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導學案全冊_第1頁
三年級語文上冊導學案全冊_第2頁
三年級語文上冊導學案全冊_第3頁
三年級語文上冊導學案全冊_第4頁
三年級語文上冊導學案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304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分析本冊共有32篇課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8篇選讀課文。本冊教材設計了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細心觀察、燦爛的中華文化、壯麗的祖國山河、科學的思想方法、獻出我們的愛。每個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xiàn)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每組由導語、三篇精課課文、一篇略讀課文、一個語文園地組成。精讀課文后面有會認和會認的字,略讀課文后面沒有安排會認的字,哪字屬于生字就隨文注音。精讀和略讀之間有連接語,,既將前后的課文連接起來,又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一部分后面有資料袋,第一單元和第五單元各安排一次綜合性學習,分別是“我們的課余生活”“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全冊書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第一次會寫的字超過了會認的字。要求認識的字排在橫條里,要求會寫的字排在方格里。此外,教材在語文園地一、四、五、七還歸類安排了一些要求認識的字,如不便于安排在課文里的反映人體器官的字等。

每個語文園地由五個欄目組成。其中有四個固定的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第五個欄目是機動欄目,為“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八個語文園地中交叉安排兩次。學習目的: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了解祖國壯麗的山河、富饒的物產,培養(yǎng)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認識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厚博大,激發(fā)學生民族自豪感;學習革命領袖、科學家的優(yōu)秀品質;受到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啟迪學生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善于思考的能力。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000個字,會寫1300個字。3、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開始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描紅。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5、繼續(xù)學習默讀,學習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6、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8.開始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9.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背誦優(yōu)秀詩文10篇(段)。練習復述課文。10.初步培養(yǎng)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萬字。11.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地寫出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12.講述故事努力做到具體生動,用語言打動他人;講述見聞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13.結合語文學習,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上述目標有的是在低年級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發(fā)展。如,低年級要求“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而本冊的要求是“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低年級提出“結合上下文,了解詞句的意思”,本冊在此基礎上提出“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敖柚值?、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弊鳛橹心昙壍钠鹗茧A段,有些目標是從本冊開始起步的。如,閱讀方面,提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薄伴_始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绷曌鞣矫?,從本冊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地寫出見聞、感受和想象”??谡Z交際方面,“講述故事努力做到具體生動,用語言打動他人;講述見聞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苯虒W中,要注意不同目標的起始、達到程度以及要求上的差異。學習重點:1、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000個字,會寫1300個字。2、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3、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4、不拘形式地寫出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5、講述故事努力做到具體生動,用語言打動他人;講述見聞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6、結合語文學習,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學習難點:1、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2、講述故事努力做到具體生動,用語言打動他人;講述見聞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學習寫作,不拘形式地寫出見聞、感受和想象。第一單元說明這一組有4篇課文。其中《我們的民族小學》《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讀課文,《槐鄉(xiāng)的孩子》是略讀課文。課文從多個側面反映了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有的描寫了小學生歡樂幸福的學校生活,體現(xiàn)了我國各族兒童之間的友愛和團結;有的講述了兒童在大自然的懷抱里自由自在、快樂地成長以及他們是如何用兒童的眼光和心靈去觀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過記敘兒童攀登黃山天都峰,反映了兒童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贊美了鄉(xiāng)村兒童純樸、勤儉、熱愛勞動的好品質。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充滿了童真、童趣,學生們讀來定會感到十分親切。

本冊教材的第一組課文,是學生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開始學習的第一組課文。首先要考慮的是銜接問題,這一組是低年級和中年級兩個年段語文教學的接口處。要通過本組教學,幫助學生盡快地適應中年級的語文學習。因此,教師有必要重溫一下課程標準中對低年級的教學要求,深入了解中年級起始階段的教學要求,通過這一組乃至后面一兩組的教學,逐步完成由低年級向中年級教學的過渡。

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教材首次提出開展“記錄自己課余生活”的綜合性學習的要求,安排在《我們的民族小學》的后面,目的是使師生了解安排此項活動意義、目的及開展活動的方法。因綜合性學習不是一次完成的,因此,在《爬天都峰》的后面,又編排了“綜合性學習提示”,提醒學生繼續(xù)完成綜合性學習的任務。

本組無論是閱讀、還是口語交際、習作、綜合性學習等訓練,都與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這一主題密切相關。比如,在導讀中,點出了本組的專題,課文為這一專題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口語交際、習作、綜合性學習,從課內到課外,繼續(xù)圍繞本組專題展開,“語文園地”中的“展示臺”則是這一專題訓練的拓展和延伸。教學中要加強整合的意識,注意發(fā)揮整體優(yōu)勢,使本組教學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5—17課時。課時安排:1、我們的民族小學2課時2、金色的大地2課時3、爬天都峰2課時4、槐鄉(xiāng)的孩子1課時語文園地一5課時單元復習3課時考試2課時1、我們的民族小學設計理念:這篇課文描寫了西南邊疆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xiàn)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課文層次清楚,先寫上學路上和來到學校的情景,再寫課上和課下,最后以自豪贊美的感情點題。通過課文的學習,學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并感受到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和友愛。這篇課文是中段學習的第一篇課文,既要做好低段的銜接,又要幫助孩子們盡快適應中段的學習生活。所以課前安排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并查找資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第一課時的教學,主要以字詞為主,重點是讀準字音,規(guī)范寫好生字。(書寫以教師的示范為主,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生字)第二課時的重點是通過讀課文,感受學校的美麗和各民族孩子共同學習的幸福與快樂,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贊美之情,培養(yǎng)熱愛祖國大家庭、增強民族團結的感情。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敬禮、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過程與方法在自由朗讀中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在有感情朗讀中感受學校的美麗和各民族孩子共同學習的幸福與快樂。在摘抄、背誦中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學校的優(yōu)美環(huán)境,了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贊美之情,培養(yǎng)熱愛祖國大家庭、增強民族團結的感情。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教學難點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課前準備:

1、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shù)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課文朗讀磁帶和教學掛圖。3、學生預習課文。(課文讀三遍,按要求查字典(坪壩、絢麗多彩、好奇)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舉行“民族風情”展示會

1、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下面我們舉行一個“少數(shù)民族風情”展示會,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介紹自己了解的少數(shù)民族的情況。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特征、生活習俗。

2、視學生介紹情況,教師利用課后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情況。

3、評選展示明星,鼓勵學生課前做好預習。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可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更加重要。)二、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qū),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就有這樣的一所民族小學,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參觀一下?

