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二宇宙中的地球目目錄01知識體系02考點梳理考點一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考點二太陽對地球的影響考點三地球的歷史考點四地球的圈層結構03重難點思辨剖析重點1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重點2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重點3全球太陽輻射分布重點4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的空間分布重點5太陽能電站建設的區(qū)位條件重點6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的劃分及特征考點一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考點一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統(tǒng)一體,是運動、發(fā)展和變化著的物質世界。(2)宇宙中物質存在的形式,它們連同通過望遠鏡或其他空間探測手段才能探測到的星際空間物質,統(tǒng)稱為天體。(3)天體類型自然天體:包括宇宙中的星云、恒星、行星、衛(wèi)星、彗星、流星體及星際間的氣體和塵埃等。人造天體:在太空中運行的人造衛(wèi)星、宇宙飛船、國際空間站等。其中,最基本的自然天體是星云、恒星。(4)主要天體的概念和特點天體概念特點體積質量密度是否發(fā)光溫度恒星由熾熱氣體組成、能自己發(fā)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主要成分是氫和氦次大次大大是最高行星在橢圓軌道上繞恒星運行的、近似球狀的天體較大較大最大否低衛(wèi)星環(huán)繞行星運轉的天體較小較小最大星云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呈云霧狀外表的天體,主要物質是氫最大最大小彗星在扁長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的一種質量較小的天體,呈云霧狀小小較小流星體是星際空間的塵粒和固體小塊,數(shù)量眾多小小最大星際物質在恒星與恒星之間存在著極其廣大的空間,稱為星際空間,彌漫于星際空間的極其稀薄的物質稱為星際物質,主要是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最小最小最小宇宙中的天體都在運動著,運動中的天體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tǒng)。天體系統(tǒng)有不同的級別。地球所處的天體系統(tǒng),按從低到高的級別,依次為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和可觀測宇宙。(1)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組成。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體,月球圍繞地球運動,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wèi)星,月地距離約為38.4萬千米。(2)太陽系由太陽、行星及其衛(wèi)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際物質等構成。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質量占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并以其強大的引力,約束其他天體按照一定的軌道繞著它運轉。地球是距離太陽較近的一顆行星,日地距離約為1.5億千米。(3)銀河系是由太陽和眾多恒星組成的龐大恒星系統(tǒng)。在銀河系中,有1000億顆以上的恒星。銀河系的直徑約為10萬光年,太陽與銀河系中心的距離約2.6萬光年。(4)目前,在銀河系外,天文學家觀測到許許多多同銀河系類似的星系,統(tǒng)稱它們?yōu)楹油庑窍?。銀河系和現(xiàn)階段所能觀測到的河外星系,統(tǒng)稱為可觀測宇宙。二、行星地球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無論是從距日遠近、自身的體積,還是從公轉方式來看,地球都只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1)八大行星的公轉運動特征①同向性。繞日公轉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東。②共面性。地球公轉軌道與其他行星的公轉軌道幾乎在同一平面上。③近圓性。各行星公轉軌道的偏心率非常小,軌道近似正圓。(2)八大行星的結構特征分類行星距日遠近表面溫度質量體積密度衛(wèi)星光環(huán)組成物質類地行星水星最近高小小大無無中心有鐵核,金屬元素含量高金星近地球最大少火星大巨行星木星中中最大最大小多有氫、氦、氖土星大大最小最多遠日行星天王星遠低中中中少有氫、甲烷海王星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距離地球最近的是金星,最遠的是海王星;自轉周期最長的是金星,最短的是木星;唯一逆向(自東向西)自轉的行星是金星。