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學經典(完整資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編輯優(yōu)秀版資料,歡迎下載)
課題:1課時國學經典(完整資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編輯優(yōu)秀版資料,歡迎下載)備課時間:第1周地點:辦公室集體備課成員:本年級全組教師集體備課內容個體修訂教學內容1、P3-4的經典要義;2、P5-6的故事《王泰讓棗》;3、P6的古詩誦讀——《二月郊行》。教學目標1.背誦主題語和“經典要義"條目。2、引導學生樹立學禮立身、以禮待人的意識,養(yǎng)成識禮、重禮、習禮的品性。3、閱讀故事《王泰讓棗》讓學生懂得:禮讓是一種優(yōu)秀品質。在生活中應該養(yǎng)成禮讓他人的好習慣.4、通過古詩誦讀,激發(fā)成都學生的自豪感,提升成都文化的影響力。教學重、難點1、引導學生樹立學禮立身、以禮待人的意識,養(yǎng)成識禮、重禮、習禮的品性。2、讓學生懂得:禮讓是一種優(yōu)秀品質。在生活中應該養(yǎng)成禮讓他人的好習慣.教學方法反復誦讀法、以讀代講法、討論法。教學手段多媒體展臺課堂教學過程談話導入,揭示新課主題語:不學禮,無以立①?!墩撜Z·季氏》注釋:①立:立身.學習經典要義壹禮之用①,和為貴②。-—《論語·學而》注釋:①用:功用,作用。②和:和諧,和睦.禮尚往來①。往而不來,非禮也②;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曲禮上》注釋:①尚:崇尚.②非禮:不符合禮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①,博我以文②,約我以禮③,欲罷不能④.——《論語·子罕》注釋:①循循然:有次序的樣子,循序漸進的樣子。善:善于.誘:引導,誘導。②博:使……廣博、淵博。文:文化典籍.③約:約束。④罷:停止。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聽故事《王泰讓棗》1、聽老師講故事2、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在禮讓方面的表現.3、然后總結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做得不好的地方應該怎么辦。4、教師小結。四、古詩誦讀—-《二月郊行》二月郊行劉咸炘①豌豆藤纏麥穗長,林邊路濕漏晴光。菜花深處多蒲笠②,一隊兒童上學堂。注釋:①劉咸炘(xīn):現代學者,今成都雙流縣人。②蒲笠:用蒲做的斗笠。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五、教師總結,下課。練習設計回家后背誦主題語和“經典要義”條目給家長聽。板書設計第一單元習禮儀不學禮,無以立?!墩撜Z·季氏》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曲禮上》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墩撜Z·子罕》教學反思課題:2課時備課時間:第1周地點:辦公室集體備課成員:本年級全組教師集體備課內容個體修訂教學內容1、P7-9的生活實踐;2、P10的經典誦讀——《弟子規(guī)·總序》;3、P4人文成都——《三絕碑》、成都農諺。教學目標1、通過生活實踐讓學生懂得餐飲禮儀:尊重長者,顧全大家;明白社交禮儀:寬容有禮。2、熟讀并理解進而背誦《弟子規(guī)·總序》;3、通過人文成都的閱讀,激發(fā)成都學生的自豪感,提升成都文化的影響力.教學重、難點通過生活實踐學生綜合理解文明禮儀。教學方法反復誦讀法、以讀代講法、討論法。教學手段多媒體展臺課堂教學過程一、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二、經典誦讀——《弟子規(guī)·總序》弟子規(guī)·總序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易解: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guī)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還有多余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三、討論學習P7-9的生活實踐。1、引導學生體驗情景,請同學在橫線上填上自己的答案。2、對情景三中“我”的行為作出評價.3、聯系生活,談談自己是怎樣做到的。4、師根據“經典要義”作正確引導。5、教師小結四、學習P4人文成都——《三絕碑》、成都農諺.三絕碑位于成都市武侯祠二門前右側亭內,名“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唐元和四年(809年)刻建。由著名政治家裴度撰文,書法家柳公綽書寫,蜀中名匠魯建鐫刻.因碑文、書法、刻石俱佳,被后世譽為“三絕碑"。節(jié)令物候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公歷4月4日,或5日,或6日。物候清明之日,桐始華①;又五日,田鼠化為鴽②;又五日,虹始見③。——《逸周書·時訓解》成都農諺清明風從南方至,定主田禾大豐收.注釋:①桐:白桐樹.華:通“花”,開花.②鴽(rú):鵪鶉一類的小鳥。古人認為鼠是屬陰的動物,鴽是屬陽的動物?!疤锸蠡癁轼洝北砻?清明之后,天地之間陰氣漸衰,陽氣漸盛。陰為陽所化.③虹始見:虹乃開始看見。彩虹乃陽光與水結合的產物,以此說明清明后,陽光與雨水皆開始增多.清明以后的物候特征:陽光與雨水增多,氣候變得和煦、溫潤起來。1、聽老師介紹成都三絕碑、成都農諺.2、生自由談學到了什么3、教師小結五、教師總結,下課.練習設計回家后背誦《弟子規(guī)·總序》家長聽.板書設計弟子規(guī)·總序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教學反思課題:3課時備課時間:第2周地點:辦公室集體備課成員:本年級全組教師集體備課內容個體修訂教學內容1、P11-12的經典要義;2、P13的故事《曾子避席》;3、P12的古詩誦讀——《又于韋處祈大邑瓷碗》。教學目標1、背誦主題語和“經典要義”條目。2、引導學生樹立學禮立身、以禮待人的意識,養(yǎng)成識禮、重禮、習禮的品性。3、閱讀故事《曾子避席》讓學生懂得:恭敬謙虛地聽講是一種禮節(jié)。讓學生懂得在學習中也要注意禮儀規(guī)范。4、通過古詩誦讀,激發(fā)成都學生的自豪感,提升成都文化的影響力。教學重、難點1、引導學生樹立學禮立身、以禮待人的意識,養(yǎng)成識禮、重禮、習禮的品性。2、懂得:恭敬謙虛地聽講是一種禮節(jié)。讓學生懂得在學習中也要注意禮儀規(guī)范。教學方法反復誦讀法、以讀代講法、討論法。教學手段多媒體展臺課堂教學過程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二、學習經典要義貳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①。-—《論語·顏淵》注釋:①動:做.人有禮則安①,無禮則危②?!抖Y記·曲禮上》注釋:①安:安寧。②危:憂懼,不安.該句意在指出禮儀關系到人心的安定、社會的安危.君子不失足于人①,不失色于人②,不失口于人③.——《禮記·表記》注釋:①失足:舉止不莊重。②失色:容貌不莊重。③失口:言語不謹慎。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三、聽P13的故事《曾子避席》1、聽老師講故事2、讓學生講一講讀了故事以后的感想。3、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在禮讓方面的表現.4、然后總結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做得不好的地方應該怎么辦。5、教師小結。四、古詩誦讀——《又于韋處祈大邑瓷碗》又于韋處乞大邑瓷碗①杜甫②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③。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④。注釋:①韋:指涪城縣尉韋班。乞:求。②杜甫:唐代詩人。③扣:敲。哀玉:如玉聲般凄清的音響。錦城:錦官城的簡稱,成都別稱。④茅齋:茅屋??蓱z:可愛。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又于韋處乞大邑瓷碗》贊美“大邑瓷碗”,為后世了解蜀中著名的瓷窯-—邛窯提供了珍貴的文獻資料。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五、教師總結,下課.練習設計回家后背誦“經典要義"條目給家長聽。板書設計第一單元習禮儀經典要義-—貳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記·曲禮上》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禮記·表記》教學反思課題:4課時備課時間:第3周地點:辦公室集體備課成員:本年級全組教師集體備課內容個體修訂教學內容1、P14—15的生活實踐;2、P16—17的經典誦讀——《弟子規(guī)·入則孝》3、P15古詩誦讀——《辛亥暮春游丹景山》.教學目標1、通過生活實踐讓學生學會禮貌大方的待客之道;懂得外出的基本著裝禮儀。2、熟讀并理解進而背誦《弟子規(guī)·入則孝》3、通過古詩誦讀,激發(fā)成都學生的自豪感,提升成都文化的影響力。教學重、難點通過生活實踐讓學生養(yǎng)成“先學后玩”的良好習慣,讓學生懂得學習中“習”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毅力。