2、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學生有順序觀察。初步感受孩子們的幸福生活。3、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

(引導學生有序的觀察,結合掛圖,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

1、這所民族小學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jù)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教師板書詞語)3、檢查詞語的朗讀

坪壩(bà)

絨球花

傣(dǎi)族

景頗(pō)族絢麗多彩阿昌(chānɡ)族

德昂(ánɡ)族

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

山貍鳳尾竹

搖晃(huànɡ)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你能用1、2個詞說一說這個學校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嗎?(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以讀準字音為重點,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鼓勵學生讀詞,認字)四、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學生開火車認讀生字。2、學生自由討論,如何記憶生字。3、學生匯報記字方法,教師補充。形近字:坪()湖()孔()銅()粗()評()蝴()亂()洞()組()同音字:反義詞:戴()粗()帶()細()

2、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教師示范,學生書空)A、教師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書寫生字。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右下角容易寫成“豐”字。

B、學生在寫字本上描紅、寫字,教師巡視指導。(提高課堂效率,就是教師要把明確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然后用簡單明了的方式進行講解,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接受和掌握,所以這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是一類字的教學。教師既要注重生字的記憶,又要注重生字的寫法)

五、作業(yè)

1、朗讀課文,家長簽字。

2、完成寫字本或把生字抄寫3-5個,詞語1個。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教師導入新課。二、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1、指名分段讀課文,想一想這一段主要寫什么內容。2、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每部分的意思。(分小組討論,再全班集中意見)3、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師適當進行引導)三、分析課文的主要內容1、聽磁帶(課文示范朗讀),你對哪一段內容最感興趣,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你的感受嗎?2、學習第一自然段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著這部分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學生讀后交流,感受學校的美麗。引導學生抓住主要詞語來談體會,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絢麗多彩)教師板書:學校美麗

C、練習用“有……有……有……還有……說句子。D、補充后面資料袋里的內容。E、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

F、教師評點后再指名練習。

3、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A、“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鐘聲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這兩段描述了什么時候不同的情景,你能找到這兩個表示時間的詞語嗎?

B、分男女朗讀描寫上課和下課的情景,說說自己的感受。教師板書:生活愉快

C、交流讀書感受。教師引導學生結合重點詞句談體會。譬如:大家專心聽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整齊響亮,聲音抑揚頓挫……

D、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只小鳥、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么認真,課文朗讀得這么動聽,你會怎么做?

E、教師指導朗讀句子,背誦句子。(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

F、下課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場會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讀有關句子。

4、學習第四自然段。

A、這所民族小學留給你什么印象?自由讀課文,交流感受。

B、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小學,了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么美麗的民族小學,多么可愛的學生!當我們即將離開這兒時,悠揚的鐘聲和鳳尾竹的影子還在我們腦海中浮現(xiàn),讓我們如此懷念和留戀。

C、指導朗讀這一自然段。(讀出驕傲、自豪和留戀之情)

四、課堂小結1、教師唱《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第一句,民族小學的同學們快樂幸福地生活在祖國媽媽的懷抱,他們的學校美麗,同學們團結友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在學習的同時,要珍惜我們今天的學習生活,努力上進。

五、作業(yè)1、抄寫句子,加強積累。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作業(yè)本上,并背誦下來。

2、你們的課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讓我們把每天的課余生活記錄下來。可以用日記的方式來記,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來記,以后我們再來交流。

六、板書設計:

學校美麗1、我們的民族小學

自豪贊美

生活快樂教學反思:

2、金色的草地

教材簡說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xiāng)下兩個小朋友(兄弟倆)的故事。課文先講兄弟兩個在住處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盡情玩耍的情景。他們所做的游戲就是趁對方不備,將蒲公英的絨毛吹到對方的臉上。這種帶有調皮和玩笑性質的游戲雖然簡單,卻充滿了童真童趣,使兄弟兩個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帶給他們的快樂。接著寫了“我”(哥哥)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草地的顏色早晨是綠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變成了綠色的;再仔細觀察,又發(fā)現(xiàn)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最后作者總結全文:可愛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快樂,還給他們帶來了探索發(fā)現(xiàn)的喜悅。這篇課文篇幅較短,重點內容是第二、第三段。主要采取抓重點段落和詞句的方法,通過朗讀的方式表現(xiàn)對課文的感悟。課文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jié)真實生動,教學時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動作和語言,體會孩子的天真和調皮,讀到這些句子,使人會不自主地產生會心的微笑。再結合自己的童年暢談生活中的愉快,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第三段描述草地會隨著蒲公英顏色的變化而變化,是文章的關鍵句子,以讀帶悟,師生配合讀,幫助學生更快背誦句子。抄寫句子,積累語言。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

1.會認2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使勁、絨毛、假裝、這些、引人注目、釣魚、觀察、花瓣、合攏、手掌、有趣”等詞語。理解“一本正經、引人注目”兩個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種子玩樂的情形,解釋草地變顏色的原因。通過朗讀傳達出在草地上玩樂的歡快,對草地的喜愛。3.讀懂課文內容,進一步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4.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收集課文中的好句。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師牽引指導,學生朗讀感悟,合作探究,討論交流,體會出課文內容和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大致內容,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課前準備:

1、課前發(fā)動學生尋找蒲公英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2、預習課文。(課文讀三遍,查字典理解“一本正經、引人注目”兩個詞語的意思。)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見過什么樣的草地?見過“金色的草地”嗎?(板書課題)草地是金色的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來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

1、請各自輕聲試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順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課文,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交流自學情況。1、教師板書詞語,檢查鞏固生字、新詞。

玩耍

一本正經

謝寥(liào)沙

絨毛

假裝

釣(diào)魚

觀察

引人注目花瓣

合攏(lǒng)

手掌

有趣2、糾正讀音,區(qū)分多音字。假jiǎ()jià()朝cháo()zhāo()3、指名分段讀課文,交流課文主要內容。四、學習生字的寫法。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開火車讀,齊讀。2.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耍()些()釣()瓣()擾()要()此()鉤()辮()攏()指導書寫。教師示范,邊寫邊介紹應注意的地方。學生觀察、書空?!八!?,上面是“而”,不要寫成“西”下少一橫的形狀,下面“女”字的橫要寫長。

