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語文七年級上冊 成語寓言類文言文閱讀(解析)_第1頁
統(tǒng)編語文七年級上冊 成語寓言類文言文閱讀(解析)_第2頁
統(tǒng)編語文七年級上冊 成語寓言類文言文閱讀(解析)_第3頁
統(tǒng)編語文七年級上冊 成語寓言類文言文閱讀(解析)_第4頁
統(tǒng)編語文七年級上冊 成語寓言類文言文閱讀(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統(tǒng)編語文七年級上冊成語寓言類文言文閱讀(解析)成語寓言類文言文

(適合初一等較低程度)

一、寓言

(一)含義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zhì)。

(二)寓言的特點

1.鮮明的教育性

2.強烈的諷刺性

3.故事情節(jié)的虛構(gòu)性

4.語言精煉,極富表現(xiàn)力

5.一般篇幅短小,結(jié)構(gòu)緊湊

6.常用手法為:比喻、夸張、象征等手法

二、成語

(一)含義

成語:成語是語言中經(jīng)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是比詞大而語法功能又相當于詞的語言單位。成語大多由四字組成,它往往用精練的語言表現(xiàn)出豐富的內(nèi)容。成語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積極的寓意。

(二)特點

①結(jié)構(gòu)的相對定型性。

②意義的整體性。

③時間和空間的習用性。

④形成的歷史性。

⑤內(nèi)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三、文言文技法點撥

(一)弄懂寓言成語故事的內(nèi)容。

1、抓住重點詞句,以讀促悟

2、抓住課文留白,深入感悟

(二)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重點在教會孩子把握解題的切入點,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理解寓意。)

1、從分析人物語言中揭示寓意;

《南轅北轍》這篇寓言故事中的對話,教學時通過讓學生分析坐車人不聽朋友的勸告便可以得出做任何事情如果自以為是,不聽勸告,堅持錯誤,那么必然遭到失敗的道理。

2、從分析故事情節(jié)中揭示寓意;

《紀昌學箭》這篇寓言則是通過曲折動人的情節(jié)告訴人們:要學好本領(lǐng),必須苦練基本功,必須持之以恒。只有堅持不懈地練習,才能精通。

3、從分析關(guān)鍵性的句子中揭示寓意;

《葉公好龍》這篇文章中通過對葉公的衣服、帽子、墻柱等地方都有龍的描寫,及其后來真龍來后的神態(tài)、動作的描寫得出葉公不是真的好龍也,由此可見做人處事要表里一致,不能虛偽的道理。

4、從分析事物特點或發(fā)展規(guī)律中揭示寓意;

在教學《拔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時通過對禾苗的生長規(guī)律地揭示,以及這位農(nóng)夫違反植物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的駁斥,從而讓學生懂得事物發(fā)展都有客觀規(guī)律,違反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5、從分析偶然性與必然性的辨證關(guān)系中揭示寓意;

在教學《守株待兔》這類寓言故事時要讓學生懂得野兔撞樹這一現(xiàn)象的偶然性,如果沒有認清這只是一種偶然現(xiàn)象而是把它看成一種期望值很高的必然現(xiàn)象,那么只會自食其果。

(三)知識演練

第一、

疑人竊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竊友人之履以歸,楚人不知也。適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①而以竊履進,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來過⑦,見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駭曰:“吾固疑之,果然竊吾履?!彼炫c之絕。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④楚人之門,而悔謝曰:“吾不能知子,而謬以疑子,吾之罪也,請為以如初?!?/p>

①直:價值。②過:探訪。③踵:到,走到。

教學思路:

一、弄懂寓言成語故事的內(nèi)容。

兩看:看標題、看解釋

一思:結(jié)合積累的故事

一感悟:學會分析寓意

二、具體解法

初讀:掃清障礙

在初讀的時候,一定要看標題,因為一開始學習的文言文,大部分是寓言,他的標題大部分是“事情”或者是“人+事情”

例如:《疑人竊履》明顯的就是“人+事情”。假如標題中有不理解的字詞,第一,看有沒有解釋。第二,整體閱讀。抓文中的句子,試圖推測。這個沒有解釋,文中有一句“見其履在楚人之足”??匆娫趧e人腳上的物品,我們結(jié)合實際,推測出是“鞋子”。

