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兒社會活動教案5篇_第1頁
中班幼兒社會活動教案5篇_第2頁
中班幼兒社會活動教案5篇_第3頁
中班幼兒社會活動教案5篇_第4頁
中班幼兒社會活動教案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班幼兒社會活動教案5篇中班幼兒社會活動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地球生病的原因。

2、學習保護環(huán)境的基本方法。

3、增強環(huán)保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掛圖《地球病了》。

2、地球受污染和排除污染后的多媒體課件及其設施。

3、教師繪畫一幅:地球病了。

4、幼兒人手一份:繪畫紙、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導入課題。

(1)出示掛圖,同時放錄音:孩子們,我病得厲害,難受得很,你們快幫幫我吧!

(2)提問:

a、圖上有什么?

b、地球媽媽怎么了?

c、地球媽媽為什么會生???

2、組織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知道地球受到污染的原因。

(1)說說多媒體所展示的地球被污染現(xiàn)象。

a、森林被砍到了許多。

b、工廠冒濃煙。

c、水變成了黑色。

d、到處是垃圾。

e、汽車排放尾氣。

(2)提問:地球媽媽還生了哪些病?

3、請幼兒當醫(yī)生已到幼兒討論保護地球的方法。

(1)針對污染,幼兒自由討論排除污染的方法。

(2)引導幼兒觀看受污染和排除污染的課件,比較并說出怎樣是地球媽媽的病好起來。

小結:建立污水處理工廠,把臟水變干凈,工廠不要放黑煙,汽車用電、天然氣、太陽能來開動,建立垃圾處理大工廠,多種花草樹木,保持水土,凈化空氣,是地球媽媽的病好起來。

4、繪畫活動:打扮地球媽媽。

(1)教師出示地球媽媽“生病時”不美的畫像,激起幼兒給“治好病”的地球媽媽畫一幅美麗的畫像,打扮打扮地球媽媽。

(2)播放音樂,幼兒在音樂中自由作畫。

(3)展示、評價。

中班幼兒社會活動教案篇2

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拾到東西應該還給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著急心情,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準備:動物頭飾、情景表演

過程:

(一)引起興趣,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了解小貓丟了東西著急、難過的心情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后高興的心情。

提問:

1、小貓丟了什么?心里怎么樣?(著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他說了什么?)

集體練習: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小結: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著見小貓這么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助幼兒體驗丟了東西、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情況下的不同情感。

(1)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丟過什么?心里怎樣?

(2)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里怎樣?

(3)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你是怎么做的?心里怎么樣?

3、情景表演,激發(fā)幼兒幫助小動物的動機,使他們體驗到幫助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看看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小動物們?yōu)槭裁措y過?(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里怎么樣?

(1)提問:小動物們這么難過?它們丟了東西心里怎樣?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里怎樣?那怎么辦呢?我們一起幫助他們(請問,剛才你們在哪里玩的?)我們到走廊里、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發(fā)現(xiàn)地上有東西就怎么辦?

(2)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找東西,(拾起來,拾起來以后怎么做呢?問問撿到東西后怎么說?請問這是你丟的東西嗎?

(3)幼兒找東西

(4)師:剛才我們幫助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他們一定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樣?(做一做高興的樣子,笑一笑)

(5)提問:剛才你撿到了什么東西?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說了什么話?

4、幼兒討論:

(1)拾到了東西為什么要還給別人?

(a)人家會難過,會著急。

(b)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表揚自己)

討論: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么辦呢?

(三)結束:

中班幼兒社會活動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啞劇表演,理解故事內容、含義,懂得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2、嘗試用各種方式學習互助與合作的技能,體驗團結互助的成功和喜悅。

3、初步萌發(fā)集體主義情感,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

活動準備:

1、《螞蟻搬豆》故事的桌面教具(小螞蟻、大樹、黑洞、黃豆)。

2、重紙箱五個,各種豆子混在一起的操作盤每組兩份。

3、生活中人們團結合作做事畫面的ppt。

4、雙簧表演視頻。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看啞劇表演,理解故事內容、含義,懂得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1、教師逐一出示桌面教具,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這是什么?它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表演。

2、教師操作桌面教具,演示故事的的前半部分。

(1)你看到了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

(2)教師用歌唱的形式演唱故事的前半部分。

(3)小螞蟻該怎么辦呢?請幼兒幫忙想辦法。

3、教師操作桌面教具,演示故事的后半部分。

(1)小螞蟻用了什么好辦法呢?

(2)教師用歌唱的形式演唱故事的后半部分。

4、理解故事的含義,懂得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1)故事中的小螞蟻為什么一開始搬不動,后來又搬起來了呢?

(2)你喜歡故事中的小螞蟻嗎?為什么?幫助幼兒提升故事含義,懂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鼓勵幼兒也要象小螞蟻一樣學會團結,學會合作。

二、設置情景,進一步理解團結、合作的意義。

1、情景表演,感受團結合作能解決困難。

(1)我要把這個箱子搬到那邊去搬不動,怎么辦呢?

(2)鼓勵幼兒動腦筋發(fā)表意見。

(3)所有小朋友一起幫忙搬箱子,終于很快就把所有的箱子全搬好了。

(4)小結:我搬不動箱子時,熱心的小朋友們幫助了我,我真高興,謝謝幫助我的小朋友。(“謝謝?!薄安挥弥x”)你們幫助了我心理感覺怎樣?(很開心)對,團結的力量非常大,所以我們遇到困難時也要團結起來,互相幫助。

2、開展比賽,體會人多、合作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老師不小心把赤豆、花生、黃豆和綠豆都混在了一起,請小朋友幫忙幫我撿出其中的黃豆

(2)交代任務要求:五個人一張桌子。每張桌上有相同的兩份任務。一份任務由一人單獨完成,另一份任務由四人合作完成。

(3)相同時間里,那一份任務完成得快?為什么?

