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行香子(樹繞村莊)》詩文鑒賞及考點揭秘(解析)_第1頁
統(tǒng)編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行香子(樹繞村莊)》詩文鑒賞及考點揭秘(解析)_第2頁
統(tǒng)編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行香子(樹繞村莊)》詩文鑒賞及考點揭秘(解析)_第3頁
統(tǒng)編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行香子(樹繞村莊)》詩文鑒賞及考點揭秘(解析)_第4頁
統(tǒng)編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行香子(樹繞村莊)》詩文鑒賞及考點揭秘(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統(tǒng)編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行香子(樹繞村莊)》詩文鑒賞及考點揭秘(解析)《行香子(樹繞村莊)》詩文鑒賞及考點揭秘

一、導入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

多么美的景色啊!同學們,請讓我們走進詩詞,去尋找詩詞中春的美好,進行一場尋春之旅吧。

二、目標

1.了解,熟悉文章內(nèi)容。

2.感受作品中春天的美好,體驗詞人寫作的心情。

3.了解動靜結(jié)合的寫景手法。

三、原文

行香子

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四、解釋

《行香子·樹繞村莊》:選自《淮海居士長短句》。

行香子:詞牌名。

陂(bēi)塘:池塘。

徜(cháng)徉(yáng):閑游,安閑自在地步行。

幾許:多少,這里表示園子不大。

飚(yáng):飛揚,飄揚。

青旗:酒店門口掛的青色酒幌子。

五、詩意

綠樹繞著村莊,春水溢滿池塘,沐浴著東風,帶著豪興我信步而行。小園很小,卻收盡春光。桃花正紅,李花雪白,菜花金黃。

遠遠一帶圍墻,隱約有幾間茅草屋。青色的旗幟在風中飛揚,小橋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著游興,走過東面的山岡。鶯兒鳴啼,燕兒飛舞,蝶兒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六、賞析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

①“繞”“滿”說明春意正濃,為下面寫爛漫春光做鋪墊。②“東風”即春風,點明了時令;“豪興”說明了心情;“徜徉”寫其怡然自得的神態(tài)。

詞人乘著溫和的春風,興趣正濃地信步漫游村莊,欣賞著春天的風光,表現(xiàn)了詞人對農(nóng)村景色的喜愛之情。

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小園”為描寫春光的一個特定地點,小園雖小,卻春意盎然,像收入了全部春光。這里有紅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黃色的菜花,構(gòu)成了春滿小園的誘人圖畫。

這兩句從植物角度展現(xiàn)春天的絢麗多彩和生意盎然。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

這幾句移步換景,①詞人移步小園轉(zhuǎn)向遠處一帶的圍墻,在墻內(nèi)隱現(xiàn)出茅草小堂。墻外小橋流水,飄揚著一面青色酒旗,顯然有一家小酒店就在近旁。②為后面寫景做好了鋪墊。

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偶然”二句,寫詞人突然萌發(fā)了酒意,賞春也須酒佐興,然后乘著一時的興致,再步行著翻過東邊的小山崗。

“正鶯兒啼”三句,承上兩句意脈,即翻過小山崗,“柳暗花明又一村”,另有一番景象:鶯啼燕舞、蝴蝶采蜜忙。它們最能代表春天,比起小園來,是別一種春光。

這兩句從動物角度展現(xiàn)春天生命的活力。

七、文學常識

1、簡介

秦觀(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江蘇)人,北宋詞人。他的詞多寫男女愛情和身世感傷,風格輕婉秀麗,受歐陽修、柳永影響,是婉約詞的代表作家之一,與張耒、晁補之、黃庭堅并稱“蘇門四學士”。

2、生平

秦觀早年豪雋,喜讀兵書,慷慨有報國之志,欲為國家平定遼、夏邊憂而獻策獻力。熙寧十年(1077)去徐州謁見蘇軾,次年為作《黃樓賦》,蘇軾稱贊他“有屈、宋才”。其后,蘇軾特地寫信給王安石介紹秦觀的詩歌,王安石回信稱許其詩“清新嫵麗,鮑、謝似之”,并說:“公奇秦君,口之而不置;我得其詩,手之而不釋?!保ā痘春<肪硎祝┰S元年(1078)和元豐五年(1082)曾兩度參加科舉測試,皆不中。在蘇軾的鼓勵下,元豐八年(1085)第三次參加科舉測試,登進士第。授定海主薄,調(diào)蔡州教授。元祐初年,舊黨得勢,蘇軾被召回朝廷,得到重用,次年便立即“以賢良方正”向朝廷推薦秦觀,因疾歸臥蔡州。三年,秦觀應“賢良方正”試,進《策論》50篇,未售,再歸蔡州。直到五年五月,才再度入京,除宣教郎、太學博士,校正秘書省書籍。后遷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預修《神宗實錄》。時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同在京城,與秦觀共游蘇軾門下,人稱“蘇門四學士”。紹圣元年(1094),哲宗親政,新黨復得重用,蘇軾及其門下皆坐元祐黨人被貶,秦觀受到株連出為杭州通判。復“以御史劉拯論其增損《實錄》”,再貶監(jiān)處州(今浙江麗水境內(nèi))酒稅。此后,言者“承風望指,候伺過失”,三年又因“寫佛書為罪”,削秩徙郴州(今湖南郴州),明年編管橫州(今廣西橫縣境內(nèi)),最后竟被貶逐到祖國南端雷州(今廣東??担??;兆诩次?,遷臣內(nèi)移,秦觀復宣德郎,放還途中卒于藤州(今廣西藤縣)。終年52歲。