所以說,在閱讀文言文時,常常會碰到個別字、詞、句一時無法理解,這就需要我們有根據(jù)語境推測文意的功夫,可以根據(jù)上文、詞義的慣性來順推,也可以根據(jù)下文的語脈、文意來逆推。俗話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篇),只有將字、詞、句置于段乃至篇的整體語境框架內(nèi),才能較為準確地把握。

解讀:理解內(nèi)容

結(jié)合故事和解釋,自己梳理

在解讀的過程中,先看標題,再看解釋,最后結(jié)合題目,這樣會降低解題的難度。

精讀:把握中心

寓言成語類的,一般情況下,要么是告訴我們哲理,要么是要我們學習人物的形象。我們一定要結(jié)合上面講解的分析寓意的技巧去把關(guān)。例如:《疑人竊履》

1、從分析人物語言中揭示寓意;

《疑人竊履》這篇寓言故事中的對話,教學時通過讓學生分析便可得知:知錯就改

2、從分析故事情節(jié)中揭示寓意;

《疑人竊履》這篇寓言則是通過曲折動人的情節(jié):開始懷疑得知情況知錯就改。明確,做事情不能盲目,要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

品讀:完成背誦

1、背誦積累的字詞

2、背誦寓意

3、能用自己的話逐字逐句準確的翻譯原文。

(四)回顧小結(jié)

1、明確步驟:

初讀:掃清障礙

解讀:理解內(nèi)容

精讀:把握中心

品讀:完成背誦

2、把握難點

鑿壁借光

匡衡勤學而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發(fā)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敝魅烁袊@,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1)主人怪問衡()

(2)愿得主人書遍讀之()

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下列句子。

(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與句中“資給以書”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戰(zhàn)D.必以分人

4.出自這個故事的一個成語是鑿壁借光,從字面上看,這個成語的意思是

,現(xiàn)在用這個成語形容。

1.(1)對……感到奇怪(2)得到

2.(1)匡衡就把墻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2)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報酬

3.D

4.鑿開墻壁,借鄰居家的燈光勤學苦讀

老馬識途

管仲,隰朋從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蹦朔爬像R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蹦司虻?,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于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不亦過乎?

1、解釋加點的詞(4.5分)

①春往而冬反()②迷惑失道()③遂得水()

2、翻譯(8分)

①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故事是成語的來歷,現(xiàn)比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通“返”,返回;歸途;找到

2.(1)管仲說:“老馬的智慧可以利用?!保?)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3.老馬識途比喻比喻富于經(jīng)驗堪為先導,比喻有經(jīng)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文章翻譯

管仲和大夫隰朋隨齊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最后迷了路。管仲說:“老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庇谑欠砰_老馬,人跟隨著它們,終于找到了回去的路。走到山里沒有水,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

北面。(如果)蟻穴有一寸高的話,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會有水?!庇谑峭诰蛏降?,終于得到了水。憑借管仲的精明通達和隰朋的聰明才智,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馬和螞蟻學習;現(xiàn)在的人現(xiàn)在人卻不承認自己愚昧、不知道學習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太過分了嗎?

趣味延伸

1.整個故事的道理還可以延伸為:

①不了解的事,就要向有經(jīng)驗的人求教學習,不管對方是什么身份,不要把向人求教看作是羞恥的事,要知道學習和吸取圣人的智慧。

②做事要動腦,善于發(fā)現(xiàn)身邊事物的規(guī)律,不了解的事應向有經(jīng)驗的人學習。

③自然萬物都有其獨特的個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學習。則萬物可為我所用。為人類造福。

2.老馬為什么可以識途?Duang-Duang-Duang,真相就是:

馬的臉很長,鼻腔也很大,嗅覺神經(jīng)細胞也多,這樣就構(gòu)成了比其他動物更發(fā)達的“嗅覺雷達”。這個嗅覺雷達不僅能鑒別飼料,水質(zhì)好壞,還能辨別方向,自己尋找道路。馬的耳翼很大,耳部肌肉發(fā)達,轉(zhuǎn)動相當靈活,位置又高,聽覺非常發(fā)達。馬通過靈敏的聽覺和嗅覺等感覺器官,對氣味,聲音以及路途形成牢固的記憶。所以,馬能夠識途。