教學方法反復誦讀法、以讀代講法、討論法.教學手段多媒體展臺課堂教學過程一、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二、經典誦讀-—《弟子規(guī)·入則孝》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易解: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父母親生氣、傷心。(君子聞過則喜,小人聞過則怒。)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yè)無變易解:侍奉父母要用心體貼,二十四孝的黃香(香九齡),為了讓父親安心睡眠,夏天睡前會幫父親把床鋪扇涼,冬天寒冷時會為父親溫暖被窩,實在值得我們學習。早晨起床之后,應該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請安問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將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訴父母,向父母報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離家時,須告訴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還要當面稟報父母回來了,讓父母安心。平時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規(guī)律,做事有常規(guī),不要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憂慮。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易解: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易解:父母親所喜好的東西,應該盡力去準備,父母所厭惡的事物,要小心謹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壞習慣)。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使身體輕易受到傷害,讓父母親憂慮。(曾子曰:“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不可以做出傷風敗德的事,使父母親蒙受恥辱。當父母親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是很容易的事;當父母親不喜歡我們,或者管教過于嚴厲的時候,我們一樣孝順,而且還能夠自己反省檢點,體會父母的心意,努力改過并且做得更好,這種孝順的行為最是難能可貴。父母親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態(tài)度要誠懇,聲音必須柔和,并且和顏悅色,(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如果父母不聽規(guī)勸,要耐心等待,一有適當時機,例如父母情緒好轉或是高興的時候,再繼續(xù)勸導;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氣,此時我們雖難過得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以免陷父母于不義,使父母一錯再錯,鑄成大錯。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三、討論學習P14-15的生活實踐。1、采用情景表演的形式。2、針對情景一,指出正確的做法,并說明理由。3、針對情景二,回憶自己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4、活動拓展:關于待客與著裝禮儀,還應該有哪些?同學們應該怎么做?5、教師小結四、學習P15古詩誦讀—-《辛亥暮春游丹景山》。辛亥暮春游丹景山①賀維翰②丹景山橫縣治西,奇花怒放耀山溪③。深紅淺白多仙態(tài),不許人間凡鳥棲。注釋:①丹景山:位于成都彭州市丹景山鎮(zhèn),為牡丹花觀賞地。②賀維翰:現代詩人,今成都彭州市人。③耀:照亮??h治:本指縣政府所在地,這里指彭州。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五、教師總結,下課。練習設計回家后背誦《弟子規(guī)·入則孝》給家長聽.板書設計《弟子規(guī)·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yè)無變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教學反思課題:5課時備課時間:第4周地點:辦公室集體備課成員:本年級全組教師集體備課內容個體修訂教學內容1、P18-19的經典要義;2、P20-21的故事《孟嘗君請學》。教學目標1.背誦主題語和“經典要義”條目。2、引導學生樹立學禮立身、以禮待人的意識,養(yǎng)成識禮、重禮、習禮的品性。3、閱讀故事《孟嘗君請學》讓學生懂得:向他人求教要注意禮儀。讓學生懂得求學的正確態(tài)度及應該注意的禮儀.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樹立學禮立身、以禮待人的意識,養(yǎng)成識禮、重禮、習禮的品性。教學方法反復誦讀法、以讀代講法、討論法。教學手段多媒體展臺課堂教學過程一、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二、學習經典要義叁禮以行義①,信以守禮,刑以正邪②.-—《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注釋:①行義:施行正義。②正邪:改正邪惡.入竟而問禁①,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②?!?《禮記·曲禮上》注釋:①竟:通“境",邊界。禁:不允許做的事.②諱:忌諱的事.毋側聽①,毋噭應②,毋淫視③,毋怠荒④。游毋倨⑤,立毋跛⑥,坐毋箕⑦,寢毋伏⑧?!?《禮記·曲禮上》注釋:①側聽:歪著腦袋聽.②噭應:粗聲大氣地答應。③淫視:斜眼而視,不正眼看人。④怠荒:懶惰放蕩。⑤游:行走。倨:傲慢.⑥跛:站立時重心偏于一足上.⑦箕:兩腳岔開坐著,形如簸箕。⑧寢:睡覺.伏:俯臥。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三、P20—21的故事《孟嘗君請學》1、聽老師講故事給學生講清楚孟嘗君的身份。2、讓學生講一講讀了故事以后的感想。3、讓學生牢記: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他向別人求教,就必須注意相關的禮儀。4、教師小結。五、教師總結,下課。②鴽(rú):鵪鶉一類的小鳥。古人認為鼠是屬陰的動物,鴽是屬陽的動物。“田鼠化為鴽”表明,清明之后,天地之間陰氣漸衰,陽氣漸盛.陰為陽所化。③虹始見:虹乃開始看見。彩虹乃陽光與水結合的產物,以此說明清明后,陽光與雨水皆開始增多。清明以后的物候特征:陽光與雨水增多,氣候變得和煦、溫潤起來。練習設計回家后背誦“經典要義”條目給家長聽.板書設計第一單元習禮儀經典要義——叁禮以行義,信以守禮,刑以正邪?!蹲髠鳌べ夜四辍啡刖苟鴨柦?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禮記·曲禮上》毋側聽,毋噭應,毋淫視,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寢毋伏?!?《禮記·曲禮上教學反思課題:6課時備課時間:第5周地點:辦公室集體備課成員:本年級全組教師集體備課內容個體修訂教學內容1、P22的生活實踐;2、P23的經典誦讀——《弟子規(guī)·出則悌》;3、P21的古詩誦讀——《錦城寫望》.教學目標1、通過生活實踐讓學生讓學生綜合理解文明禮儀。2、熟讀并理解進而背誦《弟子規(guī)·出則悌》3、通過古詩誦讀,激發(fā)成都學生的自豪感,提升成都文化的影響力。教學重、難點通過生活實踐讓學生讓學生綜合理解文明禮儀。教學方法反復誦讀法、以讀代講法、討論法。教學手段多媒體展臺課堂教學過程一、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二、經典誦讀--《弟子規(guī)·出則悌》弟子規(guī)·出則悌兄道友①,弟道恭②.兄弟睦③,孝在中④。注釋:①兄道:指做哥哥應遵循的準則。友:友愛.②恭:恭敬。此二句講兄弟之道,做哥哥的要愛護弟弟,做弟弟的要尊敬哥哥。③睦:和睦。④中:其中.財物輕①,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②。注釋:①輕:輕視,看輕。②忿:怨恨。泯:滅,消散?;蝻嬍?,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長呼人①,即代叫②。人不在,己即到。注釋:①長:長輩。呼人:叫人,找人。②代叫:替長輩或年長者去叫人。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①。注釋:①見能:顯能。路遇長,疾趨揖①。長無言,退恭立。注釋:①疾:立即。趨:快步上前。揖:行禮.騎下馬①,乘下車②.過猶待③,百步余。注釋:①騎:騎馬。②乘:駕車。此二句意思為,遇到長者,騎在馬上的晚輩要下馬,坐在車上的要下車,以表示對長輩的尊重。③過:經過,走過。猶:還。待:等待。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①.