“絨”,左邊是“纟”,右邊是“戎”,“戎”字左下不是“廾”,斜鉤寫長。

“瓣”,中間是個“瓜”,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緊湊些?!靶鄙习氩糠忠獙?,要扁?!安臁毕旅妗凹馈弊值纳喜糠秩菀讓戝e,要反復強調?!罢啤鄙习氩糠钟謱捰直?。學生描紅,然后抄寫。教師巡視指導。五、作業(yè)1、完成寫字本,抄寫詞語(兩個)

2、朗讀課文。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1、復習詞語,回憶課文主要內容2、針對課題,提出質疑。(蒲公英為什么給我們帶來快樂,草地為什么會變色?為什么蒲公英會成為我們最喜歡的一種花)二、讀書感悟,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1、聽課文范讀,劃出令你印象深刻的句子。2、學生自由讀句子,和同桌說說自己的感受。3、學生交流匯報。句子一:“有一次,弟弟跑到我面前……”①指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體會童真童趣。②抓住重點詞語(理解“一本正經、引人注目”),體會快樂。③結合課外收集,交流蒲公英的相關資料。

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狀汁液,葉子倒披針形,羽狀分裂,花黃色,頭狀花序,結瘦果,褐色,有白色軟毛。根莖都可入藥。④結合生活,談談自己童年生活的愉快。⑤指導朗讀句子,帶著快樂的心情。

句子二:“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釣魚,發(fā)現(xiàn)……”指名讀句子,談體會,感受孩子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問題。指導朗讀。讀出孩子們發(fā)現(xiàn)問題以后的興奮以及疑惑。句子三:“我來到草地上,仔細觀察……”這個句子主要寫什么內容?(我找到了草地變色的原因)教師板書:早(合上)綠色等自由讀句子,談談自己的體會,從這個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練習有感情朗讀句子。(讀出神奇、驚奇、興奮)指導背誦句子。教生接讀。句子四:“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教師引讀:“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從那時起……”理解:為什么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神奇、有趣、不僅給我們帶來了快樂,還帶給我們發(fā)現(xiàn)的成功喜悅。)我們大家都愛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小朋友說蒲公英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你覺得這種說法恰切不恰當?(更加突出了蒲公英的可愛,和我們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

三、總結課文

1、師:大自然里有植物、動物,各式各樣的物種千千萬萬,它們色彩繽紛、形態(tài)獨特、習性各異,經常親近它們,仔細觀察它們,你會有獨特的發(fā)現(xiàn)、新穎的感受,因而你會激動、興奮,由此產生眷戀、喜愛……你們在生活中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講一講生活中的發(fā)現(xiàn),例如含羞草、牽?;?、向日葵、豬籠草等)2、請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發(fā)現(xiàn)、經歷、感受作為課余生活記錄下來。建議學生看課外書《植物百科》。

四、完成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三段后半部分,并把句子抄下來。2、完成《同步習案》。

板書設計:

2、金色的草地

早(合上)綠色

蒲公英中(張開)金色仔細觀察快樂無比晚(合上)綠色

教學反思:3、爬天都峰

設計理念: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描寫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課文向人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于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

課文中運用了大量的對話,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在教學中抓住重點詞句,多讀課文來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正確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等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峰頂、似乎、忽然、白發(fā)蒼蒼、咱們、奮力、終于、辮子、勇氣、決心、居然、力量”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zhàn)勝困難的過程。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多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討論、品味重點詞句,體會其中的含義。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yǎng)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fā)向上的品格。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新詞。

2、理解“我”爬天都峰的過程,理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難點:

1、了解課文內容,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yǎng)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fā)向上的品格。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2、預習新課。(讀課文查字典)。

3、布置學生收集有關黃山天都峰的照片、圖片、文字介紹等。

教學課時:兩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舊引新,扣題導入

1、記得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黃山奇石》,這篇課文介紹了黃山的奇石雄奇秀美。你能背誦其中的句子嗎?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游覽一番,板書:天都峰。齊讀課題,讀準字音,區(qū)分多音字。3、介紹一下收集的天都峰圖片資料。

4、學生質疑。(這篇課文寫誰爬天都峰了?他們是怎樣爬上去的呢?)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帶著問題聽教師范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3、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4、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教師板書重點詞語:陡峭鐵鏈似(sì)乎發(fā)顫白發(fā)(fà)蒼蒼攀著鯽魚照相(xìang)樂呵呵天都峰仰頭辮子勇氣居然鼓舞汲取假(jià)日

A、指名認讀,教師正音,區(qū)分多音字。

B、全班齊讀,開火車輪讀,同桌互相讀。

三、通讀課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讀課文,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2、同桌交流,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疏通課文大意。(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后”的順序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四、指導寫字,掌握筆順

1、出示生字卡片或按照課后生字順序認讀生字。2、交流記字方法。區(qū)分形近字。陡()峰()柳()辮()通()擬()徒()鋒()仰()瓣()勇()似()3、教師在黑板上示范寫字(強調字的間架結構)。學生觀察、書空。“辮”字,提示書寫時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緊湊?!芭馈弊筮吶菀讓懗晒希谒墓P捺要寫長。“居”里面的古橫要寫長。4、學生描紅,寫字,教師巡視指導。五、布置作業(yè)

1、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2、抄寫本課“我會寫”的生字和詞語。

第二課時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1、復習詞語,指名或開火車認讀詞語。2、復習課文的主要內容。3、導入新課,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三課,教師板書課題。二、緊扣課題,承前啟后

1、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討論后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2、結合天都峰的圖片或課文插圖,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天都峰有什么特點,用橫線把句子劃下來。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教師板書:高陡

3、在爬山之前,望著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4、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嘆句“真叫人發(fā)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5、指導朗讀。學生練讀后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峰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讀出“我”的心情。三、深入讀議,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峰頂1、指名分段讀課文,劃出“我”和老爺爺?shù)谝淮螌υ挼木渥印?、分角色讀“我”和老爺爺?shù)谝淮螌υ?,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體會“也”字的作用,表面持有懷疑的態(tài)度,其實是相互欽佩對方的勇氣。)3、結果“我”和老爺爺爬上峰頂了嗎?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劃出“我”和老爺爺?shù)牡诙螌υ挘纸巧首x。理解詞語“居然”,與“果然”、“突然”等區(qū)分。(在文中“居然“包含取得出乎意料之外的成功后感到高興。)