八大行星離太陽越近的,公轉速度越快,公轉周期越短;離太陽越遠的,公轉速度越慢,公轉周期越長。根據(jù)人類目前所掌握的宇宙信息,地球是八顆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級智慧生命的星球。地球上具有高級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溫度、水、大氣等條件,這與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自身的體積和質量有關,也與地球有一個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有關。(1)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①穩(wěn)定的太陽光照條件。地球在漫長的發(fā)展演化過程中,太陽沒有明顯的變化,地球所處的光照條件一直比較穩(wěn)定,生命從低級到高級的演化一直沒有中斷。②安全的空間運行軌道。八大行星繞日公轉方向一致,而且繞日公轉軌道幾乎在同一個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使地球處于一種比較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2)適宜的自身條件①日地距離適中。日地距離適中,使地球表面有適宜的溫度條件,有利于生命過程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也保證了地球上液態(tài)水的存在,為生物生存創(chuàng)造了條件。②地球自轉周期適當。地球自轉周期不太長,晝夜交替的周期只有24小時,致使白天增溫不至于太高,夜晚降溫不至于過低,保證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發(fā)展。③地球體積和質量適中。適中的體積和質量,使地球引力可以保持大氣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包圍地球的原始大氣層,并逐漸演化成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④地球內部物質運動,促使了海洋的形成。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致熱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縮,使地球內部溫度升高,結晶水汽化。地球內部物質的運動,如火山爆發(fā),加速了水汽從內部逸出的過程,水汽經(jīng)過降溫、凝結、降雨,落到地面低洼處,形成原始的大洋。地球最初的單細胞生命就出現(xiàn)在大洋里。例題1:(2023秋·山西長治·高三月考)我國首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于2021年5月15日7時18分軟著陸火星表面,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開展巡視探測等工作,實現(xiàn)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結合圖完成下面小題。1.“天問一號”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后,便脫離了(
)A.可觀測宇宙 B.銀河系 C.太陽系 D.地月系2.與地球相比,火星大氣層稀薄的原因可能是(
)A.運動速度慢 B.距日距離遠 C.質量與體積小 D.公轉周期長3.最可能干擾探測器與地面指揮系統(tǒng)通信聯(lián)系的是(
)A.云霧 B.太陽輻射 C.流星 D.太陽活動【答案】1.D2.C3.D【解析】1.地球和火星同為太陽系中行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一旦進入火星軌道,成為以火星為中心天體的行星系統(tǒng),便脫離了以地球為中心的地月系,D符合題意;以火星為中心天體的行星系統(tǒng),仍處于太陽系、銀河系和可觀測宇宙,因此“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并沒有脫離太陽系、銀河系、可觀測宇宙,排除ABC。故選D。2.由圖中信息可知,火星的體積和質量比地球小得多,產(chǎn)生的引力小,所以表面只有稀薄的大氣層,C正確;大氣層的厚薄與運動速度快慢、距日距離遠近、公轉周期長短無關,A、B、D錯誤。故選C。3.太陽活動發(fā)射出的強烈射電和高能粒子,到達地球后會引起大氣電離層中強烈的電磁擾動,航天器與地面指揮系統(tǒng)通信信號穿過電離層時可能受到削弱甚至中斷,D符合題意;云霧、太陽輻射、流星對航天器與地面指揮系統(tǒng)之間的電磁波信號影響小,排除ABC。故選D??