注釋:①命:(長輩對晚輩)指示。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①,卻非宜②。注釋:①不聞:聽不見。②宜:適合。進必趨①,退必遲②。問起對③,視勿移.注釋:①進:進見。趨:快步上前。②退:告退。遲:緩慢。③起對:起身回答。事諸父①,如事父。事諸兄②,如事兄。注釋:①諸父:叔父、叔伯等父輩人.②諸兄:堂兄、表兄等平輩兄長。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三、討論學習P22的生活實踐1、該活動容易落于空泛,要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以及身邊的文明禮儀事件入手,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不能空談道理。2、老師可以先給學生講一些文明禮儀的故事,以啟發(fā)學生.3、老師要從禮儀的各個方面作出解釋,比如餐飲禮儀、社交禮儀、著裝禮儀等等。4、教師小結四、學習P21的古詩誦讀——《錦城寫望》.錦城寫望高駢①蜀江波影碧悠悠,四望煙花匝郡樓②.不會人家多少錦③,春來盡掛樹梢頭。注釋:①高駢:唐代詩人.②匝(z?。涵h(huán)繞,圍繞.③會:計算。不會:數不盡.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五、教師總結,下課。練習設計回家后背誦《弟子規(guī)·出則悌》條目給家長聽。板書設計弟子規(guī)·出則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蝻嬍?,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教學反思課題:7課時備課時間:第6周地點:辦公室集體備課成員:本年級全組教師集體備課內容個體修訂教學內容1、P27-28的經典要義;2、P29的故事《隔離偷學》;3、P28的古詩誦讀——《成都曲》。4、P33的古詩誦讀--《成都》。教學目標1、背誦主題語和“經典要義”條目。2、引導學生樹立博學善思、精習篤行的意識,積累“學真知、習品行”的方法與策略.3、閱讀故事《隔離偷學》讓學生懂得:學習要勤奮刻苦。讓學生從古人勤學的故事中受到熏陶、教育和激勵。4、通過古詩誦讀,激發(fā)成都學生的自豪感,提升成都文化的影響力。教學重、難點1、引導學生樹立博學善思、精習篤行的意識,積累“學真知、習品行”的方法與策略.2、讓學生懂得:學習要勤奮刻苦。教學方法反復誦讀法、以讀代講法、討論法.教學手段多媒體展臺課堂教學過程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二、學習經典要義學不可以已①.——《荀子·勸學》注釋:①已:停止。經典要義壹子曰:“學而時習之①,不亦說乎②?"-—《論語·學而》注釋:①時習:按時溫習。②說:通“悅”,愉悅.博學而不窮①,篤行而不倦②.——《禮記·儒行》注釋:①窮:盡。②篤行:切實履行。玉不琢①,不成器②;人不學,不知道③。—-《禮記·學記》注釋:①琢:雕琢.②器:用具,器具.③知道:明白道理。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三、聽P29的故事《隔離偷學》1、聽老師講故事2、讓學生講一講讀了故事以后的感想。3、讓學生談談自己在學習中的表現。4、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博學而不窮”、“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的含義.5、教師小結.四、古詩誦讀——《成都曲》、《成都》成都曲張籍①錦江近西煙水綠②,新雨山頭荔枝熟。萬里橋邊多酒家③,游人愛向誰家宿?注釋:①張籍:唐代詩人。②錦江:成都市南護城河.傳說古時錦織成后,在其中經過漂洗會更加鮮艷。錦江因此而得名。③萬里橋:位于成都市南面,跨錦江兩岸。成都胡曾①杜宇曾為蜀帝王②,化禽飛去舊城荒.年年來叫桃花月③,似向春風訴國亡。注釋:①胡曾:唐代詩人。②杜宇:古蜀國國王,傳說死后化為杜鵑。③桃花月:農歷二月的別名。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成都》吟詠古蜀杜宇神話,具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在講授此詩時,可適當介紹一些相關的古蜀神話傳說。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五、教師總結,下課。練習設計回家后背誦“經典要義”條目給家長聽.板書設計第二單元重學習經典要義壹子曰:“學而時習之①,不亦說乎②?"——《論語·學而》博學而不窮①,篤行而不倦②。——《禮記·儒行》玉不琢①,不成器②;人不學,不知道③?!抖Y記·學記》教學反思課題:8課時備課時間:第7周地點:辦公室集體備課成員:本年級全組教師集體備課內容個體修訂教學內容1、P31—33的生活實踐;2、P34的經典誦讀——《弟子規(guī)·謹》教學目標1、通過生活實踐讓學生讓學生養(yǎng)成“先學后玩"的良好習慣;懂得學習中“習"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毅力。2、背誦本單元的《弟子規(guī)·謹》。教學重、難點通過生活實踐讓學生讓學生養(yǎng)成“先學后玩”的良好習慣;懂得學習中“習”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毅力.教學方法反復誦讀法、以讀代講法、討論法。教學手段多媒體展臺課堂教學過程一、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二、經典誦讀—-《弟子規(guī)·謹》弟子規(guī)·謹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①,兼漱口。便溺回②,輒凈手③。注釋:①盥:洗臉手。②便溺:大小便。溺:同“尿”。③輒:立即.凈手:洗手。冠必正①,紐必結②。襪與履③,俱緊切④。注釋:①冠:帽子.正:端正。②鈕:紐扣。結:扣好.③履:鞋。④俱:都。緊切:穿好。置冠服①,有定位②。勿亂頓③,致污穢④。注釋:①置:放置。②定位:固定的地方。③頓:安頓,安放.④致:導致。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①,下稱家②。注釋:①循:遵循.分:名分,等級。②稱:相稱,符合.稱家:與家庭的地位條件相稱.對飲食,勿揀擇①。食適可②,勿過則③。注釋:①揀擇:這里指挑食.②適:適量。③則:標準,準則。過則:超標,過量。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步從容①,立端正。揖深圓②,拜恭敬③。注釋:①從容:不慌不忙。②揖:作揖行禮。深圓:對作揖的要求,曲身,低頭,雙手圓拱。③拜:古代一種表示敬意的禮節(jié),這里指問候,拜見.勿踐閾①,勿跛倚②.勿箕踞③,勿搖髀④。注釋:①踐:踩,踏。閾:門檻。②跛倚:偏倚,站得不正。③箕:兩腳岔開坐著,形如簸箕。踞:蹲或坐。④髀:大腿。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①。注釋:①棱:有棱角的東西.執(zhí)虛器,如執(zhí)盈①。入虛室②,如有人。注釋:①執(zhí):拿著。盈:滿,這里指裝滿東西的器具。②虛:空的.事勿忙,忙多錯①。勿畏難,勿輕略②。注釋:①忙:忙亂。②輕略:輕慢,草率。斗鬧場①,絕勿近②。邪僻事③,絕勿問.注釋:①斗鬧場:打斗的場所。②近:接近.③邪僻事:邪惡的、不正當的事。將入門,問孰存①.將上堂②,聲必揚③。注釋:①孰存:誰在房子里.②堂:堂屋。③揚:升高.人問誰,對以名①。吾與我,不分明。注釋:①對:回答。用人物①,須明求②。倘不問③,即為偷④。注釋:①人物:他人之物,別人的東西。②明求:公開提出要求。③倘:假如.④偷:偷竊.借人物,及時還。人借物,有勿慳①。注釋:①慳:吝嗇,小氣。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三、討論學習P31—33的生活實踐1、針對情景一,調查班上“先玩后學”的同學,幫助他們列一個自我檢查表,凡是自己做到了“先學后玩”,就給自己一朵紅花。一個月檢查一次,進行評比,做得好的給予獎勵.2、對學習毅力的培養(yǎng)也可以采取如上策略。3、針對“習”的培養(yǎng),老師可結合學科教學內容做一些練習,如背誦課文、反復演算、反復聽寫。4、教師小結四、教師總結,下課.練習設計回家后背誦《弟子規(guī)·謹》給家長聽。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題:9課時備課時間:第八周地點:辦公室集體備課成員:本年級全組教師集體備課內容個體修訂教學內容1、P37的經典要義;2、P39的故事《盲童成詩人》;3、P41的有關春熙路的介紹;4、P42-43的生活實踐.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盲童成詩人》讓學生明白:學習,既要好學,還要勇于克服重重困難。只有這樣,才能學有所成。2、激勵學生勇于面對學習中的困難。3、通過學生的擇業(yè)應聘活動,喚起學生思考自己的理想,從而促進學生有目的地學習。4、通過介紹成都市最繁華的商業(yè)街春熙路的由來,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通過學習這一篇目,還可使學生對道家經典《道德經》留下初步的印象。教學重、難點激勵學生勇于面對學習中的困難,促進學生有目的地學習.教學方法反復誦讀法、以讀代講法、討論法.教學手段多媒體展臺課堂教學過程一、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二、聽故事1、聽老師講P39的故事《盲童成詩人》2、回答問題:(1)唐汝詢是如何從一個盲童成為一個著名的詩人的?