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蜀相
預習衽豆
YUXlRENWU
3作者簡介
生平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鞏縣(今鞏義市)。祖父杜審言是初唐
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兩次
約見李白,與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杜甫備受顛沛流離
之苦,最后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
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后被嚴武薦為節(jié)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
唐代宗大歷五年,詩人病死在湘江上的一只小船中
代表作《蜀相》《客至》《春夜喜雨》《絕句二首》《二望》《茅屋為秋風所
作品破歌》《江南逢李龜年》《天末懷李白》《月夜憶舍弟》《兵車行》《聞官軍
收河南河北》《月夜》《旅夜書懷》,“三吏”“三別”等
杜甫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并稱“李
評價杜”。人們稱杜甫的詩為“詩史”,是“千古絕唱”,稱譽杜甫是“詩學
宗師”“詩圣”
B>背景解讀
蜀漢章武元年(221),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任命諸葛亮為丞相,“蜀相”
的意思是蜀漢國的丞相,詩題“蜀相”,寫的就是諸葛亮。這首詩作于安史之亂
時期。當時杜甫目睹國事艱難、生靈涂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對
開創(chuàng)蜀國基業(yè)、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格外敬重。唐肅宗上元元年(760)春,
詩人初至成都,探訪了武侯祠,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
目常識梳理
律詩
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為唐代新興的詩體,因與古體詩有別而得名。近體詩分
為絕句、律詩兩種,四句為絕句,八句為律詩。
律詩發(fā)源于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人創(chuàng)制的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
沈侄期、宋之間時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時期。律詩格律嚴密,要求詩句字數整
齊劃一,每首詩有四聯(lián)(即八句),每句五個字的是五言律詩,簡稱“五律”;每
句七個字的是七言律詩,簡稱“七律”。律詩的第一、二句稱為“首聯(lián)”,第三、
四句稱為“頷聯(lián)”,第五、六句稱為“頸聯(lián)”,第七、八句稱為“尾聯(lián)”?!邦h
聯(lián)”和“頸聯(lián)”必須對仗;第二、四、六、八句最后一個字必須同韻。
回文意疏通
eq?f(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諸葛丞相的祠堂哪里可尋
到呢?在成都城外那柏樹)
_____森森。______
茂盛繁密的地方。
層解:首聯(lián)一問一答,點出祠堂的所在。
eq?f(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遮著臺階的碧草自顧
自地呈現(xiàn)一片春色,樹上黃鵬)
空好(h&o)音。
徒然發(fā)出好聽的聲音。
層解:頷聯(lián)寫祠堂內的景色,這里情感發(fā)生了急劇的變化,“尋”的結果是
祠堂寂寥冷落、悄無人跡,從而形成了一種情感落差。
eq?f(三顧頻煩天下計,,先主曾三顧茅廬,多次詢問
定奪天下的策略,您輔佐)
兩朝開濟老臣心。
兩朝皇帝開國與繼業(yè),獻出老臣的一腔忠誠。
層解:頸聯(lián)將人們帶到戰(zhàn)亂不已的三國時代,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下,刻畫出
一位忠君愛國、濟世扶危的賢相形象。
eq?f(出師未捷身先死,長,可惜出師伐魏還沒有勝利,
您就早早病亡軍中,永遠)
eq?f(使英雄淚滿襟。,使得歷代英雄們對此淚滿衣
一映:遮蔽??眨和饺?,白白一
裨[)地。開:開創(chuàng)。濟:扶助?!?/p>
層解:尾聯(lián)詠嘆了諸葛亮病死軍中、功業(yè)未成的歷史不幸,也夾雜著對自身
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悲嘆。
必學近互
BIXUERENWU
Q文本構建
"結構圖示
[何處尋——問
首聯(lián)喘森森一答I自問自答緬懷追思
碧草春色——自
頷聯(lián)描述景象孤寂哀傷
.黃鵬好音——空
蜀相5
'劉備三顧茅廬
頸聯(lián)稱贊業(yè)績表達仰慕
.丞相鞠躬盡瘁.
‘身先死'
尾聯(lián)壯志難酬痛苦傷感
.淚滿襟.