秦觀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與蘇軾情兼師友,關(guān)系密切,政治上的挫折把他們牽連在一起,秦觀因此而終生不幸。但是蘇軾、秦觀兩人的性格與詞風卻截然不同。蘇軾面對挫折,樂天知命,曠達不羈,對生活、對未來仍充滿信心,他雖也產(chǎn)生過消極思想,但并未頹唐不振。秦觀則有所不同。他年輕時雖然也曾一度“強志盛氣,好大而見奇”,但是從他所寫作的詩與詞來看,性格偏于柔弱。如其詩云:“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晚枝。”(《春雨》)格調(diào)與婉約詞接近。敖陶孫《臞翁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步春,終傷婉弱?!薄逗笊皆娫挕芬鱾鞯摹笆勒Z”也說:“秦少游詩如詞?!彼趯以獯驌糁?,由于缺少蘇軾那樣廣闊的胸襟和堅定的信念,深重的哀愁長期包圍著他而難以解脫。其歌詞中也時常流露出一種絕望的哀傷。因此,在詞的創(chuàng)作上,他走著與蘇軾不同的道路。他更多地接受了晏殊、歐陽修和柳永的影響,創(chuàng)作憂傷哀怨、纏綿悱惻的言情詞他格外得心應手,并擅長寫出一種纖細幽微的情感境界。在委婉隱約之詞境開拓方面,他的創(chuàng)作藝術(shù)技巧已經(jīng)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并由此而成為婉約派集大成的詞人。

3、寫作背景

《行香子·樹繞村莊》一詞大約是作于秦觀創(chuàng)作早期的熙寧年間,當時詞人家居,尚未出仕。在此期間也曾寫過同類題材的《田居四首》等詩。

在一個春天,詞人乘興游覽了一座村莊,村野風光質(zhì)樸自然,美不勝收,詞人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了本詞。

八、問題探究

(1)請對這首詞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作簡要賞析。

參考:

示例一:動靜結(jié)合。

上片側(cè)重描述靜態(tài)景物,時有化靜為動,如“繞”、“收”等字,游人緩步其中;

下片側(cè)重描繪動態(tài)景象,其中靜景動景又互相映襯。這樣,就寫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機。

示例二:白描手法。

例如“有桃花紅”三句,寫紅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黃色的菜花,據(jù)實寫來,不事雕琢,卻突出了絢麗的色彩,濃郁的香味,構(gòu)成了春滿小園的誘人圖畫;

再如“正鶯兒啼”三句,在客觀的再觀中,營造—幅鶯啼燕舞、蝴蝶采蜜的畫圖。

示例三:寓情于景。

整首詞通篇寫景,描繪了“小園”—帶和“東岡”附近明媚的春光,明快的節(jié)奏中,自然流露出詞人愉快的心境,字里行間貯滿盎然的意興。

(2)請賞析這首詞的語言特色。

參考:

①通俗生動,樸素清新、質(zhì)樸自然?!皹淅@村莊,水滿陂塘”如同口語,生動自然。寫景如“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香”,色彩簡單鮮明又顯出農(nóng)家本色。

②用詞準確?!耙袞|風、豪興徜徉”,“豪興”點明心情,“倚”“徜徉”則寫出詩人怡然自得的神態(tài)?!苞L兒啼,燕兒舞,蝶兒忙”,“啼”“舞”“忙”與三個動物的活動特點相對應,寫出了春天的生命活力。

③句式整齊,格調(diào)輕快。本詞句式都是三、四字句式,輕快流暢。

(3)請簡要概括這首詞的主要內(nèi)容和的思想感情。

參考:

通過記述自己的一次興致勃勃的春游,展示了一種大自然的優(yōu)美境界,體現(xiàn)了詞人對自然風光的熱愛之情。

九、詩歌主旨

這首詞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萬物競發(fā)的田園風光圖,寫出了春天的生機勃勃,表現(xiàn)了詞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十、課堂小結(jié)

1、總結(jié):

