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2024年五年高考真題分類匯編PAGEPAGE1專題14中國古代史(非選擇題部分)年份考點分布2024浙江·古代邊疆治理安徽·秦漢西南邊疆治理山東·漢唐江南經濟發(fā)展趨勢湖北·漢朝的邊疆治理江蘇·唐朝的邊疆建設甘肅·遼夏金的職官制度遼寧·明朝的名帖浙江·唐宋文學藝術安徽·宋代歷史論述湖南·明清思想文化11.上?!ぁご善鞯娜蛄鲃?023北京·黃河中華民族文化載體海南·中國古典學的發(fā)展北京·南北朝至隋唐的思想文化遼寧·《舊唐書》與《新唐書》天津·明清時期農學科技遼寧·古代“月亮文化”7.江蘇·明清恤商政策2022北京·唐朝民族關系山東·隋朝行政區(qū)劃改革江蘇·王安石改革河北·中國古代農書的編寫廣東·明代白銀貨幣化遼寧·古代民族交融7.全國乙·史料解讀東漢良吏20211.北京·西周、漢、北魏時期的明堂2.浙江·民族關系3.全國甲·北魏孝文帝改革4.山東·宋代開封城5.全國乙·古代人物評價6.湖南·古代歷史的“變與不變”7.全國甲·明代衛(wèi)所20201.新課標全國Ⅱ卷·王安石軍事改革2.天津·唐宋元中央對地方的治理3.北京·十三行的興衰4.海南·古代人口變化特點及原因5.山東·漢唐明人口密度圖備考建議:中國古代史的主觀題備考重點應關注古代國家治理體系的變革,古代邊疆治理與民族關系民族交融,古代思想文化的發(fā)展以及古代經濟發(fā)展所引發(fā)的社會變化等知識。1.(2024·浙江卷)中國各民族共同締造偉大的祖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由于天下一統(tǒng)成為各國諸侯共同追求的目標,便逐漸形成以華夏為主干、連接蠻夷戎狄為一體的天下一統(tǒng)的國家觀。《荀子·正論》將其歸納為“五服之制”,即對四夷實行羈縻政策,只要求他們承認天子的統(tǒng)治地位,定期向天子貢獻方物,以此把四夷囊括在華夏的一統(tǒng)天下之中。其中雖然有嚴辨夷夏的思想成份,但人們已把蠻夷戎狄看作統(tǒng)一天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比之前代,這種變排斥為相融的民族意識已經具有很大的進步,它對于中國成為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铝x和《從華夷觀念的演變論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化》材料二唐王朝處理州郡之外的附屬國家、人群和地區(qū)的邊疆控御模式,可以說代表了中國歷史上外儒內法的專制君主官僚制這樣一種國家建構模式的邊疆治理政策。粗略地說,它就是以冊封和朝貢為主要制度的羈縻體系。這一套控御邊疆的制度體系為后來的王朝所繼承并加以發(fā)展。處于羈縻或冊封地位的依附者,經歷從宋元土官和明清土流并置、改土歸流等步驟而被逐漸內地化,被納入府縣管治體系?!幾砸Υ罅Α蹲穼ぁ拔覀儭钡母础袊鴼v史上的民族與國家意識》(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天下一統(tǒng)的國家觀”初步形成的時間,并概括其歷史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唐王朝進行“邊疆控御”的主要舉措?!斑@一套控御邊疆的制度體系為后來的王朝所繼承并加以發(fā)展”,請分別以元朝、明朝的一例史實予以說明。綜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國邊疆治理的演變趨勢。2.(2024·安徽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漢時期西南部族分布示意圖(局部)——摘編自韓茂莉《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1)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秦漢時期加強西南地區(qū)治理的措施。3.(2024·山東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江南經濟區(qū)”的變化——據賀業(yè)鉅《中國古代城市規(guī)劃史》概括說明“江南經濟區(qū)”的變化體現了漢唐時期怎樣的經濟發(fā)展趨勢。4.(2024·湖北卷)[農耕文明與疆域變遷]材料一西漢形勢圖張騫“鑿空”后,西漢開始控制西域,第一次形成由河西走廊連接中原和西域的版圖,形狀如圖。西漢末年,西域為匈奴所控制。東漢前期,朝廷恢復對西域的管控。東漢末年,中原政權再次失去西域。曹魏西晉時期,該形狀的版圖再一次形成。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西域為高車等游牧政權所據有。盛唐時期,該形狀的版圖又一次形成。——摘編自翦伯贊《中國史綱要》等材料二中原王朝一般屬于農耕政權,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是農業(yè),經營的區(qū)域往往是農耕區(qū)。其疆域也往往以該區(qū)域的邊緣為界:北阻大漠、草原,沿年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修筑長城,區(qū)隔游牧;東南阻于浩瀚無垠的太平洋;西南阻于山高流急的橫斷山脈和高聳入云的青藏高原;只有西北沿河西走廊的狹長農耕帶通向新疆。新疆以天山為界,北有準噶爾盆地,南有塔里木盆地,環(huán)塔里木盆地邊緣的雪山融化,形成了綠洲農業(yè),也便于中原王朝駐屯軍隊。——摘編自馮天瑜等《中華文化史》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西漢時期西部版圖相較秦朝時的變化,以及相應的管理機構設置。(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該形狀版圖反復出現的原因。5.(2024·江蘇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南詔古道是唐代云南地區(qū)的地方交通網。