"主旨歸納I
本詩借游覽古跡,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雄才偉略、鞠躬盡瘁、忠心報國的形
象的稱頌以及對他“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之情,暗含著感時憂國的情懷和以
身許國的抱負。
<Q問題探究8
1詩題為“蜀相”,詩歌首聯(lián)、頷聯(lián)卻從祠堂寫起,為什么?請結合詩句談
談你的見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物千古風流已去,而祠堂長存,歷數百年猶在,正可由丞相祠堂想
見丞相功業(yè)。若不從祠堂寫起,頸、尾兩聯(lián)的議論就成了無本之木。寫祠堂實為
傷情,為下文寫心志作鋪墊。祠堂冷落荒涼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了詩人追懷諸葛亮的寂
寞之心。
2從全詩來看,蜀相是一個怎樣的人?詩人寫蜀相這個人是要表達什么樣的
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從全詩來看,蜀相是一個足智多謀,既輔助劉備開創(chuàng)帝業(yè),又輔佐劉
禪承繼帝業(yè),多次出師伐魏未獲成功而身死軍中,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令
仁人志士失聲而泣之人。詩人表達了對武侯的仰慕與贊美,也表達了自身憂國憂
民,卻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只得過著顛沛流離、風雨飄搖生活的無奈而又傷感
的悲情。
3“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這“淚滿襟"的''英雄”們中間,自然少不了作者自己,但卻并非只
是他個人?!伴L使”二字,便大大地擴充了感染的范圍,把普天之下的、千百年
所有的有志未遂的英雄人物全部包括在內了。
4如何理解杜甫在后兩聯(lián)中對諸葛亮的評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后兩聯(lián)中詩人評述了諸葛亮定大計幫助劉備開創(chuàng)基業(yè)和輔佐劉禪匡
濟艱危最終病死軍中的史實,贊揚了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生平業(yè)績及忠貞不渝、
堅忍不拔的精神品格,表達了對其獻身精神的景仰以及對其事業(yè)未竟的痛惜之情。
5對詩歌第二聯(lián)所寫景物的特點歷來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這聯(lián)寫出了景
物的荒涼,有人認為這聯(lián)寫出了景物的春意盎然。你同意哪種看法?結合詩歌內
容,說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觀點一)同意“荒涼”說法。階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綠,年年
如此,可它為誰而綠呢?隔葉的黃鵬叫得那么動聽,可有誰聽呢?“自”“空”
二字寫出“碧草”“黃鵬”無人欣賞的現(xiàn)實,渲染出祠廟凄涼、冷落的氣氛。詩
歌借景抒情,以祠廟的荒涼襯托詩人此時內心的荒涼,含有感傷的意味。
(觀點二)同意“盎然”說法。繁茂的階前碧草把臺階都映得發(fā)綠,藏在深樹
枝葉后的黃鵬自由自在地婉轉啼鳴。詩句寫出祠廟春景的美好、生機盎然。
“自”“空”二字表明,雖有這盎然的春景,但詩人并無暇欣賞,更加突出了詩
人對諸葛亮的景仰、崇敬之情。
直擊局考
----------------------------------------------------------------------------ZHIJlGAOKAO-----------------------------------------------------------------------
詩歌的感情
L」[課內鏈接J
《蜀相》借游覽古跡,表達了詩人對蜀漢丞相諸葛亮雄才大略、輔佐兩朝、
忠心報國的稱頌以及對他出師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詩中既有以身許國的抱負,
又有才困時艱的感慨,字里行間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懷。
LJr考點解讀J
“情”是詩歌的根本,是詩歌的內核,無論是憂國憂民之情,國破家亡之痛,
還是游子遷客之悲,征夫思婦之怨,無不感人至深。能體會出詩的情感,是讀詩
的精要所在。古代詩詞常見情感有:憂國憂民的情懷、建功立業(yè)的渴望、懷才不
遇的苦悶、壯志難酬的憤慨、昔盛今衰的感慨、恬淡閑適的喜愛、仕途失意的無
奈、思親思鄉(xiāng)的感懷、依依惜別的離情、孤寂悲涼的心境、羈旅漂泊的愁思、田
園生活的向往等。
L1\解題指津」
如何鑒賞詩歌的感情
(一)提問方式
1.這首詩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作簡要分析。
2.詩歌XX句(聯(lián)、闋)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作簡要分析。
3.試比較兩首詩歌中的不同情感。
(二)把握情感的“五個角度”
1.看標題,明詩歌類別;
2.看作者,明寫作背景;
3.看注釋,明疑點難點;
4.品意象,明思想內容;
5.看尾句,明詩歌主旨。
(三)答題步驟