(湖南師大附中梅溪湖中學)文言文閱讀(共10分)

詠雪(選自《世說新語》)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一軸鼠畫

東安一士人善畫,作鼠一軸,獻之邑令。令初不知愛,謾懸于壁,旦而過之。軸必墜地,屢懸屢墜。令怪之,黎明物色,軸在地而貓蹲其旁;逮舉軸,則踉蹌逐之。以試群貓,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畫為逼真。

東安:縣名,在今湖南省境內(nèi)。作鼠一軸:畫了一幅裝裱好的題材為老鼠的畫。

1.解釋文中加點字的詞。(4分)

(1)內(nèi)集:(2)俄而雪驟:

(3)漫懸于壁:(4)則踉蹌逐之

解析:(1)家庭聚會(2)不久,不一會兒(3)介詞,在(4)跌跌撞撞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中文畫線句子。(4分,每小題2兩分)

(1)未若柳絮因風起。

(2)以試群貓,莫不然者。

解析:(1)“不如比作柳絮憑借著風飛舞。(2)縣令就用這幅畫來試其他的貓,結(jié)果沒有一只不是這樣的。

3.文中的畫多次掉到地上,原因是什么?從文中“漫懸于璧”可以看出縣令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解析:原因:因為畫太逼真了,貓以為是真的老鼠,總把畫撲到地上了;鼠目寸光的人。

譯文

詠雪

謝安在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和他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長子謝朗說:“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敝x安大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柳絮憑借著風飛舞。”太傅大笑起來。她就是謝安大哥謝無奕的女兒謝道韞,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一軸鼠卷

東安有一個讀書人擅長做畫,作了一幅鼠圖并裝裱成卷軸,獻給縣令??h令起初不知道愛惜它,隨意的把這幅畫掛在墻上。每天早晨經(jīng)過掛畫的地方,那幅鼠畫總是落在地上,多次掛上去多次落下地??h令對這種情況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時候縣令起來察看,發(fā)現(xiàn)畫落在地上,而有一只貓蹲在畫的旁邊。等到縣令把畫拿起來,貓就跳起來追趕那幅鼠畫。于是縣令就用這幅畫來試許多的貓,沒有不這樣的貓。(縣令)到這時候,才知道這幅鼠畫是畫得很逼真的。

扁鵲見蔡桓公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將恐深?!被负钤唬骸肮讶藷o疾?!北怡o出,桓侯曰:“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被负畈粦1怡o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里,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本游迦眨负铙w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负钏焖馈?/p>

1.下面各句加點詞古今意思一致的一項是()

A.居五日,扁鵲復見。B.北山愚公……面山而居

C.扁鵲望桓侯而還走D.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將“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譯為現(xiàn)代漢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本文劃分為三個層次。

4.扁鵲“望桓侯而還走”的原因是整個故事說明了的道理。

1.B

2.桓侯身體疼痛,派人去尋找扁鵲,扁鵲已經(jīng)逃到秦國去了。

3.1—9句為第一層;10—11句為第二層;最后兩句為第三層。

4.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人要正視自己的缺點錯誤,不能拒絕批評幫助。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期中測試)文言文閱讀(共10分)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世說新語·陳太丘與友期行》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汝還,顧反為女殺彘?!逼捱m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彼炫脲橐?。《韓非子·曾子殺彘》

1曾子:曾參,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人,孔子的弟子。2彘(zhì):豬。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今子欺之子:兒子

B.逐烹彘也烹:煮

C.陳太丘與友期行期:約定

D.下車引之引:拉,牽拉

解析:A“子”是稱呼“你”。

2.下列各句中加點虛詞“而”的用法與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例句:其子隨之而泣

A.人不知而不慍

B.博學而篤志

C.相委而去

D.學而不思則罔

解析:C

例句中的“而”做修飾,A項表轉(zhuǎn)折,B項表然后,C項表修飾,D項表轉(zhuǎn)折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共4分,每小題2分)