唐朝時西南各少數民族聯合建立的南詔政權興起,逐步統(tǒng)一了云南地區(qū)。開元二十六年(738),唐玄宗冊封南詔首領皮邏閣為云南王。作為中央治下的地方政權,南詔推崇儒家文化,學習和接受中原的生產技術,派遣大臣子弟入唐學習,參照唐朝的制度文化推行改革。南詔仿效唐制,大力發(fā)展交通,建成了通達四方的道路網,既通往中原,也連接了通往緬甸、印度的“西南絲綢之路”。通過南詔古道,中原的絲綢、布匹、鐵器等貨物源源不斷地運往西南,海外的琉璃、寶石、翡翠等異域方物也輸入國內,促進了我國西南地區(qū)與中原以及東南亞地區(qū)的經濟文化交流?!幾耘嗽赖取吨腥A民族共同體概論》等(1)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南詔古道修建的歷史背景。(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南詔古道修建的影響。6.(2024·甘肅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遼朝設南、北面官,太祖將皇族分為近親組成的南面與遠親組成的北面,并任命南、北府宰相。太宗令北面官穿契丹服裝。南面官著漢式服裝。南、北面并非嚴格按地理劃分,北面官掌治契丹與詣部,不管他們生活在哪里;南面官掌治漢人。世宗正式確立按地域劃分的南、北兩套職官系統(tǒng),南面包括漢人與渤海人居住的南部和東部地區(qū),北面為契丹及其屬部居住的地區(qū)。北面官本質上是部落領袖的私人扈從,南面官相比更加成熟,模仿了唐和五代的官制。——摘編自《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材料二西夏職官建置,大多效仿宋朝。朝賀禮儀,雜用唐、宋制度。李元昊仿宋里置書令,設十六司,官制漸備。毅宗李諒祚設各部尚書、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書學士等官,增設昂聶、昂星、謨個、阿泥等本族官號?!幾浴端问贰は膰鴤鳌返炔牧先鞎哪辏ㄉ袝?,遂有三省之制。至熙宗頒新官制及換官格,除拜內外官,始定勤封食邑入銜。而后其制定。然大率皆循遼、宋之舊?!督鹗贰ぐ俟賾B(tài)》(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述遼代職官制度的發(fā)展歷程。(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遼夏金職官制度的共同特點及其意義。7.(2024·遼寧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名帖亦稱名刺(類似今之名片),古已有之,在明朝士大夫的人際交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1年),宦官劉瑾受寵用事,“走其門者傾朝,名刺必紅紙”,以致“京師紅紙價頓長十倍”。郎瑛(1487—1566年)在其著述中寫道:“予少年見公卿刺紙,不過今之白錄紙二寸……今之用紙,非表白錄羅紋箋,則大紅銷金紙,長有五尺,闊過五寸,更用一綿紙封袋遞送,上下通行,否則謂之不敬……可謂暴殄天物,奢亦極矣!”明朝前期,名帖多自署“門生”等,“必兼親者,方加‘眷’字。至于‘通家’‘年家’,非實有可據,斷斷不輕用也”。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際活動日益活躍,“視其爵、齒及交誼以為斟酌”的風氣日盛,衍生出“晚生”“侍生”,甚至出現“渺渺小學生”“通家治下牛馬走”“門下沐恩小的”等自稱,原本親戚間使用的“眷”字亦開始濫用。——摘編自(日)岸本美緒《風俗與歷史觀:明清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等(1)根據材料,概括明朝名帖的變化。(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明朝名帖變化的原因。8.(2024·浙江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唐、宋文明是中華文明史上的兩座高峰。唐代四海一家,是一個包容匯聚的時期,中外變流日益繁盛,思想、史學、文學、藝術等都取得了燦爛成就,科技蓬勃發(fā)展,宋代以文立國,“市民文化”日益勃興,藝術創(chuàng)作革新興盛,科技發(fā)明創(chuàng)新活躍。宋代文明是唐代文明的歷史延續(xù),同時也有內在超越?!幾灾袊鴼v史研究院主編《中華文明史簡明讀本》等根據材料,結合史實,從唐宋時期的“文學藝術”“科技”兩個主題中任選其一,自擬題目,寫一篇歷史小論文。(要求:立論正確,史論結合,史實充分,邏輯清晰,表述成文。9.(2024·安徽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田子茂出生于山西忻州一普通農家,幼“潁異于群兒”“稍長則便能武事”。神宗元年年間(1078~1085),先為保甲體制下的保丁,后赴京應試,“天子臨軒試之,中第一”,得以“補三班差使”。哲宗紹圣二年(1095)前后,先后擔任涇源路第四將隊將、鄌延路經略司準備差使等職?;兆诮ㄖ芯竾辏?101)因受改革派呂惠卿之案牽連,一度入獄,后無罪釋放,被任命為“綏德軍暖泉寒主”?;兆诔鐚幩哪辏?105),在宋軍收復銀州(今陜西榆林南)戰(zhàn)事中立有軍功?;兆谡退哪辏?114)去世,享年56歲。田子茂的生平是宋代某些歷史場景的再現。從材料中提取歷史信息,運用所學中國古代史知識,任選角度,自擬論題,加以闡釋。(要求:論題明確,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10.(2024·湖南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順治十六年(1659),歐洲天主教傳教士南懷仁來華,任職于清朝天文歷法機構欽天監(jiān)。南懷仁經常出入宮廷,為康熙帝講授西學,還奉旨制造火炮。他在以往天主教士著作的基礎上,編纂了《窮理學》一書。該書共六十卷,將17世紀歐洲流行的邏輯學教材《亞里士多德辯證法大全疏解》納入其中,闡釋了知識的等級和分類,展現了以邏輯學貫穿諸學科的西學知識體系。