這首《行香子》,有動有靜,色彩鮮明,詩人用及其平常的景物和平淡的語言,就構(gòu)成了一幅令人向往的人間仙境。在詞中,春光熱鬧非凡,但是,此詞讀起來,卻給人一種悠然恬淡之感,只覺得,滿身的疲憊與風霜,盡數(shù)都被這春光洗去,讓人愿意放慢匆匆的腳步,只愿與詩人一同徜徉在這無邊的春景中,醉臥在村邊綠樹旁,做一個怡然愉悅的夢。

2、熟讀成誦。

十一、板書設計

1.《行香子·樹繞村莊》是(朝代)的寫的一首詞。

2.寫出加粗字的正確讀音。

①陂塘②倚

③徜徉④飏

3.借助課下解釋或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1)陂(bēi)塘:

(2)徜(cháng)徉(yáng):

(3)幾許:

(4)飚(yáng):

(5)青旗:

一、默寫

記憶型默寫:

1、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___________。

2、遠遠圍墻,。飏青旗,流水橋旁。

3、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___________。

4、樹繞村莊,。倚東風,。

理解型默寫:

1.秦觀《行香子·樹繞村莊》中點明時令,說明漫游心情的詞句是:,。

2.秦觀《行香子·樹繞村莊》中從植物角度展現(xiàn)春天的絢麗多彩和生意盎然的詞句是:,,。

3.秦觀《行香子·樹繞村莊》中從動物角度展現(xiàn)春天生命活力的句子是:,,。

二、課內(nèi)詩歌鑒賞

(一)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后面小題。

行香子

[宋]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①。倚東風,豪興徜樣。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②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注)①陂(bēi)塘:池塘。②飏(yáng):飛揚

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片先從整個村莊寫起,所寫之景,顯然是春到農(nóng)家的標志,也是詞人行近村莊的第一個印象。

B.上片“倚東風,豪興徜徉”,描寫寫詞人乘著溫和的春風,信步閑游,欣賞著春天的風光,游興正濃。

C.下片“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四句,的視野由近放遠,圍墻,茅堂,青旗,流水,小橋,風光如畫,而又富含詩蘊。

D.下片“正鶯兒啼,燕幾舞,蝶兒忙”的意思是:正是鶯兒的啼鳴,所以引來了燕,蝶兒匆忙。

15.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詞寫景狀物,圍繞游春足跡這個線索次第展開,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

B.全詞下筆輕靈,繪春天的田園風光,寫景抒情樸質(zhì)自然,洋溢著一種由衷的快意和舒暢。

C.全詞以白描的手法,典雅的語言,描繪了一幅醉人的田園風景。

D.詞人根據(jù)乘興徜徉所見的不同景物,組成上下兩片各具相對獨立的兩幅活動圖畫,相互輝映而又和諧統(tǒng)一。

(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小題。

行香子·樹繞村莊

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2.從煉字的角度分析“樹繞村莊,水滿陂塘”的表述作用。

3.分析詩歌傳達的感情。

(三)閱讀下面宋詞,完成后面小題。

行香子·樹繞村莊

(宋)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坡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揚青旗、流水橋傍。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4.這首詞中描寫了春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5.結(jié)合文中的語言,簡要分析的心境。

(四)行香子

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

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

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這首詞用_______的手法,淺近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醉人的_________________。上片結(jié)句寫花,下片結(jié)句寫鶯燕蝶,一靜一動,互相呼應,意趣盎然。

7.下列關(guān)于《行香子(樹繞村莊)》這首宋詞的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詞上闋移步換景,以村莊為中心描寫四周景物,寫出了詞人所見的爛漫春光。

B.本詞下闋定點觀察,寫出了圍墻、茅堂、橋、流水等意象,表述了的喜愛之情。

C.本詞著力表現(xiàn)了清新自然、絢麗多彩、充滿生機的農(nóng)家田園景象。

D.正如詞人“倚東風,豪興徜徉”,本詞主要表現(xiàn)了詞人意興豪邁、曠達灑脫的情懷。

(五)詩詞賞析。

行香子

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8.這首詞隨的__________展開景物描寫,筆下的景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9.這首詞主要表述了什么樣的感情思想?

(六)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下列小題。

行香子·樹繞村莊

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①。倚東風、豪興徜徉②。

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③、流水橋旁。

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解釋)①陂塘:池塘。②徜徉:自由自在來回走動。③飏:飛揚,飄揚。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10.這首詞從字數(shù)上來說,屬于______。秦觀是____________派的代表人物。

11.“倚東風、豪興徜徉”一句流露了詩人的什么情感?

