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教育技術學考試重點_第1頁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學考試重點_第2頁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學考試重點_第3頁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學考試重點_第4頁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學考試重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學考試重點第一章教育技術概論1、AECT1994定義:教育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的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fā)、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P12、教育技術有設計領域、開發(fā)領域、利用領域、管理領域、評價領域五個研究領域。P23、信息素養(yǎng):有能力自各種不同的信息來源,獲取、評估及使用信息.P64、我國桑新民教授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層次六個方面確立培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的內在結構和目標體系:第一層次:駕馭信息的能力。高效獲取信息的能力。熟練、批判性的評價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吸收、存儲、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運用多媒體形式表達信息,創(chuàng)造行使用信息的能力。第二層次:運用信息技術的高效學習與交流能力。將以上一整套駕馭信息的能力轉化為自主、高效地學習與交流的能力。第三層次:信息時代公民的人格教養(yǎng)。培養(yǎng)和提高信息時代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識與社會責任。具有了以上三個層次的能力,每個人就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具有信息素養(yǎng)是學習如何學習的基本條件??梢娦畔⑺仞B(yǎng)是一種高級的認知技能,信息素養(yǎng)教育包括倫理道德、技術、人文三個要素,是一種綜合性教育。它不僅是一定階段的培養(yǎng)目標,而且是每個信息社會成員終生追求的目標和基本生存能力。P75、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1\*GB3①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2\*GB3②構建必要的信息環(huán)境和培訓條件;=3\*GB3③教師不斷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和元認知水平;=4\*GB3④在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中提高教師信息素養(yǎng)。P86、我國教育技術具有以下發(fā)展趨勢:=1\*GB3①教育信息化的高度實現(xiàn);=2\*GB3②大量計算機技術進一步滲透教育教學領域;=3\*GB3③全面的教育技術觀將被接受;=4\*GB3④多種模式的教育教學應用;=5\*GB3⑤績效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P1第二章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1、學習理論分為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三個流派。