從無窮、分數、公約數等數學概念,到赤道、五洲、經緯度等地理問題,該書涉及自然科學的各方面知識。南懷仁還借鑒宋明理學“格物窮理”之說,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了許多名詞術語。例如,今天通用的“科學”“理論”和“實用”,被他譯為“致知”“致明”和“致用”。因清朝有天主教禁令,該書刪除了與傳教相關的概念和提法??滴醵辏?683),南懷仁將《窮理學》進呈皇帝??滴醯壅J為該書內容荒謬不堪,不予刊印。此后書稿散佚民間,幾乎被世人遺忘。康熙帝曾說:“贊美天王(主)之西教,與中國教化原不相容。唯西教士能通曉科學,故國家起用彼等,臣民當深體聯意?!蹦蠎讶首罱K官至工部右侍郎,這是明清時期來華傳教士所獲的最高職銜??滴醵吣辏?688),南懷仁病逝于北京??滴醯巯轮急碚?,謚號“勤敏”。——改編自鄭天挺《清史》、肖朗《明末清初西學東漸史上的<窮理學>》等(1)根據材料,概括《窮理學》內容的特點。(2)根據材料,圍繞南懷仁和《窮理學》,以“人·書·命運”為主題寫一篇歷史短文。(要求:自擬標題,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晰。)11.(2024·上海卷)瓷器的全球流動中國瓷器在中西方文明交流過程中,扮演著載體和象征的角色。自新航路開辟以來,中國與歐洲的距離被極大地拉近,從前需要在東南亞、南亞、阿拉伯諸國進行轉運的中國瓷器,如今與歐洲有了更直接的聯系通道。(一)瓷器行銷世界(1)隨著制瓷技術的重大改進,瓷器遠銷海外,成為繼絲綢之后中華文明新的文化符號,這發(fā)生于________。(單選)()A.秦漢時期 B.魏晉時期 C.隋唐時期 D.宋元時期(2)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中外交通路線為瓷器行銷世界提供了便利,將下列示意圖中的交通路線填入空格中(填涂字母)①有研究表明,8-10世紀中國瓷器已經由中亞的撒馬爾罕傳入大食國境內,該路線是。②鄭和出使西洋,曾將一批景德鎮(zhèn)官窯的瓷器作為外交禮物贈與外邦。他出使的路線是。③16世紀上半葉,葡萄牙向中國訂購了一批帶有王室徽章的瓷器,其葡萄牙的運輸路線是。(3)1784年,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抵達中國港口,其與中國的瓷器貿易由官方指定機構代理,該機構是________。(單選)()A.宣政院 B.市舶司 C.中書省 D.廣州十三行(4)結合地圖及所學,分析中國的瓷器不斷外傳的原因有________。(雙選)()A.外部需求 B.軍事擴張 C.技術傳播 D.工藝精湛(二)瓷器影響世界(5)歐洲瓷器大量訂貨,直接促使歐洲眾多城市成為專門的手工業(yè)市鎮(zhèn),開始進行了“流水線式生產”,生產效率不斷增加,這得益于________。(單選)A.工廠制度的確定 B.資本主義的壟斷C.手工工坊的發(fā)展 D.殖民活動的興起瓷器的流動推動了文化的交流材料一:釉上彩中國樂師像(18世紀)材料二:清康熙年間開始出現琺瑯影瓷,以中國傳統(tǒng)白瓷胎為底,融入西方琺瑯彩描繪制作而成?,m瑯彩瓷裝飾題材與風格亦受西方影響。(6)材料一是德意志制作的“中國風”瓷塑,其中的人物形象與中國當時的實際形象不其相符,表現出歐洲人自多的趣味和風尚,這一現象折射出________。(雙選)()A.西方對中國文化的想象 B.西方對中國文化的傳承C.西方對中國文化的重構 D.中西方文化之間的沖突(7)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如何理解瓷器全球流動中的文化交流。1.(2023·北京卷)黃河——“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材料一中國古人通過祭祀表達對黃河的敬畏。據甲骨卜辭記載,殷人每年多次舉行黃河祭祀,以求雨、求豐年等。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原地區(qū)的諸侯也常常祭祀黃河,以結盟、立誓或祈求戰(zhàn)爭勝利等。材料二1903年鄒容在《革命軍》中寫道:“沿萬里長城,登昆侖,游揚子江上下,溯黃河,豎獨立之旗,撞自由之鐘?!?910年革命派《民聲》雜志發(fā)表組詩《愛之歌》,其中《黃河》篇寫道:“吾族受此河流賜,產出一部民族志?!?923年李大釗在《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中寫道:“揚子江、黃河可以代表我們的民族精神。”1937年國共兩黨代表在黃河邊同祭黃帝,毛澤東親撰祭文,“胄衍祀綿,岳峨河浩”“民族陣線,救國良方”。1938年《民族詩壇》發(fā)表詩歌《黃河》,詩中寫道:“黃河!你這中華國族的母親,現在你再也不能安睡,東方吹動了號角,殺聲震變了天地。”1939年《黃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華北、保衛(wèi)全中國”的歌聲激起熱烈反響,迅速傳唱到各根據地和抗日前線。(1)閱讀材料一,結合所學,說明中國古代重視祭祀黃河的原因。(2)20世紀上半葉,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征,其時代內涵不斷豐富。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予以說明。2.(2023·海南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古典”指以“六經”為代表的先秦典籍。《史記》太史公曰:“書缺有間矣。”唐司馬貞解釋說:“言古典殘缺有年栽,故曰有間?!薄逗鬂h書》稱孝明皇帝“垂情古典,游意經藝……正坐自講,諸儒并聽”。有學者提出,對“中國古典”的學術研究可稱為“中國古典學”,它至少涵蓋三個層面。其一,商周文獻、諸子之學、秦漢典籍,以《漢書·藝文志》中所列六類書目為代表。其二,與典籍相關的文字學,如陶玉石器上的刻劃文字、甲骨文、金文、簡帛文字、兩漢今古文以及相關的音韻學、訓詁學,以漢代的《爾雅》《釋名》《說文解字》為代表。其三,以傳世經典與文字資料為線索,充分利用考古資料,統(tǒng)合研究“中國古典”,如古代文明、思想文化、學術史研究等。