12.白描手法的運用使本詩用語樸素流暢,有自然之美,試舉一例賞析。

(七)古詩閱讀。

行香子·樹繞村莊

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下列對詩作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首詞描繪春天的田園風光,樸質(zhì)自然的村野春光隨詞人輕松的腳步得到展現(xiàn)。寫景抒情樸質(zhì)自然,意興盎然,洋溢著一種由衷的快意和舒暢。

B.上片先從整個村莊起筆,一筆勾勒其輪廓,平凡而優(yōu)美。“繞”字與“滿”字顯現(xiàn)春意之濃,是春到農(nóng)村的標志景象,也為下面抒寫爛漫春光做了鋪墊。

C.下片“遠遠圍墻”四句,詞人的視野由遠及近。寫圍墻、茅堂、青旗、流水、小橋、鶯兒等景物,動靜相生,風光如畫,而又富含詩韻,引人遐想。

D.全詞寫景狀物,圍繞詞人游春足跡次第展開,移步換景,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使人身如其境。語言通俗、生動、樸素、清新。

三、課外詩歌鑒賞

(一)詩歌鑒賞

行香子·秋入鳴皋①

許古②

秋入嗚皋,爽氣飄蕭。掛衣冠、初脫塵勞。窗間巖岫,看盡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曉山高。

細數(shù)閑來,幾處村醪③。醉模糊、信手揮毫。等閑陶寫,問甚風騷。樂因循,能潦倒,也消搖④。

(注)①鳴皋:指鳴皋山,在河南嵩縣東北。②許古:是金代中后期著名的諫官,曾任左拾遺、監(jiān)察御史等職,這首詞是他辭官歸隱后所作。③醪(láo):濁酒。④消搖:即逍遙。

對下面這首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窗間巖岫,看盡昏朝”中一個“盡”字,既寫出看山時間之久,又寫出看盡山巒之變化,表現(xiàn)了詞人陶醉于自然的情態(tài)。

B.“醉模糊、信手揮亳”一句形象地寫出了詞人擺脫了官場羈絆,恣情飲酒的醉態(tài),借酒消愁,抒發(fā)了自己抑郁不得志的苦悶之情。

C.本詞上閱側(cè)重寫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下闕側(cè)重寫人,通過生活場景和細節(jié)表現(xiàn)人物情態(tài)志趣。

D.這首詞所表現(xiàn)的生活態(tài)度和人生追求,與《五柳先生傳》中陶淵明的“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是相似的。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完成題目。(5分)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6.全詩以“行”字為線索,行蹤是從(地點)起,至(地點)終,繞湖而行,觀賞風景。尾聯(lián)中的“”一詞充分表述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迷戀。(3分)

17.“幾處早鶯爭暖樹”中的“幾處”可以改為“處處”嗎?為什么?(2分)

(三)古詩閱讀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8.一個“”字,表述了農(nóng)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一個“”字寫出曲折多變的景色,點明這變化的景色是的主觀感受所致。

19.下面對詩歌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緊扣“游”字,按時間推移展開敘述,記敘了當?shù)氐娘L俗及行到山西村主人的盛情款待。

B.三、四句流傳最廣,寫了村莊周圍的景色。山西村山環(huán)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簇擁的景象,現(xiàn)在作為成語富有生活哲理。

C.這首詩結(jié)尾與開頭呼應,寫如果機會要“閑乘月”“夜叩門”,但說得不肯定,說明再也沒有希望了。

D.這首詩描寫游山西村古樸的民風,也表述詩人的向往之情。雖是寫游的詩,未必與政治無關(guān),因為當時世風衰頹,跟山西村這種古樸的風尚形成鮮明的對比。

(四)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小題。

江城子·病起春盡

陳子龍

一簾病枕五更鐘。曉云空,卷殘紅。無情春色,去矣幾時逢添我?guī)仔星鍦I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宮吳苑草茸茸。戀芳叢,繞游蜂。料得來年,相見畫屏中。人自傷心花自笑,憑燕子,舞東風。

[注]陳子龍:明末文學家,本詩大約作于南明福王朝滅亡后一年。

20.這首詞描寫的季節(jié)與下面哪一句是相同的()

A.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B.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人弦。

C.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D.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1.請結(jié)合詞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簡要分析“人自傷心”的原因。

(五)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小題。

秋夜紀懷①

陸游

北斗垂莽蒼,明河②浮太清③。風林一葉下,露草百蟲鳴。

病入新涼減,詩從半睡成。還思散關(guān)④路,炬火驛前迎⑤。

①詩人一生力主抗金,卻屢遭罷官家居。本詩為罷官后退居家鄉(xiāng)山陰時所作。②明河:銀河。③太清:指天空。④散關(guān):即大散關(guān)。宋軍曾在此大敗金兵,曾參與此戰(zhàn)。⑤炬火驛前迎:舉著火把到驛館前迎接。

22.第二聯(lián)描寫了怎樣的畫面?寫出了秋夜的什么特點?

