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在地理創(chuàng)新學習中的運用問卷調研探析報告(含問卷)(論文)8900字】_第1頁
【思維導圖在地理創(chuàng)新學習中的運用問卷調研探析報告(含問卷)(論文)8900字】_第2頁
【思維導圖在地理創(chuàng)新學習中的運用問卷調研探析報告(含問卷)(論文)8900字】_第3頁
【思維導圖在地理創(chuàng)新學習中的運用問卷調研探析報告(含問卷)(論文)8900字】_第4頁
【思維導圖在地理創(chuàng)新學習中的運用問卷調研探析報告(含問卷)(論文)89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思維導圖在地理創(chuàng)新學習中的運用問卷調研分析報告摘要:社會的高效發(fā)展需要依靠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大力支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單一且傳統的學習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社會的需求,因此具有發(fā)散性、直觀化的思維導圖,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教師進行教學。本文主要運用調查問卷法、教學實踐法和文獻分析法等方法,對思維導圖的特點和作用進行一定分析概括,并將思維導圖實際運用到教學過程中,說明思維導圖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學習和教師教學具有重要作用。這表明了在整個教學和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設計到教學的每個步驟來組織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啟發(fā)式引導,為學生創(chuàng)造有利于掌握知識點和發(fā)散創(chuàng)新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需要結合思維導圖在學習的各個階段對知識點進行掌握、復習與鞏固,在自主學習、小組探究時使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點,構建知識體系,有利于學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對于地理教學的效率也具有很大的作用。關鍵詞:地理;創(chuàng)新思維;思維導圖;教學應用目錄TOC\o"1-3"\h\u128171緒論 1206941.1研究背景 1192921.2研究現狀 2127341.2.1國外方面 2116271.2.2國內方面 2235142思維導圖概述 387892.1創(chuàng)新思維 3304592.2思維導圖 3267432.2.1特點 3201372.2.2作用 344292.3創(chuàng)新思維與思維導圖的關系 3148862.4應用的必要性 4153593思維導圖的具體應用 654303.1新課 6126633.2復習課 7226433.3習題課 9220064應用過程中的不足 1053675思維導圖在地理創(chuàng)新學習中的運用建議 10187586總結 1128531參考文獻 118320附錄A 121緒論1.1研究背景我國高中階段的學習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部分,這個階段內,所接觸的學科內容復雜,跨度較大,學生要較好的掌握和運用這些知識是非常有壓力的。在地理學科這個方面,學科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區(qū)域性,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都有較大的要求,就會出現學生對于知識掌握的差異性,課堂上的表現欠佳,課后復習有阻礙,無法構建較好的知識結構和養(yǎng)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而運用思維導圖,是可以較好的解決這種問題的產生,思維導圖具有一定的發(fā)散性,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不斷鍛煉的過程中增強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建立和完善學生自身的知識體系,也提高了地理教學效率;思維導圖對地理復習的推進也有較大的幫助,有助于高中學生在短時間內記憶更多的知識,節(jié)省時間,提高復習效率。1.2研究現狀1.2.1國外方面思維導圖,TheMindMap,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思維工具,最早是由英國心理學家托尼·博贊于1970年提出。他在《思維導圖》中是這樣解釋思維導圖的:“思維導圖是放射性思維的表達,因此也是人類思維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圖形技術,是打開大腦潛力的萬用鑰匙REF_Ref7662\r\h[1]。”截止到1993年,托尼·博贊已經出版了許多關于頭腦、創(chuàng)意的專著。思維導圖也涉及到了每個行業(yè),都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并且有關思維導圖的系列圖書,其中包括:《思維導圖》、《超級記憶》等也已被翻譯成35種語言,影響范圍甚廣。思維導圖在全球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新加坡教育部將思維導圖加入到小學必修科目中,《美國國家教育技術標準》中許多優(yōu)秀教案都使用了思維導圖REF_Ref11326\r\h[2],世界各國的各種企業(yè)也將思維導圖運用到企業(yè)文化中,用來解決企業(yè)項目、管理等方面的問題。不僅如此,由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諾瓦克博士所提出的“概念圖”的研究,都是對于思維導圖內容的補充和完善,對有關思維導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1.2.2國內方面思維導圖是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傳入中國內地,但在學科教學方面,它沒有得到廣泛的運用。