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音樂上冊 第三單元 八音和鳴(一)歡欣的日子 空山鳥語課件2 湘藝版_第1頁
七年級音樂上冊 第三單元 八音和鳴(一)歡欣的日子 空山鳥語課件2 湘藝版_第2頁
七年級音樂上冊 第三單元 八音和鳴(一)歡欣的日子 空山鳥語課件2 湘藝版_第3頁
七年級音樂上冊 第三單元 八音和鳴(一)歡欣的日子 空山鳥語課件2 湘藝版_第4頁
七年級音樂上冊 第三單元 八音和鳴(一)歡欣的日子 空山鳥語課件2 湘藝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音和鳴

1一、吹奏樂器:如笙、蘆笙、排笙、葫蘆絲、笛、管子、巴烏、塤、嗩吶、簫。二、彈撥樂器: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聶等。三、拉弦樂器:如二胡、京胡、中胡、高胡、革胡、艾捷克等。大多數(shù)琴筒蒙的蛇皮、蟒皮、羊皮等;少數(shù)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少數(shù)是扁形或扁圓形如:馬頭琴、墜胡、板胡等,其音色有的優(yōu)雅、柔和,有的清晰、明亮;有的剛勁、歡快、富于歌唱性。2四、打擊樂器:

我國民族打擊樂器品種多,技巧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根據(jù)其發(fā)音不同可分為:1、響銅:如:大鑼、小鑼、云鑼、大鈸、小鈸,碰鈴等;2、響木,如:板、梆子、木魚等;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腳鼓等。3圖片介紹中阮古箏笙竹笛嗩吶4

朱踐耳(1922~)中國作曲家。安徽涇縣人。1922年10月18日生于天津。在上海長大,中學時代曾自學鋼琴、作曲。少年時學習音樂。1945年加入新四軍蘇中軍區(qū)前線劇團。1947年擔任華東軍區(qū)文工團樂隊隊長兼指揮。建國后在上海、北京等電影制片廠任作曲。1949年起擔任過上影、北影、新影、上海歌劇院、上海交響樂團等處專職作曲1955年赴蘇聯(lián)入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學習作曲。1960年畢業(yè)回國,在上海實驗歌劇院任作曲。1975年調(diào)入上海交響樂團從事作曲。1985年被選為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第四屆常務理事。歡欣的日子作者介紹:5

歡欣的日子原名《翻身的日子》,作于1952年。原是大型紀錄片《偉大的土地改革》的插曲,由中西混合樂隊演奏。后改編成民族管弦樂曲。樂曲的結(jié)構(gòu)短小,風趣生動,是一首廣泛流傳的民樂合奏曲。全曲由三個部分和引子、尾聲組成。先由樂隊合奏出的熱烈歡騰的引子,然后板胡奏出富有陜北風味的主題,明亮活潑。主題在變化反復時加入了二胡,表達了抑制不住的喜悅之情。主題末句由樂隊復奏一次,形成一唱眾和、一呼百應的生動效果。第二部分主題選用山東呂劇音調(diào),由管子領奏,并與樂隊對答,幽默詼諧,富有情趣。第三部分的旋律借鑒了河北吹歌的發(fā)展手法,樂隊分成兩組,對答呼應,句幅遞減;之后,由管子和笛子不斷吹奏更換著的長音,而樂隊演奏圍繞這些長音旋轉(zhuǎn)的短小音型襯托呼應,這種民間音樂中常用的“緊拉慢唱”的手法使音樂有層次地展開,抒發(fā)了農(nóng)民歡天喜地慶翻身的熱烈情緒。尾聲是引子的變化再現(xiàn),首尾相應,一片歡騰。此曲曾由(儲望華)改編為鋼琴獨奏曲。6二胡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最早發(fā)源于我國古代北部地區(qū)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那時叫“奚琴”。宋朝學者陳蜴在《樂書》中記載“奚琴本胡樂也……”唐代詩人岑參所載“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的詩句,說明胡琴在唐代已開始流傳,而且是中西方拉弦樂器和彈拔樂器的總稱。二胡,過去主要流行于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又稱為南胡。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現(xiàn),音色接近人聲,情感表現(xiàn)力極高,廣為大眾接受。1920年代,二胡始作為獨奏樂器出現(xiàn)在舞臺上。在這之前,二胡多用于民間絲竹音樂演奏或民歌、戲曲的伴奏。7空山鳥語作者介紹:

劉天華-中國現(xiàn)代民族音樂一代宗師;二胡鼻祖,(1895年2月4日-1932年6月8日),江蘇江陰南沙鎮(zhèn)馬橋村殷家埭(今屬蘇州市張家港市)人,中國近代作曲家、演奏家及音樂教育家,清末秀才劉寶珊之子,詩人劉半農(nóng)之弟,音樂家劉北茂之兄。劉天華擅長中、西樂,并深入了解中國傳統(tǒng)音樂,因此他在國樂的創(chuàng)造改進上,能夠奠基于中國音樂之上有不凡的成績。他改革二胡制式、創(chuàng)作10首獨奏曲以及建立有系統(tǒng)的二胡教學法,豐富二胡音樂的內(nèi)涵,使之成為獨奏樂器,改變中外人士對二胡的觀念,也因此進入高等音樂教育之中,從此在中國音樂中的重要性大為提升。1932年6月8日病逝于北京。8空山鳥語著名二胡獨奏曲,初稿寫于1918年,十年后才定稿,標題采自于唐王維詩:“空山不見人,但聞鳥語響”。本曲子描繪了深山幽谷,百鳥嚶啼的優(yōu)美意境,是一首極富形象性的作品。在此曲中,劉天華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三弦拉戲式的模進手法,描繪了深山幽谷,百鳥嚶啼的優(yōu)美意境,是一首極富形象性的作品。樂曲通過描寫了深山幽谷,百鳥嚶啼的優(yōu)美意境,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頌及美好生活的向往。9

笛子

笛子,又稱竹笛,中國傳統(tǒng)樂器。在民間音樂、戲曲、民族樂團、交響樂團和現(xiàn)代音樂中運用,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多為竹制,也有以木、玉等材料制笛。10

喜相逢

笛子獨奏曲。原為內(nèi)蒙古一首民間樂曲,后來流傳到張家口一帶,成為河北梆子和二人臺等地方戲曲的過場音樂,常用于戲中角色入洞房、拂拭灰塵等動作的伴奏。喜相逢,經(jīng)馮子存改編為笛子獨奏曲,樂曲的結(jié)構(gòu)為民間器樂曲中常見的變奏曲式,表現(xiàn)一對情人惜別和重逢時的心情。11琵琶,是東亞傳統(tǒng)彈撥樂器,已經(jīng)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xiàn)?!芭谩倍种械摹矮k”意為“二玉相碰,發(fā)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弦的方式發(fā)聲的樂器?!氨取敝浮扒傧业攘小薄!鞍汀敝高@種樂器總是附著在演奏者身上,和琴瑟不接觸人體相異。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里對所有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中國琵琶更傳到東亞其他地區(qū),發(fā)展成現(xiàn)時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琵琶12

它是中國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傳這是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師曠或齊國的劉涓子所作?,F(xiàn)存琴譜中的《陽春》和《白雪》是兩首器樂曲,《神奇秘譜》在解題中說:"《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瑯之音。"《陽春白雪》表現(xiàn)的是冬去春來,大地復蘇,萬物欣欣向榮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暢,節(jié)奏輕松明快。13《陽春白雪》:由民間器樂曲牌儀《八板》(或《六板》)的多個變體組成的琵琶套曲?!鞍税孱^”變體的循環(huán)再現(xiàn),各個《八板》變體組合在一起形成變奏的關(guān)系,后又插入了《百鳥朝鳳》的新材料,因此它是一首具有循環(huán)因素的變奏體結(jié)構(gòu)。14

音樂小知識

大型民族管弦樂隊的編制一般在70人左右,其中吹管樂組包括嗩吶8人、笛子4人、笙4人、管子2人和洞簫1人;彈撥樂器組包括有琵琶4人、中阮4人、大阮2人、揚琴2人、古箏2人和三弦1人;拉弦樂器組包括高胡8人、二胡10人、中胡5人、板胡1人、大提琴6人和貝大提琴4人;打擊樂器組有6人組成,使用的民族打擊樂器包括鑼、鼓、鈸、磬、木琴、云鑼和三角鐵等。有時根據(jù)作品的需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