键c二太陽對地球的影響考點二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一、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1)太陽輻射太陽源源不斷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間放射能量,這種現(xiàn)象稱為太陽輻射。太陽輻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它是地球及整個太陽系光和熱的主要源泉,盡管只有二十二億分之一到達地球,但是對地球和人類的影響卻是不可估量的。(2)太陽輻射的能量來源太陽的能量來自太陽內部的核聚變,以目前聚變的速率來看,太陽正處于穩(wěn)定的壯年期。(1)太陽輻射為地球提供光和熱,維持著地表溫度,是地球上水、大氣運動和生命活動的主要動力。(2)太陽輻射為我們生活、生產(chǎn)提供能量。人們大量使用的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并積累的太陽能。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太陽的大氣層,是人類能觀測到的太陽的部分,從里到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個圈層。太陽大氣層突出特征厚度亮度外↓里日冕太陽大氣的最外層可以延伸到幾個太陽半徑,甚至更遠僅為光球的百萬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時或用特制的日冕儀才能用肉眼看見色球位于光球之外約幾千米發(fā)出的可見光總量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平??床坏剿?,只有在日全食時或者用特殊的望遠鏡才能看到光球太陽大氣的最底層約500千米發(fā)出的可見光最強,是用肉眼可以觀測到的太陽表面(1)太陽活動:太陽大氣的變化稱為太陽活動。(2)太陽活動現(xiàn)象太陽活動現(xiàn)象較多,主要有太陽黑子、太陽耀斑、日珥、日冕物質拋射等,它們之間常有密切的聯(lián)系。太陽耀斑、日珥、日冕物質拋射等是劇烈的太陽活動現(xiàn)象。①太陽黑子是出現(xiàn)在光球層上的黑斑點。太陽黑子區(qū)域溫度比周圍低,因此顏色看上去深一些。人們發(fā)現(xiàn)太陽黑子數(shù)量具有周期性變化,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②太陽耀斑是色球表面忽然出現(xiàn)的大而亮的斑塊。一個大的太陽耀斑在短期可以發(fā)出相當于10億顆氫彈爆炸所產(chǎn)生的能量。長期的觀測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太陽耀斑和太陽黑子活動相關。③日珥是在色球層上發(fā)生的一種劇烈太陽活動現(xiàn)象,噴射的氣體呈弧狀,像太陽的耳朵一樣,由此得名。日全食時,可用肉眼觀測火紅的日珥。日珥爆發(fā)時會噴射大量帶電粒子。④日冕物質拋射表現(xiàn)為日冕結構在幾分鐘至幾小時內發(fā)生明顯變化,向外拋射大量帶電粒子。它使大范圍日冕受到擾動,破壞了太陽風的流動,是規(guī)模最大、程度最劇烈的太陽活動現(xiàn)象。(3)太陽活動強弱: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1)對地球氣候的影響:太陽活動與地球上氣候變化是有聯(lián)系的。世界許多地區(qū)降水量的年際變化與黑子的11年活動周期有一定的相關性。(2)對地球電離層的影響:耀斑爆發(fā)時發(fā)射的電磁波進入地球電離層,會引起電離層的擾動。此時在電離層傳播的短波無線電信號會部分或全部被吸收,從而導致通訊衰減或中斷。(3)對地球磁場的影響:地球上存在著磁場,當太陽活動增強時,太陽風變得強勁,使地球磁場受到擾動,產(chǎn)生磁暴現(xiàn)象,強烈時,會對衛(wèi)星導航、空間通信、電網(wǎng)、航空航天等人類活動產(chǎn)生災害性影響。(4)產(chǎn)生極光:太陽風進入地球磁場,高速沖進兩極高空大氣層,同稀薄大氣相撞產(chǎn)生各種顏色的光帶或光弧,形成極光。例題2:(2023秋·四川德陽·高三德陽五中??奸_學考試)據(jù)外媒2022年8月報道,隨太陽活動逐漸接近最大值,在短短兩周內,太陽已經(jīng)發(fā)生了36次日冕物質拋射,爆發(fā)了14次太陽黑子和6次耀斑。這意味著太陽目前正處于第25次太陽周期之中,預計將在2025年年中達到頂峰。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4.2022年8月的日冕物質拋射和耀斑爆發(fā)給地球帶來的影響有(
)①北極及附近地區(qū)出現(xiàn)極光
②無線電短波通信信號削弱或消失③發(fā)生磁暴現(xiàn)象
④引發(fā)火山噴發(fā)和地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試推斷,太陽黑子數(shù)目第24次峰值年及造成的主要現(xiàn)象是(