(2)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學習,既要好學,還要勇于克服重重困難.只有這樣,才能學有所成。)3、讓學生講一講自己所聽到的類似的故事。三、討論學習P42-43的生活實踐。1、聽老師介紹場景:招聘會現場演示之后,扮演考官的同學談自己的感受,自己選人的要求、標準。扮演應聘者的同學談自己的感受,介紹應聘成功的經驗,總結應聘失敗的教訓。2、討論會:談自己的職業(yè)理想.3、座談會:談自己如何為理想而努力。4、教師小結四、學習P41的《春熙路》1、聽老師介紹成都市最繁華的商業(yè)街春熙路的由來。2、回答問題:師:春熙路名稱的出自哪里?3、適當補充《道德經》對成都的影響及春熙路的今昔變化等方面的內容.五、教師總結,下課。練習設計把《盲童成詩人》的故事講給家長聽。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題:10課時備課時間:第九周地點:辦公室集體備課成員:本年級全組教師集體備課內容個體修訂教學內容1、P43的《錦城竹枝詞》;2、P44—46的經典誦讀;3、P46的陸游《憶天彭牡丹之盛有感》。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錦城竹枝詞》讓學生初步了解古今成都的移民情況.2、熟讀并理解進而背誦《弟子規(guī)。信》。3、誦讀陸游《憶天彭牡丹之盛有感》,了解天彭牡丹素有美名,增強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難點熟讀并理解進而背誦《弟子規(guī).信》。教學方法反復誦讀法、以讀代講法、舉一反三.教學手段多媒體展臺課堂教學過程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學習《錦城竹枝詞》大姨嫁陜二姨蘇,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初逢問原籍,現無十世老成都。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錦城竹枝詞》(大姨嫁陜二姨蘇)寫一個成都家庭成員籍貫的構成情況,是四川各地移民大融合的生動寫照.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6、讓學生作家庭調查,以便他們進一步了解古今成都的移民情況學習P44—46的經典誦讀《弟子規(guī).信》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學習P46《憶天彭牡丹之盛有感》常記彭州送牡丹,祥云徑尺照金盤。?豈知身老農桑野,一朵妖紅夢里看.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五、教師總結,下課。練習設計背誦《弟子規(guī).信》給家長聽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題:11課時備課時間:第十周地點:辦公室集體備課成員:本年級全組教師集體備課內容個體修訂教學內容1、P47—48的經典要義;2、P48的彭用華《觀音閣納涼》教學目標1、通過誦讀經典要義讓學生在“學”與“習"的辯證關系上,主張兩者應該統(tǒng)一。學,即獲得新知識;習,有復習、演習、練習等涵義。前者強調了“學”要通過“習"來鞏固,后者強調了實踐的重要。2、通過誦讀彭用華《觀音閣納涼》增加學生對成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了解,培養(yǎng)他們對本土文化的熱愛之情,從而使他們熱愛國學,自覺弘揚國學,成為新時代具有較高文化素養(yǎng)的成都人.教學重、難點通過誦讀經典要義讓學生在“學”與“習”的辯證關系上,主張兩者應該統(tǒng)一。教學方法反復誦讀法、以讀代講法、舉一反三。教學手段多媒體展臺課堂教學過程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二、誦讀經典要義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墩撜Z·為政》(意思:只重于學習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學習,就有可能因誤入歧途而導致疲乏及危險。)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意思: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干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追求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輕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謂學,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謂習?!薄吨熳诱Z類》卷二○(意思:學習既包括“求知",也包括“求能",既包括“學”,也包括“習”;既包括“致知”,也包括“力行”?!爸轮π?用功不可偏,偏過一邊,則一邊受病.”朱熹強調學與習必須兼顧,知與行應該統(tǒng)一。)三、學習《觀音閣納涼》觀音閣納涼〔清〕彭用華云山疊疊鎖長空,高閣憑臨四面風。日映碧波清見底,恍疑身在玉壺中.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四、教師總結,下課。練習設計把今天所學得經典要義背給家長聽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題:12課時備課時間:第十一周地點:辦公室集體備課成員:本年級全組教師集體備課內容個體修訂教學內容1、P49的故事《宋濂苦讀》;2、P52—53的生活實踐。3、P53《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故事《宋濂苦讀》讓學生明白:學習要勤奮刻苦。進一步引導學生珍惜當前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2、結合故事,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非學無以廣才”的含義。3、通過生活實踐讓學生進一步養(yǎng)成“先學后玩”的良好習慣和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4、通過學習《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增加學生對成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了解,培養(yǎng)他們對本土文化的熱愛之情,從而使他們熱愛國學,自覺弘揚國學,成為新時代具有較高文化素養(yǎng)的成都人.教學重、難點1、結合故事,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非學無以廣才"的含義。2、通過生活實踐讓學生進一步養(yǎng)成“先學后玩”的良好習慣和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教學方法討論法、以讀代講法、舉一反三。教學手段多媒體展臺課堂教學過程一、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二、聽故事1、聽老師講P49的故事《宋濂苦讀》2、回答問題:(1)宋濂是如何刻苦求學最后成為一個著名的學者的?(2)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學習要勤奮刻苦.進一步引導學生珍惜當前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3、讓學生講一講自己所聽到的類似的故事。三、討論學習P52-53的生活實踐。1、聽老師介紹情景:情景一針對經典要義“夫學須靜也"設計,強調學習要專心致志。情景二與情景一形成對比,進一步強調要把學習放到第一位,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2、討論會:談自己在學習方面做得比較好,哪些地方還需要努力。3、座談會:談自己今后應該怎么做才能搞好學習。4、教師小結四、學習P53《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1、聽老師介紹《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介紹紀念碑的由來此文如實反映了四川保路運動的基本情況及其重要影響。在講授這一篇目時,可補充介紹一些相關的背景資料。如果能結合本地人士在保路運動中的表現,效果當更好。2、回答問題:師:聽了老師的介紹你有什么想說得嗎?3、小結五、教師總結,下課。練習設計把《宋濂苦讀》的故事講給家長聽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題:13課時備課時間:第十二周地點:辦公室集體備課成員:本年級全組教師集體備課內容個體修訂教學內容1、P54—55的經典誦讀;2、P56的《西蜀景》.教學目標1、熟讀并理解進而背誦《弟子規(guī)。泛愛眾》。2、通過學習《西蜀景》增加學生對成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了解,培養(yǎng)他們對本土文化的熱愛之情,從而使他們熱愛國學,自覺弘揚國學,成為新時代具有較高文化素養(yǎng)的成都人。教學重、難點熟讀并理解進而背誦《弟子規(guī).泛愛眾》.教學方法反復誦讀法、以讀代講法、舉一反三.