(1)過目不忘,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女還,顧反為女殺彘。

解析:(1)朋友過了中午還沒到,陳太丘不再等候就離開了,離開后朋友才到。

(2)你回去,我回來時為你殺豬。

4.成人語言行為對孩子影響很大,作為父母和長輩,只有言傳身教,才能使孩子誠實無欺。結(jié)合甲文中朋友的行為和乙文中曾子夫婦的行為,談談你的認識和理解。(2分)

答:甲文陳太丘與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是在中午,但是過了中午朋友還沒有到。既然承諾了別人就要遵守約定。

乙文曾子的妻子答應從市場回來之后給兒子殺豬,最后沒有食言,把豬殺了煮了吃。曾子夫婦給孩子做了信守承諾的好榜樣。

譯文

甲文: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中午,過了中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當時年齡七歲,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jīng)離開了?!庇讶吮闵鷼獾卣f道:“真不是人?。『蛣e人相約同行,卻丟下我先走了?!痹秸f:“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

乙文: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跟隨著她在她后面邊走邊哭。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說:“你先回去,等我回來后殺豬給你吃。”妻子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想抓只豬準備殺了它。他的妻子馬上阻止他說:“我只不過是跟兒子開了個玩笑罷了?!痹诱f:“不可以與兒子開玩笑。兒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學習父母的,聽從父母的教導?,F(xiàn)在你欺騙了他,這就是在教育他欺騙人。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會再相信他的母親了,這不是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啊?!庇谑窃泳椭筘i給孩子吃了。

(雅禮集團上半學期期中考)文言文閱讀。

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笨得C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唯手熟爾?!笨得C笑而遣之。

漢世有人,年老無子,家富,性儉嗇。惡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營理產(chǎn)業(yè),聚斂無厭,而不敢自用?;蛉藦闹筘ふ?,不得已而入內(nèi)取十錢。自堂而出,隨步輒減。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閉目以授乞者。尋復囑云:“我傾家贍君,慎勿他說,復相效而來?!崩先硕硭?,田宅沒官,貨財充于內(nèi)帑。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4分)

睨之瀝之

無厭贍君

2.下列選項中加點文言虛詞的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侵晨而起/而錢不濕

閉目以授乞者/徐以杓酌油瀝之

其一犬坐于前/嘗射于家圃

D.或人從之求丐者/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6分,每小題3分)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老人俄死,田宅沒官,貨財充于內(nèi)帑。

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談從兩文中你分別得到了什么啟示。(4分)

參考解析:1.斜眼看;下滴;滿足;供給、資助。2.C。3.(1)康肅公問道:你也知道射箭嗎?我射箭的技術(shù)不也很精湛嗎?(2)老人不久就死了,他的田地、房屋被官府沒收,錢財被充入國庫。4.甲:熟能生巧,賣油翁倒油和康肅公射箭的技術(shù)都是通過長久的練習而練就的;乙:通過對漢室老人吝嗇的描寫和他錢財被充公的結(jié)局告訴我們?yōu)槿瞬灰邌?,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譯文:康肅公陳堯咨善于射箭,世上沒有第二個人能跟他相比,他也就憑著這種本領(lǐng)而自夸。(有一次),(他)曾經(jīng)在家里(射箭的)場地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lián)?,站在那里斜著眼睛看著他,很久都沒有離開。賣油的老頭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只是微微點點頭。陳堯咨問賣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嗎?”賣油的老翁說:”沒有別的(奧妙),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标悎蜃桑牶螅鈶嵉卣f:”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lǐng))!”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jīng)驗就可以懂得這個道理。”于是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把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蘆里,油從錢孔注入而錢卻沒有濕。于是說:”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熟練罷了?!标悎蜃尚χ鴮⑺虬l(fā)走了。

“漢世有人,年老無子”出自文言文《漢世老人》,其古詩原文如下:

漢朝的時候有個人,年紀大了卻沒有孩子。家里非常有錢,但他生性吝嗇。衣食粗劣,(平時總是)天一亮就起床,天黑了才睡覺;他經(jīng)營產(chǎn)業(yè),聚斂錢財從不滿足,自己也不舍得花錢。有的人向他乞討,他又推辭不了時,便到屋里取十文錢,從廳堂往外面走,邊走邊往下扣減。等到走出門后,只剩下一半了,他心疼地閉著眼睛將錢交給乞丐。一會又反復叮囑說:“我將家里的錢都拿來給了你,你千萬不要對別人說。以至別人仿效著都來向我要錢?!崩先瞬痪帽闼懒?。他的田地房屋被官府沒收,錢財充入國庫。

(雅禮教育集團下學期期末聯(lián)考)(14分)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無處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天瑞》

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歸,召晏子而問之曰:“今日寡人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蛇,殆①所謂不祥也?”晏子對曰:“國有三不祥,是不與②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謂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見虎,虎之室也;下澤見蛇,蛇之穴也。如③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見之,曷④為不祥也!”