《國家地理標準》(1994)認為,思維導圖就是對于人、地和環(huán)境的信息,按照它們的空間結構加以適當整理后,在學生腦中編繪一幅“地圖”,以有效地貯存和記憶各種自然和人文地理信息REF_Ref18929\r\h[3]。包括后來華東師范大學劉濯源教授及其團隊所提出了“思維可視化”,把“概念圖”的優(yōu)點特點以及多種思維方式融合在一起,將“思維導圖”轉換成為“學科思維導圖”的結論,都是國內對于思維導圖的具體認識與發(fā)展,其研究更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以提高教學效率。到現在,我國關于思維導圖在教學上的研究和運用越來越多。在網絡上可以查閱到有關思維導圖與各類學科之間的相互作用的文章,例如李丁的“基于思維導圖的數學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滿金婷的“基于思維導圖的中學化學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REF_Ref7863\r\h[4]。因此,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來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學習的創(chuàng)新思維,不僅可以完善整個學科體系,還可以提高地理學習效率。2思維導圖概述2.1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創(chuàng)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能突破常規(guī)思維的界限,以超常規(guī)方法、視角去思考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新穎的、獨到的、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REF_Ref14435\r\h[4]。近年來,我國的教育理念不斷完善,在新課改普及的背景下,學校及老師都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只是單方面的向學生傳授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向學生拋出問題,引發(fā)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考,對簡單的書本知識有一定的擴展,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再者地理知識結構復雜,有一定的深度,所以擁有較好的創(chuàng)新思維對學習地理知識有很大的幫助,也會提高地理教學成效REF_Ref14967\r\h[5]。2.2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卻又很有效,是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工具REF_Ref7734\r\h[6]。思維導圖在學習的各個階段都可以發(fā)揮一定功效:預習階段,學生可以運用這種學習方式初步獲取書本中的知識點;課堂上,在老師的講解和與同學的討論中,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鞏固知識體系;課后,將思維導圖結合到后續(xù)的復習鞏固的過程中去。2.2.1特點思維導圖是運用簡單的文字與圖形來描述主題,將主題與圖文相結合,協助個體掌握每個主題內容,因此思維導圖注重圖文技巧REF_Ref20326\r\h[7];其次,思維導圖是圍繞一個中心點進行發(fā)散性思考,根據主題內容,從各個方面進行思考,形成一個完整的樹狀結構,即思維導圖具有一定發(fā)散性;再者,思維導圖在自身思維發(fā)散的過程中也是十分注重邏輯聯系,需要清楚標注主體與分支之間的關系。2.2.2作用思維導圖是發(fā)散思維的教學工具。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這種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一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們的發(fā)散性思維,拓展學生的知識維度,可以幫助靈活運用已有知識和解決復雜問題,鍛煉學生的隱性能力REF_Ref20552\r\h[8];二是對于知識點的獲取、記憶有很大的幫助,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整合書本知識,在眾多的知識中快速的獲取重點和理解難點;三是運用思維導圖教學,對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REF_Ref20901\r\h[9],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各類教學的有效進行。2.3創(chuàng)新思維與思維導圖的關系地理創(chuàng)新思維其中包括學校、教師、學生三方面的創(chuàng)新。學校需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來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基礎,教師教學方式的更新與創(chuàng)造為學生的有效學習提供動力條件,學生自身的積極主動性對于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發(fā)展是主要作用。思維導圖對于教師與學生都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運用這種方法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讓學生學會從單一書本知識創(chuàng)造出新的知識,不只是對學生知識量的擴充,也是對學生思維和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創(chuàng)新思維和運用思維導圖二者是相互作用的,相互發(fā)展的,思維導圖的使用有利于學生發(fā)散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的不斷深化有助于學生學習方法的完善,知識水平的提高和學習能力的全面發(fā)展。2.4應用的必要性高二、高三學生已經完成了一個階段的學習,對課本知識和學習技巧都有一定掌握,為了進一步了解各階段學生對于地理創(chuàng)新思維和思維導圖的認知情況,對實習過程中的高二10班、15班、高三19班進行了問卷調查,共計發(fā)放問卷150份,獲得有效問卷150份,以下是調查數據統計結果。