1.準確指出抒發(fā)了怎么樣的思想感情。(用四個字或兩個字的詞來進行概括)
2.結合具體的詩句進行分析。[聯(lián)系詩歌的事物、景物來回答,也可以理解
為對詩歌內容的概括或翻譯,及對感情表達的特點、方法(如直抒胸臆、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對比、襯托等)的分析]
LJ[針對訓練J
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客中聞雁
黃景仁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華。
獨上高樓慘無語,忽聞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帶月如聽絕漠笳。
我亦稻粱愁歲暮,年年星鬢為伊加。
本詩情感豐富,都表達了哪些思想情感?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悲秋之情:作者看到秋天蕭瑟的景象,頓生感慨。②思鄉(xiāng)之情:孤
獨寂寞,漂泊在外,孤身一人。③為生計而愁:歲末為溫飽奔波。④感慨年華老
去:每年白發(fā)增加,越顯蒼老。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情感的能力。首聯(lián)作者感到秋天的城市蕭瑟寂寞,
感嘆四周的美好景物已經變得蒼涼,頓生感慨,這是悲秋之情。頷聯(lián)寫作者獨自
登上高樓,凄然無語。忽然聽到一只孤獨大雁的叫聲,想起遠方的家,這是漂泊
在外的游子孤獨寂寞的思鄉(xiāng)之情。尾聯(lián)“我亦稻粱愁歲暮”,作者感慨自己為免
于饑寒而四處奔波,這是為生計而愁。尾聯(lián)“年年星鬢為伊加”,作者每年都為
了生計奔波,增加星星白發(fā),越顯蒼老,這是感慨年華老去。
選學任務.
----------------------------------------------------------------------------XUANXUERENWU-----------------------------------------------------------------------
『群文任務』
閱讀下面三首詩歌,完成后面的探究任務。
第一首
登樓①
[唐]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②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③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④。
[注]①此詩作于唐代宗廣德二年(764)春,那時,“安史之亂”剛平定,吐
蕃又攻陷長安,代宗出逃。不久,郭子儀收復京師,乘輿反正。此時的唐王朝,
內外交困,宦官專權、藩鎮(zhèn)割據,災難重重。②錦江:與下句的“玉壘”(山名)
都位于蜀地。③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當時和吐蕃交界地區(qū)的雪山。④梁甫吟:
古樂府中一首民歌?!度龂尽氛f諸葛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甫吟。
第二首
虎丘①題壁
[明末清初]陳恭尹②
虎跡蒼茫霸業(yè)沉,古時山色尚陰陰。
半樓月影千家笛,萬里天涯一夜砧。
南國干戈征士淚,西風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短客③,乞食吳門秋又深。
[注]①虎丘:蘇州名勝,內有春秋時吳王闔閭墓。②陳恭尹:其父陳邦彥
為明末嶺南抗清主力,后兵敗殉國,陳恭尹只身逃脫。③吹編(ChD客:指伍子胥。
春秋時,伍子胥父兄為楚平王所殺,他逃往吳國,吹俺乞食,后助吳王闔閭成為
諸侯一霸。其帶兵攻入楚都后,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報父兄之仇。族,古
代一種用竹子制成的樂器。
第三首
夢李白?其二①
[唐]杜甫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注]①天寶三年(744),李、杜初會于洛陽,即成為至交。乾元元年(758),
李白因參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而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行至巫山遇赦。杜甫
只知李白流放,不知其已被赦還?!秹衾畎住饭矁墒?,是杜甫聽到李白被流放夜郎
后,積思成夢而作。
探究任務:
1.杜甫在《登樓》尾聯(lián)中用典,提到諸葛亮,在《蜀相》中也寫到了諸葛亮,
請簡要分析其用意是否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登樓》中,杜甫感嘆劉禪誤國,暗示了唐代宗治國無能,造成國
家動蕩不安的局面,詩人空懷抱負,卻只能像躬耕隴畝的諸葛亮“好為梁甫吟”
一樣,借古諷今,抒發(fā)了自己垂暮多病、壯志難酬的感慨。
②《蜀相》中,杜甫借游覽古跡,表達了對蜀漢丞相諸葛亮雄才大略、輔佐
兩朝、忠心報國的稱頌以及對他事業(yè)未竟、赍志以歿的痛惜之情。由此聯(lián)想到自
己,產生共鳴,嘆壯志未酬,從而引發(fā)了對國事的擔憂。
2.請比較杜甫《蜀相》和陳恭尹《虎丘題壁》的尾聯(lián),分析其表現(xiàn)的思想感
情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蜀相》尾聯(lián)更多的是表達對諸葛亮的敬仰,對其事業(yè)未竟的痛惜。