P15--23(1)行為主義學習理論:=1\*GB3①華生的“刺激—反應”論;=2\*GB3②桑代克的試誤論;=3\*GB3③巴甫洛夫的經(jīng)典條件反射論;=4\*GB3④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論。(2)認知主義學習理論:托爾曼的認知學習論(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1\*GB3①從新舊知識經(jīng)驗的互動建構看,學習者總是以其自身的經(jīng)驗或認知結構來理解外來信息和建構新的知識=2\*GB3②從個體與環(huán)境的互動建構看,學習者的知識是主動建構生成的。=3\*GB3③從個體自身的互動建構看,學習的主要任務是“意義的建構”或“不同意義的創(chuàng)生”。=4\*GB3④從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建構看,應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是學生主體意義建構的合作者、幫助者、促進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是教育生態(tài)圈中的“管理員”。2、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具有9種基本智能:=1\*GB3①語言智能=2\*GB3②邏輯—數(shù)學智能=3\*GB3③視覺—空間智能=4\*GB3④音樂—節(jié)奏智能=5\*GB3⑤身體—運動智能=6\*GB3⑥人際交往智能=7\*GB3⑦自我認識智能=8\*GB3⑧自然觀察者智能=9\*GB3⑨存在智能。P243、“舊三論”:系統(tǒng)論、控制論、信息論。P37第三章聽覺媒體的運用人耳的聽覺特性(P44)聽覺是人們對聲音的主觀反映,主要表現(xiàn)在響度、音調和音色三個方面。⑴響度——人耳對聲音強弱程度的主觀感覺。⑵音調——人耳對聲音調子高低的主觀感覺。⑶音色——人在主觀感覺區(qū)別同樣響度和音調的兩個不同個性。⑷可聽聲范圍——最佳的聽力范圍20~20000HZ對不同的應用場合應選用不同指向性的傳聲器(P47)。如:采用方向性較強的心形或超心形單指向傳聲器:在歌舞廳、音樂廳、劇院等場所,是為了避免拾取觀眾的喧嘩聲和其他反射雜音。但有時為了拾取觀眾區(qū)的“氣氛”(如掌聲、叫好聲等),以取得更逼真的現(xiàn)場效果,常在舞臺與觀眾之間的高處,安裝一個全指向性的傳聲器。傳聲器的應用技巧(P47)傳聲器在使用中應注意:阻抗相互匹配。選用高質量和盡量短的連接線。注意工作距離和近區(qū)效應。合理設置聲源與話筒之間的角度。合理設置話筒位置和高度。話筒在使用中應防止敲擊或跌倒。不宜用吹氣或敲擊的方法試驗話筒,否則很易損壞話筒。傳聲器在室外使用時,應該使用防風罩,避免錄進風的“噗噗”聲。防風罩還能防止灰塵玷污傳聲器。封閉式音箱(p49)封閉式音箱是應用最廣的一種音箱。封閉式音箱除揚聲器口外,全部密封,箱體內放置吸音材料,將后輻射聲波全部吸收,只有前輻射聲波,因而可消除聲短路效應及干涉現(xiàn)象,增強低頻輻射功率。聲音激勵器(p64)聲音激勵器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彌補聲音信號從采樣(錄?。┑街胤诺倪^程中累積的失真,其中主要是中頻和高頻的豐富的諧波成分。這些失真會使人們聽重放的聲音總是缺少現(xiàn)場感、穿透力、細膩感、明晰感……通過聲音激勵器的處理,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聲音激勵器的一些應用:=1\*GB3①錄音;=2\*GB3②劇院、歌舞廳、公共擴聲系統(tǒng)(體育館、場);=3\*GB3③錄制和重放音色豐富、力度強烈的流行歌曲;=4\*GB3④家庭。光等。7、攝影角度的選擇(P98)①攝影方向的選擇:正面拍攝方向、斜側面拍攝方向、政側面拍攝方向、背面拍攝方向。②攝影高度的選擇:平角度拍攝、仰角度拍攝、俯角度拍攝。8、攝影距離的選擇用固定焦距鏡頭對同一被攝物體進行拍攝,改變攝影距離會引起畫面?zhèn)鬟f的信息,表現(xiàn)主題內容的變化,這些變化體現(xiàn)在取景框或畫面上就是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這幾種景別。(P99)9、(P104)圖片處理的基礎知識概述:(1)數(shù)字圖像的分類:矢量圖形、位圖圖像。