有西方學者認為,從西周到魏晉時期為中華文明的“古典時代”。進入古典時代后,技術發(fā)展使得農業(yè)和整個文明的擴展速度與強度都大大超越過去。秦漢帝國確立了其后中華文明發(fā)展的基本要素。該文明要素的結構不僅包括龐大官僚體系和國內服務系統(tǒng),還包括把這個廣大的文明連接起來的道路和運河,支持著農業(yè)基礎的灌溉網絡,以及保護中國內地免于游牧民族襲擾的龐大的邊墻。正如這些成就所表明的,中華文明是全部人類歷史上最具創(chuàng)造力和影響力的文明之一?!幾浴栋倌昕脊磐苿又袊诺鋵W步入黃金時代》《全球文明史》等(1)根據材料,概括“中國古典學”的研究對象。(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中國在“古典時代”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3.(2023·北京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南學與北學南北朝時期,儒學有南學與北學之分?!澳媳彼?,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風,注重探尋玄學義理;北學嚴守漢儒傳統(tǒng),注重名物訓詁。南、北儒士研習經書,偏重不同的注本(對儒家經典的注釋本)。以《左傳》為例,南朝流行“杜預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靈恩常引用“服虔注本”來詰難“杜預注本”,引領論辯之風。北魏有名儒“兼讀杜、服,隱括(修訂)兩家,異同悉舉”。這一時期,南北政權?;ヅ墒构?jié),他們也往往借機相互考校儒學。隋滅陳后,將大量士人遷至北方。隋煬帝大舉征召儒生,“使相與講論得失于東都(洛陽)之下”,勝出者多為南方儒士。其后他們大多在北方活動和授徒。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負典籍,云會京師”。唐太宗下詔統(tǒng)一五經文本和注釋??追f達兼采南北,撰成《五經正義》,高宗時頒行全國,成為官方經學定本。(1)指出南北朝時期南學與北學分立的時代背景。(2)概述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儒學走向統(tǒng)一的過程及意義。4.(2023·遼寧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舊唐書》200卷,后晉劉啕等歷時4年撰成。編修者以唐代國史、實錄及朝報、吏牘、家狀等為主要編撰材料,但對材料缺少剪裁和整理,“敷衍成帙”。紀傳中大量抄錄唐代皇帝詔敕和臣僚奏疏、表章、詩賦等,屢現“本朝”“今上”等文字。因其保存很多原始材料,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鑒·唐紀》時,紀事多取自《舊唐書》。北宋時,仁宗令歐陽修等重修唐史,歷時17年乃成《新唐書》225卷。書中創(chuàng)設4表,增加3志及列傳331人,列傳部分還參考了碑志、家譜等新材料。新設《藩鎮(zhèn)》《奸臣》《叛臣》《逆臣》等類傳,并將《忠義》調至類傳第一。大刪《舊唐書》所錄詔令、奏疏等,或直接將駢文改寫成散文,總字數比《舊唐書》少約16萬字?!幾躁惛呷A等《中國古代史史料學》(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史料角度分別概括《舊唐書》與《新唐書》的價值。(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新唐書》的編修原因及其編纂原則。5.(2023·天津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共70多萬字,分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樹藝、桑蠶、種植等12個門類。徐光啟撰寫6萬多字,皆為親身體驗所得。他在書中轉錄了大量前代和同時代的農業(yè)文獻,并附有自己的見解或評論。17世紀末至18世紀,《農政全書》傳至日本和朝鮮。日本學者據《農政全書》整理、編寫了“救荒本草”“野菜譜”“甘薯記”,此后,這些內容在日本應對歷次大饑荒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實現了農業(yè)現代化后,《農政全書》仍然受到重視,為推進現代有機農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借鑒。1735年,法國人杜赫德等編寫的《中華帝國全志》出版,書中含有《農政全書》等中國科技典籍的部分內容;1738年,該書英譯本在倫敦出版,中國桑蠶織造技術和經驗促進了法英兩國絲織業(yè)的發(fā)展。18~19世紀,俄國翻譯了《農政全書》,推廣了中國的桑蠶織造技術。——摘編自《科學技術史》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內容,概括《農政全書》的基本特點;說明該書在國外的傳播及所起的作用。(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內容,簡述對明清時期中國科學技術狀況的認識。6.(2023·遼寧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國對月的崇拜在原始社會中就存在,西周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祭月之禮,后歷朝歷代因之。人們通過觀測月亮的圓缺變化周期,逐漸形成了日、月等時間觀念,并以此為依據制定了歷法,稱為陰歷或太陰歷。人們對月亮還充滿各種想象,建構了月宮、嫦娥、玉兔、桂樹等神話形象,用以寄托長壽、團圓等美好的期盼?!幾酝跤裾堋吨腥A遠古史》等材料二明末清初,徐光啟等編撰的《崇禎歷書》和康熙皇帝召集學者編訂的《歷象考成》均吸納了西方有關月亮的科學知識。民國時期,天文學家陳遵媯撰寫的《天文學概論》詳述了月地距離、月球大小、質量等內容。這一時期,教科書、大眾期刊、學生叢書等也紛紛介紹月亮知識。