①殆:大概,恐怕。②與:在其中。③如:到,往。④曷:同“何”,什么。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2分)

因往曉之告知,開導

若屈伸呼吸如果

歸召晏子而問之回來

上山則見虎就

解析:B

解答:若:你,你的

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6分)

①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3分)

②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3分)

解析:①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動,怎么還擔心天回塌下來呢?

②(國家有)有賢德之人(國君)卻不了解他,是一不祥;了解了卻不使用他,是二不祥;使用了卻不信任他,是三不祥。

3.同為勸說著的身份,“曉之者”和“晏子”的性格特點有什么區(qū)別?(2分)兩文分別表述了怎樣的寓意?(4分)

解析:“曉之者”:關(guān)心他人、耐心誘導;晏子機智靈活,言語巧妙,善于把握機會向君主進諫。寓意:不要庸人自擾,不要為不需要擔心的事情而過分擔憂;為政,要舉賢任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譯文:古代杞國有個人擔心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食不下咽,寢不安席。另外又有個人為這個杞國人的憂愁而憂愁,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jīng)]有空氣的。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動,怎么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那人說:“天是氣體,那日、月、星、辰不就會掉下來嗎?”開導他的人說:“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fā)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么。”那人又說:“如果地陷下去怎么辦?”開導他的人說:“地不過是堆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么地方是沒有土塊的,你行走跳躍,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么還擔心地會陷下去呢?”(經(jīng)過這個人一解釋)那個杞國人才放下心來,很高興;開導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興。

齊景公出外打獵,在山上看見了老虎,在沼澤又看見了蛇?;厝ブ?,他召見并詢問晏子:“今天我去打獵,上山就看見老虎,下沼澤就又看見了蛇,這大概就是一般人所說的不吉利的預兆吧!”晏子回答說:“一個國家有三種不吉利,而你剛才說的都不在其內(nèi)。國家的不祥是:有賢人卻不知道,這是第一不吉利;知道了卻不能任用,這是第二不吉利;任用了卻不能信任,這是第三不吉利。所謂不吉利,就是像這樣的事情。今天大王上山看見老虎,山本來就是老虎的窩呀;下沼澤看見蛇,沼澤本來就是蛇的洞穴呀!到老虎窩看到老虎,到蛇穴看到蛇,這是很正常的,怎么說是不吉利呢?”

(長郡教育集團初中課程中心初一第一學期期末測試)

驚弓之鳥

異日者①,更羸②與魏王處京臺③之下,仰見飛鳥。更羸謂魏王曰:“臣為王引弓虛發(fā)④而下鳥。”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間,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fā)而下之。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⑤也?!蓖踉唬骸跋壬我灾俊睂υ唬骸捌滹w徐而鳴悲。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至也。聞弦音,引而高飛,故瘡隕⑥也?!?/p>

①異日者:昔日,從前。②更贏:戰(zhàn)國時的名射手。③京臺:高臺。④虛發(fā):虛拉弓弦,不放箭。⑤孽:幼鳥。⑥隕:墜落。

1.下列加點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2分)

更贏謂魏王曰對······說

臣為王引弓虛發(fā)而下鳥指引

先生何以知之知道

故瘡痛也原來的

解析:B.