教學手段多媒體展臺課堂教學過程一、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二、學習P54-55的經典誦讀《弟子規(guī)。泛愛眾》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泛愛眾」用現在的名詞叫做人際關系學,如何把人際關系處好?就是落實《弟子規(guī).泛愛眾》的教誨。其實要能愛護眾人,也必然是從孝悌的基礎開始扎根,有沒有人瞬間就開始可以愛護一切人?一定是從家庭開始學習對人的關懷,對人的付出。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三、學習P56的《西蜀景》一進東門天涯石,二出南門五塊磚。三橋九洞石獅子,青羊宮里會神仙.唐家寺有八陣圖,德陽孝泉出安安。搖亭碑動金鈴響,漢州河水照連山。好山好山真好山,槍打鳳凰炮連天。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四、教師總結,下課。練習設計把今天所學的經典誦讀背給家長聽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題:14課時備課時間:第十三周地點:辦公室集體備課成員:本年級全組教師集體備課內容個體修訂教學內容1、P59-60的經典要義;2、P61的節(jié)令物候、農諺;3、P65的《弟子規(guī)·親仁》教學目標1、通過誦讀P59-60的經典要義讓學生了解勞動的重要性,并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的優(yōu)良品質與習慣。2、熟讀并理解進而背誦《弟子規(guī)·親仁》3、通過誦讀P61的物候、成都農諺讓學生明白物候部分是從我國的傳統(tǒng)出發(fā),對時令節(jié)氣作進一步闡釋.成都農諺,既是對時令節(jié)氣、物候的具體落實,也體現了中國傳統(tǒng)由家及鄉(xiāng)、由鄉(xiāng)及國的文化特征.教學重、難點讓學生了解勞動的重要性,并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的優(yōu)良品質與習慣。教學方法反復誦讀法、以讀代講法、舉一反三。教學手段多媒體展臺課堂教學過程一、學習P59-60的經典要義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二、節(jié)令物候、農諺1、節(jié)令物候立夏夏季的開始。公歷5月5日,或6日,或7日。物候立夏之日,螻蟈鳴①;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②?!兑葜軙r訓解》2、成都農諺立夏南風少病疴③,時逢初八果生多。雷鳴甲子庚辰日,定主害蟲損稼禾。注釋:①螻蟈:一種蛙,青色,長腿,喜歡聚集在淺水中鳴叫。②王瓜:一種植物,也是一種食物。農歷二月發(fā)芽,四月開花結果,果實如彈丸,生時顏色為青色,煮熟后是紅色.③病疴(kè):疾病。經典誦讀《弟子規(guī)·親仁》同是人,類不齊①。流俗眾②,仁者稀③。注釋:①類:種類、等級.不齊:不一樣。②眾:多。③?。荷?。果仁者①,人多畏②.言不諱③,色不媚④。注釋:①果:真正。②畏:敬畏。③諱:避諱。④色:臉色。媚:諂媚。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①,過日少②。注釋:①德:品德.日進:一天比一天進步。②過:過錯。日少:一天比一天減少。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①,百事壞。注釋:①小人:指行為不正派或見聞淺薄的人.進:靠近、親近。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四、教師總結,下課。練習設計把今天所學的經典誦讀背給家長聽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題:15課時備課時間:第十四周地點:辦公室集體備課成員:本年級全組教師集體備課內容個體修訂教學內容1、P61的故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2、P63—64的生活實踐。3、P75的經典誦讀《弟子規(guī)·余力學文》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故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讓學生明白勤勞是一種美德,鼓勵學生養(yǎng)成勤勞動的好習慣。2、通過討論學習P63—64的生活實踐讓學生學會自理,引導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3、熟讀并理解進而背誦《弟子規(guī)·余力學文》教學重、難點讓學生明白勤勞是一種美德,鼓勵學生養(yǎng)成勤勞動的好習慣,引導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教學方法討論法、以讀代講法、舉一反三。教學手段多媒體展臺課堂教學過程一、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二、聽故事1、聽老師講P61的故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2、回答問題:(1)懷海大師為什么不去吃飯?(2)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讓學生明白勤勞是一種美德,鼓勵學生養(yǎng)成勤勞動的好習慣)3、讓學生講一講自己所聽到的類似的故事.三、討論學習P63—64的生活實踐。(1)討論會:自己的事自己做。讓學生回憶:自己的事是自己做的嗎?目前,你還有哪些事是家長幫你做?你打算怎么辦?(2)講自己的故事。讓學生講一個自己做家務的故事。(3)試著回家做一件家務事,然后談談自己的感受和父母親的態(tài)度學習。(4)教師小結四、P75的經典誦讀《弟子規(guī)·余力學文》不力行①,但學文②。長浮華③,成何人?注釋:①力行:努力去做。②但:只,僅僅。學文:讀書.③長:滋長。浮華:輕浮不實在。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①,昧理真②。注釋:①任:聽任,放任。②昧:蒙蔽,遮掩。理真:真理,事情的真相。讀書法,有三到①,心眼口,信皆要②.注釋:①法:方法。②信:確實,誠然。要:重要。方讀此①,勿慕彼②。此未終,彼勿起③。注釋:①方:正在,剛剛。②慕:思慕.③起:起頭,開始.寬為限①,緊用功②。工夫到,滯塞通③。注釋:①限:期限。寬為限:計劃讀書的期限要寬松。②緊:加緊。五、教師總結,下課。練習設計把今天所學的經典誦讀《弟子規(guī)·余力學文》背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題:16課時備課時間:第十五周地點:辦公室集體備課成員:本年級全組教師集體備課內容個體修訂教學內容P66—67的經典要義;P68-70的故事《織布說勤》;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勞動的重要性,并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的優(yōu)良品質與習慣。通過故事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人生在勤,不索何獲"的含義.3、通過了解父母的工作成績,喚起學生勤勞動的榮譽感。教學重、難點通過故事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人生在勤,不索何獲”的含義。教學方法討論法、以讀代講法、舉一反三。教學手段多媒體展臺課堂教學過程一、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二、學習P66-67的經典要義1、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字2、師教讀,并解釋其大意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動,民非作力毋以致財.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勞身——《管子。八觀》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左傳。宣公十一年》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國語。魯語下》人生在勤,不索何獲?——漢.張衡《應閑》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清.朱用純《朱子家訓》3、分小組讀4、分男女生讀5、全班齊讀三、聽故事1、讓學生談一談自己最近在家里和學校的勞動情況及感受。2、聽老師講P68—70的故事《織布說勤》3、回答問題:(1)公父文伯的母親身為貴夫人為什么還要親自織布?(2)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讓學生明白勤勞是一種美德,進一步體會“人生在勤,不索何獲”的含義,鼓勵學生養(yǎng)成勤勞動的好習慣)4、讓學生講一講自己所聽到的類似的故事。四、討論學習P71的生活實踐(1)老師可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從勞動光榮方面講解自己的工作經歷和成績;(2)組織好學生與家長的互動活動;(3)在調查研究基礎上,認真填寫爸爸媽媽的光榮榜。練習設計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課題:17課時備課時間:第16周地點:辦公室集體備課成員:本年級全組教師集體備課內容個體修訂教學內容1、P71的生活實踐2、P70的人文成都——《林思進題成都望江樓聯》;3、P69的節(jié)令,物候,成都農諺.