表1高中生地理對創(chuàng)新思維和思維導圖的了解現狀的問卷調查問題1你對從未接觸過的事物會有強烈的好奇心嗎?選項是否不確定人數117528比例78%3.4%18.6%問題2你對地理感興趣嗎?選項是否不確定人數1011138比例67.4%7.3%25.3%問題3你的地理成績是什么情況?選項85分以上70分-85分60分-70分60分以下人數15315945比例10%20.7%39.3%30%問題4面對各種地理問題,你會從個方面進行思考嗎?選項是否不確定人數791556比例53%10%37%問題5當老師講到一個地理知識時,你會聯想到生活中的相關現象嗎?選項是否不確定人數842046比例56%13.3%30.7%問題6你認為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對你來說是否重要?選項是否不確定人數132216比例88%1.3%10.7%問題7你是否覺得可以通過學習地理知識來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嗎?選項是否不確定人數106737比例70.7%4.7%24.6%問題8你了解思維導圖這種學習方法嗎?選項是否不確定人數843135比例56%20.7%23.3%問題9你從什么渠道了解到思維導圖這種學習方法呢?(多選)選項老師同學家人網絡相關書籍人例88%41.3%10.6%64.6%62%問題10你覺得需要培養(yǎng)思維導圖這種學習方式嗎?選項是否不確定人數13749比例91.3%2.7%6%第1-7題的設置主要是圍繞地理創(chuàng)新學習而展開的。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到,學生對于地理和未知事物的興趣都較高,但從成績和聯系事物來看,現階段學生聯系周圍事物的能力較差,可能是自身地理知識較少。所以在這個階段,教師需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創(chuàng)新思維,但也需要打好學生地理知識的基礎,這樣才會使學生的地理創(chuàng)新思維更上一層樓。第8-10題主要是為了掌握學生對于思維導圖的了解情況。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于思維導圖的概念、使用方法等概況有一定的模糊;學習方法獲取的途徑大多數都是教師及網絡書籍等,然而了解程度較低;但是從第10題的情況來看,學生對于運用思維導圖這種學習方法的積極性是很強烈的,學生有意去認識、掌握和使用它。以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學生對于地理創(chuàng)新和思維導圖的運用的基本情況,可以明顯看出現階段學生發(fā)散思維需要得到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需要得到加強,學生也希望自身能在思維導圖這種學習方式下更好的學習地理知識。所以培養(yǎng)地理創(chuàng)新意識和養(yǎng)成運用思維導圖習慣是十分有必要的。3思維導圖的具體應用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較好地運用思維導圖這種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不僅在課前讓學生對課本知識有系統性的了解、認識;在課上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技能,提高地理教學的效率,對地理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有很大的突破;在課后也會引導學生高效進行重難點的復習。教學的課程類型分為新課、復習和習題課,為最直觀獲取思維導圖帶來的有效成果,需要將思維導圖運用到課堂實際教學中,所以選取了三個教學實例:新課——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節(jié)部分內容“荒漠化的形成因素及危害”;復習課——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節(jié)“熱力環(huán)流”;習題課——以成都外國語學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第30題第二小問為例。3.1新課課標要求學生在學習完本章內容,會以某生態(tài)脆弱區(qū)為例,說明該類地區(qū)存在的環(huán)境與發(fā)展問題以及綜合治理措施。第二章第一節(jié)的荒漠化的防治,主要以西北地區(qū)為例,首先是需要學生掌握西北地區(qū)的自然特征,其次小組討論分析荒漠化的人為因素與自然因素,最后根據影響因素及危害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本節(jié)課主要介紹荒漠化的形成因素及危害,主要從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出發(fā)進行思考,結合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分析思考創(chuàng)新的情境。具體教學案例如下:1、學情分析:我面對的學生是南充市高坪中學高二10班全體學生,學生在進行本節(jié)課之前對西北地區(qū)的概況等基礎知識都有一定的掌握,并且對思維導圖這種學習方法也有所涉獵,已知基本的繪制過程。2、教學目標分析:(1)知識與技能:通過思維導圖掌握荒漠化的形成因素及其危害;(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和思維導圖相結合的方式,分析和學習荒漠化的形成因素及其危害;(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用地理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的習慣。3、教學重點分析:我認為本部分內容重點為荒漠化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分析。4、教學法分析:我主要會采用引導探究法、自主學習法、小組討論法等學習方法向學生傳授和鞏固知識,引導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思維導圖學習知識點。5、教具準備:多媒體、白紙6、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我們之前所學到的知識告訴我們干旱是我國西北地區(qū)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荒漠為主的景觀特色,那么請大家想一想荒漠化的形成原因會有哪些呢?