同時,暗含了詩人以身許國的抱負和強烈的愛國深情。《虎丘題壁》尾聯(lián)以伍子胥
自比,側重寫詩人自己身負國仇家恨,含蓄表達反清復明的大志。“秋又深”三
字,表現(xiàn)了詩人于時局艱危之時,覺前途迷茫之情狀。
3.范摭《云溪友議》認為《蜀道難》是為杜甫擔憂而作。杜甫晚年在蜀地為
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的部下。嚴武飛揚跋扈,李白擔心杜甫將遭危險,故作此詩希望
他早日離蜀?,F(xiàn)實中兩位詩人有著至情交往的友誼,請閱讀《夢李白?其二》,簡
要分析此詩表達了詩人杜甫對摯友李白怎樣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夢李白?其二》是杜甫在李白被流放夜郎后,積思成夢而作,開篇四
句寫天上浮云飄來飄去,天涯故人卻久望不至,夜間入夢,使詩人得以聊釋愁懷,
詩人推己及人,抒寫自己對李白的一片衷情?!案鏆w”以下六句以語言、動作、
神態(tài)等具體刻畫出夢中李白憔悴、匆促、困頓不堪的形象,詩人通過夢境來緩解
對故人至誠難抒的思念。接下來“冠蓋”六句表達了對李白的崇高評價和對其遭
遇的由衷同情,抒寫對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哀嘆故人的同時也是對自己不平遭
際的反思。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與李白形離神合、惺惺相惜的深情厚誼。
『讀寫能力』借古人抒發(fā)自己的懷抱
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抱負,自比為舜的大臣稷和契。
安史之亂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肅宗,不久又被放還,從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
后他便懷著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發(fā)自己的懷抱。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边@是寫詩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況,
他一邊走一邊問路,終于看到了一片蒼松翠柏,有人告訴他武侯祠就在那里,這
自然使他感到欣慰。接著寫入祠后的所見所聞——“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
空好音”,這里面包含著詩人的感嘆,意思是:階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綠,
年年如此,可它為誰而綠呢?隔葉的黃鵬叫得那么動聽,可有誰聽呢?時間已過
了五百年,像諸葛亮那樣的人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由此自然地轉到寫諸葛亮的才智
和功業(yè)上:”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鄙暇淇雌饋硎钦f劉備,其實
是從側面烘托諸葛亮的才智和抱負;下句則是對諸葛亮一生功業(yè)的最精辟的概括。
然而諸葛亮并沒有完成他的事業(yè),這就不能不使人為他感到惋惜了。至此,詩人
水到渠成地將對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嘆惋之情跟自己壯志難酬的苦痛熔鑄成為
千古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一千多年來,這一名句震撼著千千萬萬志士仁人的心。宋朝抗金名將宗澤臨
終前就曾誦讀了這兩句詩,又大呼三聲“渡河”,才離開了人世。
『針對練筆』
請選擇一位古人,借助其事跡或詩句等寫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抒發(fā)自己
的懷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嗟爾幼志,有以異兮。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徜徉橘林
中,我仿佛聽到了屈子從橘林深處發(fā)出的深情吟哦,他贊嘆這生于南國的嘉樹,
熱愛著滋養(yǎng)它的這片土地,恍惚中,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好像站在了我的面前:
頭戴高冠,腰佩長劍,俯視腳下的土地,眸含深情……我趕緊擦一擦眼,屈子高
大的身影變作了一棵橘樹,每一片葉子上,都漾著明亮的陽光,一如屈子的眼眸。
我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原來這荊楚大地的橘樹,正是被屈子的愛國詩魂澆灌,
才這般“深固難徙,更壹志兮”。我向往你啊,橘樹,一生站立成一位偉大愛國
詩人的姿態(tài),熱愛家鄉(xiāng),獻身家鄉(xiāng),矢志不移。
素養(yǎng)分層作業(yè)
SUYANGFENCENGZUOYE
10分鐘基礎練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西當太白有鳥道當:正對著
B.六龍回日之高標回:回轉
C.映階碧草自春色映:遮蔽
D.兩朝開濟老臣心濟:開創(chuàng)
答案C
