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4物態(tài)變化(測試)(解析版)
(滿分100分,時間60分鐘)
一、選擇題(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數(shù)值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A.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B.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4℃;
C.我們所用課桌的高度約為0.8mD.一節(jié)初中物理課的時間約為0.45h
【答案】Co
【解析】A.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To'm/s,故A不符合題意;
B.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故B不符合題意;
C.中學生的身高約1.8m,我們所用課桌的高度約為中學生身高的一半,約0.8m,故C符合題意;
D.一節(jié)初中物理課的時間45min,合立■h?075h,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
2.用實驗室常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熱水的溫度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計的感溫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將感溫泡浸入熱水馬上讀出溫度;
C.讀數(shù)時溫度計可以離開被測熱水D.讀數(shù)時如圖所示,測量數(shù)據(jù)偏大
【答案】Do
【解析】A.溫度計感溫泡不可以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則會造成所測溫度不準確,故A錯誤;
B.將感溫泡浸沒熱水后,應待溫度計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故B錯誤;
C.讀數(shù)時溫度計不應離開熱水來讀數(shù),否則會造成讀數(shù)有偏差,故C錯誤;
D.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刻度值保持水平,圖中俯視讀數(shù)或?qū)е聹y量結(jié)果偏大,故D正確。故選D。
A.錫的熔點和凝固點都是232℃;
B.錫在比段和耳段都吸熱,都是固液共存狀態(tài);
C.錫熔化過程用了7min,不斷吸熱;
D.錫是不透明的金屬,屬于非晶體
【答案】A?
【解析】AD.由圖可知,段時錫吸熱溫度升高,比段時錫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說明錫是晶體,且
熔點為232℃,而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所以凝固點也是232℃,故A正確,D錯誤;
B.加段時錫是熔化過程,熔化吸熱;耳段是錫是凝固過程,凝固放熱,故B錯誤;
C.由圖可知,該晶體從3min開始熔化,到7min結(jié)束,熔化過程用了7min-3min=4min
故C錯誤。故選A。
4.小芳吃雪糕時,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由此她聯(lián)想到了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的情景。以
下是她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正確的是()。
A.“冷氣”和“熱氣”本質(zhì)是相同的,它們都是水蒸氣;
B.“冷氣”和“熱氣”本質(zhì)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氣;
C.“冷氣”和“熱氣”本質(zhì)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氣”和“熱氣”本質(zhì)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答案】Do
【解析】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時
碗里冒“熱氣”是碗里蒸發(fā)出的水蒸氣,在上升過程中,遇到溫度較低的空氣時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以,
它們的本質(zhì)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
5.(雙選)兩套完全相同的如圖甲所示的加熱裝置,兩套裝置的試管中分別裝有少量的相等體積的M固
體和N固體,它們的加熱時間-溫度曲線如圖乙所示,在35min內(nèi)M物質(zhì)從固體熔化成了液體,N物質(zhì)始終是
固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時間/min
A.這種“水浴法”加熱的優(yōu)點是被加熱物質(zhì)受熱比較均勻,缺點是加熱溫度一般不會超過100℃;
B.由圖乙知,M是晶體,M的熔點為80℃;
C.由圖乙知,M、N的熔化過程要吸收熱量;
D.由圖乙知,M是晶體,N是非晶體
【答案】ABo
【解析】A.將裝有固體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溫度變化比較均勻,并且變
化比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缺點是加熱溫度一般不會超過100℃,故A正確;