4、我們兩為什么都要互相道謝呢?感受到“我”和老爺爺互相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shù)膬刃幕顒印sw會小作者當時的心情以及老爺爺看到小姑娘心里是怎么想的。

5、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么意思,“力量”在文中指什么?“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6、你從“爸爸”所說的話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7、“我”是怎么爬天都峰的?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A、學生讀書圈劃。

B、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爬山的艱辛。“奮力”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意思。從“攀著鐵鏈”、“手腳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從“終于”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悅。

C、指導朗讀6、7兩段,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后的喜悅。

四、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1、教師評點: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困難,面對困難,我們要有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同時,要和周圍的人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作業(yè)布置:把課文第2段描寫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完成《同步習案》繼續(xù)完成綜合性學習,記錄一周的可與生活。

板書設計:

汲取力量3、爬天都峰

(高、陡)

戰(zhàn)勝困難教學反思:4*、槐鄉(xiāng)的孩子教學理念: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描寫了生活在槐鄉(xiāng)的孩子們采摘槐米的經過,贊美了槐鄉(xiāng)的孩子們純樸勤儉、吃苦耐勞的品質;雖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們卻從中獲得了快樂,他們的童年生活也因此變得豐富而充實。

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的內容,培養(yǎng)自讀能力,結合孩子們自己生活和勞動的經歷,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是光榮的。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槐鄉(xiāng)孩子采槐花勞動的歡快。2.讀懂課文內容。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過程與方法:在閱讀中,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課文內容。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明白勤勞是美德,勞動是快樂的道理。教學重點:了解課文大致內容,體會孩子們在勞動中的快樂。

教學難點:學會閱讀課文內容,感悟勞動是光榮而又快樂的。

課前準備:查找槐樹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但你有沒有品嘗過勞動的快樂?就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作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學習——《槐鄉(xiāng)的孩子》(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1、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長句、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2、前后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每個成員在小組里朗讀一遍課文,出現(xiàn)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評選最佳選手。

3、檢查詞語的認讀情況?;编l(xiāng)花苞耷拉塞著覓食磨刀縷縷炊煙滿載而歸4、各組派代表朗讀課文。檢查自學的情況。5、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三、細讀課文,感知理解1、師生出示圖片,結合課文插圖介紹槐樹、槐花。

槐樹,落葉喬木,羽狀復葉,花淡黃色,結莢果,圓筒形?;ê凸麑嵖梢灾泣S色染料?;?、果實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藥。

2、討論:

a、槐樹什么時候開花?那花苞什么樣的?文中又稱槐花為什么?(沒有完全開放的花苞稱作槐米)

B、槐米有什么用處?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3、指導朗讀第二段,讀出小伙伴對槐米的喜愛。

4、八月份,天很熱,這炎熱的天氣大家都經歷過,誰能描述一下這種情景。

5、描述后朗讀課文中有關的句子,這段話中介紹了幾種動物?你們還能按照這樣的說法,再描述一下夏天動物們的樣子嗎?6、指導朗讀句子并背誦這個句子。7、雖然天氣炎熱,勤勞的槐鄉(xiāng)孩子絕不會錯過槐樹開花的時節(jié),他們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們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協(xié)同配合,干得可歡了。練習分角色朗讀第二段。一二句老師讀,第三句全班讀,描寫男孩的,男同學讀;描寫女孩的,女同學讀;第5句寫滿載而歸的,全班一起讀。

8、再自由讀第二段,抓住詞句談談自己的體會。9、分組練習讀句子。讀出孩子們的快樂。

三、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通過課文的誦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xiāng)的孩子,他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懂事、愛勞動、快樂)

2、教師小結:快樂不只來自于休閑、享樂,沒有勞動就沒有收獲,沒有勞動就不能享受。

四、拓展延伸

出示西北農村孩子生活的資料,了解他們的艱難,珍惜我們現(xiàn)在所擁有的幸福。希望大家做一個勤勞懂事的孩子,幫父母分擔憂愁,體會勞動的快樂。

五、作業(yè)布置

1、朗讀課文。2、完成作業(yè)《同》。

板書設計:

4、槐鄉(xiāng)的孩子

男孩鉤槐米

換學費(勤勞快樂)女孩

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一

學習目標:

1、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交流時做到態(tài)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向課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學學習,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課余生活,且認真執(zhí)行計劃。

2、習作介紹自己的課余生活,寫好后讀給父母聽,讓他們分享。

3、發(fā)現(xiàn)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讀音,準確區(qū)別。

4、讀“認”,發(fā)現(xiàn)和運用識字方法。

5、熟讀背誦古詩《小兒垂釣》。

6、積極參與展示活動,精心準備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課余生活。

教學重點:

1、進行口語交際,完成作文。

2、區(qū)分多音字,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完成習作。

課前準備:

1、整理課余生活資料及記錄表

2、展示活動前,師生共同設計布置展示區(qū)域,陳列展示物品。

教學課時:五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我們的課余生活

1、通過這一組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民族小學孩子的課間活動,與蘇聯(lián)小朋友一起發(fā)現(xiàn)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鄉(xiāng)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樹割槐花掙學費的情形;我們安排了自己的課余活動,認真執(zhí)行計劃,這一階段的課余生活充實而又有樂趣,許多同學都想把這樂趣與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在組內展示各自的課余生活記錄本,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自己在課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獲和感受?

A、可以講講課間課后同學間開展的游戲、娛樂活動;

B、可以講講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的小制作、小發(fā)明、調查考察活動;

C、可以講講自己讀了什么好書,完成了多少萬字的讀書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長的見識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講講自己在興趣愛好、個人特長項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長進;

E、可以講講自己隨同學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覽、休閑獲得的新發(fā)現(xiàn)、增長的新見識;……

2、全班交流。

每組推選一位優(yōu)秀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3、共同評議。

A、就剛才幾位同學們交流的來看,他們的課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們評比誰的課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誰的課余生活計劃安排得滿,誰的課余生活項目記錄得多?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后達成共識:看誰的課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誰的計劃安排得滿,誰的記錄本上記錄得多,而是要看誰的計劃安排得切實可行,課余生活計劃中的各項安排得到真正落實。

B、評選出活動新穎、有趣,開展得認真深入,收獲豐富、感受深刻、對大家啟發(fā)大的同學,教師頒發(fā)“課余生活之星”獎章。

C、談談了解了他人的課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板書設計:我的課余生活時間:什么事:怎樣做:感受或體會:

第二、三課時

習作指導

1、在口語交際中,我們交流了各自的課余生活。好多同學的課余生活很豐富,在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中也有許多值得回憶的事。這次習作我們就來寫一寫自己的課余生活。

2、在上一課大家回憶介紹的課余生活中,我們可以選擇哪些內容來寫?