)A.2014年,極端天氣增多 B.2011年,糧食全面減產(chǎn)C.2014年,樹木年輪變寬 D.2011年,河流汛期延長【答案】4.C5.A【解析】4.日冕物質拋射和耀斑會干擾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會擾亂地球磁場,出現(xiàn)磁暴現(xiàn)象,因此②③符合題意,C正確;8月份北極及附近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看不見極光現(xiàn)象,因此①錯誤,排除AB;日冕物質拋射和耀斑爆發(fā)與地震、火山噴發(fā)沒有直接關系,④錯誤,從而排除D。故選C。5.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平均為11年,第25次太陽活動將在2025年達到頂峰,由此推斷第24次太陽活動頂峰大約發(fā)生在2014年。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太陽黑子數(shù)目增多會使地球上的極端天氣增多,糧食產(chǎn)量、樹木年輪寬度和河流汛期的長短可能與太陽活動有關,但存在區(qū)域差異和正負相關性。BCD錯誤,A正確。故選A。考點三地球的歷史考點三地球的歷史一、化石和地質年代表:裸露在地表的各種巖石,在風吹、日曬、雨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被破壞,破壞的產(chǎn)物(包括碎屑物質和溶解物質)被風和流水等搬運后沉積起來,經(jīng)過壓緊固結而形成的巖石叫沉積巖。一般地說,具有層理構造和常含有化石是沉積巖的兩個重要特征。:地層是具有時間順序的層狀巖石。其具有以下特點:①具有明顯的層理構造;②巖層上部新、下部老;③同一時代的地層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層含有越低級、越簡單生物的化石。地層中生物化石上部復雜高級,下部簡單低級。:化石是存留在沉積巖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最常見的是骨骼與貝殼等。常見化石有三葉蟲化石、植物化石、貝殼化石、足印化石、恐龍化石、魚化石等。:科學家對全球各地的地層和古生物化石進行了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地球演化呈現(xiàn)明顯的階段性,據(jù)此把漫長的地球歷史按照宙、代、紀等時間單位,進行系統(tǒng)性地編年,這就是地質年代表。二、地球的演化歷程時期時間地質年代演化特點前寒武紀自地球誕生到距今5.41億年,約占地球歷史的90%冥古宙①大氣演化:有原始大氣的無氧環(huán)境變?yōu)橛醒醐h(huán)境。②生物演化:太古宙時期出現(xiàn)了原核生物(藍藻,能制造氧氣);元古宙時,藍藻大爆發(fā)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細胞生物。③地質礦產(chǎn):重要的成礦時期,大量的鐵、金、鎳、鉻等出現(xiàn)在這一時期的地層中太古宙元古宙2.古生代(遠古的生物時代)時期時間地質年代演化特點古生代(遠古的生物時代)早古生代: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①海陸演化:地殼運動劇烈,形成聯(lián)合古陸。②生物演化: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如三葉蟲、筆石、鸚鵡螺等)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晚古生代: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植物陸上低等植物(如蕨類植物)裸子植物開始出現(xiàn),蕨類植物繁盛(成煤期)末期發(fā)生物種大滅絕,95%的物種消失,古生代結束③地質礦產(chǎn):晚古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3.中生代(中間的生物時代)時期時間地質時代演化特點中生代(中間的生物時代)三疊紀①海陸演化:板塊運動劇烈,聯(lián)合古陸解體,各大陸向現(xiàn)在的位置源移。②生物演化:a.動物:爬行動物盛行(“爬行動物的時代”),恐龍空前繁盛;中后期,一些爬行動物進化出羽毛,開始向鳥類發(fā)展;小型哺乳動物出現(xiàn)。b.植物:裸子植物極度興盛((成煤期)。末期發(fā)生物種大滅絕,絕大多數(shù)物種從地球上消失,包括恐龍,中生代結束。③地質礦產(chǎn):是主要的成煤期侏羅紀白堊紀4.新生代(最近的生物時代)時期時間地質時代演化特點新生代(最近的生物時代)距今6600萬年至今古近紀①海陸演化:聯(lián)合古陸解體,形成現(xiàn)代海陸分布格局;地殼運動劇烈,形成了現(xiàn)代地勢起伏的基本面貌。②生物演化(生物界逐漸呈現(xiàn)現(xiàn)代面貌):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積擴大;哺乳動物快速發(fā)展;第四紀出現(xiàn)了人類(這是生物發(fā)展史上的重大飛躍)。③氣候演化:第四紀時期,全球出現(xiàn)了數(shù)次冷暖交替變化。目前,地球處于一個溫暖期新近紀第四紀例題3:(2023秋·河南鄭州·高三洛陽市第一高級中學月考)當?shù)貢r間2023年6月16日,智利一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在該國發(fā)現(xiàn)了一種以前從未在南半球發(fā)現(xiàn)過的草食性恐龍化石,它們距今已有至少7200萬年的歷史,這是在智利發(fā)現(xiàn)的第五種恐龍化石。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智利第五種恐龍生活的地質年代(