B.由圖知,此物質(zhì)在熔化過程中保持80℃不變,則該物質(zhì)為晶體,并且熔點為80℃;同一晶體的熔
點和凝固點是相同的,故B正確;
C.讀圖乙可知,M有一段這種物質(zhì)吸熱,但溫度不再升高,說明此時物質(zhì)達到了熔點,正在熔化,因
此這種物質(zhì)屬于晶體,但在35min內(nèi)N物質(zhì)始終是固體,不能由此確定N是晶體還是非晶體,故C錯誤;
D.由以上分析可知,M是晶體,N不能確定是晶體還是非晶體,故D錯誤。故選AB。
6.為確保2022年北京冬奧會順利舉行,需要進行人工造雪。造雪機在工作時,不斷將水吸入,并持續(xù)
從前方噴出“白霧”,在“白霧”下方沉積成一層“白雪”,如圖所示。造雪機在造雪過程中,水發(fā)生的
最主要物態(tài)變化是()。
A.凝華B.凝固C.升華D.液化
【答案】B。
【解析】造雪機在工作時,將液態(tài)的水以小水滴的形式噴出形成“白霧”,這些小水滴由液態(tài)的“白
霧”變成固態(tài)“白雪”的過程叫凝固,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
7.夏天煽扇子時,空氣的溫度沒有降低,人卻感到?jīng)鏊?,這是因為()。
A.煽來的風是涼的;
B.煽來的風加快了身上汗水的蒸發(fā);
C.煽來的風把周圍的熱空氣趕跑了;
D.煽來的空氣溫度低,使人的體溫降低了
【答案】Bo
【解析】夏天煽扇子,加快了空氣流動速度,加快汗液的蒸發(fā),蒸發(fā)吸熱,所以人卻感到?jīng)鏊?。故ACD
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
8.如圖,人游泳之后剛從水中出來,感覺特別冷。關于此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水中出來后,人體表面的水蒸發(fā)放熱,所以人感覺冷;
B.有風的時候比無風的時候更冷,這是因為空氣流動加快了人體表面水的蒸發(fā);
C.人出水后比在水中要冷,這是因為泳池內(nèi)水溫高于人的體溫,而空氣溫度低于人的水溫;
D.人從泳池出來后,空氣中的水蒸氣在人體表面液化,所以人感覺冷
【答案】B。
【解析】ACD.人游泳之后剛從水中出來,感覺特別冷,是因為人身體表面的水蒸發(fā)吸收熱量,導致人
體表面溫度降低,所以人感到特別冷,故ACD錯誤;
B.有風的時候比無風的時候更冷,這是因為空氣流動加快了人體表面水的蒸發(fā),加速了蒸發(fā)吸熱,故
B正確。故選B。
9.下列對生活中一些現(xiàn)象的解釋錯誤的是()。
A.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銀溫度計測量氣溫,是因為水銀的凝固點較低;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熱包子不會太燙,是因為水汽化吸熱;
C.用冰袋能給高熱病人降溫,是因為冰熔化要吸熱;
D.舞臺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霧,是因為干冰升華吸熱使水蒸氣液化
【答案】Ao
【解析】A.在北方很冷的地區(qū)溫度非常低,溫度計中液體可能凝固而損壞溫度計,所以應該選凝固點
低的物質(zhì)做測溫物質(zhì),一般選酒精溫度計,而水銀的凝固點較高,故A錯誤,符合題意;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因為水汽化吸熱,所以不會太燙手,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用冰袋給高熱病人降溫,是因為冰熔化吸熱,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舞臺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霧,是因為干冰升華吸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白霧,故D正確,不
符合題意。故選A。
10.生活中的現(xiàn)象:現(xiàn)象一,夏天,打開空調(diào),單層玻璃窗會出現(xiàn)水霧;現(xiàn)象二,寒冷的冬天開車時
車窗上也有水霧出現(xiàn),以上兩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分別是()。
A.這兩種現(xiàn)象都是水蒸氣遇冷液化;
B.現(xiàn)象一中液化后的水珠附著在玻璃窗的內(nèi)壁上;
C.現(xiàn)象二中液化后的水珠附著在車窗的外壁上;
D.現(xiàn)象一中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吸熱,現(xiàn)象二中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放熱
【答案】Ao
【解析】ABC.夏季,在有空調(diào)的房間里的溫度較低,而房間外面的空氣溫度較高,所以外面的空氣中
的水蒸氣遇到較涼的玻璃時會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玻璃上,故水滴在玻璃的外側(cè);寒冷的冬天開車時車窗
上也有水霧出現(xiàn),車內(nèi)溫度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玻璃液化形成的,附著在車窗的內(nèi)壁上,故A符合題意,
BC不符合題意;
D.兩種現(xiàn)象中都要放出熱量,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
二、填空題(7小題,每空2分,共54分)
11.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規(guī)律制成的,如圖甲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如圖乙物體的長度是
cm;此停表讀數(shù)為:
【答案】熱脹冷縮;98;3.80;277.5?