(4)小結:相同的任務,人多了,大家合作了就完成得快。

(三)遷移經驗

想一想生活中還有什么事情也需要很多人來幫助,才能將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又省力呢?

活動延伸:看雙簧表演

合作的好處真是太多了,如果表演中加上了默契的合作會有怎樣的效果呢?一起來看一看:雙簧表演。

中班幼兒社會活動教案篇4

活動名稱:

需要幫助的人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懂得怎樣幫助我們身邊的人。

2、激發(fā)幼兒關愛別人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多媒體設備、捐助箱、圖書、玩具。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象回憶交流

1、觀看“獻愛心捐助活動”的錄象。

2、教師提問:你們看到了誰?他們在干什么?給誰捐款?為什么要給災區(qū)的小朋友捐款?

3、師小結:生活中有困難的人需要我們去幫助,讓我們來看看照片上還有哪些人也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幫助。

二、觀察圖片分享討論

1、出示圖片一(有人摔倒了)

圖片二(有人生病了)

圖片三(老爺爺背著包在吃力地走路)

圖片四(三輪車阿姨在吃力地騎車

2、提問:

(1)你遇到了這些事會怎么做?你想幫助誰,有什么好辦法?

(2)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人也需要我們去關心和幫助?

3、幼兒討論:如果我遇到了這些事會怎么做?有什么好辦法幫助他?

4、師小結:

大家都很愿意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而且還想了很多的辦法。平時我們經??吹桨职謰寢尅⑹迨灏⒁桃矔椭恍┯欣щy的需要幫助的這些人,我們一起來看一組圖片??纯此麄兪窃鯓雨P心、幫助別人的。

三、觀看幻燈片拓展經驗

1、講講圖片上他們是怎樣幫助別人的。

2、小結:原來我們周圍有很多人需要大家的關心和幫助,幫助了別人我們也會變得很快樂的。

3、引導幼兒獻愛心捐助災區(qū)小朋友。

四、活動延伸情感激發(fā)

1、出示災區(qū)小朋友的來信,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2、老師讀信,激發(fā)孩子想幫助災區(qū)小朋友的愿望。聽了來信你們說怎么辦?

3、幼兒依次挑選自己喜歡的物品上來捐助,在“愛的奉獻”樂曲聲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植物生長記錄

有益的學習經驗:

學習觀察記錄的知識,樹立初步的觀察植物、照顧植物的任務意識。

準備:

每組一本植物生長記錄簿、種子完整生長過程的圖片,記錄樣例、標尺簽。

活動與指導:

1.出示植物完整生長的圖片,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激發(fā)幼兒觀察自己種植物的興趣。

2.提示幼兒植物生長是漫長的過程,不象錄相演的那樣快,希望小朋友注意觀察,看看種子什么時候發(fā)芽,什么時候開花……

3.啟發(fā)幼兒用畫和測量的形式來記錄它的生長。

4.示范記錄方法。

要求:看生長情況,數(shù)葉片,量株高,把觀察結果記錄在本上。記錄可以用寫數(shù)字或涂色高度、數(shù)量、空格的統(tǒng)計辦法。提醒幼兒植物未發(fā)芽前,用圓圈或三角形代表無變化。

5.請幼兒分組作記錄練習,提示幼兒每日的觀察記錄時間,以及輪流記錄的方法。

6.活動結束后注意觀察,觀察和督促幼兒的記錄,請幼兒定期向全班匯報記錄結果,逐漸形成責任心和任務意識。

中班幼兒社會活動教案篇5

活動設計

在孩子眼里,成人是多么了不起,每個孩子都希望長大,盡快進入成人的世界,模仿成人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必然的經歷,從常吃的面包入手讓孩子們進入成人的世界,孩子們很感興趣,因此而主動參與,本節(jié)活動不僅為了孩子們開闊視野,還為了激發(fā)他們對成人勞動的感激之情。

活動目標

1、了解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和工序。

2、對面包師傅的勞動產生感激的情感。

3、增強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感受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事先與幼兒園附近的面包房聯(lián)系,為幼兒的參觀做好準備。

2、課件:各種不同花色的面包。

3、實物面包。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你們喜歡吃面包嗎?(喜歡)。放課件,讓幼兒觀看各種不同花色的面包,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1、面包哪里來

孩子們,剛才我們看到的各種好吃的面包是從哪里來?怎么做出來的那?今天老師就領你們去參觀面包房看一看,好嗎?教師提出參觀要求:不隨便離開隊伍,要有禮貌。

2、參觀面包房

帶領幼兒來到面包房,觀察面包房的環(huán)境布置。面包房里各種各樣的面包是怎樣擺放的呢?(整整齊齊、分類擺放的)

面包房里這么多好吃的面包是怎樣做出來?做面包需要什么工具和材料那?是誰做出了好吃又好看的面包那?

觀看面包師現(xiàn)場制作面包,介紹做面包的主要原料和步驟。(和面—做面包—擺面包—烤面包)

讓幼兒品嘗制作好的新鮮面包。產生對面包師的崇拜和感謝之情。

3、我來當回面包師

回到教室,讓幼兒回憶說說面包師是怎樣做成一個面包的。你能模仿一下面包師的動作嗎?

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制作面包的動作。

教師帶領幼兒念《面包歌》,邊模仿制作面包的動作。

三、結束部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