2004年,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啟動探月工程。2013年,“嫦娥三號”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登上月球,國人真切地見到了月亮的“廬山真面目”2020年,“嫦娥五號”返回器帶回了月球樣品,科學家對此進行研究,深化了人們對月亮的認知?!幾宰T丹《西學與近代國人的月亮新知》等(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古代人們對月亮的認知。(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以來國人對月亮認知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7.(2023·江蘇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太祖朱元璋曾言:“商賈之士皆人民也?!泵鞒⒅酰磳嵭行羯痰男路?,將稅率降為三十分之一,下詔令官府采購應照時價公平給付。明初雖實行專賣政策,但比元代已大為放松,像鹽這樣的專賣品也與商家分利。商人可以販糧到邊境,領鹽引回內地取鹽。山(西)陜(西)、江淮等地商人紛紛奔走于各邊鎮(zhèn),邊地也隨之繁榮起來。朱元璋認為“治國以教化為先”,鑒于商賈多不讀書,特命儒士編書教之。隨著恤商政策的實施,城市中的商人活躍起來。在他們的帶動下,元末遭到破壞的歷代名城逐漸恢復。城市的繁榮帶動了娛樂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戲曲、說書等通俗文藝逐漸在民間流行起來?!幾詤腔邸吨袊虡I(yè)通史簡編》(1)據材料概括明初恤商政策的內容。(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明初恤商政策的影響。1.(2022·北京卷)絹與馬材料一唐與突厥互市,“以金帛市馬”“以助軍旅”,唐馬“既雜胡種,馬乃益壯。天寶后,諸軍戰(zhàn)馬動以萬計”,“秦、漢以來,唐馬最盛”。唐代驛制“凡三十里一驛,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各驛站的官馬多至75匹、少至8匹,“冠蓋相望,郵驛繼踵”。士庶也喜騎馬出行,“貴賤所行,通鞍馬而已”。馬球蔚然成風,太宗“聞西蕃人好為打球,比亦令習”。材料二突厥、回紇與唐朝進行絹馬貿易,規(guī)模巨大。回紇“每一馬易四十縑(注:細絹),動至數萬匹”,除自身消費外,還將多余的絹帛通過中間商人不斷向西銷售。突厥、回紇還開始建設據點聚積物資,突厥毗伽可汗“欲修筑城壁,造立寺觀”。回紇最初“風俗樸厚”,獲得唐朝厚利后,登里可汗“筑宮殿以居,婦人有粉黛文繡之飾”。以絹馬貿易為例,闡述唐代農耕與游牧民族互動的影響。2.(2022·山東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多維視角下的隋代政區(qū)改革高祖(文帝)受終,惟新朝政,開皇三年,遂廢諸郡。油(到)于九載,麻定江表,尋以戶口溢多,析置州縣。煬帝嗣位,又平林州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諸州,尋即改州為郡。乃置司隸刺史,分部巡查。五年,平定吐谷渾,更置四郡大凡郡一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端鍟肪?9《地理志》隋代分郡圖——周振鶴《中國歷代行政區(qū)劃的變遷》材料二研究行政區(qū)劃至少與3三個學科有基本關系,一是歷史學,二是地理學,三是政治學。行政區(qū)劃不但是一種現實存在,而且是一種歷史現象。行政區(qū)劃本身是歷史的產物,而且在歷史過程中不斷發(fā)生變化,沒有哪一個政區(qū)不是前代的沿襲或變革。行政區(qū)劃又是一種地理區(qū)域,是一種人為的空間概念,它的存在與變遷都與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關系。行政區(qū)劃既是劃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當然要與自然地理環(huán)境相關;而行政區(qū)劃之中又必須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實際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環(huán)境。行政區(qū)劃又是中央與地方之間發(fā)生行政關系的產物,行政區(qū)劃的變遷往往是政治過程造成的,也就是說,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區(qū)劃變遷的主要原因。——摘自周振鶴《中國行政區(qū)劃通史》結合隋代政區(qū)改革的史實分析說明材料二的觀點。3.(2022·江蘇卷)【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王安石變法與他早期在浙東的施治經歷多有關聯。北宋時,浙東負山近海,河渠淤塞,深受海水倒灌與干旱之苦。當地民眾常將田地質押給“豪右”,靠借高利貸維持生產。王安石到任后,深感當地生財無道,地方無可用之才,學校無教導之官,不利風教,遂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成效顯著。有詩贊曰:荊公(王安石)宰吾鄞,學校振士風。留心及水利,經游詳記中。旱澇切民瘼,往返勞行蹤。當時青苗法,實惠遍村農。——摘編自岑華潮《王安石與浙東的崛起》(1)據材料概括當時浙東經濟社會發(fā)展面臨的困難,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王安石變法所借鑒的浙東施治措施。(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王安石在浙東的施政原則。4.(2022·河北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農書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經出現,南北朝時期的《齊民要術》系統(tǒng)總結了北方旱作農業(yè)精耕細作的經驗,是代表當時中國和世界最高水平的農學經典,宋代的《陳旉農書》第一次總結了南方農業(yè)技術的成就。