)A.被子植物興盛 B.裸子植物繁茂 C.藍細菌大爆發(fā) D.出現(xiàn)兩棲動物7.下列巖石中最有可能發(fā)現(xiàn)智利第五種恐龍化石的是(
)A.花崗巖 B.板巖 C.大理巖 D.石灰?guī)r【答案】6.B7.D【解析】6.由材料可知,距今7200萬年應為中生代。新生代被子植物興盛,A錯誤;中生代裸子植物繁茂,B正確;藍細菌大爆發(fā)出現(xiàn)在前寒武紀的元古宙,C錯誤;兩棲動物出現(xiàn)在晚古生代,D錯誤。故選B。7.三大類巖石中,沉積巖是外力作用下形成,層理構造明顯,常含有化石,其他巖石受內力作用影響不能含有化石。花崗巖屬于巖漿巖,石灰?guī)r屬于沉積巖,大理巖和板巖屬于變質巖,D正確,ABC錯誤。故選D??键c四考點四地球的圈層結構一、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項目內容分類縱波(P波)振動方向和傳播方向一致橫波(S波)振動方向和傳播方向垂直傳播共性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都隨著所通過物質的性質而變化,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經(jīng)過不同介質的交界面時會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現(xiàn)象特性①縱波的傳播速度快,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②橫波的傳播速度較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意義研究地球內部圈層的結構和狀態(tài),劃分內部圈層2.兩個不連續(xù)面(界面)界面深度/千米地震波波速的變化分界莫霍界面在大陸地面下平均33千米處P波和S波的速度都明顯增加地殼與地幔古登堡界面在地下約2900千米處P波速度突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地幔與地核(1)地殼:地殼是地球表面一層由固體巖石組成的堅硬外殼,位于莫霍界面以外。地殼厚薄不一,海洋地殼薄,一般為5—10千米;大陸地殼厚,平均厚度為39—41千米,有高大山脈的地方地殼會更厚,最厚達70千米。(2)地幔:地幔從莫霍界面直至2900千米深處的古登堡界面,占地球總體積的80%。根據(jù)地震波波速的變化,地幔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溫度很高,巖石部分熔融,能緩慢流動??茖W家推斷,軟流層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地球板塊的運動與之相關。上地幔頂部與地殼都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合稱巖石圈。(3)地核:地核主要由鐵和鎳等金屬組成,厚度約3400多千米。根據(jù)地震波的變化,可將地核分為外核和內核兩層。外核是熔融狀態(tài)的金屬物質,科學家認為,外核液態(tài)物質的運動形成了地球的磁場。內核是一個密度極大的固體金屬球,超強的壓力將鐵原子和鎳原子緊緊擠壓在一起。二、地球的外部圈層結構(1)概念:大氣圈是由氣體和懸浮物質組成的復雜系統(tǒng),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2)影響:大氣圈籠罩著地球,使得地球上的溫度變化和緩,同時提供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氧氣。大氣圈中的風、云、雨、雪等天氣現(xiàn)象,與人類息息相關。(1)概念: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種形態(tài)水體的總稱,其主體是海洋,還包括陸地上的河流、湖泊、沼澤、冰川、地下水等。(2)影響:水是最活躍的自然環(huán)境要素之一,在地球表面物質遷移和能量轉換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存和發(fā)展所不可或缺的。(1)概念:生物圈是地球表層生物的總稱。(2)影響:地球生物的活動和影響范圍雖然涉及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但多數(shù)生物集中分布在大氣圈、水圈與巖石圈很薄的接觸帶中。生物從環(huán)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同時也在促進太陽能轉化、改變大氣圈和水圈組成、改造地表形態(tài)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大氣圈、水圈、生物圈與巖石圈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共同構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例題4:下列甲圖為地震波典型時距曲線(表示地震時縱波和橫波到達不同地震臺站所需的時間)圖,乙圖為某次地震時,M、N、Q三地震臺站測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為半徑繪成大小不同的圓。讀圖完成下面小題。8.若M臺站測得縱波和橫波時距差為5分鐘,則M臺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A.2000km B.3000km C.4000km D.4500km9.依據(jù)M、N、Q三地震臺測得的震中距判斷,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10.不能穿越地核的波是(