23.三、四兩聯(lián)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

秦觀也是宋代詞人中的佼佼者。我們每次想到秦觀,都會想到他的文學造詣,卻很少有人會關(guān)注到他的政治抱負,或者也可以說是因為他的文學作品太過優(yōu)秀而讓我們忽略了他的人生理想。其實秦觀少有大志,自小渴望做出一番功績,造福一方。

所以他從小就開始苦讀詩書,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卻屢試不第。哪怕為官之后,也在不久和蘇軾一樣經(jīng)歷七年之久的貶謫生活,顛沛流離。

徽宗繼位以后,政局發(fā)生了變化,他被升職,還奉命北還,此時蘇東坡也被赦免了,走到雷州的時候二人相見,彼此都非常的感慨,時隔多年,大家都不再年輕,反倒是多了幾分滄桑。

接著北上秦觀路過一處亭子,周圍風景也不錯,就想在這里休息一會兒,又有點口渴,便讓人去周圍取點水喝,不一會兒,水送來了,卻看見他正襟危坐,面帶微笑的向著前方看去,叫了幾聲都沒答應,才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去世了,一個大詞人就這樣在溫暖的微風中與世長辭。他死前的那一刻應該是放下所有一直追求的東西,看開了一切,才一直微笑著,所以在死前,他應該是開心的,這就夠了。

其實,我們窮其一生也不過是在追求快樂,追求內(nèi)心的曠達。所以當人生不如意時,我們要學著像秦觀一樣,讓自己開心快樂。

解析

1.《行香子·樹繞村莊》是(朝代)的寫的一首詞。

北宋秦觀

考查基本的文學常識。同學們平時要注意積累。

2.寫出加粗字的正確讀音。

①陂塘②倚

③徜徉④飏

①bēi②yǐ③chángyáng④yáng

考查學生對拼音的掌握情況。平時注意拼音的正確書寫,注意積累。

3.借助課下解釋或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1)陂(bēi)塘:

(2)徜(cháng)徉(yáng):

(3)幾許:

(4)飚(yáng):

(5)青旗:

(1)池塘。

(2)閑游,安閑自在地步行。

(3)多少,這里表示園子不大。

(4)飛揚,飄揚。

(5)酒店門口掛的青色酒幌子。

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實詞的理解。平時學習時注意背記課下解釋。

一、默寫

記憶型默寫:

1、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___________。

2、遠遠圍墻,。飏青旗,流水橋旁。

3、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___________。

4、樹繞村莊,。倚東風,。

1、李花白菜花黃

2、隱隱茅堂

3、燕兒舞蝶兒忙

4、水滿陂塘豪興徜徉

考查古詩詞默寫能力。背記并能默寫古詩詞。注意“茅”“陂”“徜徉”等字詞的正確書寫。

理解型默寫:

1.秦觀《行香子·樹繞村莊》中點明時令,說明漫游心情的詞句是:,。

2.秦觀《行香子·樹繞村莊》中從植物角度展現(xiàn)春天的絢麗多彩和生意盎然的詞句是:,,。

3.秦觀《行香子·樹繞村莊》中從動物角度展現(xiàn)春天生命活力的句子是:,,。

1、倚東風豪興徜徉

2、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3、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考查古詩詞默寫能力。同學們平時除了要背記默寫古詩詞,還要能理解古詩詞的內(nèi)容。注意“啼”“徜徉”等字詞的正確書寫。

二、課內(nèi)詩歌鑒賞

(一)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后面小題。

行香子

[宋]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①。倚東風,豪興徜樣。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②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注)①陂(bēi)塘:池塘。②飏(yáng):飛揚

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片先從整個村莊寫起,所寫之景,顯然是春到農(nóng)家的標志,也是詞人行近村莊的第一個印象。

B.上片“倚東風,豪興徜徉”,描寫寫詞人乘著溫和的春風,信步閑游,欣賞著春天的風光,游興正濃。

C.下片“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四句,的視野由近放遠,圍墻,茅堂,青旗,流水,小橋,風光如畫,而又富含詩蘊。

D.下片“正鶯兒啼,燕幾舞,蝶兒忙”的意思是:正是鶯兒的啼鳴,所以引來了燕,蝶兒匆忙。

D

“正鶯兒啼”三句,是特寫春之一隅,地點卻已經(jīng)轉(zhuǎn)到田野之中。與上闋對應部分描寫靜靜綻放的開花植物不同,這里集中筆力寫的是動感極強、極為活躍的蟲鳥等動物;“啼”、“舞”、“忙”三字概括準確,寫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盡致。下片“正鶯兒啼,燕幾舞,蝶兒忙”的意思是:鶯兒鳴啼,燕兒飛舞,蝶兒匆忙,一派大好春光。故D項錯誤。

15.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詞寫景狀物,圍繞游春足跡這個線索次第展開,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