解答:引:拉開

2.下列加點字解釋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

例:其飛徐而鳴悲

擇其善者而從之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其一犬坐于前

意將隧而攻其后也

解析:D

解答:例句中“其”的意思是它,指大雁代詞。A.其:其中;B.其:這,那;C.其:其中;D.其:它,代詞,故選D。

3.翻譯下列句子。(4分)

更羸曰:“此孽也。”(2分)

譯文:

故瘡未息而驚心未至也。(2分)

譯文:

解析:(1)更贏說:“這鳥是遭過殃(受過箭傷)的?!?/p>

(2)老傷沒好那么驚懼的心就沒過去。

4.“驚弓之鳥”這個故事告訴了人們什么道理?(2分)

解析: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虧于是就老害怕再次發(fā)生類似的事情的人,告訴我們遇事不能驚慌,要避實就虛,沉著冷靜。

解答: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原指以巧制勝,現(xiàn)以“驚弓之鳥”來形容受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反過來說,它啟示我們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問心無愧。俗話說的“未作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就是這個道理,也是與做賊心虛恰恰相反的意思。

從前,更贏和魏國國王在一個高臺之上,仰望看見飛鳥,更贏對魏王說:“我可以為您(表演)拉(空)弓發(fā)虛箭但使鳥掉下來?!蔽和跽f:“是嗎,射箭的技術(shù)可以達到這種程度嗎?”更贏說:“可以?!?/p>

一會,有大雁從東邊飛過來,更贏用虛發(fā)使(大雁)掉下來了。魏王說:“啊,射箭的技術(shù)可以達到這種程度?。俊备A說:“這鳥是遭過殃(受過箭傷)的?!蔽和跽f:“先生你怎么知道呢?”回答說:“它飛得慢并且鳴叫的聲音悲涼。飛得慢的原因,是有舊傷,鳴叫悲涼的原因,是離群的時間很長了。老傷沒好那么驚懼的心就沒過去。聽到弓弦的聲音,努力舞動翅膀往高處飛,老傷發(fā)作就掉下來了?!?/p>

(中雅)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題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選自《聊齋志異》

越人遇狗

越人道上遇狗。狗下首掉尾人言曰:“我善獵,與若中分。”越人喜,引而俱歸,食以粱肉,待之禮以人。狗得盛禮,日益倨(jù),獵得獸,必盡啖乃已?;蜞驮饺嗽唬骸盃栵嬍持毛F盡啖,將何以狗為?”越人悟,因與分肉,多自與。狗怒,嚙其首,斷領(lǐng)足,走而去之。夫以家人豢(huàn)狗,而與狗爭食,幾何不敗也!

——選自《伯牙琴》

1.下列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組是()(2分)

綴行甚遠:連續(xù),緊跟

眈眈相向:兇狠注視的樣子

食以粱肉:吃

必盡啖乃已:停止

2.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

例句: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引而俱歸

人不知而不慍《論語》

家無井而出溉汲《穿井得一人》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論語》

3.翻譯下列句子。(6分)

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或嗤越人曰:“爾飲食之,得獸盡啖,將何以狗為?”

4.《越人遇狗》中狗與《聊齋志異》中的狼有什么相似之處?從《越人遇狗》這則故事,你能得出什么啟示?(6分)

1.C

2.B

3.(1)其中一只狼在積薪中打洞,打算從隧道進去攻擊屠夫身后。

(2)有的人譏笑越人說:你喂它飲食,捕獵的動物狗全吃掉了,那狗用來干什么?

4.兩者都非常貪婪,狡詐,兇狠。啟示:對貪婪狡詐的勢力不能姑息,到自己無法容忍之時,就會自取其禍的,此乃養(yǎng)虎為患。

復習任務

千金求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

1、解釋下面加點詞。(9分)

①請求之()②君遣之三月()

③反以報君()④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

⑤于是不能期年()⑥千里之馬至者三()

2、翻譯下面句子。(8分)

①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請:請讓我;請允許我。②遣:派遣。③反:通“返”,返回。④安事:怎能

⑤滿一年⑥泛指多數(shù)

2.①古代有一位國君,用千金的代價去買一匹千里馬。

②天下的人必然知道君主您會真心買馬的。

3.這則寓言可以啟發(fā)我們,人才就好比是千里馬!

只要認定你所需人才的價值,發(fā)出懸賞,自然會有“千里馬”被你尋到。

文章翻譯

古代有一位國君,用千金的代價去買一匹千里馬。三年的時間過去了,還是買不到千里馬。大王的侍衛(wèi)對國君說:“您把買馬的任務交給我吧!君主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