元代的《農桑輯要》《王禎農書》囊括了南北方農業(yè)科學技術的精華,明代的《農政全書》首次增加屯墾、水利、荒政等內容,并收錄了西方水利著作,是傳統(tǒng)農學中繼承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集大成之作。近代西方農業(yè)科學傳入之前,中國農書估計達千種之多,內容涵蓋了農業(yè)生產的各個方面。——摘編自盧嘉錫總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史》材料二1900—1903年,羅振玉編纂刊印了《農學叢書》。該叢書匯集了中國古代農書和部分國外農書,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農學的發(fā)展趨向。1924年,萬國鼎等人編著的《中國農書目錄匯編》是第一部對中國古代農書進行系統(tǒng)分類編目的著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農業(yè)部于1955年提出整理祖國農業(yè)遺產,決定在南京農學院設立中國農業(yè)遺產研究室.該研究室成立后,先后編纂出版了《中國農學遺產選集》《氾勝之書輯釋》《陳男農書校注》等書,得到了英國著名科技史專家李約瑟的高度評價:后來、研究室又以古代農書為主要資料,編寫了中國首部綜合性農業(yè)科技史著作—《中國農學史》。該書的出版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轟動,被譽為農史學科領域的里程碑?!幾园讐垡涂傊骶帯吨袊ㄊ贰返龋?)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農書編寫發(fā)展的表現,并分析其發(fā)展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清末以來農書整理變化的特點。5.(2022·廣東卷)有同學研究明代白銀貨幣化問題,收集了如下材料,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表明代財政收入年份米麥(萬石)布(萬匹)絹(萬匹)寶鈔(萬錠)銀(萬兩)1430397920.594.17388.932.91552265913.332.02414.4243.31621278012.920.68.1755.2——摘《明實錄》材料二《醒世姻緣傳》、“三言”,“二拍”等小說中有關白銀的描述不可勝數,大到如捐官、行賄、購房、買賣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費和社交饋贈,處處可見,銅錢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須繁?!缎咽酪鼍墏鳌返炔牧先嵋詾榉菑U金銀不可。廢金銀,其利有七:粟帛之屬,小民力能自致,則家易足,一也。鑄錢以通有無,鑄者不息,貨無匱竭,二也。不藏金銀,無甚貧甚富之家,三也?!S宗羲《明夷待訪錄》(1)分別闡述每則材料對研究明代白銀貨幣化的價值。(2)綜合上述材料,簡述明代白銀貨幣化的影響。(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代白銀貨幣化還可補充哪些類型的史料,請至少列出兩種。6.(2022·遼寧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古以來,我國各民族之間保持著密切聯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下圖是學者繪制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級圖?!幾岳铎o、于晉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心理機制研究》結合中國古代史的相關知識,緊扣圖中所示的一個或多個邏輯線索,擬定一個論題,并予以闡釋。(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謹,表述清晰。)7.(2022·全國乙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解讀史料,獲得歷史認識,探尋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蘊,是歷史學的魅力所在。下表為史書所載東漢時期幾位良吏的事跡。姓名任職地事跡劉陵安成(今屬江西)先時多虎,百姓患之,皆徙他縣。陵之官,修德政,逾月,虎悉出界去,民皆還之。法雄南郡(今屬湖北)(郡)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賞募張捕,反為所害者甚眾。雄乃移書屬縣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猶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獸不擾。皆由恩信寬澤,仁及飛(禽)走(獸)……其毀壞檻阱,不得妄捕山林?!笔呛蠡⒑ι韵ⅲ艘垣@安。劉平全椒(今屬安徽)縣多虎為害,平到修政,選進儒良,黜貪殘,視事三月,虎皆渡江而去。童恢不其(今屬山東)民嘗為虎所害,乃設檻捕之,生獲二虎。恢聞而出,咒虎曰:“天生萬物,唯人為貴……汝若是殺人者,當垂頭服罪;自知非者,當號呼稱冤?!币换⒌皖^閉目,狀如震懼,即時殺之。其一視恢鳴吼,踴躍自奮,遂令放釋。吏人為之歌頌。——據《后漢書》等闡述從上述材料中發(fā)現的歷史現象,并得出一個結論。(要求:現象源自材料,結論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1.(2021·北京卷)明堂材料一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廟的美稱?!抖Y記》等典籍記載,周公曾于明堂“朝諸侯”祀文王”?!