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反復誦讀法、以讀代講法、討論法。教學手段多媒體展臺課堂教學過程練習設計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國學經典《弟子規(guī)》教案《弟子規(guī)》教學計劃一、教材分析: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guī)》?!兜茏右?guī)》是一本教我們做人的一些基礎規(guī)范,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于《三字經》。全書共360句(1080字)。二、教學目的:1、教育學生孝敬父母、體諒父母。2、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愛長輩,愛老師,愛同學,互相關心,互相幫助。3、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4、教育學生誠實、守信.5、指導學生的生活習慣,行為規(guī)范。三、教學內容:《弟子規(guī)》總敘、入則孝、出則弟、謹、信四、教學重、難點:重點:能夠流利背誦.難點:理解含義,并能在生活實踐中應用。五、學習時間:1、每周安排一節(jié)誦讀時間,平均每節(jié)課學習16句。2、利用中午課前預備時間復習鞏固。六、方法措施:1、借用生動的故事來打動學生的心。2、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討論中真正理解含義。3、舉例子,讓學生深入理解含義。4、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實踐。七、學習內容具體安排:第一周:學習《弟子規(guī)》“總敘”第二至六周學習“入則孝”第七至九周學習“出則弟”第十至十四周學習“謹”第十五至十八周學習“信”第1課《弟子規(guī)》總敘學習目標1、從總體上了解《弟子規(guī)》.2、會背《弟子規(guī)》總敘.3、大體了解這幾句話的意思。重點會背《弟子規(guī)》總敘。難點大體了解這幾句話的意思。教具準備《弟子規(guī)》音頻教學過程一、介紹弟子規(guī)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guī)》.《弟子規(guī)》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于《三字經》。《弟子規(guī)》中的“規(guī)”,當然就是指規(guī)矩、規(guī)則。你們知道“弟子"指的是誰嗎?明確:實際上這個“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針對每個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規(guī)》中談到的規(guī)矩禮節(jié)是同學們甚至是老師都應該遵守的?,F在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篇古訓——《弟子規(guī)》?!兜茏右?guī)》共360句(1080字),今天我們學習總序。二、學習《弟子規(guī)》總敘1、聽泛讀《弟子規(guī)》總敘: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教師領讀。學生試讀.指名讀.齊讀.分行讀。同桌練習背誦.小組競賽背誦。三、理解“總敘"的意思.“總敘”概括了《弟子規(guī)》的主要內容:首先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言語行為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如果以上的事都做了還有多余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做學問了。有余力則學文——當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備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時間,再去學習文化知識和技能。四、講故事:《大舜的故事》——孝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五、禮儀1、回答問題要舉手,回答問題要起立。2、學習鞠躬。六、作業(yè)1、背誦《弟子規(guī)》總序。2、回家給父母捶捶背。第2課“入則孝"之“父母呼”學習目標1、復習《弟子規(guī)》總序。2、學習“入則孝"之“父母呼”.3、理解意思,教育學生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不但孝,關鍵是順。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之心.重點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難點理解意義,能在生活中做到.教具準備音頻教教學過程檢查作業(yè)齊聲背誦.2、是否為父母捶背。二、學習“入則孝"之“父母呼”1、聽泛讀“入則孝”之“父母呼”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教師領讀。學生試讀.指名讀.齊讀.分行讀。同桌練習背誦。小組競賽背誦.三、了解意思。1、“父母呼”,“呼"就是叫喚的意思.“應勿緩”,“應”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緩"就是遲緩。也就是聽到父母他在呼喚、叫喚我們的時候,應該要立即的回答。想一想,平時父母叫我們的時候,我們是怎樣做的?怎樣做才能更體現“孝”呢?延伸:父母呼應勿緩;老師呼應勿緩;長輩呼應勿緩;同學呼應勿緩。2、“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在教我們的時候,父母教我們做任何事情,“行勿懶"就是要馬上動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3、“父母教,須敬聽”:父母在教育你的時候,要恭恭敬敬地聆聽.4、“父母責,須順承”:如果你做錯了事情,父母責備你的時候,你應該接受教訓,真心悔改。希望大家都能夠成為孝敬父母、懂禮貌的孩子。四、講故事:《嚙指痛心》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痹鴧⒂谑墙右娍腿?以禮相待。禮儀見到長輩、老師要主動問好。父母、老師、長輩,要求做的事情,要盡量做好。作業(yè)背誦“父母呼”.2、幫父母收拾餐桌。第3課“入則孝”之“冬則溫”學習目標1、復習“父母呼”。2、學習“入則孝”之“冬則溫”.3、了解意思,進一步理解怎樣才是“孝”.4、能在生活中實踐。重點會讀、會背。進一步理解“孝”.難點理解意義,能在生活中用實際行動盡“孝"。教具準備播放器教學過程一、檢查作業(yè)1、齊聲背誦“父母呼".2、是否幫父母收拾餐桌。二、學習“入則孝”之“冬則溫1、聽泛讀“入則孝"之“冬則溫”。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yè)無變教師領讀。學生試讀。指名讀。齊讀。分行讀。同桌練習背誦.7、小組競賽背誦。三、了解意思。1、“冬則溫”“溫”就是溫暖的意思?!跋膭t凊”,凊就是涼爽的意思。孝敬父母應該從哪里開始呢?應該從關心父母的起居生活開始。講“黃香”的故事:相傳東漢時期有一個叫黃香的孩子,母親很早過世他和父親相依為命.夏天天氣非常熱,他每天都給父親扇枕席,以便讓父親安歇;冬天非常寒冷,為了讓父親躺在溫暖的被窩里,他每天晚上都要先上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褥焐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黃香的孝行,傳遍了全縣,也傳遍了全國。九歲的孩子能懂得這樣孝順父親,感動了太守劉擴上書朝廷申報,批準孝廉,成為一位孝敬長輩而名留千古的兒童。當時有“江夏黃香,天下無雙”的贊譽。我們都要以黃香為榜樣,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晨則省,昏則定":就是每天早上要記得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父母問候,這是為人子弟在家里對父母應該有的態(tài)度?!俺縿t省”,“省"的意思就是安慰問候的意思.“定"也是如此,也是安慰,讓他的心情覺得很好。3、“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yè)無變?!背鲩T一定要告訴雙親。尤其現在的社會環(huán)境很復雜,治安也沒有以前的好,所以你出門時一定要向告訴父母到哪里,什么時候回來,為什么?絕對不能讓父母為我們的行蹤擔心?!胺幢孛妗?回來的時候,也要跟父母報告講明?!懊妗本褪且嬉姼改?,讓父母看到你安全的回來,讓父母得到寬心。四、拓展:行孝是每個人的責任,是天下所有做兒女應做的事情。同學們,我們的父母是不是很辛苦啊.你們想不想孝敬一下為你辛苦為你操勞的父母呢?設想一下:今天放學回家,你看到父母工作了一天非常勞累,你想怎樣孝順你們的父母呢?五、作業(yè)1、背誦“冬則溫”。2、回家為父母做一件事。第4課“入則孝”之“事雖小"學習目標復習“冬則溫”。學習“事雖小”。理解“事雖小勿擅為"“物雖小勿私藏".能在生活中實踐。重點理解“事雖小勿擅為”“物雖小勿私藏”。難點理解意義.教具準備播放器、課件教學過程檢查作業(yè)1、齊聲背誦.2、昨天為父母做的什么事情。