學生共同討論,教師提示,以下活動可參考:

a、游戲娛樂活動,如:踢毽子、跳皮筋、跳繩、“老鷹捉小雞”、扔沙包……

b、課余輔導訓練,如:網頁制作、科技小發(fā)明、繪畫寫生、足球比賽、球球訓練……

c、個人愛好,如:小收集——收集郵票門券;小飼養(yǎng)——飼養(yǎng)觀賞魚鳥;小種植——種植花木盆景、庭院瓜果;小演奏家——天天練習鋼琴、小提琴……

d、家務勞動家庭幫手,如:洗衣服、餐具,打掃衛(wèi)生,外出打豬草,放牛放羊趕鴨、采集草藥、收割莊稼……

3、你準備怎么寫?學過的課文會給你的寫作帶來什么啟發(fā)?學生構思。

討論明確在這篇文章里只須集中寫一項課余活動或一件課余發(fā)生的事,敘述時可以借鑒本學期剛學過的課文和以前學過的課文作范例。4、佳作欣賞,簡單分析習作方法。①文章的開頭要簡單介紹你的課余生活有哪些,其中你最喜歡的是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快樂。②把這件事前因后果或某一個活動的經過介紹清楚。③文章的結尾寫出自己的收獲或感受。④語句要通順,段落、標點符號要正確。5、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6、學生交流,各自修改,可放聲朗讀,想想詞語用和是否恰當,句子是否通順,意思是否交代清楚。

第四課時

作文?講評

朗讀展示優(yōu)秀習作1、發(fā)放作文本,學生認真閱讀教師的點評。與同桌分享成功的喜悅。2、教師總結本次習作的情況。(從詞句、構篇、層次等方面)

3、佳作欣賞①教師在批改中挑選優(yōu)秀習作,展示優(yōu)秀習作,小作者朗讀自己的文章。

②全班同學聽后逐一評議,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學習。教師可引導學生以下幾方面評議:

a、是否扣住課余生活的某一活動、經歷或某一方面寫;

b、是否按一定的順序把內容寫清;

c、用詞造句是否妥貼順暢,能否反映出課余生活的情趣;③提出你的修改建議或補充意見。

4、、選擇一篇需要修改的文章,指導學生如何修改。①文章的內容與主題不符。②句子表達不夠通順。③文章結構不夠清楚、安排不夠合理④標點符號的使用不夠恰當。錯別字、用詞不當、修飾不夠準確等主要內容寫的不夠具體。四人小組互相朗讀交流自己的習作,互評互議。學生結合教師的評改,同學的意見修改作文。讀熟作文后再謄抄。。第五課時我的發(fā)現(xiàn)1、學生默讀詞語,注意加點的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fā)現(xiàn),讀不準的字和同桌相互請教。2、指名朗讀詞語,師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幾位后進生讀讀,然后齊讀鞏固。3、交流各自的發(fā)現(xiàn)。(字同,音不同,多音字,意思也不一樣,并且引導其說說不同的讀音情況下的字義。)4、補充帶點字的音節(jié)。5、各種方式讀字、讀詞6、補充拓展,我還會用不同的讀音在組詞。

發(fā)

hǎo

()

hào()假jiǎ()jià()朝cháo()zhāo()

日積月累讀讀認認

1、各自輕聲讀本題中的各組字,讀不準的借助注音拼讀。

2、比賽:誰讀得正確、流利。

3、談談這一題中每一組字有什么共同之處。

這一題中除了后兩組“窮——穴”外,其余的每組中兩個字讀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這一題中每組右邊的字都是左邊的字的一個偏旁。

4、齊讀鞏固。

5、單獨指讀橫線條中的生字,提示書寫注意點,如“穴”字。

讀讀背背

1、你們會釣魚嗎?釣魚的時候最怕什么?今天我們就要讀一首唐代詩人胡令能寫的《小兒垂釣》。

2、教師范讀

3、短短四句話二十八個字把一位垂釣孩子的外貌、姿勢、環(huán)境、神情勾勒得生動傳神,躍然紙上。請大家各自試著讀一讀,不認識的字根據(jù)注音拼讀一下,模仿老師的樣子,讀準韻律。

4、朗讀比賽。指名朗讀,看誰讀得正確,讀得有韻味。

5、談一談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教師適時點撥。6、競賽背誦。為先背出的學生發(fā)獎品。

展示臺

1、課前觀察展示臺中的圖片,閱讀學習伙伴的話,小組內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內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討論,互相協(xié)作,考慮本小組采取何種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協(xié)商統(tǒng)一后分頭準備。