B.全詞下筆輕靈,繪春天的田園風光,寫景抒情樸質(zhì)自然,洋溢著一種由衷的快意和舒暢。

C.全詞以白描的手法,典雅的語言,描繪了一幅醉人的田園風景。

D.詞人根據(jù)乘興徜徉所見的不同景物,組成上下兩片各具相對獨立的兩幅活動圖畫,相互輝映而又和諧統(tǒng)一。

C

上片先從整個村莊起筆,一筆勾勒其輪廓,平凡而優(yōu)美?!袄@”字與“滿”字顯見春意之濃,是春到農(nóng)村的標志景象,也為下面抒寫爛漫春光做了鋪墊?!耙袞|風”二句承上而來,“東風”言明時令,“豪興”點名心情,“徜徉”則寫其怡然自得的神態(tài),也表現(xiàn)了詞人對農(nóng)村景色的喜愛?!靶@”五句,集中筆墨特寫春之一隅。色彩鮮明,暗含香氣,絢爛多彩而又充滿生機,達到了以點帶面的藝術(shù)效果。下片“遠遠圍墻”四句,的視野由近放遠。周墻,茅堂,青旗,流水,小橋,動靜相生,風光如畫,而又富含蘊,引入遐想。全詞寫景狀物,圍繞詞人游春足跡這個線索次第展開,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結(jié)構(gòu)方面上節(jié)片完壘對稱,組成兩副相對獨立的活動圖畫,相互輝映而又和諧統(tǒng)一。在藝術(shù)創(chuàng)新上,是自有其特色的。詞人運用通俗、生動、樸素、清新的語言寫景狀物;使樸質(zhì)自然的村野春光隨詞人輕松的腳步得到展現(xiàn)。故C項“全詞以白描的手法,典雅的語言”賞析有誤。

(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小題。

行香子·樹繞村莊

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2.從煉字的角度分析“樹繞村莊,水滿陂塘”的表述作用。

綠樹繞著村莊,春水溢滿池塘?!袄@”、“滿”字突出了春意之濃,為下文寫爛漫春光作鋪墊。

考查對詩句的理解。上片先從整個村莊起筆,一筆勾勒其輪廓,平凡而優(yōu)美?!袄@”字與“滿”字顯見春意之濃,是春到農(nóng)村的標志景象,也為下面抒寫爛漫春光做了鋪墊。

3.分析詩歌傳達的感情。

抒發(fā)了喜愛爛漫春光,以及對田園風光的熱愛之情。

考查對詩歌抒發(fā)思想感情的理解?!缎邢阕印淅@村莊》,北宋詞人秦觀的詞作。這首詞以白描的手法、淺近的語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萬物競發(fā)的田園風光圖。上闋表現(xiàn)的是一處靜態(tài)風景,主要是小園和各種色彩繽紛的春花。下闋則描寫流水青旗的農(nóng)家鄉(xiāng)院以及鶯歌燕舞、蝶影翻飛的迷人春色。上下兩闋的風景合起來,便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宋代農(nóng)村畫卷。

(三)閱讀下面宋詞,完成后面小題。

行香子·樹繞村莊

(宋)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坡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揚青旗、流水橋傍。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4.這首詞中描寫了春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春水,東風,桃花,杏花,李花,油菜花等。

此題考查學生對詩詞主要內(nèi)容的掌握以及對意象的把握?!八疂M坡塘”的意思是“春水溢滿池塘”,這句話描寫的是春水;“倚東風”的意思是“沐浴著東風”,這是對東風的描寫;“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對桃花、李花、油菜花進行了描寫,突出了它們在色彩上的特點。

5.結(jié)合文中的語言,簡要分析的心境。

文中的“豪興”“乘興”等詞語,洋溢著輕快和舒暢的心情,表現(xiàn)了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此題考查學生對思想感情的把握。這首詞以白描的手法,清新的語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萬物競發(fā)的田園風光圖,突出了春天的生機勃勃,表述了詞人對農(nóng)村景色和春天的喜愛之情。

(四)行香子

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

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

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這首詞用_______的手法,淺近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醉人的_________________。上片結(jié)句寫花,下片結(jié)句寫鶯燕蝶,一靜一動,互相呼應,意趣盎然。

白描田園春景

要求學生在理解詩歌內(nèi)容基礎上分析。這首詞的語言特點是樸素自然、通俗易懂。如“樹繞村莊,水滿陂塘”、“遠遠圍墻,隱隱茅堂”用樸素自然的語言,即運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田園風光圖;“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給人以輕松愉快的美的享受。

7.下列關(guān)于《行香子(樹繞村莊)》這首宋詞的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詞上闋移步換景,以村莊為中心描寫四周景物,寫出了詞人所見的爛漫春光。

B.本詞下闋定點觀察,寫出了圍墻、茅堂、橋、流水等意象,表述了的喜愛之情。

C.本詞著力表現(xiàn)了清新自然、絢麗多彩、充滿生機的農(nóng)家田園景象。

D.正如詞人“倚東風,豪興徜徉”,本詞主要表現(xiàn)了詞人意興豪邁、曠達灑脫的情懷。

C

A.上闋“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先從整個村莊寫起。村莊的周遭,層層綠樹環(huán)繞;村子里的池塘,水已漲得滿滿的與池岸齊平了,顯然這是春到農(nóng)村的標志。屬于定點觀察或定點取景。所以“移步換景”錯。