二、學習“入則孝”之“事雖小”1、聽泛讀“入則孝”之“事雖小”。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教師領讀。學生試讀。指名讀.齊讀。分行讀。同桌練習背誦。小組競賽背誦.三、了解意思。1、理解“事雖小"。什么樣的事情是小事?該怎樣做?“事雖小”,就是泛指一切事情無論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勿擅為”,這個“擅”就是隨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說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經過同意就擅自去做它.譬如說有很多小朋友,他在家里,爸爸媽媽不在的時候,他就好像造反一樣,什么事情都碰,父母的房間、抽屜翻箱倒柜,很好奇的都去翻閱它,這些都是不對的.不應做的事情,就盡量不做。比如說,在家里不可隨便玩電、玩火,玩危險的玩具,不可養(yǎng)成隨便花錢的壞習慣,不在黑板上亂涂亂畫,這樣的事雖小,也是不對的。不應做的事情就不要做了。三國時的劉備教育兒子劉禪說:“勿以惡小而為之"也是這個道理。2、理解“物雖小"。什么樣的東西是小東西?鉛筆、橡皮??不能私自藏起來。如果私自藏起來,父母會傷心.拓展:撿到小的物品應該怎樣做?借用別人的東西該怎么做?學生討論。講故事:陶母封魚.陶侃是東晉有名的賢臣,從小就勤奮好學,而且注意人品的修養(yǎng),這一切都與他母親嚴格的教育分不開。陶侃長大后,擔任了管理漁業(yè)的小官.這一年他托人帶回家一壇腌魚孝敬母親,母親卻把魚封好讓人退回區(qū),并且獻給他寫了一封信說:“你是國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東西孝敬父母呢?這是為政不廉?。?此事雖小,卻可以看出陶侃的母親教子嚴格。陶侃始終不忘母親的教誨,最終成為晉朝著名的清官。五、作業(yè)1、背誦“事雖小"。2、給爸爸媽媽洗襪子第5課“入則孝”之“親所好”學習目標復習“事雖小".學習“親所好"。重點1、理解意思,啟發(fā)培養(yǎng)孩子判斷是非的能力.2、能在生活中實踐。會讀、會背難點理解意義,辨別是非。教具準備播放器教學過程檢查作業(yè)1、背誦“事雖小"。2、給父母洗襪子了嗎?怎樣洗的?父母說了什么?二、學習“入則孝”之“親所好”1、聽泛讀“入則孝”之“親所好"。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2、教師領讀.3、學生試讀.4、指名讀.5、齊讀。分行讀。6、同桌練習背誦。7、小組競賽背誦.三、了解意思。1、“親所好,力為具",這個“好”就是喜好?!傲?就是要盡心盡力,“具”就是要為他準備。你現在還是一個很小的小學生,父母最喜歡的無非是你的功課要很好,自己的作業(yè)要自己努力去做;應該學的,也應該努力去學習。讓父母得到歡喜。2、“親所惡,謹為去".這個“惡”就是不喜歡、討厭的、厭棄的。“謹"也是要用恭敬之心,很謹慎的為父母去排遣,或者排除,為他去除掉。譬如說父母他不喜歡的東西,我們應該盡量把它去除。父母見到我們有不良的嗜好,不良的習慣,為人子女也應該趕快把它改正過來,自己應該要趕快改正過來,讓父母能得到歡心.3、“身有傷,貽親憂”。想一想在你不小心受傷的時候,你的父母會怎么樣?理解“貽親憂”:讓父母擔心。4、“德有傷,貽親羞”,指如果你的品德不好,你的親人就會為你羞愧。比如:有的小朋友沒有禮貌、不敬師長、破壞公物、打罵同學、偷盜,或者做出了其他不該做的事情,你的父母會跟著你蒙受恥辱。那你更是不孝的子孫。四、聯系實際,深化理解。父母讓做的事情,不去做;任性,不聽話;跟爺爺奶奶吵架;跟小朋友搶東西、打架······說說這樣做對不對,應該怎樣做.五、作業(yè)1、背誦“親所好"。2、回家掃地、拖地。第6課“入則孝”之“親愛我”學習目標1、復習“親所好”。2、學習“親愛我"。3、懂得尊敬父母,用心體諒別人的心情。幫助父母改正過失要講究方法。重點會讀、會背難點理解意義,學會體諒。教具準備播放器教學過程一、檢查作業(yè)1、齊聲背誦“親所好”。2、昨天回家掃地、拖地情況。二、學習“入則孝”之“親愛我"1、聽泛讀“入則孝"之“親愛我”。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教師領讀。學生試讀。指名讀。齊讀。分行讀.同桌練習背誦。小組競賽背誦。三、了解意思.1、“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父母雙親從小到大,給予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待我們恩重如山。我們自然就應該孝養(yǎng)他們.可是也有的家長不喜歡甚至討厭孩子.或者管教孩子過于嚴厲,缺少方法。那么做為兒女應該怎樣對待父母呢?是不是父母對我們好,我就對你們好.你不喜歡我,我也不孝敬你呢?孔子在世時,他有一個名字叫閔子騫的弟子。年紀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父親娶了后母,后母又生了兩個弟弟.有一年冬天,天氣寒冷,父親要出門,就叫閔子騫駕車,閔子騫凍的直哆嗦。父親以為閔子騫偷懶,就拿鞭子打他,誰知鞭子下去卻把棉襖打爛了,里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才知道后母虐待了閔子騫。一氣之下,父親要趕走后母。這時閔子騫跪下來哀求父親說:“有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兒寒.”這句話感動了父親,也感動了后母.使后母知道反省改過,變成了慈母。孔子特別稱贊閔子騫:“真是難得可貴的孝子啊!”我們就是要學習閔子騫這種孝心,不管父母對我們如何?我們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就可以了,盡好自己的本分。2、說說自己的父母批評你或打你的時候,你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對待的?怎樣做才會更好?說說父母為什么這樣做?學會體諒。3、今后你打算怎樣處理類似的事情?四、作業(yè)1、背誦“親愛我”.2、跟父母聊天,說說自己以前做得不對的事情,給父母道歉,請求父母原諒。第7課“入則孝”之“親有過”學習目標復習“親愛我”.學習“親有過”。理解這幾句話的意思.能在生活中實踐。重點會讀、會背難點了解父母的辛苦,及對自己的教育。教具準備播放器教學過程一、檢查作業(yè)1、齊聲背誦“親愛我”。2、說說跟父母聊天了嗎,聊的什么?二、學習“入則孝”之“親有過"1、聽泛讀“入則孝”之“親有過”。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教師領讀.學生試讀.指名讀。齊讀。分行讀。同桌練習背誦。小組競賽背誦。三、了解意思。1、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親有過",“過”的意思就是有過失,或者有不當的這種行為?!爸G”就是勸勉的意思,勸解的意思?!笆?就是使他能更正,或者能及時停止。上堂課我們學了要孝順父母,可是父母也有不對的時候??!那么作為子女應不應該勸諫父母呢?用什么方法才恰當呢?一是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去談父母的過錯。讓父母沒有面子.他就不會接受我們的勸諫.二要等父母高興的時候,而且在勸說父母時語氣也要柔和,面帶笑容。不要理直氣壯,一副盛氣凌人的態(tài)度。話要說的盡量婉轉,讓父母感到我們不是在挑他的毛病,真心的為他好.他才能夠接受我們的勸諫.2、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諫不入”,不入就是不能接受?!皭倧椭G”,我們可以委婉的再勸諫?!疤柶S”,就是覺得很傷心、很難過。“撻無怨”,這個時候如果父母惱羞成怒,或者他不愿意聽到我們這樣勸他,即使被打了,也不應該有所怨恨。四、講故事:唐太宗李世民,年輕的時候,隨著父親李淵到處平定,當時父親有一個決策,就是連夜拔營要攻打另外一個地方。李世民就跟父親說:這樣做的話,我們可能沒有辦法成功,因為可能后面有埋伏,前面不但不能得到勝利,可能后面又被圍剿,反而不利我軍。他的父親不采納。眼見整個軍隊就要拔營了,這個時候,李世民就在帳篷外面嚎啕大哭,哭得非常傷心。為什么傷心?他知道父親這個舉動是錯誤的,從整個局勢來看,宗已經看出相當的危險。他的父親李淵,突然聽到外面有很大的哭聲,就走出去看.父親看到兒子這么傷心,聽了兒子最后一次規(guī)勸,及時停止了這項軍事行動。后來終于平定各地賊寇,奠定了唐朝的基業(yè)。五、作業(yè)1、背誦“親有過”。2、把故事講給父母聽。第8課“入則孝”之“親有疾”學習目標1、復習“親有過”。2、學習“親有疾"。3、學會在生活中關愛父母、照顧父母。重點會讀、會背。難點理解意義,能在生活中照顧父母.教具準備播放器、課件教學過程一、檢查作業(yè)齊聲背誦“親有過”。學習“入則孝”之“親有疾”聽泛讀“入則孝”之“親有疾”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教師領讀.學生試讀。指名讀。齊讀。分行讀。同桌練習背誦。小組競賽背誦.三、了解意思。1、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當父母生病的時候,為人子女應該怎么樣來侍奉湯藥.我們曉得在過去,這個藥幾乎都是水藥,剛煮起來的湯藥一定非常的燙。我們要端給父母吃、端給長輩吃的話,我們要特別注意它的溫度是不是太高了,太高了唯恐燙到父母。所以在古者,他往往會倒一點點,然后喝喝看,這個一瓢,一小瓢試試看,它是不是溫度太高,或者太低。所以古人對父母的侍奉,可以說是無微不至。我們現在醫(yī)藥發(fā)達,吃的藥多是藥片、顆粒,這個你可不能隨便嘗,以免藥物中毒,不過,父母生病時可以提醒父母按時服藥。