解析濟:扶助。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問君西游何時還
[②丞相祠堂何處尋
J③但見悲鳥號古木
[④但悲不見九州同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答案A
解析①②什么;③④只。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類型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使人聽此湄朱顏B.問君酉游何時還
C.瞇崖轉石萬壑雷D.回朕車以復路兮
答案B
解析B項為名詞作狀語,其他三項均為動詞的使動用法。
4.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李白與杜甫齊名,杜甫曾經說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相傳
賀知章讀罷《蜀道難》,“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
B.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
仙”。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C.《蜀道難》是近體詩,是一首雄奇的送別絕唱,詩歌豪邁奔放,描寫精彩,
運用了大膽的夸張、奇絕的想象,營造了一唱三嘆的藝術氛圍,強化了詩歌所表
達的情感。
D.杜甫,字子美,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詩具有豐富的
社會內容、鮮明的時代色彩和強烈的政治傾向,因此被后人公認為“史詩”,他
也被尊為“詩圣”。
答案A
解析B項,“現(xiàn)實主義詩人”錯,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C項,“近體詩”
錯,應是古體詩。D項,“史詩”錯,應為“詩史”。
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難》一詩中,運用夸張、襯托的手法來寫蜀道山川高險的詩句是
"",真是“物猶如此,人
何以堪”!
(2)李白《蜀道難》中的""和""
兩句,分別借林中鳥和月下鳥的鳴叫渲染蜀道空寂蒼涼的氛圍,烘托蜀道之難。
(3)杜甫的《蜀相》“"
兩句從大處著筆,言簡意賅地概括和評價了諸葛亮一生的才德和功績。
答案(1)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2)但見悲鳥號古木又聞
子規(guī)啼夜月(3)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30分鐘提升練
一、語言文字運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把王維與李白、杜甫一比,就馬上可以看出其間的差距。
李白、杜甫是“大”的,王維顯然是“小”的。大小之差的原因在于
承擔越大,境界當然也就越大。李、杜是以自己的心靈去承受這個世界的苦難與
折磨的,他們甚至主動地把世界的荒謬與民生的不幸承擔到自己身上,直至使自
己的心靈不堪重負。此時他們發(fā)出的,就是震撼人心的黃鐘大呂之聲。而王維則
一直在推卸,他連自己個人的一些生活挫折都難以承受,都要想方設法地躲避,
直至最后躲到空門——當然,他也沒有力量承受真正的空門的清苦,他只是一個
在家的居士;正如他無法真正過一個清苦隱士的生活,而要亦官亦隱——家也要,
官也要,禪也要,隱也要,在追求精神的同時,物質的一切也不愿放棄。
李白一生求“出”,“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他是躁動的,一刻不閑
的,永遠生活在別處。杜甫②,他“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就是要進
入圈子,得入魏闕,從而“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永遠生活在此地。而“會
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乃是他對自己終當能入臺閣的信心。李、杜二人,無
論“出”“人”,都顯示出對生命、對人生的熱愛與執(zhí)著,以及為了追求而付出
的精神歷練與承擔。
而王維則追求一個“歸”字,這在盛唐,實在是較為罕見:“斜光照墟落,
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雕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
相見語依依。”牛羊歸欄,③,雉雄蠶眠,田夫荷鋤……句句寫歸,寫自己
受到感染,而欲歸隱。實際上,王維的心中,總有一種回歸平衡、恬靜、安適的
沖動。他要找到一個地方來安頓自己。
1.下列和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所用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A.李白與杜甫一生都在燃燒,李白是天上的隕石,杜甫是人間的火種。
B.延安的歌聲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C.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D.善可親近,近可聞,聞思修習即臻善。
答案B
