,弄清文中的形象特征以及塑造形象的方法等,然后逐項分析選項所涉及到的文本內容和藝術手法,注意選項在表述時用到的關鍵詞語?!窘馕觥緼項“就是為了制造情節(jié)波瀾”有誤,作者通過聞路虛構的場景與對門小伙子回來時的真實場景對比,在情節(jié)上制造了波瀾,但這不是唯一作用,從主題上看,虛構場景完整展現(xiàn)了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鄰里之間的和諧親密的關系,在與小伙子回來后的真實場景的強烈對照中讓人思考其深層次的原因,從而深化主題?!熬褪菫榱恕毕拗剖М?。8.【參考答案】示例一:可以刪去。原因:①小說是以故事來承載作者的思想情感,結尾的四句話是以寫景抒情為主,刪掉也不影響故事的完整性;②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已經完成了人物塑造和主旨的表達,刪掉了結尾四句話也不影響人物塑造和主旨表達。示例二:不能刪去。原因:①結尾四句是對一家人團聚后環(huán)境的補寫,渲染了溫馨祥和美好的氛圍,屬于環(huán)境描寫,是小說的構成要素。②結尾四句句式整齊,意境美好,放在一家人春節(jié)歡聚的場景之后,給讀者一種身臨其境,意蘊悠長的感受,增強了藝術感染力。③凸顯主旨,彰顯了小說對傳統(tǒng)文化民俗的堅守,引發(fā)對于如何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考?!驹u分標準】4分(沒有標明可以刪去或不能刪去扣1分;原因每點各2分。)【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情節(jié)的作用。解答此題,學生審讀完題干后,首先要明確觀點的選擇,回答是同意小說結尾四句話是刪去還是不刪去。然后,再進行原因闡釋,結合情節(jié)的一般作用,然后根據(jù)題目要求,結合文章作答。原因闡釋要從情節(jié)、人物、環(huán)境、主旨及讀者角度進行選取回答。9.【參考答案】①“師娘”給對門貼福字是按照中國人傳統(tǒng)的風俗習慣,鄰里互助,友好相處,其樂融融。②小伙子為代表的對門人家深受西方文化影響,不懂得中國的傳統(tǒng)風俗習慣,所以不能理解和接受“師娘”給自家貼福字的做法,認為是過度關懷、侵犯人權。③兩人矛盾的根源在于所受的東西方文化影響不同,導致思想觀念和處事方式迥然不同。④產生矛盾的雙方立場觀點和做法沒有對錯之分,但作為中國人,我們不免要深思和警醒:當今時代中西文化互滲,我們如何讓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讓更多的年輕人繼承和發(fā)展下去,這是我們正在面臨的挑戰(zhàn)?!驹u分標準】6分(①②各1分目的是解析出事件引發(fā)的矛盾;③分析二者矛盾根源2分;④寫出深思和警醒2分。)【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主旨理解。解答此題,學生審讀完題干后,首先要找出“師娘”給對門貼福字引發(fā)的矛盾,然后,再找出兩人矛盾的根源在于所受的東西方文化影響不同,導致思想觀念和處事方式迥然不同。最后,明確觀點產生矛盾的雙方立場觀點和做法沒有對錯之分,但作為中國人,我們不免要深思和警醒:當今時代中西文化互滲,我們如何讓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讓更多的年輕人繼承和發(fā)展下去。只要言之有理,明確亮出觀點,有條理地進行分析即可。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10.【答案】DFG【解析】命黜陟使與觀察使、刺史約百姓丁產,定等級,作兩稅法?!驹u分標準】3分(每空1分。)11.【答案】C【解析】C項此處“道”指“道義”?!墩撜Z十二章》“有道”,指有才藝或有道德的人12.【答案】B【解析】B項中“檢舉揭發(fā)需要時間”說法錯誤,根據(jù)原文“急則競為蔽匿,非推鞫不能得其實”可知,應為“人們爭著隱藏賦稅,不經過審訊便不能夠查出實情”。13.【答案】(1)該地方官要處理好拖欠的賦稅,對能夠征繳的,要征繳上來;對難以征繳的,可以免除征繳,來顯示諒解寬容。(“典”“釋”“以”各1分,大意1分)(2)李泌想止住德宗的貪欲而使他的私產增加,財產增加而欲望也就隨之滋長了。(“弭”、第一個“豐”“滋”各1分,大意1分)14.【答案】第一問:李泌為唐德宗所斂的財產趕不上唐德宗的欲望,就像為唐德宗打開大門卻又禁止他出門。(1分)第二問:說明李泌作為宰相不循道義,沒有盡到臣子之職。(2分)(意思對即可)【參考譯文】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春季正月,開始按楊炎的建議,委任黜陟使與觀察使、刺史去估算百姓的丁口財產,劃分確定每戶的等級,制定兩稅法。將近年來原有的和新增的各種各樣的征收名目一律取消;在兩稅之外,就是向百姓再收一個銅錢,也以違法論處。貞元三年(787),當時關東防止游牧部落南侵的兵馬已經全都集結起來,國家的用度不夠充足。李泌上奏說:“自從改行兩稅法以來,藩鎮(zhèn)與州縣往往違背規(guī)定,聚斂錢財。接著發(fā)生了朱泚之亂,地方上爭著通過專買和征收獲罪吏民用以贖罪的錢谷獲取不義之財,用來充當軍費,以便檢選和募集將士,自行防衛(wèi)。朱泄之亂被平定以后,地方上因違反規(guī)定而感到心中害怕,隱瞞著實情而不敢講出來。請陛下派遣使者,頒布詔旨,赦免他們的罪過,只讓他們改正以往的錯誤,除了按照規(guī)定應當留給諸使、州府的錢糧以外,其余一律要輸送到京城中來。