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康復循證實踐指南》2021年要點_第1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康復循證實踐指南》2021年要點_第2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康復循證實踐指南》2021年要點_第3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康復循證實踐指南》2021年要點_第4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康復循證實踐指南》2021年要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康復循證實踐指南》(2021)要點

1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呼吸系統(tǒng)與氣流受限等癥狀除在有害顆

粒或氣體中明顯暴露引發(fā)的肺泡異常外,還多與由此產(chǎn)生的氣道問題存在

關聯(lián),該類疾病具有可預防性、多見性。慢呼市由于其高患病率、致殘率

和死亡率而成為全球公共衛(wèi)生的重大挑戰(zhàn)。由于進行性發(fā)展的不可逆氣流

受限,致使肺功能不斷受損,既降低了患者的勞動能力,也影響了他們的

生活質(zhì)量。

慢阻肺主要累及肺臟,隨著病情的演變、進展也累及其他臟器,不僅

影響患者心、肺等功能,也顯著降低患者社會參與能力和運動能力,嚴重

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循證醫(yī)學的證據(jù)表明,慢呼市的康復治療可改善患者

肺功能,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顯著改善致殘率,滿足患者日常生活活

動需求,減少焦慮,達到提升生活質(zhì)量和節(jié)約醫(yī)療資源的目的。國際康復

醫(yī)學會將肺康復作為慢阻肺治療的重要內(nèi)容。慢四市的康復是基于世界衛(wèi)

生組織(WHO)功能、殘疾和健康模式的一系列康復策略,是根據(jù)健康狀況

的評估,實現(xiàn)最佳個人能力、建立和強化個人資源、提供積極環(huán)境、發(fā)展

個人活動表現(xiàn)以及改善個人健康相關生活質(zhì)量等的一系列方法,使慢阻^

患者實現(xiàn)或保持最佳功能狀態(tài)。

2方法

3結果

本指南所指的慢呼市,ICD-11編碼為J44.9O基于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

(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占預計值的百分比

(FEV1%)等指標,能進一步將患者細分為兩個階段:穩(wěn)定期,該階段的主

要表現(xiàn)為咳嗽、胸悶氣短等,病情不很嚴重;急性加重期,病情未得到緩

解,有不斷惡化趨勢,患者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咳喘、痰量提升呈膿性,還

有可能出現(xiàn)高熱等。

3.1功能評定工具與方法

3.1.1身體功能

身體功能評估主要涉及呼吸功能(b440)。在中文環(huán)境下推薦使用的工具和

方法(有些工具是國際通用的,但有中文標準化版本)如下。

[推薦意見1]:建議采用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

呼吸肌肌力、改良英國醫(yī)學研究學會呼吸困難量表(mMRC)評估呼吸功能

(b440)(2D)o

【說明】

[推薦意見2]:可以借助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等工

具,獲得患者焦慮、抑郁等方面的信息(1C)。

【說明】

[推薦意見3]:睡眠質(zhì)量可以通過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PSQI)判斷(1C)o

【說明】

3.1.2活動和參與評估以及生活質(zhì)量評估

[推薦意見4]:推薦采用6分鐘步行測試(6MWT)評估運動能力(d455)

(1C)0

【說明】

[推薦意見5]:推薦采用倫敦胸科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LCADL)和曼

徹斯特呼吸日常生活能力問卷(MRADL)評估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ADL)(1C)0

【說明】

[推薦意見6]:建議采用WHODAS2.0(中文版)進行慢四市患者的綜合

能力評估,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d230)可借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CAT)

評估(2D)。

【說明】

3.1.3環(huán)境因素和個人因素(健康行為方式)

[推薦意見7]:對于有吸煙史的慢四市患者,患者的吸煙情況可以通過

尼古丁依賴檢測量表(FTND)評估(2D)。

【說明】

[推薦意見8]:推薦采用微型營養(yǎng)評估(MNA)評估營養(yǎng)狀況(1D)o

【說明】

3.2康復干預類

[推薦意見9]:對于因痰液黏稠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難的慢四市患者,

推薦由康復治療師行氣道廓清技術,一定程度上可使患者呼吸順暢,對呼

吸功能有顯著改善效果(1C)。

【說明】

具體干預說明:

1如果患者在穩(wěn)定期

1.1對其采用體位引流以及霧化吸入。

1.2進行加強呼吸能力方面的練習:通過腹式呼吸或呼吸操增強呼吸功

能。

1.3進行有效咳嗽練習。

2如果患者在急性加重期

2.1進行高頻胸壁振蕩:震動頻率10-15HZ,強度2~4,每次15min,

每天3次。

2.2體位擺放,通過霧化吸入稀釋痰液,確定排痰部位,叩打和拍擊,由

胸至背輕輕拍擊,使痰液松

動排出。

[推薦意見10]:若是患者運動療法期間發(fā)生低氧血癥,推薦補充氧氣以

增加運動時間,減輕呼吸困難癥狀(1B)o

【說明】

具體干預說明:

慢阻肺患者的運動強度如為達到65%~75%靶心率時的運動速度和/或坡

度,每次0.5h,每周3次,共2個月。在訓練同時,經(jīng)鼻導管吸入氧氣。

[推薦意見11]:相關健康狀況下的運動康復。對穩(wěn)定期慢阻肺患者,推

薦進行中等強度耐力訓練,行地面行走鍛煉以改善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難

和運動能力;行功率自行車訓練以改善患者的運動能力(1C)。推薦進行抗

阻訓練,每周兩至三次,改善患者呼吸困難、骨骼肌力量和肺功能;推薦

聯(lián)合耐力訓練以更大程度改善慢四市患者的骨骼肌力量和生活質(zhì)量(1B)。

對其他功能障礙并發(fā)呼吸功能障礙的慢腳市患者,如高位截癱導致運動功

能障礙并伴有呼吸功能障礙者,為了避免出現(xiàn)肌肉萎縮,建議采用神經(jīng)肌

肉電刺激;如慢阻肺患者處于重癥監(jiān)護室中或臥床時間較長,推薦進行常

規(guī)運動訓練聯(lián)合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以增強患者的運動能力(1C)。

【說明】

具體干預說明:

1.地面行走鍛煉:勻速行走,速度80~120步/min,每次至少45min,

使心率達到靶心率范圍,并且持續(xù)10min以上。

2.功率自行車訓練:需進行下肢功率踏車訓練,每次40min,每周

80min。根據(jù)患者心肺運動試驗結果,找出最大運動負荷(WRmax),并以

70%WRmax作為下肢踏車訓練起始強度(P0),以10%WRmax的梯度增

加負荷,直至不能耐受;在康復過程中監(jiān)測脈氧飽和度、血壓和心率,注

意運動訓練安全。

3.抗阻訓練:患者依次完成5個動作的抗阻訓練,包括坐位擴胸、坐位

前推、坐位上舉、屈膝、伸膝,每個動作重復6~8次,每次至少持續(xù)3s,

循環(huán)4次。

4.耐力訓練:運動形式為功率自行車訓練,每次40min;運動強度根據(jù)

癥狀限制的遞增功率運動試驗測定的最大運動功率確定,訓練過程中密切

觀察患者一般狀態(tài)。

5.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慢阻肺患者電刺激頻率通常為15~75Hz,脈寬

300~400|JS,脈沖電流10~100mA,強度逐漸增加,直至看到強烈的

肌肉收縮或達到最大耐受強度;每次30min,每天60min,每周5d,共

30do

[推薦意見12]:慢阻肺患者存在嚴重呼吸困難,建議由康復治療師制定

個體化呼吸訓練方案,減緩患者呼吸障礙,提高生活和運動質(zhì)量(1C)。中

度至重度慢呼市患者,需做好日常自我管理,減少耗氧性活動(2C)。

【說明】

具體干預說明:

1.縮唇呼吸:盡量用鼻緩慢吸氣,身心放松,然后縮小口唇將氣體輕輕

吹出;保持相同強度的縮唇呼吸訓練,每次15~30min,每天3次。

2.腹式呼吸:患者半坐位或坐位,用鼻緩慢吸氣,閉口唇,腹部在吸氣

過程中緩慢鼓起,抬起右手;呼氣時模擬吹口哨的姿勢,鼓腮縮唇吹氣。

呼吸頻率7~8次/|1汕,每次10min,每天30~40min?

[推薦意見13]:慢阻肺患者如果存在心理、睡眠障礙,建議心理干預,

減少焦慮、抑郁癥狀,改善睡眠質(zhì)量(1C)。

【說明】

3.3健康促進類

[推薦意見14]:對于體質(zhì)量不足或過度肥胖的慢四市患者,建議進行營

養(yǎng)支持聯(lián)合運動干預(1B)o

【說明】

具體干預說明:

個體化營養(yǎng)方案:利用Harris-Benedict公式對患者休息狀態(tài)時的消耗能

量進行核算,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營養(yǎng)狀況、病情程度、能量消耗狀態(tài),規(guī)劃

患者均衡飲食,確定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脂肪攝入量,制定相應食譜。

[推薦意見15]:對于穩(wěn)定期慢9市患者建議進行傳統(tǒng)體育鍛煉(五禽戲、

太極拳、八段錦等);患者生活質(zhì)量會因采取聯(lián)合肺康復護理而得到提升

(2C)0

【說明】

[推薦意見16]:針對吸煙時間較長的慢阻肺患者,采用行為干預或藥物

治療(尼古丁替代療法、安非他酮、伐尼克蘭)均能夠提升患者的持續(xù)戒煙

率和時點戒煙率,兩者聯(lián)合效果更佳,可以改變患者尼古丁依賴行為,使

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改善(1B)o

【說明】

具體干預說明:

1.行為干預:包括個人咨詢、團體咨詢、電話咨詢和/或自助、書面材料

相結合。

2.藥物干預:藥物療法主要有尼古丁疫苗、尼古丁替代療法等。

3.綜合干預(行為+藥物):藥物療法和行為治療的結合。

[推薦意見17]:患有慢醉市的患者,推薦進行以保持正常生活為核心的

自我管理干預,自身生活質(zhì)量會因此得到提升,減少呼吸系統(tǒng)疾病相關再

入院率和住院時間。B)o

【說明】

4總結

本指南基于ICF的生物-心理-社會康復理論與方法,以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

指南制定手冊》對流程及方法的明確規(guī)定,參考10M的臨床實踐指南定

義和中華醫(yī)學會發(fā)布的《制定/修訂<</span>臨床診療指南〉的基本方法

及程序》以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頒布的ICD-11,應用《ICF核心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