2、班長或學習委員了解各組的展示準備,協(xié)調展示情況。

3、舉行“多彩的課余生活”展示會。各組輪流介紹,然后參觀學習。

4、評選最佳展示組,視情況評選“惜時獎”、“毅力獎”、“才藝獎”、“創(chuàng)造獎”、“能手獎”、“勤勞獎”等個人獎,教師頒獎。

第二單元單元分析教材分析:本單元安排了三篇精讀課文,一篇略讀課文和一個語文園地?!痘胰浮贰缎z影師》分別講述了列寧、高爾基和孩子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頭》《我不能失信》記敘了李四光和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翱谡Z交際”圍繞本組的專題,要注意交際習慣的提示和引導,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口語交際中學會講清楚內容,讓別人聽明白,學會提問,幫助別人補充完整的習慣?!傲曌鳌币髮懽约菏煜さ娜说囊患拢龑W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身邊的人或事,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語文園地二”中“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成語故事”三個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在愉快的語文活動中不斷積累知識,學會引用人物對話,用不同的形式積累名人名言,學習成語故事。目標導向:知識與技能1、會認19個生字,讀準字音即可;會寫40個生字,掌握字的音、形、義。能正確讀寫本單元要求掌握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摘抄或背誦喜歡的段落,加強積累。3、通過人物的對話,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從這些名人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了解、學習他們可貴的品質。4、收集名人故事,在“口語交際”中顯身手,能把話說完整、通順、清楚,養(yǎng)成良好的交際習慣,提高交際能力;學會一人一事,有條理寫下來;從語文園地其他活動中積累知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過程與方法1、通過默讀或朗讀,討論、交流、自讀自悟,來理解課文內容。2、通過品味人物對話,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3、通過收集、整理、交談,來完成“口語交際”。4、通過摘抄、讀讀、背背,來積累語言。5、通過寫一人一事的習作訓練,來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與人相處時,學會尊重、體貼他人,愛護他人的自尊心。2、養(yǎng)成誠實守信的好品質。課時安排:本單元教學建議用12課時。其中精讀課文共用6課時;略讀課文1課時;語文園地中“口語交際”用1課時;“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和“成語故事”共用1課時;“習作”用3課時。灰雀設計理念:《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币虼吮菊n的教學著力體現(xiàn)“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學生的朗讀,讀懂詞句的含義,讀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歡快、面包渣、或者、嚴寒、自言自語、可惜、肯定、果然、歡蹦亂跳、誠實”等詞語,摘抄描寫灰雀的句子。2.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3. 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4、養(yǎng)成一邊讀一邊想的良好讀書方法和習慣。過程與方法1、通過讀、悟人物的對話,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2、通過引導質疑,體會列寧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尊重、愛護。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與人交往,要注意尊重他人人格,愛護他人的自尊心。2、給別人改正錯誤的機會。3、人類應該保護鳥類等動物。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理解列寧發(fā)現(xiàn)灰雀消失之后,通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過程。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透過他們的言語和神態(tài)來領會任務的心理活動。 教學準備投影、課件、收集列寧的資料、生字卡片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課時目標朗讀課文,疏通字詞,理清文章層次。一、導人新課,質疑。1.出示課題。2.質疑: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有幾只灰雀?灰雀什么樣?圍繞“灰雀”為什么用“灰雀”作課題?)同學們提了這么多的問題,說明同學們都積極的動腦子思考了。這些問題有的通過仔細閱讀課文可以解決,有的還需要我們在課下做進一步的研究。二、初讀課文。發(fā)生了什么事?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的字音。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3.檢查自學情況。(1)檢查讀音。出示詞語卡片,采用指名讀,小組比賽讀、齊讀等形式認讀生字。特別注意以下讀音。白樺胸脯面包渣惹人喜愛(2)交流識記生字妙法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記憶:郊、胸、脯、渣、惜通過形近字辨析記憶:低——底誠——城散——撒者——都加減或換偏旁記憶:渣、誠、低、散、者(3)練習用生字組詞。提示:散是多音字,散(sàn)步,散(sǎn)文(4)理解詞語。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可惜:值得惋惜。誠實:言行跟內心思想一致。自言自語:自己跟自己說話。歡蹦亂跳:形容健康、活潑。(5)書寫指導。a、教師示范寫字。散:左下“月”的第一筆是“/”(豎),右邊的反文要寫小一些。惹:上中下結構。中間是“右”不是“古”?;颍鹤笙路娇诘南旅媸恰耙弧?。右邊一撇不要丟掉。b、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指導。三、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致內容,理清層次1、課文主要寫了誰和灰雀?(列寧、小男孩和灰雀)2、介紹了灰雀的哪些方面的情況?(第1自然段中,介紹了灰雀的數(shù)量和樣子。)3、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從哪幾個自然段中了解到的?(其中一只灰雀不見了,怎么也找不到。是從第2~10自然段中了解到的。)4、結果呢?(從第11~13自然段可知灰雀又飛回來了。)5、小結:課文寫了公園里有一只灰雀突然不見了,后來又飛回來的故事,可分三部分來學習。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思考課后的問題。列寧是誰?我知道大家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各種方式對列寧進行了調查,誰愿意把你調查到的情況給同學們做一個介紹?五、作業(yè)布置1、抄寫生字詞語(3-5個)2、讀課文。(3遍,家長簽字)第二課時課時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一、復習導入1、讀拼音,寫詞語。Jiāowàihuòzhěsānbù()()()kěxīrěrénxǐài()()2、簡單描述課文的主要內容。二、情景引入,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1.多媒體演示: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2.教師說: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愛。你看它們可愛嗎?3.自讀第一自然段,畫出描寫灰雀的語句并填空。用灰雀來理解。)4.朗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對灰雀的喜愛之情。過渡:多媒體演示“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了”。三、學習課文第二至十自然段。就是這么一位偉人,圍繞小灰雀,和一個小男孩之間有了這么一段對話。(范讀2——10自然段)1.胸脯深紅的灰雀到底去哪兒了?請學生默讀課文,畫出小男孩的語言。讀一讀,想一想他們的說法有什么不一樣?(老師強調兩種不同的表達方法)(1)男孩說:“沒我沒看見?!保ㄌ崾菊Z在前)(2)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保ㄌ崾菊Z在前)(3)“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提示語在后)2、師:提示語的表達方法常用的有三種,今天我們認識了其中的兩種,分別是:(生回答)提示語在前,提示語在后。3、師:還有一種是提示語在中間。舉例“是的?!毙∧泻⒄酒饋?,鞠了個躬,“請讓我進去吧!”(提示語在中)引導學生比較不同,區(qū)分標點符號的用法。4、指導學生讀小男孩的話,再說說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引導學生體會小男孩的認識過程:吞吞吐吐——想說不敢說——決心把灰雀放回公園,肯定地說。)5.課中質疑,讓學生體會列寧育人過程。(1)列寧聽到小男孩的話,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帶走。如你是列寧,這時你會對小男孩說什么呢?(2)文中列寧是怎么說的?畫出列寧的話。分組討論,通過讀列寧的話,讀懂了什么?A.列寧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飽含著對丟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卻故意不明說,而用自己的感情來啟發(fā)男孩自己覺悟,以情育人。)B.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自言自語”實際上是說給小男孩聽的?!翱上А北磉_了列寧對灰雀的愛護和惋惜,他用這種感情來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愛灰雀,關心著灰雀的命運。)(3)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對話。老師為列寧,學生為小男孩進行對話。