)A.W1 B.W2 C.W1和W2 D.W1或W2【答案】8.B9.B10.A【解析】8.據(jù)圖可知,震中距為3000km時,縱波、橫波到達時間差約為5分鐘,B正確;震中距為2000km時,縱波、橫波到達時間差約為3.5分鐘,A錯誤;震中距為4000km時,縱波、橫波到達時間差約為5.5分鐘;震中距為4500km時,縱波、橫波到達時間差約為6分鐘。綜上所述,故B正確,ACD錯誤。9.地震時,M、N、Q三地震臺站測得不同的震中距圈交匯之處,應是震中所在地,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②地為三站測得的震中距圈交匯之地,因此此次地震震中位于②地。B正確,ACD錯誤,故選B。10.地核指從地下2900km古登堡界面以下向內到地心的地球核心部分。圖中W2到達距離震中距5000km用時較少,波速更快,應該是縱波,W1是橫波;外核呈液態(tài),不能傳播橫波、縱波波速明顯下降,因此不能穿過地核的波是W1,A正確,BCD錯誤,故選A。重點1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1.和諧的外部條件——“安全”和“穩(wěn)定”(1)“安全”——太陽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為地球提供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2)“穩(wěn)定”——億萬年以來,太陽光照條件沒有明顯的變化,為地球提供穩(wěn)定的太陽光照。2.適宜的自身條件——“三個適中”重點2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太陽輻射強度是單位面積上、單位時間內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的數(shù)量。其影響因素主要有:(1)緯度位置:緯度低則太陽高度大,太陽輻射經(jīng)過的大氣路程短,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強。全球的太陽輻射強度表現(xiàn)出從低緯向高緯降低的趨勢。(2)天氣狀況:天氣晴朗,云量少,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強。(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強。重點3全球太陽輻射分布(1)空間分布②同緯度地區(qū),由沿海向內陸遞增,地勢高處太陽輻射強,地勢低處太陽輻射弱。(2)時間分布:夏季太陽輻射大于冬季。重點4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的空間分布(1)總體特征:從東部沿海向西部內陸逐漸增強。如下圖所示:(2)特例分析①高值中心——青藏高原原因:緯度較低,太陽高度大;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弱;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大氣中塵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能量多。②低值中心——四川盆地重點5太陽能電站建設的區(qū)位條件重點6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的劃分及特征依據(jù)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地球固體表面以下可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具體分析如下所示:圈層名稱特征地殼①固體外殼;②厚薄不一,其中大陸地殼厚,海洋地殼薄地幔上地幔①固態(tài),上地幔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物質處于熔融狀態(tài);②溫度、壓力、密度大下地幔地核外核呈液態(tài)內核呈固態(tài),溫度很高,壓力、密度很大例題5:(2023·江西南昌·統(tǒng)考三模)集中式光伏電站是集中建立的大型光伏電站,所獲的電力直接并入國家電網(wǎng)。分布式光伏電站是指裝機規(guī)模較小,布置在用戶附近的發(fā)電系統(tǒng),下表為我國四省區(qū)光伏發(fā)電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完成下面小題。裝機總量(單位:萬千瓦)集中式(單位:萬千瓦)分布式(單位:萬千瓦)江蘇21319521179新疆1295127817西藏1381362甲12281143851.甲省份最有可能是(