該地方官要處理好拖欠的賦稅,對能夠征繳的,要征繳上來;對難以征繳的,可以免除征繳,來顯示諒解寬容。對于膽敢隱瞞實情的,要重新頒布獎賞告發(fā)者的條令,以便懲處他們?!钡伦诟吲d地說:“你的計劃很不錯,但是采用的辦法過于寬大,恐怕朝廷能夠得到的賦稅就沒有多少了?!保ɡ蠲冢┗卮鹫f:“對于此事,臣本來仔細思考過,實行寬大的辦法,能夠得到的賦稅多而且時間短;實行嚴厲的辦法,能夠得到的賦稅少而且耗時頗久。這是因為實行寬大的辦法,人們?yōu)槊獬龖吞幎吲d萬分,因而樂于繳納賦稅;實行嚴厲的辦法,人們爭著隱藏賦稅,不經過審訊便不能夠查出實情,因而得到的錢財不足以接濟當前的急需,反而都讓那些邪惡的官吏得去了。”德宗說:“非常正確!”于是任命度支員外郎元友直為河南、江南、淮南句勘兩稅錢帛使。貞元四年(788)春正月庚戌朔日,德宗赦免天下,發(fā)布詔令:以后,兩稅的等次每三年重定一次。二月,元友直將淮南的二十萬錢帛運送到長安,李泌將這些錢帛全部送到大盈內庫。然而,德宗仍然屢次傳旨向地方搜刮錢財,還命令各道不要讓宰相知道。李泌聽說了以后,心中懊惱而不敢直言。史臣司馬光評論說:帝王是以天下為家的,天下的財產都屬于他所有。增加天下的財富來養(yǎng)活天下的百姓,自己一定也很富裕;而把天下的財富變成自己的私藏,這是匹夫的卑微志向愛好。古代的人有說法:“貧窮的人不用學習節(jié)儉?!必敻欢嗔?,是奢侈欲望滋生的由來。李泌想止住德宗的貪欲而使他的私產增加,財產增加而欲望也就隨之滋長了。財產趕不上欲望,能不想法索求嗎?這就好像是打開大門而又禁止他出門。雖說德宗的行為大都乖謬不正,但這也是李泌輔佐他不循道義所造成的惡果。起初,德宗居住在奉天,儲備空虛,用度窘迫,曾經派遣士兵察看賊情,由于不堪寒冷而乞求短襖套褲,皇帝無法弄到,刮下親王腰帶上的金子來賣掉它。平定朱泄以后,于是皇帝專心于聚斂,在正常的賦稅之外,各地進奉不止。在這一時期,戶部的錢物,各地州府和巡院都能夠擅自截留,有時偽稱密旨微斂貶謫的官吏,勉扣俸祿,增設交通要衡、死人以及蔬菜果品等稅。凡是新官上任時的進奉,都取自稅收,能獻上十分之二三,沒有人敢過問。(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15.(A),【解析】此句語序為“夜來夢攜手同游”,做夢時間為夜,并未明指同游時間。16.【答案】:①白詩,夢中樂天與微之重逢,二人攜手同游,(1分)蘇詞,夢中見到妻子還同往常一樣在窗前梳妝打扮。(1分)②白詩,由虛起筆,寫自己因夢思念故友,想到故友逝去八年,自己也生了幾次病,此時頂著滿頭白發(fā)暫時居住在人間,而元稹也許早已和泥化作塵土,更何況老友的兒子女婿也離開了人世,表達了對逝去友人的無盡思念和對生命無常的深刻感慨。(2分)蘇詞,由實寫起,上闋寫實,下闋敘夢是在上闋實寫基礎上深化表達對亡妻思念不已的一片真情,抒發(fā)了詞人對亡妻真摯的愛情和深沉的思念。(2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答案】(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三、語言文字應用(18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18.【答案】A,【解析】根據(jù)前句可知,曾點言志的時候沒有說治國平天下的遠大志向,只說沐浴、吹風、歌詠這樣的小志向,用“胸無大志”合適,“不學無術”語義過重。19.【答案】①在產生之前;②與孔孟是一樣的【評分標準】4分(每點2分,表達不夠準確扣1分。)【解析】第①處,根據(jù)前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專一級計算機考試題目
- 藝術市場數(shù)字化交易平臺在2025年的數(shù)據(jù)驅動與智能決策
- 熱力管道施工安全管理方案
- 2025年足部按摩師(技師)足部按摩師職業(yè)規(guī)劃實施報告評估考試試卷
- 2025年注冊電氣工程師考試電氣工程基礎與應用案例分析與應用試題
- 2025年鑄造工(技師)考試試卷:鑄造行業(yè)綠色鑄造技術
- 電廠接網工程施工管理方案
- 充電樁運營管理與維護方案
- 初中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第30單元2025年單元綜合測試卷
- 2025年注冊城鄉(xiāng)規(guī)劃師考試城市規(guī)劃法規(guī)與政策案例分析試卷
- 參觀人員管理辦法
- 2025夏季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水網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8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0蛋白質測序儀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zhàn)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高考湖北卷物理真題(原卷版)
- 恙蟲病疑難病例討論記錄
- 患者知情同意培訓
- 農戶與企業(yè)聯(lián)營養(yǎng)殖合作協(xié)議書
- 顱內惡性腫瘤護理措施
- 2025至2030中國養(yǎng)生館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前景趨勢報告
- 宮頸機能不全的護理查房
- 賦能培訓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