老師用責問的語氣與學生對話。①小男孩終于把小灰雀給放了,灰雀又獲得了自由,又能在枝頭歡蹦活跳地唱歌了??墒牵銇砜纯?,小男孩他卻?(站在白樺樹旁,低著頭)②他為什么要低頭呢?③列寧看到小男孩把灰雀放了,列寧都說了什么?他對誰說的?灰雀能聽懂人的話嗎?他為什么要對灰雀說呢?④文章最后說,小男孩是一個誠實的孩子,作者為什么這么說(4)指導學生再讀書上列寧的話,體會列寧育人的過程。四、學習課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1.出示思考題。(1)小男孩為什么低著頭?(2)列寧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3)列寧為什么不問愛說話的男孩,而問不說話的灰雀?(4)列寧為什么不問那個男孩,就知道他是誠實的?(因為男孩能認識錯誤,用實際行動改正錯誤。)2.分組讀書、討論思考題。3.小組代表發(fā)言。五、拓展學生思維空間。1.文章寫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圍繞列列寧、小男孩、灰雀,還會發(fā)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請學生小組討論。2.請學生評價文中人物。六、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七、總結師:學完課文,你想說點什么呢?(生自由暢談)列寧、男孩、灰雀,人與人、人與大自然,這原本就是一個愛的世界,愛身邊的人,愛鳥,愛大自然,愛這個和諧的家園吧!八、板書設計5灰雀灰雀(愛)(愛)(更愛)列寧小男孩九、作業(yè)布置:1、完成同步習案。2、預習新課。(讀課文、查字典)課后反思6小攝影師設計理念: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引導學生將課文與學生生活相聯(lián)系,自主建構對小攝影師和高爾基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由課文中的圖片導入,引出課文的主人公—小攝影師和高爾基,并了解高爾基的背景,小學生能運用字典學習文中的生字新詞,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小攝影師和高爾基同志的優(yōu)秀品質;把課文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養(yǎng)成不亂扔垃圾、待人有禮貌的習慣。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機、打量、擺弄、準備、膠卷、秘書、雜志社、記者、轉告”等詞語。2.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讀好對話,并從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4. 感受高爾基對男孩的關懷愛護和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5. 續(xù)寫這個故事。 過程與方法1、通過讀好對話和細節(jié)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感受文學家高爾基對少先隊員的和藹可親的關懷與愛護。2、通過質疑、探究,深入體會人物感情。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尊重他人;關愛少年兒童;體會革命前輩對下一代的關懷。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通過讀、議課文,感知高爾基接受少先隊員照相的經過。教學難點:通過對話和細節(jié)描寫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教學準備:學生搜集有關高爾基的資料、生字卡片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過程課時目標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大致內容;合作識字;理清課文敘述順序。一、介紹人物,導入新課1、啟發(fā)談話。課前同學們自己已經讀過了課文,查閱了有關資料,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高爾基?2、學生之間交流收集的有關高爾基的資料。3、老師小結:高爾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學家,他寫了很多書。“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爾基的筆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愛他。今天學習的課文講的是關于他非常愛孩子的事。二、初讀課文說說什么是“攝影師”?你覺得課文會寫什么?如:小攝影師是誰?他給誰照相?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1、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默讀、放聲讀、或者找同伴一起讀,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詞語、句子做上記號。2、檢查朗讀情況:開火車讀詞語,注意詞語的讀音。(教師板書詞語)3、給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提醒學生課文共15段,小攝影師給高爾基寫信的那部分內容屬于第1自然段。4、交流學習疑難,相機指導學生朗讀該詞、句所在段落,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課文字、詞障礙。5、再讀課文,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6、畫出不懂的問題,留待下節(jié)課交流解決。三、合作識字1.小組合作,想辦法記住生字字形。2.交流識記方法:利用熟字記生字(交—膠)、形聲字構字(輛—形旁“車”—聲旁“兩”)。并且說說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3、書寫指導。a、教師示范寫字。b、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指導。四、自讀自悟,理清順序1、讀課文,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講了一名少先隊員為高爾基照相,因沒帶膠卷未照成的一件事。)2、理清課文敘述順序。紙團飛進窗口,男孩請求高爾基允許為他照相——高爾基擺好姿勢,男孩準備為他照相——忘帶膠卷,男孩哭著離開——高爾基等著男孩再來照相。五、作業(yè)1、抄寫生、詞語(3—5個)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課時課時目標探究學文;分角色朗讀課;續(xù)編故事。一、復習導入,說話練習1.鞏固詞語:紙團墻報鞠躬打量吩咐擺弄膠卷秘書雜志社轉告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二、帶著問題讀書,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盡量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如果學生提不出來,則照以下步驟進行)1.讀文想問題a、投影出示“突然”一詞,說說你對該詞的理解。(近義詞:忽然)b、請在原文中找出例句,體會“突然”一詞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c、圍繞兩個“突然”質疑。如:突然發(fā)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發(fā)生的?2.畫句找答案a、小男孩為什么來?用“——”畫出有關句子。小男孩為什么能進來?用“——”畫出有關句子b、高爾基是怎樣聽從小男孩吩咐的?用“”畫出有關句子。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爾基是怎樣說的?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d、小男孩跑了,高爾基喊些什么?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三、讀句知內容從課文的許多地方可以看出高爾基喜歡小男孩,讓我們找出來讀一讀。全班交流。如:“親愛的”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崇拜、敬仰高爾基;“您、請”寫出了孩子的有禮貌和態(tài)度的誠懇;“讓他們放我進去”向高爾基解釋自己為什么用扔紙團的方法實在是迫于無奈;“我照完相,立刻就走”他特別強調了孩子迫切的心情同時不會耽誤高爾基工作,等等都是高爾基感動的原因。四、角色演讀,體會感情1.以小組為單位,組長為導演,安排組員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第1—11自然段的內容。提醒:以課文內容為劇本,找出描寫動作、神態(tài)的重點詞語,邊做動作邊朗讀。2.教師分組巡視、指導朗讀、表演。3.挑選一組學生上臺表演,根據(jù)表演情況,相機指導理解幾處重點語句。a、點評學生表演的動作。相機理解“鞠躬”、“打量”、“擺弄相機”、“趕緊站”等詞語。b、從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來”,說說你表演時體會到小男孩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引導學生從中感受到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之情。c、抓住高爾基的反應,尤其是“吩咐”二字,展開討論,體會到他對下一代的寬厚慈愛和關懷。d、引讀第10自然段,注意高爾基的神態(tài)動作,指導讀好句子:“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弊寣W生反復朗讀好這句話,從中感受到高爾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幫助孩子拍成這張照片,實現(xiàn)他美好的愿望4.練習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對話的不同語氣。五、巧設疑問,升華感情1.提問:小男孩會回來嗎?2.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聯(lián)系全文,在課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據(jù)。3.高爾基希望孩子來嗎?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抓住“不過”、“一定”等詞表示的前后態(tài)度上的轉變,再次深切感受他對少年兒童的關懷和深深的愛。六、拓展活動發(fā)揮想象,續(xù)寫故事。板書設計6小攝影師關懷、愛護高爾基-------小攝影師有禮貌八、作業(yè)布置:1、完成同步習案。2、預習新課。