)A.四川 B.浙江 C.福建 D.甘肅2.影響西藏與新疆光伏裝機總量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國土面積 B.自然環(huán)境 C.市場需求 D.科技水平3.與新疆相比,江蘇分布式光伏裝機比例較大,其優(yōu)勢是(
)A.輸電損耗低 B.穩(wěn)定性強 C.空間限制小 D.便于管理【答案】1.D2.C3.A【解析】1.根據(jù)圖示,甲省份集中式光伏電站裝機總量位居四省份第三,集中式位居四省份第二,光伏發(fā)電量較大,結合所學知識,光伏發(fā)電占地面積大、需要在晴天較多的區(qū)域,選項中只有甘肅位于西北地區(qū)、光照充足,可占用建設光伏電站的面積較大,D正確;四川、浙江、福建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且地形崎嶇,排除ABC。故選D。2.從圖示信息可以得出,新疆的光伏電站裝機總量遠大于西藏,結合所學知識,新疆探明的礦產(chǎn)資源豐富,工業(yè)規(guī)模大于西藏,市場用電需求較大,光伏電站裝機總量遠大于西藏,C正確;比較兩個區(qū)域可知,新疆位于西北地區(qū),西藏屬于青藏地區(qū),光照條件都很優(yōu)越,自然環(huán)境對兩地光伏裝機總量差異影響較小,國土面積大小相差較小,排除AB;在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下,科技水平對建設光伏電廠影響較小,且兩地科技水平差異較小,排除D。故選C。3.根據(jù)材料信息“分布式光伏電站是指裝機規(guī)模較小,布置在用戶附近的發(fā)電系統(tǒng)”可知,與新疆相比,江蘇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用戶數(shù)量多,其光伏發(fā)電輸距離短,損耗較小,A正確;江蘇氣候降水較多,穩(wěn)定性差,排除B;江蘇經(jīng)濟發(fā)達,面積小,空間限制大,光伏發(fā)電可用面積小,排除C;光伏電站建設后都會配備檢修和維護人員,所以二者管理上差別不大,排除D。故選A。例題6:(2023·福建龍巖·上杭縣第二中學校考二模)如圖為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4.在大陸地殼的某地層中發(fā)現(xiàn)恐龍化石,推測該地層形成于(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元古宙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莫霍面在地下平均2900千米處 B.甲圈層屬于地球外部圈層C.大洋地殼平均厚度比大陸地殼小 D.軟流層位于乙圈層最頂部【答案】4.B5.C【解析】4.根據(jù)所學知識,在中生代晚三疊紀至白堊紀末,是恐龍的活躍期,這一時期屬于中生代,B正確,ACD錯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溫州南白象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完整答案詳解1套
- 2025海南省高校畢業(yè)生三支一扶計劃招募模擬試卷及答案詳解一套
- 2025河南洛陽市洛寧縣招聘看護隊伍工作人員45人模擬試卷附答案詳解(模擬題)
- 2025年中國花園長柄工具行業(yè)市場分析及投資價值評估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濟南市章丘區(qū)衛(wèi)生健康局所屬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16人)模擬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5江蘇海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招聘高級管理人員人員模擬試卷及答案詳解(易錯題)
- 2025貴州省水利廳所屬事業(yè)單位第十三屆貴州人才博覽會引才模擬試卷及1套參考答案詳解
- 2025江蘇南京工程大學科研助理招聘1人(邱玉琢教授科研團隊)模擬試卷及答案詳解(必刷)
- 2025湖北襄陽市農業(yè)科學院招聘急需專業(yè)技術人才4人模擬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5廣東南粵銀行佛山分行招聘模擬試卷完整參考答案詳解
- 2025年專題講座-紀念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93閱兵
- 電廠安全學習培訓課件
- 免疫細胞治療安全性評價-第1篇-洞察及研究
- 車間師帶徒管理辦法
- 事業(yè)位協(xié)議班培訓合同
- 2025年中國50歲以上成年人益生菌行業(yè)市場全景分析及前景機遇研判報告
- 第9課《天上有顆南仁東星》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 腹部外傷文庫課件
- 醫(yī)院門診急診統(tǒng)籌管理方案
- 胃腸外科醫(yī)生進修匯報
- 2025高級會計職稱考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