解析B項和畫波浪線句子均運用了排比修辭。A項,比喻。C項,反復。
D項,頂真。
2.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
輯嚴密。每處不超過6個字。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能不能承擔②一生求“人”③野老候門
解析第①處,由下文“承擔越大,境界當然也就越大”可知,大小之差的
原因在于承擔的責任大小,故此處可填寫“能不能承擔”之類的句子。第②處,
由下文“就是要進入圈子,得入魏闕”可知,杜甫追求的是“人”,故此處可填
寫“一生求'入'”之類的句子。第③處,根據上下文可知,此處所填寫的內容
要從上文對應的詩句中提煉,且結構以主謂的形式出現(xiàn),此處對應的詩句是“野
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故此處可填寫“野老候門”之類的句子。
3.請各以兩個四字句來概括上文第二、三、四段的主要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二段:李、杜承擔,王維躲避(李杜“境”大,王維“境”?。?/p>
第三段:李“出”杜“入”,各有追求。
第四段:王維尚“歸”,安頓心靈。
解析第二段核心句為“大小之差的原因在于能不能承擔,承擔越大,境界
當然也就越大”,全段都是圍繞這句講述“承擔”與“境界”在李白、杜甫和王
維三人身上的不同表現(xiàn),故可概括為:李、杜承擔,王維躲避(李杜“境”大,王
維“境”?。?。第三段核心句為“李杜二人,無論‘出''入',都顯示出對生命、
對人生的熱愛與執(zhí)著,以及為了追求而付出的精神歷練與承擔”,肯定他們雖然
“出”“人”不同,但他們的人生都精彩可贊,故可概括為:李“出”杜“人”,
各有追求。第四段圍繞“歸”字講王維,核心句為“他要找到一個地方來安頓自
己”,故可概括為:王維尚“歸”,安頓心靈。
二、閱讀素養(yǎng)培優(yōu)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4?5題。
送友人入蜀D
李白
見說②蠶叢路,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
升沉③應已定,不必問君平久
[注]①這首詩作于天寶二年(743),詩人當時在長安受到權貴的排擠。②見
說:聽說。③升沉:指功名得失。④君平:是西漢嚴遵的字,他隱居不仕,曾在
成都以算命占卜為生。
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入蜀的道路,從蜀道之難開始,它與《蜀道難》開篇寫法類似,
感情強烈。
B.頷聯(lián)承“崎嶇不易行”的蜀道作進一步的具體描畫,“起”“生”兩個
動詞生動形象。
C.詩人用君平的典故,委婉告誡朋友不要沉迷名利,其中也不乏對自身身
世的感慨。
D.全詩開闔頓挫,變化萬千。頷聯(lián)極言蜀道之難,頸聯(lián)忽道風景可樂,尾
聯(lián)以議作結。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能力。A.“它與《蜀道難》開篇寫法類似,
感情強烈”錯,這首詩的首聯(lián)語調平緩自然,《蜀道難》則以飽含強烈激情的感嘆
句“噫吁嚼,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開篇,二者寫法迥然不同。這
里只是平靜地敘述,使用“見說”一詞,顯得很委婉。
5.你認為頸聯(lián)中哪兩個字用得好?請簡要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疼痛相關課件
- 促進果品質量套袋處理方案
- 硬筆課件橫畫圖案設計
- 申論公文寫作課件
- 2025年電子發(fā)票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廣西桂林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公開選拔超聲醫(yī)學科主任1人模擬試卷附答案詳解(模擬題)
- 2025年縣城招聘教師真題及答案
- 2025年輝南縣教育系統(tǒng)面向東北師范大學等院校招聘教師及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完整答案詳解一套
- 2025廣東廣州市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耳鼻喉科主委秘書崗位招聘1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答案詳解(典優(yōu))
- 硬筆書法豎彎的課件
- 2025-2030生鮮電商前置倉選址模型優(yōu)化與配送效率提升分析報告
- 2025年康復運動處方設計模擬測試卷答案及解析
- 群眾文保員管理辦法
- 竹圍欄施工方案范本
- 液氧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全國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高等數學二-專升本)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詳解(5套)
- 消化內科臨床科室發(fā)展規(guī)劃與實施方案
- Revit參數化族課件
- 民間借貸法律知識講座
- 基于人工智能的個性化學習路徑研究
- 麻醉氣道痙攣處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