(讀課文、查字典)教學反思:7奇怪的大石頭設計理念:由那塊奇怪的大石頭入手,能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接著直接抓住重點詞句在讀中感悟、體會李四光執(zhí)著求索的精神。在教師努力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使孩子們受到一種感染,使他們對李四光產生一種崇拜的心理。這才是學生與文本平等對話的意義所在。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捉迷藏、悄悄、躲閃、嚴嚴實實、轉來轉去、興趣、平整、推動、旅行、考察、秦嶺、遺跡、研究、成果、震驚”等詞語。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 讀懂課文內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zhí)著求索的可貴品質。過程與方法1、收集有關李四光的生平資料、圖片或童年故事。2、通過朗讀,了解課文內容,了解童年的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與他后來取得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之間的聯(lián)系。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認識好奇心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的重要意義。2、在學習中培養(yǎng)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zhí)著求索的品質。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 教學難點: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教學準備:投影、課件、收集李四光的資料。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課時目標讀課文,學習生字,感知主要內容。一、板畫激趣,談話導入石頭是咱們生活中常遇到的石頭,就像這些可愛的小石頭,有時忍不住,就會隨手撿回來,那么你有撿過石頭嗎?你撿來的石頭什么樣的?你見過大石頭嗎?如果你見到一塊大石頭(教師板畫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生一些疑問?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板書課題)。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2.分段指名讀課文,隨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三、質疑解難1.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介紹本文主人公一李四光。2.學生針對課文內容質疑,師生共同解疑。(1)對預習認真,能主動、正確解疑的同學給予表揚。(2)主要解決以下疑難:隕石:大的流星在經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毀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地質學家:從事地球物質形成和地殼構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fā)展的科學家。突兀:高聳。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后一個紀。約250萬年前至今。此時高緯度地區(qū)廣泛地發(fā)生了多次冰川作用。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qū),積雪由于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兒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面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上的新生代第四紀,氣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語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3)完整地齊讀課文。(4)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些什么內容。四、鞏固字詞。1、出示詞語認讀,讀準字音。2、區(qū)分同音字,形近字或多音字。五、書寫指導。a、出示生字認讀,討論記字方法。b、教師示范寫字,學生觀察,并書空。重點指導:藏、臥、旅、秦C、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指導。六、作業(yè)1、抄寫生、詞語(3—5個)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課時課時目標深入探究,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精神品質。一、感知巨石形象上節(jié)課,咱們知道了,兒時的李四光對一塊突兀的大石頭發(fā)生了強烈的好奇心。竟然在他留學之后仍是念念不忘,只為了尋找它的來歷。那么,這到底是塊怎樣的石頭呢,讓我們再一起去讀讀第7課,奇怪的大石頭,也來尋找一下答案。石頭奇怪在哪?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們圍著一塊巨石捉迷藏,讓我們到現(xiàn)場去,去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巨石,他們是怎樣圍著巨石捉迷藏的。1.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2.多媒體課件顯示巨石,討論:(1)這是塊怎樣的石頭?(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2)李四光和伙伴們是怎樣圍著石頭捉迷藏的?多媒體課件繼續(xù)演示李四光圍著大石頭躲閃,大石頭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描述。(3)小伙伴們轉來轉去找不到李四光,咦,這是為什么?(石頭大,便于躲藏這也是原因之一)二、感受好問精神時間長了,李四光對這塊大石頭有了疑問。他首先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怎么答的?李四光又會怎么想?同學們讀讀課文,同桌間演一演。同桌讀、演后挑選學生上臺表演。表演結束后教師問李四光扮演者:“聽了老師的回答,你的疑問解決了嗎?為什么?”三、解開巨石之謎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后來這個疑團有沒有解開,怎么解開的,請大家讀最后兩個自然段。讀后討論:李四光怎么解開這塊孤零零的巨石之來歷這一謎團的?引導學生認識以下要點:(1)李四光思考這個問題想了許多年。(2)長大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3)李四光回家鄉(xiāng)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終于弄明白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4)對這塊巨石的研究引導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重大成果?四、交流讀后感想1.完整地朗讀課文。2.讀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會有一些感想,請你和大家交流一下。3.小結、鼓勵:孤零零的巨石聯(lián)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fā)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巨大價值。愿同學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五、板書設計7奇怪的大石頭奇怪:巨大孤零零從哪兒來勤于思考問師長說不上來爸爸說不清善于發(fā)現(xiàn)解謎許多年直到才執(zhí)著求索專門考察發(fā)現(xiàn)六、作業(yè)布置:1、完成同步習案。2、預習新課。(讀課文、查字典)教學反思8我不能失信設計理念: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孩子們已學習單元前3篇精讀課文,對單元主題已有較深了解。本設計旨在孩子們粗知文章大意的基礎上,通過多形式自主閱讀,讓他們能就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同學交流,與人分享閱讀成果,感受閱讀的樂趣,潛移默化地提高閱讀能力。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掌握生詞。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過程與方法1、自主閱讀,自讀自悟。2、與同學交流閱讀感受,分享閱讀成果。3、鼓勵學生多途徑收集有關宋慶齡的生平資料、事跡,閱讀有關她的故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受到誠信教育。2、與人相處,要講誠信,誠信是人的立足之本。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理解小慶齡為什么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的內容。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透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教學準備:發(fā)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課時安排:1課時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同學們,你有好朋友嗎?你覺得什么樣的人才能成為你的好朋友?學生暢所欲言,當有人說出守信用時,板書。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對好朋友之間守信用的故事。板書課題,解釋題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它的反義詞是:(守信)二、初讀感知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3、討論疏解:a.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爸爸伯伯家宋慶齡媽媽小珍c.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三、分角色朗讀1、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