B.詞的下片(下闋)“遠遠”四句,詞人移步小園轉(zhuǎn)向遠處一帶的圍墻,在墻內(nèi)隱現(xiàn)出茅草小堂。在墻外小橋流水不遠,飄揚著一面青色酒旗,顯然有一家小酒店就在近旁。所以“定點觀察”錯。

D.“倚東風”二句表現(xiàn)了詞人對農(nóng)村景色的喜愛,自然流露出詞人輕松愉快的心境,字里行間貯滿對自然春光的喜愛之情。所以“本詞主要表現(xiàn)了詞人意興豪邁、曠達灑脫的情懷”錯。

故選C。

(五)詩詞賞析。

行香子

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8.這首詞隨的__________展開景物描寫,筆下的景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春游的順序(游蹤);色彩明麗、生機勃勃、欣欣向榮

考查描寫的順序和景物的特點。上片先從整個村莊起筆,一筆勾勒其輪廓,平凡而優(yōu)美。下片“遠遠圍墻”四句,的視野由近放遠。周墻,茅堂,青旗,流水,小橋,動靜相生,風光如畫,而又富含詩蘊,引入遐想。樸質(zhì)自然的村野春光隨詞人輕松的腳步得到展現(xiàn)。所以可概括為按游蹤的順序展開景物描寫的。從“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燕兒舞,蝶兒忙”等句分析,筆下的景色具有色彩明麗、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特點。

9.這首詞主要表述了什么樣的感情思想?

通過記敘自己的一次春游,展示了大自然的優(yōu)美,表述了對自然風光的熱愛之情。

考查對詩歌思想感情的把握。這首詞描繪春天的田園風光,寫景抒情樸質(zhì)自然,語言生動簡潔,極少修飾;如“紅、白、黃;啼、舞、忙”,有靜有動,有色有聲;描繪出一幅百花盛開,鶯歌燕舞的美好圖畫。自然流露出詞人愉快的心境,字里行間貯滿盎然的意興。表述了對自然風光的熱愛之情。

(六)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下列小題。

行香子·樹繞村莊

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①。倚東風、豪興徜徉②。

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③、流水橋旁。

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解釋)①陂塘:池塘。②徜徉:自由自在來回走動。③飏:飛揚,飄揚。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10.這首詞從字數(shù)上來說,屬于______。秦觀是____________派的代表人物。

中調(diào)婉約

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diào)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字數(shù)不同可分為長調(diào)(91字以上)、中調(diào)(59-90字)、小令(58字以內(nèi))。詞派:1、花間派,以唐溫庭筠、韋莊為代表。2、婉約派,以宋李清照,秦觀為代表。3、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4、格律派,以周邦彥,姜夔為代表。

11.“倚東風、豪興徜徉”一句流露了詩人的什么情感?

①悠閑愜意、閑適自在。②對農(nóng)村景色的喜愛、陶醉。

詞的上片先從整個村莊起筆,一筆勾勒其輪廓,平凡而優(yōu)美。“繞”字與“滿”字顯見春意之濃,是春到農(nóng)村的標志景象,也為下面抒寫爛漫春光做了鋪墊。“倚東風”二句承上而來,“東風”言明時令,“豪興”點名心情,“徜徉”則寫其怡然自得的神態(tài),也表現(xiàn)了詞人對農(nóng)村景色的喜愛、陶醉。

12.白描手法的運用使本詩用語樸素流暢,有自然之美,試舉一例賞析。

示例一:“有桃花紅”三句,“紅、白、黃”三種不同色彩的春花相互映襯,語言不事雕琢,卻突出了絢麗的色彩,寫出了春滿小園的欣欣向榮;

實例二:“正鶯兒啼”三句,在客觀的再現(xiàn)中,“啼、舞、忙”營造一幅鶯歌燕舞的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簡潔樸實卻生動傳神。

白描手法,即用最樸素最簡練的筆墨,不事雕飾,不加烘托,抓住描寫對象的特征,如實地勾勒出人物、事物與景物的情態(tài)面貌?!疤一t,李花白,菜花黃”,“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采用了白描的手法都景物進行簡單的勾勒,但又抓住了景物特點。“紅”修飾“桃花”,“白”修飾“李花”,“黃”修飾“菜花”,這些都是靜景?!疤洹毙揎棥苞L兒”,“舞”修飾“燕兒”,“忙”修飾“蝶兒”,這是動靜.靜景色彩艷麗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動景也充滿著生機活力。

(七)古詩閱讀。

行香子·樹繞村莊

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下列對詩作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首詞描繪春天的田園風光,樸質(zhì)自然的村野春光隨詞人輕松的腳步得到展現(xiàn)。寫景抒情樸質(zhì)自然,意興盎然,洋溢著一種由衷的快意和舒暢。