吨芏Y》記載,西周明堂“東西九筵,南北七筵”,即長方形布局。春秋戰(zhàn)國的陰陽五行家則將明堂設想為獨立于朝堂、太廟之外的建筑,將其描繪為“亞”形布局。材料二漢武帝根據儒生的建議,嘗試復原儒家經典中記載的明堂。漢代儒生提出,明堂為“亞”形布局,符合陰陽五行之數。東漢《白虎通義》載:“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靈,感天地,正四時,出教化?!睗h代明堂都是獨立建筑。目前發(fā)掘的漢長安城明堂遺址中心建筑即呈“亞”形。材料三漢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與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詔“起明堂”,模仿漢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親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遷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陽明堂。(1)閱讀材料一、二,指出漢代復原的明堂與西周明堂的差異,并結合漢代思想背景,說明產生差異的原因。(2)閱讀材料三,結合所學,分析北魏為何重視修建明堂。2.(2021·浙江卷)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fā)展,奠定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文化基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并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yǎng)四海。天下之士斐然鄉(xiāng)風。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無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歿,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諸侯力政,強侵弱,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引自司馬遷《史記》材料二(康熙帝)曰:“治天下自有本原,不專恃險阻?!貒溃┰谛薜掳裁?,民心悅服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保ㄓ赫郏┲I內閣:“中國之一統(tǒng)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統(tǒng)始于元氏,而極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員極廣,未有如我朝者也?!薄翱登⑹馈睍r期,版圖在前代王朝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拓、鞏固,對邊疆民族地區(qū)的統(tǒng)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中國作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摘編自《清實錄》、張帆《中國古代簡史》材料三當人們唱起“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時,不管是漢族、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壯族,還是其他許多兄弟民族,不管是國內的居民還是海外的華僑,都同樣難以抑制地熱血沸騰,聚結成一個整體去抵抗外來的侵略者。在極端深重的民族危機面前,誰能夠領導人民抵抗外來的侵略,把祖國從危難中拯救出來,誰就能夠取得人民發(fā)自內心的信任和支持;否則,就會被人民所拋棄。這是理解中國近代歷史發(fā)展的鑰匙。中國人民正是在實際生活中一步一步了解的。-引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元元之民”“莫不虛心而仰上”的原因。從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角度,闡述“秦并海內”和“大一統(tǒng)”政體建立的意義。(2)閱讀材料二,指出康熙帝實現“邊境自固”的核心觀點。結合所學,從“幅員”角度概括康雍乾時期統(tǒng)治者的突出貢獻。(3)閱讀材料三,結合所學,請選擇闡述:①指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從而使中華民族“聚結成一個整體”的標志,列舉蒙古族和回族“抵抗外來的侵略者”的典型事例。簡述抗日戰(zhàn)爭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及其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作用。②材料三中的“鑰匙”指的是什么?從這一視角概括近代以來中國革命的經驗。扼要說明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對國內外民族解放運動的意義。3.(2021·全國甲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內容。北魏前期,在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qū)廣設軍鎮(zhèn),相當于州,鎮(zhèn)下置戍,相當于郡,對所在地區(qū)實行軍事控制。上孝文帝為推行均田制、三長制,下令將全國分為38州,除北方邊境地區(qū)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鎮(zhèn)、戍,改為州、郡、縣,地方管理回歸漢晉體制。