【解析】[1]實驗室常用的溫度計是液體溫度計,液體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熱脹冷縮的規(guī)律制成的,圖甲
刻度線自下而上數(shù)字變大,所以是零上溫度,分度值為1℃,示數(shù)是98℃。
[2]由圖可知,刻度尺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1個小格代表的是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
測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6.00cm的刻線,物體的末端對著的9.8cm刻度線處,估讀為9.80cm,所
以物體的長度為£=9.80cm-6.00cm=3.80cm
[3]圖停表上小表盤的分度值是0.5min,指針在“4”和“5”之間,偏向“5”一側(cè),讀數(shù)為4min;大
表盤的分度值0.1s,讀數(shù)為37.5s,則停表讀數(shù)為4min+37.5s=277.5s。
12.火山爆發(fā)時的巖漿在流淌過程中不斷降溫,就會按順序先后(填物態(tài)變化)形成一系列
的固體礦物:橄欖石一輝石一角閃石一黑云母一正長石一白云母一石英。由此可以判斷出這些礦物的熔點
依次(填“升高”或“降低”)。
【答案】凝固;降低。
【解析】[1]火山爆發(fā)時的巖漿在流淌過程中不斷降溫,由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屬于凝固現(xiàn)象。
[2]凝固點越低越難以凝固,橄欖石一輝石一角閃石一黑云母一正長石一白云母一石英過程中,凝固點
依次降低,而同種物質(zhì)的熔點與凝固點是相同的,所以由此可以判斷出這些礦物的熔點依次降低。
13.據(jù)說每一個東北小孩從小都被父母諄諄告誡:冬天千萬別用舌頭舔鐵門!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幾
乎每年冬天都能在東北看見小孩舌頭被黏在鐵門上哇哇亂叫的奇景(如圖所示),通過所學知識可知舌頭
被粘住的原因是舌頭上的水遇冷(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所致,這個過程需要(填“吸熱”或“放
熱”)。
【答案】凝固;放熱。
【解析】[1][2]舌頭被粘住的原因是舌頭上的水遇冷由液體變?yōu)楣虘B(tài),屬于凝固,凝固過程需要放熱。
14.星期天小明在廚房中發(fā)現(xiàn):
(1)壺里的水燒開以后,壺嘴上方冒出一團團“白氣”。這些“白氣”實質(zhì)上是一些O小明仔
細觀察又發(fā)現(xiàn):“白氣”從噴出到消失要經(jīng)歷三個物理過程。靠近壺嘴的地方,我們什么也看不見,這是
因為壺內(nèi)水沸騰時產(chǎn)生了大量的水蒸氣,在壺嘴附近由于溫度較,仍然保持氣態(tài);
(2)小明學習了水的沸騰知識后,按老師的要求課后做了“紙鍋燒水”實驗。他將適量的水裝入紙鍋
后,放到火上加熱(沒有讓火苗燒到水面以上的紙),一會兒水沸騰了,但紙鍋并沒有燃燒,這是因為水
沸騰后持續(xù)吸熱,溫度(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且(選填“高于”或“低于”)
紙的著火點。在加熱過程中,水面上方會冒出“白氣”,“白氣”是水蒸氣(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形成
的。
【答案】小水珠;高;不變;低于;液化。
【解析】(1)[1]壺嘴上方冒出一團團“白氣”,這些“白氣”實質(zhì)上是壺嘴噴出的水蒸氣遇冷發(fā)生
了液化現(xiàn)象,形成了小水珠。
[2]高溫的水蒸氣在遇冷時才發(fā)生液化現(xiàn)象,而在靠近壺嘴的地方,溫度高,水蒸氣不會液化,仍是無
色的水蒸氣,故我們什么也看不見。
(2)[3][4]因為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沸騰過程中仍要繼續(xù)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并且水的沸點低于紙的著火點,所以紙鍋沒有燃燒。
[5]在加熱過程中,水面上方會冒出“白氣”,“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體小水滴。