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思考呢?學生在之前的學習過程中明白在分析某些原因的時候需要從人為和自然兩個方面深入了解,在學生提出從這兩個方面入手時,繼續(xù)鼓勵學生小組討論思考分析。(2)構建新知: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小組討論分析荒漠化的形成原因以及它所帶來的危害,運用思維導圖來描述小組分析和展示成果。以下是一學生思維導圖作品(圖1.1)。(3)鞏固提高:在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了思維導圖之后,教師將個別不夠完整的思維導圖展示在課堂上,并且引導學生完善思維導圖,將自然因素歸納總結便于課后復習的記憶與運用,人為因素的過度開墾是否可以在細分一次?鍛煉學生的思考發(fā)散能力,規(guī)范學生在課堂和以后的考試過程中的地理語言。(4)總結新課:在學生小組完成思維導圖,教師評價學生的作品后,學生再根據書本知識以及再一次的小組討論,對思維導圖查漏補缺,加強各分支之間的聯系。以下是完善后一學生的思維導圖(圖1.2)。圖1.1完善前一學生思維導圖圖1.2完善后一學生思維導圖3.2復習課熱力環(huán)流位于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一節(jié)的內容,從知識的整體框架來看,熱力環(huán)流是學習后續(xù)知識的基礎;從各類考試中來看,熱力環(huán)流的占比較高且難度較大,所以運用思維導圖來復習熱力環(huán)流這一部分的內容是非常有效的,學生使用思維導圖來記憶熱力環(huán)流知識點是直觀且簡潔的,可以精確把握熱力環(huán)流這一節(jié)內容的重點。具體教學案例如下:1、學情分析:我所面對的學生是高三19班的學生,因為本節(jié)課內容是復習熱力環(huán)流,所以學生對于本節(jié)知識已有很大的掌握程度,那么本節(jié)課注重點是梳理對熱力環(huán)流的應用。2、教學目標分析:(1)知識與技能:梳理熱力環(huán)流的具體應用,完善整個熱力環(huán)流知識結構體系;(2)過程與方法:采取思維導圖的方法,來描述熱力環(huán)流在山谷之間、海陸之間與城市郊外之間的具體現象;(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鍛煉學生綜合思考的能力,學會聯系各類地理事物之間的關系。3、教學重點分析: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分析與解釋熱力環(huán)流應用——海陸風、山谷風和城市風。4、教學法分析:主要以講授法、引導探究法為主進行教學,以學生為主,帶動學生自主梳理知識點,完整知識結構。5、教具準備:多媒體、白紙6、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通過回憶熱力環(huán)流的概念、形成過程等知識點,從而引出本節(jié)復習課的重點——熱力環(huán)流的應用:海陸風、山谷風、城市風;(2)梳理結構:學生根據之前所學習的內容和書上的基本知識,初步繪制相關的思維導圖,將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作為中心主題,向熱力環(huán)里相關的應用發(fā)散思維,以小組形式完成思維導圖。以下是一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圖2.1)。(3)評價提高:教師在學生完成制圖后,將制作較好的思維導圖展示在班級內,并對其他小組的思維導圖進行評價和完善。是否可以將三種風的圖示文字規(guī)范化?城市風是否會有白天黑夜之分?是否可以用更簡便的方式表達白天黑夜?是否可以再完善一下整個思維導圖的排版構圖?在評價引導的過程中,盡量使學生從各個方面去思考分析問題。(4)總結歸納:學生小組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或從其他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和思考,完善本小組的思維導圖結構,不僅是對知識點的鞏固,也是對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的鍛煉。以下是完善后一學生的思維導圖。(圖2.2)圖2.1完善前一學生思維導圖圖2.2完善后一學生思維導圖3.3習題課本節(jié)課主要講解的是成都外國語學校的高一下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第30題第2小問的問題是根據材料,分析東北野人參分布區(qū)域適宜人參生長的有利自然條件。該題是為了考察學生對于區(qū)域地理的一定掌握與分析,也是對學生的答題技巧的考查。具體教學過程如下:(1)分析問題:在回答該題前,應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有利、自然。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從這兩個主題出發(fā),分別向各種自然要素思考分析,結合該區(qū)域內的一系列特征,完成思維導圖的制作;(2)構建思維:教師在講解題目之前,需要給學生再一次思考的時間,學生根據題干本身獲取信息,結合所學的區(qū)域地理知識,完成思維導圖;(3)完善總結:學生完成思維導圖后,教師及時對學生作出問題反饋,而后點出題干中的關鍵點:自然,該區(qū)域位于東北,可以從地形、緯度、降水、土壤等方面分析。學生根據東北地區(qū)的各類自然特征,完善思維導圖上地形、緯度等分支的內容,進一步總結歸納自己的思維導圖。以下是完善后一學生的思維導圖(圖3.1)。圖3.1完善后一學生思維導圖在以上的三個教學案例中,都是將思維導圖運用到教學過程的各個階段,先由學生根據書本知識完成初步的思維導圖制作,接著教師根據學生完成的思維導圖做出反饋,對于有問題或不完整的思維導圖及時地做出評價,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問題;最后學生根據教師評價與自主、小組思考,完善思維導圖與知識結構。4應用過程中的不足4.1在整個實習過程中,教學年級主要是高二和高三,所涉及的學科內容大多是必修二和必修三,少量接觸必修一的內容,研究中的思維導圖對高一學生及必修一教材的作用了解和運用較少。所以思維導圖運用在教學過程中各年級的實際應用較少,整個研究的連續(xù)性較小。4.2在向學生介紹和使用思維導圖時,繪制形式較為單一且均為手工繪制。但網上有很多種思維導圖軟件,例如:GitMind,MindMaster,Xmind等,然而并未能向學生普及。