B.上片先從整個村莊起筆,一筆勾勒其輪廓,平凡而優(yōu)美?!袄@”字與“滿”字顯現(xiàn)春意之濃,是春到農(nóng)村的標志景象,也為下面抒寫爛漫春光做了鋪墊。

C.下片“遠遠圍墻”四句,詞人的視野由遠及近。寫圍墻、茅堂、青旗、流水、小橋、鶯兒等景物,動靜相生,風光如畫,而又富含詩韻,引人遐想。

D.全詞寫景狀物,圍繞詞人游春足跡次第展開,移步換景,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使人身如其境。語言通俗、生動、樸素、清新。

C

這是一道詩歌語句賞析題。品析詩歌,可抓住詩歌的重要詞句、具體內(nèi)容、思想情感、手法技巧等方面來進行品析。解答時,應先通讀全詩,理清詩意;然后抓住詩歌的重要詞句、具體內(nèi)容、思想情感、手法技巧等方面來進行品味分析;最后對照題目中的各個選項,逐一地來辨析、判斷、選擇即可。下片“遠遠圍墻”四句,的視野由近放遠。周墻,茅堂,青旗,流水,小橋,動靜相生,風光如畫,而又富含詩蘊,引入遐想。C項“由遠及近”的理解有誤,故選C。

三、課外詩歌鑒賞

(一)詩歌鑒賞

行香子·秋入鳴皋①

許古②

秋入嗚皋,爽氣飄蕭。掛衣冠、初脫塵勞。窗間巖岫,看盡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曉山高。

細數(shù)閑來,幾處村醪③。醉模糊、信手揮毫。等閑陶寫,問甚風騷。樂因循,能潦倒,也消搖④。

(注)①鳴皋:指鳴皋山,在河南嵩縣東北。②許古:是金代中后期著名的諫官,曾任左拾遺、監(jiān)察御史等職,這首詞是他辭官歸隱后所作。③醪(láo):濁酒。④消搖:即逍遙。

對下面這首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窗間巖岫,看盡昏朝”中一個“盡”字,既寫出看山時間之久,又寫出看盡山巒之變化,表現(xiàn)了詞人陶醉于自然的情態(tài)。

B.“醉模糊、信手揮亳”一句形象地寫出了詞人擺脫了官場羈絆,恣情飲酒的醉態(tài),借酒消愁,抒發(fā)了自己抑郁不得志的苦悶之情。

C.本詞上閱側(cè)重寫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下闕側(cè)重寫人,通過生活場景和細節(jié)表現(xiàn)人物情態(tài)志趣。

D.這首詞所表現(xiàn)的生活態(tài)度和人生追求,與《五柳先生傳》中陶淵明的“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是相似的。

B

B項“借酒消愁,抒發(fā)了自己抑郁不得志的苦悶之情”的理解不正確?!白砟:北普娴孛枥L出詞人的酩酊醉態(tài),因為醉,忘懷了一切羈絆,顯出任真自適的個性;“信手揮毫”表現(xiàn)了他毫無拘束、縱橫騁才的創(chuàng)作特征。結(jié)合上下文內(nèi)容可知,這兩句抒發(fā)了詞人擺脫官場羈絆后對閑適自在生活自得其樂的生活志趣。故選B。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完成題目。(5分)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6.全詩以“行”字為線索,行蹤是從(地點)起,至(地點)終,繞湖而行,觀賞風景。尾聯(lián)中的“”一詞充分表述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迷戀。(3分)

孤山寺白沙堤最愛

了解詩人觀景的線路,抓住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中表示地點處所的詞。“尾聯(lián)”指最后兩句,“迷戀”指向是情感,最后兩聯(lián)中直接表述詩人情感的自然是“最愛”。

考點:理解詩歌內(nèi)容。

本題不難,答題的信息明確,易于判斷。律詩八句,兩句為一“聯(lián)”,從頭到尾分別是首聯(lián)、頸聯(lián)、頷聯(lián)、尾聯(lián)。

17.“幾處早鶯爭暖樹”中的“幾處”可以改為“處處”嗎?為什么?(2分)

不可以,因為:“處處”表述意思是“多”,“幾處”表述意思是“不多”,文中用“幾處”寫出了早鶯少,緊扣初春(早春)特點。

在了解詩歌內(nèi)容(寫早春)的基礎上辨析“處處”與“幾處”的不同,想一想“早春”景物的特點,便可作答。

考點:品析詩中詞語。

本題不難,“處處”與“幾處”的意義區(qū)別還是比較明顯的。分析某些詞語的含義和表述作用,是品析詩歌的方法之一,學習古詩要注意詩歌中一些詞語在表述詩意詩情方面的作用。

(三)古詩閱讀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8.一個“”字,表述了農(nóng)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一個“”字寫出曲折多變的景色,點明這變化的景色是的主觀感受所致。

足疑

此題考查的是對詩歌中關(guān)鍵詞語的表述效果。這種題型從“煉字”的角度作答,所謂“煉字”,指某一字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