15.常溫下把干冰(固態(tài)二氧化碳)放入試管里,用氣球套在試管口上(如圖),會看到氣球越來越大,
這是由于干冰發(fā)生了(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過一段時間,試管壁外結(jié)了一層霜,這層霜是空氣
中的水蒸氣經(jīng)過(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而形成的;這種物態(tài)變化時需要熱量。一次
性打火機里的燃料是一種叫丁烷的物質(zhì),通常情況下呈氣態(tài),它是在常溫下,用的方法使它液
化后儲存在打火機里的:
【答案】升華;凝華;放出;壓縮體積。
【解析】[1]如果在管口上套一個氣球,由于管內(nèi)的干冰升華變成氣態(tài)的二氧化碳,所以氣球會鼓起。
[2][3]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凝華需要放出熱量。
[4]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是氣體液化的兩種方式,打火機里的丁烷氣體,是利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丁烷
氣體液化的。
16.如圖是大自然中水循環(huán)的示意圖,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層中的水不斷(選填“吸
收”或“放出”)熱量,成水蒸氣。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遇冷成
小水滴或成小冰晶,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來越大,就會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小
冰晶又成了小水滴,與原來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后四空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
【答案】吸收;汽化;液化;凝華;熔化。
【解析】[1][2][3][4]水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水蒸氣的過程叫做汽化,汽化過程吸收熱量,所以自然界中
的水先汽化生成水蒸氣,水蒸氣在上升的過程中,溫度降低,水蒸氣遇冷又液化變?yōu)樾∷位蛘吣A為小
冰晶,形成了云,此過程放熱。
[5]下落過程中,固態(tài)的小冰晶不斷吸熱,熔化為小水滴,會和原來的小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
17.小明看到家中日光燈管的兩端各有一圈黑色(如圖甲所示),從外面擦怎么也擦不掉,他覺得奇怪,
于是向爸爸請教,爸爸讓他在一支長試管內(nèi)裝入少量的碘粉,塞上底部懸掛了少量棉線的橡皮塞,用酒精
燈慢慢加熱,如圖乙所示。
沸$
圖甲圖乙
(1)加熱時小明看到碘粉沒有熔化就有紫色的煙霧升起,這是過程,需要熱;
(2)一段時間后,小明看到離試管底一段距離處,出現(xiàn)了一圈紫色的堆積物,這是碘而形成的,
并且時間越長,堆積越多。由此小明推斷日光燈管上的黑圈是鴇絲先后形成的。
【答案】升華;吸;凝華;升華;凝華。
【解析】(1)[1][2]當加熱碘粉時,碘會直接由固態(tài)變成氣態(tài),形成紫色的碘蒸氣,這屬于升華現(xiàn)象,
需要吸熱。
(2)[3]一段時間后,小明看到離試管底一段距離處,出現(xiàn)了一圈紫色的堆積物,這是碘蒸氣凝華而
形成的,并且時間越長,凝華形成的碘越多。
[4][5]小明推斷日光燈管上的黑圈是鴇絲受熱先升華,后鴇蒸汽在遇冷凝華形成的。
三、實驗題(3小題,共16分)
18.(7分)小麗選擇蜂蠟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態(tài)物質(zhì)在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是否相同”,設計的實
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C
_3三
三
三
-S交
三1
一=X
三
三
=三
=?