4.3在實習的過程中可以看到課上繪制的思維導圖,課后就拋諸腦后的現象。教師在課堂上對思維導圖的運用不只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和初步使用,也包括后續(xù)引導學生整理和運用。所以在現階段思維導圖繪制和使用的過程不能保證完整和絕對有效。5思維導圖在地理創(chuàng)新學習中的運用建議5.1學校與教師需創(chuàng)設學生主動思考的情境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是一個較為重要的可調節(jié)外部條件,學校與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積極組織類似校內知識競賽、班內知識共享等創(chuàng)新型教學活動,在課堂上營造適合學生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學習氛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拋出問題或提供學習材料來啟發(fā)學生思考,為學生積極創(chuàng)新提供好的環(huán)境。5.2教師帶動學生使用和完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每個階段都有較大的作用,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向學生介紹和使用思維導圖這種學習方法,豐富學生對思維導圖的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帶動學生運用和繪制思維導圖,課上留出一定時間教授學生繪制并糾正學生的一些細小錯誤,課后要引導學生將思維導圖運用到課后鞏固復習的過程中,為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使用思維導圖打下基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5.3學生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主動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地理學習的各階段中學生本身需要樹立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要對各種地理事物抱有向外思考分析的習慣,主動參與課堂小組活動,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各類問題,及時向老師反饋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跟上教師的腳步,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各個學習階段,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學生的不斷主動,是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使用思維導圖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條件。6總結總而言之,高中地理學科是具有明顯的區(qū)域性和綜合性,學科內容涉及多個方面的內容,而具有創(chuàng)新性發(fā)散的思維導圖是適合學習地理學科的一種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一是學校需要給予學生良好的思考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拓寬思維;二是高中教師需要向學生科普并講授思維導圖,促使學生地理學習過程中,積極使用思維導圖;三是學生自身要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鍛煉學習能力和各種學習技能。通過學校內各方面的教育影響,學生能夠認識到思維導圖對地理的創(chuàng)新學習具有一定重要性,能使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地理知識水平,從而促進地理教學效率的提高。參考文獻[英]東尼·博贊.思維導圖[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9.韓瑩,鮑繼平,吳愛華.思維導圖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綜述[J].考試周刊,2013(67):98-100.章劍龍.巧用思維導圖化解地理難點[J].試題與研究,2020,(35):25-26.柴晨靜.基于思維導圖的地理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研究[D].福建:福建師范大學,2018.姚本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合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安徽大學出版社,2012.王旭.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J].考試周刊,2019(56):162.王為川.巧用思維導圖提高高中地理復習效率[J].高考,2020(24):47.曾煒.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0(30):124-125.胡兵.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界2020(50):93-94.鄭傳利.地理高考復習中應用思維導圖提高教學效率[J].高考,2020(16):2-3.陳文獻.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教學,2020(16):61-62.付成艷.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地理教學的創(chuàng)新實踐[J].試題與研究,2020(25):150-151.李冬梅.淺析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策略[J].考試周刊,2019(39):149.劉小軍.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文理導航,2019(09):58-60.張敏.高中地理教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