2、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如果不幸父母走完了人生最終點站之后,這時候如果辦喪事,我們也要特別的一定要盡孝,盡到為人子女所應該盡的這些禮節(jié)。講故事:鹿乳奉親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鉆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y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親嘗湯藥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五、作業(yè)1、背誦“親有疾”.2、說說自己在父母生病時是怎樣做的?第9課“出則弟”之“兄道友"學習目標1、復習“總敘"和“入則孝”.。2、學習“出則弟”之“兄道友”.3、懂得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兄弟姐妹之間要和睦相處。重點會讀、會背.難點懂得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兄弟姐妹之間要和睦相處。教學過程一、復習背誦“總敘”和“入則孝”。指名背。齊背。學習“出則弟”之“兄道友”聽泛讀“出則弟”之“兄道友”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教師領讀.學生試讀.指名讀。齊讀。分行讀。同桌練習背誦。小組競賽背誦.三、了解意思。1、什么叫“出則弟”?就是離開家里,或者我們要外出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注意我們的行為.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靶值烙选?,“友”就是友愛,就是做哥哥的如何來跟弟弟相處?!暗艿拦?,弟弟又應該如何來對待哥哥。“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處,這就是孝道。舉例:父母看到孩子打架,不友好,會是什么心情?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不能感覺錢財非常的重要,就不會產生怨恨了.說話時忍讓一點兒,氣憤就會消失.四、聯系實際討論同學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應該如何相處?學生討論,教師點撥。五、作業(yè)背誦“兄道友".2、照顧一下比自己小的孩子。第10課“出則弟”之“或飲食”學習目標1、復習“兄道友”。2、學習“或飲食”理解這幾句話的意思。3、懂得尊老愛幼。重點會讀、會背難點理解意義,懂得尊老愛幼。一、檢查作業(yè)1、齊聲背誦“兄道友”.2、說說是怎樣照顧小朋友的?二、學習“出則弟”之“或飲食”1、聽泛讀“出則弟”之“或飲食”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教師領讀。學生試讀。指名讀。齊讀。分行讀。同桌練習背誦.小組競賽背誦。三、了解意思。1、“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不管是飲食,還是坐、走,一定要先禮讓長輩。我們從小就要養(yǎng)成孩子有尊敬長輩的習慣。2、“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長",長輩?!昂簟保??!凹础保⒓?,馬上?!按小本褪谴婧艚??!伴L呼人即代叫”意思就是長輩呼喚兒女的時候,如果這個人不在旁邊,要趕緊代替父母去轉達.“人不在己即到”如果找不到父母所要找的人,你就要趕快來回應,跟父母跟長輩報告說此人不在。四、聯系實際:1、說說在日常生活中吃東西時你是怎樣做的?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先讓父母、長輩、弟妹吃,然后自己吃。2、在家里,父母長輩叫你時,你是怎樣做的?學生討論.教師總結:應立即答應,問父母長輩什么事情,然后立即去做。五、作業(yè)1、背誦2、自己洗襪子(給爸爸媽媽洗襪子)第11課“出則弟”之“稱尊長”學習目標1、復習“或飲食”.2、學習“稱尊長”,理解這幾句話的意思。3、懂得尊敬長輩.重點會讀、會背難點理解意義,懂得尊敬長輩。教學過程一、檢查作業(yè)1、齊聲背誦“或飲食”。2、你是怎樣洗襪子的?二、學習“出則弟”之“稱尊長”。1、聽泛讀“出則弟”之“稱尊長"。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教師領讀。學生試讀。指名讀。齊讀。分行讀。同桌練習背誦.小組競賽背誦。三、了解意思。1、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稱呼長者,不可直呼其名。在尊長面前要表現得謙虛恭敬,不要自我表現才能。走在路上如果遇上了尊長,要快步迎上去行禮問候.如果尊長不說話,要退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2、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如果自己騎馬行路時遇見長者要下馬,坐著車行路時遇到長者要下車。長輩走后,自己還要在原地呆會兒,等長輩走百步以外,自己才能上馬或上車。如果長輩站著,年幼的人就不可以坐下,長輩坐下以后,命令你坐,你才可以坐下.四、聯系實際:你在路上遇到長輩或父母的朋友時是怎樣做的?應該怎樣做?學生討論。教師小結:要站好,有禮貌的問候.主動叫叔叔阿姨。五、作業(yè)1、背誦“稱尊長”。2、回家與父母一起表演本課內容。第12課“出則弟”之“尊長前”學習目標1、復習“稱尊長”。2、學習“尊長前”,理解意思。3、懂得尊敬長輩,學習如何與人相處。重點、難點會讀、會背懂得尊敬長輩,學習如何與人相處。教學過程一、檢查作業(yè)1、齊聲背誦“稱尊長”。2、怎樣與父母表演的?二、學習“出則弟”之“尊長前”1、聽泛讀“出則弟”之“尊長前”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教師領讀。學生試讀。指名讀.齊讀。分行讀。同桌練習背誦。小組競賽背誦。三、了解意思。1、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在長輩面前說話,聲音要低些,但是也不能太低,要是低到聽不清楚,那也是不適宜的.在見尊長的時候,走路要快些,見過尊長告退的時候,動作一定要緩慢。長輩問話時要站起來回答,雙目望著長輩,不能左顧右盼。2、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就是他的年紀像父輩這樣的人,我們對待他,也要像對待自己的父親那樣的來敬重他。如果他像兄弟姊妹,我們的年齡差不多是在我們的兄長當中,我們也要愛惜他,珍惜這樣的友誼。聯系實際:1、討論:說說你平時是怎樣與長輩說話的?應該怎樣做?怎樣與人相處?2、教師小結: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貴在能和睦.一個團體不能和睦,這個團體肯定不能興旺。同理,家庭不能和睦共處,這個家也不能興盛.所以與人和睦共處,非常的重要。當然首先我們的出發(fā)點,一定要懂得,凡是年紀比我們年長的,我們一定要守住一條,要尊敬他,要尊重他。自由練習背誦。六、作業(yè)1、練習背誦.2、向爸爸媽媽介紹自己的好朋友.第13課“謹”之“朝起早"學習目標復習“出則弟"。會背“謹”之“朝起早",理解這幾句話的意思。3、懂得珍惜時間。重點會讀、會背難點理解意義,懂得珍惜時間.教具準備教學過程一、檢查作業(yè)1、背誦“尊長前”.2、復習“出則弟”.3、介紹一下你的好朋友。4、說說你是怎樣與朋友相處的.二、學習“謹”之“朝起早"1、聽泛讀“謹"之“朝起早”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教師領讀。學生試讀。指名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信貸協(xié)議簡化版本
- 保險理賠流程詳細操作手冊
- 合同履約的設備技術聲明
- 物流運輸費用管理與成本控制策略
- 四年級數學小數復習測試題
- 重金屬空氣污染健康效應-洞察及研究
- 企業(yè)品牌推廣與市場調研方案
- 初中英語閱讀理解專項訓練試卷合集
- 六年級科學總復習知識點及練習
- 建筑施工綠色節(jié)能技術應用
- 2025年及未來5年中國人工硬腦膜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狀及投資策略咨詢報告
- 2025年及未來5年中國牙科用人工骨替代材料市場深度研究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浙江省強基聯盟2025-2026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聯考英語試題(含答案)
- 耕地占用稅教學課件
- 可持續(xù)綠色100MW光伏發(fā)電站集群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 物業(yè)資產安全培訓宣傳稿課件
- 財務預算編制與執(zhí)行控制案例匯編
- 智慧校園XXX學院總體解決方案
- 2025-2026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英語試題(含答案無聽力原文及音頻)
- 2025年大學實驗室安全知識試題及答案
- 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資金使用管理協(xié)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