孝文帝還將州、郡、縣依所管地區(qū)大小、民戶多少等,各分為上、中、下三等,各等級地方長官的品級不同,其下所設屬員多少也有相應的差別,規(guī)定地方長官“依戶給俸”,即據民戶多少確定俸祿;又將州刺史帶將軍號的辦法推而廣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將軍號,將軍府僚屬納入吏部管理,實際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務,這為隋朝時將地方官吏全部納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礎?!耙缿艚o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機構分為三等九級,直到唐代一直沒有改變?!獡段簳返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義。4.(2021·山東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開封:僅據天下之沖,還是奠萬世之基?材料一(976年,宋太祖西巡洛陽,有意遷都于此,甚或遷都長安,并就此與大臣展開了一場討論。)李懷忠曰:“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咸仰給焉。陛下居此(洛陽),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開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若遽遷都,臣實未見其便。晉王亦曰:“遷都未便。宋太祖曰:“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吾將西遷者無它,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晉王又曰:“在德不在險。宋太祖日:“晉王之言固善,今姑從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薄幾浴独m(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十七材料二中國古代氣溫變化曲線圖——據鄧小南等《宋:風雅美學的十個側面》分析說明北宋繼續(xù)以開封為都城的利弊。5.(2021·全國乙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馮道(882~954),“少純厚,好學能文”。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時,皆居高官顯爵,自號“長樂老”。其自詡:“在孝于家,在忠于國。口無不道之言,門無不義之貨。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非人之謀,是天之祐。六合之內有幸者,百歲之后有歸所?!薄獡堕L樂老自敘》等材料二史臣曰:(馮)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風;(馮)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體。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為忠乎!——《舊五代史》材料三予讀馮道《長樂老敘》,見其自述以為榮,其可謂無廉恥者矣,則天下國家可從而知也。予于五代得全節(jié)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然使忠義之節(jié),獨出于武夫戰(zhàn)卒,豈于儒者果無其人哉?——《新五代史》(1)分別概括材料一、二、三對馮道的評價。(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影響人物評價的因素。6.(2021·湖南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從秦漢至晚清二千多年間,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各有大致不變的方面,但就總的趨勢而言,這些方面又并非沒有變化。例如,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維持不變,但土地私有日益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水平不斷提高。這些變化是平和的、漸進的和累積的,從變化迅速的現時代或短時段的眼光看,社會不免呈“停滯”或“緩進”之象,但它的內部實在又醞釀并產生了相當的變化?!木幾院螒押辍哆x舉社會及其終結》結合所學知識,就中國古代歷史某一方面的“變與不變”加以闡述。(要求:自擬標題,史論結合,論證充分,邏輯嚴密,闡述時不能抄寫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職工健康體檢方案及數據分析
- 2024-2025學年陜西省榆林市八校聯考高二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數學試題(解析版)
- 高三英語復習題及解析
- 大學生兼職勞動現象調查與分析
- 紡織企業(yè)質量管理手冊范例
- 醫(yī)療機構電子病歷系統(tǒng)應用分析報告
- 英語完形填空高難度訓練資料
- 園林綠化養(yǎng)護責任書及承包協議
- 心理健康教育課件及案例集
- 金剛線切割設備市場分析報告
- 2025年全國中小學生天文知識競賽試題庫(共五套)
- (完整)高中英語3500詞匯表
- GB/T 3672.1-2002橡膠制品的公差第1部分:尺寸公差
- 月度工作總結
- 《C++語言基礎》全套課件(完整版)
- 箱涵高支模方案
- 第十章我國的環(huán)境保護政策和法規(guī)課件
- 《社會工作倫理案例分析》課件 兒童和青少年社會工作倫理
- 藝人明星形象代言肖像權使用合同模板
- 綠化養(yǎng)護檢查記錄表
- 減鹽防控高血壓治課件全球減鹽行動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