(2)圖片處理的基本要素:①色彩②色彩三要素:亮度(明度)、色調、飽和度(純度)。③三基色原理:在自然界中,絕大多數(shù)的彩色光都可以分解為紅、綠、藍三種基色光;相反,利用紅、綠、藍三種基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又可以模擬出自然界的絕大多數(shù)的彩色,這個規(guī)律稱為三基色原理。10、(P105)三基色原理:①相加混色法:我們將三種基色光按不同比例相加而獲得不同彩色的方法,稱為相加混色法。青色、品紅和黃色分別是紅、綠、藍三色的補色。②相減混色法:利用顏料、染料的吸色性質來實現(xiàn)的。如:黃色顏料吸收藍色(黃色的補色)光,在白光的照射下,反射光中將因缺藍光而呈現(xiàn)黃色。在相減混色法中常用青、品紅、黃作為三基色,它們分別吸收各自的補充,即紅、綠、藍光。因此,相減混色法中將三基色按不同比例混合時,在白光的照射下,紅、綠、藍光也按相應比例被吸收,從而呈現(xiàn)各種不同顏色。在彩色印刷、彩色膠片和彩色繪畫中采用相減混色。11、(P108)掃描儀的技術指標有光學分辨率、色彩位數(shù)、灰度級、最大掃描尺寸、掃描速度等五種。12、(P110)常用的圖形圖像處理軟件有Photoshop、CorelDraw、Fireworks。第五章視聽覺媒體的運用1、(P113)彩色電視制式序號項目NTSC制式PAL制式SECAM制式ID/KB/G1幀頻30252525252場頻(Hz)60505050503掃描行數(shù)5256256256256254行頻(Hz)15734156251562515625156255色副載波(MHz)3.5794.4334.4334.4334.40/4.256第二伴音中頻(MHz)4.56.0/5.57主要采用該格式的國家和地區(qū)美、日、加、菲律賓、東南亞各國中國、德國、英國、意大利、荷蘭、西歐各國法國、俄羅斯、烏克蘭、東歐各國2、(P119)攝像機的分類:①按質量檔次及性能不同,可分為廣播級攝像機、專業(yè)級攝像機和家用級攝像機。②按使用場合不同,可分為演播室用攝像機和便攜式攝像機。3、(P122)攝像機拍攝的基本操作要領:平、穩(wěn)、勻、清、準。4、(P123)攝像鏡頭的運動技巧:利用攝像機進行畫面的拍攝有兩種類型,一為固定畫面的拍攝,二為運動畫面的拍攝。運動畫面拍攝所用的鏡頭運動技巧常見的有:推鏡頭、拉鏡頭、搖鏡頭、移鏡頭、跟鏡頭、甩鏡頭。5、錄像機的放像:=1\*GB3①視頻、音頻連接放像=2\*GB3②射頻連接放像p1256、(P126)利用錄像機收錄廣播電視節(jié)目第一種方法:用有視頻輸出端的電視機接收、監(jiān)視廣播電視內容,用錄像機錄制,連線方法如圖一。音頻輸入音頻輸入(AUDIOin)VLRVLRInout電視機RFinRFoutR視頻輸入(VIDEOin)視頻線音頻線VVLRVLRInout電視機RFoutRFinR視頻輸出(VIDEOOUT)射頻輸入(RFIN)音頻輸出(AUDIOOUT)圖一第二種方法:用錄像機接收并錄制廣播電視節(jié)目,而用電視機監(jiān)視收錄情況,連線方法如圖二。VLRVLROUTIN電視機VLRVLROUTIN電視機RFINRFOUTVLRVLROutin錄像機RFinRFoutR視頻輸出(VIDEOOUT)射頻輸入(RFIN)音頻輸出(AUDIOOUT)視頻輸入(VIDEOIN)音頻輸入(AUKIOIN)視頻線音頻線圖二7、視頻壓縮標準:p128(1)H.261標準(2)JPEG標準(3)MPEG標準:=1\*GB3①MPEG-1標準(MP3)=2\*GB3②MPEG-2標準(DVD)=3\*GB3③MPEG-4(MP4)8、視頻信號采集所需的硬件設備有視頻采集卡、大容量硬盤的多媒體計算機、攝像/錄像機。P1299、(P139)流媒體的特點:①啟動延時大幅度地縮短。②對系統(tǒng)緩存容量的要求不高。③媒體傳輸?shù)膶崿F(xiàn)有特定的實時傳輸協(xié)議。10、(P140)流媒體的系統(tǒng)構成:①前端編碼壓縮工具包。用于創(chuàng)建、捕捉和編輯多媒體數(shù)據(jù),形成流媒體數(shù)據(jù)格式。②流媒體數(shù)據(jù)。③流媒體服務器。存放和控制流媒體數(shù)據(jù)的硬件及軟件平臺。④傳輸網(wǎng)絡。適合多媒體傳輸協(xié)議甚至是實時傳輸協(xié)議的網(wǎng)絡。⑤客戶端播放器。供客戶播放、瀏覽流媒體文件的應用程序。⑥流媒體傳輸協(xié)議。