_
=三
一
與
一
一
二
(1)將溫度計正確插入蜂蠟和海波中,觀察溫度計示數(shù)時如圖乙所示,其中視線正確的是,此
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
(2)丙圖是小麗繪制的海波的熔化圖象,圖中班段表示海波的熔化過程,此過程中海波(選填
“吸收”或“放出”)熱量,溫度(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第lOmin海波處于(選
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態(tài);
(3)丁圖是小麗繪制的蜂蠟的熔化圖象,根據(jù)圖像可知,蜂蠟屬于(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判斷依據(jù)是O
【答案】B;42;吸收;不變;固液共存;非晶體;蜂蠟沒有固定的熔點。
【解析】(1)[1]溫度計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液柱的液面相平,故視線正確的是B。
[2]觀察溫度計可知,每一大格10℃,每一大格中有10小格,即每一小格1℃,因此,讀數(shù)為42℃。
(2)[3][4"9表示海波的熔化過程,此過程中酒精燈要繼續(xù)對海波加熱,海波才能持續(xù)熔化,因此
海波在此過程中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
[5]由圖像可知,第lOmin時海波還在熔化,因此,海波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
(3)[6][7]由丁圖可知,蜂蠟熔化時沒有固定的熔點,這是非晶體和晶體熔化時最大的區(qū)別,因此,
可知蜂蠟是非晶體,判斷依據(jù)是,蜂蠟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
19.(5分)如圖中甲、乙兩圖是“探究水的沸騰特點”實驗的裝置和數(shù)據(jù)關系圖線。
溫度/P
102030405060時間/min
甲乙丙
(1)甲組裝實驗裝置時,應先調(diào)整圖甲中(選填"A”或"B”,)的高度;
(2)如圖乙是小亮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的溫度一時間圖象,由圖像可知:水的沸點是℃;觀
察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的兩種情況如圖乙所示,則圖乙中是水沸騰時的情況;
(3)如圖丙示,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燒杯甲和燒杯乙內(nèi)都裝有水,用酒精燈加熱燒杯使甲杯中水沸
騰,若不斷加熱,乙燒杯中水(選填"能”或“不能”)沸騰,原因:o
【答案】A;100;a;不能;甲杯中水沸騰后溫度保持100℃不變,若不斷加熱,乙燒杯中水能達到100℃,
但由于甲杯中水和乙燒杯水的溫度一樣,乙燒杯水不能繼續(xù)吸熱,就不能沸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飼料適口性提升-洞察與解讀
- 合作協(xié)議書參考范本5篇
- 2025年天津市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綜合類專業(yè)能力測試試卷(文秘類)考點精講試題
- 2025年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教師招聘體育學科專業(yè)知識試卷
- 第三節(jié) 測量物質(zhì)的密度說課稿-2025-2026學年初中物理魯科版五四學制2024八年級上冊-魯科版五四學制2024
- 二建安全教育培訓試題及答案解析
- 納米載體免疫逃逸-洞察與解讀
- 考點解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物態(tài)變化《溫度》章節(jié)測評試卷(含答案詳解版)
- 考點解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同步測試練習題
- 本冊綜合說課稿-2025-2026學年小學心理健康二年級上冊教科版
- 拆舊建屋合同協(xié)議書
- 圖深度強化學習在配電網(wǎng)故障恢復中的應用研究
- 中國電信云網(wǎng)資源管理技能認證考試題及答案
- (2017)海南省房屋建筑與裝飾裝修工程綜合定額交底資料
- 拆除重建工程施工方案
-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課件
- 《基礎護理學》第七版考試題庫大全-上部分(600題)
- 基坑安全事故及防范措施
- 2024年供應鏈管理師(二級)資格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歐盟食品安全法律法規(guī)
- 糖尿病足創(chuàng)面換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