8、(P140)流媒體的傳輸格式:①RA音頻格式:MP3、WMA②RM視頻格式:ASF、FLV、WMV、RMVB、MP4、QT③流媒體文件格式:SWF、MTS、AAM、AAS第六章不考第七章1、媒體的兩種含義:一種是指信息傳播的介質;另一種指信息的載體。P1682、多媒體技術是一種信息處理技術,它指的是把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通過計算機進行數(shù)字化采集、獲取、壓縮/解壓縮、編輯、存檔等加工處理,再以單獨或合成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一體化技術。P1683、P170校園網(wǎng)校園網(wǎng)簡易型視頻展示臺多媒體計算機投影機投影銀幕VGA分配器顯示器擴音機音箱小型控制器4、語言實驗室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聽音型(簡稱AP型)、聽說型(簡稱AA型)、聽說對比型(簡稱AAC型)、視聽型(簡稱AVC型)。P1765、語言實驗室在教學中的作用:P179(1)為學習者提供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2)進行集體教學或個別化教學;(3)提高課堂教學效率6、CAI(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是由教師、計算機、學生組成的一個有機的系統(tǒng)。P1807、CAI教學的基本過程:P180=1\*GB3①選擇課件=2\*GB3②呈現(xiàn)教學信息=3\*GB3③學生接受教學信息=4\*GB3④計算機提問=5\*GB3⑤學生反應=6\*GB3⑥評價與反饋=7\*GB3⑦反饋與強化=8\*GB3⑧作出教學決策8、CAI網(wǎng)絡教室的教學應用模式:p182(1)輔助教學模式(2)混合式教學(3)聯(lián)機教學與開放教學模式9、閉路電視系統(tǒng)由前端、信號分配網(wǎng)絡和用戶終端三部分組成。P18310、校園網(wǎng)絡的功能:(1)校園信息發(fā)布(2)教學、教改應用(3)管理應用(4)科研應用(5)數(shù)字化圖書館P18711、影響校園網(wǎng)絡安全的因素主要有:IP地址盜用問題、防火墻遭攻擊、網(wǎng)絡病毒等。P19012、校園網(wǎng)的安全維護措施:p190(1)采用入侵檢測系統(tǒng)(2)運用過濾平臺和防火墻技術(3)運用VLAN技術(4)漏洞掃描系統(tǒng)的設計(5)運用跟蹤手段第八章網(wǎng)絡教育1狹義的網(wǎng)絡教育:從教育層面上理解,網(wǎng)絡教育是指是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以現(xiàn)代教育思想和學習理論為指導,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的各種教育功能和豐富的網(wǎng)絡教育資源優(yōu)勢,向教育者和學習者提供一種網(wǎng)絡教和學的環(huán)境,傳遞數(shù)字化內容,開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動。P1932網(wǎng)絡教育應用系統(tǒng):p194電子教室。網(wǎng)上答疑系統(tǒng)。網(wǎng)上論壇。網(wǎng)上圖書館。遠程仿真實驗。FTP服務。BBS系統(tǒng)。同步式講授3網(wǎng)絡教學模式有三種分類:p197-200同步式講授異步式講授以“教”為主的網(wǎng)絡教學模式異步式講授個別化學習模式個別化學習模式協(xié)作學習模式以“學”為主的網(wǎng)絡教學模式協(xié)作學習模式探索學習模式探索學習模式討論學習模式“雙主”網(wǎng)絡教學模式討論學習模式4、Web檢索工具的類型:p202檢索型檢索工具(搜索引擎)目錄型檢索工具?;旌闲退阉饕妗T阉饕?。智能型搜索引擎。5、網(wǎng)絡學習資源的獲?。簆203Web瀏覽器::IE、Maxthon、Netscape網(wǎng)絡離線瀏覽工具:Teleport、Cyberarticle電子郵件:Foxmail、Outlook多線程下載工具:FlashGet、NetAntsFTP工具:CuteFTP、Ws_FTP、FlashfxpP2P下載工具:B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